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的教案有哪些
五年級的教案有哪些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想、驗證、理解并掌握3的倍數的特征。
2.引導學生學會判斷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
3.培養學生分析、判斷、概括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數的特征。
【復習導入】
1.學生口述2的倍數的特征,5的倍數的特征。
2.練習:下面哪些數是2的倍數?哪些數是5的倍數?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師:看來同學們對于2、5的倍數已經掌握了,那么3的倍數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個位就行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3的倍數的特征。
板書課題:3的倍數的特征。
【新課講授】
1.猜一猜: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個3的倍數。
3×1=3 3×2=6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觀察:3的倍數的個位數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個位就能判斷呢?(不能)
提問:如果老師把這些3的倍數的個位數字和十位數字進行調換,它還是3的倍數嗎?(讓學生動手驗證)
12→21 15→51 18→81 24→42 27→72
教師:我們發現調換位置后還是3的倍數,那3的倍數有什么奧妙呢?
(以四人為一小組、分組討論,然后匯報)
匯報:如果把3的倍數的各位上的數相加,它們的和是3的倍數。
3.驗證:下面各數,哪些數是3的倍數呢?
210 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結:從上面可知,一個數各位上的數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數,那么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板書)
4.比一比(一組筆算,另一組用規律計算)。
判斷下面的數是不是3的倍數。
3402 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0頁“做一做”。
(1)下列數中3的倍數有 。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①要求學生說出是怎樣判斷的。
②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
(2)提示:①首先要考慮誰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數,個位數字一定是0)
②接著再考慮什么?(最小三位數是100)
③最后考慮又是3的倍數。(120)
【課堂作業】
完成教材第11~12頁練習三的第4、6、7、8、9、10、11題。
【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和感想?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3的倍數的特征
一個數各位上的數字之和是3的倍數,那么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教學3的倍數的特征時,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自主探索過程,通過猜一猜、算一算、想一想、驗一驗、比一比等教學環節,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但教師在想一想這個環節中要進行適當點撥、引導,這樣效果更明顯。
五年級的教案有哪些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近代以來世界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屈辱和危害。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歷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圖表等資料,表述觀點的能力。
2.在收集資料,交流討論中了解中國遭受外國列強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3.通過了解列強侵華犯下的罪惡行徑,知道中國人民面對外來侵略曾經進行了不屈的斗爭,充分感受林則徐等民族英雄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正氣和抗爭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收集資料,交流討論中了解中國遭受外國列強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學難點:通過了解列強侵華犯下的罪惡行徑,知道中國人民面對外來侵略曾經進行了不屈的斗爭,充分感受林則徐等民族英雄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正氣和抗爭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了解虎門硝煙的歷史背景,觀看《虎門銷煙》電影。
2.教師準備:教學媒體、虎門銷煙相關歷史資料背景、活動評價單、板貼。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英國向中國販運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危害和發動侵略戰爭的罪惡目的,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簡單情況。
2、使學生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充分感受林則徐等民族英雄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正氣,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3、通過收集資料、討論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歷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圖表等資料,表述觀點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通過鴉片這一話題,知道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屈辱,知道近代中國挨打的原因。
2、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充分感受林則徐等民族英雄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正氣,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活動一:提示背景,引入課題
1、出示罌粟花圖片,初識“鴉片”。
2、師述:在中國歷有那么一個年代,鴉片充斥了市場,兩百多萬人深受其害,“東亞病夫”這一恥辱的稱號由此而生!(出示相關歷史資料圖片)
1839年,林則徐向皇帝上書:“鴉片不禁,中國有亡國滅種”的危險,皇帝派他前往廣州查禁鴉片,于是就有了“虎門銷煙”這一中國歷不朽的一幕。今天,我們就要學習第7課《不甘屈辱奮勇抗爭》這一課中的《虎門銷煙》。
活動二:了解毒品害處,揭露侵略野心
1、師述:虎門銷煙的“煙”指的就是鴉片煙。
2、討論交流:鴉片給當時的中國社會帶來了哪些危害?
3、小結:鴉片這種殺人不見血的毒品,它使無數中國人因染上毒癮而喪失勞動力、戰斗力。英國強盜向中國大肆傾銷鴉片是要掠奪我們的錢財,使我國陷入危難之中。
4、師述:隨著科技發展、社會進步,毒品家族日益壯大。(出示圖片現代毒品)據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死于吸毒人數超過10萬。截至年底,我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114.04萬。每年因吸毒約耗費390億人民幣。
5、交流你所知道的毒品危險生命健康、影響社會穩定的事例。
過渡:1893年6月3日,在廣州虎門海灘,上演了大快人心的一幕一一銷毀鴉片!
