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的教案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的教案篇1

教學內容:

教材P32例6及練習八第1、2、3、8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理解商的近似數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掌握小數除法計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數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求近似數。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除法計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數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題意正確求出商的近似數。

教學方法:

注重新舊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總結。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舊知:(出示如下題目)

1.用“四舍五入”法將下面的數改寫成一位小數。

8.7693.45212.7118.64

2.計算下面各題,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2.43×4.6712.15×3.41

訂正答案,并通過問題:你是用什么方法求這些數的近似數?

(保留幾位小數就看這位小數后面的數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進一,小于五就舍去。師引導總結方法的名稱:“四舍五入”法。)

引出課題:這節課我們要學習“商的近似數”。(板書課題:商的近似數)

二、互動新授

1.出示教材第32頁例6情境圖。

閱讀情境圖中的信息,并問:怎樣解決爸爸提出的問題呢?

引導學生自主列算式,并試著計算:19.4÷12

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會發現除不盡。這時,師引導學生小組交流,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

通過交流,學生可能會想到:實際計算錢數時應該算到分,因為分是人民幣的最小單位;也可以算到角,因為現在買東西時已經不用分了。

教師小結:根據我們的生活實際,當所買的商品數量少的時候,可以保留整數,或者保留一位小數,或者兩位小數。當然如果數量很多的時候,通常會計算到分,這就要根據我們的實際需要進行取近似數了。看來取近似數一種是按照要求去取,一種是按照實際情況去取。(板書:按要求取,按需要取。)

然后再引導學生想一想:算到分和角時分別需要保留幾位小數?

(算到分要保留兩位小數,算到角就要保留一位小數。)

師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除的時候應該怎么算?

小組討論后,學生匯報:保留兩位小數,就要算出三位小數,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保留一位小數,就要算出兩位小數,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數。

讓學生自己用豎式計算:19.4÷12。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

2.提問:說一說如何求商的近似數?

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引導學生小結:求商的近似數時,只需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多除出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就可以取近似數了?;蛘叱揭A舻男滴粩岛?,不再繼續除了,只把余數同除數作比較,若余數比除數的一半小,就說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數等于或者大于除數的一半,就說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同時,求商的近似數的時,不需要算出商的準確值之后再進行取舍。

3.引導學生比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積的近似值的異同點。

小組討論后發言:相同點: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不同點:積的近似數要求出準確數之后再求近似數;商的近似數不需要求出準確數,只需比需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多除出一位就可以求近似數。

師小結:求商的近似數非常重要,有時按照要求取近似數,有時按照實際取,在取商的近似數的時候,要明白應該除到哪位就可以不用再除了。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2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近似值分別是怎么取的。有些題保留指定小數位數后,近似數的末尾有0,要讓學生說說是如何處理的。如第2小題1.55÷3.9,保留兩位小數是0.40。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學了什么知識?有哪些收獲?

引導學生歸納

1.求商的近似數時,計算到比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再將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2.求商的近似數的時候不需要算出商的準確值之后再進行取舍。除到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后,不再繼續除了,只把余數同除數作比較,若余數比除數的一半小,就說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數等于或者大于除數的一半,就說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

作業:教材第36~37頁練習八第1、2、3、8題。

板書設計:

商的近似數

求商的近似數時,計算到比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再將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使學生體會假設法和代數法德一般性。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

師:咱班同學家里有養雞的嗎?有養兔的嗎?既養雞又養兔的有嗎?把雞和兔放在同一個籠子里養的有嗎?在我國古代就有人把雞和兔放在同一個籠子里養,正因為這樣,在我國歷才出現了一道非常有名的數學問題,是什么問題呢?你們想知道嗎?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研究大約產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一直流傳至今的“雞兔同籠”問題。

師:關于“雞兔同籠”問題以前你們有過一些了解嗎?流傳至今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問題,是什么樣呢?想知道嗎?

二探索新知

1(課件示:書中112頁情境圖)

師:同學們看這就是《孫子算經》中的雞兔同籠問題。

這里的“雉”指的是什么,你們知道嗎?這道題是什么意思呢?誰能試著說一說?

