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三年級簡短教案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教案是指每節課教師所寫的每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三年級簡短教案,希望對大家寫三年級簡短教案有所幫助。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圖畫,教給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和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培養學生細致觀察和形象思維的能力;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認真閱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課文是怎樣一步步描寫燕子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點:

⑴按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群山、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觀察燕子的。通過看圖,知道畫的是春天的景色,明確燕子與春天的關系。

⑵著重觀察燕子的外形和飛行、停歇時的情形。

三、教學難點

通過美的語言,體會燕子的美、春光的美,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四、課前準備

1、掛圖、投影片。

2、生字詞卡片。

3、課文錄音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燕子(看圖學文)

2、出示放大的燕子彩圖。提問:誰能介紹一下有關燕子的情況?(燕子是候鳥,春天從南方飛到我們這兒來。燕子的特點:翅膀很長,尾巴象張開的剪子,背部的羽毛是黑色的,肚皮上的羽毛是白色的。常在屋檐下銜泥做巢居住,捕捉昆蟲。)

二、指導看圖,了解圖意

1、仔細觀察這幅圖,看圖上都畫了些什么?(山、湖、稻田、桃花、柳樹、燕子。)

2、請你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說說圖上的景色。再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說說燕子的外形和燕子飛行、停歇的情形。

引導學生看圖說出:

⑴圖畫上畫的是春天的景色。有遠山、小湖、稻田、粉紅色的桃花、黃色柳絲、各種色彩鮮艷的花。⑵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近處的一只燕子橫掠湖面,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平靜的湖面蕩起了一圈圈的波紋。另一對燕子正越過湖面飛向柳樹。有一只燕子已飛到高柳之下。遠處有幾對燕子停在電線上,遠遠看上去有幾個小黑點。這些活潑可愛的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生機,使春天更加充滿蓬勃向上的活力。有了它們,春天顯得更加美麗可愛。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學課文。

⑴輕聲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用生字卡片檢查)

⑵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燕子的?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第一段主要寫燕子的外形特點;第二段主要寫春天,燕子從南方趕來了;第三段主要寫飛行的燕子;第四段主要寫停歇的燕子。板書:外形、趕來、飛行、停歇。)

四、看圖對照課文,說說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觀察燕子的

(先觀察燕子的外形,然后觀察到燕子出現時的春光美景,再觀察燕子飛行時的動態,最后觀察燕子停歇時的靜態。)

五、指導朗讀全文。

六、隨堂練習。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朗讀課文。

2、簡述各段主要內容。

二、看圖學文

1、看圖學習第一段。

⑴看圖,口述燕子的外形特點。

⑵指名讀第一段后回答:課文從哪幾方面描述了燕子的形象?是按什么順序來描述的?(課文著重通過羽毛、翅膀、尾巴勾畫出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形象。是按照從部分到整體的順序來描述的。板書:羽毛、翅膀、尾巴。)

⑶這一段表達了作者對小燕子什么樣的感情?(喜愛之情)美妙音響的樂音,踴躍地加入春天的大合唱。這幾個詞準確地寫出了燕子飛倦時的&39;形象。討論中隨時板書:落、痕、像……。)

⑶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總結全文,指導背誦。

(聽配樂朗讀錄音帶,進一步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光的美;學習有感情地讀。)

1、這篇看圖學文以燕子為中心,從燕子的外形寫到春天的景色,再寫燕子飛行的情形,最后寫到燕子停歇時的形象,從而贊美了春天美麗的景色,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

2、用充滿歡樂、愉快的心情齊讀全文。

四、隨堂練習。

背誦全文。

作業設計

1、將上下兩排的字,用“→”連成詞。

悄俏消峭哨稍梢捎

俊壁取靜帶子息眉

2、填空:

⑴一身()的羽毛,一對()的翅膀,加上()的尾巴,湊成了()的小燕子。

⑵有的()過()的湖面,()或()偶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開去。

⑶()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細線,多么像()啊。停著的燕子成了(),譜出一支()的贊歌。

⑷作者先觀察燕子的______,接著觀察_________,然后觀察________,最后觀察____________。

3、在括號內填上恰當的詞。

()的翅膀()地掠過

()的柳絲()地蕩漾

()的春天()地演奏

()的燕子()地敲打

()的贊歌()地編織

4、仿照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寫法,抓住特點,寫一種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的外形。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2

教學內容:新課程人教版數學第五冊教材122頁(總復習)11、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能夠比較熟練的比較分數的大小,并能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計算。

2、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意識。

3、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理念,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重點:初步認識簡單分數的含義,解決簡單的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難點:分數大小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復習: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嗎?一次,唐僧派豬八戒前去探路,誰知去了好久也不見回來。于是派孫悟空去找。原來豬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剛咬第一口,悟空就從天而降。孫悟空說:“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點,聽了高興極了,說:”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同學們想一想,到底誰吃的多或少

呢?它與哪一部分知識有關呢?

生:悟空吃得多,八戒吃得少;與分數的知識有關。師:你們說的很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回顧分數的有關知識。同學們,樂不樂意?板書:分數的初步知識

(設計意圖:運用學生喜歡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對分數的探究欲望。)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師在黑板上畫出如下方格:

師:誰能看著這幅圖說出一個分數?

生:師:你能自己到講臺上用陰影部分標出這個分數嗎?

……

師:為什么這些陰影部分都能用表示呢?

生:因為它們都是從平均分的8份中取出兩分,所以都用表示。

師:你還能在這個圖中找到別的分數嗎?又怎么用陰影部分來表示你找到的分數呢?

生:……

師:同學們真不錯。寫出了這么多的分數,結合下圖,誰還能說出涂紅色(藍色)的部分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一個同學說分數,另一個同學說出這個分數表示的意義。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多媒體課件。

4、收集關于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第一課時

看圖導入,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讀后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課文的具體寫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借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巧妙結尾、設置懸念: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描紅、摹寫。

第二課時

貼圖導入,激發興趣

1、貼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可有一天,列寧發現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b.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么?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

b.讀后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為什么要捉走這只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發表看法,相互補充,匯報體會。

4、相機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5、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2、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讀體會,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么要問鳥?鳥怎么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5、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美美地讀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6、小結板書,總結課文。

收集故事、積累提高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現了什么?大家一起來說說。

2、收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開展講故事比賽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4

教學目標:

Amy has got a bike.

S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Ms Smart hasn’t got a car. She walks to work.

