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萬能初中地理教案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萬能初中地理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長江沿江地帶圖,能夠說明其范圍和相對地理位置——沿長江地帶分布的特點;并對本區與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做出簡單的評價;

2.通過閱讀氣溫和降水統計圖表,說明長江地帶氣候的特點;

3.通過學習長江對沿江地帶的紐帶作用和沿江地帶縱貫南北的輻射作用,了解長江在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特殊地位;

4.通過閱讀長江沿江地帶的分層設色地形圖、自然資源分布圖以及上、中、下游景觀圖片,對比分析及歸納本區內的區域地理差異,并初步培養對比分析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1.長江沿江地帶的地形與氣候

2.長江沿江地帶的紐帶和輻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學生活動

1.顯示“長江沿江地帶在中國的&39;位置”圖:說出長江沿江地帶的范圍和形狀

2.顯示長江沿江地帶地形圖(學生讀地圖冊P34—35地形圖):①說出長江沿江地帶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沿長江地帶分布)②分析長江沿江地帶地理位置優越性。

班級交流展示。

[CAI]顯示: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

1.長江沿江地帶的范圍和形狀

2.地理位置優越——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

過渡:長江沿江地帶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學生活動]

1.顯示長江沿江地帶地形圖:

①長江沿江地帶的主要地形區并根據課本P88圖8.19及圖8.20概要描述長江上游與下游的地形特點。

②說出長江主要的支流、湖泊及其對長江水運的影響。

③針對長江沿江地帶東西部地形上的差異,應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完成課本P88活動1,2)

2.顯示“上海、武漢、重慶年內各月氣溫與降水量”圖:

①說出長江沿江地帶的氣候類型;

②分析長江沿江地帶氣候特點。

3.自然條件

(1)地形:上游以高原、盆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為主

(2)河流:河湖眾多,發達的長江水系——地表水資源豐富、航運發達,上游水能豐富

(3)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充足、降水豐富

[CAI]顯示“長江沿江地帶自然資源的分布”圖:

①長江沿岸有哪些自然資源?

②長江上下游地區的自然資源在種類和數量上的區別。

[CAI]顯示:

4.自然資源:豐富的礦產資源、水能資源、耕地面積廣

二、沿江地帶的紐帶和輻射作用

[CAI]顯示:

1.沿江地帶的紐帶作用

(1)“H”型的經濟格局

[學生活動]讀課本P77圖8.22“‘H’形的經濟格局”:

①沿海地帶與西北內陸地區的各自發展的優勢是什么?

②為什么長江沿江地帶具有紐帶作用?

③試說出沿江地帶紐帶作用的意義。

過渡:長江沿江地帶不僅使我國東西部經濟發展的紐帶,還具有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輻射作用

[CAI]顯示:

2.沿江地帶的輻射作用

[學生活動]

1.顯示:“長江沿江地帶的工業及主要工業區”圖,并參考課本P78第一段課文:

①說出長江沿江地帶最具活力的部門是哪一個?

②長江沿岸江地帶輻射的基礎和條件、動力是什么?

2.顯示“長江略圖”(學生參看課本P78圖8.23),在圖上填繪出嘉陵江、漢江、贛江等支流的名稱;并用彩色筆描繪出在重慶、武漢、九江、南京、上海交匯的南北向鐵路干線。(河流由學生用繪圖筆在屏幕上畫出)

3.分析長江沿江地帶輻射作用的意義是什么?

[課堂小結]

課堂檢測:

1.選擇題

(1)長江沿江地帶的氣候屬于()

A.溫帶季風氣候B.熱帶季風氣候C.亞熱帶季風氣候D.溫帶大陸性氣候

(2)沿江地帶四大港口城最西部的是()

A.上海B.重慶C.武漢D.杭州

(3)長江最長支流在下列哪個城市匯入長江()

A.上海B.長沙C.重慶D.武漢

(4)關于上海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全國最大城市

B.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C.全國最大的科技教育中心

D.位于長江入海口,是全國最大港口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長江沿線大力發展無煙行業————旅游業。

B.在長江中上游地區發展淡水養殖業。

C.長江沿線都可以發展內河航運業。

D.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利用落差大發展水電業。

萬能初中地理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家鄉常見自然災害的特點及其危害,了解我國曾經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

2.學會用調查訪問等方法搜集資料,學會歸納整理資料。

活動準備:

