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八年級教案 > 語文教案 >

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人教版

時間: 彭永 語文教案

八年級(8th Grade),即原來的六三學制初級中學二年級(初二年級)及五四學制初級中學三年級(初三年級),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人教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人教版

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人教版1

【教學思路】

本文的浪漫主義色彩特別濃厚,要指導學生在朗讀中受到美的熏陶,在積極情感體驗中體會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追求信念的情操。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朗讀課文,揣摩優美的語言,理解文章蘊含的哲理。

過程和方法目標:

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稱,展開豐富的想像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培養學生對美麗人生的情感和對信念的追求。

【教學重、難點】

①朗讀課文,體會感情。

②理解作者筆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教學方法】朗讀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會寫生字、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2.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詩人有一顆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筆下,浪和雨有生命,有靈氣,有個性,它們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構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時,它們又閃爍著理性的光輝,給人以啟迪。

作者簡介:紀?哈?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詩人、畫家。著有散文詩集《淚與笑》《先知》《沙與沫》等。本文選自《淚與笑》。《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詩,這里選的是其中兩首。

二、指導朗讀課文:

教師范讀,學生試讀,要求讀出感情和節奏,初步體會兩首詩表現作者怎樣的感情。

三、研讀賞析:

(一)學習《浪之歌》。

1.朗讀課文,學生在散文詩旁用旁批的形式寫下自己的短評。

如《浪之歌》開頭寫浪花對海岸的深情,浪花的性格是活潑的,她像一個純情的姑娘日日夜夜嬉戲在海岸身邊……

學生再討論、交流。

2.學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并加以評析。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3.理解海浪的形象。(學生討論、交流、朗讀)

明確:海浪是一個博愛者的形象。

(二)學習《雨之歌》。

1.朗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加以評析。

學生交流自己的見解。

2.理解文章豐富的內蘊。(學生討論、交流、朗讀)

明確:風情雨態是難以描摹的,更何況所寫的并非是在特定情景中的某一場雨。作者在短短的篇幅中描繪了種種的雨:輕輕灑下的,如金線瀉地,珍珠拋落;伴同雷電而來的,瓢潑而下,療救饑渴的大地;叮咚作響的,輕叩著人們的心扉。

作者借助豐富的想像,藝術地描繪了“雨”的生活,借寫雨來贊頌人類情感之中最美好的感情——愛,并借以袒露詩人自己仁愛博大的襟懷,表現出對人生的思考。

作者是在寫雨的精魂,而精魂離不開形體。詩歌從形體描摹入手,從與各種各樣外物的關系中展開,不求工巧,從一枝一葉中讓人想見全貌。如第四節寫雨在云彩和田野間傳信,天低云暗,雨絲綿綿,似乎把云彩與田野連結起來了,雨靜風止,云淡了,龜裂的土地平復了,確實如“這位干渴難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醫治。”“雨”是曠達的,對于自己的放逐,雖然有過淚,但它明白。“塵世人生也是如此:開始于盛氣凌人的物質的鐵蹄之下,終結在不動聲色的死神的懷抱。”對“死”的淡然態度,把“死亡”看成是必然到來的結局,因此甘于犧牲自己,造福萬物。

四、口頭仿寫訓練:

朗讀《浪之歌》第五節“曾有多少次,當美人魚從海底鉆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賞星空時,我圍繞她們跳過舞;曾有多少次,當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傾訴自己為愛情所苦時,我陪伴他長吁短嘆,幫助他將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與礁石同席對飲,它竟紋絲不動,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無笑容。……”

要求運用“曾有多少次,當……時,我……;曾有多少次,當……時,我……;曾有多少次,我……”句式來說一段話。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說話要有一個中心,前后連貫,銜接自然。

五、拓展閱讀:

教師向學生推薦紀伯倫《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要求學生用旁批的形式寫下自己的短評,并摘抄散文詩中的佳句。

以下是《花之歌》原文:

我是大自然的話語,大自然說出去,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間,然后又說一遍……

我是星星,從蒼穹墜落在綠茵中。

我是諸元素之女:冬將我孕育;春使我開放;夏讓我成長;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我是婚禮的冠冕;我是生者贈與死者最后的祭獻。

清早,我同晨風一道將光明歡迎;傍晚,我又與群鳥一起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我微睡時,黑夜星空的千萬顆亮晶晶的眼睛對我察看;我醒來時,白晝的那只碩大無比的獨眼向我凝視。