教學重點:

談論交通工具及交通方式

教學用具:

a recorder, word cards, pictures

教學程序:

一、熱身復習

1.老師熱情地和學生打招呼問好,并一起演唱一首英文歌曲。

2.老師課前準備一大包東西帶到課堂上來,請學生運用句型“Have you got...?”猜測包里有什么東西。如果包里果然有這樣的東西,老師就要掏出 來,直至包里的東西全部被猜中。

二、課文導入

1.老師事先錄制一些交通工具的聲音,例如:小汽車、公共汽車、自行車、火車、輪船、飛機。老師請學生聽錄音,并猜測是什么交通工具。然后老師分別把交通工具的單詞寫在黑板上,同時畫出相應的簡筆畫或貼上相應的圖片。

2.老師帶領學生繼續熟悉關于交通工具的單詞。老師說出單詞,學生模仿發出相應的聲音;也可以由學生模仿交通工具的聲音,學生說出單詞。

三、課文教學

1.老師創設情景來呈現SB Unit2活動1的內容。老師在黑板的左上角畫出一所學校的簡筆畫,在右是角畫出一座辦公大樓的簡筆畫,在黑板的下方分 別貼上小汽車、公共汽車、自行車和步行的圖片。老師介紹說:“Amy和Sam要去上學,Mr. Smart和Ms Smart要去上班,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使用的是哪種交通方式呢?”老師播放課文錄音,請學生仔細聽,并試著找出問題的答案。

2.老師指著Amy問全班同學:“How does Amy go to school?”引導學生回答:“S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以同樣的方式練習其他。

3.放錄音,每句話后停頓,請學生跟讀。并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表演課文。

4.完成SB Unit2活動3。請學生兩人一組輪流指著不同的交通工具的圖并介紹說:“My father/mother goes to work by...”可以請幾組學生到教室前面進行展示。

四、課文學習

1.學習SB Unit2活動4的韻詩。請學生邊看圖畫邊聽韻詩的錄音。老師播放錄音,請學生邊聽邊試著重復。帶領學生脫離錄音朗讀韻詩,老師控制節奏。

2.學習SB Unit2活動6的字母。注意糾正學生的發音。

3.把字母和單詞相結合,編成歌謠并學習。然后請學生進行單詞的擴展練習。

五、課后作業

個別完成

1.聽錄音,朗讀SB Unit2活動1的課文,并試著背誦。

2.搜索一些未學過的有關交通工具的新單詞,制作成單詞卡片,并配上圖畫。下節課前把新單詞介紹給全班同學。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5

《花的學校》

花的學校

教學要求:

1.會寫本課生字,正確認讀“罰”等5個生字。掌握“假”這個多音字。會寫“落、荒、笛”等13個生字。認讀“濕潤、荒野、簌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花在綠草上跳舞的情景。

3.在閱讀、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的意境。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教師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拉賓德拉納特o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二、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1.讀準下列字的字音。

荒笛罰假裳

2.交流、識記生字。

A.加偏旁記憶的字:荒-謊

B.換偏旁記憶的字:笛-油

3.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濕潤:潮濕潤澤。

荒野:荒涼的原野。

狂歡:縱情的歡樂。

急急忙忙:心里著急,行動加快。

三、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同學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其他同學思考每一段講了什么內容?教師相機指導。

3.說說每段的內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想象陣雨降落時,花兒在綠草地上跳著狂歡的舞。

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5自然段):想象雨來時,關了門在做功課的花朵們便放假了。

第三段(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們在雨中穿著各色的衣裳,沖了出來。

第四段(第7自然段~第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們急急忙忙趕回家,他們對準媽媽揚起了雙臂。

四、朗讀課文,畫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

1.聽教師朗讀。

2.教師領讀,學生齊讀課文。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

4.同桌交流,說一說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師利用課件出示佳句。

6.讓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賞。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真正了解健康的意義,知道健康的含義以及應注意的方面。運用以前學習過的美術知識進行綜合性活動。

2、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動,激發學生關注健康的、熱愛生活的積極態度,使身體素質得到提高。

3、通過此項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公眾傳播意識,良好的社會實踐能力,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

制作健康卡、記健康日記、制作海報宣傳。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動腦筋做出有創意的作品。

教學用具:

鉛筆、記號筆、圖片等。

教學課時:

2課時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會唱《健康歌》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動一動好嗎?

二、新課

“健康”是現代人最重要的財富。健康每一天從小事做起.你能說一說哪些是健康的習慣嗎?學生小組討論:不挑食,愛吃蔬菜,早晚刷牙都是好習慣。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壞處。我們今天就來制作一些漂亮的健康卡來時刻提醒我們和家人來關注健康。

1、學做健康提示卡

1)欣賞各種形式的健康提示卡

2)探索學習書中的立體卡的制作步驟和方法。

3)自己設計一張新穎的健康提示卡,材料選擇要豐富、色彩要醒目跳躍,提示語要簡潔。

2、畫健康日記日記畫可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讓大家輪流去做記錄,通過圖文形式交流健康的生活方式。

3、小組合作做海報海報有大標題、生動的插圖、和健康提示語。

4、制作宣傳服飾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些有趣的道具

5、實踐活動我們可以在校園或社區開展健康宣傳。小組成員合理分工。

三、小結

健康是我們寶貴的財富,只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美好的將來,才能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所以請大家行動起來,健康每一天吧!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7

【學習目標】

1、認識“漿、耀”等14個生字,會寫“隙、暇”等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應接不暇、不可計數”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描寫最美的或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諧之美,激發熱愛自然的情趣。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鳥、樹的詞語。

2、制作大榕樹,百鳥飛翔和畫眉的課件。

3、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出示“天堂”,提問:這個詞常常用來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環境,沒有煩惱,只有快樂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鳥的天堂”指什么?

二、出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初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交流:你喜歡讀哪一節?

教師相機出示學生感到陌生或困難的詞語:

縫隙、顫動、應接不暇、靜寂。

三、精讀大榕樹部分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圖文對照:欣賞圖畫(課件——大榕樹),把能表示榕樹特點的詞寫到黑板上,可以從課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詞來概括。

3、我們來看同學們所寫的詞,有不合適的嗎?井把它劃去。

4、大榕樹的這些特點,都交叉地寫在課文第七、八自然段,現在老師只要求你們通過自古的朗讀,把這些特點表現出來,你先自己試試。

5、指名讀。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枝3c5L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

a.你為什么這樣讀?

b、“垂”寫出榕樹最與眾不同的特點,獨木成林,盤根錯節。

c、“枝上生根、不可計數”寫出榕樹很奇特、很壯觀的景象。

d.就讓我們把奇特、壯觀、美麗的榕樹朗讀出來。

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

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a、讀了這句話,你最喜歡哪里?為什么?

b.看著這一切,作者被榕樹的勃勃生機震撼了,產生了聯想,請你再讀這一段話,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聯想到的?

c、這么美的大樹,這么美的語言,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

d.通過剛才的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讓我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大榕樹這一部分。

e、把你最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8

《種草莓》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會寫“莓、栽、淋、慢、鏟、豌、趴、蠶、酸、汁”10個生字;掌握由生字組成的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清文章的記敘順序,體會語言中流露出的對草莓的喜愛及種草莓的快樂之情。

二、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朗讀課文。

2、在自主閱讀中理清文章的記敘順序。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愛吃哪些水果?

2、(出示圖片)看,這是什么水果?(板書:草莓)練習說話:多好看的草莓啊,誰能說說它的樣子和味道?