1.搜集有關自然災害方面的圖片、文字資料,并進行分類。

2.通過調查訪問,了解家鄉曾經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及其帶來的損失,并寫好調查筆記。

活動過程:

一、課前初探

課前讓學生通過各種媒介,了解我國自然災害情況,并對相關資料進行分類。為學習《可怕的自然災害》做好充分準備。

二、課中探究

1.匯報展示、合作探究: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我國自然災害的課件:從年初的雪災,到5.12四川汶川地震。請學生看后談談自己的感受。(由于這兩次災害發生的時間離同學們較近,所以學生的感受比較強烈,發言也比較積極)

師: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災害。災害一旦發生,人類的家園可能在瞬間被毀滅,生命可能被無情地奪走……(板書課題)

(2)展示圖片,認識災害

師:課前大家搜集了表現各類自然災害的圖片,并做成了剪報或者手抄報,下面我們就來舉行一個“災害圖片展”。

學生展示圖片,作簡單的介紹(可以結合具體的背景事件)。

(3)設計圖標,了解災害

師:剛才我們了解了這么多可怕的自然災害,不同的災害有不同的特征,下面我們仿照教科書第71頁的圖例給這些災害畫畫像吧!

教師示范圖例。教師畫一幅太陽照射著大地,大地都干裂了的圖,并告訴學生這表示“干旱”。教師給圖編一首順口溜:太陽高高掛,滴雨也不下,大地快冒火,渴壞了莊稼。

學生準備,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交流,展示(可以先說說順口溜或謎語,讓其余同學猜一猜)。

2.感悟深化,提升認識

(1)小小主播,講述災害

教師:課前很多同學不僅搜集了自然災害的圖片,還了解了許多發生過的自然災害,下面就進入我們的“新聞會客廳”,由小主播們播報新聞。

學生分全球新聞(國外發生的災害)、國內新聞(外地發生的災害)、地方新聞(家鄉發生的`災害)進行播報。

學生1:大家好,下面播報全球新聞。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8.9級地震,并引發大海嘯,給沿岸各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該地區在海嘯中的遇難者總人數超過了25萬人。

學生2:大家好,下面播報國內新聞。20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地震。據民政部報告,截至6月14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70人遇難,374159人受傷,失蹤17428人。直接經濟損失高達近萬億元人民幣,間接經濟損失不可估計。

學生3:接下來請聽地方新聞。據沂蒙生活報報道:我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至今降水總量不足往年同期的30%,全市有719.4萬畝農作物受災,其中重旱面積437.5萬畝,絕產達80萬畝,造成的經濟損失十分罕見。

(2)交流匯報,直面災害

展示調查表,交流近年來發生過的自然災害給家鄉人民帶來了哪些損失。仿照教科書第73頁的學生作品寫一寫、畫一畫,制作“災害記憶卡”,說說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片段。

3.生成問題,拓展延伸

學生談一談了解這些自然災害后的感受。

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注意引導學生分析哪些是無法避免的,哪些是人為的。對于前者我們要努力建立預警機制,防患于未然,對于后者,我們更要反思人類自身的行為,懂得遵循自然規律,保護生態環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三、課后實踐

教師:我們用不同的方式記住這些災害,只愿災害不再重現,悲劇不再重演。面對災害,人類做了些什么?我們還可以做些什么?同學們課外可以找一找相關資料,下節課大家一起來交流。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力爭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去探索、發現、了解自然災害;對自然災害的特點、種類、危害有一種感性認識。在實際課堂中,由于學生對自然災害的了解不夠全面,所以在課堂上,學生的介紹僅僅停留在雪災、地震、水災、旱災等方面,對于其他災害了解得太少。這一點在以后學習中要注意,教會學生搜集資料時注意廣度。另外個別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不是很高。這一點也需要在今后的學習中改善。

萬能初中地理教案篇3

進入21世紀,中華大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隨著改革步伐的逐漸深入,一些問題也相繼出現,特別是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尤為突出。新舊觀念發生劇烈碰撞,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期待著新的模式的出現。在這種形勢下,不僅學生,甚至連許多教師都明顯感到不適應,課堂教學中自然也就暴露出一些問題。如教師沒有真正樹立起服務學生、服務學習的思想,對組織學生學習的本質理解不到位;教學中缺乏師生互動,不能靈活變動;不能展示學生的學習過程,特別是思維過程;學生學習活動中探究性學習時間安排偏少;對合作學習的本質——高度結構化的學習缺乏深刻的認識,只簡單停留在課堂分組討論上;教師收集、制作資源能力低下,導致地理課程資源相對缺乏;對地理課程標準把握不準確,等同于過去的教學大綱。