生:試述題意。(籠子里有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問雞兔各幾只?)

師:正像同學們說的,這道題的意思是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各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問雞和兔各有幾只?

師:從題中你發現了那些數學信息?

生:籠子里有雞和兔共35只,腳一共有94只。

生:這題中還隱含著雞有2只腳,兔有4只腳這兩個信息。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這道題的數據是不是太大了?咱們把它換成數據小一點的相信同學們就能解決了。

2.出示例一(課件示例一)

題目: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

師:誰來讀讀這個問題。

誰能流利的讀一遍?

請同學們輕聲讀題,看看題里告訴我們什么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

生:讀題

師:現在就請你來解決這個問題,你想怎樣解決?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

生:我想我能猜出來。一次猜不對,多猜幾次就能猜對。

師:按你的意思就是隨意的猜,為了不重復,不遺漏,我們可以列表按順序推算。(板書:列表法)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我想用方程法也能解決。(板書:方程法)

生:要是籠子里光有雞或光有兔就好算了,可這籠子里卻有兩種動物,我還沒想好怎么算。

師:那我們就不妨按籠子里只有雞或只有兔來思考,假設籠子里全是雞或全是兔,看腳數會有什么變化,說不定從中你們就能找到解題的思路呢。(板書:假設法)

師:還有別的方法嗎?那這些方法行不行呢?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對你們感興趣的方法進行嘗試驗證一下吧。

生:在小組內嘗試各種方法。

師:經過上面的研究學習,你們都嘗試運用了哪種方法呢?下面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生1:我們小組用列表法找到了答案,有3只雞,5只兔。

師:把你們研究的結果拿來讓大家看看。這樣按順序推算,對于數據小的問題解決起來很方便,不過一旦數據比較大,比如籠子里的雞和兔有100只,200只,甚至更多,再用這樣的辦法怎么樣?

生:很麻煩。

師:是啊,那要花費很長時間。哪個小組還想匯報?

生:我們小組用方程法計算的。(生說計算過程,師板書過程。)

師:我們看這個方程列得是否正確?4X表示什么?2(8-X)表示的是什么?兔腳數+雞腳數=什么?這就是列這個方程所依據的數量關系。誰能把這個數量關系完整的說一遍?

生:說數量關系。(雞腳數+兔腳數=26只腳)

師:根據這個數量關系你能想到另兩個數量關系嗎?

生:敘述另外兩個數量關系。(26只腳-雞腳數=兔腳數

26只腳-兔腳數=雞腳數)

根據這兩個數量關系你又能列出哪兩個方程呢?

生:匯報師板書兩方程。

師:除了可以設兔有X只,還可以怎樣設?

生:還可以設雞有X只。那兔就有(8-X)只。

師:對,那根據什么數量關系你又能列出怎樣的方程呢?

生:匯報,根據雞腳數+兔腳數=26只能列出方程2X+4(8-X)=26

根據26只腳-雞腳數=兔腳數能列出26-2X=4(8-X)

根據26只腳-兔腳數=雞腳數能列出26-4(8-X)=2X

師:同學們看根據不同的數量關系我們能列出這么多的方程,但是同學們要注意用方程法解決問題時必須要找準數量關系。

師:除了這兩種方法,假設法有運用的嗎?

生:匯報。

我們小組是把籠子里的動物都看做雞。(板書:全看作雞)

生:我們是這樣想的。假設籠子里都是雞,應有腳8×2=16只,比實際少了26-16=10只,一只兔少算2只腳,列式為:4-2=2只,所以能算出共有兔10÷2=5只

雞就有8-5=3只。(生說師板書計算過程)

師:這位同學說的你們聽明白了嗎?結合算式進行明理。明確每一步算式各表示什么意義。

師:這種方法都明白了嗎?結合課件圖畫進行解釋質疑。

師解釋:剛才我們把籠子里的動物都看做雞(課件圖畫上顯示)那么籠子里共就應該有多少只腳?