3、這么好看又好吃的水果,要是能親自把它種出來,那該多好啊!(板書:種)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種草莓》。(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聲地自由讀課文,連讀邊標出自然段。讀后,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2、指名輪流讀課文段落。其余同學邊聽邊把新字詞畫出來,不懂的詞語做出標注。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

(1)指名認讀帶點的生字,重點指導“鏟(chǎn)、豌(wān)、酸(suān)”的讀音。

(2)齊讀生字。

(3)出示生詞,認讀生詞。

草莓栽革淋雨慢慢兒小鏟子

豌豆趴蠶豆酸味果汁

(認讀時,注意指導讀兒化音“慢慢兒”,先老師范讀,學生跟讀,再從課文中找出這樣的兒化音來練讀,如:“小苗兒、花兒、小果兒、頭兒”等,反復讀,理解在這些詞后加上兒化音,更估出了草莓的可愛)

2、小組討論識記方法。

你認為哪幾個生字難記、難寫,你想用什么辦法來記住它?(自由匯報生字的識記方法,教師相機指導)

重點指導:

(1)“栽”與“裁”比較,引導學生找出不同之處,并想想“木”和“衣”分別代表什么,學生比較發現:“栽”是把植物的苗兒種在土壤里,“裁”是把一塊衣料按一定民就寸展開。

還可以練習題,鞏固運用:

栽裁

衣服種樹苗縫剪

(2)“豌”:與“碗、宛”比較組詞。

(3)“酸”:仔細觀察,左邊是“酉”,不是“西”,右下部分是,不是“又”。

3、指導書寫。

(1)著重指導觀察“栽、豌、蠶、酸”幾個字,說說應注意哪些筆畫,各寫三遍。

(2)自由練寫,將每個字寫兩遍。

(四)再讀課文,梳理順序

1、同學們,《種草莓》這篇課文共6個自然段,而每個自然段都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內容,你能找到它嗎?自由讀課文,找到了就畫上橫線。

2、交流,概括。

(1)對有爭議的第4、5自然段可再讀讀,討論明確:第4自然段既寫了花,又寫了果,可以和寫果的第5自然段合并,用兩個詞概括:開花、結果。

(2)明確線索:春天—栽苗—長高—工花—結果—成熟。

3、齊讀第1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溫習舊知,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初學了課文,誰來說說種草莓的過程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板書:栽苗、長高、開花、結果、成熟)

3、自由讀文,看看各個階段草莓是什么樣子?小弟是怎么做的?

(二)選擇朗讀,品味語言

1、選擇你喜歡的部分,再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把你喜歡的段落大聲讀給同學聽,并說說你喜歡的原因。相機指導以下三個重點句段:

(1)“細細的春雨酒下來,淋在小葉上,葉兒慢慢長大了。暖暖的太陽出來,照在花盆上,小小的苗兒長高了一點兒。輕輕的春風吹來,吹在小苗上,小苗兒又長高了一點兒。小弟用小鏟給松松土,小苗兒更壯了。”

①多美的情景啊,誰能把它美美地讀出來?

②教師根據朗讀情況進行指導。

“細細的、暖暖的、輕輕的、松松土”——你們發現了什么?(這些詞都是重疊的)

再自由地小聲讀一讀,體會這些重疊詞有什么好處?(說明春雨、春風、陽光和小弟的動作都是那么溫柔,在細心地呵護著小苗兒,好讓小苗兒茁壯成長)

③再指名讀,讀出溫柔、鄶暢的感覺。可加上動作表演讀。

(2)“小小的花兒凋謝后,出現了一顆小疙瘩。小綠疙瘩一天天長大,顏色也慢慢變淺,成了的小課兒了。……小草莓了,朝外的一面開始發紅。”

①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②課件演示(或動手畫一畫)果兒的變化。

③草莓從“綠豆般的”到“豌豆那么大”再到“像蠶豆一樣大”,作者觀察得很仔細,而種草莓的小弟就更不用說了。指名讀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話,猜猜:弟弟心里在想什么?

(3)出示課文的最后一段,學生自由朗讀,用橫線畫出草莓成熟的樣子,用波泫線畫出品嘗草莓的句子。

這么好看又好吃的草莓誰不喜歡呀,讓我們也來美美地讀一讀,要品出草莓的香甜喲。

(三)總結升華,拓展練習

1、談感受,小結:學習了課文,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草莓的可愛,也從小弟的身上體會到種草莓有無窮的樂趣。

2、語言積累: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讀一讀,背下來。

3、拓展空間: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大人的幫助下,嘗試種植小豌豆或其他植物,仔細觀察它的生長過程,并寫下觀察。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9

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是

1. 按要求構造三位數,會擺出三位數中的數與最小數。

2. 能讀和運用流程圖做減法塔。

而對學生而言,雖然他們在二年級已經初步接觸了有關于“流程圖”的知識,但在理解和具體應用上還較依賴于教師的枚舉和講解。所以,在一開始時,我讓學生先嘗試看懂流程體,并利用自己做的數卡擺一擺,試一試,在以例題為例,讓學生真正理解流程圖的意思,掃除理解上的可能遇到的問題。

同時,在減法塔的具體計算中,我先讓學生自己嘗試用5、8、7構造減法塔,學生發現這是一個四層塔,接著,又嘗試發現6、7、8三個數構造出的是一個五層塔。這是我讓學生自己任選三個數,在試一試,想一想通過這三個減法塔的構造你有什么發現?

果然,孩子們有了以下發現

1、 每次計算,十位上的數字一定是9,且最后一層塔的三個數一定是9、5、4,結果是495;

2、 好像三個數構造出的減法塔最多是五層;

3、 每次計算結果各個數位上的和一定是18。

其中第一個發現,在教師的適時引導下他們也找到了其中的道理。即,給三個數字,要把它擺成數和最小數,那么十位上的數一定是相同的;而且最小數的個位數一定大于數的個位數,這樣在減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退位,所以得到的差的十位數必然是9。

對三年級學生而言,往往他們需要在嘗試、討論、在嘗試、在討論的過程中發現規律,并運用規律創造性地解答實際問題。因此,我決得,給孩子從足的時間和思考的空間,是十分有必要的。

到這里為止,似乎這堂課已經完成了教學目標,而我卻又顧弄玄虛:“你們知道嗎,只要你們報出三個數,我就知道他會是基層塔!”學生們興奮不已,急切地抱著數字,我都一一回答。速度快的,還進行了驗證。他們在興奮的同時,也皆且得像知道其中的秘密。我這時告訴他們

1、 其實減法塔的層數都與9的分拆有關。即;

9(8-1)(五層塔)

9(7-2)(四層塔)

9(6-3)(三層塔)

9(5-4)(二層塔)

9、5、4,這三個數為一層塔。

在計算時可以將三個數中的數-最小數-1即相當于它相對應的層數。

2、 三位數最多是五層塔,三位數和四位數有書本上流程圖所揭示的特點,但五位數就沒有這樣的特點了。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更加覺得,讓學生在游戲、嘗試的活動中自己發現其中的規律,遠遠比直接告訴他們更有意義;其次,這樣的教學內容在教學時,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養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有趣和有用,但對于一些牽涉到數論的知識,可不求甚解,無需面面俱到。但教師可有意識地告訴他們一些有趣的規律,讓他們享受拿來主義的快樂。但這對矛盾的解決則有賴于教師對教材的更好研究。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10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用“究竟”、“漸漸地”造句。

2、了解水上飛機的主要作用,激發兒童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志向。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水上飛機的主要作用,激發兒童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志趣。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趣設懸

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聽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談聽讀后的感受。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的詞語。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認讀,哪些字的音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2、各種形式讀。

3、談談這些詞語哪些已經懂了,還有哪些不理解。把自己理解的詞語的意思介紹給大家聽。不理解的下節課再解決。

五、再讀課文

要求:字字讀準,句句讀通;標出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

2、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

3、師生評議。

六、指導識記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聽寫詞語

二、重點精讀,評鑒領悟

1、學習交流第一自然段。

(2)討論:這條船與我們看到的船有什么不同?看到它,你想知道什么?

