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教案語文設計
三年級教案語文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認識熟悉的事物認識生字,認識生字椰、殼、漠、駱、駝、駿、懸、崖。
2、認識象聲詞,了解他們的作用,并能根據句子的意思選擇恰當的詞語。
3、了解關于天天氣的成語,并感受天氣的變化莫測。
4、了解擬人句的特點,并能試著說一說擬人句。
5、聯系生活實際,觀察圖畫。
6、培養學生通過合理想象,完整講述故事的能力,并能將講述的故事用通順的語言進行
描述。
7、通過對比,識記容易寫錯的生字。培養學生歸納、整理易錯字的習慣。
8、熟讀并試著背誦《數九歌》,了解冬至過后的數九節氣。體會人們向往、熱愛春天的
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8、自由閱讀《數星星的孩子》,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9、繼續深化學生對閱讀重要性的理解,激發對讀書的思考和熱愛。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生字詞卡片。(學生)
課時分配: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認識熟悉的事物認識生字,認識生字椰、殼、漠、駱、駝、駿、懸、崖。
2、認識象聲詞,了解他們的作用,并能根據句子的意思選擇恰當的詞語。
3、了解關于天天氣的成語,并感受天氣的變化莫測。
4、了解擬人句的特點,并能試著說一說擬人句。
重點難點:
了解擬人句的特點,并能試著說一說擬人句。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1、請孩子們借助拼音讀一讀、認一認。
2、讀一讀:自由讀、同桌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3、按一定的標準將這些詞語分類。
4、師:你們覺得我們國家的漢字有趣嗎?
1、復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步驟。
第一步:確定所要查的字的部首,數出這個部首有幾畫。
第二步:在“部首目錄”里找出這個部首所在的頁碼。
第三步:按照頁碼,在“檢字表”中找到所查字的部首。再數數除去部首還剩幾畫,就
到相應的位置找到所要查的字和在正文中的頁碼。
第四步:按照頁碼,在正文中查到所要查的字。觀察它的拼音和意思及組詞等。
2、按照剛才的方法,學生自行動手查:虧、申、丹、州、乃。如果有不會查的,可以請
教老師或同學。
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5、總結方法。
6、學習擬人句。
(1)自由讀句子。
①“我要把自己藏起來。”霧把自己藏了起來。
②風拿了我的毛巾跟手帕,擦過了汗,都扔到地上了。又拿了妹妹的圓帽子,當作鐵環
滾走了。
(2)你感覺這些句子有趣嗎?有趣在哪些地方?
(3)感受句子的特點:把霧和風當作人來描寫,賦予它人的動作或思想感情,這就叫擬
人。運用擬人,不僅可以使描寫的事物生動形象,而且能鮮明地表現作者對所描寫的事物的
感情。
(4)我也來寫寫擬人句。
(5)請同學匯報交流。
三、教師總結并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細致觀察,展開豐富的想象,說詞寫句,并連成段。
2、培養學生通過合理想象,完整講述故事的能力,并能將講述的故事用通順的語言進行
描述。
3、培養學生修改自己作品的能力。
重點難點:
細致觀察,展開豐富的想象,說詞寫句,并連成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這節課,我們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課后我們將選出我班看圖寫話小能手,你們有
信心寫好嗎?
二、看圖說詞語。
1、(課件)出示圖片:
師:請你仔細觀察圖畫,然后說一說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生:學生觀察后,說一說想到的詞語。
師:同學們積累的詞語真多!你們一定能完成這次寫話訓練。
三、看圖寫話指導。
師:在寫話之前,我們要了解寫話的要求。
出示寫話要求:仔細觀察圖畫,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動物?他們
在干什么?想一想他們會說什么?請用幾句話把圖上意思連起來寫一寫。
學生讀一讀,并說一說有什么要求。
師:在黑板上板書:時間、地點、動物、事情、想像。
師:在寫話前,我們要仔細觀察圖畫,觀察時要注意觀察的順序。
(一)指導觀察圖畫。
師:我們的觀察順序是:整體--部分--整體。
師:觀察整幅圖畫,你能給這幅圖定個題目嗎?請你把它寫在練習本上。
生:學生匯報。
師:看了圖畫,你知道圖上畫的是什么時間?誰想出哪些表示時間的詞語,說一說。
學生說。(有一天)
師:圖畫畫的是什么地方?請你說出表示地點的詞語。
學生說。(平板電腦旁)
師:圖上有哪些動物?
