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通過編寫教案,教師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自信心。優秀的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1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提倡算法多樣化。

2.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結合形式多樣的練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一位數除整十或整百數口算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生狀況:

1.學生已能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一位數除整十或整百數的除法。

2.學生已具有初步的發散思維能力,基本能夠自主學習、自主探究。

3.我們的學生來自城市,對于本節課植樹的教學情境,感到比較陌生。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結合我校一年級新生招生的情況,我從學生熟悉的排座位,需要幾張桌子等實際情境引入除法算式,然后讓學生經歷探索、討論、交流的過程,使其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新學期開始了,我們學校又招收了一年級的新同學。昨天,我了解了一年級新生的招生情況。

二、自主探索計算方法(評析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創設我校一年級新生招生情況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與學習興趣。)

1.從表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提出問題,并探索計算方法。

(1)一年級三個班的班主任老師要為小朋友們排座位,每班各需要多少張桌子?怎么列式?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然后全班討論、交流計算方法。

①如果每人需要一張桌子(單人桌),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張桌子,也就是441=44(張),481=48(張),461=46(張)。

②如果每兩人需要一張桌子,一共需要多少張桌子?

學生可能會想到442=22(張)

A.402=20,B.222=44,C.直接想每兩人坐一張桌子,42=2,442=22。桌子的張數就是人數的一半。

20+2=22。

482=24(張)

462=23(張)

(2)各班進行分組活動,該怎么分呢?

①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大多數學生會結合本班的情況分成4人一組。

②出示問題:每4人分成一組,一班、二班、三班各能分成幾個小組?

學生試著解決這一問題,然后交流。特別要關注三班46人怎么分?46人每4人分一組,可以分成11組,還剩2人。

3.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一位數除兩位數。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使學生在活動中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領會左右的意義.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活動中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體會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通過學生已有的經驗認識左右

(一)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左右嗎?哪是左,哪是右?

1.學生:左右手;左右眼;我寫字的手是右手.……

2.引入課題:你們說的真好,說明你們對左右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左右.

教師板書:左右

(二)在游戲中初步認識左右

教師:我們來一起做個游戲好不好?

1.游戲(師說生做)

(1)請舉起你的.左手,右手……

(2)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指名做:舉左手、右手、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

(3)快請你們看一看挨著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2.教師提問:不知你們看出沒有,這個同學怎么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在右呢?

二、活動二:動手擺(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左右)

(一)情境引入

今天,一些同學要去看電影,他們準備帶上一些水果,我們快看看他們都帶了哪些水果,并把水果擺整齊.(小組拿出水果圖片)

(二)老師說,小組合作擺.

1.中間擺一個梨,梨的左邊擺一個蘋果,梨的右邊擺一個草莓,在這三個水果的最右邊擺一根香蕉.

(1)出示圖片:水果圖片1

2.桃子擺在從左數的第二個.

(1)出示圖片:水果圖片2

(2)觀察這五個水果的左右的位置,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3.把糖擺在梨的左邊(體驗不同的擺法)

(1)出示圖片:水果圖片3

(2)出示圖片:水果圖片4

(3)出示圖片:水果圖片5

4.討論:為什么這三種擺法都對?

(三)練習

1.教師:觀察你座位的左邊都有誰?右邊都有誰?

2.自由活動

還有一塊餅干,請你們把餅干擺個位置,擺好后說一說餅干的位置在哪.

三、活動三:在生活中進一步認識左右,體會左右的相對性.

(一)出示圖片:找朋友

1.教師:我們幫同學們整理好水果,準備出發了,可是一檢查還少小明沒有來,于是

就派小剛去請,但小剛卻忘記小明家是幾號房間了,只知道是在一上樓的左邊,我們快幫助小剛找一找吧!

2.集體反饋

3.拍一拍、想一想

(1)教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左右,下面我們做個游戲好嗎?

(2)拍手游戲

小組兩人相對,用自己的右手拍對方同學的右手,用自己的左手拍對方同學的左手.

(3)提出問題:通過剛才的游戲,你發現了什么?

4.做一做,動動腦

(1)教師:認識左右,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實際問題.

(2)出示圖片:練習3

(3)小結:由于方向不同,左右就不同,判斷時應把自己當作走路的人.平時我們上

下樓時,都要向這些小朋友一樣靠右走,按次序走.

(4)出示圖片:練習4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度過了愉快的40分鐘,你們喜歡這節課嗎?在我們的生活中,認識左右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多幫助,就讓我們在生活中去體會吧!

探究活動

拍手游戲

游戲目的

1.通過游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前、后、左、右、上、下的意義.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反應能力.

游戲歌詞

冰板、冰板,冰冰板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骨碌骨碌錘,骨碌骨碌叉,骨碌骨碌一個還剩三,看誰能得大紅花.

游戲過程

1.教師介紹拍手游戲的歌詞,并教會學生.

2.要求學生根據歌詞加上手上的動作.

3.學生以兩人為一小組,分組進行表演.

4.選出最好的一組作為班級課間休息的游戲.

聽反話

游戲目的

1.通過有趣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領會左右的意義.

2.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反應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游戲規則

1.學生要根據教師的口令做出相反的動作.

2.做錯動作的學生要為其他學生表演節目.

游戲過程

1.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縱隊),面向教師站好.

2.教師發出口令,學生做出相反動作.如:教師說:“向左看”,學生就把頭轉向右邊;教師說:“向前一步”,學生就向后一步;教師說:“摸左耳”,學生就摸自己的右耳.

游戲說明

1.這個游戲可以在教室中進行,也可以在操場上進行.

2.在操場上活動時,可以增加一些內容.比如“向上跳”“向前跑”“蹲下”等等.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3

教學目標:

1、借助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經驗去梳理,使知識系統化。學生在主動參與解決實際數學問題中,掌握運用數學知識。

2、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圓的周長和面積的含義,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能用圓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認識圓。

1、同學們畫面中的這個圖形叫什么?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圓的有關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圓的知識。你還記得這個單元我們都學了哪些內容嗎?

2、在圓的認識里,你們知道了哪些知識?請拿出自己做的圓形紙片,在里面標出圓心、半徑、直徑,并用字母表示。

3、直徑和半徑之間有什么關系?(強調:同一圓或等圓)你還知道圓的那些知識?前面我們還學習了哪些對稱圖形?在這些對稱圖形中哪種圖形的對稱軸最少,哪種圖形的對稱軸最多?

