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1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能力目標:

能運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會組比例。

情感目標:

感受數學的奧秘,培養數學興趣。

教學重、難點教學

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能根據比例的意義寫比例.

突破重點、難點設想根據上學期“比的認識”,怎樣的兩張圖片像的問題、讓學生明確兩種相關聯的量成相除關系,且它們的比值相等時,這兩個比組成比例關系。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教學活動及主要語言預設學生活動預設

一、創境激疑

上學期學習“比的認識”時,我們討論“圖片像不像”的問題。請同學們聯系比的知識,再想一想,怎樣的兩張圖片像?(比值相等)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深入探究。

回顧

產生疑問

二、互動解疑

1、比例的意義

在情境中感受兩種相關聯的量之間的變化規律。要求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提出要求。

(1)寫出每個圖片的長與寬的比

(2)求出各比的比值

(3)觀察特點,寫出規律

板書:

圖片A:6:4=3:2=1.5

圖片B:3:2=1.5

圖片C:8:3=2.66……

圖片D:12:8=3:2=1.5

圖片E:12:2=6

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連接起來,這種等式叫做比例,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比例的相關知識,板書課題。

結論:像12:6=8:4,6:4=3:2這樣表示兩個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鞏固練習:

(1)要求每個學生寫出一個比例,教師巡視指導且批閱。

(2)要求每個學生寫出一個比例,同桌交流。

(3)做一做教材表格的題,完成后由教師批改。

2、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在12:6=8:4中,12,6,8和4都是該比例的項。

在比例中,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例如:12:6=8:4中12和4是比例6和8是比例

觀察

先獨立思考

指名匯報

共同發現、小結

理解

自主思考

小組內交流探究

匯報交流

獨立填寫

同桌交流

指名匯報

三、啟思導疑

1、同學們發現了一種新的判斷兩個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比值相等)

2、這節課我們一直類比著比學習比例,比與比例僅一字只差,它們會有什么區別呢?(比是兩個數相除,是一個算式;比例是兩個比相等,是一個等式)

指名談發現

理解

識記

四、實踐運用

(一)填一填。

1、在4:7=48:84中,4,7,48,84,叫比例的(),其中4和84是比例的。7和48是比例的。

2、用6,3,9,8組成一個比例是()。

(二)下列那幾組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為什么?

(1)4:5和8:20

(2)15:30和18:36

(3)0.7:4.9和140:20

(4)1/3:1/9和1/6:1/8

(三)按要求寫一寫。

1、先寫出比值是3的兩個比,再組成比例。

2、根據1.2×25=0.6×25寫出兩個比例式。

獨立思考

指名匯報

評價訂正

五、總結評價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什么樣的兩個量成正比例關系?

自由小結

板書設計:比例的認識

12:6=8:4

6:4=3:2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2

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角、垂直與平行、三角形和四邊形的概念,掌握它們的特征和性質,以及各圖形的聯系。‘

教學過程:

1、直線、射線、線段。

提問:

1)分別說一說什么叫直線、射線、線段?

2)直線、射線和線段有什么區別?

完成123頁上面的“做一做”。(學生筆做)

提問:

1)什么叫做角?

2)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整理:把表中的空格填寫完整。

完成123頁下面“做一做”的1題、2題。

2、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大于0°

小于90°

垂直與平行

提問:

1)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相互位置有哪幾種情況?

2)什么樣的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垂直?

什么樣的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平行?

回答:下面幾組直線中,哪組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哪組的兩條直線互相平

完成教材124頁的“做一做”

提問:

1)什么叫做三角形?

2)在下面的三角形中,頂點A的對邊是指哪一條邊?

動筆做:以頂點A的對邊為底,畫出三角形的高,并標出底和高。(前頁一幅圖)

在下面的表中填寫三角形的名稱和各自的特征。

名稱

圖形

特征

回答: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聯系與區別。

3、四邊形

提問:什么叫四邊形?

回答:看圖說出下面各圖的特點,再說一說圖中各字母表示什么

想一想:為什么說長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為什么說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完成125頁“做一做”中的1、2題。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3

教學內容:

第43頁例4,完成“試一試”“練一練”和練習十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比例的“項”以及“內項”和“外項”。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引導觀察,自主探究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教學比例的基本知識。

1、復習:

師:什么叫比例?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出示:

1/3∶1/4和12∶91∶5和0.8∶47∶4和5∶380∶2和200∶5

學生根據比例的意義進行判斷,教師結合回答板書:

1/3∶1/4=12∶97∶4≠5∶31∶5=0.8∶480∶2=200∶5

2、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1)介紹“項”: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

(2)3:5=18:30學生嘗試起名。

師介紹:比例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3:5=18:30

內項

外項

(3)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的形式,你還能指出它的內、外項嗎?