活動三:了解虎門銷煙過程,體驗大快人心之感
1、出示珠江三角洲地圖,標一標虎門所在位置,找一找珠江所經流域。想一想為什么要在“虎門”銷煙?
理解虎門位置的特殊性:靠近沿海,是鴉片走私入口的大門。
2、讀一讀故事,了解虎門銷煙過程。
3、師簡介林則徐,出示:
“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讀林則徐的話,體會其禁煙的決心。
4、出示“約2萬箱,重達119萬千克”一系列數字,想一想:這些數字說明什么?
5、觀看電影片段“銷煙”,看廣場英雄紀念碑上十幅浮雕中的第一幅仔細觀察銷煙現場的布置、氣氛,林則徐的神情動作,士兵、群眾的動作、反應,談談體會。
小結:在國難當頭之際,林則徐堅決反抗外敵,虎門銷煙之舉銷毀的不僅僅是鴉片,更是“東亞病夫”的形象,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大滅了帝國主義的威風,為中華民族揚威,令國人揚眉吐氣,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氣節及強烈的愛國之情。
6、參觀林則徐紀念館,表達敬意
活動四:體悟恥辱,解析《南京條約》
1、過渡: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敗,清政府被迫同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它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2、出示《南京條約》內容,并進行解讀。割地:割讓香港(破壞領土完整)
賠款:2100萬銀元(相當于年收入的1/3多,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寧波、上海(進行經濟掠奪)
協定關稅:(無法保護自己國家的經濟)
3、出示英控海關和跑馬廳的照片。
4、第一次鴉片戰爭后,西方殖民者得寸進尺,變本加厲,他們不滿足于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從中國掠奪的利益,又發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活動五:你說我說,香港前世今生
1、閱讀“香港回歸”材料,談談感受。
2、小講壇:歷史的昨天和今天,給你留下了哪些思考?“聯系昨天,感受今天,暢想明天”
3、總結:今天,古老的中華煥發出生機和活力,我們唱著“東方紅”,中國人民當家作主起來;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日漸強盛的嶄新年代。讓我們牢記:只有發展,只有國力的強盛,這段屈辱的歷史才不會重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圓明園的罹劫過程,初步了解近現代以來世界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帶來的屈辱和危害。
2、過程方法:初步培養搜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對文化遺產毀滅及流失的惋惜之情,對腐敗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對侵略者的憤怒之情。牢記“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發“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士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學生的愛國激情,達到引領學生了解歷史、以史為鑒,奮發圖強的目的。
難點:如何讓學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這段歷史。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這里收到了一位法國大作家雨果的來信,讓我一起來聽一聽。“在世界的一隅,存在著人類的一大奇跡,這個奇跡就是圓明園。圓明園屬于幻想藝術。一個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薈集于圓明園。只要想象出一種無法描繪的建筑物,一種如同月宮似的仙境,那就是圓明園。假定有一座集人類想象力之大成的寶島,以宮殿廟宇的形象出現,那就是圓明園。"
2、聽了雨果的這段話,你腦海中的圓明園是怎么樣的?有什么疑問嗎?
3、但是,這一奇跡現在已蕩然無存,留在我們眼前的只有幾根殘缺的大石柱。它們靜靜地站在那里,像一座紀念碑,訴說那段屈辱的歷史一板書:圓明園的訴說。
二、學習新課,體驗明理
活動一:驚嘆圓明園的輝煌
師:圓明園是一座皇家園林,現在卻只留下這些殘垣斷壁。那么,你知道圓明園在哪兒嗎?你知道多少關于圓明園的故事?
師小結:氣勢恢宏的建筑,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不知凝聚著古今中外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因此,圓明園被譽為“萬園之園”。板書:萬園之園
活動二:惋惜圓明園的毀滅
1、令人遺憾的是,令人悲憤的是,這“萬園之園”竟被一把無情的火燒成了灰燼,那么,火燒圓明園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呢?讓我們看看當時的情景。
師:這把無情的大火把我們引以為豪的“萬園之園”燒成了一片灰燼,毀于一旦。一一板書:毀于一旦
2、想一想,當時的圓明園為什么會被掠奪、焚燒?[出示課件]南京條約的內容,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看到條約的心情。
3、師:是的,只要是有良知的中國人看到這份條約都會感到無比的憤怒。可是還有比這更令人憤怒的事,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中國,你們知道他們都干了些什么嗎?