4、看來大家對圓的.認識都掌握得很不錯,圓周長和面積是指哪一部分?摸摸看。

二、回憶所學的方法。

1、你是怎樣求圓的周長?(量公式)是指什么?你還了解圓周率的那些歷史?

2、你是怎樣知道圓面積的?(數方格剪拼)

3、圓面積的推導實際用到了什么思想?(轉化思想)

4、把圓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出示課件)

5、求圓面積有幾種方法?

6、你能不能算出你手中圓形紙片的周長和面積。指名說算法。

7、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公式單位)

三、指導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半徑是2厘米的圓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2)兩個半圓一定能拼成一個圓。()

(3)半圓形紙片的周長就是圓周長的一半。()

(4)把半徑3厘米的圓等分成十六份,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長方形的周長比圓的周長多。()

(5)大圓的圓周率比小圓的圓周率大。()

2、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1)車輪為什么設計成圓的?

(2)運動場上為什么運動員不在一個起跑線上。出示課件:

(3)小羊能吃到草的面積有多大?

林業部門需要測量一棵古樹樹干橫截面的面積,樹干橫截面是什么形狀?可是又不知道它的半徑或直徑,總不能把這棵千年古樹砍倒后量一量,你能不能幫他們想一個辦法?

(4)一根長4米的繩子圍了一圈后還剩0.86米,請你算算樹干橫截面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5)用籬笆靠墻圍一個直徑是4米的半圓形的養雞場,求籬笆的長和占地的面積。

四、師生總結。

通過本節課學習有怎樣的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4

學情分析:

掌握各部分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能熟練地按已知一個數求它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求各部分量的新方法。

教學難點:

能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各部分量之間應該按怎樣的比例來分配。

教學重點:

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教學難點: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實際應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一定比例來分配一個數量的意義,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和解題方法;

2、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教學策略:

引導學生將比轉化成分數、份數,指導學生試算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作調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看題目:“比的應用”,你想知道什么?

2、小小調查員:前幾天,我已經請同學們去作了課外調查,看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的知識。下面,請匯報一下你調查到的信息。

3、小結:通過調查,我們已經初步感受到比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聯系。今天,我們就隨一位小朋友:小明一起去看看,比在生活中有什么用處?

二、新課

1、配置奶茶

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來了一位客人。剛巧爸爸媽媽有事出去了。于是小明就做起了小主人,親自招待這位王叔叔。

師:請客人坐下后,一般要干什么?(泡茶)對,這是待客的基本禮儀。小明打算親手配制一杯又香又濃的奶茶,招待王叔叔。

(1)奶茶中,奶和茶的比是2:9。看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些什么?

(2)小明想要配制220毫升的奶茶,

(a)先要解決什么問題?(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b)請你先獨立計算一下,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4)評價

(a)請你談談你對這些不同解法的看法?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解法,為什么?

(b)其實,這些方法都很好。不過,第(b)種解法是我們今天所學到的一種新方法。它是“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的問題,我們把它叫做“按比例分配”。(顯示課題,齊讀)

2、計算電費

(1)剛才小明就按大家計算的結果給王叔叔配制了一份奶茶。王叔叔在小明家坐了一會兒,剛巧看到桌子上放著一張電費的清單。原來,“小明家和另外兩戶居民合用一個總電表。九月份共應付電費60元。”(顯示)王叔叔想看小明這個小主人合不合格,就問小明:“你們家上個月交了多少元電費?”

(a)你覺得小明家應付多少元電費?你是怎么想的?

(b)你為什么不同意他的想法?(不公平)

(2)其實小明這個小主人,當得還是挺合格的。他告訴王叔叔,他們三戶居民都裝了分電表。上個月用電情況是這樣的:(顯示下表)

(3)同學們,你們能幫小明算一算嗎?

3、分配獎金

我們運動隊的隊員們每天都進行刻苦訓練。辛勤的汗水終于換來了豐收的果實。在前不久舉行的全市中小學生運動會上,他們奪得了第三名的優異成績。下面是運動員的參賽項目個數和得分情況:(顯示表格)

學校決定共給這幾位同學1200元的獎金。假如讓你來分配,你將怎么分配這些獎金呢?

(5)小結:到底學校會怎么獎勵運動員們,我們下午見分曉。不過,不管以怎樣的形式獎勵運動員,重要的不在于獎金的多少,而在于對他們平時的刻苦訓練以及賽場上的奮力拼搏的一種肯定。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了“按比例分配”,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5

教學內容:

數數,數的組成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理解計數單位

教學準備: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看投影片回答問題:

1個十和2個一組成( ) 20是( )個十組成的

5個一和1個十組成( ) ( )個十和( )個一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頁圖。

提出問題:

(1)面上有幾個小朋友?(4個)

(2)他們在干什么?(數一共有幾只羊)

(3)他們都說了些什么?(有的說大概有100只,有的說比20只多得多……)

教師:他們回答對嗎?這些羊大概有幾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數、數的組成。

二、新授課。

1、教學例1。

(1)教師: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數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學生動手操作)。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十)(板書)是幾捆?(一捆)繼續數出10根捆一捆。

教師:你們如果再接著數出9根,現在一共是幾根?(29根)

教師:大家數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現在一共有幾捆?(3捆)

(2)排木塊,全班同學數一數有幾塊?(10塊)拿3排木塊是多少塊?(30塊)再加2塊呢?(32塊)接著再加3塊現在一共是幾塊?(35塊)

(3)教師:剛才我們已數出30根小棒是幾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現在一共是幾捆?(10捆)10捆是幾根小棒呢?(100根)10個一是一百。(板書)

在教學中要注意每數到接近整十時,再數一個是幾十要停頓強調。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時每數完整十數就問同學們怎么辦?(捆成一捆)

教師:數物體的個數可以1個1個地數,還可以10個10個地數,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

2、教學例2。

(1)數小棒從三十五數到四十二。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35根小棒,看誰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數一直數到四十二。(強調數到三十九再數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幾捆又幾根?

(2)離開實物直接數數,從八十八數到一百。

教師:誰知道八十九數完數是多少?九十九數完數是多少?學生回答后,讓全體同學一起數,再指名個別數。

(3)做課本第33頁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做,先從五十六根小棒數到六十三根,再接著數到七十二根,有些學生可能對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數是什么有困難,老師要給予輔導。

3、教學例3。

教師出示3捆又5根小棒問學生現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35根小棒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3個十和5個一組成多少呢?(3個十和5個一組成35)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第33頁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形,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獨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的同學。

2、(首尾呼應)再投影出示第31頁圖。

提問個別學生:畫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些羊有幾只?