出示:3/5=18/30

(4)已經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規律或者性質,有興趣嗎?

師:剛才,你們是根據比例的意義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斷的。老師不是這樣想的,可很快就判斷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告訴你們,老師是運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的。

二、教學例4

1、提問:你能根據圖中的數據寫出比例嗎?

(1)引導學生寫出盡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書,同時說出它們的內項和外項。

(2)引導思考:仔細觀察寫出的這些比例式,你能否發現有沒有什么相同的特點或規律呢?

2、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探究規律。

(板書: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3、驗證:是不是任意一個比例都有這樣的規律?

⑴課件顯示復習題(4組):

1/3∶1/4和12∶9;1∶5和0.8∶4;7∶4和5∶3;80∶2和200∶5

學生驗證。

⑵學生任意寫一個比例并驗證。

教師將學生所舉比例故意寫成分數形式,追問:哪兩個是內項,哪兩個是外項,讓學生算出積并結合回答板書。通過交__連線使學生明確:在這樣的比例中,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表達為:把等號兩端的分子、分母交__相乘,結果相等。

師:老師也寫了一個比例(板書:3∶2=5∶4),怎么兩個外項的積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你們發現的規律可能是有問題的。

引導學生得出:你舉的`例子從反面證明了我們發現的規律是正確的。因為3∶2和5∶4這兩個比是不能組成比例的。只有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師:很有道理!同學們很會觀察,很會猜想,很會驗證,自己發現了比例的基本性質。

板書: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⑶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項,即a:b=c:d,那么這個規律可以表示成什么。

(4)完整板書: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讀書P44頁,勾畫

5、小結:剛才我們是怎樣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的?(寫了一些比例式,觀察比較,發現規律,再驗證)

6、比例的基本性質的應用

(1)比例的基本性質有什么應用?

(2)做“試一試”:出示“3、6:1、8和0、5:0、25”。

A、先假設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

:讓學生自己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如果能組成比例就寫出這個比例式。提問:3、6:1、8和0、5:0、25能組成比例嗎?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能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嗎?

b、說出寫出的比例的內項和外項分別是幾,再分別算出外項和內項的積。

C、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組成的比例是否正確。

三、綜合練習: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嘗試練習。

(2)交流討論。使學生明確:可以把四個數寫成兩個比,根據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斷。也可將四個數分成兩組,根據每組中兩個數的乘積是否相等作出判斷,其中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比較簡便。

2、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1、5:3=():4

12:()=():5

先讓學生嘗試填寫,再交流明確思考方法。

3、補充一組靈活訓練題:

A、如果讓你根據“2×9=3×6”寫出比例,你行嗎?你能寫出多少個呢?

B、你能用“3、4、5、8”這四個數組成比例嗎?若能,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C、你能從3、4、5、8中換掉一個數,使之能組成比例嗎?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真行!不僅探索發現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還能自覺地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去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去求比例中的未知項。

能告訴我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嗎?你覺得學了它有什么用處?

五、課堂作業。

1、做練習十第1、3題

2、獨立完成2、4題

板書設計:

比例的基本性質

3:5=18:30

內項

外項

6:4=3:24:6=2:34:2=6:33:6=2:4

3×4=6×2

a:b=c:dad=bc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4

教學內容:

比例的意義:

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能應用比例的意判斷兩個比能否成比例。

教學重點:

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找出相等的比組成比例。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什么是比?什么叫比值?怎樣求比值?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3/4:1/8

4.5:2.7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實物投影呈現課文情境圖。(不出現國旗長、寬數據)

①說一說各幅圖的情景。

②圖中有什么相同之處?

(2)這幾面國旗的形狀一樣,但長和寬卻各不相同。請大家算一算它們長和寬的比,看看能發現什么?

(3)(指教室里的國旗)這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是多少?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60:40=3/2

操場上的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是多少?與這面國旗有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長、寬比值。

2.4:1.6=3/2

兩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相等。

板書:2.4:1.6=60:40

也可以寫成:2.4/1.6.=60/40

(4)找比例。

師:在這四面國旗的尺寸中,你還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組成等式?

如:5:10/3=15:10

5:10/3=2.4:1.6

15?10=2.4/1.6

15/10=60/40

(5)什么是比例?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6)1:2是是比例嗎?你能把它組成一個比例嗎?

(7)完成教材“做一做”。

第1題。

什么樣的比可以組成比例?

