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

時間: 金成 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小編帶來小學數學教案范文7篇,希望大家喜歡。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義;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發展學生的數感。

2、情感、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勇于發表意見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滲透估計的思想,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義;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鋪塹導入。

1、談話激趣。

師:小朋友,你們去過養殖場嗎?今天,小灰兔朋友要帶我們去參觀動物王國里的養殖場,你們想去嗎?

導語:好了!現在我們可以去參觀動物王國里的養殖場了,大

家請看(師出示課件)。

【設計意圖:本節課通過創設“參觀動物王國里的養殖場”,旨在激發學生的興趣。但,部分學生對“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理解困難,再加上教材的插圖不夠直觀形象,不能讓學生一目了然:“X比X多得多,X比X多一些”。因此,在這里,通過引導學生解決小灰兔帶來的問題,讓學生直觀形象的感受“多得多……”的含義,讓數學模型經歷從直觀到抽象的過渡,為新知的探索起到鋪塹的作用?!?/p>

二、引導交流,理解新知。

(一)觀察。師:這就是動物王國里的養殖場,多美麗呀!大家仔細瞧瞧,圖上有什么?跟同桌的同學說一說。

(二)反饋。學生自由發言,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并板書:

雞85只鴨42只鵝34只

(三)說一說。師:請你們用剛才的“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在小組里說一說,誰多誰少?(師巡視指導,幫助個別學習困難的小組。)

(四)想一想。課件師:請大家打開課本觀察“想一想”的內容,羊可能有多少只?通過看圖,你還知道了什么?(由學生自由回答,師再板書,讀題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反饋交流時,讓學生自我評價或評價他人。)

【設計意圖:在上個環節的基礎上,學生較輕松地完成“說一說”這部分內容,運用小組交流的形式,描述數量間的關系,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在反饋交流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他評,有助于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p>

三、練習鞏固,扎實新知。

師:小朋友!闖關游戲開始了,今天要闖三關,大家可要努力哦,比一比,看誰得的紅旗多!

1、P31第1題。引導學生看清題意,再讓生獨立解答,最后集中交流,進行評價。

2、P31第2題。幫助理解題意,讓生認真思考后做答,交流評價。

3、P31第3題。指名生說明題意,再獨立思考做答。(反饋時,可能會出現兩個答案,只要理由正確,可以加以肯定。)

4、游戲。

(1)師:恭喜小朋友闖完這三關,現在我們來玩個數學游戲,好不好呀?嗯,請大家注意了:

老師在紙上寫了一個兩位數,你們猜一猜,是多少?(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加以提示。)

(2)30頁,兔子有多少只?

四、總結。

師:今天玩得開心嗎?你學會了什么?

調查家里成員的年齡,并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說一說。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義。

2、能在具體情境中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義。

教學難點

正確描述情境中的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教師出示3杯飲料,量的多少不同,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體驗“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這四個詞的含義。

教師出示小小養殖場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二、學習新知

1、學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2、請學生用“誰多誰少”說一說。

自己說,同桌說,全班說。

通過全班說讓學生正確建立誰比誰怎么多啊,多得多,多一些。誰比誰怎么少啊,少一些,少得多。

還有差不多等概念。通過舉例子讓學生明白“差不多”的概念。

如:一(6)班男生有38個,女生有36個,我們就可以說他們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數差不多。

3、想一想:初步運用所學知識。

跑步的有86人,跳遠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繩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跳遠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繩的可能有多少人?學生選擇后畫圈,并說明白為什么這樣選。

88人()、12人()、76人()。

三、鞏固反饋

1、小紅跳了38下,小男孩比小紅多一些。小女孩比小紅多得多。

男孩可能跳了多少下?(畫鉤)女孩可能跳多少下?(畫鉤)

35428542885

()()()()()()

2、第2和3題,引導學生看清題意,認真思考后,再獨立選擇答案。選擇后全班交流,并說說自己選擇的道理。

3、數學游戲。

猜數。

同桌合作,

方法:一人猜數,另一人語言提示。

例如:

甲:我想了一個兩位數。

乙:是20嗎?

