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簡短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成果,從而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如何寫出優秀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簡短?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簡短,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簡短篇1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我們幾個孩子,脫掉棉襖,沖出家門,奔向田野,去尋找春天。
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們仔細地找啊,找啊。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凍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聲吧?
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簡短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用詞準確性。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4、借助圖片,能學習課文仿說擬人句,能用“有時候……有時候”說話。
教學重點
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積累喜歡的語句。
教學難點
能學習課文仿說擬人句,能用“有時候……有時候”說話。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生字新詞,會寫“浮、沖、池”。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變化形成的。
2、能有感情朗讀一、二、三自然段,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知道水在不同的地方呈現不同的狀態。能背誦第三自然段。能觀察圖片運用擬人句說話。
【預設流程】
一、直接揭題,導入課文。
二、檢查預習,巧學生字。
(如學生預習不充分,則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1、根據課文大意填空。隨機認讀填入的生字。知道汽、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變化形成的。
2、認讀生字詞。書空“浮”。
3、集中識跟水有關的字,滲透構字規律。
三、朗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要求:認認真真讀課文,讀準字音,標上小節號。
四、精讀一、二自然段,感知變化,品味語言。
學習第一自然段,在豐富的視覺想象中領略“云”的變化,品味語言的生動性。
1、檢查朗讀情況。
2、觀看云圖,指名說出云的名字。
3、出示句子:有時候我穿著白衣服,有時候我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五、品讀第三自然段,積累語言,進行語言訓練。
1、水娃娃都把家安在哪里?
2、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理解品味“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的含義。
3、指導背誦。
4、借助圖畫進行說話訓練。
師:課文把水娃娃在哪里干什么寫得多有趣呀!現在,水娃娃變成了雨點兒考考你們,你們能不能把她在哪里干什么也說得那么有趣嗎?
雨點兒:雨點兒在哪里干什么,在哪里干什么,在哪里干什么?
小雪花:小雪花給什么怎么樣,給什么怎么樣,給什么怎么樣?
請學生當當小作家,把雨點兒和小雪花寫下來,上傳到學生成長日志中,跟更多的人一起分享。
六、指導寫字。
教師范寫,學生書寫。師生點評。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簡短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正確認讀“淘、藏”等10個生字;正確書寫“暗、街”等7個字。正確認讀“淘氣、無論、岸邊”等詞語;正確書寫“大海、海水、船只”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借助生活經驗理解課文;能讀好含有多個短語的長句子;能想象霧淘氣的樣子、讀好霧的語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霧的神奇,知道有霧時是怎么樣的情景;能用“什么”說話;愿意留心觀察自然、觀察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書寫“躲、失”等字;讀好含有多個短語的長句;能想象霧淘氣的樣子,讀好霧的語言;能用“什么”說話。
難點:體會“甚至”在語境中的含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有霧的時候是什么情景。
教學方法
講授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教學設計、多媒體電腦、圖片。
教學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生活導入,結合圖片揭示課題。
1、回顧諺語:我們積累過識天氣的諺語,能談談知道霧的哪些知識?(春霧風,夏霧晴,秋霧陰,冬霧雪。)
2、結合生活經驗說說見過的霧是什么樣的?(大霧彌漫;遠處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約看到建筑物的輪廓;空氣很潮濕等。)
3、展示云遮霧繞山的山川、云霧彌漫的樹林等圖片。(板書課題)
二、讀文識字,整體把握。
1、教師示范讀,學生聽讀,并圈畫出不懂的字詞。
2、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讀課文,指導學生反復練習難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長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借助拼音,自讀詞語。
(1)第一組:“甚至、消失、藏起”,重點指導正音。
(2)第二組:“橋梁、淘氣、岸邊、應該”。
重點指導識記:梁——為何有“三點水”有“木”(滲透自理);該——刻、孩(與形近字區別)。
5、默讀課文,想一想淘氣的霧都把什么藏了起來。
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發現獲取信息的方法:霧說的幾句話,分別說出了他依次藏起的東西。教師出示句式,指導整體把握:霧,是個又淘氣有頑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來。要求學生用連接詞把霧藏起了什么說完整。
三、朗讀感悟“霧的自言自語”
1、學生自由練讀霧說的幾句話。
2、教師示范指導,前三句讀出淘氣的感覺;后兩句讀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驚喜。
四、指導寫字
1、出示“暗淡、消失”兩個詞語,觀察本課要寫的“暗、消、失”三個字,分析書寫時需要注意什么。
2、動筆臨寫。
五、總結:這節課我們學了“霧”,還學了霧的淘氣,它藏起了很多東西。
六、作業:背熟生字和詞語。
七、板書設計
第十九課霧在哪里
淘氣、頑皮藏起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詞語:躲藏、海岸、淘氣、悠閑、應該、甚至、橋梁。
2、霧把整體世界藏起來,世界變成什么樣了?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朗讀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讀第2~5自然段,要求學生按照課文內容聯練習說話。
出示:淘氣的霧把藏了起來,無論還是都。
2、學習第2自然段,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
教師引讀課文,相機指導“無論還是都”要連讀,并適當強調,讀出一切都不見了的景象。
3、同桌互讀課文第3自然段,邊朗讀邊想象畫面。
4、朗讀第4、5自然段,指導學生讀好頓號的停頓,理解和體會“甚至”的含義。
三、練習說話
1、想象說話:淘氣的霧朦朦朧朧,像一層紗籠罩著大地,它還會把什么藏起來?出現什么情況?