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說一說你是怎么找的。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檢驗各自所寫的比例。

第2題。

學生獨立寫比例,看誰寫得多。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說一說你是怎么寫的,一共可以寫多少個不同的`比例。

3.課堂小結。

(1)什么叫做比例?

(2)一個比例式可以改寫成幾個不同的比例式?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文練習六第1~3題。

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復習環節發現部分學生對求比值出現知識遺忘。特別是對于如何求兩個小數或兩個分數的比值,而這部分知識是本課判斷能否組成比例的關鍵,所以在復習中必須舍得花時間,夯實基礎后才能繼續推進新授學習。

在總結比例概念的時機上,我對教材稍做修改。因為僅從一個例子就要求學生概括出比例的含義,對他們而言難度較大。因此,我在教學完2.4:16.=60:40后,請學生們把四面國旗長和寬的比,也根據比值相等的組成等式.在此基礎上再提問“怎樣的式子叫做比例?”明顯感覺學生們能夠根據實踐經驗較準確地抽象出概念。同時,建議在鞏固練習中補充概念的判斷題,如:6:10和9:15,(雖然兩個比的比值相等,但因為沒有組成式子,所以不是比例。)

做一做第2題隱含著初中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的性質,教參給出了4個比例,“2∶4=1.5∶3、4∶2=3∶1.5、2∶1.5=4∶3、1.5∶2=3∶4。”其實應該共可寫出8個比例。交換等號兩邊的比,還可以組成4個不同的比例1.5:3=2:4、3:1.5=4:2、4:3=2:1.5、3:4=1.5:2。為什么僅僅相換了等號兩邊的比,就應該算作不同的比例呢?(必須結合比例各部分的名稱來解釋)怎樣才能將4個數,既不重復又不遺漏地寫出8個比例來呢?(我覺得在學習完比例的基本性質后更容易理解)。因此,將此題下移至比例的基本性質一課完成。

練習六第1題必須特別關注,因為其中第2、4小題體現了正比例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我不僅要求學生判斷“相對應的兩個量的比能否組成比例”,還補充要求他們回答相應兩個量的比值表示的含義。如第2小題,有的學生用箱子數量:質量,那么比值的含義應該為每千克的箱子是多少個。也有的學生用質量:箱子數量,那么比值的含義則為每個條子的質量。通過練習,強化數量關系,為后繼學習作好鋪墊。

練習六第2題,如果將4個數兩兩排列求比值,有12種情況,再從中找出比值相等的組成比例太麻煩,有沒有比較方便快捷的方法呢?有!孩子們發現:將的數與第二大的數組成比;將剩下的兩個數也按大數比小數組成比,就能夠較快判斷出所組成的比能否組成比例。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確描述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有關數據。

2.使學生能正確運用扇形統計圖反映有關數據,提高處理數據的技能,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3.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重點:

扇形統計圖。

難點:

發現統計圖中存在的數據不清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呈現扇形統計圖

某校學生最喜歡的文藝節目情況統計圖

1.問:從圖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1)喜歡同一首歌的人數占調查人數的45%

喜歡相聲的人數占調查人數的18%

喜歡小品的人數占調查人數的25%

喜歡其他文藝節目的人數占調查人數的12%

(2)喜歡同一首歌的人數最多

絕大部分同學都喜歡同一首歌,小品和相聲

喜歡其他文藝節目的人數最少

2.說一說這是什么統計圖,它有什么特征?

(1)扇形統計圖

(2)特征: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占總量的百分之幾

二、解疑合探:

教學例

出示課文例題統計圖

下面是一幅彩電市場各部分品牌占有率的統計圖

(1)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牌彩電占市場銷售量的20%

B、牌彩電占市場銷售量的15%

C、牌彩電占市場銷售量的10%

D、牌彩電占市場銷售量的`8%

其他品牌彩電占市場銷售量的47%

(2)有人認為A牌彩電最暢銷,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①學生獨立思考,分析題中的數量

②小組交流,學生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匯報交流結果

經過討論,交流,使全體同學懂得:在“其他”里面還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暢銷的彩電。所以,從這個統計圖不能判斷出哪個品牌的彩電最暢銷。

(3)建議

上面這幅統計圖提供的數據不清,無法全面地反映有關彩電市場各品牌占有率的情況,你有什么修改建議?

①通過交流,使學生懂得:“其他”所占有的份額應該是最小的部分,這樣才能全面地反映各個數量占有率的情況,突出扇形統計圖的特征和作用。

②建議:在進行數據整理時,將“其他”當中的一些品牌彩電所占份額單單獨計算,在統計圖中詳細標出它的占有率

三、質疑再探: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領?有哪些收獲?

2.你還有什么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討論解決?