3、兩人一組,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學號,再說出它的組成。

甲:我是15號。十五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乙:我是50號。五十是由5個十組成的。

丙:我是32號。三十二是由3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4~65頁及練習九第1~3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建立10的數感。

2.學會10的數數、認讀、比較大小和組成及寫法,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及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4.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掌握10的組成。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器、課件、尺子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猜謎引出已認識的數0~9。

同學們,我們來猜猜謎語,好不好?

(1)有一個數,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還表示起點。

(2)0和6之間有哪些我們認識的數?

(3)(伸出5指)它添上2是誰?

(4)7的相鄰數是誰?

(5)8再添上1是幾?

2.9再添上1是幾?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0的認識(板書課題)

二、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10的含義及10以內數的順序。

(1)生活中和10有關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話說說嗎?

學生分別說出:星期天我在民族廣場看見10只氣球;我在南湖橋看見10只風箏;我家陽臺種有10盆花;我爸爸釣了10條魚。

(2)請小朋友們數數第一排有幾個人?(8人)

(師站進去)現在有幾個人?(9人)

想讓第一排有10個人,誰有辦法?

學生回答:一個小朋友站進去就可以了。

數一數現在有幾個人?誰是第10個人?你是從哪邊數的?還有誰也可以是第10個人?怎樣數?

(3)同學們在學習中經常用到尺子,請小朋友觀察(實物投影)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為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都大。

(4)剛才我們猜了謎底0~9的謎語,你能編謎底是10的謎語嗎?先在4人小組里說說,再選一個的說給大家聽。

2.比大小。

(1)10和一個數比大小,誰能說一說。除了這種還可填什么?10○□

(2)9○□誰來說說。

(3)完成書本第65頁比大小的填空。

3.10的寫法。

(1)10的寫法和0~9這些數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2)誰能說說10怎樣寫?(學生先嘗試說說,教師再小結)

(3)在書本第65頁的田字格里練習寫10。

(4)寫完了同桌互相欣賞一下。

4.10的組成。

情境引入(課件演示):

有一天,小聰約小伙伴去踢球,順便從家里帶10瓶飲料去和小朋友一起喝,把飲料裝到袋子里,可是一個袋子裝不完,就把10瓶飲料分別裝到兩個袋子里,小聰可能會怎樣裝這10瓶飲料呢

(1)請你拿出10根小棒代替10瓶飲料,擺一擺,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種方法?誰能想辦法,分得又快又好。

(2)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3)請一個小組匯報你們組的方法(實物投影展示)。

(4)根據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5)討論10的組成的記憶方法。

你有什么辦法記住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說給同桌聽。

記住這前面五個,其余可以推想出來。

(6)獨立完成第65頁10的組成的填空。

三、游戲

1.師生互動。

教師說一個數,學生說一個數,兩個數組成10。

2.生生互動。

同桌兩人做游戲,說數并出手指,兩個同學出的手指數合起來是10。

四、課堂作業

1.練習九第1題。

一個學生上來演示,其余學生在書上完成。

2.練習九第2題。

(1)學生模仿指揮員發射命令,讓學生體會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2)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這樣的情景。

3.獨立完成第3題。

五、課堂小結

1.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回憶、小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知識?你能說說嗎?

2.質疑:誰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可以提出來。

3.教師對全課進行小結。

給能組成10的相連方框涂上相同的顏色。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意識,初步學會解決簡單的乘法問題,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

2.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具準備

1.課件一套

學情分析

相同加數的加法,學生已有感性認識,相同加數加法,用乘法表示是學生難以理解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小朋友們,大家好﹗去過宜昌的小朋友請舉手,能告訴我你最喜歡在宜昌哪里玩,噢,那真是一個好玩的地方,下一次我去玩請你們給我當導游好嗎?那我先謝謝大家。今天我想帶大家去數學王國一個好地方玩好嗎?好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兒童樂園,希望大家能學得輕松快樂!.(板書課題:兒童樂園)

二、設置疑點,探索新知。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圖片:《兒童樂園》插圖1.

2師:圖中的小朋友們玩得真高興.在玩什么呢?生答

師:你能根據這幅畫面提出數學問題嗎.(小組內交流并列式計算)

3、學生匯報:要求每組提出最感興趣的問題.

4、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選擇有代表性的(板書:有多少人坐飛機?小火車上有多少人?劃船的有多少人?坐椅子上休息的有多少人?)

(二)、合作探究,領會新知.

師:指名同學列式解決剛才的問題.

生:2+2+2+2=8(人)

師:同學們請看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呀?(加數相同)相同的加數是幾?有幾個?板書(4個2)像這樣的加法算式我們還可以用乘法計算,今天我們一起研究與加法有聯系的乘法的知識針對2+2+2+2+2=8進行進行教學。師介紹如何列出乘法算式,讀法與寫法及各部分的名稱.板書:

(三)熟練算法,進行應用.

師:黑板上的另外幾道題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來嗎?請在草稿紙上試一試。

生: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

生:4+4+4+4+4+4=24(人)4×6或6×4=24(人)

師:女生回答的非常棒,列了兩種算式,那誰知道算式中“6”是從哪來的?

生:“6”表示有6個4相加.

三、鞏固練習.

㈠,擺一擺小棒:要求:擺出能用乘法算式計算的圖形,并列出算式

㈡、填一填.㈠式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

1、9+9+9+9+9+9=表示_____個____相加,列乘法算式是____×____或____×____.

2、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7+7+7=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3+3+3+3=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1+1+1+1+1=______×或_____×_____.

8+8+8+8+8+8=______×______

5+5+5+5+5+5+5=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9+9=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㈢、讀一讀.

2×34×67×38×23×54×48×12×9

㈣、看圖列算式.

1.☆☆☆☆☆☆☆☆☆☆☆☆☆☆☆☆☆☆☆☆☆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2.▽▽▽▽▽▽▽▽▽▽▽▽▽▽▽▽▽▽▽▽▽▽▽▽▽▽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

加法算式: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4.畫一畫:根據乘法算式畫圖,有困難的請用小棒擺一擺2×34×2

四、深化練習

一、師:剛才學習中大家不難發現學習的問題都可以用加法計算出結果那我們為什么還要學習乘法,學習乘法有什么好處呢?

