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優秀的教案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優秀的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供大家參考。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統計的過程,掌握統計的方法,會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2、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統計的方法,體驗和感受整理數據的過程。

教學難點

觀察統計圖,回答提出的'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

(1)同學們,新年快到了,我們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氣球,你們說是哪種顏色的氣球可以多買一些?

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2)學生自由發言

問:多買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3)讓我們來統計一下吧

二、制成條形統計圖。

(1)你想用什么方法記錄?

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2)統計,制成統計圖

(3)回答問題

1、統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名同學。

2、喜歡()顏色的人最多?喜歡()顏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們班有一名同學沒來,他最有可能喜歡()顏色?

4、布置會場,多買些什么顏色的氣球比較好呢?

三、實踐活動:

每一位同學調查本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什么?

動畫片體育比賽電影新聞

做一次統計

四、總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2

學習目標:

1、學生依據問題經過獨立思考、交流等活動,理解和掌握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能正確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學生在比較數的大小的探索活動中,利用數的認識說明比較的方法,發展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感受數的大小,進一步發展數感。

3、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獨立思考、互相交流的價值,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發展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習重點:

掌握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學習難點:

掌握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并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課前準備:

ppt課件、計數器。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談話:在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和小朋友一樣,每天都會背上小書包,去學校學習新的知識!小豬和小兔是好朋友,有一天,體育課剛下課,小豬就迫不及待的拿出跳繩,想和小兔子進行一場跳繩比賽!

ppt顯示:小豬跳了3個,小兔跳了5個。

提問:誰贏了?

指出:要知道誰贏了,只要比一比兩個數的大小。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5

提問:為什么3小于5?

指出:3在5的前面,所以3小于5。

2、談話:小豬輸了比賽,決定回家練習之后再戰,而小兔覺得自己贏了就不再需要練習。于是,第二場比拼有了結果。

ppt顯示:小豬跳了12個,小兔仍然跳了5個。

提問:誰贏了?你是怎樣比的?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2>5

師總結:

①12在5的后面,所以12大于5。

②兩位數比一位數大。

3、談話:小兔看到比賽結果就愣住了,心里十分難過,難過的不僅僅是輸了比賽,更多的是因為自己太驕傲了而沒有努力。于是,小兔跟小豬商定,三天后再來一次正式的較量!

4、ppt顯示第三次比賽結果:小豬跳了38個,小兔跳了46個。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兩位數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1)提問:38和46誰大呢?你是怎么比的,和同桌互相說一說。

指名學生交流,可能的.想法,只要回答合理都給予表揚和肯定。

(2)四十幾個比三十幾個多,所以46大于38。

(3)在百數表里,46在38的后面,所以46比38多。

(4)46比40多,38不到40,所以46比38多。

(5)46的十位上是4,38的十位上是3,4>3,所以46大于38.

(6)師:借助計數器,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來比一比這兩個數的大小。

出示計數器,將這兩個數都在計數器上撥出來。(出示圖片)

提問:我們剛才很多種比較大小的方法,其實比的都是哪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小結:兩位數比大小,十位大就大。(用紅粉筆描出十位上的4和3)

2、鞏固

(1)談話:看見小豬和小兔在比賽,動物們也紛紛加入了進來,小猴子還自告奮勇的做了裁判。

①小馬跳了24個,小牛跳了33個。

②小狗跳了45個,小雞跳了76個。

③小羊跳了60個,小貓跳了80個。(①不動;②改成小狗跳了60多個,小雞跳了70個;③改成下面的小鴨跳了40多個,小鹿跳了50多個。這樣形成三個遞進的層次了)

指名學生回答,并說一說是怎樣比的。(兩位數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2)粗心的小猴子裁判在記錄小鴨和小鹿成績的時候沒有記全,只知道:

①跳的個數都是兩位數。

②小鴨跳的個數十位上是4,個位上不知道,小鹿跳的個數十位上是5,個位上也不知道。(①②改成小鴨跳了40多個,小鹿跳了50多個,誰贏了?為什么?不要啰嗦)

小猴子著急了,不知道該怎么辦。聰明的小朋友有辦法幫助小猴子嗎?

根據學生回答,再一次總結:兩位數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3、十位相同比個位,個位大就大。

談話:小猴子非常開心,在小朋友的幫助下學到了一個新的知識!接下來是老虎和獅子的較量了,小猴子想比較兩位數,比十位就可以了,于是只將十位上的數字記錄了下來。

ppt顯示:老虎跳了5??個,獅子跳了5??個。

提問:小猴子又被難住了,這下該怎么比呢?

根據學生回答,總結:十位相同比個位。(1.這里直接出示老虎跳了53個,獅子跳了56個,然后要讓學生討論,再交流他們的比較方法,并用計數器演示,最后總結:十位相同比個位,個位大就大2.其次,再編故事,老虎跳了53,說小猴子寫字比較潦草,只看得清獅子跳了50多個,那知道誰贏嗎?獅子要跳幾個才贏?你是怎知道的?3.最后,再深化,如果有兩只動物都跳了80多個,你能比較他們誰贏誰輸嗎?這里分三個層次,就層層遞進了,你的設計都不是遞進,是倒退的。動物名稱自己改)

談話:細心的小老鼠將成績記錄了下來。

ppt顯示:老虎跳了53個,獅子跳了56個。

提問:誰跳的多?(顯示撥號數珠的計數器。)

根據學的生回答,板書53<56,并總結:十位相同比個位,個位大就大。

4、兩數比大小,數位多就大。

談話:經過比賽的選拔,狐貍和大象跳的最多。

ppt顯示:狐貍跳了100個,大象跳了98個。

提問:誰獲得了本次比賽的冠軍?

出示計數器,撥出100和98,問:你是怎樣比較的?

學生獨立思考,指名回答,可能的想法:

①100里有10個十,98里有9個十,所以100比98大

②100在98的后面所以100比98大。

③100是三位數,98是兩位數,三位數比兩位數大。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00>98,指出:狐貍獲得了冠軍!

追問:100和8呢?67和5呢?

總結:兩數比大小,數位多就大。(三位數>兩位數>一位數)

5、課堂小結

全班齊讀師生共同總結的三個規律。

三、組織練習,深化提高

談話:小朋友們真厲害,很快就學會了怎樣比較數的大小。在小朋友的幫助下,跳繩大賽圓滿落下帷幕,狐貍最終成為了冠軍。接下來,我們小朋友之間也要進行一場比拼啦,看一看誰能獲得第一名!

1、想想做做第1題。

(1)請學生說說六十幾的數有哪些。

(2)將六十幾的數分別與六十和七十比大小。

(3)總結:六十幾在六十和七十中間,所以六十幾比六十大,比七十小。

(4)追問: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

2、想想做做第2題。

請學生先根據計數器寫出數字再比較大小,注意寫數字的時候數位對齊。

指名交流,并說說是怎樣比的。

3、想想做做第3題。

(1)學生直接填符號。

(2)指名回答,說說怎么想的。

4、游戲小貓釣魚。

46,78,99,14,58,33,85,62,100,55

(1)小于50的數:

(2)大于70的數:

(3)大于50小于70的數:

5、誰的反應快。

(1)說出比60大,比80小的數。

(2)說出個位是5的數。

(3)說出十位是5的數。

6、想想做做第4題。

(1)每人按從小大大的順序寫出3個個位是6的兩位數

說說個位上是6的兩位數一共有幾個?是哪幾個?