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解決。

四、運用拓展:

1.完成課文練習十一第1題

(1)說一說,你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

(2)從圖中你能判斷出喜歡哪種文藝節目的人數最多嗎?為什么?

(3)你有什么修改建議?

2.布置作業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6

教學內容:

教材2-4頁例題及“做一做”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的需要和方便。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具學具:

溫度計、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象)

1、游戲:我們來玩個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戲規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①向上看(向下看)

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2、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①我在銀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

④零上10攝氏度(零下10攝氏度)。

3、談話: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溫,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

例1

1、認識溫度計,理解用正負數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

看教材: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溫。

這里有個溫度計。我們先來認識溫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現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氏度嗎?(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個0,表示0攝氏度)。

上海的氣溫: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氏度呢?(在溫度計上撥一撥)撥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呢?(在零刻度線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氣溫比0℃要高,是零上4攝氏度。

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溫:北京又是多少攝氏度呢?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系嗎?(對,北京的氣溫比0度低,是零下4攝氏度)你能在溫度計上撥出來嗎?

比較: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三個地方的最低氣溫。仔細觀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氣溫,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氣溫比0℃高,是零上4攝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說的4℃也就是+4℃。(板書)

②北京的氣溫比0℃低,是零下4攝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小結:通過剛才對三個城市的溫度的了解,我們知道記錄溫度時,以0℃為界線,用象+4或4這些數可以來表示零上溫度,用-4這樣的數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2、試一試:學生看溫度計,寫出各地的溫度,并讀一讀。

3、聽一段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將你聽到城市的最低和溫度記錄下來。

4、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得出:以零攝氏度為界線,零上溫度用正幾或直接用幾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幾來表示。

三、學習珠峰、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P4第2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最近經國家測繪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2、我們觀察課本上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們再來看x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導學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嗎?

(1)交流: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可以記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

(2)小結:以海平面為界線,+8844.43米或8844.43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

面以上的高度,-155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組討論,歸納正數和負數。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收集到了一些數據,我們可以用這些數來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它們一樣嗎?你們想幫它們分分類嗎?

2、學生交流、討論。

3、指出:因為+8844.43也可以寫成8844.43米,所以有正號和沒正號都可以歸于一類。提出疑問:0到底歸于哪一類?(引導學生爭論,各自發表意見)

①如果都同意分三類的,老師可以出難題:我覺得0可以分在4它們一類啊,你們怎么來說服我?

②如果有學生發表分三類的,有的分兩類的,可以引導他們互相爭論。

4、小結: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為界限線,0℃以上的溫度用正幾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幾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為界線,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們用正幾來表示,低于海平面我們用負幾表示。0就象一條分界線,把正數和負數分開了,它誰都不屬于。但對于正數和負數來說,它卻必不可少。我們把象+4、4、+8844.43等這樣的數叫做正數;象-4、-155等這樣的數我們叫做負數;而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板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這節課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正數和負數。(板書:認識正數和負數)

五、聯系生活,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2、3題

2、你知道嗎:水沸騰時的溫度是____。水結冰時的溫度是____。地球表面的最低溫度是

3、討論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

(1)存折: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來的錢為標準,取出了800元記作-800;存入了1200元記作1200元,還可以記作+1200元)

(2)電梯: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為界線,地平面以上一層我們用1或+1來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層)。老師現在要到33層應該按幾啊?要到地下3層呢?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正數和負數。在我們的生活中,零攝式度以上和零攝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與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義,我們都可以用正數和負數來表示。

七、布置作業

《家庭作業》第1頁的練習。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數應用題的復習,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

2、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尋找出簡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題思路;

3、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4、讓學生了解到生活與數學的關系,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培養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關鍵

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復習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找準單位“1”

教學步驟

一、基礎訓練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對分數應用題做一下全面的復習。大家想一下我們解答分數應用題最關鍵的是什么?

專項訓練:

課件:練習:已知根據條件,說出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并說出有關的數量關系式。

在每道題后追問:從信息中你還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并作評價:說一說你們找單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我們以信息中的第6題為例,誰來說說,應該怎樣畫線段圖呢?根據線段圖教師問:線段圖畫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還剩的噸數應該怎樣做?

常規性基本訓練,復習找單位“1”訓練:為新知識做鋪墊。

二、根據看線段圖列式

師:誰來說說,根據線段圖應該這么列式呢?出示線段圖【教學課件演示】

注重線段圖的應用,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寫出乘法數量關系式。同時,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三、基礎練習

基礎練習只列式不計算

師:用我們剛才復習的&39;方法做。(學生做完后教師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誰看作單位“1”?單位“1”的量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計算?