生:16只。

師:實際上籠子里有26只腳,怎么會少了10只腳呢?(課件顯示)

生:每只兔子少算2只腳。

師:一共少算10只腳,每只兔子少算2只腳,所以有5只兔子,3只雞了。

師:把籠子里的動物都看做雞,你們會算了,要是把籠子里的動物都看做兔,(師板書:全看作兔)又該怎樣思考呢?你能參照前面的方法自己試著做一做嗎?

生:試做。

師:剛才已經假設都是兔的同學,再按假設全是雞的情形算一算。

生:練做。

師:誰來說說假設全是兔該怎么算?

生:假設籠子里都是兔,就應有腳8×4=32只,比實際多了32-26=6只。一只雞多算2只腳,4-2=2只。就能算出共有雞6÷2=3只。兔就有8-3=5只。(生說師板書計算過程。)

師:你們也都算上了嗎?師解釋:要是都是兔的話,就有32只腳,而實際有26只腳,為什么會多出6只腳呢?(課件示)

生:每只雞多算2只腳。

師:一共多算6只腳,每只雞算2只,所以有3只雞,5只兔。

師:還有運用其他方法的嗎?

師:同學們看,通過上面的探究學習,我們共找到幾種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三種)哪三種?(列表法,方程法,假設法)你們能說說這三種方法各有什么特點嗎?

生匯報:列表法適合于數據小的問題,數據大了就不適用了。

方程法思路很簡捷,但解方程比較麻煩。假設法,寫起來簡便,但思路很繁瑣

師:那以后我們再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就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師:現在就請你來解決那道數據較大的問題你們能解決嗎?

生:獨立解答后全班交流。

師:哪位同學愿意說說你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

生:匯報不同的算法。(學生邊匯報邊把計算方法展示在實物展臺上)

師:剛才我們用自己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你們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示)

師:古人的辦法很巧妙吧?如果大家對這種解法感興趣,課后可以再研究。

師:在一千五百年前,我國的古人就發明出這么的數學問題,一直流傳到現在,他們還想出那么巧妙地解決辦法,為我們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知識財富,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嗎?

四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學會用……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

師:今天通過大家的自主探索,找到了多種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方程法和假設法應用得都比較廣泛。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類似“雞兔同籠”的問題,比如有些租船問題,錢幣問題等。下節課我們就應用這些方法去解決那些實際問題。

板書設計:

雞兔同籠

列表法

方程法假設法

解:設有兔X只,雞就有2(8-X)只。全看作雞

4X+2(8-X)=268×2=16(只)

2X+16=2626-16=10(只)

X=54-2=2(只)

8-5=3(只)10÷2=5(只)

答:有5只兔,3只雞。8-5=3(只)

26-4X=2(8-X)全看作兔

26-2(8-X)=4X8×4=32(只)

2X+4(8-X)=2632-26=6(只)

26-2X=4(8-X)4-2=2(只)

26-4(8-X)=2X6÷2=3(只)

8-3=5(只)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會估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2、掌握幾種估算的方法,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過程:

一、新知:

1、教師出示課件與問題:小華出生時,腳印的面積約是多少?

2、學生自己先獨立進行估計,然后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推薦人員進行全班交流。

小組1:我們是用數格子的方法來進行計算的,我先數了數整個格子的大約是11個,其他不夠一個格子的我進行了拼補,這樣大約是17cm2。

小組2:我們的方法也是這樣的,我們把不滿一格的按照一格進行計算,這樣大約是18cm2。

3、師:歸納一下同學們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利用數格子的方法進行估計的。同學們還有沒有其他的做法?

生1:我把這個腳印看成了近似的長方形,長6厘米,寬3厘米,所以面積是3×6=18(cm2)。(學生在實物投影前畫出他看的近似圖形,學生們表示認可)

生2:我有個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近似的梯形,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是7厘米,根據梯形的面積公式,即(2+3)×7÷2=17.5(cm2)。這樣和生1的差不多。

師:回顧一下剛才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

生1:我們用了數一數的方法。

生2:我們把這個腳印看成一個近似圖形進行計算。

二、練習

1、用練習紙估計自己的腳印有多大,同桌互相檢查。

2、P78的練一練

先獨立估計,在交流方法。

3、實踐活動:怎樣計算出樹葉的面積?