為此,我認為在初中階段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著重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

一、處理好新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觀的關系

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的本質是教師組織學生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環境,發揮平等中首席的作用。從以教材為主走向以學生發展為主;從以講授為主走向以指導學習、回答疑問為主;從統一走向分散,這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地理教師在課堂上要屏棄陳舊的教學模式,努力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把握每一個學生發展的契機。要參透新課程理念,挖掘新教材內蘊涵的深層次的功能,不能就事論事,按部就班,錯失“動態生成”的施教良機。

二、處理好教師和學生角色轉換的關系

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核心是學生的主體參與,上課是師生一起分享理解、體驗生命的價值和自我實現的過程,而再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這必然使得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要屏棄強制性的統一思想、統一語言、統一行動,淡化教師權威,允許多元思想并存。與學生真正建立一種彼此接納、彼此敞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著精神交流與人格碰撞的新型師生關系——師生平等的民主關系。

三、處理好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的關系

新課程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即讓有閱讀能力的學生充分利用教材、書刊、網絡等,實現自主學習,實現在教師指導下的自我學習。在設計教學活動中,縮減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討論、實驗、觀察及自主探究等等,培養學生個性發展。合作教學強調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合作交流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本質觀。因此,初中地理教師要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情境,營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教學氛圍,創設通過合作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情境,以幫助學生樹立起合作學習小組,為學生提供多種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增加學生間的互動時間和形式等;或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讓學生主動提出課堂合作學習的形式,自由選擇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手段,在“共生共進”的合作觀念下,實現師——生、生——生的共同成長。

四、處理好學習活動與地理雙基的關系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從自己的直接經驗中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在實驗操作或深入生活實際的過程中學習,或者是從他人的經驗中通過再發現來學習。實踐證明,只有在夯實“雙基”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有條件地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自由發展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反思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反思。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和掌握融于有趣的活動中,真正實現在“做”中學,在“樂”中學。

五、處理好研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的關系

傳統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學生們主要是在“聽”中學和在“看”中學。即學生聽教師講解,看教師提供的教具、圖片或音像,在聽或看后思考、記憶,這是接受性學習。新課程倡導研究性學習,即教師暫不把現成的結論給學生,而是組織、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討;進而自己發現問題、自我思考問題、自行解決問題。和以前相比,更加注重過程。實踐證明,不管是重結論輕過程,還是重過程輕結論都是不正確的;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才合乎課改的觀念。在學生經歷了研究性學習這一學習方式,還沒有得出規律性認識時,需要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性必要的演示和講授。兩種學習方式缺一不可,不能走極端。

六、處理好創設寬松氛圍與學生自律的關系

新課程要求教師給學生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但所謂的“寬松”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而不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課堂上既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這就需要地理教師在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做到收放有度,成分利用自己的調控能力,將課堂調控藝術與學生自律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課堂教學演繹到最佳狀態。教師應深入到學生中去,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隨時監控合作學習的進程和質量,幫助學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律作用,及時提醒學生自覺遵守學習紀律,調整學習狀態,以飽和的學習熱情投入到合作學習中。讓學生多交流、討論有價值的或有意義的話題,達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亂”的效果。

七、處理好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的關系

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師備課時設計教學的主要出發點。從這個角度說,所謂的備課,實際上就是備學生,就是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所謂的教學設計,就是為不同的學生設計出符合他們需要的學習計劃、學習方式和學習進度。教學設計應該只是一個教學構想,而不是一份施工藍圖。即使教師深入調查,也無法完全弄清所有學生的情況。所以,新課程的教案應該是動態性的,靈活多變的。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改變甚至完全拋開事先寫好的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實際問題,憑借已有的經驗,在構想的基礎上展開教學活動。課后要及時反思和總結,進而修訂和完善教案。