生:貓和老鼠
師:圖上的老鼠在做什么?請你說出來。
學生說一說。(玩電腦)
師:這時貓在哪里?
師:想一想老鼠此時的心情怎樣?
(二)指導寫話。
師:下面我們進行寫話訓練,就以《貓和老鼠》為題寫一寫。
師出示例句:
有一天,老鼠在()玩,老鼠正玩得(),這時,電腦里(),
老鼠見到貓,()。
師:說得真好!
師:讓我們一起讀例文。
生:齊讀。
師:寫完整一段話,要注意交代清楚什么?
生:看板書說一說。(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四、學生看圖寫話。
1、寫話。
2、師巡視,并指個別指導。
3、指名讀一讀寫的話。
五、小結。
師:這節課同學們可認真啦!學到了看圖寫話的好方法,讓我們說一說看圖寫話要注
意什么。
生:看板書說一說。
師:同學回家后,繼續寫好看圖寫話,我們下節課評出看圖寫話小能手。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比,識記容易寫錯的生字。培養學生歸納、整理易錯字的習慣。
2、熟讀并試著背誦《數九歌》,了解冬至過后的數九節氣。體會人們向往、熱愛春天的
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重點難點:
通過對比,識記容易寫錯的生字。培養學生歸納、整理易錯字的習慣。
一、談話引入新課。
1、師:你們平時經常寫錯字嗎?遇到容易寫錯的字你們是怎么處理的?是一直讓它錯下
去?
2、全班交流。
3、師:今天我們將學習解決易錯字的方法。
二、展示臺
1、看看其他同學是怎樣處理易錯字的,一起來看看吧。
棉被---潑水紙巾---低頭
帶領---展現戰士---土地
散步---南瓜今天---口令
帶領---穿戴果園---圓心
以后---已經汽水---氣體
再見---正在心情---晴天
2、讀一讀,把平時你也容易寫錯的字圈起來。
3、你也學學書上的辦法將這里邊到再在你還容易寫錯的字也單獨記下來,時刻提醒自己。
4、給你們5分鐘,將你們平時容易寫錯的字在筆記本上用相同的方法記下來。
5、同學們展示自己收集的易錯字,提醒其他同學。
三、日積月累
1、出示數九歌。
2、學生自由讀一讀,借助拼音把數九歌讀通讀熟悉。
3、再讀數九歌:自由讀、同桌讀、分男女讀、全班齊讀。
4、簡要理解數九歌的意思。
5、試著背一背。
四、老師總結,布置作業。
第4課時
教學目標:
1、自由閱讀《數星星的孩子》,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2、繼續深化學生對閱讀重要性的理解,激發對讀書的思考和熱愛。
重點難點:
自由閱讀《數星星的孩子》,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你們數過星星嗎?你覺得滿天的星星怎么樣?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星星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然后給課文
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檢查初讀,指明分段讀課文。師:如果請一個小朋友讀一個自然段要請幾位讀?
三、研讀課文
1、讀了課文,現在知道數星星的孩子是誰了嗎?(出示詞卡:張衡)2、你們從
哪里知道的呢?(出示最后一段)自己讀讀這段話,你知道了什么?漢朝:漢朝距離現
在已經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板貼詞卡漢朝、天文學家)
3、現在你能用上這幾個詞語來介紹一下張衡嗎?自己試試看。
4、那張衡是怎樣數星星的?請你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有關句子。
出示: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一直數到了幾百顆。
5、我們要來演一演張衡,也來數一數星星。要想演好,必須先好好的讀這句子,一邊
讀一邊想該怎么演?