1、課件出示每組兩人,有三組求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___在用乘法列算式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2、課件出示每組兩人,有組求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____________在用乘法列算式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課件出示每組兩人,有100組求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__________在用乘法列算式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那些知識?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8

課題:認識時間

教學內容:二年級上冊教科書p90、91例1、例2及練習二十三1、2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4.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鐘表模型。

教學重點:1、能準確數分(5分5分地數);2、能認、讀、寫幾時幾分。教學難點:1、慨括認識時間的方法;2、正確認識幾時幾分。

教學過程:

一、情景再現,導入新課。

1、猜謎引入?!拔矣幸粋€好朋友,嘀噠嘀噠不停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這是什么?(鐘表)鐘表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時間)

師: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鐘表,你能讀出鐘表上的時間嗎?你是怎樣讀出的?(時針指到3,分針指到12,所以是3時)說明我們在認讀時間時既要看分針,又要看時針。

2、師出示課本p90例1上課時間,問:你能讀出這個鐘面上的時間嗎?學生認讀。

你們讀的正確嗎?這節課我們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這樣的時間,好嗎?(板書課題:認識時間)

二、直觀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認識時間:分

(1)、課件出示。引導學生觀察分針。(演示分針走1小格)

師: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2)、一邊演示,一邊提問:

A、分針指著1是幾分?為什么?(一個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針指著4是幾分?為什么?

C、分針指著7是幾分?為什么?

D、分針指著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幾分呢?為什么?這里剛好是經過了幾個時呢?

2、認識時。

鐘面演示:移動時針,讓學生說出走到幾時了,要注意引導。得出結論:時針從一個數字走到下一個數字經過的時間是1時。認識:1時=60分。

3、認識時間。

(1)教學例1第一個鐘面。(兩種表示方法在上學期已學過,寫8時05分時,8:05)(在此讓學生注意在寫8時5分時,要在兩點后面加一個“0”寫作:“8:05”)。

(2)學習例2。(課件出示例2圖讓學生認)

(3)看鐘面寫時間。

三、動的手實踐、鞏固新知。

1、寫出鐘面上的時間;

2、教師說時間,學生拔鐘表。

3、完成練習二十三1、2。

四、課后小結:

1、鐘面上有()個大格,()個小格;

2、時針走1個大格是()時;

3、分針走1個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

4、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圈,是()分

5、1時=()分。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統計的過程,掌握統計的方法,會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2、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統計的方法,體驗和感受整理數據的過程。

教學難點

觀察統計圖,回答提出的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

(1) 同學們,新年快到了,我們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氣球,你們說是哪種顏色的氣球可以多買一些?

紅色 黃色 綠色 藍色

(2)學生自由發言

問:多買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3)讓我們來統計一下吧

二、制成條形統計圖。

(1) 你想用什么方法記錄?

紅色 黃色 綠色 藍色

(2)統計,制成統計圖

(3)回答問題

1、統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 )名同學。

2、喜歡( )顏色的人最多?喜歡( )顏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們班有一名同學沒來,他最有可能喜歡( )顏色?

4、布置會場,多買些什么顏色的氣球比較好呢?

三、實踐活動:

每一位同學調查本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什么?

動畫片體育比賽 電影 新聞

做一次統計

四、總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10

教學目的:

1、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會恰當的選擇長度單位

3、會比較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一千米有多長?生活中有那些距離是千米?

2、走1千米大約要多少時間?跑了?

3、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二、新課

1、教學例3

問:大家知道三峽嗎?我們的三峽大壩呀,全長2300米,他長嗎?

我們北碚有一條高速公路叫什么?誰知道?

其中有一條隧道,長6公里

你門說,大壩和隧道誰長?

學生思考,回答

小組討論后匯報自己的想法

一可以把千米換成米,還可以把米換成千米

2、練習

(1)對口令,選擇合適的單位

教室長8()公路長800()飛機飛行高度8000()火車每小時開60()

(2)說說大約幾千米

引導學估計

1675千米大約是多少千米那4850米呢?

(3)學生看圖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

三、作業

練習十二1-4

2題,學生看題目要求和圖,理解了題目的意思后在做

學生獨立作業

四、課后記

第3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79頁例4,80頁課堂活動,81-82頁練習十二5-9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體會毫米的實際長度

2、會簡單的單位換算

3、會選擇正確的單位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1千米有多長,生活中的1千米呢?

2、千米和米有什么關系?

3、3657米大約是多少千米?4567米呢?

二、新課

1、教學例4

學生拿出直尺,請觀察,直尺上長度單位都有哪些?

學生逐漸觀察得出許多小格,這每一個小格是1毫米,也可以說是1mm,學生讀

這些小格把1厘米分成了幾份?

學生觀察數

得出分成了10份,那么一厘米就是多少毫米呢?

1厘米=10毫米,學生讀

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

2、感知1毫米

請你用手指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

學生自己比劃

生活中有1毫米的物體嗎?

拿出2分硬幣,量一量有多厚,大約是毫米

還有嗎?

學生在量

3、整理長度單位

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

你可以把他們從大到小排一排嗎?

教師板書: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相鄰兩個單位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三、練習

1、80頁1

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

2、80頁2、3

學生測量

3、完成81頁5-9

四、課后記

五、時分秒

1、能認識,寫鐘表的具體時刻

2、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3、能進行時分面的簡單換算

4、能計算經過時間,知道珍惜時間,會合理安排時間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11

課型:

新授

教學內容:

教材P5~6例3、例4及練習二第1、9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會正確進行筆算,并且會運用該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在小組討論中探究、發現、感悟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提高計算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感受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培養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在理解小數乘法和小數意義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自主探究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正確地進行筆算。

教學方法:

觀察、分析、比較。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0.7×59×0.81.2×60.23×314×31.4×3

口算后提問:從14×3和1.4×3的口算中,你有什么發現?

2、列豎式計算。26×71.36×1230.8×25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3、引入新課。我們已經掌握了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那么小數乘小數又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小數乘小數)

二、自主探究

1、創設情境,引入問題。出示教材第5頁例3的主題情境圖。

師:觀察圖片,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學校有一個長2.4米、寬0.8米的宣傳欄。現在學校要給它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師:給宣傳欄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該怎樣計算呢?

全班交流,然后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我們該如何解決問題呢?

生:要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需要先求出宣傳欄的面積。

師:那么怎樣求宣傳欄的面積呢?如何列式呢?生:2.4×0.8

師:這個式子中,兩個因數都是小數,該如何計算呢?