看看書上是怎么寫的?

(3)指名讀第一自然段。齊讀。

哪個詞是無邊無際的意思?問個究竟是什么意思?

(4)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一自然段的意思。

(5)指導朗讀,讀出小海鷗好奇的語氣。

過渡:小海鷗想去問個究竟,它是怎么問的?那個怪物又是怎么回答的?

2、學習交流第二~7自然段

(1)自讀課文,說說那條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

(2)朗讀訓練。思考:小海鷗是怎樣問的?水上飛機又是怎么回答的?

(3)分角色朗讀。

(4)讀了它們的對話,你讀懂了什么?

(5)重點品讀5、6自然段。

①齊讀。

②“我”是誰?“佩服”怎么理解?小海鷗佩服它什么?

③練習用“迅速”造句。

(6)重點品讀6、7自然段。

①讀一讀,想一想:給海上救護機的兄弟們分別起一個名字,說說它們各自有什么作用。

②討論交流。

③你能說說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嗎?

(7)指導分角色朗讀2~7自然段,讀出小海鷗好奇、佩服的語氣,讀出水上飛機自豪的語氣。

(8)學習交流第8自然段。

①輕聲讀課文,用“~~~”畫出水上飛機說的話,用“---”畫出它出發的句子。

②想象:海上救護機是怎樣救護遇險的船只的呢?

③讀了這段后,你有何感受?

④用“漸漸地”造句。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總結全文,激發探究興趣。

五、布置作業。

1、完成“練習與測試”上有關作業。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11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第五冊第44—45頁。

二、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長》是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周長》的第一節課,本節主要教學內容有:通過描一描、量一量、摸一摸等實踐活動,理解周長的含義,為后面認識各種圖形周長的含義,及周長的計算做好鋪墊。計劃一課時進行教學。

本課教材有以下編寫特點:首先通過螞蟻爬過樹葉的邊線一周,使學生初步直觀認識什么是樹葉的周長;然后又通過操作活動理解周長的意義;最后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轉化”方法是研究和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有效的思考方法,是運用事物運動、變化、發展和事物之間互相聯系的觀點,把未知變為已知,把復雜變為簡單的思維方法。

課后的練習向學生滲透了平移的數學思想。因此,在教學中,力爭做到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滲透數學轉化思想,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會用"轉化"思想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數學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2、過程與方法:在“描一描、摸一摸”等學習活動中培養獨立思考,動手操作的能力;在估腰圍、測腰圍的過程中培養估測的能力,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教學難點: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四、學生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學習這個平面圖形,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習熱情,通過描樹葉的邊線、摸物體的面的邊線,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通過讓學生量一量、算一算自己摸的面的周長,關注學生對測量的體驗。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六、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直尺、線、皮尺、各種實物、樹葉等。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老師剛才給每個同學都分發了樹葉,今天我們就借助樹葉來學習知識。大家又會想了,樹葉怎樣才能輔助我們學習知識呢。

1、我們就來描一描把它的形狀畫出來、怎么樣,像不像上美術課?(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

2、誰愿意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里開始的,到哪里結束、)

3、剛才大家描的有什么共同的特點(沿邊線圍著圖形,描了一周)

4、小結:看來,不管從哪里開始,大家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了一周(結合實物演示),這一周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什么呢我們能幫它取一個名字嗎(樹葉頁面的周長)老師在課前也描了一片樹葉,誰來判斷一下,老師描出來的是不是樹葉的周長呢?(出示未封閉圖形)老師描的不是封閉圖形,這種圖形沒有周長。

怎樣的圖形才有周長呢?(引出周長的概念,結合封閉圖形與未封閉圖形,強調周長的意義、)

(二)、實踐探索,理解新知。

1、通過分一分,畫一畫,讓學生初步感知周長。

第一步:用cai課件顯示多個圖形,讓學生在比較中給圖形分類,揭示封閉圖形與非封閉圖形。

第二步:請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幾個封閉圖形。

第三步:有選擇性的展示學生畫圖。請同學評一評,并指出所畫圖形的周長,使學生獲得一種滿足感,進一步體會到在同一平面內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2、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深入感知周長的意義。

(1)有了上面的前提教學,我就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拿出課前準備好了的各種葉片描出一周的長度,在描的過程中體會周長是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里面部分不是周長。再完成課本p45第1題。(強調是邊線)

(2)引導學生找一找身邊物體表面的周長,如:課桌面的邊線、數學書封面的邊線、黑板、文具盒等多個物體表面的周長。并動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組內說一說。

(3)提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怎樣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長度?怎樣走才是操場的周長?

(4)認識平面圖形周長、談話:剛才我們指的都是物體面的周長,現在我們來看看平面圖形的周長,這是什么圖形(課件顯示三角形類似p45第2題1圖)這個圖形的周長在哪呢?小黑螞蟻很感謝你們為他做裁判,它為我們指出了三角形的周長,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動態演示小螞蟻沿著三角形的邊走一周)小螞蟻走的這一周的長就是三角形的周長、我們一起來指一指、(強調圍成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三)、自主操作,鞏固新知

1,量一量平面圖形的周長

(1)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平面圖形的周長,那么平面圖形的周長該怎樣求呢?(課件逐一出示:第45頁第2題)、同學們打開課本第45頁的第2題、你想怎么量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量一量、帶著問題思考,動手、像這種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圖形,量出各邊長度,相加就行了、以后遇到這樣的題目我們就這樣做、

2,量一量樹葉的周長

(1)談話:我們已經會量平面圖形的周長了,你們手中都有一片樹葉,那么你手上樹葉有多長。

八、總結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

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環境,使學生認識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能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基本技能目標: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認識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對東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學過程:

室外部分

一、導入

師:今天有許多老師來聽課,其中不少老師還是第一次來到我們緯二路小學呢!對我們學校不是很了解,大家能不能先當個小導游領著老師們參觀一下我們的'學校?時間的關系我們只參觀前院四周的情況,介紹時注意使用正確的方位詞。能當好小導游嗎?(能)下面就分小組請老師們去參觀吧!

(學生分小組進入操場向參觀的老師們介紹校園)

二、認識東、西、南、北

1、認識東、西、南、北。

學生集合匯報。

師:同學們是怎樣向老師們介紹的?

(學生用以前學過的前后左右來介紹校園的情況)

師:為什么幾位同學有的說他的前面是教學樓?有的說他的前面是幼兒園樓呢?

(兩位同學站的方向不一樣,所以他所面對的事物就不一樣。)

師:看來用我們以前學過的前后左右來描述,有局限性了。怎么辦呢?你還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嗎?