甲:不是,比20多得多。

乙:是70吧。

甲:比70少一些。

……

四、課堂總結

這堂課上,你感覺最快樂的是什么地方?為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篇3

教學內容:

十幾減9

第1———2頁。

教學目的:

1、讓學生經歷從實際情況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準確算出十幾減9的減法算式

2、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實踐,在實踐中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重視算法多樣化,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培養求異精神。

3、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相應的實際問題,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踐,共同合作,探究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相應的CAI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猴子賣桃(小猴子有13個桃,小兔買走9個。)

問:小兔買走9個以后還剩幾個?

你是怎樣知道還剩4個?

引導學生說出:小猴原來有13個桃,賣了9個后,還剩下4個。

問:你能根據猴子賣桃的情景列出算式來嗎?

板書:13—9

二、自主探究,領悟算法。

1、問:怎樣才能準確地算出13—9=?

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可以借助你手中的學具擺一擺,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想一想。

2、各小組匯報活動結果。

每個組先派代表上講臺演示,發表意見解釋自己的想法。隨后允許同一小組的其他同學對自己組中發言的同學作補充,指導學生有條理的表達。

有的學生會從13個小圓片了一個一個地減連續減去9個剩下4個;

有的學生從10個一堆里減去9個,再把剩下的1個和3個一堆的合在一起,的出剩下4個;

有的學生先減去3個一堆的再從10個一堆了拿走6個剩下4個;

有的學生這樣想:因為9加4等于13,所以13減9等于4;

3、教師對學生想出的正確算法給予肯定與表揚。

問:在那么多種算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算法?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種算法。

4、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

12—9=¨

16—9=¨

三、鞏固練習,深化運用。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看圖,理解圖意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算法準確計算15—9=17—9=

2、對比練習;

以小組合作為單位填寫,然后說說上下兩題有什么聯系?

例如:當你看到9+2=11時,你會想到什么?初步讓學生認識加、減互逆關系。

3、口算競賽(完成書本2頁第5題);

讓知道答案的學生馬上站起來回答。

4、歸類整理;

把第5題的算式按規律排列整理如下:

11—9= 14—9= 17—9=

12—9= 15—9= 18—9=

13—9= 16—9= 19—9=

5、引導學生觀察,初步感知十幾減幾的技巧。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提高用乘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有趣的游戲方式,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對數學的興趣。

3、在有趣的情境中鞏固乘法的運算,記憶乘法口訣。

教學重難點

1、 正確、熟練的計算

2、 靈活運用乘法知識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

小黑板、(畫好表格,寫清組別。)紅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完成練習二。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第24頁。這節課我們來一次奪紅花比賽。積極發言、勤于思考、專心聆聽、遵守紀律的孩子都有機會得到紅花。

二、完成練習

1、完成第1題。

(1)審題。

師:同學們請看第1題(讀題):小明到商店買了下列商品。誰來說一說都有什么,花了多少錢呢?

生:小明買了一根跳繩,花了3元,一個鉛筆盒5元,一輛玩具車8元,還有筆記本5元,布娃娃8元……

(因為物品較多,可以請兩個學生分別說一半。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口頭表達的條理性。)

師:很好!你的表達能力很強。下面誰來把小明買的物品歸類一下?

(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然后回答。)

生:可以歸為三類。一類是學習用品,有鉛筆盒、筆記本和鋼筆三樣;另一類是體育用品,有跳繩、羽毛球、毽子;第三類是玩具,有玩具車和布娃娃。

(師對回答得有條理的學生予以表揚。)

(2)回答問題。

①師:看清了小明買的物品,接下來我們來回答書上提出的問題。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解答,等一下再請你們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②交流反饋。

a、交流問題(1)。

師:誰來說說買學習用品花了多少錢?怎么做?

生:我列式:5×3=15(元),一共花了15元錢(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板書算式。)

師:你為什么這樣列式計算呢?

生:因為學習用品有鉛筆盒、筆記本、鋼筆,它們的價格都是5元,有3個5元。所以這樣列式。

師:說得真好。這道題還可以怎樣算?

生:還可以用加法算,5加5再加5。

師;那你剛才為什么不用這種方法?

生:我認為用乘法算更加簡便。

師:你真會思考!獎勵一朵小紅花。

b、交流問題(2)。

師:買體育用品花了多少錢?

生:花了9元。我也用乘法算:3×3=9(元),(師板書算式。)

師:3乘3表示什么?