八、處理好教材與教學的關系

新課程認為教材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人格構建的文化中介,亦即“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材是師生發展的平臺”。要求教師應主動參與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設計,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用教材促進學生發展,教會學會學習,發展情感,培養良好習慣,提高學習能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著眼,整合教材、教具、圖書、資料、網絡、教師自身、學生等各種教學資源,以及教師的創造性和學生的創造性。對地理教材做出富有針對性的設計,進行創造性的實施。從周圍地理環境和教材中優選整合教學策略,優選整合教學資源,從激發學生超越于知識之上的智慧、靈感、激情和創造性發面,來改善和優化整個教學流程。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體制發生重大變革的今天,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盡快轉變教學觀念,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萬能初中地理教案篇4

一、說教材

本課選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本節內容突出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探究人與環境的關系對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地觀,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特地制定了如下的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自然災害的概念,認識我國自然災害的分類;

2.了解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及成因。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指導學生整理分析資料,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和對待自然災害,學會自我避災。

通過以上對教材地位和作用及教學目標的分析,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

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

【教學難點】

分析我國常見自然災害分布及成因。?

二、說學情

八年級學生能合作、善實踐、喜活動、求知欲較強,對知識的需求已經由表象向本質過渡。

三、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教法主要包括講授法、合作探究法和小組討論法等。

本節課學法整體上注重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播放臺風“山竹”登錄時的視頻,提出問題“什么是自然災害”,導入新課。

視頻的播放,滲透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理念,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

環節二:講授新課

1.自主學習識災害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找出自然災害的概念,認識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并進行分類。舉行災害連連看的小游戲,引導學生進行連線對應。

自主學習的方式,培養了學生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能力;小游戲的引入,幫助學生加深對自然災害概念的理解。

2.合作交流析特點

多媒體呈現我國自然災害分布圖,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得出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多、分布廣的特點。

小組討論的方式,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得以提高。?

3.角色體驗學自救

通過多媒體展示豐富的圖片、詳實的文字資料,學生通過同桌合作歸納總結我國防災減災的成就。

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向學生介紹避災方法。隨后學生通過角色體驗的方式,創設虛擬地震來臨的情況,學生根據總結的避災小知識虛擬逃生做法。

這樣的設計,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樂在其中地掌握了防災自救的技巧,真正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環節三:課堂小結

組織“自然災害知多少”知識競賽,幫助學生鞏固和掌握本節課所學,既新穎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環節四:布置課外作業

課下分析家鄉主要受哪些災害的影響,并分析應當如何應對。

這樣的作業,與鄉土地理結合,增加了學生對家鄉的了解,真正將課堂所學延伸到課下。

如此設計讓學生將課堂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可以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主要展示了本節課三大框題的主要內容,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本課內容。

萬能初中地理教案篇5

時間很快,一個學期就要結束了,所有工作也進入了最后階段,回首這一學期,收獲頗多,現將這學期的教學做個總結,既是對過去經驗教訓的整理,也是對未來的提醒。本學期我擔任了5個班級的地理教學工作,現將一學期的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認真參與教研活動與備課活動

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大家共同聽課探討教學策略,研究教學效果,反思學生情況,安排下一階段的教學任務。有目的,讓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得以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協調統一順利地開展下去,同時也使我獲益不少。

二、認真完成本職工作

備課認真,盡量發揮新人特色,做到敢想敢做,有新意。在教學中我較多的使用多媒體課件,在備課過程中,我積極尋找各種素材,包括各種圖片和動畫,視頻,力求做到形象生動,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除了教授課內的知識,還注意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在授課過程中,適時地插入相關課外知識,既聯系了生活實際,又引發了學生地理探究的興趣。一直認為學習是求知的過程,從本身的需求出發更容易讓人接受,所以,在教學中注重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三、認真做好教學反思

作為新教師,對教學情況的掌握還不夠熟悉,這就需要不斷的做好教學反思。不僅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情況進行反思,還要積極深入學生群體,了解教學效果,接受學生反映情況,做得好的堅持,做不好的改進。教學是一種雙向的過程,是雙方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一方做得好能促使另一方做好,從而使整個教學效果得到不斷加強,反之,則不斷減弱,最后可能導致學生對該學科失去信心,因此,教學反思必不可少。

同時,我也存在著許多不足,包括:對學生的要求不夠嚴格,有治學不嚴謹之嫌。如對課堂上聽講不認真或表現反常的學生,有時沒有及時談心交流;對沒有交作業或作業做得不認真甚至有可能是抄襲的學生,不是每次都過問,這些都是我今后的教學中必須要注意改進的問題。

萬能初中地理教案篇6

面對自然災害教學課件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

體驗人類與自然災害作斗爭的可貴品質,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條件的&39;重要性。

[智育目標]:

知道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所造成的巨大破壞,了解人們為了保證農業生產與自然災害所做的斗爭。

[素質發展目標]:

在收集資料、調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知道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所造成的巨大破壞,了解人們為了保證農業生產與自然災害所做的斗爭。

[教學難點]:

在收集資料、調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搜集相關資料

學生活動設計

小組學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進一步了解了農業大家庭,可是大家知道農業生產中要面對哪些自然災害嗎?