(可以用東西南北來描述)

師:你知道哪是東嗎?(太陽升起的方向就是東方)

知道了東還能知道那個方向?(西方,東與西相對)

剩下兩個方向是什么?(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么知道的?

2、鞏固東西南北。

師:看大家是不是認清了東西南北,咱們來做幾個小游戲。

教師說方向,學生轉向那個方向。(速度適當加快,增加娛樂性,使學生在游戲中熟練辨別東西南北。)

一學生說方向,其余學生指出相應的方向。

用方位詞再來介紹一下我們的學校。

3、知識擴展。

師:在學校同學們都已經熟練地辨別出東西南北了,出了學校還分得出來嗎?老師要考考大家,東圖書店在我們學校的哪個方向?聚豐德呢?泉城廣場呢?

師:你的家大約在學校的哪個方向?

室內部分

4、方向的相對性。

師:回到電教室,你調向了嗎?文化墻在操場的哪邊?辦公樓呢?教學樓呢?幼兒園樓呢?

師:現在在多媒體教室里,我在同學們的哪邊?門呢?那幼兒園樓在我們的哪邊?哎?剛才有同學說幼兒園在操場的南邊,可現在幼兒園又在我們的北邊,這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幼兒園在動,而是我們站的位置不一樣了。)

師:看來我們再敘述方向時,要說明誰在誰的什么方向。

三、認識地圖上的方向

師:老師這兒有一張我們學校的平面圖沒有完成,同學們能將“文化墻、教學樓、辦公樓、幼兒園樓”及它們的方向填在操場四周并把這張平面圖完成嗎?試試看!

學生繪制,展臺前展示,介紹繪制情況。說說為什么這么畫。

師:同樣的校園,有的同學把“東”畫在了上面,有的把“北”畫在了上面,如果不標出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別人還能清楚地看懂我們的示意圖嗎?怎么辦呢?

(我們可以統一一個畫圖的標準)

師:對了,根據地理知識,在地圖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板書)為了使大家知道我們是按這個標準畫的就在圖的右上角畫一個向上的箭頭寫明“北”。

師:請同學們修改一下你的示意圖。

展示。

四、看圖辨方向

1、游樂園。

師:春天就要到了,我們該去春游了,我們一起去兒童樂園玩好嗎?(出示)

師:介紹一下公園的情況。(如果沒用上方位詞可引導學生“用上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來介紹”)

師:你怎么知道花壇的北邊是噴泉的?

我們先去哪兒玩?(學生自主選擇進入并介紹情況)

2、北京。

師:去過北京嗎?老師有幾張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學生欣賞。

師:這兒有一張天安門廣場的照片,同學們能根據左下角的平面示意圖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嗎?

變換不同的位置讓學生說說四周的情況。

五、小結

今后我們再出去旅游就可以運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順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在Windows圖畫程序中繪制簡潔的圖案。

2.指導學生采用Windows圖畫程序進行復制,粘貼,組成一幅四方連續紋樣。

3.引導學生通過創意和__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設計制作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在繪畫程序中繪制簡潔的圖案。

2.指導學生利用畫圖程序進行復制、粘貼,組成一幅四方連續紋樣。

3.引導學生通過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設計制作成功的喜悅。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電腦演示示范作品以及電腦軟硬件設備。

2.教育學生要愛護電腦設備及專用教室的教學設施。

教學活動過程:

活動一:

做好學生進電腦室上課的組織工作,安排好每位學生的座位及上機的電腦,確保電腦能夠正常運行。

復習學過的Windows畫圖程序的__作方法及本課的圖案設計,排列,重復等造型知識內容。

活動二:

教師可先讓學生欣賞一些電腦設計和制作的四方連續紋樣優秀作品。

利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活動三:

教師以清晰的演示復習畫圖程序界面上的各種工具的用途,當場演示電腦繪畫中圖案繪制,復制,粘貼,翻轉和旋轉,拉伸和扭曲等創作方法,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教師演示并帶領學生共同完成一些翻轉和旋轉,拉伸和忸曲等變化的電腦繪畫方法和__作。

讓學生隨意地使用一下軟件中的各種工具,進一步掌握繪制,復制,粘貼,翻轉和旋轉,拉伸和扭曲等動作。

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愛電子畫筆和顏色,通過想象與構思,利用工具箱中各種工具,設計并畫出一個有趣的形象。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復制,粘貼,翻轉和旋轉,拉伸和扭曲的動作,制作出有獨特情趣的四方連續紋樣。在作業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意和繪制。

作業指導要點

1、上機打開電源,操作電腦進入Windows畫圖程序。

2、用左側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先畫一個矩形,再用畫筆等工具在矩形中進行簡單的紋樣創作,點取油漆桶,刷子等工具進行上色__作。

3、點取選取工具在畫面上選擇對象,接著在編輯菜單中點擊復制,便可復制對象到系統剪貼板。

作業完成后讓學生在屏幕上互相評價,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

收拾與整理:

指導學生按照現正確的步驟安全地關閉電腦,整理桌機,地面,保持教室環境整潔。

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積極尋找上機的機會,去試用更多的工具和技巧,進行生動有趣的電腦造型活動,更熟練地掌握計算機繪畫技能。

教學參考資料

電腦繪畫的彩色輸出:

在電腦在完成了繪畫作品后,除了讓其在屏幕上顯示外,恐怕我們最想做的還是把作品變成一幅活生生的彩色圖片。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依靠電腦輸出設備,目前常用的彩色輸出設備有以下幾種:

1、彩色噴墨打印機:這是最常用的輸出方式,“噴墨”這個詞清楚地解釋了這種打印機的工作原理。一束極細的墨水噴到介質上就是一個像素。噴墨打印機不公有墨,還有噴頭。噴墨技術使用很廣泛,從小型彩色打印機到大型彩色噴繪機都可以應用。噴墨設備的優點是經濟,迅速,適合在平面介質上打印。

2、熱蠟打印機:熱蠟打印機使用有彩色的色帶把顏料轉移到輸出介質上。成像頭產生的熱量使蠟熔化到介質上,形成鮮艷明亮的色彩。這種熱蠟打印機一般為專業圖像或廣告商的設計輸出使用。

3、彩色激光打印機:彩色激光打印機用迅速產生高質量的彩色圖像輸出。這種打印機使用激光和干顏料生成圖像。激光把顏料加熱固定在輸出介質上。彩色激光打印機的最大缺點就是價格太高。

札記:

電腦美術每學期都有,但著重點不同,象本次電腦美術就是四方連續為主,可以以“我的花布最漂亮”為題來進行作業設計。但由于沒有打印機,作業效果的展示顯得有些蒼白。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14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小故事導入新課

放寒假時小紅去了一個度假村。一天她去度假村旁的森林公園玩,可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她該向東、西、南、北哪個方向走呢?

二、愉快體驗,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

(1)出示第2頁彩圖。

(2)我們現在來到了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你們看見了哪些建筑物?愿意當小導游為大家介紹一下嗎?同桌之間互相解說。

(3)指名上臺講。

2、學習例1:出示第3頁彩圖。

(1)圖上畫的是小明和他的學校,你能告訴老師他在干什么嗎?大家想和他一樣去我們的操場上認識這四個方向嗎?