生;體育用品共有3件,每件3元,三三得九。

c、交流問題(3)。

師:我們再看第(3)小題。小明還買了什么?花了多少錢?

生:小明還買了玩具車和布娃娃,共花了16元,列算式是8×2=16(元)。

生:也可以是8+8=16(元)。

d、交流問題(4):小明帶了50元錢,買這些東西夠不夠?

師:要想知道50元錢夠不夠,我們要先算出什么?

生:要先算出小明買這些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錢。

師:哇,把這圖上標的每個價格都加起來嗎?那實在太多了。

生:不要,只要把剛才算出的學習用品15元,體育用品9元,玩具16元,這三個數加起來就可以了。(教師邊聽學生邊說板書出:15+9+16)。

師:用50元錢夠嗎?

生:夠,共花了40元錢。40比50小。

生:我可以估算,把15看成20,9看成10,16看成20,全加起來就是50。我剛才把原來的每個數都增大了,所以一定夠。

師:真棒!在生活中我們是常常要用到估算的。

(3)對這一環節進行小結,對表現良好的學生和小組獎勵紅花。

三:布置作業,教師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培養學生感受數學和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記住各月的天數。

教具、學具。掛圖、年歷

一、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嗎?(學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

2、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發生,在一年中有很多值得紀念的重大節日,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出示掛圖)圖上描述的是什么事?你知道這些事發生的時間嗎?把你知道的跟同學說一說好嗎?

3、你們還知道哪些有意義的日子呢?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板書:年、月、日

二、自主探索 合作學習

1、認識年歷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年歷,認真觀察,你可以從年歷上直接了解到哪些知識?

①讓學生獨自觀察

②同桌討論

③你們能根據年歷回答問題嗎?

一年有幾個月?板書:一年12個月

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板書: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特殊月(28天):二

2、教學生記天數的方法

我們知道了每個月的天數,也知道大月和小月,有沒有好的辦法讓我們很快的記住每個月的天數呢?

(1)可以用拳頭幫助記憶。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師做示范 學生動手數一數

(2)老師再介紹一首兒歌,幫你們記住一年中的大月。( 出示兒歌)

板書: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3考考你

你們都記住了嗎?現在老師可要考考你們了。

①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你父母的生日是幾月幾日,用筆在年歷上畫出來,并說說是大月還是小月。

②老師的生日是大月的第二個月,你知道是幾月嗎?

4、游戲

我們一起輕松一下,玩個小游戲吧,老師報月份,如果是大月就請同學們舉右手,是小月就請同學們舉左手,明白了嗎?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48頁做一做

四、本課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2、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年、月、日

一年12個月

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特殊月(28天):二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篇6

【學習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并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

2、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用猜測、列表、假設或方程解等方法。

3、體會到數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學習重難點】

1、重點是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2、難點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學習過程】

一、故事引入

在我國古代流傳著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雞兔同籠”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問題早在15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探討了。

閱讀書本P112雞兔同籠的故事,能用你自己的話表述一下題目的意思嗎?

二、探索新知

1、閱讀P113例1,根據書本提示,會用列表法求出雞、兔各幾只嗎?

(完成課本表格。)

2、假設籠子里都是雞或者都是兔,腳數會發生什么變化呢?能列式解決嗎?

(會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3、自己動筆,嘗試用方程的方法解決雞兔只數的問題?

(有困難的可參考書本P114)

4、用假設或者解方程的方法解決P112“雞兔同籠”問題

(1)方程解:(2)算術解:

解:設雞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解:假設都是雞。

根據雞兔共有94只腳來列方程式2×35=70(只)

2x+(35-x)×4=9494-70=24(只)

2x=4624÷(4-2)=12(只)

x=2335-12=23(只)

35-23=12(只)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5、以上三種解法,哪一種更方便?