(2)每人按從大到小的順序寫出3個十位上是6的兩位數

比比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3)寫出大于77小于82的數

(4)寫出3個十位數字比個位數字多1的兩位數

7、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交流。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對數字是否有更深的認識?把你的收獲說給大家聽一聽。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學會觀察、比較,知

道什么是規律,能從顏色、數量、形狀的變化中找出規律,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

2、能力目標:通過涂色、擺物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掌握找規律的基本方法,激發創新意識。

3、情感目標: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體會規律的美和創造的快樂,培養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發現事物的簡單排列規律。

教學難點:

學生掌握找規律的基本方法,能自己創造出有規律的排列。

教具:教學課件PPT,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利用游戲,感知規律

1、師: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就連我們的游戲也有數學的知識。現在,咱們先來玩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動作接龍”,看誰能按老師的動作接著做下去。

(1)師:請仔細看老師做動作……

動作:擊掌拍肩拍肩 擊掌拍肩拍肩 擊掌拍肩拍肩

師:誰能接著來?

生:我可以……(學生紛紛舉手。)

師:他接得對嗎?

生:對!

師:好,再來一組動作。(再請另一位學生做動作。)

(2)同學們的眼睛觀察得真仔細,下面再看看你們的耳朵靈不靈咯!請聽……

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師:誰來接?(學生舉手接著念。)

師:一起接一次吧? (全班學生一起接著念。)

2、師:我們都會玩這個游戲啊?

生:是啊!

師:你們是怎么想到這樣接老師動作的?

生:老師做的動作和念的詞都是重復的……有規律的。

師:你真棒!像這樣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就是一種規律。(板書:規律)

師:這節課,我們就要用數學的眼光來尋找生活中的規律。

(板書課題——找規律)

師:一起把題目讀一遍吧——找規律。

二、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1、課件出示游樂園圖片

師:“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游樂園的叔叔阿姨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各項慶祝活動。請看!(例1主題圖)

師:游樂園里熱鬧嗎?

生:熱鬧……

師:你都看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生:我看到了彩旗、彩花、燈籠和很多小朋友。

師:觀察一下彩旗是怎么掛的?彩花是怎么串的?你還發現了什

么?

師:這些物體都是亂擺亂放的嗎?

生:他們都有規律。

(引出課題——課件出示彩旗、彩花、燈籠、小朋友圖案 )

師:我們先來看看彩旗的規律?你知道下一面彩旗是什么顏色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下一面彩旗是黃色的。

師:哪位同學能夠完整地回答?

生:我通過觀察知道下一面彩旗是黃色的。彩旗是按紅、黃,紅、黃這樣的順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面彩旗是黃色的。

師:回答得太好了,表揚這位同學!

生:棒……棒……棒……你真棒!

師:彩花呢?能像剛才的同學那樣完整地回答嗎?

生:我通過觀察知道下一朵彩花是綠色的。彩花是按綠、紫,綠、紫這樣的順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彩花是綠色的。

師: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那……游樂園里還有什么?

生:還有燈籠和小朋友。

師:我們再來看看燈籠是怎么掛的?

生:下一個燈籠是紫色的。燈籠是按紫、紅,紫、紅這樣的順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個燈籠是紫色的。

師:同學們啊,你們知道嗎?到游樂園玩的小朋友都是守紀律、講文明的孩子。我們來看看他們的隊伍是怎么排列的吧?

生:這些小朋友是按女生、男生,女生、男生這樣的規律排列的,下一位應該是女生。

2、師:同學們可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燈籠和小朋友的排列規律。

師:今天,老師在擺放物品的時候啊,擺了一半突然忘記了接下去該怎么擺,你們能幫我嗎?

生:能!

——例2 擺一擺

師:這一排物體有什么規律?下一個物體是什么?

生:這些物體是按正方體、圓柱,正方體、圓柱的排列順序一直排下去的,下一個物體是圓柱。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好嗎?

生:好!

師:對,她說得很完整。那下一題又該怎么填呢?

生:這一排圖形是三個三個一組的,按紫色三角形、橙色圓形、綠色正方形,紫色三角形、橙色圓形、綠色正方形的順序一直排列下去的,接下來應該是橙色圓形和綠色正方形。

3、師:裝修師傅在粉刷房子,想請你們做小幫手,愿意嗎?

生:愿意……

師:好,那請你們看吧。

——例3 涂一涂

師:這一排方格有什么規律?接下來涂的是什么顏色呢?

生:這些方格的顏色是有規律的,按照綠色、黃色,綠色、黃色的順序排列,黃色后面是綠色,再接著是黃色。

師:那這一組三角形呢?

生:這些三角形的顏色規律是由藍、黃、紅三種顏色一組輪著出現的,藍色后面是黃色,黃色后面就是紅色。

三、聯系生活,尋找規律

1、師: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呀,有規律的事物常給人一種美的感覺,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規律的美吧。

課件出示圖片:斑馬、衣服、長城、橋、地磚、樓房等。

生:嘩……好漂亮啊!

2、師:欣賞了規律的美,你能發現藏在我們身邊的規律嗎?誰來說一說?

生1:我們教室的地轉是有規律的。

生2:教室的窗簾也有規律。

生3:我們學校的圍墻設計是有規律的。

生4:我們教室的日光燈是按照規律來安裝的。

生5:我的衣服上有一些有規律的圖案。

……

(教室的天花板、地板、校園圍墻、自己的衣服。)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

四、實踐操作,創造規律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的腦袋都非常靈活、眼睛觀察得十分仔細。現在,我想看看誰的小手是最靈巧的?請同學們當一個小小的設計師,涂一涂,在練習紙上設計出更好看的圖形。

師:請同桌的兩個同學先商量好,然后再動手操作,設計圖案。(師巡回輔導)

展示作品,集體評價。表揚小小設計師。

師:你們覺得這組同學設計的圖形怎么樣?誰來評一評?

生:他們的顏色涂得很均勻。

生:圖形的顏色很清晰,他們的規律很漂亮。

……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找規律》,希望同學們以后多留一個心,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相信你們會有特別的收獲。

板書設計: 找規律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4

教學內容:

信息窗3

教學目標: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兩位數減一位數的口算(退位)。

教學重難點:

“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是本課的難點。

教具準備:

掛圖、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練習:

25+10=16+8=27+7=

15+6=35-25=

2.20-8=?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退位加十”。

二、新授

(一)觀察情境圖

通過同學們的努力,回收了許多的廢舊物,咱們一起來看看統計的結果。

(二)教學紅點標示的問題——(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口算)

1.“二班收的電池比一班多幾節?”

(1)根據這個問題,你能找出哪些與問題有關的信息?

(2)你認為可以怎樣列算式?(24-8=)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4-8不夠減,怎么辦?

(3)你能用學具擺出來嗎?同位倆互相合作,在全班進行交流。

(4)你認為可以怎樣計算?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5)集體交流,你最喜歡哪種方法?哪一種方法更好?說說理由。

2.分解法:擺小棒法:

24-8=16先擺出24根小棒,把其中的一捆先拆成10根,用14根去減8根,體會退位加十的過程。

1014

6

(三)教學綠點標示的問題

“二班收的'易拉罐比三班少幾個?”

(1)根據問題能找到哪些有關的信息?

(2)怎樣列算式?自己解答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三、練習

13-6=33-6=53-6=

83-6=93-6=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自主練習1—5、聰明小屋

教學目標:

鞏固100以內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口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聰明小屋是本課難點。

教具準備:

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1

拿出一組練習:45-3=45-7=

小組內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其他練習自己說一說你是怎樣算得又快又正確的?

2.自主練習2:大減價

(1)觀察圖,說一說圖的意思。

(2)你能列出算式嗎?說一說你列出的算式各部分含義。

3.自主練習3:踩氣球

(1)仔細觀察圖,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2)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你能解決嗎?

(3)全班匯報交流。

4.自主練習4

(1)仔細觀察圖,說一說圖中有什么?他們在干什么?