早上太陽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陽,我們面對的是什么方向?背對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學生相互說說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現在同學們像老師一樣伸開兩臂,我們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讓學生說說學校的東、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提問學校的教學樓等建筑物在操場的哪一面?

(3)請4位同學面朝4個方向背對背站好,讓他們說說自己面對的方向。引導其他同學觀察和發現東西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南北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

強調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4)回教室填寫例1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練習一第1題)?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5人一組,1人指揮,4人做動作。(1人指揮站中間,4人聽指揮站4個方向。)

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15

教學目標:

Where does Daming fly kites?

He flies kites in the park.

教學重點:

描述物品的位置

教學用具:

a recorder, word cards, pictures

教學過程:

一、熱身復習

老師發指令,學生做動作,復習運用“on,in,under”。指令內容可以滑稽有趣些,例如:“Put your nose on the pencil box. Put your hand on your head. Put your foot on the desk.”老師發出指令后,可以問學生:“Where’s your nose? Where’s your hend? Where’s your foot?”學生做出回答。

二、課文導入

老師問學生:“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What are they?”以此復習表示四季的單詞。然后老師將表現四季的圖片貼在黑板上,問學生:“What do you do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繼續問:“Where do you...?”

三、課文教學

1.老師問學生:“What does Daming do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老師播放錄音或教學VCD,呈現SB Unit2活動1,請學生熟悉課文內容。老師再放錄音,出示Daming活動的圖片,請學生根據錄音內容將圖片貼在相應的季節圖片處。

2.再次播放錄音,請學生模仿跟讀。其后,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朗讀課文。鼓勵學生根據黑板上的圖片描述課文內容。

3.以小組為單位表演課文。學生可以分工合作,盡力創設情境,展示課文內容。

4.完成SB Unit2活動2。老師根據黑板上的圖片體溫:“Where does Daming fly kites?”學生回答:“He flies kites in the park.”請學生在小組內針對其他圖片進行練習。

5.完成SB Unit2活動3。請學生仔細看圖和示例,了解題目意圖,然后在小組內開展問答練習。

四、課文學習

1.學習SB Unit2活動4的歌曲。放錄音,請學生熟悉曲調和歌詞。放朗讀歌詞的錄音,請學生逐句跟讀。再放歌曲錄音,請學生跟唱。

2.學習SB Unit2活動6的字母。老師領讀,學生跟讀,注意糾正學生的發音。老師板書這些字母的大小寫。

3.把字母和單詞相結合,編成歌謠并學習。然后請學生進行單詞的擴展練習。

五、課后作業

1.聽錄音,朗讀課文,并試著背誦。

2.畫一張自己在四季的活動圖,并向同學、朋友及家人進行描述。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16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8~100頁的內容

教材簡析

這節課是認識分數的第一課認識幾分之一。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由分幾個東西每人能分到整數個到分1個蛋糕,每人分不到一個,體會分數的產生過程,而后通過實物圖直觀顯示 的意義。試一試和想想做做提供了許多練習形式,為學生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奠定了基礎。借助于圓紙片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以及聯系生活實際運用,不僅使學生的數學知識得到了鞏固,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探索和創新意識。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實物或圖形比較兩個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教學目標

1、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

2、會借助實物或圖形比較兩個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在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中,正確地理解概念。

4、培養學生探索、創新意識,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體驗分數的產生過程

1、談話:同學們,在家里或在學校你們有沒有分過東西呀?(請學生說說分東西的情況,進行適當的思考教育,并導出平均分)

2、出示例1圖(先不出示蛋糕)。問:圖上兩人在分什么呀?誰來幫他們平均分這東西呢?(根據學生說的結果,板書:2個、1瓶)

3、出示蛋糕,問:把一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同桌說說看,你打算怎樣分呢?(根據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分的過程。)

4、問:每人得幾個呢?(板書:半個。)

5、師:剛才我們平均分了三樣物體,得到了三個結果,你覺得哪個結果比較特別呀?(體會半個這個結果的特別之處:〈1、是漢字。)

6、你能創造一個數或者符號來表示半個嗎?(學生獨立創造,表揚有創意的學生。)

7、你想知道現在人們用哪個數來表示一半嗎?(板書 )介紹這個數的來歷。問:人們為什么用這個數來表示一半呢?(同桌議一議,初步體會各部分的含義)

8、師:這個數就讀作二分之一,其實,半個就是二分之一個。像 這樣的數,我們稱之為分數。(板書分數)

9、下面誰來說說看,我們剛才是怎樣得到一個蛋糕的 的?

[評:這一學習過程自然又流暢,學生不知不覺中經歷了分數的產生過程,并積極的創造分數,并與 比較,體會了分數的優越性,并且初步理解了分數各部分的含義,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

二、聯系生活,多重感知,理解的意義

1、師:吃完了蛋糕,他們又玩起了折飛機,可是紙只有一張三角形的紙,怎么辦呢?(讓學生說說怎樣平均分?多媒體演示分法)

2、師這樣平均分成2份以后,每一份都是原來這張紙的 。

3、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的 。你還會找出其它圖形的 嗎?(學生動手折)

4、學生交流。

找長方形的 時,請幾位同學分別演示,多媒體演示并比較幾種分法。

問:為什么折法不一, 形狀也不一樣,卻都是這張長方形的 呢?

[評:理解 是理解其它分數的一個基礎,教師以 為突破口,采用聯系生活、多重感知的方法,特別是找長方形紙的 的多種方法,使學生對于分數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體會。]

三、嘗試遷移,設疑激趣

1、有人也找出了幾個圖形的 ,(出示圖)你認為對不對?同桌討論一下。

2、那你認為圖3的涂色部分該用什么數表示呢?

你是怎樣想的?(同桌說一說)

3、問:除了紅色部分可以用 表示外,還有哪部分也可以用 表示?

[評:從 到 的教學,過渡自然,學生通過遷移、比較、討論,很好地理解了 的含義。]

四、大膽猜想,自主探索,認識其它分數。

1、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 、 ,猜猜看,你覺得還可能會有其它分數嗎?能把它們寫下來嗎?

2、學生匯報,師示范寫。

(選擇其中的一個分數,請學生用圓紙片折一折,說一說。)

3、師: 有沒有? 呢?(師生一起寫)

師:其實分數各部分都有它的名稱。請自學教材P100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4、你能用分數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嗎?

問:為什么這些分數的分母都不一樣呢?為什么它們的分子都是1呢?

[評:認識分子是1的其它分數,形式較為開放。并通過學生自學,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通過最后一題的分子、分母的比較,學生更深化了對分數的認識。]

五、學習比較兩個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1、師:你會折出一個圓紙片的幾分之一嗎?(學生自由折,上來演示,并將學生折的圓紙片在黑板上。)

2、出示兩個分數之后,請學生比較這兩個分數的大小。

問:你認為哪個分數大呢?你是怎樣比的?

3、再請學生展示折出的分數,并與前面的分數進行比較。

4、師:老師折出了這張紙的 ,你認為這個 應該排出哪里呀?