生1可以用豎式計算:×0.8

生2:也可以把它們可作整數來計算(下左)。

師:那么如何求一共需要多少油漆呢?

生:算式是1.92×0.9,可以仿照上面同樣的方法計算。(上右)

所以一共需要1.728千克油漆。

師:同學們能說說我們在列豎式計算小數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嗎?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老師加以總結。

小結:所有小數右邊的數一律對齊,其他小數位從右往左依次對齊。

師:看一看算式的兩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呢?

生:兩個因數中一共有2位小數,積也有2位小數。

2、探究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完成P6例4上面的填空。

(l)組織學生嘗試完成教材第5頁的“做一做”。

(2)學生獨立計算后,指名板演并匯報自己是怎樣計算的,然后集體訂正。

(3)教學例4。0.56×0.04

師:這個算式中的兩個因數都是兩位小數,通過列豎式計算,我們能發現一個問題,即這個算式中,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那么如何點小數點呢?

學生討論,教師板書。

師: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師:觀察黑板上各題,小組討論。(出示討論提綱。)

討論提綱:①小數乘小數,我們首先怎樣想?

(把兩個因數的小數點去掉,轉化為整數乘法。)

②怎樣得到正確的積?(因數擴大到它的幾倍,積就縮小到它的幾分之一。)

③積的小數位數和兩個因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能舉例說明嗎?

(教師以豎式中的因數的小數位數和積的小數位數為例,說明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O補足。)

3、根據上面的分析,想想小數乘法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討論后,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回答上面的問題,歸納出計算小數乘小數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生:小數乘小數,先按整數乘法計算,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當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歸納,進一步得出“1看、2算、3數、4點”。

三、鞏固練習

1、不計算,說一說下列各題的積有幾位小數。

2.3×0.40.08×0.97.3×0.06

9.1×0.030.25×0.2345.9×3.5

提問:怎樣判斷積有幾位小數?

2、用豎式計算。(教材第6頁“做一做”的第1題)

提問:你是怎樣計算0.29×0.07的?

3、完成教材第6頁“做一做”的第2題。先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師:分別比較積和第一個因數的大小,你能發現什么?小組交流討論,教師總結。

師: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

一個數(O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四、課堂小結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今天學到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在計算小數乘法時應注意什么?(學生發言,說說自己的收獲,并回答問題,教師予以點評。)

作業:教材第8~10頁練習二第1、9題。

板書設計:

小數乘小數

2.4×0.8=1.920.56×0.04=0.0224

1看、2算、3數、4點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游戲中認識左和右,體會左、右的相對性.能正確、迅速地辨別左和右.

2.不斷在實踐活動中充分體驗,鞏固練習,提高學生應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

3.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辦事效率.培養學生自覺遵守上下樓規則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迅速地辨別左和右.

教學難點

體會左和右的相對性.

教學設計

一、初步認識左和右.

(一)活動一:認識漢字.

1.教師:老師早知道你們沒上學的時候就認識好多的字,對不對?

出示漢字:左右

2.教師:誰認識?都誰認識左和右?把手舉得高高的.

3.教師:你們真棒!那么多同學都認識!你舉的是左手,還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

(二)活動二:通過左和右介紹自己

1.教師提問:誰能把你的手舉得高高的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幫你做什么?

2.教師: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你的身上還有沒有這樣成對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學們介紹介紹?(眼、耳、腳……)

(三)活動三:找朋友游戲.

1.教師:我們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們就來找一找這些好朋友,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

2.教師說明游戲規則

我一說左手,你立刻把左手舉起來,一說左腿立刻指左腿,說哪指哪,看誰反應最快,指得最準確.

3.放“找朋友”的音樂,慢到快,由有規律到無規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

(四)活動四:找位置.

教師過渡語:愛吃水果吧?桌面上每個袋子里都裝了一些水果,輕輕倒出來.

1.看見什么了?

2.請像我這樣擺上三種水果.(蘋果、桔子、梨)

教師提問:最左邊是什么?最右邊是什么?

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蘋果挨著,放在蘋果的右邊.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著,你們說放在哪兒?桔子的左邊有什么?右邊有什么?

4.蓋住三個水果貼在右邊,告訴學生從右數梨是第四個,能猜猜白紙后面藏著幾個水果?為什么?現在一共有幾種水果?

(五)活動五:找同學家.

教師過渡語:左和右的用處太大了,你們看生活中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1.出示圖片:找朋友

教師:小龍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邊,到底是幾號呢?他犯難了,你們能不能幫幫他?

二、進一步認識左和右,使學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對的.

(一)活動一:討論.

1.指定學生和老師一起玩.

2.老師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的右邊正好反著,到底誰做錯了?

3.把你們的右手舉起來,判斷一下我們倆誰做得對?

4.怎么辦?

教師:由于老師與你們站的方向是相對的,所以咱們的右手剛好相反.(玩拍手游戲.)

(二)活動二:幫一幫.

1.出示圖片:上學路口

教師:小明上一年級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學,于是,媽媽欣然同意了,媽媽把上學的路線告訴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難住了,你們能幫幫他嗎?

2.找人來指一指.像小明這樣站好指右邊.

(三)活動三:上下樓梯.

1.出示圖片:少年宮

1.教師提問:這些小朋友是靠右邊走的嗎?

2.展開討論.

3.學生體驗.五人模仿上樓,五人模仿下樓.想想靠哪邊走.中途停.

(1)老師提問:他們都是靠右邊走的嗎?

(2)老師提問:(親自體驗上下樓的同學)你們是靠右走的嗎?

那你的右邊怎么一會兒在這邊,一會兒又在那邊呢?

4.除了在樓道里行走時我們要靠右行之外,還有干什么的時候我們也需要靠右?

(四)活動四:找球.

游戲規則:找一個同學被蒙上眼睛,再找一個同學拿好獎品站在教室的某一個位置,游戲開始,全體同學開始告訴被蒙眼睛同學的行走路線,如果你們把行走路線告訴得特別清楚,他就能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給你們.

三、小結.

你喜歡上這節課嗎?為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13

教學目標 1、 通過復習20以內數的讀寫,組成數序等,使學生加深對數的概念的認識和理解。

2、 復習20以內的加減法。

3、 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知道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 20以內數的組成及加減法。

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審清題意。

教學難點

關 鍵

教學資源 課件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時間安排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復習加減法的意義

二、提高計算能力的訓練。

三、小結 1、出示圖。

師:這幅圖表示什么意思?怎樣列式計算?為什么用加法呢?