☆友情小提示:

要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以采用假設法或方程解都可以。用方程解更直接。

6、閱讀P114閱讀資料,了解下古人是怎樣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

三、知識應用:獨立完成P115“做一做”,組長檢查核對,提出質疑。

四、層級訓練:1.鞏固訓練:完成P116練習二十六第1--5題。

2.拓展提高:練習二十六第6、7題。及P117“思考題”

五、總結梳理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學習心得_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獲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臺:(把你個性化的解答或創新思路寫出來吧!)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篇7

教材分析

認識厘米是義務教育課程小學數學二年級的內容。要求學生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用為什么他們說的數不同?引起學生思考,體會建立統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按照課程要求,要讓學生了解米尺,懂得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并通過看、量、畫等學習活動形成厘米的長度表象。

教學思路

1.數學活動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小學數學知識與學生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學時要讓學生感到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認識厘米的教學,就是從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矛盾中引入的。由此教師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事物,想身邊的事情。在學生獲得新知以后,教師又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估測周圍事物的長度,去調查厘米在生活中的運用。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可誘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拓展創新空間。

2.合作探究,發現知識,形成技能。

教學不僅要重視知識的最終獲取,還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探究過程。本課教學注重引導學生以合作探究為主要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求學生通過在尺上找一找1厘米是從哪兒到哪兒,用手比畫1厘米的長度,閉眼想一想1厘米的長度以及找一找生活之中l厘米長的物體等活動來建立1厘米的表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2厘米、3厘米等幾厘米的具體長度,進一步認識厘米。其次,在探究用厘米量、用厘米畫的活動中,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小組合作、,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使他們在發現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獲得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3.加強估測,發展空間觀念。

估測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加強估測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正確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強其空間觀念與學習興趣。教學時,教師通過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l厘米以及對周圍物體的長度先估計、再量一量的活動,使學生在比照中積累經驗,形成初步的估測能力。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度量單位的重要性。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l厘米的表象,初步學會量線段的長度。

3.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發展空間觀念。

4.培養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其進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學會用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建立正厘米的表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尺以及可度量長度的物體若干。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統一認識。

1.找原因。小豬能能可能干啦!有一天,它幫媽媽鋤地。它干了一整天,餓極了。晚上回家吃了2碗飯。第二天,它又干了一整天的活,到了晚上,它吃了8碗飯。這可能嗎?(碗有大有小。)

2.量課桌。(1)讓學生選擇一個課前準備好的鉛筆、小紙條、文具盒等物體,和自己的課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測量工具為標準匯報每個人課桌的長度。(答案不一。)

3.師:大家說得都對,但為什么所說的數不同呢?(因為我們測量課桌所用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有什么辦法可以使我們量的結果一樣呢?(大家都用同樣的工具去量。)

4.導入揭題:你們的辦法真妙!要想取得一致的結果,我們需要有統一的測量工具。有誰知道我們通常用什么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尺子。)今天,我們就要認識在量比較短的東西時所使用的國際上統一的長度單位厘米。(板書課題:認識厘米)

[這一環節密切聯系生活導入學生的學習活動,五花八門的答案讓學生不由自主地體會到建立統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同時,找原因、量課桌這樣富有挑戰性的活動也吸引學生對新知學習產生興趣,對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引起重視。]

二、合作探究,認識厘米。

探究一:認識直尺

1.出示米尺,讓學生觀察,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或老師發給的米尺,仔細瞧瞧,你發現尺上有些什么?

2.指生交流,相機引導學生認識刻度數、刻度線、刻度0。

探究二:認識厘米

1.看一看:1厘米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來聽一聽電腦博士的介紹。

(多媒體動態顯示尺上1厘米的線段,并說明:從刻度0到刻度l,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板書:1厘米)

請大家拿出尺子,好好看看,土厘米有多長?

2.比一比:你能用兩個手指比畫出1厘米大約有多少長嗎?(師做拇指與食指比畫狀。)

3.記一記:請小朋友看看這一段距離,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4.找一找:

(1)你還能在尺上找到其他的1厘米嗎?

學生自由回答,要求說清從刻度幾到刻度幾之間的長度也是土厘米。

(2)找找看,大家帶來的物體中,還有你的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同桌交流后匯報。(手指的寬、牙齒的寬、橡皮的厚度、扣子的直徑等。)

探究三:認識幾厘米

1.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是2厘米長?(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答案。如:從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從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從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2.請同桌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畫一下2厘米大約有多長。

3.小組活動: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是3厘米長?從哪兒到哪兒是5厘米長?你還能找出其他的厘米數嗎?

4.思考:通過在尺子上找這幾個不同的長度,你們有什么發現?