(2)指導學生編數學故事,進行交流。

(3)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列算式計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5.自主練習5

(1)說一說圖中都有什么?明確圖意。

(2)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3)你能解決嗎?試著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4)全班交流。

二、聰明小屋

引導學生發現規律,然后填數。

教學反思: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5

[教材分析]

兩位數加、減整十數或一位數的口算復習是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中復習的第一課時。本單元是在學生一上學習過100以內數的認識和20以內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是小學階段重要的基礎知識,是后續學習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認知基礎。本課通過引導學生在計算和比較中整理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采用不同形式的題組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并能體會加減運算中的一些簡單規律。

[學情分析]

學生已初步掌握了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但在練習的準確率和速度還有待提高。通過數學活動,誘發學生整理知識的需要,引導學生對口算進行歸類和整理。學生對于不計算比較大小的練習還有一些困難,通過觀察比較,逐步體會加減法運算中的一些簡單規律,在與同學交流和教師指導下,學有所思,學有所獲。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鞏固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及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2、通過復習,幫助學生進一步把握加、減法運算的特點,體會加、減法運算中的一些簡單規律。

[教學重難點]

復習鞏固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及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體會加減法運算中的一些簡單規律。

[教學過程]

一、梳理口算方法

1、師:通過第四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今天我們和小綠娃一起去口算王國,回顧一下口算方法,檢驗一下我們的口算本領。

2、依次出示:53+2053+2

53-2053-2

橫著比較兩道算式的異同,先估計得數是幾十多,再指名說說計算過程。

3、豎著觀察,上下兩題的`異同,計算過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師小結口算方法: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先用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然后將結果與一位數相加;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想用一位數加、減一位數,然后將算出的結果與整十數相加,計算中要仔細審題,把相同計數單位上的數相加減。

二、口算練習

1、題組練習: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64+3=76+20=30+59=

64-3=76-20=3+95=

64+30=76+2=59-30=

64-30=76-2=95-3=

學生說一說得數是幾十多,再口算。

師:口算中要提醒注意什么?(紅色圈出第三組算式中的59和95)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校對。

2、數學游戲:

(1)明確題意:將兩個數相加算出和,再相減算出差。(指名示范)

(2)提出活動要求:同桌兩人一人說算式求兩數和,一人說算式求兩數差,然后填寫學習單。

(3)同桌同學互相練習,集體交流。

3、圈出正確的答案。

20+17(1937)66-20(4664)88-8(880)

6+22(8228)47-4(743)4+9(4913)

學生獨立完成,抽兩題說說計算過程。

4、口算小能人

(1)看題心算得數。

(2)開火車讀算式說得數。

(3)限時完成口算題,要求做完后檢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同桌互查互批(要求:逐題檢查,判斷對錯,任選加、減法算式各一題,同桌互說計算過程,過關的畫星。)

(5)教師巡視,全班糾錯。

5、不計算,比較大小。

(1)抽出口算題中第一、第四組,

師:你能不計算,比較兩道算式得數的大小嗎?

46+20○46+2

77-60○77-6

55+2○55-2

57-4○75-4

學生比較大小,并說說思考的過程,師隨機小結。

(2)學生獨立練習:不計算,在○里填上“>”“<”或“=”。

87-30○87-32+26○26+246-3○64-3

52+40○52+43+35○35-2★46-20○56-30

全班檢查,指名說說最后兩題的比較方法。

(3)這些算式得數都相等嗎?判斷對錯,并說說怎么想的?

4+70=70+4□47-10=57-20□

4+70=7+40□47+10=57+20□

師:通過這組題,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6、拓展提升:花朵后面藏著幾?想一想,說一說。

4□+□5=894□-□5=12

三、全課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口算復習,你有什么收獲?在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中,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復習

53+20=7353+2=55

503503

705

53-20=3353-2=51

503503

301

[教學設計意圖]

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口算復習,筆者在教學中基于教材第63頁第1-4題的內容,不拘于教材內容,根據本班學生的學情適當增補。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100以內加減法口算的口算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復習引入從比較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口算53+20和53+2,以及比較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53-20和53-2入手,通過比較、估算、說計算過程,讓學生回憶口算方法,誘發學生整理知識的需要,體現了整理和復習的必要性,引導學生對口算進行歸類,再進行縱向比較,梳理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感受加減法口算之間的聯系。

根據班級學生的學情,教學過程中選擇不同的練習形式進行針對性練習,第一層次:通過游戲形式,進一步練習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及一位數的口算,針對學生容易出現的錯誤,增加了圈出正確的答案一題,讓學生在比較和選擇中,進一步強化口算方法。第二個層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或一位數的綜合練習,為提高學生的口算興趣,增加了開火車說得數的環節,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讓學生經歷心算、口算到寫得數的過程,提升了口算的趣味性,并將評價的權利下放給學生,通過互評、互答,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評價中來。第三層次:從口算題中選擇出兩組有關聯的算式,讓學生比較兩道算式的異同,發現加減法算式的特點,體會加減法算式運算中的一些簡單規律,如一個加數相同,另一個加數越大,和也越大;被減數相同,減數越大,差越小等等。在學生交流理解的基礎上,獨立完成一組練習加以強化。為打破學生的定勢思維,提升學生的辨析能力,補充了一組判斷題,讓學生在相似的算式中發現不同的部分,并在糾錯過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在完成所有練習的基礎上,給予學生跳一跳的機會,補充了一組動腦筋題:4□+□5=89和4□-□5=12,讓學生嘗試利用已有的口算知識填寫,考查學生對相同計數單位上的數相加減的知識的掌握情況。

全課總結環節,通過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收獲或說說在口算中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讓學生回顧全課內容,并對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6

教學內容:

教材第14頁例3、做一做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7、6。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數據的觀察直接說出想加算減法的思考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說出()里應填多少。

6+()=12

8+()=13

5+()=11

7+()=14

9+()=16

6+()=13

3、12-8=4,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面內容。

(2)出示魚缸畫面,請學生數一數,魚缸里有多少條金魚?(13條)(移動畫面,黑金魚隱藏到水草后)再讓學生猜一猜隱藏到水草后的紅金魚有幾條?(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137=6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

10-7=37+6=13

3+3=613-7=6

[誰有不同的想法?讓大家看看你的.算式,猜猜你是怎么想的?]

(4)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

(5)改變題意:一共有13條金魚,6條黑金魚,紅金魚有多少條?

(6)學生獨立列式,并說一說思考的過程。

13-6=7

想:10-6=44+3=7

還可以這樣算;

7+6=13

13-7=6

13-6=7

三、檢測與反饋

1、完成P14頁的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

2、做一做第2題。

[觀察比較使學生感受想加算減法的簡捷性。兩個不同的減法算式利用的是同一個加法算式。]

3、完成P14頁做一做的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提問上下兩個□間的關系。]

四、總結并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十幾減7、6

13-7=613-6=7

10-7=37+6=1310-6=4

3+3=613-7=64+3=7

還可以這樣算;

7+6=13

13-7=6

13-6=7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在四種算法的比較中,學生已習慣使用想加算減法來口算,體會到了想加算減法的簡捷性,體會到了算法的多樣化。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7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與同伴的游戲中學會合作.

2.通過觀察、比較,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判斷能力.

3.使學生理解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含義,掌握其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

1.體會連加、連減混合的含義.

2.掌握連加、連減混合的.運算順序并且能夠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體會連加、連減混合的含義.

2.掌握連加、連減混合的運算順序并且能夠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導入

1.同學們都乘坐過公共汽車,乘車時有什么規則嗎?

2.乘車時要按順序排隊,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車秩序.乘車時也有關于數學的問題.

這節課,我們就一同研究乘車中的數學問題.

板書課題:乘車

二、活動二:乘車

(一)教學主題圖1

1.出示圖片:乘車圖1

教師說明:114路公共電車駛來了,駛向白石橋站.

2.教師提問.

(1)從圖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們能提出哪些問題?

