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課程教案
三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1
《點金術》講述的是希臘國王麥得斯十分喜歡金子,神靈為了懲罰他的貪得無厭而賜給了他點金術,接下來,麥得斯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情感變化后,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幸福。課文是童話體裁,語言淺顯通俗,學生易于讀懂,但文中蘊含的道理“明白幸福的真諦,從中得到啟示”,學生因認知淺,閱歷少等原因,難于理解,如何讓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從而使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諧的統一?在本課的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力圖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一、抓住學生心理特點,盡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興趣是的老師,教師只有始終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充滿興趣,充滿激情,學生才會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學中,我很好地利用設疑、設懸、自己的肢體語言、情緒、評價、形象逼真的多媒體畫面等多種方法和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的情緒一直處于亢奮狀態,情感一直和文中的主人公——麥得斯緊緊相連。
二、遵循閱讀教學規律
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經歷“感知、感悟、積累、運用”的語言學習過程,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計為:
1、回憶導入新課。
2、品讀課文4—11自然段。
3、總結、明白幸福內涵。
4、拓展積累名言,進一步明確幸福的意義。
5、積累文中詞句,復述講解故事,課外閱讀《守財奴》開闊眼界,整個教學過程由整體到部分,再回到整體,教學過程是引導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逐步提高和發展,讓學生經歷了一個閱讀教學的全過程。
三、突出年段閱讀重點
詞語的理解、段的訓練及學法的指導是三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因此本節課教學中我很注重文中重點詞、句的理解及學法的指導,如:對文中重點詞“芬芳艷麗、色彩繽紛、悶悶不樂、疾步如飛”等詞義的理解,我靈活運用了“結合語言環境理解‘芬芳艷麗’,看圖理解‘色彩繽紛、悶悶不樂’,動作演示理解‘疾步如飛’”等多種理解詞義的方法,這樣,學生既弄清了詞義,還在語言實踐中學會了理解詞義的多種方法。我還注重重點句子的感悟,運用直觀畫面、想象、體會、比較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體會文中情感,如:比較體會國王兩次不同的語言,明白貪得無厭的下場和幸福內涵。在學完了1—8自然段后,我巧妙地引導學生梳理1—8自然段的內容,用指定的句式說一段話,然后老師及時小結概括文段的基本方法,讓學生在具體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到了概括文段的方法,還為后面復述課文打下基礎,我想只要長期這樣“授之以漁”的對學生進行訓練,相信學生學語文的基本技能一定會大有提高。
四、注重朗讀,讓濃濃的語文味充溢課堂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特點之一,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走入文中國王的內心,和他同喜、同悲,然后創設各種朗讀的情境和讀書的機會,讓學生用多種形式的讀來展示和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加上老師的適時點撥、評價,因此,課堂上學生的讀書真可謂是有滋有味,有腔有調,真正做到以讀表聲,以讀傳情,以讀達意。
五、拓寬學生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
本課中“貪得無厭的后果,幸福的真正內涵”是教學的難點,在品悟文段后,我適時引導學生想象:
1、失去親人的痛苦場景。
2、國王和小女兒在一起的天倫之樂。
3、國王繼續貪得無厭的后果等,同時,展示名人對金錢和幸福的理解的名言警句讓學生齊讀,學生在討論、交流和朗讀中明白了麥得斯痛苦悔恨的原因,還從中得到了教訓,明白了幸福不僅僅是富有的道理,這種適時適度的想象和拓展,巧妙地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還開闊了學生學語文的視野,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相信在“課外讀一讀《守財奴》的故事”這一作業出示后,學生一定會大有興趣地進行課外閱讀。
也許是師傅一貫嚴謹的工作作風,也許是工作室同伴們個個都是那么的出類拔萃,今天上課感覺自己有壓力,沒有完全放開,我的情緒也影響到了學生們,導致課堂上師生關系不是特別融洽,本節課教學內容較多,重點部分品悟較細,后面的拓展升華部分因時間關系有草草收場的感受,所有這些都說明自己的教學水平、調控課堂的能力都還不高,還有待今后多學習,多磨礪。
三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其中3個多音字“著zhuó”“轉zhuàn”和“看”kān)及新詞,認讀7個字。
2、學習辨析“同音字”與“形近字”。
能力目標:
1、繼續學習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方法。
2、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了解課文內容,懂得自覺遵守法規。
教學重點:
了解小女孩是怎樣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能夠如此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人,就是一個文明的人”這句話的意思。
查閱資料:
搜集有關新加坡的資料。
教學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12個生字(其中3個多音字“著zhuó”“轉zhuàn”和“看”kān)及新詞,認讀7個字。
2、學習辨析“同音字”與“形近字”。
3、讀熟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齊讀課題,什么是見聞?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師:作者到了新加坡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有怎樣的感受呢?相信學完課文,你一定能弄懂這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1、同學們自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2、檢查學生讀書情況。把字音讀正確。
三、檢查自學學習生字新詞。
讀生字組本課詞語。
哪些字在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旅留遵
對于哪些字你有好的記憶方法?