我們又應該如何應對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課:面對自然災害。

(二)、抗災保生產

1、我國是農業大國,各種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很大的破壞。你知道農業所遭受的自然災害有多少種嗎?

(旱災、蝗災、雹災、水災、風災和沙災)

2、通過看圖說一說: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破壞。

(三)、草場的悲哀

1、師:人們對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要適時適度,過度開采墾荒會導致不良后果。

2、看圖讀故事:草場的悲哀

(四)、生靈的吶喊

1、通過課下收集到的資料,讓學生說一說人類對自然的破壞?

2、人們如何與自然災害作斗爭以保證農業生產?

3、引導學生探討土地沙漠化產生的原因,防止土地沙漠化的措施。

教學總結

萬能初中地理教案篇7

世界居民和國家

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是要讓學生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主要種族和民族,以及他們的分布狀況;了解世界各地區語言的使用與宗教的信仰情況;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國家數以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各大洲的分布。

2.本節還介紹了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

教學方法

一、授課思路與方法

1.讓學生觀看世界各地風土民情、宗教、人種方面的錄像,然后鞏固重要知識點,在隨堂作業中反饋。

2.按教材順序講解課堂知識的同時,穿插講解一些風土人情故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課時安排

本節共安排2課時

教 案

一、教學目標

1.掌握世界人口、人種、

2.了解世界民族和語系的分布;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種族的特征、分布、三大宗教的起源與分布;

2.教學難點:按具體情況區分種族和民族這兩個概念。

三、教學準備

世界人口分布地圖、地球儀、投影片、世界地圖光盤、世界人種圖。

四、教學過程

(一)世界人口:

1.增長速度很快;

⑴1987年7月11日是世界50億人口日;

⑵1996年6月底,世界人口已達57.7億;

2.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⑴亞洲東部、南部和歐洲大部分地區人口稠密,占全球1/3;

⑵極地、沙漠和熱帶森林地區人口稀少,南極地區目前無人定居。

(二)種族和民族:(參考《人文地理》種族篇,P.8)

1.種族:

⑴白色人種(歐羅巴人種):人數世界第一,占54%;

①特征:膚色、眼色、發色較淺,頭發呈波狀,鼻梁高、嘴唇薄;

②分布:歐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

⑵黃色人種:(蒙古利亞人種)人數世界第二,占37%;

①特征:皮膚呈淡黃或棕褐色,眼珠黑、頭發黑而直,面龐扁平;

②分布:亞洲東部、東南部、美洲(印第安人、因紐特人)。

⑶黑色人種(尼格羅人種):人數占8.5%;

①特征:皮膚黑、頭發卷曲、鼻寬唇厚;

②分布: 非洲中部、南部,大洋洲、美洲也有一部分;(故鄉在非洲 )

⑷混血種人種占0.5%,南美洲最多。

2.民族:

(1)民族是由于經濟、生活、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歷史發展的不同而形成的;

(2)漢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3)大多數國家是多民族,也有單一民族;

(4)猶太人、吉卜賽人遍布于許多國家。

(三)小結:

語言 人種

居民 (板書)

宗教 民族

課后作業

1、作業本:P.2-3第1-9題

2、填圖冊:P.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稱及分布;

2.了解國家的分布,世界上和最小的國家;

3.了解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布;

4.了解中國的國際交往,浙江省主要的友好省州。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世界三大宗教及居民和國家。

2.教學難點: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

三、教學準備

《世界政區圖》、世界各地的錄像、中國的國際交往圖

四、教學過程

(一)語言與宗教:(參考《人文地理》宗教篇)P.20

1.語言

(1)語言是區分民族的主要標志;

(2)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其次是英語;

(3)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漢語、英語、俄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