先討論,在交流做法,回家之后獨立完成。

三、小結。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能夠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具有初步的立體空間想象能力。

2、結合具體的多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堆放情景,經歷探究多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堆放時露在外面表面積的過程,能夠準確的計算出多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堆放時露在外面的表面積。

3、使學生感受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重點難點:

能夠準確的計算出多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堆放時露在外面的表面積。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歸納和推理。

教學準備:

多個正方體盒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讓學生顧回上一節課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并對學生進行提問。

學生回答: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高×寬)×2;正方體的表面積=邊長×邊長×6)

二、講授新課

教師出示課本插圖1,讓學生觀察一個棱長是50厘米箱子放在墻角處時,有幾個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學生觀察圖片并計算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個問題。(露在外面的面有3個;露在外面的面積是50×50×3=750(平方厘米)。

教師出示插圖2,讓學生觀察4個棱長為50厘米的正方體紙箱堆放在墻角處,有幾個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多少?

學生從正面、側面、上面分別觀察數一數露在外面的有幾個面?并計算一下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多少?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有9個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積是50×50×9)

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4個正方體學具換一種堆放方式來試一試,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否有變化,同桌之間相互討論交流。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露在外面的面

從正面、側面、上面看一看,一共有幾個面露在外面?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的教案篇5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14-1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讓學生經歷探索加法運算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發現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

3、在活動中培養等毛生的觀察、推理和歸納能力。

4、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發現規律,感受數學內在的魅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探索數的奇偶性變化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數字卡片,盒子,獎品。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新課。(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提問或列舉等形式,復習奇、偶數的意義。)

活動1:數的奇偶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一)激趣導入。

清早,笑笑第一個走進了教室,像往常一樣把門打開后就去開燈,結果燈未亮,于是,他自言自語地說了聲“停電了”就走到座位上坐下。不一會兒,同學們陸陸續續來到了教室,看到教室里光線有些暗,都下意識地伸手去按電燈開關,卻都像笑笑一樣無奈地走回自己的座位。你知道第11個同學按過開關后,“開關”是打開的還是關閉了?

(二)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1、學生獨立思考后進行匯報交流。

方法:用文字列舉出開、關的情況

開、關;開、關;開、關;開、關;開、關;開、關……

讓學生數數,直觀地發現第11個人按過開關后,開關是打開的。

2、增加人次,深入探究。

如果是第47個同學或第60個同學進去,用列舉的方法判斷“開關”的開、關情況還方便嗎?你還能想出什么好方法?

3、第二次匯報交流。

投影下表:

用列表的方法啟發學生總結規律并作答:當人數是1、3、5、7……的時候,開關處于開啟狀態,而當人數是2、4、6、8……的時候,開關處于關閉狀態。即,進來的是奇數個同學時,開關被打開;進來的是偶數個同學時,開關被關閉。因為47是奇數,開關被打開;108是偶數,開關被關閉。

(三)鞏固應用。

1、看書學習并解決小船的靠岸問題。

2、解決杯子上下翻轉,杯口的朝向問題。

3、舉例說說數的奇偶性還能解決哪些生活問題?

(四)活動小結。

當一個事物只有兩種(運動或變化)狀態時,運動奇數次后,狀態與初始狀態相反,運動偶數次時,狀態與初始狀態相同。

活動2:探索奇、偶數相加的規律。

(一)有獎游戲。

1、出示分別裝有奇數卡片和偶數卡片的兩個盒子。宣布游戲規則:從自己喜歡的盒子里任意抽取兩張卡片,如果卡片上兩個數的和為奇數,你就可以領取一份獎品。

2、游戲開始。部分學生按規則抽取卡片,并將卡片上兩個數相加的算式及得數寫在黑板上。上來的同學無一人獲獎。

3、引發思考。

師:是你們運氣不好,還是其中隱藏著什么秘密?想一想:如果繼續抽下去,你們有獲獎的可能嗎?