4、圓明園如果存在于現在的中國,它還會遭到掠奪嗎?為什么?(不會,因為中國強大了。)從哪可以看出中國強大了?(生自由說)
三、全課總結,深化情感
師:經過這節課的學習,圓明園的美、侵略軍的無恥以及清政府的昏庸,引起了我們深深的思考。同學們,歷史雖然過去,但是警鐘依然長鳴,作為一個中國人讓我們用心銘記這段恥辱的過去,記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讓我們行動起來努力建設我們強大的祖國,讓圓明園從此不在哭泣。最后讓我們在這雄壯的國歌聲中結束這堂課。
五年級的教案有哪些篇3
學習目標
1.培養良好的聽說習慣,學會傾聽、交流、互動。
2.通過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純潔,使同學珍惜童年,熱愛生活。
3.指導同學具體有序地寫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實感。
4.圍繞是否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是否表達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認真修改自身的習作。
課前準備
1.有關童年的音樂磁帶。
2.收集有關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課時布置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顧課文,激發情趣
1.回顧本組內容,說一說《冬陽·童年·駱駝隊》、《祖父的園子》、《童年的發現》等課文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場景。
2.想一想為什么這些場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天真、可愛……)
二、打開記憶,回憶童年
1.俺們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愛的故事,靜靜地回憶一下,自身輕輕地說一說。
2.請同學們來說一說自身童年難忘的.故事。
課堂評價:(1)有沒有把事情說清楚。(2)有沒有把事情說具體。
3.學習小組內相互說說自身最難忘的事情,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
三、課堂交流,分享童年
1.每個學習小組評選最難忘的童年故事。
2.各個學習小組輪流在班內交流最難忘的童年故事。
要求:一位同學講述自身的童年故事,其他的同學說說推薦的理由。
3.師生一起評議說得是否清楚、具體,并提出具體的修改建議。
四、修改提高,難忘童年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說得更清楚更具體。
2.嘗試把學習小組內各個同學的童年故事,連起來,變成一個有趣的童年歷程。
3.班內交流。
五年級的教案有哪些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紅樹林的神奇美麗偉大,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
3、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以提綱的形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1、同學們,你們知道樹林是什么顏色的嗎?你見過其他顏色的樹林嗎?激發學生興趣。
2、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紅樹林》(板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劃出來讀正確,把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
2、檢查讀詞及課文的情況。
3、師:你喜歡海南的紅樹林嗎?
4、小結。
三、學習課文,理解重點部分。
1.指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紅樹林的?請你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2.重點練習朗讀和復述:通過學習,你能說說你喜歡紅樹林的理由嗎?
3.練讀: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說說你的感受。(適時板書)
4.指導朗讀:美讀
四、總結全文
1、學完課文你想說點什么嗎?
2、說一說你這節課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六、布置作業
作業超市:
1、摘抄生字新詞,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課外閱讀
第二課時
一、總體把握:
1、熟讀課文,有感情的朗讀描寫紅樹林的景色的句子。
2、結合課文,說說你對紅樹林的認識和理解。
二、內容探討:
你喜歡海南島瓊山的紅樹林嗎?為什么?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紅樹林的?試著寫出課文的提綱。
三、聽寫生字生詞,糾錯
四、小練筆:描寫自己見過的奇觀
板書設計:
紅樹林
神奇
美麗
奉獻
五年級的教案有哪些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喉”等六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劉三姐是如何用歌聲做武器與土豪劣紳作斗爭的。
認識和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激情四溢”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劉三姐是如何用歌聲做武器與土豪劣紳作斗爭的。
教學難點:
了解土豪劣紳聽了劉三姐的歌聲如坐針氈,喪魂落魄,而鄉親們聽了卻揚眉吐氣,拍手稱快的原因。
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
預習題綱:
1、搜集有關壯族的風俗民情等資料。
2、讀課文三遍。
①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②把句子讀通順,讀正確。
③再讀課文,把自己認為不好理解的段落或語句多讀一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放《劉三姐》選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談話: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大家知道它出自哪里嗎?
(根據學生的&39;匯報,進行點評、小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
1、讀準生字表中的會認字,并記住它們。
2、思考:課文是分幾部分寫的?重點部分寫了劉三姐的哪幾件事?
3、全班同學在小組中交流,然后匯報初學情況。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為什么土豪劣紳聽了劉三姐的歌如坐針氈,喪魂落魄,而鄉新們聽了卻揚眉吐氣,拍手叫好?
2、劉三姐和鄉親們唱的山歌中你喜歡哪些?可以給同學們讀讀,也可以唱一唱,然后說說為什么喜歡?
四、鞏固練習
從課文中找出相應成語
⑴描寫劉三姐和鄉親們的:
⑵描寫土豪劣紳和秀才的:
五年級的教案有哪些篇6
教學目標
1、掌握整除、約數、倍數的概念.
2、知道約數和倍數以整除為前提及約數和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教學重點
1、建立整除、約數、倍數的概念.