2、出示圖片,開拓思路:出示云霧彌漫的山川、樹林、學校等圖片,圖片下方輔以句式:霧,是個淘氣的孩子,它把藏了起來,無論還是都。
3、同桌練說,說出景物的特點和情趣。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街、躲、該、散”4個字,學生觀察分析,交流書寫時需要注意什么。共同點:“街”是左右結構,其他三個都是左右結構,左右部件緊密穿插。
2、學生獨立書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3、展示評改。
五、總結:這節課我們學了霧,并且學了霧是個淘氣和頑皮的孩子,他會藏起很多東西。這樣對于霧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業:背熟生字和詞語,并且學會復述課文。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簡短篇4
《愛寫詩的小螃蟹》: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8個生字;積累9個詞語:螃蟹、然后、吟誦、頑皮、橡皮、辛辛苦苦、傷心、沙灘、眼淚。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提出問題,試著在閱讀中提出問題。
4、通過學習初步懂得:美好的事物總會有人欣賞,不要為一時的受冷落而放棄。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師:美麗的大海孕育著無數條可愛的生命,有頑皮的小丑魚,也有笨重的大海龜。瞧!現在又來了一只——小螃蟹。
2、學習生字:螃蟹(指導用形聲字的方法記)
3、師: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小螃蟹,他可愛寫詩了!今天學的課文就是關于他的。
4、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
二、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思考:哪些小伙伴看過小螃蟹的詩?
2、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風、海龜、海浪、白頭翁
3、學習生字:翁(正音)
4、自由讀課文,思考:那么多的小伙伴看過他的詩,態度一樣嗎?然后試著完成填空。
小螃蟹在沙灘上寫了一行又一行的詩,然后輕輕地吟誦??桑ǎ?、()和()不喜歡小螃蟹的詩,他哭了,流下了傷心的淚。()喜歡小螃蟹的詩,他又哭了,不過這次他哭得很開心。
5、交流填空,學習生字:吟(注意右半邊是“今”)淚(積累“三點水”的字)
三、研讀課文
(一)研讀課文1——12節
1、輕聲讀1——12小節,用直線劃出小伙伴們不喜歡小螃蟹的句子。
2、出示句子:
(1)風一使勁兒,把他的詩全吹跑了。
(2)海龜用肚子當橡皮,把他辛辛苦苦寫的詩全擦掉了。
(3)海浪沒有讀完就說:“算啦,算啦……”把他的詩全沖走了。
3、學習生字:橡
比較:象、像和橡
4、師引讀三句話的前半句,并隨機板書:吹跑、擦掉、沖走
5、用各種形式讀5、8、11小節,師隨機指導。
6、練習說話: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那只小螃蟹,你會想些什么?
7、指導讀句:小螃蟹哭了,流下了傷心的淚。
8、出示小螃蟹第二次哭的句子:小螃蟹又哭了,不過這次他哭得很開心。
學生試著根據這句話提出問題。(小螃蟹為什么又哭了?為什么這次他哭得很開心……)
(二)研讀課文13——16節
1、輕聲讀13——16小節,用曲線劃出白頭翁是怎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句子,指導朗讀,并板書:讀、記、告訴
原來,白頭翁每次飛過海灘時,總是認認真真地讀小螃蟹寫下的詩,她還把它們記在心里,并告訴了很多朋友。
3、指導讀句:小螃蟹又哭了,不過這次他哭得很開心。
4、展開想象,練習說話:小朋友,如果你是那只小螃蟹,此時此刻你想對白頭翁說些什么呢?