(3)你們準備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3.小組討論.

4.集體反饋.

2+1+4=7 你先算的是什么?為什么?

(二)教學主題圖2

1.出示圖片:乘車圖2

教師說明:114路公共電車上現在有7人.

2.出示圖片:乘車圖2

教師說明:車繼續向前開,到百萬莊站.后門下去3人,前門上去2人.

3.小組討論:看了剛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問題?你們準備怎么解決?

4.集體反饋

7-3+2=6 你先算的是什么?為什么?

(三)教學主題圖3

1.出示圖片:乘車圖4

教師說明:114路公共電車繼續向前開,到總站白云路站前門和后門都下去3人.

2.小組討論:現在車上還有乘客嗎?你會解決嗎?

3.全班交流

教師板書:6-3-3=0

小結:通過乘車活動,我們計算了乘車中的幾個問題,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嗎?

三、活動三:動手擺

(一)擺圓片列式

1.5個紅圓片、再擺兩個藍圓片、拿走3個.列式:

2.根據列式動手擺:4+1+5=

3.同桌互相出題擺圓片、列式.

(二)兩人一組,一人說,另一人擺.并說出算式.

四、活動四:日常生活

1.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你能提出哪些與今天所學的知識有關的問題?怎樣解決?

2.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你想對同學和老師說些什么?

六、板書設計

乘車

2+1+4=7 7-3+2=6 6-3-3=0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8

“做數學”是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重要觀念,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數學,而不是用眼睛“看”數學,強調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現實的體驗。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因為這樣的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的規性質和聯系。”作為一個最先使用新教材的一線教師,非常接受這個新理念,但是,如何引導學生“做數學”,而且是讓一年級的小學生做數學,使他們的課堂生動、有趣起來呢?我在學校開展的新教材研討課中,就《桌子有多長》一課,進行了大膽的實踐,從中獲得了點滴啟發。

教學實錄:

一、創設問題情境

師:今天,學校要給我們一年級的同學買新桌子,你們高興嗎?不過想問問同學們,咱們現在使用的桌子有多長?

二、自主探究、體驗思考

1、估計和測量

師:同學們,你們想用什么辦法或工具來量一量呢?想好后,請你動手量一量。(學生很快相出辦法量)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用什么量的,桌子有多長?

生1:我是用拃量的,桌子有7拃長。

生2:我是用文具盒量的,桌子有6個半長。

生4;我是用格尺量的。桌子有7個長。(根據學生的匯報,師板書數據)

師:你們看這些數據,發現了什么?

生:大家測的結果都不一樣。

師;為什么你們測量的數據不同呢?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

生:因為有的同學用文具盒量、有的用格尺量、有的用書量,用的東西不同,所以量的結果也不同。

生:因為我們每個人用的工具不同,也就是他們的長短不同,所以測的結果就不同。

師;怎樣才能使你們的測量結果相同呢?

生:用同一個東西量。

師:你真聰明!那你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一般用什么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呢?

生:(異口同聲)地說,用尺子。

2、認識尺子、感知1厘米

師:(出示尺子):尺子上有統一的測量單位,它是人們通用的測量長度的工具。說一說,你都見過哪些尺子?

師:觀察尺子,看看尺子都有些什么?(同桌之間說一說)

生匯報:尺子上有0、1、2、3、等數字。

尺子上有小格,每個小格都一樣。(學生匯報時,并幕上顯示相應的部分)

師說明:尺子上這些長短不一的線是刻度,第一條線下面是0,表示0刻度,和1對著的稍長的線表示1刻度;從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cm就是1厘米。

師:請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有多長。在我們身邊那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呢?找一找,量一量。

生:大拇指的寬。

生:圖釘的長。

師:用食指和拇指輕輕夾住圖釘,再輕輕的抽出圖釘。手指縫之間就是1厘米。

生;練習本的厚度大約是1厘米。

師:那么,0刻度到3是幾厘米?1——2又是幾厘米呢?請再觀察尺子,說一說。

生:0——3是3厘米。

師:你們桌子上有一張黃色的紙條,猜一猜它是幾厘米?

生:13厘米、20厘米、5厘米……

3、正確測量

師;我們認識了尺子,怎樣用尺子測量呢?拿出自己的尺子動手測量紙條。誰愿意把自己的測量方法告訴大家。

生;我把尺子的一端對準紙條的一端,看是15,紙條長就是15厘米。

生:不對,得把尺子的一端對準0刻度,再看到幾,我量的紙條長16厘米。

師:到底誰對呢?看看笑笑是怎樣量的。(出示投影,配話外音:我們測量物體時,先把一端對準0刻度,再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了。)

師:那些同學的方法和笑笑一樣?(生舉手)現在,再用正確的方法量一量紙條的長度好嗎?

師:同學們,你們學會了測量物體的方法,現在我要考考你們。桌子上有一張綠色的紙條,誰能準確的剪下10厘米長的紙條,看誰又對又快。

師:請把剪好的紙條舉起來,說說你是怎樣剪的?(請學生到前面示范)

三、解釋應用

1、先猜一猜,在量一量(文具盒、小刀、紙條)(學生活動后匯報)

2、螞蟻搬豆。創設情境,小組合作已競賽形式出現,激發興趣。

3、聰明屋;(看圖上的線段)師:這一條線段的長是不是8厘米?為什么?

四、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年組評價:

改變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整節課的學習,教師始終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而學生始終都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體作用。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注重指導學生操作,在動手操作中,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主動獲取知識,體現了“做數學”的教育理念。建立1厘米的實際長度的表象,讓學生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有多長,然后用食指和拇指輕輕夾住圖釘,再輕輕的抽出圖釘。仔細觀察拇指食指之間的縫隙大約是1厘米,再舉起來自己看一看,同學互相糾正,這樣指導學生的操作,有條理,動作到位,學生在操作中感知、領悟,順利建立起1厘米的長度觀念,形成了技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2、放手讓學生探索,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凡學生能自己探索出來的決不包辦代替,凡心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決不暗示。上課伊始,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獲得桌子有多長的結論,這過程老師絕沒有半點代替。在建立了1厘米的長度觀念后接著進入認識幾厘米這一環節,老師放手讓學生嘗試在尺子上長出2厘米、3厘米長度,并說出道理,,這一環節的學習,老師考慮到學生能獨立解決,因此教學時并沒有作出任何暗示,而是讓學生獨立去找,

3、學生始終處于“跳一跳”摘果子的學習狀態。教師充分相信學生,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由學生自己跳起來“摘果子”,讓學生自己試著量紙條的長度,結果學生通過努力量出了紙條是15cm,然后用電腦演示笑笑的方法起訂正的作用,調動學生的興趣和自主力量,促使全體學生自主學習。

總之,整個教學過程,田老師敢于“放”,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獨立思考、討論、交流去獲得數學知識,使學生得到主動發展。從這節課的教學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發:只要教師放開你呵護的.雙手,就會發現,孩子也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創造者。

自我反思:

讓學生學身邊的數學、培養學生做數學的意識。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源于生活。因此,教師應努力努力尋找做數學的內容,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系起來,讓學生學習活生生的數學知識。新課開始,從學生熟悉的買新桌子入手,探討桌子的長度是多少呢?你能想出辦法量一量嗎?引導學生參與實際的測量活動。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探索測量方法,接著提出兩個問題:為什么測量的結果不同?使學生感受到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進而引導學生觀察幾乎每天都用的尺子,從尺子上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再用厘米量物體的長度。這整個教學過程,所創設的情境,選擇的教具、學具等等都取材于學生的現實生活中,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便于操作,使教學活動更富有生氣和活力,更能使學生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從而培養學生逐步形成運用數學的意識。