多音字組詞。
Zhuó(衣著)zhuǎn(轉身)kān(看守)
著轉看
zhe(看著)zhuàn(轉動)kàn(看見)
選字填空,再說說你發現了什么。64頁。
四、讀課文,提出不懂的詞語。
五、作業:
1、抄生字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9新加坡街頭見聞,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初步體會新加坡城市交通管理得好。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讀后填空。
一天清晨,下起了傾盆大雨,當時街頭沒有______,也沒有______________,可小女孩任憑大雨把衣衫打濕,也__________________。
讀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
3、生肯定有兩種意見:一是認為女孩模范遵守交通法規,是個高度文明的人;二是認為小女孩太傻了。
三、展開辯論“小女孩究竟是傻,還是一個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是文明的人?”從而深刻了解課文所講明的意義。
1、正反雙方,馬上要展開辯論了,為了更好地說服對方,你們要從課文中找依據,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有關的句子,并把自己的理解做簡單的批注。
2、同樣意見的人自愿結組討論。
3、辯論開始。在學生辯論時,教師適時點播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體會其表達的含義。
一個穿著普通的小女孩,正站在路口斑馬線的紅燈前,一動也不動地等待著,此刻周圍既沒有交通警察,也沒有汽車行駛。而她只打了一把很小的雨傘,任憑大雨把衣服打濕打透,直到紅燈滅,綠燈這亮起來,才慢慢地沿著斑馬線穿過路口。
(1)生可能抓住既沒有……也沒有……來說女孩傻,也可能抓住這句話說小女孩是個文明的人。
(2)在辯論中師小結:沒有警察說明沒人看管,沒有車輛通過,說明沒有危險,在沒人看客又沒有危險的情況下仍等到綠燈亮才走,說明她就是一個高度自覺的人。
(3)指導朗讀這句話。
4、小女孩僅僅是新加坡千百萬個城市市民中的一個,你認為其他的人也會像她這樣嗎?請你讀書找出根據。
5、生讀書批注。
6、交流。
理解下面兩句話:
“既然紅燈亮著,怎么可以跑過路口去呢?”
這句話什么意思,把它變成句號說一說。
課文中為什么用“?”呢?你覺得哪個標點好。(“?”加強了語氣)
指導朗讀這句話。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讓我們這樣做。”
A、你從這句話體會到了什么?“這樣做”“怎樣做?”
B、朗讀這句話。
聽了吳小姐的話,親眼看了小女孩的一舉一動又親自體會到了新加坡城市的一切,你樣評價這個城市,這里的人民呢?