相機點明:從0刻度到刻度幾就是凡匣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數減去前面小的刻度數,得幾就是幾厘米;是幾厘米,這幾厘米里就有幾個1厘米。

[這一環節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認識厘米,形成表象。他們在從尺子上、從周圍物體中找1厘米的比照與估計中以及尋求多種答案的過程中,體驗了l厘米、幾厘米的具體長度,形成了初步的估測能力。自始至終,他們都是知識的探索者,發現者。在這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他們獲得了知識,豐富了經驗,培養了能力。]

三、實踐應用,練習鞏固。

(一)學習用厘米量。

1.量整厘米數。

(1)嘗試測量同一學具。

出示書上量一量的主題圖,要求學生按圖上的方法量一根8厘米長的小棒。(師留意不同量法。)

(2)交流測量結果,說說你是怎么量的。

(3)實物投影演示正確量法與錯誤量法,進行辨析比較。

(4)小結:量一個物體時,可以把尺子o刻度對準物體的一端,再看這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刻度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5)口答想想做做第1題。(媒體出示,關鍵處閃動識別。)

(6)學生填寫書上量一量中的鉛筆長、線段長。

2.量非整厘米數。

(1)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中的兩條線段(紅線段與藍線段),要求男生測量紅色線段的長,女生測量藍色線段的長。

(2)交流:男生可能說紅色線段長8厘米,女生可能也說藍色線段長8厘米。

(3)比較:紅色線段和藍色線段一樣長嗎?(電腦驗證不一樣長。)

(4)辨析:紅色線段的長是8厘米多一些,藍色線段的長是8厘米少一些。

(5)指出:像這樣的兩條線段都可以說是大約長8厘米。以后我們遇到量線段或物體的、長度不正好是整厘米數時,可以看它最接近幾厘米,就說它是大約幾厘米長。

(6)量一量,,填一填。(想想做做第3題。)

(7)學生活動:先估計,再量一量。(想想做做第4題。)

先完成的小組還可組織估計、測量其他物體的長度。

交流反饋,追問:你是怎樣進行估計的?相機表揚用身上的厘米尺去解決問題的學生。

(二)畫整厘米的線段。

1.學生嘗試畫一條4厘米的線段。有困難可以看書自學。

2.指生上臺示范畫,要求邊畫邊說畫的過程。(注意肯定其他畫法。)

3.檢驗:用尺量一量所畫線段是不是4厘米。

4.練習:

(1)想想做做第5題。(指生板演,同桌互相檢驗。)

(2)想想做做第6題。(鼓勵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可謂學以致用。學生通過量一量、畫一畫、估一估等活動對厘米的認識更加深刻了,對厘米的用途也得到了充分的體驗,其估測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更可貴的是,他們嘗試著獨立解決問題,用不同的方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與小伙伴合作解決問題,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四、總結延伸。

1.師:通過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2.布置延伸作業。

(1)回家后,以厘米為單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歡的物體的長度。

(2)課后調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是以厘米作單位的。

[這一環節與課的開始相互照應,使數學活動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再一次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讓大社會成為小課堂的延伸,成為學生獲取更多知識的大舞臺。]

附:教學小資料

人們在文化發展的最初階段,是從他們的生活環境中選取計量單位的。例如,以成年人足的長作為英尺,以手指關節的長作為英寸,以千步作為里等等,這樣確定計量單位,顯然缺乏合理性。1790年,法國的一位科學家他雷蘭提出了制定一個世界各國通用單位的建議。

1795年,法國的學者取得世界各國的同意,把地球子午線上從北極到赤道的長度的一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的單位,叫做l米。當時的科學技術還很不發達,測量了整整七年,實際還只是僅僅測量了西班牙的巴賽羅納和法國的敦刻爾克之間的距離。通過計算得到了最初的1米。