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只要數學的學習過程稍能反映出數學的發明過程的話,就應該讓合情的猜測占有適當的位置。可見,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大膽猜測、猜想、假設、提出一些預感性的想法,實現對事物的瞬間頓悟,有利于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這節課,“猜測”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在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的時候,先讓學生猜測黃紙條的長度,再讓學生用尺子量一量,來驗證自己的猜測;在鞏固練習環節,進行猜測活動,然后再通過尺子測量去驗證各自的猜測。這樣的設計,使猜測與實際測量相互配合,有效地幫助學生發展長度的空間觀念,增強他們測量的靈活性。學生就在這樣的猜測過程中,不斷產生創造的靈感,閃現創新的火花。

總之,“做數學”是以學生操作實驗、自主探索、大膽猜測、合作交流、積極思考的方式進行的數學學習活動。它需要老師引導、支持和幫助,更需要教師提高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機會、材料、時間和空間。我們還要對自己說“要成為點火者”因為“學生的頭腦不是需要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點燃的火把”。我們可可能需要不斷的實踐和思考,在以后的教學中,要讓每個學生得到發展,要點燃每一支火把,并使其越燒越旺,這是我們教師的責任。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9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猜測等活動發現最簡單圖形變化規律,并創造出有規律的圖案。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推理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與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激發學生感受數學、發現數學的情感。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8頁

教學重難點:

1、探索一些圖形的簡單排列規律規律。

2、會運用規律解決一些簡單問題,并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學具準備:水果圖片,課件,正方形、圓、三角形每組一份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初步感知規律

師:小朋友,今天這節課老師帶來了一些漂亮的圖案,想不想看看?

小雞 小熊 小雞 小熊

師:猜一猜,下一個會是什么?

學生猜,出示“小雞”。

師:小朋友真聰明,別急,還有好吃的呢!

再次出示:蘋果 西瓜 蘋果 西瓜

師:你猜下一個是什么水果呢?

學生猜,出示桔子,下一個呢?出示草莓。

師:咦,老師剛剛夸你們聰明,怎么現在猜不準了呢?為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第一排是按小雞、小熊有順序的排列,第二排是沒有規律的。

師:噢,原來是這樣,用你們的話說,第一排是按照一定順序擺的,有規律,而第二排是胡亂擺的,沒有規律,所以猜不對。小朋友觀察真仔細,那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找像第一排這樣有規律的知識。(板書課題:找規律)

二、自主探究,進一步認識規律

師:“六、一”兒童節快要到了,一年級小朋友正在準備聯歡會呢!

課件出示主題圖: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師:這個舞臺布置得這么美!你最喜歡什么?

生:燈籠!

師:老師也挺喜歡的,你能告訴大家燈籠有哪些顏色嗎?

生:有紅色,還有黃色。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它們的排列有什么特點?

生1:是按一紅一黃又一紅一黃……的順序排下去的。

師:說的真不錯!你是從哪邊看起的?

生:左邊。

生2:我看出燈籠是按—黃—紅……的順序排下去的。

師:看得真仔細!請小朋友們猜一猜他是從哪邊看起的?

生:右邊。

充分肯定、贊同小朋友的說法并告訴他們漂亮的燈籠按一紅一黃順序或一黃一紅的順序排下去,這都是它們的“規律”。

出示燈籠排列:

“猜一猜”下一個應掛一個什么顏色的燈籠?

生指出,并說明理由。

(2)提議小朋友繼續找一找舞臺上還有什么是有規律的?

生:鮮花

教師讓學生先和同座位小朋友說說鮮花的排列規律,再在全班進行交流。

出示花排列:

“猜一猜”下一朵花應是什么顏色的?

生指出,并說明理由。

(3)引導學生接著說說自己還喜歡哪種裝飾物。

生:彩旗

師:確實很漂亮!小彩旗的排列有什么規律?你能在屏幕上邊指邊說嗎?

生1邊指邊說:小彩旗是按一面紅一面黃又一面紅一面黃、一面紅一面黃的規律排列的。

生2 :小彩旗按一面黃一面紅又一面黃一面紅的規律排列的。

出示彩旗排列:

“猜一猜”下一面應是什么顏色的?

生指出,并說明理由。

師:太奇怪了,這么多難題都難不住你們,為什么猜得又對又快呢?

生:因為他們的排列有規律。

(4)表揚小朋友并鼓勵他們繼續觀察畫面,說說還有什么新發現。

生1:小朋友的隊伍排列得有規律!是按一男一女又一男一女的規律圍成圈的!

師:真棒!你來指指是從哪個小朋友看起的。

生2:小朋友是按一女一男又一女一男的規律圍成圈的!

出示小朋友排列:

提問:下一個小朋友應是小男孩還是小女孩?

生指出,并說明理由。

四、觀察較復雜的規律

用電腦課件引出學生的好朋友“聰聰”。讓他們觀看“聰聰”排列各種顏色、形狀不同的圖形的動畫場景。

師:瞧,我們的好朋友聰聰在裝飾自己的房間呢。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1、演示氣球排列圖,生說出其中的規律,并幫忙“掛”氣球。

2、演示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圖形排列。

師:誰能幫著掛上去?能說出理由嗎?

生1:是按,一個圓,一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然后又一個圓,一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這樣的規律排列的。

師:說得真好!還有沒有小朋友和他說得不一樣?

生2:明明是按一個紅色圖形,一個綠色圖形,一個紫色圖形這樣的規律排列的。

師:真棒!誰還能說得更完整,更具體一些?

生3:明明是按一個紅色的圓,一個綠色的三角形,一個紫色的正方形這樣的規律排列的。

3、出示三角形排列,要求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應該掛什么圖形,派代表匯報。

五、探索實踐

師:聰明的小精靈擺出幾種不同的規律,那我們小朋友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用手中的圖片擺出規律和她比一比!(想怎么擺就怎么擺)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各種顏色、形狀不同的圖形數個,動手在紙板上有規律地排列,然后交流)

小組展示。

六、聯系實際尋找生活中的規律。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像這樣有規律的排列在我們的身邊到處可見,這樣不僅顯得整齊,而且很漂亮,給人以美的享受。只要小朋友們認真觀察,規律就在我們的身邊,請你仔細找一找。

生1:教室的座位是按一排桌子一排椅子又一排桌子一排椅子的規律排列的。

生2:小朋友的毛衣圖案是按一條紅一條黃又一條紅一條黃的規律排列的。

生3:女同學辮子上的皮筋顏色是按一個藍一個紅一個綠又一個藍一個紅一個綠的規律排的。

生4:斑馬身上的圖案是一條黑一條白又一條黑一條白的。是有規律的。

七、欣賞規律:

課件演示日常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學生欣賞規律,感受規律。

八、拓展思維,創造規律

師:小朋友們,接下來就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利用自己身邊的材料,來創造規律了,看哪組小朋友創造的規律最特別。

1、分組討論交流,創造規律。

2、匯報,展示作品。

九、全課小結。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運用不同的方法正確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2、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能根據提供的素材,估計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

4、通過認識100以內的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

數數方法及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當數到接近整十數時,下一個數應是多少。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展示臺、給每位學生準備數量為100的物品。

教學設計理念:

向學生提供貼近生活的信息資源,通過充分動手操作,讓學生體會數是數出來的,并運用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師: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0—20),誰能從0數到20?(一生數,其他拍手),誰能接著往下數?(2—3名接著數,到70過后師示意全班齊數并齊拍手)

2、師:大家能數那么多數,真了不起,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常要用到數數,你能說一說嗎?(略)

〔設計意圖:復習20以內的數,了解學生已有的數數知識。〕

3、師:我們班共有多少位同學?(65位),自己親自數一數。(學生站起來數班級人數。)

師:誰能說說你數的結果是多少位同學?(學生匯報,肯定有不一樣的)

師:誰愿意領著大家一起數?(請一名學生邊點邊數,其他同學跟著一齊數,結果是65位同學。)

師:在剛才數人的時候,39的后面是多少?49的后面是多少?59的后面是多少?你怎么想的?