2、理解約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3、應用概念正確作出判斷.
教學難點
理解約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課件演示:數的整除下載)
1、口算
6÷515÷323÷7
1.2÷0.324÷231÷3
2、觀察算式和結果并將算式分類.
除盡
除不盡
6÷5=1.215÷3=15
1.2÷0.3=424÷2=12
23÷7=3......2
31÷3=10......1
3、引導學生回憶:研究整數除法時,一個數除以另一個不為零的數,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4、尋找具有整除關系的算式.
板書:15÷3=515能被3整除
5、分類除盡
除不盡
不能整除
整除
6÷5=1.2
1.2÷0.3=4
15÷3=15
24÷2=12
23÷7=3......2
31÷3=10......1
二、探究新知
(一)進一步理解”整除“的意義.
1、整除所需的條件.
(1)分析:24能被2整除,15能被3整除;
23不能被7整除,31不能被3整除;(商有余數)
6不能被5整除;(商是小數)
1.2不能被0.3整除;(被除數和除數都是小數)
(2)引導學生明確: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a、被除數和除數(0除外)都是整數;
b、商是整數;
c、商后沒有余數.
板書:整數整數整數(沒有余數)
15÷3=5
2、用字母表示相除的兩個數,理解整除的意義.
(1)討論: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兩個數相除,那么必須滿足幾個條件才能說a能被b整除?
(板書:a÷b)
學生明確:a和b都是整數,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
(板書:a能被b整除)
(2)繼續討論:在什么情況下才能說a能被b整除?(板書:b≠0)
學生明確:整數a除以整數b(b≠0),除得的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也可以說b能整除a).
3、反饋練習.
(1)下面的數,哪一組的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29和336和121.2和0.4
(2)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a.36能被12整除.()
b.19能被3整除.()
c.3.2能被0.4整除.()
d.0能被5整除.()
e.29能整除29.()
4、”整除“與”除盡“的聯系和區別.
討論:綜合以上所學知識討論,”整除“和”除盡“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舉例說明)
(二)約數、倍數的意義
1、類推約數、倍數的意義.
(1)教師講解:15能被3整除,我們就說15是3的倍數,3是15的約數.
(2)學生口述:
24能被2整除,我們就說,24是2的倍數,2是24的約數.
10能被5整除,我們就說,10是5的倍數,5是10的約數.
a能被b整除,我們就說a是b的倍數,b是a的約數.
(3)討論: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兩個整數,在什么情況下才可以說a是b的倍數,b是a的約數?(在數a能被數b整除的條件下)
(4)小結:如果數a能被數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或a的因數).
2、進一步理解約數、倍數的意義.
(1)整除是約數、倍數的前提.學生明確:約數和倍數必須以整除為前提,不能整除的兩個數就沒有的數和倍數的關系.
(2)約數和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學生明確:約數和倍數是一對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單獨存在.
(3)反饋練習:
A、下面各組數中,有約數和倍數關系的有哪些?
16和2140和2045和15
33和64和2472和8
B、判斷下面說法是否正確.
a、8是2的倍數,2是8的約數.()
b、6是倍數,3是約數.()
c、30是5的倍數.()
d、4是歷的約數.()
e、5是約數.()
3、教師說明:以后在研究約數和倍數時,我們所說的數一般不包括零.
4、教學例2:12的約數有哪幾個?
(1)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分析.
(2)匯報、板書:
12的約數有:1、2、3、4、6、12
(3)練習:15的約數有哪幾個?
(4)學生明確:
一個數的約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的約數是它本身.
5、教學例3:2的倍數有哪些?
(1)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分析.
(2)匯報、板書:
2的倍數有:2、4、6、8、10......
(3)練習:2的倍數有哪些?
(4)學生明確: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在進一步研究整除的基礎上又學到了什么?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板書課題: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四、隨堂練習
1、下面的說法對嗎?說出理由.
(1)因為36÷9=4,所以36是倍數,9是約數.
(2)57是3的倍數.
(3)1是1、2、3、4、5,...的約數.
2、下面的數,哪些是60的約數,哪些是6的倍數?
3412162460
教師說明:一個數可以是另一個數的約數,也可以是某個數的倍數.
3、下面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1)1.8能被0.2除盡.()1.8能被0.2整除.()
1.8是0.2的倍數.()1.8是0.2的9倍.()
(2)若a÷b=10,那么:
a一定是b的倍數.()a能被b整除.()
b可能是a的約數.()a能被b除盡.()
五、布置作業
1、先寫出下面每個數的約數,再寫出下面每個數的倍數(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各寫5個)
101336
2、在下面的圈里填上適當的數.
六、板書設計
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探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