6、現在我是奶奶,誰愿意做張衡來表演?請一個小朋友來給他配音,來讀讀這句話,
其他小朋友來做導演,導演更厲害,你要根據這兩個句子,來看看他哪些地方演的好?哪些
地方不夠好?(放兩把椅子)生表演,評價(重點指導:仰、靠、數,相機板書)請
你再來演一演把。導演們來給他配音。
7、我們讀書的時候就應該養成邊讀邊想邊圈圈點點的好習慣,請大家在課文的這些表
示動作的詞語下面加上點。(課件圈)
8、現在讓我們來到1900多年前的漢朝,然我們一起來做張衡數星星。
師: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張衡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起頭,
指著天空數星星。(張衡,開始數吧。)
9、你數到了幾顆?你覺得怎么樣?你覺得張衡數的怎么樣?那張衡不累嗎?為什么還
在數?朗讀。
四、老師總結。
三年級教案語文設計篇2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秋天的快樂》
教學目標:
1、能有條理地說說自己在金秋時節做的覺得最快樂、印象最深的、最感興趣的事。
2、能把自己的快樂心情表達清楚,能使聽的人受到感染。
設計理念:
1、創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
2、全員參與,逐步提高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
3、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評價。
教學重點:
能把自己的快樂心情表達清楚。
教學準備:
1、教師搜集秋天里學校、班級開展各項活動的剪影。
2、音樂律動《摘果子》。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1、語言引述:同學們,這段時間,我們欣賞了五彩繽紛的秋色,聆聽了美妙的秋天的聲音,還體驗到了秋陽中放飛風箏的樂趣。在這美麗的秋天里,我們學校還開展了許許多多的活動,還記得有哪些嗎?
學生涌躍發言,教師一一板書,并將剪影一一張貼。(如:放風箏、秋游、野炊……)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和交際的欲望。】
2、明確話題:秋天里,你們快樂嗎?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述說一番秋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好嗎?(板書課題:秋天的快樂)
二、拓展思路,展開話題。
1、秋天里,除了在學校,你在其他地方還做過哪些快樂的事?
教師引導,并補充,適時張貼一些圖片。
板書:摘果子、挖泥鰍、捉魚、采集樹葉、捕蝴蝶、賞菊花、抓蟋蟀……
2、教師示范說。
要求學生認真傾聽,然后評價老師說的怎么樣,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或有哪些需要補充提問等。
3、學生評價老師的說話。
教師相機板書:
說:(1)聲音宏亮;
(2)事情完整通順;
(3)有感情,說出了自己的快樂;
(4)生動有趣,運用了好詞好句。
4、教師評價學生。
聽:(1)認真傾聽;
(2)能及時補充、提問。
【學生參與評價,促進他們更認真傾聽別人發言,進一步端正聽說態度,明確學習要求,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三、合作交流,生生互動
1、老師說完了,現在輪到你們了,按老師剛才提出的“說、聽”的要求,也來說說在秋天里感到最快樂的事。
2、分組交流。(播放《摘果子》的旋律)
(1)按不同的興趣,自由組合成小組,輪流講述。
(2)按評價要求評出代表參加課堂展示。
3、全班交流,講評結合。
現在,將你的快樂與全班同學分享一下吧!
4、師生評選“口才獎”和“傾聽獎”。
【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擴大口語交際的“面”和“量”,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口語交流實踐,提高訓練效果。】
5、學習小結,指導實踐。
小結學生交際的情況(以肯定為主),同時也指出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以指導學生生活實踐。
四、總結談話,延伸擴展
秋天是甜蜜的,我們每個同學都從她美麗與成熟中品嘗到一份豐收和喜悅,并在腦海中留下了一幅幅美好快樂的圖畫。請同學們課后把自己心中的秋天畫下來吧!