后來1960年的國際會議規定:一米為氪(K8)原子在真空中發射的橙色光波波長的1650763.73倍。1米的百分之一就是l厘米。

3.1.1認識厘米|人教課標

2556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隐形纱窗|防护纱窗|金刚网防盗纱窗|韦柏纱窗|上海青木装潢制品有限公司|纱窗国标起草单位 | 福建珂朗雅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间甲酚,间甲酚厂家-山东祥东新材料 | DAIKIN电磁阀-意大利ATOS电磁阀-上海乾拓贸易有限公司 | 涂层测厚仪_漆膜仪_光学透过率仪_十大创新厂家-果欧电子科技公司 | 伸缩节_伸缩器_传力接头_伸缩接头_巩义市联通管道厂 | 压力控制器,差压控制器,温度控制器,防爆压力控制器,防爆温度控制器,防爆差压控制器-常州天利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济南宣传册设计-画册设计_济南莫都品牌设计公司 | 安全,主动,被动,柔性,山体滑坡,sns,钢丝绳,边坡,防护网,护栏网,围栏,栏杆,栅栏,厂家 - 护栏网防护网生产厂家 | 地磅-电子地磅维修-电子吊秤-汽车衡-无人值守系统-公路治超-鹰牌衡器 | 捷码低代码平台 - 3D数字孪生_大数据可视化开发平台「免费体验」 | 控显科技 - 工控一体机、工业显示器、工业平板电脑源头厂家 | elisa试剂盒价格-酶联免疫试剂盒-猪elisa试剂盒-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采暖炉_取暖炉_生物质颗粒锅炉_颗粒壁炉_厂家加盟批发_烟台蓝澳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生产定制工厂订制厂家-凯夫拉凯芙拉碳纤维手机壳套-碳纤维雪茄盒外壳套-深圳市润大世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集装箱标准养护室-集装箱移动式养护室-广州璟业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包装机传感器-搅拌站传感器-山东称重传感器厂家-济南泰钦电气 | 无锡不干胶标签,卷筒标签,无锡瑞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体检车_移动CT车_CT检查车_CT车_深圳市艾克瑞电气有限公司移动CT体检车厂家-深圳市艾克瑞电气有限公司 | 家德利门业,家居安全门,别墅大门 - 安徽家德利门业有限公司 | 钢丝绳探伤仪-钢丝绳检测仪-钢丝绳探伤设备-洛阳泰斯特探伤技术有限公司 | 定硫仪,量热仪,工业分析仪,马弗炉,煤炭化验设备厂家,煤质化验仪器,焦炭化验设备鹤壁大德煤质工业分析仪,氟氯测定仪 | 石栏杆_青石栏杆_汉白玉栏杆_花岗岩栏杆 - 【石雕之乡】点石石雕石材厂 | 冷轧机|两肋冷轧机|扁钢冷轧机|倒立式拉丝机|钢筋拔丝机|收线机-巩义市华瑞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外贸资讯网 - 洞悉全球贸易,把握市场先机 | 老城街小面官网_正宗重庆小面加盟技术培训_特色面馆加盟|牛肉拉面|招商加盟代理费用多少钱 | 超细|超微气流粉碎机|气流磨|气流分级机|粉体改性机|磨粉机|粉碎设备-山东埃尔派粉体科技 | 衢州装饰公司|装潢公司|办公楼装修|排屋装修|别墅装修-衢州佳盛装饰 | 上海瑶恒实业有限公司|消防泵泵|离心泵|官网 | 水篦子|雨篦子|镀锌格栅雨水篦子|不锈钢排水篦子|地下车库水箅子—安平县云航丝网制品厂 | wika威卡压力表-wika压力变送器-德国wika代理-威卡总代-北京博朗宁科技 | 天空彩票天下彩,天空彩天空彩票免费资料,天空彩票与你同行开奖,天下彩正版资料大全 | 诗词大全-古诗名句 - 古诗词赏析 | 球形钽粉_球形钨粉_纳米粉末_难熔金属粉末-广东银纳官网 | 匀胶机旋涂仪-声扫显微镜-工业水浸超声-安赛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Trimos测长机_测高仪_TESA_mahr,WYLER水平仪,PWB对刀仪-德瑞华测量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艺术漆十大品牌_艺术涂料加盟代理_蒙太奇艺术涂料厂家品牌|艺术漆|微水泥|硅藻泥|乳胶漆 | 护栏打桩机-打桩机厂家-恒新重工 | 旗杆生产厂家_不锈钢锥形旗杆价格_铝合金电动旗杆-上海锥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工装定制/做厂家/公司_工装订做/制价格/费用-北京圣达信工装 | 南京欧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风力发电机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