新加坡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加坡的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朗讀全文,再次體會這里的文明。
五、作業。
1、自讀課本相關課文讀。
2、朗讀課文,摘抄自己感受深的句子。
板書設計:
環境小女孩表現
天氣傾盆大雨任憑打濕衣衫
紅燈亮等綠燈亮才過路口
路口無交通警察
無汽車駛過
行人不多
三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3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4.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獲。
2.了解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在游戲和在玩中會到了哪些樂趣。
2、同學們在自己的玩中體會到了樂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學們想知道是誰玩出了什么名堂嗎?請聽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師生動地講故事)
二、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學生采用自主識字的方式進行。)
會認的字:閱、固、調、皇、俄、拜
會寫的字:堂、鏡、閑、待、閱、腿、隨、調、簡、拜、訪、具
1、其中“調”“待”是多音字,在課文中分別讀tiao、dai;還可以讀diao。(調動)dai(等待)。
2、注意引導學生區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與“常”、“鏡”與“境”、“訪”與“坊”;
3、注意“拜”起筆是撇不是橫,右邊是四橫不是三橫,“具”的里面是三橫,不要少寫一橫。
4、比較“閑” 與“閱”、“閉”,“腿” 與“隨”,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他們分清楚。
5、同學們在玩中的發現能夠談談嗎?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
三、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職業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業:
生字組詞
第二課時
一、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內容。
1、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五個自然段)
2、哪幾自然段講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三、四自然段)
4、分組討論從哪幾個方面寫列文虎克是怎樣玩出了名堂的?
從三個方面:
(1)一邊看門,一邊磨鏡片,玩放大鏡;
(2)玩放大鏡,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發明了顯微鏡;
(3)接下去寫的是在玩顯微鏡的過程中發現了微生物。
5、課文中對小人國、居民、玩具三個詞語加了引號,你認為這是為什么?(這是對微觀世界和微生物的擬人說法和對顯微鏡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號,不僅起到強調的作用,還使這些詞語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術語的枯燥,增強了所要表達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導學生簡單歸納中心內容。
7、拓展練習
聯系以前學過的課文,開拓學生的思路。課文雖然講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實質是講觀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們是科學創造和發明的出發點和原動力。如富蘭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開雷電之謎的。還有愛迪生,他小時候常常對人類的各種奇異的創造驚喜萬狀。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鐘表偷出來,一件件拆開,然后再裝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學生會對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學時可引導學生交流交流。
二、小練筆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啟發和收獲,讓學生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要鼓勵學生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寫出自己在玩中的樂趣和收獲,但要注意這是小練筆,不能拔高要求。
板書設計:
列文虎克——玩鏡片——做放大鏡——玩放大鏡——做顯微鏡——發現微生物
三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
3、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課前準備:
錄音機、舒緩的音樂磁帶、字詞卡片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激趣引入:
1、配著舒緩的音樂進入新一課的學習?板書課題。配樂朗誦詩歌。
2、聽完詩歌,師問學生配著這么美妙的音樂你們想讀嗎?
評:上課伊始是學生充分感受到詩歌的意境美,音樂的美,配樂的美,是學生產生讀文的欲望。
初讀課文: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地讀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自讀課文,用你認為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把詩歌讀熟。
3、小組合作,組長讀字,成員找卡片。
4、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戲)
5、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
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幫助學生認字,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理解課文:
1、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讀一遍課文,看看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3、派代表說一說。(教師及時引導、點撥)
教師適時點撥下面幾點:
1、搖籃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長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煉出表示動作的詞語。“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讓學生模仿祖先的樣子做這些動作,體會祖先生活的快樂。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帶著你對課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再次細讀課文,發散學生的思維,從多角度去理解課文。
評:小組內交流想法,會讓學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課文,并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在小組交流和班內匯報中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盡量肯定他們有價值的意見,給予表揚。
把朗讀作為孩子們抒發自己心中感悟與品味語言的方式。
拓展延伸:
1、讓我們也展開想象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中會干些什么?畫一畫吧!
如果我們站在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面前,你會有哪些問題?