第二、三課時習作教學
教學目標:
1、能按一定的順序,把畫面的內容寫清楚。
2、靈活運用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
3、再次感受秋天的美好。
設計理念:
1、重視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樂于表達。
2、鼓勵學生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表達方式,豐富自己的表達。
3、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秋天的特點,把畫面描述完整、清楚。
教學方法:
引導、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ppt課件:將本單元課文中及口語交際中的幾幅插圖制成幻燈片,配上輕音樂循環播放。
教學過程:
一、畫秋天
1、創設情境導入:小朋友,秋天里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可愛的小動物,我們在秋天里盡情地玩耍,享受游戲的快樂。這么美好的秋天,想不想將她留住?老師教你們一個好辦法,快快拿起你手中的畫筆,留住你心中美好的秋天吧!
2、播放課件,讓學生邊聽邊畫。
教師巡視,指導并發現有創意的圖畫。
【優美的畫面和柔和的音樂激發學生的想象空間,拓展習作思路。】
二、說秋天
1、小朋友們畫得真美,你能把你心中的秋天說給大家聽聽嗎?
小組交流,怎么想的就怎么說。
2、集體交流。
(1)誰愿意到講臺上來展示下自己的風采?
【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愛護他們的熱情、沖動和愿望。】
教師給予肯定、鼓勵。
如:“蘋果把樹枝都壓彎了,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這位同學真聰明,能靈活運用課文中的好詞好句。(板書:用上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
“紅紅的柿子像一個個紅燈籠。”比喻句用得真好。(板書:比喻)
“小青蛙大聲說:‘我不累,我要在冬天到來之前把洞挖好。’”想象真豐富。(板書:擬人)
(2)點將。(將巡視中物色好的幾幅畫的作者請上講臺)
特色一:景物層次分明
指導按照一定的順序說。(板書:景物按一定的順序)
特色二:有小動物的活動。
指導可以寫秋天里小動物。(板書:動物)
特色三:有人物活動。
指導可以寫秋天里的人物活動。(板書:人物)
(3)教師小結
【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有機指導學生,使學生明確目標,拓展思路。】
三、寫秋天。
1、習作導入:這么美的畫,還應配上優美的解說詞才行。把你們剛才所說的,再綜合老師提出的要求把這美好的秋天寫下來吧!
2、開始習作。
學生根據要求,結合自己的畫開始進行寫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評秋天。
1、同桌交流。
一人讀,一人聽,讓同桌細心聽,自己在讀的時候也能覺察到寫得不好的地方,并互相提出意見。
2、修改。
3、全班展示、評價。
【重視習作中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習作能力。】
三年級教案語文設計篇3
知識技能目標:
1、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的20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生字。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言環境、聯系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本課中出現的生字新詞,如:拮據、夢寐以求、悶悶不樂……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在閱讀中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讀書方法。并結合在本冊前面學過的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進一步指導學生讀懂課文。
情感態度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父親"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初步滲透"擁有誠信就等于擁有一大筆財富"的思想。
學習重點:
理解"父親"從不愿意把大獎還給同事,到最后還給同事的矛盾經過,體會課文中"母親"說的話的含義。
學習難點:
理解"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強調"中"的讀音、"彩"的寫法
2、過渡導人學習課文。
二、檢查預習、順情引導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輪讀課文,教師根據學情相機指導。
三、創設情境、啟發疑問
以感情朗讀的方法,學習3—6自然段,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提出問題。
1、創設情境:體會"我"中彩之后的興奮與激動,并有感情地朗讀4、5自然段。
2、啟發疑問:再讀4、5自然段,試著提出問題,初步學習聯系生活實際提問。
3、學法嘗試:以第6自然段巧妙過渡,引導學生在讀書過程中邊讀邊想解決問題,進一步學會提問。
四、滲透學法,邊讀邊想
以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學習7—8自然段,引導學生一句句讀通課文,初步理解"父親"面臨的"難題",為深入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1、學生自己閱讀,嘗試解決在上一階段讀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父親到底面臨怎樣的難題?"。