歸納總結:請同學們把這4道題分分類,并要說出分類的依據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進行小組討論,有能力的就獨立完成。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生回答時要引導學生說出分類的依據是什么,這類題目應當怎樣解答。

嘗試練習,然后提問:這道題你是怎樣想的?分數和比聯系在一起會出現許多的新問題。出示:文藝書和科技書本數的比是1∶4。誰來說說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學課件演示】

培養學生審題要仔細,弄清數量關系。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握分數應用題分類的依據是。

四、對比練習

1)讀題,分別找到兩道題的單位“1”,并說說這兩道題有何不同?2)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然后列式計算,全班講評。

通過兩題對比,突出較復雜應用題的難點,幫助學產生加強審題意識,提高分析能力。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反比例關系的意義,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能依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成不成反比例關系。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概括等能力,讓學生掌握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養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

教學過程

一、在情境中感受兩種相關聯的量之間的變化規律。

用x,y表示長方形相鄰兩邊的邊長,表1是面積24cm2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的變化關系,表2是周長為24cm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的變化關系。

1.根據兩個長方形的邊長變化情況把表格填寫完整。

2.填完表以后思考:

(1)說說從數據中發現了什么?

(2)表1和表2中,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之間的變化規律相同嗎?

3.小結:長方形的一條邊的長隨著鄰邊長的增長而減少,在變化過程中,面積24cm2的長方形的相鄰兩邊長的積都是24。周長為24cm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長的積都不相等,但他們的和相等。

二、自主探究:

1.王叔叔要去游長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時間如下表,你從表中發現什么?

自行車大巴車小轎車速度/(千米/時)106080時間/時1221。先讓學生同桌之間交流,再指名學生口答討論的結果。

(1)需要的時間隨著交通工具的速度的變化而變化。交通工具的速度越慢,需要的時間反而擴大;交通工具的速度越快,需要的時間反而縮小。

(2)可以看出它們的變化規律是: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時間的積總是一定的。因為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時間的積都是120。提問:這里的120是什么數量?誰能說出這里的數量關系式?想一想,這個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路程一定時,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時間的乘積一定)

3、總結。

像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變化時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我們就說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成反比例?

追問: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關鍵是什么?(乘積是不是一定?)

4、想一想。

買蘋果的總錢數一定,蘋果的單價與數量成反比例嗎?你是怎么想的?與同桌說說。

三、鞏固練習

1.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

(1)煤的總量一定,每天的燒煤量和能夠燒的天數。

(2)張伯伯騎自行車從家到縣城,騎自行車的速度和所需的時間。

(3)生產電視機的總臺數一定,每天生產的臺數和所用的天數。

(4)長方形的面積一定,它的長和寬。

(5)鋪地面積一定,方磚邊長與所需塊數。

2.奇思讀一本書,已讀的頁數與剩下的頁數的情況如下。

已讀的頁數1234……剩下的頁數797877……

提問:已讀頁數和剩下頁數能不能成反比例?為什么?

3.有600毫升果汁,可平均分成若干杯。請把下表填完整

分的杯數/杯65432……每杯的果汁量/ml100……

(1)表中有哪兩種量?

(2)分的杯數是怎樣隨著每杯的果汁量變化的?

(3)這兩個量成反比例嗎?

4.請舉一個成反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說說。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的是什么內容?反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關鍵是什么?

教學目標

1、利用正比例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感受正比例關系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結合豐富的事例,認識正比例。

教學重難點

1、結合豐富的事例,認識正比例。

2、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學過程

活動一:在情境中感受兩種相關聯的量之間的變化規律。

(一)情境一

1、觀察圖,分別把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的變化情況填入表格中。請根據你的觀察,把數據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思考: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的變化是否有關系?它們的變化分別有怎樣的規律?規律相同嗎?

說說從數據中發現了什么?

3、小結: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都隨邊長的增加而增加,在變化過程中,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比值一定都是4。正方形的面積與邊長的比是是一個不確定的值。

(二)情境二

1、一種汽車行駛的速度為90千米/小時。汽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如下:

2、請把下表填寫完整。

3、從表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說說你發現的規律:路程與時間的比值(速度)相同。

(三)小結

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并且它們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我們就說兩個量正比例。

(四)想一想

1.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成正比例嗎?面積與邊長呢?為什么?