5、師:如果折出圓紙片的 ,應該排在哪里?為什么?(讓學生體會:分得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少)那我們一開始折出的 ,又該排在哪里呢?為什么?(分的份數越少,每一份就越多)

[評:比較兩個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是重點也是難點。教師通這借助折圓紙片的幾分之一,并為它們排隊的方式,符合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也很好地突破了難點。]

六、生活中的分數

1、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分數。出示黑板報圖(將其改成 和 的大小),說說科學天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藝術園地呢?哪一部分大一點?

2、師:你能舉些生活中分數的例子嗎?(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適當的引導補充)

[評:與生活相聯系,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

3、小結: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我們要善于用數學的眼光來看事物,這樣我們學的數學才是有用的數學。

七、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分數,你還想進一步了解關于分數的哪些知識呢?

[評:最后一問,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不知不覺中將課堂引伸至課外,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

[總評]這一節課的教學目標集中而又不單一,教者緊緊圍繞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從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先獲得感性認識,又通過觀察、折紙等實際操作,把圖和數有機結合,在讀者討論、交流中,巧妙地引導學生大膽猜想、自主探索,并合作交流,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而且使學生獲得了積極的數學情感。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17

教材分析: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節即將來臨期間,了解清明習俗,捏小燕子。目的是通過捏小燕子,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通過動手嘗試,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體驗捏小燕子的快樂,體會春天的美好,懂得感恩。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小燕子的制作過程,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

2、通過動手嘗試,學會觀察,提高創新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體驗捏小燕子的快樂,體會春天的美好,懂得感恩;

3、感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4、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中華傳統文化的欲望,有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意向。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觀察了解小燕子的制作過程,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

2、通過動手嘗試,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體驗捏小燕子的快樂,體會春天的美好,懂得感恩;

3、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中華傳統文化的欲望,有傳承傳統文化的意向。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捏好的小燕子等作品;

師生共同準備橡皮泥、剪刀等捏燕子工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你知道這幅畫面描述的是哪個季節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是啊,春節過后,可愛的春姑娘,便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人間,萬物呈現一片生機,看那可愛的小燕子也拖著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鄉,它們“嘰喳,嘰喳”地叫著,好像在說:“春來了,春來了!”

2、你知道這么美好的春天里有哪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嗎?

預設:春節,清明節,端午節

3、清明節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節日。說起清明,你熟悉這個節日嗎?你知道哪些清明節的習俗?

預設1:掃墓、踏青春游

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你們很善于觀察生活。我們一起去看看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你們知道她們在做什么嗎?——捏面燕

是啊,捏面燕是我們膠東地區特有的習俗,你想像他們一樣捏出生動活潑的小燕子嗎?那這節課我們也加入到探索清明民俗文化的活動中,探究怎樣捏小燕,好嗎?(好)板書課題

二、探究習俗

(一)初步感知,了解學情

1、談燕子

你印象中的小燕子是什么樣子?誰來給大家說說?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你來觀察一下,小燕子有什么特點?

2、初次試捏

你能將我們觀察到的小燕子用橡皮泥捏出來嗎?自己試著捏一捏吧!

3、作品展示:

老師發現同學們的手真巧,各具形態的小燕子已經在同學們的手中初具規模。我們來交流一下,你覺得他哪捏的好?應該注意什么?你捏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二)觀看視頻,方法指導

1、咱們同學捏出了自己心中的小燕子,那我們的特約嘉賓是這樣捏的,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視頻)邊看邊想捏小燕有哪些步驟?

2、誰來說說捏小燕有哪些步驟?

3、明確了步驟,相信有了方法的指導你一定能捏的更好。想不想再捏一個更滿意的作品?那就再來捏一個吧!

(三)小組合作,創編作品

1、看到大家捏的小燕子,老師仿佛看到一群真的小燕子在躍躍欲飛呢!瞧,這些燕子在干什么呢?(圖片)

2、接下來,請大家小組作,發揮想象力,創編一組關于燕子鬧春的作品吧!有信心嗎?動手之前老師有幾點提示送給大家:

(1)、小組內活動組長分工明確,確定好每個人的任務。

(2)、給作品起個合適的名字。

(3)、完成后一起給作品編一個小故事。

3、交流展示

老師發現我們班的每個孩子都有一雙巧巧手,讓我們一起將我們的勞動成果展示一下吧。哪個小組先來?有請——

4、看著同學們的精彩展示,老師忍不住為大家喝彩!現在老師想采訪一下同學們,通過今天的活動你有什么感受?

三、說來歷

1、小結:

這節課,我們每位同學在捏小燕的過程中,不但學會了用心觀察、小組合作,還體驗到了與伙伴合作的樂趣、勞動能夠創造美的道理。這就是我們的收獲呀!

2、說來歷:

孩子們,捏小燕是清明節的習俗之一,那你知道捏小燕的來歷嗎?

四、拓展延伸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捏小燕只是傳統面塑的一種,我們的面塑習俗在各個節日都有體現,孩子你們看——(課件)現在逢年過節慶喜時蒸“棗餑餑”、捏“面魚”,正月十五捏屬相等風俗都蘊含著美好的祝福。

孩子們,這節課我們一起感受了捏小燕這一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燦爛悠久,它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這節課只是傳統文化中的滄海一粟,老師希望這顆美好的種子能夠在你的心中生根發芽,讓我們的傳統文化繼續發揚光大!大家能做到嗎?(能)

下課!

板書設計:

清明—捏小燕

團-擠-剪-貼

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18

一、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的內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2.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3.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4.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5.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19

星期天,我在家幫媽媽做家務。

我拿起拖把拎起水桶就上樓拖地去了。我先把拖把全部浸在水里,然后就直接拎出來在地板上拖地了。拖了一半,我才發現剛才我忘了把拖把上多的水擰出來,就直接拖地了。現在地上積了很多水,都滴到樓下了。媽媽正在樓下洗衣服,看見樓上有水滴下來,就在下面喊:“上面怎么滴水下來了?”我聞聲反應過來,急忙地把拖把上多的水擰出來,繼續拖地。

過了會兒,媽媽走上樓來。我早就拖好地恭候多時了,原本以為媽媽會贊不絕口地夸獎我,結果媽媽往屋里看了看,指著我身后的地板對我說:“這就算拖完了?”我轉身一看,原來我拖地的時候是從門口拖到窗口的,走回來的時候地板上留下了一個個清晰的腳印。

誒,真沒想到就是拖個地板也是有講究馬虎不得的。

三年級簡短教案篇20

一、基本情況分析:

三年級五班有學生70名,經過訓練,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有了較大的進步,上課能懂得怎樣聽講,知道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能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同學之間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團結。個別學生知識的掌握較差,有些學生現在還是不會閱讀課本,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等。

二、取得的成績和經驗:

1.學生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學生初步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4.學生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其他的經驗和總結:

1、運用恰當的教具、學具。讓學生在實踐中去獲得知識。直觀有效地利用多媒體的聲、像、色,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成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數學課教學中,教具和學具的選用是否恰當,對于學生獲取知識的影響,體現的很明顯。讓學生用學具盆中的數字卡片擺出算式,比讓學生在作業本上寫出結果要方便,而且組成一個數時,更能顯示“擺”的優越性,注重微機在課堂中的使用,用各種有趣的動畫形象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效果。