5、教師小結,并板書:傷心的眼淚、激動幸福的眼淚
6、齊讀課文。
四、復習鞏固
1、開火車讀詞語:螃蟹、然后、吟誦、頑皮、橡皮、辛辛苦苦、傷心、沙灘、眼淚、海浪、白頭翁
2、指導寫字:“螃蟹”這兩個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簡短篇5
《一片樹葉》:
教學目標:
1、認讀16個生字,規范地書寫9個生字。
2、通過朗讀課文使學生明白應該怎樣愛護樹木,懂得“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3、表演課文,續編故事。
教學過程:
一、引趣激情
1、學生看圖,聽故事,你聽懂了什么?
2、指名說,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交朋友。
注意:讀準字音,標出自然順序。
2、檢查生詞。
3、練讀課文
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大意,解決生字困難的基礎上,讓他們分小組來接讀課文,盡量做到正確、流利。
三、合作釋疑
1、讀文質疑
默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用小句號標出來。
2、合作探究
四我小組探討交流問題。
3、匯報交流
①老師適時提問:小免子、小猴、小熊喜愛小椿樹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小椿樹為什么還是被他們搞得“一片葉子也不剩了”?
②指導朗讀
③根據學生回答得出結論:他們的認識與行動不統一。從而明白“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四、賽讀課文,表演課文
1、分小組,分角色練習朗讀;
2、兩輪比賽、評議;
3、小組練習表演,啟發學生看圖想像每個小動物想了什么?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小椿樹會想什么?怎樣痛苦?
4、兩組表演,評議。
五、續編故事,深化認識
1、思考:小動物回來看見小椿樹一片葉子也不剩了會說什么?想什么做什么?
2、學生自己想像,組織語言;
3、指導交流。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簡短篇6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行行朗讀,字字思考,推敲詩文的意思;啟發學生處處想象,揣摩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受。
2.指導朗讀,要求在朗讀中傳達出對詩意的理解,對詩境的感悟。
3.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一、研究題意,自讀自學
1.出示課題。啟發學生從課題確定這首詩所寫的時間、地點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師隨學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月亮、星星、山巒、寺廟;此時,只簡畫一座寺廟,沒有樓;為了顯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橫一筆云。同時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釋義。
【畫簡筆畫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進入詩的意境,教給學生據文想象的方法,為理解詩意奠定基礎。為了充分運用課文插圖,板畫構圖力求與插圖相仿。】
2.讓學生觀察板畫,再觀賞插圖,然后要求他們用一個詞來表達自己的感覺。教師在學生提出的詞中選取“高”,并板書。告訴學生:這首詩是唐朝詩人李白寫自己夜宿山寺的親身感受;全詩四行詩句,都是圍繞著“高”來寫的。
3.教師:按照老師下面告訴大家的方法,自學這首詩。
(1)反復朗讀全詩每行詩句(行行朗讀);
(2)認真想想每個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據詩句的內容,想象出一幅圖畫(處處想象)。
【這是個反復朗讀、步步深入的過程。教師要有目的地進行個別指導。初讀,思考字義,理解內容;再讀,邊讀邊想,前后聯系,漸入意境,為進一步訓練表清朗讀打下基礎。切實抓住這一訓練,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p>
二、交流切磋,誦讀求悟
1.教師:讓我們逐行研究,看詩句中哪些字表達“高”,哪些景象說明“高”。先看第一行。
學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師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實數。
教師:(出示“危樓”卡片)危樓是什么樣的樓?“?!弊衷趺唇忉??
學生查《新華字典》,危:①險;②損害;③高。從三個義項中找出一個合適的解釋。
教師:詩人站在高山上寺廟里的高樓中(教師給黑板畫的廟加層樓),眺望窗外,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學生:(想象后)高極了,
真高啊,
好像站到了天邊一樣……
師:第一行先寫樓高,這樣寫--
學生齊讀:“危樓高百尺”。
教師:要讀出樓的高。
學生提高嗓音朗讀。
教師:一味提高嗓音,只能聽見聲音,不能聽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讀得高些響些。教師示范,再試一試。
學生反復練習朗讀。
教師:大家讀出了心里對這個“高”字的感覺。
【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找感覺,就是引導他們展開想象,進入意境?!?/p>
2.教師:(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說是“日、月、星的總群”,這里指什么?