師小結:

(1)正方形的周長隨邊長的變化而變化,并且周長與邊長的比值都是4,所以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成正比例。

請你也試著說一說。

(2)正方形的面積雖然也隨邊長的變化而變化,但面積與邊長的比值是一個變化的值,所以正方形的面積和邊長不成正比例。

請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2、樂樂和爸爸的年齡變化情況如下:

樂樂的年齡/歲67891011爸爸的年齡/歲3233

(1)把表填寫完整。

(2)父子的年齡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3)爸爸的年齡=樂樂的年齡+26。雖然小明歲數增加,爸爸歲數也增加,但是小明歲數與爸爸歲數的比值隨著時間發生變化,不是一個確定的值,所以父子的年齡不成正比例。

活動二:練一練。

1、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說明理由。

(1)輪船行駛的速度一定,行駛的路程和時間。

(2)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3)小麥每公頃的產量一定,小麥的公頃數和總產量。

(4)礦泉水瓶中喝掉的水和剩下的水。

2、根據下表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高相對應的數值,判斷當底是6厘米的時候,它們是是成正比例,并說明理由。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隨高的變化而變化,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高的比值不變,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高成正比例。(也可以用公式進行說明)

3、圓的面積與半徑成正比例嗎?你是怎么想的?與同伴交流。

4、分別舉一個成正比例和一個不成正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說說。

活動三:課堂小結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解比例的意義。

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會解比例。

3、強調解比例的書寫規范和計算中的靈活性,以提高同學們的審美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2、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下列各比例改寫成乘法等式。

3∶8=15∶40

二、探索嘗試,解釋交流。

1、師:同學們,進行“物物交換”活動,看圖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寫出你的想法。

師:假設14個玩具汽車可以換x本小人書,你能寫出一個比例嗎?這個比例中x是多少呢?請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1)自己動腦寫出想法。

(2)小組交流。

2、師:哪個小組展示本小組的想法。

板書:4:10=14:x

解:4x=140

x=35

答:14個玩具汽車可以換35本小人書。

3、總結:

師:在比例里,如果已知任何三項你能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

對,先寫成乘法形式,再求出未知數的值。這種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三、課堂練習

1、解比例

2、根據下面的條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6和8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2)比例的兩個內項是0。4和0。3,兩個外項是6和x。

(3)比例的第一項是4,第二項是8,第三項是x,第四項是10。

四、總結:

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數學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奧數試題、最全小學語文知識點

盡在“”微信公眾號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空間與圖形》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空間與圖形》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等圖形變換的特征;學會運用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的特征進行圖形的變換。

2。在豐富的現實情境中,經歷觀察、操作、欣賞、分析、想象、創作等數學活動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欣賞圖形變換所創造出的美,進一步感受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的文化價值,感受數學的美。

4。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探討、交流、反思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的特征。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的特征進行圖形的變換,進一步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整理復習了圖形的認識與測量,這節課繼續整理和復習圖形與變換的知識。(揭示課題)

二、回憶整理,再現舊知。

1。欣賞圖案:(出示課件)小精靈:“同學們好,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漂亮的圖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顯示五個圖案,分別為人教版“課標”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科書第3頁的京劇臉譜、第6頁的紫荊花圖案、第7頁的花邊圖案,天安門圖案、第五個圖案是三個模樣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奧運福娃,依次從小到大排成一排。)

討論交流:你們能用數學的眼光來分析一下,在這些漂亮的圖案中,發現了哪些數學概念?(同桌同學互相交流,教師巡視,適當參與學生活動)

反饋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演示動態課件)

生1:花邊圖案是其中一個圖案連續向右平移得到的。

生2:京劇臉譜是經過軸對稱變換得到的。

生3:天安門城樓的圖案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生4:紫荊花的圖案是其中一個花瓣繞中心點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得到的。

生5:三個大小不同,模樣相同的奧運福娃是按比例放大縮小后得到的。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平移、軸對稱、旋轉、放大與縮小

提問:誰能說說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設計意圖:通過六年的學習,學生已在不同學段學習了圖形變換的知識,所存在腦子中的也是一些零散的記憶,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案素材,分別出示5幅觀賞性強,并藏著不同的變換特征的圖案,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在欣賞圖案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再現,避免學生空想,不僅給學生以美的熏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體會圖形的變換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對小學階段所學的平移、軸對稱、旋轉、放大與縮小的特征系統地進行整理。在此過程中,感受我國的民族文化。)

三、綜合運用,復習舊知

欣賞課本第104頁板報花邊圖案。

師:剛才我們欣賞的這些圖案大多是設計師們設計的,瞧,這是一位同學利用圖形的變換設計的板報花邊,仔細觀察,你們知道他利用了哪些變換的知識嗎?(出示課件)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巡視,適當參與學生活動。

反饋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演示動態課件)

生1:他利用了平移的知識,把第一個圖形連續向右平移5次就得到了這一排花邊。

生2:他利用了旋轉的知識,首先在豎直方向,從上至下依次畫好三個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將這一組三角形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旋轉45度7次就得到了這個圖案。