2、針對學生閱讀中的困惑,師生交流讀書方法,幫助學生一句句讀通課文。
3、學生嘗試運用學到的讀書方法,自己閱讀,邊讀邊想,初步理解父親面臨的&39;難題。
4、學生再讀書,并大膽質疑,為深入學習做好鋪墊。
五、布置作業
認真讀課文,并通過上網或讀書等途徑查找資料,為下節課深入學習做好準備。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抓住重點句深入探究,在師生共同讀書學習辯論的過程中,滲透"擁有誠信就等于擁有一大筆財富"的思想。
解決上節課學生遺留問題,并深入思考"父親有沒有理由留下這輛車?為什么又沒有留?"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認真讀書,在學生思辯的基礎上理解為什么是"道德難題",從而充分認識父親的高貴品質,理解中彩那天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和"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的含義。(向學生推薦《三次逃票》《五次、七遍》等小故事,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誠信,理解重點句的含義。)
三、想象寫話:
當庫伯派人把汽車開走后,"我"和爸爸、媽媽是怎樣的心情,可能有些什么對話,說一說,再寫下來。
四、學習生字(重點是字形)
如:"德":用"十四人一條心"的口訣幫助學生記憶,強調"心"上有一短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創編記字口訣,使學生快樂識字、寫字。
五、課外延伸:
今天,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關于彩票的故事,請同學們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自由組合,通過查找資料、采訪等方式,展開研究性學習。
三年級教案語文設計篇4
教學內容:
教科版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會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和語言來體現人物復雜而豐富的內心世界。
3、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相互幫助。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小英獲得的兩次掌聲的含義。
2、理解小英的心理世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觀看錄像,激趣導入
(播放20__年10月“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返回時的錄像以及北京航天控制中心大廳的工作人員、祖國各地的人民熱烈鼓掌的場面錄像。)
師:錄像中的人們是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喜悅之情?
(生齊答:鼓掌。)
師:是啊!當“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順利返回時,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華人用掌聲表達著內心無比的激動和喜悅,為民族助威!為祖國喝彩!
師:掌聲能表達內心的許多感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3課《掌聲》,看看文中的掌聲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通順,邊讀邊圈出生字,多讀幾遍。(學生自讀課文。)
師:同桌為伴,每人一小節輪流讀課文,看看誰讀得好。
(同桌互讀、互查、互評。)
師: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證明你很棒!
(指名讀,檢查讀文識字情況,師生評價。)
師:通過剛才讀課文,你能告訴大家文中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師:快速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你覺得小英是個怎樣的女孩?
(生快速掃讀課文后圍繞自卑、憂郁,開朗、活潑兩方面來回答。)
師:你們愿意用書上的詞語來證實你的判斷嗎?好,現在請同學們在文中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記出能說明你觀點的詞句,并讀給同桌聽。
(生讀課文、圈畫,結合1、2、3自然段中的詞語理解小英自卑、憂郁的原因和心理;結合第5自然段中的詞語體會小英是個開朗、活潑的孩子,并同桌互讀、體會品味。)
師:誰愿意把你找到的詞、句讀給大家聽?
(生匯報,師適機點撥,重點結合“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低下了頭”、“猶豫”、“慢吞吞”、“眼圈紅了”指導朗讀,使學生從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三方面來體會小英的心理變化過程。)
師:是什么力量使一個殘疾女孩有這么大的變化呢?
師:小英得到了兩次掌聲,這兩次掌聲包含的意思分別是什么?這兩次掌聲對小英又有什么不同的作用?請你帶著這兩個問題到文中去找答案,有困難的可以請小組的同學幫忙,互相討論一下。
①學生自學感悟第4自然段。
②同桌間互相交流。
③小組內討論。
④全班匯報,教師點撥,重點理解“不知是誰帶的頭”、“驟然”、“經久不息”、“流下了眼淚”、“深深地鞠了一躬”等詞句,細細品味。
⑤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深入體會兩次掌聲的重要作用及其含義。
師:如果小英就是同學們中的一員,正一搖一擺地走上講臺,你這時會對她說些什么呢?