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6+4=10。

師:這帽圖還可以怎樣列式?

生:4+6=10。

師:在日常生活中,6+4=10這個算式還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例子,說說加法算式的其他內涵。

2、出示圖。

(1)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2)學生獨立列出算式。

(3)集體交流反饋,并結合圖意說說每個算式表示的含義。

1、做課本97頁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把計算答案寫在算式的下面,以便于連線和比較大小。

2、做題單中的加減混合運算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說說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

3、做課本97頁的第8題。

(1)比一比誰開的花最美。

教師說明完要求后,學生獨立完成,做對的你的花才能開得美。

(2)填空,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同學互相訂正。

4、做98頁的第13題。

(1)想一想,算一算。

引導學生觀察算式,找出算式的規律后,獨立完成。

(2)破密碼。

可以采取比賽的形式,比一比誰最快打開保險箱的門。

今天我們復習了20以內的加減法。學們利用課余時間還要自己復習兩個加法表和兩個減法表。同學之間還可以互相做口算游戲。每個同學對2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要算得又快又對。

學生快速口算。

討論:指名回答。

學生做完后,問是怎樣想的。

學生觀察,分組討論,說說發現了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題單時,師巡視。 作為復習課,不能只是單純地做習題,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把所學的知識加以系統地整理,因此設計了這樣幾個有價值的問題作為復習課的主線,引入新課。

引導學生在具體問題分析的過程中,總結解決問題的分析思路,歸納解決問題的辦法。

20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教學設計 是我們精心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14

教學目的:通過練習一的練習題目,使學生鞏固本單元所學的兩位數乘兩位數基礎知識,并能把這些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來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進一步感知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時間分配:2課時

一、教學內容

課本第28頁“練一練”和第33頁“練習一”的第1---7題。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熟練準確地計算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幫助學生鞏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并強化混合運算的基本技能。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與計算習慣,提高學生口算、心算的能力,使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重點難點

1、使學生能熟練準確地計算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

2、提高學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四、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上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誰能給大家出一道這樣的題?

學生匯報所出的題,教師把學生出的題板書在黑板上。

提問:怎樣計算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

(先省略因數中的0,先算出乘積,最后在積的后面再添上原來因數中被省略的0)

(二)復習舊知,提高能力。

1、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中的第1——3題。

集體訂正。

2、四則混合運算

出示圖:蘋果每箱30元,梨每箱40元。

買蘋果16箱,梨18箱。

(1)兩種水果各應付多少錢?

(2)一共付多少元?

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30×16=480(元)

40×18=720(元)

(2)480+720=1200(元)

提問:求第(2)問時,你能列綜合算式嗎?在練習本上試一試。

板書:30×16+40×18

提出問題: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什么?

(1)一個算式中如果只有加、減兩種運算,或者只有乘除兩種運算,或者只有一種運算進,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2)一個算式中如果有加法和乘法,或者有減法和乘法,或者有加法和除法,或者有除法和減法時,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和減法。

(3)一個算式中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獨立完成,兩名學生在黑板上完成,然后同桌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三)課堂作業設計

1、練一練的第4、5題。

2、第33頁第1——7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計算能幫助我們解決諸多的實際問題,也是生活中的一項基本技能。希望大家平時多煅練自己的頭腦,成為一個思維敏捷的好學生。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練習一8---15題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幫助學生鞏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體會到

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重點難點

1.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

四、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

五、教學過程

(一)概括總結,點明課題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已經完成了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研究,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就把這部分內容進行一下復習。

板書:復習課

(二)復習舊知,提高能力

1.口算下面各題(投影出示):

200×8=17×100=12×400=

42×20=50×60=14×200=

23×30=43×200=21×40=

2.解決實際問題。

實驗小學共有24個班。運動會前夕,學校為每個班買了一副羽毛球拍,又買了12套飛鏢玩具作為獎品。請你算一算:

(1)買羽毛球拍需要多少元?羽毛球拍19元每付

(2)買飛鏢玩具需要多少元?飛鏢25元/套

(3)一共需要多少元?

教師:先估算一下,然后在練習本上獨完成。

集體訂正:

學生甲:羽毛球拍19元/付,把它想成20元,2OX24=480(元),買羽

毛球拍的錢數不會超過480元。

學生乙:我把它想成20元/付,24個班想成25個班,20×25=500(元),買羽毛球拍不會超過500元。

學生丙:飛鏢每套25元,把12套想成了10套,25×10=250(元),買飛鏢的錢數比250元多。

計算準確結果:

(1)19×24=456(元)

(2)25×12=300(元)

(3)456十300=756(元)

質疑:有什么疑問?有不同的方法嗎?

學生丁:在計算25×12時,我想成25×4×3,就很快地算出了300。

教師:你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的非常好,當一個數與25相乘時,如果乘數中含有因數4,就先算25×4,這樣簡便。那你知道怎樣計算26×35嗎?

3.數學規律。

(1)先口算下面各題,然后觀察這些算式,看你發現了什么?可以怎樣計算?

2×25=()200÷4=()

4×25=()400÷4=()

6×25=()600÷4=()

8×25=()800÷4=()

12×25=()1200÷4=()

(2)集體交流,得出結論:

一個數與25相乘時,可以把這個數先擴大100倍,然后再除以4,結果不變。

(3)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律呢?

因為擴大100后再除以4(縮小4倍)實際上就是擴大25,就是求25,所以存在這樣的規律。

小結:對于這樣的規律,同學們要靈活運用,分析一下是乘25簡便還是除以4簡便,切不可盲目計算。

(三)思維訓練8---13題

(四)課堂作業設計14、15題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的收獲是什么?最滿意自己的哪一方面表現?你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你還有哪些困惑?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15

教學要求:

1. 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用分數表示的方法,并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匯報討論等研究活動順利地完成知識的正遷移,理解和掌握把一個整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的方法,能夠用分數表示一個整體的一部分。

2. 使學生體會分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初步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深刻理解分數的含義。

教學重點: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數表示其中的1份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夠把每份的個數與分成的份數區別開來。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探索新知

1. 復習舊知。

(1)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2)能用一個分數來表示紅色部分占這個風車的幾分之幾嗎?說一說怎么想到用來表示的?(板書:平均分)

(3)通過以前的學習,說說對于這個分數你還知道了哪些知識?(復習分數各部分名稱及意義)