2、數學課上,強化了知識的趣味性,以數學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結合事例和史料對學生進行了學習目的的教育,如:數學家的故事,讓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了任何一個數學家的成功后面都包含著他的辛勤汗水。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因此,在上學期我注意了課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激發了學生參與的興趣,學生在數學課中感到新穎有趣。并得到成功的滿足,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學生樂在其中,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了學生的意志力,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3、挖掘數學中知識美的因素,數學本身具有無窮的美妙,認為數學枯燥,沒有藝術性,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數學知識的內在魅力,可以誘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數學符號、公式的抽象美,數學知識的協調美,數學語言的邏輯美,數學比例的技巧美,引導學生去探索數學知識的規律,收到了良好效果。

4、通過數學游戲培養興趣的目的,愛游戲是兒童的天性,絕大多數學生對數學游戲都有濃厚的興趣。例如:撲克、幻方、火柴等都可納入數學游戲中,學生在玩中學,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同時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很善于動腦。

5、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發展思維,培養能力,當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后,把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學習的知識聯系起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學生立足實際,面向未來,進一步實現素質教育。

三、存在的不足之處:

1、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的目的不夠明確,方法不對,主要表現在:上課聽講不認真,家庭作業經常完不成;加上學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學習差。還有一部分是,反映問題慢,基礎太差。

2、在教學中,不注意學生知識面的擴展,只是一味的教學課本內容,教學太死板,不夠靈活,不注意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3、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還比較差,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4、在上課時,有時會留下一些小問題,比如說,有個別的落后生不能作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還需要課下輔導。

5、教師的教育思想有待于進一步更新,要多掌握一些現代教育理念,并把這種理念轉化為自身的思想,切實的知道自己的教育行為。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針對我們班學困生比較多的特點,我主要是課上多提問,課下多輔導,和家長取得聯系,爭取家長的配合,不冷眼對待學困生,再就是利用星期四下午給差生補課的時間進行輔導,及時對學生進行家訪,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課后練習要把握訓練的要求和重點,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明確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內容。繼續抓好常規管理,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以便更好的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2、適當加強口算,提前口算教學。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掌握這些口算可以為學習本冊的筆算打下基礎,對以后學習除法試商、簡便算法等也有重要作用。為了使學生較好的掌握這些口算,并為筆算作好準備,在教材中分別把口算提到筆算之前教學。

3、加強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讓學生運用七巧板拼圖形,初步理解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滲透。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材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安排形式多樣的練習和數學游戲,應用題注意選擇兒童喜聞樂見的和富有思想性、知識性的內容,適當增加有關本冊數學內容的歷史知識,這些不僅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進行思想品德,注意引導學生想出不同的算法,并找出哪種算法簡便。

5、加強學科教學研究,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并及時應用于教學實踐,同時注意總結經驗,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

6、利用先進的電教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象的理解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106189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牛奶检测仪-乳成分分析仪-北京海谊 | 消防设施操作员考试报名时间,报名入口,报考条件 | 阿尔法-MDR2000无转子硫化仪-STM566 SATRA拉力试验机-青岛阿尔法仪器有限公司 | 甲级防雷检测仪-乙级防雷检测仪厂家-上海胜绪电气有限公司 | 制丸机,小型中药制丸机,全自动制丸机价格-甘肃恒跃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 瓶盖扭矩测试仪-瓶盖扭力仪-全自动扭矩仪-济南三泉中石单品站 | 涂层测厚仪_漆膜仪_光学透过率仪_十大创新厂家-果欧电子科技公司 | 有机肥设备生产制造厂家,BB掺混肥搅拌机、复合肥设备生产线,有机肥料全部加工设备多少钱,对辊挤压造粒机,有机肥造粒设备 -- 郑州程翔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旗杆生产厂家_不锈钢锥形旗杆价格_铝合金电动旗杆-上海锥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全钢实验台,实验室工作台厂家-无锡市辰之航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活性炭厂家-蜂窝活性炭-粉状/柱状/果壳/椰壳活性炭-大千净化-活性炭 | 高压绝缘垫-红色配电房绝缘垫-绿色高压绝缘地毯-上海苏海电气 | 磷酸肌酸二钠盐,肌酐磷酰氯-沾化欣瑞康生物科技 | 挤出机_橡胶挤出机_塑料挤出机_胶片冷却机-河北伟源橡塑设备有限公司 | 江苏大隆凯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试验仪器-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箱,水泥恒应力压力试验机-天津鑫高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国标白水泥,高标号白水泥,白水泥厂家-淄博华雪建材有限公司 | 小型UV打印机-UV平板打印机-大型uv打印机-UV打印机源头厂家 |松普集团 | 泰来华顿液氮罐,美国MVE液氮罐,自增压液氮罐,定制液氮生物容器,进口杜瓦瓶-上海京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不锈钢列管式冷凝器,换热器厂家-无锡飞尔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建筑工程资质合作-工程资质加盟分公司-建筑资质加盟 | 粉末冶金注射成型厂家|MIM厂家|粉末冶金齿轮|MIM零件-深圳市新泰兴精密科技 | 杭州高温泵_热水泵_高温油泵|昆山奥兰克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哈尔滨发电机,黑龙江柴油发电机组-北方星光 | 济南品牌包装设计公司_济南VI标志设计公司_山东锐尚文化传播 | 欧必特空气能-商用空气能热水工程,空气能热水器,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生产厂家-湖南欧必特空气能公司 | 舞台木地板厂家_体育运动木地板_室内篮球馆木地板_实木运动地板厂家_欧氏篮球地板推荐 | pbt头梳丝_牙刷丝_尼龙毛刷丝_PP塑料纤维合成毛丝定制厂_广州明旺 | 临沂招聘网_人才市场_招聘信息_求职招聘找工作请认准【马头商标】 | 橡胶电子拉力机-塑料-微电脑电子拉力试验机厂家-江苏天源 | 浙江建筑资质代办_二级房建_市政_电力_安许_劳务资质办理公司 | 河南凯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生态板-实木生态板-生态板厂家-源木原作生态板品牌-深圳市方舟木业有限公司 | 搪瓷反应釜厂家,淄博搪瓷反应釜-淄博卓耀 | 苏州同创电子有限公司 - 四探针测试仪源头厂家 | 澳洁干洗店加盟-洗衣店干洗连锁「澳洁干洗免费一对一贴心服务」 干洗加盟网-洗衣店品牌排行-干洗设备价格-干洗连锁加盟指南 | Jaeaiot捷易科技-英伟达AI显卡模组/GPU整机服务器供应商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净水设备-「山东梦之洁水处理」 | 在线PH计-氧化锆分析仪-在线浊度仪-在线溶氧仪- 无锡朝达 | 一路商机网-品牌招商加盟优选平台-加盟店排行榜平台 | 宜兴紫砂壶知识分享 - 宜兴壶人 医用空气消毒机-医用管路消毒机-工作服消毒柜-成都三康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