2.宗教(社會現象)、

(1)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流傳于亞洲東部、東南部、南部(印、中、日、緬、斯里蘭卡)《人文地理》P.25;

(2):起源于公元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傳入歐、美、大洋洲。《人文地理》P.22

(3)伊斯蘭教:起源于公元前7世紀的阿拉伯半島西部,盛行于西亞、北非、南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東南亞(印度尼西亞、中國稱回教及清真教)。

(二)國家和地區:

1.目前世界 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非洲53個、亞洲48個、歐洲43個、北美洲14個、大洋洲14個、南美洲12個、南極洲無人居住);

2.面積的國家是俄羅斯(S=1710萬K2);

3.面積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S=0.44K2);

4.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人口12億;第二是印度,人口9億多;

5. 人口最少的國家是梵蒂岡,只有1000人左右。

(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1.發達國家:工農業生產現代化程度高,經濟發達;

(1)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

(2)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

(3)發展中國家:歷曾經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獨立后經濟發展雖然快,但經濟 實力薄弱。

A.主要分布 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國也是發展中國家;

B.不少發展中國家是發達國家的原料供應地和產品銷售市場,

(四)國際交往:

1.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五項基本原則):

(1)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內政;

(4)平等互利;

(5)和平共處。

2.友好省州:

(1)1995年底中國與15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2)友好省州:浙江省—美國的新澤西州、澳大利亞的西澳大利亞州、日本的靜岡縣;

(3)姐妹城市:杭州市—日本的岐阜市、菲律賓的碧瑤市、美國的波士頓;

(4)紹興市—日本的福光町、蘆原町。

(五)小結

佛 教

1.宗教 

伊斯蘭教

發達國家

2.世界國家和地區

發展中國家(中國)

3.作業布置:

作業本:第二節

填圖冊:P.2、3,

課本P.3, P.6想一想、議一議

萬能初中地理教案篇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會運用有關數據描述我國人口增長的趨勢。

2、能結合實例說明眾多的人口給我國環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的不利影響,提高對我國人口政策的認識。

3、能準確說出我國黑河——騰沖人口地理分界線(胡煥庸線),并比較我國西北、東南在人口數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區差異,從而分析我國人口分布特點。

【過程與方法】

1、學會利用中國人口增長曲線圖,獲取相關的地理信息,鍛煉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

2、通過案例資料,學會提取地理信息,進行知識的分析、推理等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關心我國的基本國情,堅持基本國策,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中國人口的增長趨勢,以及對社會造成的壓力。

2、中國人口的分布規律與特點,以及人口分界線。

【難點】

人口壓力的表現,以及造成人口空間分布不均的原因。

三、教學方法

地圖法、談話法、探究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圖片導入】

教師展示:人流如潮的火車站、異常擁擠的求職場景、摩肩接踵的小學課堂直觀圖片,配合具體的數字圖表直接導入,讓學生對我國人口產生心靈震撼。

我國的人口為什么這么多,人口分布又有什么特點呢?這就這這節課我們要講的內容——《眾多的人口》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人口最多的國家

承轉:同學們都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眾多”到底是多少呢?請同學們說出這一數字是?

學生: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提問】

讀課本P11頁圖1—2—1“中國人口增長曲線”分析:

①比較20__年和1949年統計數據,說說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數量變化。

②說說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增長最快和最慢的時期。

【圖片展示】:

指導學生讀圖:人口增長率高低與增長量的多少的相對關系。

【質疑】:

人口自然增長率高的國家,每年的凈增長人口反而比較少,這是什么原因啊?

【啟發式講述】:

在相同人口基數的`基礎上人口增長率越高,人口增長的數量就越多。但如果人口基數不同,人口增長的數量就不與增長率成正比例關系了。

【思考】:

盡管我國人口增長速度已經下降,但人口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為什么?

【安排學生活動】

了解我國的人口壓力

閱讀課本12頁“活動”給出的三個材料,小組內討論完成材料下面的三個問題。

①根據材料一,說說我國人口數量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壓力。

②根據材料二,說說我國人口數量對農業生產的壓力。

③根據材料三,說說我國人口數量對就業、醫療、教育等當面的壓力。(教師點撥:從總量、人均、新增人口的生產與消費等來討論)

多媒體展示一組人圖片:

正反方辯論:目前我國還應不應該實行生育的人口政策!