生:指星,因為夜里無“日”,而“月”不適用“摘”。
教師:請同學們用手勢表示“手可摘星辰”。
【讓學生做動作,想象詩人站立處離天已近,體會詩人想象力很豐富,構思的巧妙。】
學生據詩意抬手摘星。
教師:想象一下,摘星辰時手臂的動作,身體的姿態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應該推窗伸臂,斜勢向天,這樣才能摘星辰。
教師:這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幻想,但是它卻能形象地表現出高,大家朗讀這句詩,想象詩人此時離天多近?
學生朗讀。
教師:摘星辰本是難事,但詩人此時覺得很容易,從詩句中的哪一個字體現出來?
學生:從“可”字體現出來的。
師:朗讀時要讀好這個“可”字。
學生朗讀強調“可”字。
教師:這樣可以表達出輕而易舉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說明樓的“高”。
3.指導第三、四行詩句。
學生:齊讀第三、四行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教師:這兩行詩句聯系緊密?,F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詩人之間距離多遠?
學生:相距咫尺。
教師:這也是詩人的幻想,但生動地表現了“高”;由此也可見詩人豐富奇特的想象。一齊來讀好這兩行詩句。體會一下該怎樣朗讀。
學生讀得很響亮。
教師:好,你讀得清楚,讀出了“高”的氣勢。
學生:高昂地讀。
教師:你也讀出了“高”的氣勢。再嘗試用低沉的語氣,(出示“恐”字卡片)要把“恐怕驚動他人”的心情讀出來。
學生嘗試用低沉的語氣朗讀。進一步體會詩句表達的含義。
教師:好,讀得有感情,讀出了詩人的心情?,F在同學們用上述兩種讀法各自練習朗讀,要讀出兩種不同的語氣,然后說說自己喜歡哪一種讀法,為什么。
學生嘗試用兩種方法朗讀。
【這里,用比較的方法指導朗讀,意在使學生懂得表清朗讀是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代作者說話,要讀出作者內心的感情?!?/p>
4.在表情朗讀的基礎上,背誦、默寫全詩。
5.教師:行行朗讀、字字思考、處處想象是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要在今后學習古詩時繼續使用,進一步掌握這種方法。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簡短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祖、掏”等7個生字,會寫“祖、啊”等9個字,會寫“祖先、原始”等1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第二、三小節中的問句。
3、能展開想象,仿照第二、三小節說出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里做些什么。
4、能認讀含有“摘、采”等動詞的詞語,并體會動詞的恰當使用。
【教學重點】
1、認識“祖、掏”等7個生字,會寫“祖、啊”等9個字,會寫“祖先、原始”等1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第二、三小節中的問句。
3、能認讀含有“摘、采”等動詞的詞語,并體會動詞的恰當使用。
【教學難點】
能展開想象,仿照第二、三小節說出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里做些什么。
【教具準備】PPT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展示,引入新課:
展示原始森林的圖片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麗神秘。
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喜歡)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境吧。
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學生朗讀課文,完成第一關的闖關游戲(爬樓梯、摘紅旗)。
1、自讀課文,標出小節,圈出生字。
2、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和詞語,看哪列小火車能順利闖關,摘得小紅旗)
三、朗讀、理解課文。
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完成第二關和第三關的闖關游戲。
第二關:讀課文,我最棒!
讓學生自由朗讀,選自己最喜歡的小節讀給大家聽。老師相機指導朗讀。比如:朗讀第一小節,就指導讀出有意思的情趣來。朗讀第二、三小節,要采取想象畫面、讀中感悟的方式。重點指導第二、三小節的問句。(語調應輕松活潑,還要讀出猜想的意味。“我想——”“想”字語音應稍微延長些,呈現出回憶、思索的感覺。理解“可曾”一詞的含義,體會這里的問句是一種自我詢問和猜想,入情入境,讀出疑問的語氣,讀出猜想、好奇、好玩的感覺。)
采取多種形式讀。師范讀、指名讀、分組讀、師引生讀、男女生讀等。
第三關:找發現,談收獲。
1、讀課文第一小節,說說祖先的搖籃是什么樣子的?