評:想象,和發問使學生產生探索人類祖先奧秘的興趣。
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評:交流記字方法,相互學習,相互補充。并及時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
三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通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和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2、難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創設情境
教師創設一個生活情境:同學們看,今天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相約要去森林公園玩。路上有座橋,上面寫著:限重1噸。(出示課件)。看到這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從而引發學生提出問題:“噸”是什么?限重1噸是什么意思?小動物們能過橋嗎?……
2、了解學習起點
師:關于“噸”的知識,同學們已經有哪些了解?指生回答。
(根據幾個班的教學實踐,每班都有少數學生知道: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有大貨車、有的電梯上看到“噸”;還知道1噸等于1000千克……)(出示貨車圖)
3、談話揭題
師:同學們對“噸”的知識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噸”到底有多重?噸與千克又有什么關系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噸的認識”
[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們喜愛的小動物去森林公園玩的生活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確定教學的側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二、新授
(一)親身體驗,建立“1噸”的概念
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師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學生介紹。
(2)每組發給1袋10千克的大米,從前往后傳一輪,并說說感受。
(有的學生說輕,有的說重)
(3)讓學生選出一名“大力士”來搬大米。看他一次能搬幾袋這樣的大米。
(學生站著,教師一袋一袋的遞加,直到搬不動。要求其他學生喊“加油”,并認真觀察“大力士”的表現。搬后請“大力士”說說感受。)
(4)想象推算。
讓學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覺如何?
引導推算100袋共重10千克乘以100等于1000千克。
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體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個人、3個人有什么感覺?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計算,小組4個人共重多少千克?
“老師,老師,那我們全班同學加在一起有沒有1噸重啊?”一位高個的男生喊道。這時我抓住時機,先引導推算出40位同學約1噸重,再請全班同學起立(全班只36人),還請一位聽課的老師加上我自己(共約1噸),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噸物體落地的感覺)
3、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約1噸呢?介紹用字母“T”來表示。
4、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要用“噸”作單位?為什么?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噸做單位呢?1噸大約等于()頭牛(500千克一頭牛)一桶油100千克()桶水泥50千克()袋?
(1)很多物體重量的總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噸”對孩子們來說是抽象的,通過讓學生搬10千克的大米,抱一抱同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推算、估計、想象。并通過“大力士搬大米”、“全班同學加老師跳一跳”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借助“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位同學的體重”等具體實物幫助學生建立起“噸”的概念表象。在體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推理和想象幫助學生建立“噸”的概念,同時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2)很重的物體的重量;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如鯨的體重,大象的體重;厚街標志的雕塑,海月巖公園的石頭等)
(3)交通工具的載重量;
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的重量大約是1噸?
師:猜一猜,什么叫載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如:電梯的載重量大約是1噸;(大約20個大人)一輛卡車的載重量大約是10噸。如果超過這個重量,就是超載,極有可能出危險。汽車超載不僅毀壞地面,還威脅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殺手”。因此我們平時坐車是要千萬小心,不要擠車或電梯,萬一超載很危險。
生活中用噸作重量單位的東西有很多,如鋼鐵、水泥、煤等等。
5、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貨車載重4()
(2)明明體重35()
(3)一個雞蛋的重量是50()
(4)我國廣東籍的舉重運動員陳燮霞,在奧運會上以212()的總成績打破奧運會記錄并獲得08年奧運會首面金牌。
(5)虎門港碼頭停泊的一艘貨輪能載重30()
(二)噸的單位換算
噸和千克的關系:師:我們已經知道了1噸=1000千克,你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嗎?(課件出示)
(1)一只河馬約重那3噸,想一想:3噸=()千克?5噸呢?你是怎么想的?
(2)一只大象重約6000千克=()噸你怎么想?
四、應用
1、把合適的體重與對應的動物連起來。
[利用“噸”知識,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2、解決導入時主題畫的問題
(出示畫面并出示每只動物的體重)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么?你有什么方法讓他們過橋嗎?
3、課后延伸(數學日記)
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跟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采取哪些節水的方法?請寫一篇數學日記。
五、總結
師:學了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新的收獲?