總結舊知: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

2. 探索新知。

(1)出示風車散開的圖,現在誰還能用一個分數來表示紅色部分占這個風車的幾分之幾嗎?說說為什么也是呢?(相機出示: 板書:一個整體)

揭題:今天,我們就用這個辦法,繼續認識分數(板書:認識分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把散開的風車還看成原來的風車,也就是“一個整體”,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關于分數的知識儲備,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把準學生的學情,實現知識的正遷移。)

(2)學習例1:

出示例1情境圖:

? 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 根據回答,師總結示范把4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介紹:數學上一個整體通常畫一個圈來表示,平均分用虛線來表示。)

?讓學生指一指一份在哪里,說一說( )是( )的。

(設計意圖:創設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理解把4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也可以用來表示。)

(3)學習例2:

出示例2情境圖:

?操作、感悟、交流:每只小猴能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先拿出四個圓片分一分,再把你的想法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反饋:1生板演分法,說一說把這些桃平均分成了幾份,指一指每份在哪里,他生說一說每份是這些桃的幾分之幾。

?師總結:(加圈,加虛線)是的,把這些桃,也就是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兩份,分母就應該是2,每份就是它的(板書:2份 )

(設計意圖:用圓片代替桃子分一分,說一說,通過實際操作,從平均分的份數和要表示這樣一份的關系上,抽象得出每份是這些桃的,初步體會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這樣的一份也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

對比辨析:剛才兩次分桃,都是把4個桃子平均分,可是為什么一個用表示其中的1份,一個卻用表示呢?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讓學生理解把一些物體看成整體平均分,也可以用分數表示,分母仍然表示平均分的份數,豐富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為接下來的變式練習提供有力的支持。)

(3)變式練習:

2只小猴分6個桃:

?把這6個桃平均分給這2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呢? ?交流反饋:把6個桃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給兩只小猴,每只小猴分的這

些桃的。

對比辨析:剛才分的是4個桃,現在分的是6個桃,為什么都用來表示其

中的1份呢?

(設計意圖:通過變式練習和對比,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把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的方法,在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對分數知識的理解。)

3. 新課小結。

說一說,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對分數知識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二、鞏固練習,融會貫通

1. 說一說。(想想做做1)

自主練習,討論匯報: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你是怎樣想的?

2. 判一判。

下面的涂色部分都能用來表示嗎?

判斷對錯,說說錯在哪里,怎么改正。

出示正確答案,啟發思考:怎么每幅圖中的涂色部分都可以用來表示?

(設計意圖:通過說一說、判一判,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再次感受:同樣多的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只要平均分的份數不同,表示每份的分數就不同;而不管有多少個物體,只要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表示每份的分數可以相同,為學生的知識建構再次提供平臺。)

3. 涂一涂。(想想做做3)

(1)學生自主分一分,涂一涂。

(2)反饋不同涂法,不同分法。

4.分一分。

出示15個風車。

拿出它的,還剩下幾個?拿出它的,現在還剩多少個?(12個)下面用小棒代替來拿一拿。

拿出這堆小棒的、,說一說是怎么拿的。

還能拿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一?自己動手試試看!(、、)生匯報幾分之一,他生猜是幾根。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豐富對分數知識的理解,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5. 找一找。

(1)找一找我們今天上課的會場里的分數。

(2)找一找校園里、生活中的分數。

(設計意圖: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開拓更豐富的學習素材與應用平臺,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應用意識。)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16

教學內容:課本第52頁~53頁的例2、例3,完成“做一做”的題目和練習十三的第1~4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學會并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運用這個知識來解決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按比例分配的實際應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情境導入

老師今天向學校圖書室借來50本圖書準備分給我們班的男、女同學,請同學們說說該怎樣分呢?(讓學生自由發言,有可能得出男、女同學各分25本,實際上就是我們學過的平均分)

2、復習鋪墊:我們班的男生30人、女生20人,人數不同,你說這樣平均分合理嗎?該怎樣分才合理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象這樣不是把一個數量平均分配,而是按一定的比例來進行分配。這種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板書:比的應用)

二、新授:

1、教學例1(自己改編):六年級向學校圖書室借來圖書50本,按3:2分配給男、女學生,男、女生各分得多少本?

對照課本例2的解題過程,讓學生先獨立解答,然后由各小組討論,并提出問題來共同解答。

師引導:

(1)題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進行分配的?(分配50本圖書,男女生按3:2進行分配。)

(2)男女生分得本數的比是3:2,是什么意思?(就是說在50本圖書中,男女可分3份,女生可分2份,一共是5份,男生占總數的5分之3,女生占總數的5分之2。)

(3)你能求出兩種作物各播種多少公頃嗎?怎樣求?

引導學生進行自己解題。

2、引導學生再次閱讀例2的解題過程,再次質疑

3、練習:做一做第1題。訂正時說說解題時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教學例3。

(1)出示例3:學校把栽280棵樹的任務,按照六年級三個班的人數分配給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個班各應栽樹多少棵?

(2)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后,問:題中要把280棵樹按照什么進行分配?(著重使學生明確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數的比來分配,即按47:45:48來分配。)

(3)根據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數怎樣算出各班栽的棵數占總棵數的幾分之幾?(使學生明確:要先算三個班總共有多少人(即總份數),然后才能算出各班栽的棵數占總棵數的幾分之幾。)

(4)怎樣分別算出各班應種的棵數?引導學生解答。并且把書上的例3做完整。

(5)學生試做“做一做”中的第2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奶糖、水果糖、酥糖和占500千克什錦糖的幾分之幾?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3題。

2.練習十三的第1、3題。

四、作業。練習十三第2、4題。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17

一、教學內容:

54——55頁

二、教學目標:

1、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和除法的意義,了解有關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初步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有關0的除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仔細觀察畫面,說說從圖中都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每只猴子平均可以分幾個月亮?”

(二)、學習0的除法

問題:把幾個月亮平均分?分給幾個猴子呢?