(學生發揮想像、自由發言、充分表達內心的感受。)
師:齊讀第6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你對這一段文字的理解,然后指導學生帶著深切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
四、品味感悟,升華情感
用“因為……所以……”的句式,把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課件播放小英再次登臺向全班同學致謝的場面,請同學們自己給她設計語言配音。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1、根據興趣,任選其一。
①擴寫課文中小英給“我”的來信。
②寫日記,記下學習這一課的感受。
2、制作愛心卡,你想把掌聲送給誰?寫上鼓勵的語句、溫馨的話語。
三年級教案語文設計篇5
教 學目 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知識點梳理
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 學過 程
第1課時
一、啟發談話、提示課題
1、課前老師布置你們搜集有關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請大家拿出來。
2、學生進行交流。
3、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賣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課題。
二、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生字情況。把朗讀的句子讀通順。
3、朗讀提示: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讀課文,了解敘述順序。
1、布置默讀。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2、默讀,思考,做記號,也可以與學生討論。
3、全班交流。理清課文的順序: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四、學習生字
第2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1、各種形式朗讀詞語。
2、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
二、個性閱讀,突出重點
1、學生分小組學習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1)有感情地朗讀。
(2)說說從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愛?
2、全班交流
3、想象:找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當時他是怎樣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把人物的對話語氣讀好。
四、夸夸那個黑人少年
五、學生積累運用四字詞語
找出課文中的四字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并運用。
六、板書設計
賣木雕的少年
介紹木雕
挑選木雕
放棄木雕
贈送木雕
課 后反 思
課文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要注意讓學生積累并學會使用。
三年級教案語文設計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題目是《三袋麥子》(板書:齊讀,指導“麥”字上下結構,豎在豎中線上,“子”輕聲)
讀了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下面先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注意老師提出的要求:先讀課后生字,再讀課文,邊讀邊標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2、出示詞語
饅頭、憨厚、搬、節儉
防止、拜訪、仍
蟲蛀、至今
3、自讀
4、細心的同學找找各組加點字有什么共同點?
5、指名讀
三、再讀課文
1、提出要求:把課文讀流利,不唱讀,不復讀
2、學生自讀
3、指名分自然段讀
4、評價,獎勵
四、三讀課文
1、同學們能不能自己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詞語意思呢
2、學生自讀
3、交流
烙餅:在熱鍋上燙熟的餅,本課指小豬做的小麥面餅。
發霉:指小麥生了霉菌。
蟲蛀:被蟲咬壞。
麥囤:存放較多糧食的器具。
五、表演朗讀:
1、讀了這個故事,在小豬、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歡哪一個呀,為什么?
2、指導口述
3、戴頭飾到講臺邊表演邊朗讀
六、指導寫字
1、同學們,你們能介紹一下這課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記的嗎?
2、學生口述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
三年級教案語文設計篇7
一、學習目標:
①認識“猛、緩”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③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二、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盤古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精神。
三、教學難點:
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四、課前準備:
①自制生字卡片。
②搜集神話故事,尤其是中外有關創世紀的神話故事。
③教學掛圖。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①關于神話故事。
②“我記憶中的神話故事”。
選擇一個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話故事講給同學聽。
③揭題:18盤古開天地。
二、初讀感知
①識記生字。
A、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B、同座互相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②讀通課文。
A、自由練讀課文。
B、同座合作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③感知文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研讀交流
①學生自讀課文,談談對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的印象,并說一說為什么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②重點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讀一讀,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發現?
③重點研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A、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人類的老祖宗給我們創造的宇宙的美麗樣子。
B、讓學生根據教學掛圖介紹盤古創造的美麗宇宙。
C、選擇感受最深的部分讀一讀。
四、作業
1、復習生字詞。
2、有感情地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①復習課文,指名朗讀課文,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②復習生字詞,開火車讀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二、指導寫字
①學生自由觀察字的間架結構,并思考怎樣把字寫好。教師重點指導。
②練習書寫。寫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③成果展示,師生評議。
三、朗讀回味
①展示讀。看誰讀得最有感情,讀得最美。
②記憶讀。看誰能記住一些優美的詞語,如“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
四、練習復述
①同座練說。
②指名在全班復述,然后評議。
五、課后作業
1、把《盤古開天地》這個神話故事講給別人聽。
2、寫本課生字詞各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