4、發現規律。

學生觀察黑板上的算式,很快發現其中的“秘密”:兩個奇數相加和是偶數;兩個偶數相加和也是偶數。如此抽取卡片,永遠無法獲獎。

5、舉例驗證。

6、修改游戲規則。

(1)師:現在同學們已經發現了不能獲獎的原因了,那么,你能不能修改游戲規則,保證你們能夠獲獎呢?

(新規則:在兩個盒子里各抽出一張卡片,兩張卡片上數的和是奇數可獲獎。)

(2)請學生按修改后的規則試抽幾次,并發獎以資鼓勵。

(3)舉例驗證:奇數+偶數=奇數

(二)總結奇、偶數相加的規律。

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偶數=奇數。

(三)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1、不計算,判斷下列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10389+200411387+131268+1024

2、把5顆糖(全部)分給兩個小朋友,能否使每個小朋友都分到偶數顆糖?奇數顆呢?結果是什么?

全課小結:說說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

(一)掌握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使用中括號,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

(二)通過對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總結、歸納,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計算正確率以及約等號的正確使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12+0.12=7.2-0.2=3.5÷0.35=

2.95+0.05=5-0.6=2.8÷0.14=

8÷12.5=1.2+2.8-3.99=4×1.72=

3.74+6.26=4.5×6=0.25×4÷0.2=

2÷4=20×0.2=20.75-9.5=

3.5×8×0.125=

2.提問

(1)我們學過哪幾種運算?

(2)我們把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統稱為什么運算?(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統稱為四則運算。)

(3)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什么?

二、學習新課

1.學習例1:3.7-2.5+4.6=3.6×6÷0.9=

(1)思考:以上兩題中分別含有什么運算?運算順序怎樣?

(2)學生試算后訂正。

3.7-2.5+4.6

=1.2+4.6

=5.8

3.6×6+0.9

=21.6÷0.9

=24

(3)小結運算順序

①教師講解: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

②以上兩題中分別含有幾級運算?運算順序怎樣?(①題中只含有第一級運算,按從左往右依次計算;②題中只含有第二級運算,也按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③誰能用簡明的語言概括以上兩題的運算順序?(一個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2.學習例2:35.6-5×1.73=6.75+2.52÷1.2=

(1)觀察以上兩題中含有幾級運算?應先做哪步運算,后做哪步運算?

(2)學生計算后訂正。

(3)小結。

以上兩題都是含有兩級運算的算式,應先做哪級運算,后做哪級運算?

討論得出:一個算式里,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做第二級運算,后做第一級運算。

(4)練習:先說出運算順序,再算出得數。

①P37“做一做”;②3.6÷1.2+0.5×5。

思考:①上題如果要先算1.2+0.5應怎么辦?(加小括號。)

②如果要先算(1.2+0.5)×5應怎么辦?(加中括號。)

教師介紹:小括號“()”是公元17世紀由荷蘭人吉拉特首先使用。中括號“[]”是公元17世紀首次出現在英國的互里士的著作中。

小括號和中括號的作用是什么呢?(改變算式中的運算順序。)

3.試做例3:3.6÷(1.2+0.5)×5=3.69÷[(1.2+0.5)×5]=

(1)兩題運算順序是怎樣的?(一個算式里,如果有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2)學生試做

3.6÷(1.2+0.5)×5

=3.6÷1.7×5

3.6÷[(1.2+0.5)×5]

=3.6÷[1.7×5]

=3.6÷8.5

計算中出現3.6÷1.7和3.6÷8.5除不盡時,教師講解

在四則混合運算過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數位數較多或出現循環小數時,一般保留兩位小數,再進行計算。

要想保留兩位小數,只需除到第幾位?(一般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數,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兩位小數。)

學生繼續計算后,訂正

3.6÷(1.2+0.5)×5

=3.6÷1.7×5

≈2.12×5

=10.6

3.6÷[(1.2+0.5)×5]

=3.6÷[1.7×5]