師總結數的方法:邊點邊數,點的和數的一樣快。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數班級人數,體現數數的方法:邊點邊數,點的和數的一樣快。同時突破本節課的難點:當數到接近整十數時,下一個整十數應是多少。〕

二、實踐操作

1、師: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數數。數什么呢?數的東西就藏在你們的抽屜里,快拿出來看看吧。看看自己都拿到了什么物品?喜歡嗎?

2、師:現在聽清要求,請很快的數出10個物品放在桌子上,放成一堆,仔細觀察,10個呀,就這么多。

師:請你再數10個出來。

師:現在是多少了?

師:再仔細觀察20個這一堆,20個就這么多。

師:請你把袋子里的物品都倒出來,想想,剛才10個一堆,20個一堆是那么多,再觀察一下你面前這一大堆,猜猜這一堆大約有多少?

生猜(略)

師:那么到底有多少呢?請你仔細數一數。(學生開始數桌上的物品,有糖、棗、沙棗、棋子、小棒、鉛筆、玉米粒等。)

3、學生匯報數的結果

師:你來說說你是怎么數的?(有一個一個數的,有兩個兩個數的,有五個五個數的,還有十個十個數的?)

師:剛才誰都數的是100?請舉起手。其實老師為大家準備的每個袋里的物品都是100,你們數對了。(學生高興地歡呼。)

師:有的小朋友沒有數對,我們給他找一找數錯的原因好嗎?

學生尋找出錯的原因:

1、點的和數的不一樣快

2、數的.物品太多,有時稍不專心會忘。

3、轉整十數時不知道是多少。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估數和數數的活動過程中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學會用多種方法數數,滲透估數的方法,體會準確數出物體個數的方法,體現數是數出來的。〕

4、師出示100粒大米。誰來猜猜這些大米是多少粒?(生猜)

師:看著這100粒大米,再看看周圍同學桌上的100個物品,老師有些不明白,都是100,為什么有的堆大?有的堆小?

生:因為有的物品大,有的物品小。

師:剛才的100顆糖,100枝鉛筆,100粒大米……我們都可以用數100來表示。(板書:100)

〔設計意圖:進一步理解100以內數的意義,提高估數的能力。〕

三、探索活動

1、接數,數的組成

師:請你數出35個物品,怎樣擺放讓人一眼看出來。可以利用老師提供給你的小袋和皮筋。(師事先在物品袋里裝了小袋和皮筋)

生數并擺出35個物品來。(老師巡視,指導)

師請一名擺鉛筆的學生到展示臺前展示,再請一名裝小袋的學生到展示臺前展示,并說出這樣做的理由。

學生同桌相互檢查,改正擺放錯誤。

師:看著你們的35個物品,同桌相互說說35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板書:35里面有3個十和5個一

師:請你從35開始繼續數物品,一直數到42個。

師請一名數小棒的學生展示42根小棒的擺放方法。說一說42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板書:42里面有4個十和2個一。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理解數的組成〕

師:從45數到63,63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師:請一學生說一個數,大家接著數。同桌再互相考一考。

師:從88數到100,能行嗎?

〔設計意圖:進一步理解數的組成,并會從任意一個數接著往下數〕

師:同學們數數越來越好了,老師這兒有幾幅圖,一起來看看。課件分別出示湯圓圖和鋼筆圖。

⑴說出由幾個十和幾個一。共有多少個湯圓?(課件出示答案)

⑵表示的是幾個十和幾個一,說說想法,一共有多少枝鋼筆?(課件出示答案)

2、估數、數數、100數的組成

課件出示動態的百羊圖

師:猜一猜大約有多少只羊?(生猜)

師:到底有多少只呢?你來數數吧!(動態的羊不好數,羊多不好數)

師:誰能想個辦法,能讓我們比較容易地數出一共有多少只羊?(生想辦法)

師:出示把動態的羊10個10個圈起來,用柵欄圍住,現在我們再來數一數。(生很快數出是100個)

師:怎么這么快數出來了,生說出數的方法:10個10個數,數了10個十

師:10個10是多少?板書:10個10是100

板書課題:100以內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進一步滲透估數的意識,體會10個10個數的優越性,并認識10個10是100,理數100的意義,突破知識的難點。〕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11

教學內容: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科書88、89頁內容

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簡單的排列規律,并聯系實際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規律。

教學重點:

了解什么叫規律,怎樣找規律。

教具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圖形若干

教法學法:

自主探究獨立思考

教學過程:

一、在生活中感知規律

師:同學們,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

師:老師發一串口令,你們用動作來完成。

師:指指眼睛、摸摸鼻子、揪揪耳朵再按順序指眼---摸鼻子---揪耳朵練習。

師:同學們,你們猜猜接下去應該做什么呢?

師:哇,你們真聰明,猜得很準。誰來說說你們是怎么猜到的?

師:同學們,你們觀察得真仔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好多像這樣按照一定方式來排列的事物,我們把這種排列方式叫做規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找規律。

(出示課題:找規律)

二、在探究中發現規律

師:誰來說一說六月一日是什么節日?(生回答是兒童節)

1.過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同學們打算慶祝一下,開個聯歡會。你們看他們布置的教室多漂亮啊!他們是用什么來布置的?(出示圖片)(生:他們是用彩旗、小花、燈籠來布置的。)那你還從中發現了什么?它們是胡亂擺放的嗎?你們能找出它們的規律嗎?

2.出示彩旗圖(彩旗按紅黃交替的規律出現,最后一面沒有顏色)紅黃紅黃紅黃紅黃師:誰來猜一猜最后這面旗會是什么顏色?

(這面旗是黃色的)。

師:你猜得真準,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為彩旗是按照紅色、黃色這樣的順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紅旗的后面一定是黃旗。)

師:彩旗的規律我們已經找到了。那么小花又是怎樣擺放的呢?

3.出示小花圖綠玫紅綠玫紅綠玫紅綠玫紅師:誰愿意把你的發現告訴其他的小朋友?(我通過觀察知道下一朵花是綠色的)。師:再下一朵呢?(再下一朵是玫紅色的)。

4.出示燈籠圖讓學生同桌互說:它有什么規律?再讓學生說說下一盞燈籠是什么顏色的?

黃紅黃紅黃紅黃紅

5.大家看到自己動手布置的&39;會場特別漂亮,高興地在會場中圍成一圈跳起舞來。仔細觀察跳舞的同學又是按怎樣的規律站的?

(按一女一男的規律站的)。

師:你真會動腦筋。

6.看教材88頁例1.

你找到這四種事物排列的規律了嗎?每個事物后面一個應該是什么?圈出來

三、在操作中創造規律

1.涂一涂師:同學們想不想利用剛才學的知識來做一個涂色比賽,讓學生獨立完成例3,教師巡視,挑兩位同學上臺涂色。

2.擺一擺

①老師擺規律我在上面擺圖形,當我停下來的時候,大家大聲說出我接下去要擺的那個圖形,好嗎?