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數學日記”能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滲透節約用水的思想教育。
三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6
教材內容:
真正的朋友
設計思路:
朋友是人生的一大財富,有了朋友的相伴,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充溢了陽光。針對現在的獨生子女,缺乏溝通,有的甚至有些自私,不能正確對待自身的朋友,為給小朋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尋找自身真正的朋友,設計了以“真正的朋友”為題的口語交際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此次活動,讓學生了解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2.懂得同學間要互相協助,學會理解、寬容,學會與朋友資源,珍惜友誼。
活動準備:
收集有關珍惜友情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初步感知“朋友”。
1.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溫暖的集體中,每個小朋友都有自身的好朋友,那么,你和你的朋友是怎樣相處的?你能向大家說說你們之間的小故事嗎?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評價。
二、聽故事,揭示故事主題。
1.小朋友們,你和朋友溫馨的小故事也溫暖了老師的心。有這樣的兩位朋友在森林里玩耍時,發生了一個故事。看看他們是怎樣做的?
2.聽故事《兩個朋友》。
3.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
學生自由談體會。
4.熊來了,他的朋友是怎么做的?熊走了,他又是什么態度?從他的行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熊來了——顧自逃跑——自私
熊走了——笑瞇瞇——虛偽)
5.揭示文中主題:能共患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三、 分組討論: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1.我們的生活有洶涌澎湃,也有風平浪靜,有危機的時刻,有困難的時候,也有傷心的和歡樂的時刻,朋友間還會有些小矛盾小誤會……那么真正的朋友這時該怎樣做呢?
2.結合自身的體會小組討論: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3.小組代表匯報推薦。
4.教師結合學生發言,相機引導學生體會:真正的朋友要相互真誠相待、要互相寬容理解、遇到困難互相協助、能和朋友資源你的快樂和痛苦……
5.想象:假如朋友做錯了事情,你該怎么辦?
四、 拓展升華,加深感悟。
1.師生推薦收集的名人珍惜友情的故事。
2.多篇俞伯牙與鐘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感受友情的難得,知音難覓!
3.多媒體展示:中外名人珍惜友誼的名言。
有很多良友,勝于有許多財富。——莎士比亞【英】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誼掛在口上,他們并不為了友誼而互相要求一點什么,而是相互為對方做一切辦得到的事。——別林斯基【俄】
一個朋友,嵌在一個人的心田中,如同星座在青空中一樣,某一顆星隕落了,就不能去移另一顆星來填滿她的位置。——冰心
多一個真正的朋友,就多一塊陶冶情操的礪石,多一分戰勝困難的力量,多一個銳意進取的伴侶。——培根【法】
4.真心大回放:朋友,我想對你說。(可以是感謝,也可以是道歉……)
五、課堂小結。
是啊,友情是珍貴的,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友情,大家通過今天的學習討論,都應該明白了,只要我們真誠的對待朋友,真心付出,學會寬容,就一定會收獲一份美好的友情,不論人生有幾多的風雨,朋友一定會如傘相隨!
六、范文閱讀文章:
《平分生命》《犀牛和犀牛鳥的故事》等。
三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文的6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參照“我的詞語庫”和課后習題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2、通過識字、讀書活動,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方法識字;通過誦讀課文,展開想象,感悟、積累語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 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識字與寫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寫字;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
教學準備:
課件;有關蟈蟈的知識;課外讀物《金色的草地》。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播放蟈蟈發出的聲音,猜一猜這是那種昆蟲發出的聲音?
2、介紹蟈蟈的有關知識,如果讓你給蟈蟈的歌曲一個好聽的名字,你會去什么樣的名字?
3、板書課題《綠色的歌》,為什么歌是綠色的? 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二、初讀感悟,自主識字
1、初讀課文,標出生字詞和自然段的序號。
2、小組合作識字,學文。
3、檢查識字情況。
4、鞏固月字旁的字,找出“真摯”的近義詞,“樸素”的反義詞。
三、朗讀評比
1、學生分組朗讀課文,做好競賽的準備。
2、學生匯報朗讀課文,全體參與評價。
3、老師評價朗讀情況,重點指導第2自然段的朗讀。
四、學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仔細觀察。
2、自由發言: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為什么?
3、教師范寫,學生認真觀察。
4、獨立練習,揣摩,老師巡視,指導。
5、書寫評價。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設計
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2、想想你還聽過哪些小動物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