=3.6÷8.5

≈0.42

提問:為什么①題中第二步要用約等于號“≈”,而第三步卻要用等號“=”。(因為在第二步計算時,3.6÷1.7除不盡,在第二步計算時,要取它的商的近似值2.12,所以在第二步要用“≈”連接;而第三步用2.12乘以5,得到的積10.6是準確的結果,應該用等號連接。)

4.小結

(1)什么情況用等于號?什么時候用約等于號?(當除不盡或者商的小數位數較多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兩位小數,在保留兩位小數取近似值的這一步,要寫約等于號;當取準確值時,用等號。)

(2)要改變算式的運算順序,可以怎么辦?(可以使用小括號、中括號。)

(3)有括號的算式,運算順序怎樣?(一個算式里,如果有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三、鞏固反饋

1.P38:做一做。

2.P40:1①②,2①②。

(1)說出運算順序;

(2)計算并且驗算;

(3)訂正并小結驗算方法。

驗算方法:①原式驗算;②互逆驗算;③交換驗算。

3.判斷下面各題,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并說明原因。

(1)0.8-0.8×0.7=0();

(2)1.6+1.4×2=6();

(3)50-3.9+6.1=40();

(4)20÷2.5×4=32();

(5)9.6+0.4-9.6+0.4=0();

(6)4.8×2÷4.8×2=1()。

4.P40:4。先計算填空,再列出綜合算式。

5.課后作業:P40:1③④,2③④,3。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的教案篇7

設計說明

1、加強動手操作訓練,促進學生的思維。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設計積極引導學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強對用天平稱物和畫圖的動手操作訓練。使學生經歷稱物、分輕重的過程,了解和思考稱物的不同情況,逐步把思維條理化、邏輯化,并想辦法用圖示表示出來,從而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

2、自主探索,體會優化思想。

本設計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間,通過試驗、匯報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發現如何分份是優化“找次品”方法的關鍵,從而總結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圖示方法,滲透優化思想。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天平藥瓶

學生準備天平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你們每天上學通常要走哪條路?為什么要選擇這條路?

(生自主回答)

2、你們真聰明,在平時做事的時候就能選擇最簡便的方法。在數學學習中,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通常都有一種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我們把它叫最優化的方法。這節課就讓我們帶著優化的思想走進課堂。(師出示2瓶鈣片)

師:老師這里有2瓶鈣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們能不能想辦法幫我把它找出來呢?(生回答想法)

師:老師準備了一架天平。如果在天平左右兩邊的托盤里放上質量相同的物品,天平就會平衡;如果一邊重一邊輕,那重的一邊就會沉下去,輕的一邊就會翹起來。今天我們就借助天平來完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次品的特點發現用天平“稱”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稱出每個物品的具體質量,而只要根據天平的平衡情況對托盤兩端的物品進行判斷就可以了。

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1、提出探究要求。

師:同學們很容易就從2瓶鈣片中把這瓶次品找到了,如果是3瓶鈣片,你還能從中找到這瓶次品嗎?同桌可以用學具擺一擺,試一試。

2、動手操作,匯報方法。

學生動手試驗后匯報。(先在天平的兩端分別放上1瓶鈣片,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輕的那端就一定是次品了)

3、總結歸納記錄的方法。

組織學生把用天平稱的過程用圖表記錄下來。

合作交流,研究探討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容易就從3瓶鈣片中找到了次品,其實你們已經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了教材中例1所提出的問題。那么,例2又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呢?

理解題意,動手操作。

(1)先讓學生讀題,說說“至少”的含義。

(2)小組分工合作:用學具擺一擺,并嘗試用圖示和表格表示擺的過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學擺學具,1名同學用圖示法作記錄,1名同學填表)