②學生擺規律我擺的規律都被大家找到了,你們想自己來擺規律嗎?挑幾名學生上來擺圖形,其他同學猜師:同學們真聰明,用幾種簡單的圖形就能創造出這么多的規律。看來,我們班的同學個個都是小發明家。

師:不光圖形有規律,生活中處處有規律,老師常用掌聲來鼓勵你們,請你們找找老師掌聲中的規律。(師有規律的鼓掌)

四、聯系生活、生活實際找規律、欣賞規律帶給我們的美。

生活中也存在著許多周而復始有規律的現象,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日出日落。

五、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怎樣找規律,我們知道了不僅圖形有規律,顏色有規律,聲音也可以創造規律。希望同學們課下找一找你身邊有規律的事物。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1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熟練計算1~5的加減法,能夠運用加減法的意義正確觀察情景圖,說出題意,列出算式。

(二)過程與方法

在理解情境圖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認識大括號和虛線圈,并能將符號和語言表述建立起練習;在解決一組情境圖中,感受加法與減法之間的關系。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初步感受數學語言的魅力,滲透函數的思想。

二、目標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在初步了解了加、減法的意義,能運用加、減法意義根據情景圖列出算式,能計算1~5的加減法的基礎上,讓學生能夠更熟練的計算1~5的加減法計算,在加減法的對比中強化學生對加減法的意義的認識,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熟練計算1~5的加減法;正確觀察情景圖,說出題意,列出算式。教學難點是讓學生能夠讀懂題意。

教學難點:正確觀察情景圖,說出題意,列出算式。

四、教學準備

課件、算式卡片、寫有口算的信封和寫有答案的信筒等。

五、教學過程

(一)鞏固基礎,提升計算速度

1、練習數的分與合

(1)學生自己邊打手勢邊說1~5的組成與分解。

(2)師生互動鞏固數的分與合。

師:我出3和1。

由學生回答出3和1組成4,4可以分成3和1。

師:組成5,我出2。

由學生回答:我出3,2和3組成5,5可以分成2和3。

2、鞏固1~5的口算

(1)老師出卡片,學生用手勢作答。

(2)火車。由一組同學逐個出口算題,全班搶答口算。

(3)在送信游戲中練習口算。

出示第29頁第9題。讓幾位學生拿著寫有算式的信封,根據結果送到相應的信筒中,其他學生來做小老師,看看是不是每封信都送對了。

【設計意圖】

通過各種形式進行1~5以內的口算訓練,使學生在多種形式中,手、腦、口、耳配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同時提高口算的興趣,加快口算的速度,提高正確率。

(二)在計算中發現規律

1、完成第28頁第2題

(1)學生獨立計算并反饋答案。

(2)引導學生縱向觀察算式,發現規律。

①觀察第1、2組算式。

每組算式交換了加數的位置,但計算結果相同。

②觀察第3組算式。

2+2=□和1+1=□,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算式沒有變化,計算結果也沒變化。

(3)總結規律: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2、第28頁,第4題。

(1)先觀察算式,發現了什么。

學生回答:豎著觀察,每組的.被減數相同,減數不同。

(2)學生獨立完成,邊做邊思考,看有什么新的發現。

(3)匯報:發現了每組第一題的減數就是第二題的差,第二題的減數是第一題的差。也就是每組減數和差交換了位置,而被減數不變。

3、完成第29頁第7題。

(1)讓學生在表演中學習。一個人拿著+1,再找四位同學分別拿著1、2、3、4,讓他們組成算式進行計算。教師板書算式。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一個加數不變,和會隨著另一個加數的變化而變化,初步滲透函數的思想。

(2)完成減法計算,所用方法同上。

被減數不變,減數變化,計算結果也隨著減數變化。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計算的基礎上尋找規律,直觀感知加、減法之間的關系,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正確率,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索規律的意識和能力。

(三)情景算式互相轉換

1、把語言轉變成數學符號

(1)出示第28頁第1題。

①教師先出示1把扇子,由學生圖題意。再出示2把扇子,由學生圖題意。

②讓學生依據扇子圖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教師板書問題。

③針對問題,師生共同用手勢表示把兩部分合并起來。之后,教師邊口述問題,邊出示大括號。告訴學生,求一共有多少把扇子,還可以用這樣的符號(指大括號)來表示。讓學生書寫大括號,加深對大括號的印象。

④讓學生再次看圖,說出圖表示的意義。列出算式,追問學生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⑤完成第28頁第2題,重點理解大括號表示的意義,完整描述圖意,列示解決問題。

(2)出示第28頁第3題。

①逐一出現情境圖,在學生的描述中教師出示虛線圈,告訴學生虛線圈表示去掉的意思。讓學生完整的表述圖的意義。

②列式計算,并說明用減法計算的道理。

2、完成第29頁第6題

(1)逐次出現四幅情景圖,讓學生說題意,提問題,列算式。

(2)隱去情景圖,讓學生觀察四個算式,引導學生橫看、豎看,發現規律。

(3)再出現情景圖,讓學生嘗試結合情景說一說道理。

(4)完成第29頁第8題。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在匯報第2幅圖時,要說清楚5-2=3的意義和5-3=2的意義,隨著學生的發言,教師板書出問題:還剩多少條黃瓜和摘了多少條黃瓜。(學生只要能提出一種問題即可,不要求全掌握。)

3、算式與情景建立聯系

(1)看圖提出問題,并與算式連線。

以上各圖學生可以提出用加法計算或者用減法計算的問題。

(2)課件出示第28頁第5題中的左部分。

①讓學生說一說從1+4=□這道題中,看到了什么。

②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算式的意思(學生用畫一畫、貼一貼、寫一寫等方式表示出1+4=□的意思,寫在方框里)。

(3)學生之間交流想法。

(4)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自己說一說或者讓其他同學說一說圖的意思。

(5)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發現數字和符號的神奇與作用。

4、小結

剛才我們是觀察圖意,列出算式,現在我們是根據算式來表示它的意思。看來圖和算式,我們可以互相轉化,既可以用算式來表示圖意,也可以用圖來表示算式的意思。

【設計意圖】

讓學生體會符號大括號和虛線圈的作用,并將語言表述與符號建立起聯系。讓學生體會數學符號化的表述意義,一個算式可以有很多情景(整體與部分關系)與之聯系。逐漸培養學生理解與表達的能力。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哪個符號,說一說這個符號表示什么意思。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13

教學內容:

十幾減5、4、3、2

教材第1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及算理。

過程與方法:在學習計算方法時培養學的計算能力和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和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十幾減5、4、3、2

難點:掌握“破十法”。

教具學具:

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課件出示第一棒:打地鼠游戲口算。

12-8=11-9=13-7=

14-8=15-9=13-6=

17-8=18-9=14-9=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出示課件第二棒:

12-5=11-4=

12-4=11-3=

12-3=11-2=

老師:我們已經學習過十幾減9、8、7、6,計算十幾減9、8、7、6的方法有哪些呢?

生1:“破十法”。

生2:“想加算減法”。

生3:“平十法”。

怎樣運用“破十法”、“想加算減法”和“平十法”計算12-5這個減法算式呢?

(2)舉例計算12-5=。

①用“破十法”計算。

先用12中的10減去5,等于5,再把5和12中的另一部分2合起來就是7,所以12-5=7。

②用“想加算減法”計算。

因為5+7=12,所以12-5=7。

③用“平十法”

把5拆成2+3,12先減2等于10,再算10-3=7。

(3)你會采用什么方法計算其他幾道算式呢?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①計算12-4=。

老師指名讓學生回答。學生邊回答,老師邊有序地把各種解法的思維過程排列出來。

②計算其他幾道算式。

學生自己算,老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算法。然后統一訂正,老師給出答案。

③這些算式已經全部算出來了,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1:被減數相同,減數越小,差越大;減數越大,差越小。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第三棒:1、出示課件:請你當個小醫生。

14-5=1111-3=413-4=7

2、出示課件:摘蘋果游戲。(把相同得數的算式連起來。)

3、出示課件:生活中的數學。(樹上有4只小鳥,空中有11只小鳥。樹上的小鳥比空中的少幾只?)