生3:旋轉的每一組三角形是依次按比例縮小排列的。

生4:旋轉的每一組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生5:其中的每幅圖案是大小不同的三個正方形繞中心點旋轉得到的。

小結:這個板報的花邊是綜合運用了圖形變換知識進行設計的。其實人們在生活中利用圖形的變換可以設計出許許多多漂亮的圖案,讓我們至身于這繽紛多彩的世界之中。

(設計意圖:在上個環節中將所學圖形變換的知識一一再現,回顧特征,這個環節中充分利用書上提供的板報花邊圖案,呈現的是圖形與變換內容綜合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獨立觀察思考,小組合作交流圖形變換的過程,并借助多媒體進行驗證,發現這個圖案綜合運用了平移、軸對稱、旋轉、放大與縮小的知識,從整體上進一步掌握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等圖形變換的特征,再次感受到這些變換的魅力所在。)

四、鞏固提高,拓展思維

1。做一做。

要求:仔細觀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互相交流想法。

2。練習二十第1題。

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全班交流匯報。

小結:有的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只有一條,有的不只一條。

3。練習二十第3題。

要求:先獨立想一想,如果還不能解決,在小組內可以利用學具轉一轉。(教師巡視、指導。)

反饋: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反饋

(設計意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空間感較弱的學生通過學具的操作和多媒體課件的演示,知道旋轉可使一個平面圖形變成立體圖形,切身體會到變換的趣味性和數學的好玩,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悟。)

4。練習二十第6題。

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全班交流匯報時請學生演示是怎樣畫的。

五、小小設計家。

師:今天要請你們當一回小小設計家,利用圖形的變換來設計一些你喜歡的圖案,請同學們分小組選用學具開始設計,完成之后將你的設計方法說給小組的伙伴聽聽。學生在小組內活動,教師巡視參與學生活動,并及時交流。學生作圖后展示作品,并張帖在黑板上全班欣賞交流。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是現代素質教育的追求,也是成功學習的內在規律。本堂課最后,設計一個小小設計家的環節,把本課所復習的知識融入到生動有趣、樂此不疲的設計圖案當中,不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在活動中一方面加深了對圖形變換知識的認識,另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圖形的變換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領會數學的神奇與玄妙。)

六、評價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呢?如果有,把你的收獲寫下來和這節課的作品一起存進成長記錄袋中。

七、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第2題。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求實際距離》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求實際距離》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利用比例尺的知識求實際距離。

2、使學生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里的應用,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從實際生活入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認識比例尺。

教學難點:

設未知數時對長度單位的正確使用。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復備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談話

上一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比例尺?誰還記得什么是比例尺?

2、教師提問

在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看到過“比例尺”?讓學生舉例,并說一說比例尺前項、后項的倍數關系和比例尺的實際含義。

【從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導入新課,能發現比在生活中的應用,從中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

二、體驗合作,自主探究

1、出示信息窗2,學生觀看大屏幕。

提問:從屏幕中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板書:雛鷹少年足球隊需要幾小時到達青島?

2.師:怎樣解決雛鷹少年足球隊從濟南到達青島時所用的時間?

生可能會答道:

(1)要用路程除以速度。

(2)需要先求從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

(3)要求出實際距離,得先量出圖上距離。

師:同學們的想法很正確,下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小組合作解答,教師巡視)

3、匯報交流。

師:哪個小組先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解答的?

生:我們組先量出圖上距離是4厘米,再用列方程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實際距離,然后用“路程÷速度”求出時間。解法如下:

解:設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為x厘米。

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列方程為:

4/x=1/8000000

x=8000000×4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時)

師:還有不同解法嗎?

可能會有學生這樣解答

4×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時)

師: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想的?

教師對學生的精彩發言進行鼓勵性評價。結合學生的發言,師生再共同完整的分析這一思考過程。

教師在巡視時,注意挑選出完成較好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其余學生在教師對同學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找差距、修改、看齊。

4、師:想想上面的幾種解法,說說你喜歡哪種解法。為什么?