481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干粉砂浆设备_干混砂浆生产线_腻子粉加工设备_石膏抹灰砂浆生产成套设备厂家_干粉混合设备_砂子烘干机--郑州铭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气弹簧定制-气动杆-可控气弹簧-不锈钢阻尼器-工业气弹簧-可调节气弹簧厂家-常州巨腾气弹簧供应商 | 超声波破碎仪-均质乳化机(供应杭州,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地)-上海沪析实业有限公司 | 东风体检车厂家_公共卫生体检车_医院体检车_移动体检车-锦沅科贸 | 防水套管|柔性防水套管|伸缩器|伸缩接头|传力接头-河南伟创管道 防水套管_柔性防水套管_刚性防水套管-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磁力去毛刺机_去毛刺磁力抛光机_磁力光饰机_磁力滚抛机_精密金属零件去毛刺机厂家-冠古科技 | 中直网_行业门户-行业人专业的交流平台!| 合肥卓创建筑装饰,专业办公室装饰、商业空间装修与设计。 | 杭州网络公司_百度SEO优化-外贸网络推广_抖音小程序开发-杭州乐软科技有限公司 | 三价铬_环保铬_环保电镀_东莞共盈新材料贸易有限公司 | 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灼热丝试验仪-漏电起痕试验仪-针焰试验仪-塑料材料燃烧检测设备-IP防水试验机 | 仿清水混凝土_清水混凝土装修_施工_修饰_保护剂_修补_清水混凝土修复-德州忠岭建筑装饰工程 | 碎石机设备-欧版反击破-欧版颚式破碎机(站)厂家_山东奥凯诺机械 高低温试验箱-模拟高低温试验箱订制-北京普桑达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回转炉,外热式回转窑,回转窑炉-淄博圣元窑炉工程有限公司 | 合肥宠物店装修_合肥宠物美容院装修_合肥宠物医院设计装修公司-安徽盛世和居装饰 | ISO9001认证咨询_iso9001企业认证代理机构_14001|18001|16949|50430认证-艾世欧认证网 | 贴片电容-贴片电阻-二三极管-国巨|三星|风华贴片电容代理商-深圳伟哲电子 | 锻造液压机,粉末冶金,拉伸,坩埚成型液压机定制生产厂家-山东威力重工官方网站 | 算命免费_生辰八字_免费在线算命 - 卜算子算命网 | 餐饮加盟网_特色餐饮连锁加盟店-餐饮加盟官网 | 领先的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公司-中关村科金 | 岩石钻裂机-液压凿岩机-劈裂机-挖改钻_湖南烈岩科技有限公司 | 防渗土工膜|污水处理防渗膜|垃圾填埋场防渗膜-泰安佳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大米加工设备|大米加工机械|碾米成套设备|大米加工成套设备-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中药二氧化硫测定仪,食品二氧化硫测定仪|俊腾百科 | 体检车_移动CT车_CT检查车_CT车_深圳市艾克瑞电气有限公司移动CT体检车厂家-深圳市艾克瑞电气有限公司 | 酒万铺-酒水招商-酒水代理| 艾乐贝拉细胞研究中心 | 国家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库华南分库 | 飞行者联盟-飞机模拟机_无人机_低空经济_航空技术交流平台 | ET3000双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_ZSR10A直流_SXJS-IV智能_SX-9000全自动油介质损耗测试仪-上海康登 | 隧道风机_DWEX边墙风机_SDS射流风机-绍兴市上虞科瑞风机有限公司 | 胶原检测试剂盒,弹性蛋白检测试剂盒,类克ELISA试剂盒,阿达木单抗ELISA试剂盒-北京群晓科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森语科技有限公司-模型制作专家-展览展示-沙盘模型设计制作-多媒体模型软硬件开发-三维地理信息交互沙盘 | 山东限矩型液力偶合器_液力耦合器易熔塞厂家-淄博市汇川源机械厂 | 送料机_高速冲床送料机_NC伺服滚轮送料机厂家-东莞市久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杜甫仪器官网|实验室平行反应器|升降水浴锅|台式低温循环泵 | 恒温恒湿箱(药品/保健品/食品/半导体/细菌)-兰贝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游戏版号转让_游戏资质出售_游戏公司转让-【八九买卖网】 | 对照品_中药对照品_标准品_对照药材_「格利普」高纯中药标准品厂家-成都格利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 | 雷达液位计_超声波风速风向仪_雨量传感器_辐射传感器-山东风途物联网 | 【法利莱住人集装箱厂家】—活动集装箱房,集装箱租赁_大品牌,更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