生:11-4=7(只)

4、做課本上做一做。

課件出示第四棒:小組合作找出得數相同的算式卡片。

學生到展示臺來展示剛剛小組合作擺的算式卡片。

第四棒結束了,到了終點,掌聲響起來。

四、課堂作業設計

1.數學書第18頁第4題

2.數學書第19頁第6題。

板書設計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設計篇14

預習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3頁的“拼一拼”內容,做一做練習一第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2、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通過大量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系,感受圖形的美。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先送給大家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聽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多媒體播放少兒節目《大風車》的主題歌,播放完時適時提問:你們喜歡風車嗎?)其實,風車是長方形變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僅這樣,生活中還有很多由平面圖形組成的干變萬化的圖案呢。你們想當那個把圖形變得很神奇的魔術師嗎?好,今天我們就一同來學習了平面圖形的拼組。下課之后,大家就都會成為魔術師了。(板書課題)

二、折一折

(1)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征。

首先,我們來看看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請看幻燈)同學們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長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發現長方形的對邊怎么樣?(對了,對邊重合,即對邊相等)那么,鄰邊是否也相等呢?(對角折一折,試一下)我們一起來看屏幕演示。再來看看,正方形的邊怎么樣呢?(幻燈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著虛線向對角折,再對邊折,你們發現正方形的四條邊怎么樣?(都相等)好,我們再來看屏幕。

歸納:同學們有的`用觀察法,有的用比較的方法,得出: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對邊相等;長方形鄰邊不相等,正方形鄰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問:你能把長方形的紙變成正方形的紙嗎?這樣折一折、剪一剪就變成正方形了,能說明理由嗎?

(2)小組合作制作紙風車。

我們在課前說過,紙風車是由長方形變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們會做風車嗎?(幻燈出示風車圖案)接下來,老師就和你們一同來學習。請注意看(播放視頻)。

通過視頻,我們可以按如下步驟做:先準備一張長方形的紙,根據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我們將長方形的長與寬相等再裁下,(幻燈片演示制作步驟)然后我們將正方形的對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部分要留有余地,之后我們將出現的八個角每隔一個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鐵絲串好并固定,紙風車就可以在風中轉動了。

問:風車的制作過程中,你發現了哪些圖形?怎樣讓一張紙變成風車呢?動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風車。

小組互評,展示學生作品。

好了,我們先把紙風車放一邊,看看還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擺出來。請看這輛小汽車(幻燈出示),它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三、拼一拼

剛才大家表現得非常好,那你們想玩拼圖嗎?

(1)下面,就請用你手中的2個長方形拼一拼,看看你們能拼出什么圖形。(學生完成后幻燈展示答案)

(2)再來用4個同樣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7

問:至少用幾個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形?

(3)大家都這么聰明,那你們能擺出六邊形嗎?

(4)好,接下來就請大家用手中的9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誰拼得又快又好,開始!(幻燈展示答案)

(5)現在,老師也難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請注意看(幻燈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圖形)。

①最少用幾根小棒能拼成兩個三角形?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圖形?

③你能用老師給的4個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嗎?

(教師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獎勵)

四、拼圖大比賽

(1)教師指導學生拿出學具袋,讓學生運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發揮想象拼圖,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組員合作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比一比,看誰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創意。

(2)展示學生作品。學生自己評價或者互相評價。

(3)組織學生完成練習一第4題,鼓勵學生積極動手,教師相機指導。

五、總結

今天,小朋友們自己動手拼出了很多美麗的圖形,當了一回小魔術師哦!希望同學們回家后,能夠繼續發揮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麗的圖案來。

板書設計

平面圖形的拼組

長方形對邊相等

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1015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长市晶耀仪表有限公司| BAUER减速机|ROSSI-MERSEN熔断器-APTECH调压阀-上海爱泽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新疆系统集成_新疆系统集成公司_系统集成项目-新疆利成科技 | MVR蒸发器厂家-多效蒸发器-工业废水蒸发器厂家-康景辉集团官网 | Magnescale探规,Magnescale磁栅尺,Magnescale传感器,Magnescale测厚仪,Mitutoyo光栅尺,笔式位移传感器-苏州连达精密量仪有限公司 | 送料机_高速冲床送料机_NC伺服滚轮送料机厂家-东莞市久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网站建设,北京网站建设,北京网站建设公司,网站系统开发,北京网站制作公司,响应式网站,做网站公司,海淀做网站,朝阳做网站,昌平做网站,建站公司 | 不锈钢闸阀_球阀_蝶阀_止回阀_调节阀_截止阀-可拉伐阀门(上海)有限公司 | 气力输送设备_料封泵_仓泵_散装机_气化板_压力释放阀-河南锐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首页-东莞市傲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语料库-提供经典范文,文案句子,常用文书,您的写作得力助手 | 招商帮-一站式网络营销服务|搜索营销推广|信息流推广|短视视频营销推广|互联网整合营销|网络推广代运营|招商帮企业招商好帮手 | 智能汉显全自动量热仪_微机全自动胶质层指数测定仪-鹤壁市科达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小型铜米机-干式铜米机-杂线全自动铜米机-河南鑫世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能耗监测系统-节能监测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三水智能化 | 恒温恒湿箱(药品/保健品/食品/半导体/细菌)-兰贝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脑钠肽-白介素4|白介素8试剂盒-研域(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品牌策划-品牌设计-济南之式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官网-提供品牌整合丨影视创意丨公关活动丨数字营销丨自媒体运营丨数字营销 | 酒瓶_酒杯_玻璃瓶生产厂家_徐州明政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北京征地律师,征地拆迁律师,专业拆迁律师,北京拆迁律师,征地纠纷律师,征地诉讼律师,征地拆迁补偿,拆迁律师 - 北京凯诺律师事务所 | 上海璟文空运首页_一级航空货运代理公司_机场快递当日达 | 课件导航网_ppt课件_课件模板_课件下载_最新课件资源分享发布平台 | 车间除尘设备,VOCs废气处理,工业涂装流水线,伸缩式喷漆房,自动喷砂房,沸石转轮浓缩吸附,机器人喷粉线-山东创杰智慧 | 机床导轨_导轨板_滚轮导轨-上海旻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世界箱包品牌十大排名,女包小众轻奢品牌推荐200元左右,男包十大奢侈品牌排行榜双肩,学生拉杆箱什么品牌好质量好 - Gouwu3.com | 压力控制器,差压控制器,温度控制器,防爆压力控制器,防爆温度控制器,防爆差压控制器-常州天利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铁艺,仿竹,竹节,护栏,围栏,篱笆,栅栏,栏杆,护栏网,网围栏,厂家 - 河北稳重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太阳能路灯厂家-庭院灯生产厂家-济南晟启灯饰有限公司 | 电子巡更系统-巡检管理系统-智能巡检【金万码】 | CCC验厂-家用电器|服务器CCC认证咨询-奥测世纪 | 彩超机-黑白B超机-便携兽用B超机-多普勒彩超机价格「大为彩超」厂家 | 贵州自考_贵州自学考试网 | 无痕胶_可移胶_无痕双面胶带_可移无痕胶厂家-东莞凯峰 | 章丘丰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三叶罗茨风机,罗茨鼓风机,罗茨风机 | 污水/卧式/潜水/钻井/矿用/大型/小型/泥浆泵,价格,参数,型号,厂家 - 安平县鼎千泵业制造厂 | 多物理场仿真软件_电磁仿真软件_EDA多物理场仿真软件 - 裕兴木兰 | 东莞市天进机械有限公司-钉箱机-粘箱机-糊箱机-打钉机认准东莞天进机械-厂家直供更放心! | 壹作文_中小学生优秀满分作文大全| 防水套管|柔性防水套管|伸缩器|伸缩接头|传力接头-河南伟创管道 防水套管_柔性防水套管_刚性防水套管-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样品瓶(色谱样品瓶)百科-浙江哈迈科技有限公司 | 水轮机密封网 | 水轮机密封产品研发生产厂家 | 手表腕表维修保养鉴定售后服务中心网点 - 名表维修保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