【圖片展示】

讀圖1—2—2圖1—2—3,了解中國人口壓力現狀,并討論。

555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避光流动池-带盖荧光比色皿-生化流动比色皿-宜兴市晶科光学仪器 东莞爱加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进口真空镀膜机|真空镀膜设备|Polycold维修厂家 | 武汉刮刮奖_刮刮卡印刷厂_为企业提供门票印刷_武汉合格证印刷_现金劵代金券印刷制作 - 武汉泽雅印刷有限公司 | 中国品牌门窗网_中国十大门窗品牌_著名门窗品牌 | 档案密集柜_手动密集柜_智能密集柜_内蒙古档案密集柜-盛隆柜业内蒙古密集柜直销中心 | 物流公司电话|附近物流公司电话上门取货| 定时排水阀/排气阀-仪表三通旋塞阀-直角式脉冲电磁阀-永嘉良科阀门有限公司 | 德国进口电锅炉_商用电热水器_壁挂炉_电采暖器_电热锅炉[德国宝] | 青州搬家公司电话_青州搬家公司哪家好「鸿喜」青州搬家 | LED投光灯-工矿灯-led路灯头-工业灯具 - 山东普瑞斯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餐饮加盟网_特色餐饮连锁加盟店-餐饮加盟官网 | 分类168信息网 - 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布与查询 | LED灯杆屏_LED广告机_户外LED广告机_智慧灯杆_智慧路灯-太龙智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江苏南京多语种翻译-专业翻译公司报价-正规商务翻译机构-南京华彦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 广州食堂承包_广州团餐配送_广州堂食餐饮服务公司 - 旺记餐饮 | 大数据营销公司_舆情监测软件_上海SEO公司-文军营销官网 | 列管冷凝器,刮板蒸发器,外盘管反应釜厂家-无锡曼旺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电动球阀_不锈钢电动球阀_电动三通球阀_电动调节球阀_上海湖泉阀门有限公司 | 百度关键词优化_网站优化_SEO价格 - 云无限好排名 | 单机除尘器 骨架-脉冲除尘器设备生产厂家-润天环保设备 | 吉祥新世纪铝塑板_生产铝塑板厂家_铝塑板生产厂家_临沂市兴达铝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拉曼光谱仪_便携式|激光|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 旗杆生产厂家_不锈钢锥形旗杆价格_铝合金电动旗杆-上海锥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立式硫化罐-劳保用品硫化罐-厂家直销-山东鑫泰鑫硫化罐厂家 | 首页_欧瑞传动官方网站--主营变频器、伺服系统、新能源、软起动器、PLC、HMI | 一航网络-软件测评官网| 济南货架定做_仓储货架生产厂_重型货架厂_仓库货架批发_济南启力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 汝成内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服务商 | 玻璃钢板-玻璃钢防腐瓦-玻璃钢材料-广东壹诺 | 传动滚筒,改向滚筒-淄博建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LINK FASHION 童装·青少年装展 河南卓美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卓美防雷公司-防雷接地-防雷工程-重庆避雷针-避雷器-防雷检测-避雷带-避雷针-避雷塔、机房防雷、古建筑防雷等-山西防雷公司 | 活性氧化铝球|氧化铝干燥剂|分子筛干燥剂|氢氧化铝粉-淄博同心材料有限公司 | 郑州墨香品牌设计公司|品牌全案VI设计公司 | 齿轮减速机电机一体机_齿轮减速箱加电机一体化-德国BOSERL蜗轮蜗杆减速机电机生产厂家 | 北京签证代办_签证办理_商务签证_旅游签证_寰球签证网 | 污水处理设备维修_污水处理工程改造_机械格栅_过滤设备_气浮设备_刮吸泥机_污泥浓缩罐_污水处理设备_污水处理工程-北京龙泉新禹科技有限公司 | 柴油机_柴油发电机_厂家_品牌-江苏卡得城仕发动机有限公司 | 渗透仪-直剪仪-三轴仪|苏州昱创百科 | 步进电机_agv电机_伺服马达-伺服轮毂电机-和利时电机 | 冷水机-工业冷水机-冷水机组-欧科隆品牌保障 | 小程序开发公司_APP开发多少钱_软件开发定制_微信小程序制作_客户销售管理软件-济南小溪畅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桥架-槽式电缆桥架-镀锌桥架-托盘式桥架 - 上海亮族电缆桥架制造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