“爺爺說,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真有意思,這是多大的搖籃啊!”學生可能說,我也覺得很有意思,搖籃本來應該是很小的,嬰兒睡的地方,我們祖先的搖籃居然是一個大森林。
2、自讀二、三小節,邊讀邊圈畫文中描寫祖先做什么事情的詞語,整體感知內容。
四、拓展延伸,畫畫想想,拓展想像力。
完成第四關的闖關游戲(展開想象,仿寫句子)
1.學完了課文,你也展開自己的想像,來說一說這美麗的搖籃吧。想想在祖先的搖籃里人們還可能做什么?
2.全班交流,適當點評。
五、體會動詞的恰當使用
完成第五關的闖關游戲。(我幫你,快回家)
1、通過連線,讓學生按照課文內容連線,體會動詞的&39;搭配。
2、拓展延伸,自由填空。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簡短篇8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
教學重點:
會認15個生字。學習默讀課文。
教學難點:
朗讀感悟,體會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情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導入:
1、你最喜歡什么小動物?
2、有個小女孩,板書:卡羅爾;非常喜歡小貓,板書小貓;他們之間會有什么動人的故事呢?板書:和她的。學生齊讀課題。
3、今天老師給大家上一節自習課,我們要像大哥哥,大姐姐們自己學習8、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也就是說自己默讀學習。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學法指導:默讀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
2、默讀標注:標出自然段。標出生字、新詞。
3、師生交流自學情況: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必須快速記準字音),舉手搶答組詞。
(2)去拼音讀,不認識的字可向周圍的同學請教。
(3)交流自己畫出的美詞。
(4)教學多音字:
dāi 待在 jiān 黑白相間
待 間
dài 等待 jiàn 中間、心間、房間
三、朗讀感悟。
1、再次默讀:思考:你認為哪些地方有趣?畫出來。
交流:學生暢所欲言
2、你能對課文提出哪些問題考考同學們?小組合作,提幾個認為比較關鍵、有意義的問題。
3、小組派代表上來考學生:例如:我們組的問題是“卡羅爾的小貓是從哪來的?”請你們回答!
學生暢所欲言,交流所得
4、卡羅爾和小貓的關系好嗎?怎么好?再讀讀課文。
四、小結
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會給我們創造綠色的生命;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動物,動物就會與我們和諧相處;如果我們真誠地關愛他人,他人就會真誠地關愛我們。
試著寫寫以關愛為主體的公益廣告詞
五、作業
朗讀課文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簡短篇9
教學目標:
1、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產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
2、能獨立識字,喜歡積累詞句。
3、培養聽說能力,愿意與同學交流,能把自己的學習收獲或假期打算用幾句話寫出來。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句號、問號和吧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并學會積累詞句。
教學難點:
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邊的科學,寫一寫一學期來的學習收獲及假期打算。
教學類型:
復習課。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出示句子。板書
2、讀句賞句。
3、共同發現。
小結:這三個句子說法不同,但意思一樣,你們喜歡讀哪一句就讀哪句。
4、出示句子:這么多人,你哪能數準呢?
請大家用不同的說法把這句話的意思表達出來。
二、日積月累
1、選選認認。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字、記字,看誰認得準。
(2)根據自己的理解,選字連線。注意區別形近字。
第二課時
一、日積月累
1、我會讀
(1)讀通句子。
(2)引導學生發現句子的特點,依照說一個這樣的句子。
(3)它們都是把一種事物比作另一種事物。
(4)書中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呢?
①把枝葉比作涼棚。②把立交橋比作彩虹。③把裙子比作花傘。④把花瓣比作地毯。
2、讀讀背背。
(1)讀名言,想含義。
(2)背誦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名言。
(3)比賽背誦名言。
第三課時
一、口語交際
1、導入
我們來做個實驗,同樣的兩個蛋,我們來給它們做旋轉表演,你們會看有什么結果出現。結果出來了,一個會轉一個不會轉,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想知道嗎?