【通過學生自主探索,探究多種方法,使學生在解題時放開思路,加深對數量關系的理解,靈活解答。】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完成“自主練習”第1題

2、完成“自主練習”第2題

【利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組織練習,使學生所學知識不僅得以鞏固,而且得以運用。】

四、全課總結

請同學們說一說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讓學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見解,同時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體會學習的樂趣。】

板書設計:

求實際距離

雛鷹少年足球隊大約需要幾小時到達青島?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列方程為:解:設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為x厘米。

1/8000000=4/x

x=4×8000000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時)

答:大約需要3。2小時到達青島。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解比例》數學教案》

542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SDI车窗夹力测试仪-KEMKRAFT方向盘测试仪-上海爱泽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YJLV22铝芯铠装电缆-MYPTJ矿用高压橡套电缆-天津市电缆总厂 | 岩石钻裂机-液压凿岩机-劈裂机-挖改钻_湖南烈岩科技有限公司 | 单机除尘器 骨架-脉冲除尘器设备生产厂家-润天环保设备 | 砂尘试验箱_淋雨试验房_冰水冲击试验箱_IPX9K淋雨试验箱_广州岳信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自动售货机_无人售货机_专业的自动售货机运营商_免费投放售货机-广州富宏主官网 | 扒渣机厂家_扒渣机价格_矿用扒渣机_铣挖机_撬毛台车_襄阳永力通扒渣机公司 | PC构件-PC预制构件-构件设计-建筑预制构件-PC构件厂-锦萧新材料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 螺杆真空泵_耐腐蚀螺杆真空泵_水环真空泵_真空机组_烟台真空泵-烟台斯凯威真空 | 间苯二酚,间苯二酚厂家-淄博双和化工 | 江苏南京多语种翻译-专业翻译公司报价-正规商务翻译机构-南京华彦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 高柔性拖链电缆-聚氨酯卷筒电缆-柔性屏蔽电缆厂家-玖泰电缆 | 论文查重_免费论文查重_知网学术不端论文查重检测系统入口_论文查重软件 | 耐高温风管_耐高温软管_食品级软管_吸尘管_钢丝软管_卫生级软管_塑料波纹管-东莞市鑫翔宇软管有限公司 | 三价铬_环保铬_环保电镀_东莞共盈新材料贸易有限公司 | 工业硝酸钠,硝酸钠厂家-淄博「文海工贸」 | 亚洲工业智能制造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 亚洲自动化与机器人网 | 黑田精工电磁阀-CAMMOZI气缸-ROSS电磁-上海茂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电主轴-高速精密电主轴-高速电机厂家-瑞德沃斯品牌有限公司 | 北京三友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ETC高速自动栏杆机|ETC机柜|激光车辆轮廓测量仪|嵌入式车道控制器 | 拖链电缆_柔性电缆_伺服电缆_坦克链电缆-深圳市顺电工业电缆有限公司 | 紧急泄压人孔_防爆阻火器_阻火呼吸阀[河北宏泽石化] | 武汉不干胶印刷_标签设计印刷_不干胶标签印刷厂 - 武汉不干胶标签印刷厂家 | MOOG伺服阀维修,ATOS比例流量阀维修,伺服阀维修-上海纽顿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广东恩亿梯电源有限公司【官网】_UPS不间断电源|EPS应急电源|模块化机房|电动汽车充电桩_UPS电源厂家(恩亿梯UPS电源,UPS不间断电源,不间断电源UPS) | 杰恒蠕动泵-蠕动泵专业厂家-19年专注蠕动泵 | 品牌广告服务平台,好排名,好流量,好生意。| 造价工程师网,考试时间查询,报名入口信息-网站首页 | 首页|专注深圳注册公司,代理记账报税,注册商标代理,工商变更,企业400电话等企业一站式服务-慧用心 | 北京发电车出租-发电机租赁公司-柴油发电机厂家 - 北京明旺盛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首页-瓜尔胶系列-化工单体系列-油田压裂助剂-瓜尔胶厂家-山东广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脑钠肽-白介素4|白介素8试剂盒-研域(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KBX-220倾斜开关|KBW-220P/L跑偏开关|拉绳开关|DHJY-I隔爆打滑开关|溜槽堵塞开关|欠速开关|声光报警器-山东卓信有限公司 | 档案密集柜_手动密集柜_智能密集柜_内蒙古档案密集柜-盛隆柜业内蒙古密集柜直销中心 | 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 | 铝镁锰板_铝镁锰合金板_铝镁锰板厂家_铝镁锰金属屋面板_安徽建科 | 校园文化空间设计-数字化|中医文化空间设计-党建|法治廉政主题文化空间施工-山东锐尚文化传播公司 | EDLC超级法拉电容器_LIC锂离子超级电容_超级电容模组_软包单体电容电池_轴向薄膜电力电容器_深圳佳名兴电容有限公司_JMX专注中高端品牌电容生产厂家 | 广东护栏厂家-广州护栏网厂家-广东省安麦斯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 转子泵_凸轮泵_凸轮转子泵厂家-青岛罗德通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无菌检查集菌仪,微生物限度仪器-苏州长留仪器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