方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想法表達清楚。

列出除法算式:0÷5=0(個)

引導:分給6個猴子呢?0÷6=0(個)

分給7個猴子呢?0÷7=0(個)

得出結論: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小練習:0÷3=0÷8=0÷9=6×0=0×8=

(三)、鞏固練習

做自主練習1和2

(四)、拓展練習

剪窗花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學反思:

大部分同學內容能夠掌握有關0的除法,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不是很熟練,必須多做練習。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范文大全篇18

教學內容:

得數有關“8”、“9”的加減法。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得數有關3、4、5、6、7加減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8”、“9”的加減法,并按下去一課還有得數有關“8”、“9”的加減法的羅列,所以本節課不要求每個學生都能獨立地寫出所有算式,本節課安排了跳繩活動引出有關得數“8”的算式,安排畫一畫引出有關得數是“9”的算式,通過試一試,練一練3題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內容安排接進生活,容易調動學生的興趣。

教學目標:學習有關得數是“8”、“9”的算式,能正確進行計算,發展學生觀察分類能力,感受生活數學之美。

教學方法:講解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投影、每生一張1到8的卡片(誡課前發給學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玩過跳繩嗎?”

生答:結合生活激發興趣

師:“跳繩是一項很有趣的體育活動,看這些小朋友玩的多有趣!”

師:出示跳繩投影。

二、新授

1、跳繩

師:“一共有幾位小朋友在跳繩”。

生:“8位”

師:“你們看一看,能不能把這8個板書:4個男生和4個女生小朋友分成兩組,比如可以這樣分,1個小戴1個戴帽子的,7個不戴的朋友帽子,7個不戴帽子”。3個穿裙子的,5個穿褲子的。2個甩繩子的,6個跳繩的。

學生觀察、討論。

反饋:學生說,教師總結并板書。

師:“我們說把兩組合并在一起是用加法的,大家能不能根據剛才結果列成算式”。

學生算式、教師總結,在相應位置板書。供學生對答案,只要有其中一個。

2、畫一畫,同桌兩人一組。一人涂色,一人記錄算式,然后組織全班交流。

答案可以不同,但要能理解算式。

反饋:投影出示相應的涂色和算式。

學生自己檢查,只要有其中一個。

3、試一試,學生板演。

7+2=() 6+3=() 5+()=8

先收后放

其它學生獨立完成。

三、練習

第一題:教師講清圖意,第一幅求和。要把兩部份合并。第二幅是分開,可以把任意一份作為要求的問題。

第二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對答案。(學生的答案可以多樣化)

反饋、糾正。

第三題:全班游戲,找朋友(湊9)

第四題:數學故事,學生觀察。猜一猜八戒吃了幾塊西瓜,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學生發言討論。

發展學生的想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學會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

小結:討論“這節課,我們知道了什么?”

711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球场围网,青岛车间隔离网,青岛机器人围栏,青岛水源地围网,青岛围网,青岛隔离栅-青岛晟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彩超机-黑白B超机-便携兽用B超机-多普勒彩超机价格「大为彩超」厂家 | 医用空气消毒机-医用管路消毒机-工作服消毒柜-成都三康王 | 环保袋,无纺布袋,无纺布打孔袋,保温袋,环保袋定制,环保袋厂家,环雅包装-十七年环保袋定制厂家 | 电车线(用于供电给电车的输电线路)-百科 | 鲁尔圆锥接头多功能测试仪-留置针测试仪-上海威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小港信息港-鹤壁信息港 鹤壁老百姓便民生活信息网站 | 非标压力容器_碳钢储罐_不锈钢_搪玻璃反应釜厂家-山东首丰智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 短信营销平台_短信群发平台_106短信发送平台-河南路尚 | 三价铬_环保铬_环保电镀_东莞共盈新材料贸易有限公司 | 无轨电动平车_轨道平车_蓄电池电动平车★尽在新乡百特智能转运设备有限公司 | 利浦顿蒸汽发生器厂家-电蒸汽发生器/燃气蒸汽发生器_湖北利浦顿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二手色谱仪器,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蒸发光检测器,电位滴定仪-湖北捷岛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下水道疏通_管道疏通_马桶疏通_附近疏通电话- 立刻通 | 压装机-卧式轴承轮轴数控伺服压装机厂家[铭泽机械] | 免费个人pos机申请办理-移动pos机刷卡-聚合收款码办理 | 真空乳化机-灌装封尾机-首页-温州精灌 | 同步带轮_同步带_同步轮_iHF合发齿轮厂家-深圳市合发齿轮机械有限公司 | Maneurop/美优乐压缩机,活塞压缩机,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尺寸图片,价格经销商 | 气弹簧定制-气动杆-可控气弹簧-不锈钢阻尼器-工业气弹簧-可调节气弹簧厂家-常州巨腾气弹簧供应商 | 包塑软管|金属软管|包塑金属软管-闵彬管业 | X光检测仪_食品金属异物检测机_X射线检测设备_微现检测 | 上海办公室设计_办公楼,写字楼装修_办公室装修公司-匠御设计 | 闪电优家-卫生间防水补漏_酒店漏水渗水维修_防水堵漏公司 | 深圳APP开发公司_软件APP定制开发/外包制作-红匣子科技 | 恒压供水控制柜|无负压|一体化泵站控制柜|PLC远程调试|MCGS触摸屏|自动控制方案-联致自控设备 | 工控机-工业平板电脑-研华工控机-研越无风扇嵌入式box工控机 | 宿松新闻网 宿松网|宿松在线|宿松门户|安徽宿松(直管县)|宿松新闻综合网站|宿松官方新闻发布 | 高空重型升降平台_高空液压举升平台_高空作业平台_移动式升降机-河南华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无线对讲-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重庆畅博通信 | 外贮压-柜式-悬挂式-七氟丙烷-灭火器-灭火系统-药剂-价格-厂家-IG541-混合气体-贮压-非贮压-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气体灭火设备-探火管灭火厂家-东莞汇建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温室大棚建设|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 上海办公室装修,办公楼装修设计,办公空间设计,企业展厅设计_写艺装饰公司 | 氢氧化钙设备, 氢氧化钙生产线-淄博惠琛工贸有限公司 | 轻型地埋电缆故障测试仪,频响法绕组变形测试仪,静荷式卧式拉力试验机-扬州苏电 | 上海橡胶接头_弹簧减震器_金属软接头厂家-上海淞江集团 | led全彩屏-室内|学校|展厅|p3|户外|会议室|圆柱|p2.5LED显示屏-LED显示屏价格-LED互动地砖屏_蕙宇屏科技 | 27PR跨境电商导航 | 专注外贸跨境电商 | 茶叶百科网-茶叶知识与茶文化探讨分享平台 | 湿地保护| 金属回收_废铜废铁回收_边角料回收_废不锈钢回收_废旧电缆线回收-广东益夫金属回收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