2、小組討論。
3、結論:生蛋不能旋轉,只有熟蛋才能旋轉。
4、引出:人們夏天要穿淺色衣服,是因為它們吸收太陽的熱比深色少,穿在身上就不會感到太熱……
5、小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邊的科學。
二、寫話
(1)根據提示,想想自己寫哪方面的內容。
(2)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3)把自己想寫的內容寫下來,并向大家展示、介紹。
三、展柜
1、交流閱讀收獲。
2、展示手抄報,各小組互相評議,交流了解到的科學知識和見聞。
四、課后小結:
五、作業布置:
六、板書設計:
七、課后反思: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簡短篇10
《小指甲變了》: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積累詞語“樹梢、捏、小心翼翼、紅潤潤、香噴噴”。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在閱讀中,能找出外婆為孩子們染指甲動作的詞語。積累表示時間的語句。
4、體會童年生活的歡樂,知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再次感受一下童年生活的歡樂。
出示課題:小指甲變了
2、質疑。
(誰的小指甲變了?小指甲變成怎樣了?小指甲是怎么變的?……)
二、初讀課文
(一)自學課文,
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正確。
(2)思考:誰的小指甲變了?小指甲變成怎樣了?
(二)交流反饋
1、分節指名讀課文。
2、交流思考題。
(1)誰的小指甲變了?(我、晶晶、朵朵、萍萍等小女孩)
(2)小指甲變成怎樣了?
①出示句子:啊,小指甲變了,變得紅潤潤,亮晶晶,香噴噴,真像一顆顆玲瓏的寶石?。?/p>
②學習生字:
③指導讀正確。(注意文中ABB形式詞語的讀音)
三、研讀課文
(一)學習課文2、4小節。
1、師:輕聲朗讀課文2、4小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小指甲怎么會變的呢?
2、交流并出示2、4小節:
(1)學習生字:
(2)借助插圖認識:蒜臼。
(3)圈出描寫外婆為孩子們染指甲動作的詞語。(包、捏、刮、放、取、抽、纏、捻)
(4)邊做動作邊讀句子。
(5)師:染指甲時,孩子們有什么感覺?指導朗讀“喲,好癢人兒喲?!焙汀皢?,好涼??!”
3、過渡:是呀,染指甲時癢癢的,涼涼的,可是孩子們的心里卻——(很高興)從哪里看出孩子們很喜歡染指甲呢?
(二)學習課文1、3、5、6和7小節。
1、閱讀課文,找找文中描寫孩子們喜歡染指甲的句子。
2、交流,隨機出示:
(1)新月穿過樹梢,緩緩爬上了深藍的天空。女孩子們洗了澡,圍著紅兜兜,披著長長的散發,聚在葦席上乘涼。風來了,陣陣槐花香伴著笑聲,都吹進溶溶月色中去。
指導朗讀。(讀出高興的語氣)
(2)我,還有四院的晶晶,南院的朵朵,后院的萍萍,都伸出白白胖胖嫩嫩的小手,鳥雀似的叫著:“給我包,給我包!”
①結合課文內容“鳥雀似的叫著”,指導讀出爭先恐后、迫不及待的語氣。
②板書:爭先恐后
(3)每個小女孩兒都蹺著四個小指頭,宛如點了金似的,小心翼翼地回家,小心翼翼地躺下,小心翼翼地把點金的指頭貼在腮邊上。
①學習生字:宛(換詞理解:宛如)
②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小心翼翼。想象:怎樣小心翼翼地回家,怎樣小心翼翼地躺下,怎樣小心翼翼地把點金的指頭貼在腮邊上。
③引讀:每個小女孩兒都蹺著四個小指頭,宛如點了金似的,小心翼翼地——,小心翼翼地——,小心翼翼地——。
④板書:小心翼翼
(4)月兒升高了,風兒更涼了,孩子進入了彩色的夢鄉。
晨星落盡,金雞初啼,女孩子們一骨碌坐起來,撩開了毯子,咬開了線兒,剝開了葉兒。啊,小指甲變了,變得紅潤潤,亮晶晶,香噴噴,真像一顆顆玲瓏的寶石啊!
①學習生字:碌(重點右半部分字形)
②想象說話:月兒升高了,風兒更涼了,孩子進入了彩色的夢鄉,她夢見。
③師引讀:第二天當女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撩開了——,咬開了——,剝開了——,發現——(齊讀最后一句)
④重點讀好“啊”,讀出興奮、驚奇和驚喜的語氣。
⑤板書:驚喜萬分
(5)師生串讀全文。
四、小結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