我飲著朝露釀成的瓊漿;聽著小鳥鳴囀、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為我鼓掌。我總是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我從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而這些哲理,人類尚未完全領會。

六、小結:

在《浪之歌》里,海浪是一個博愛者的形象,是世間種種美好事物的守護者。在《雨之歌》里,雨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潤萬物,也把距離遙遠的事物聯結起來。它們都為世界美好而奉獻自己的一切,從中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影子;也可以體會到詩人的人生價值觀正閃耀最純樸的人性的光輝。

七、布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二。

2.以“ 之歌”為題,用第一人稱寫一首抒情詩,字數不限。

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人教版2

【教學思路】

本文既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詩,又好似一幅富有音樂節律和流動感的油畫,具備詩的音樂美和繪畫美,給人以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在解讀這首詩時,要根據散文詩的特點加強朗讀,于誦讀中展現海燕的活動空間,緊緊圍繞三幅畫面引導學生欣賞海燕大無畏的精神,體會象征,對比,擬人等手法的運用技巧,理解作品的深刻內涵。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①初步了解作者及課文的寫作背景,整體感知課文。

②領會作品深刻的象征內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運用及其作用。

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反復誦讀理解作品的詩情、詩理和詩味,品味本文語言激越奔放強烈的特點;體會比喻、擬人、反復等修辭手法對表達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對比、襯托的運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

【教學重、難點】

①象征手法在文中的運用及其作用。

②比喻、擬人、反復等修辭手法對表達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對比、襯托的運用。

【教學方法】

①誦讀法:通過教師范讀和學生自由朗讀等形式,讓學生把生活感受與作品內容結合起來。

②提問法:通過精心設計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內涵。

③練習法:采用仿說練習的方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課前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認真預習課文,通過各種渠道,查找有關高爾基的資料。復習《雷電頌》中有關象征手法的知識。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提問:你為什么喜歡詩歌?或者你喜歡詩歌的什么?(學生的回答可能涉及:語言優美、情感豐富、有強烈的節奏感)但是可能有一些同學對散文是情有獨衷,因為散文不僅語言優美,情感豐富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 “形散而神不散”。如果我們要兩者兼得,怎們辦呢?一種新的文學樣式為我們提供了方便,這就是散文詩。今天我們就走進《海燕》一文(板書,出示課題)。

二、檢查預習:

1.形象感知,領略海燕風采。(教師出示“海燕形象圖課件”,讓學生認識、感受海燕的形象,讓學生對海燕有初步的認識。)

2.熟悉背景,把握時代脈博。(讓學生知道高爾基為什么要對海燕進行歌頌)

(1)讓學生根據自己查閱的資料,在全班交流。

(2)教師總結(出示幻燈片):

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也是前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木匠家庭,四歲喪父,十歲就為生活所迫,走向社會,到處流浪。他當過鞋鋪學徒,輪船雜役,面包工人等,備嘗人間苦難。他親眼看到勞動人民在沙皇統治下所遭受的壓迫和剝削,這為他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題材。他第一次投稿時具名為馬克西姆?高爾基(俄文意為“苦難”)。作品有長篇小說《母親》和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本文是一篇的散文詩,是高爾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它寫于1901年,那時正是俄國1905年革命夕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國的革命運動正不斷高漲。高爾基參加了種種反沙皇統治的斗爭,發表了尖銳抨擊沙皇的演說。他根據自己的斗爭經歷,寫了一篇帶有象征意義的短篇小說《春天的旋律》(又譯為《迎春曲》《幻想曲》),《海燕》就是其中的末尾一章。它的發表具有極大的宣傳性和號召力,受到了列寧的高度重視和稱贊。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范讀。

要求:學生不要看書,看屏幕,仔細聆聽,發揮想象,靜心感受。

提問:用一句話概括你聽到了哪些內容?(教師應引導學生理出文章中表現的主要形象。)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進一步感知課文內容。

要求:畫出文中描寫海燕的句子。

提問:用一個詞語概括海燕的精神內涵。(答案可能有:臨危不懼、高傲、勇敢等)

四.品味探究,賞析藝術形象

1.學生默讀全文,思考并討論:

本文是一首感情強烈的抒情散文詩,也好似一幅富有音樂節律和流動感的畫。請同學們思考海燕在幾個不同的場景中活動,在這幾個不同的場景中海燕又有什么表現?

學生討論交流后明確:

全文給我們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畫面,海燕在這三幅典型環境中活動,其形象逐步完整、鮮明:第一幅,風卷云集,海燕高翔,渴望著暴風雨的到來;第二幅,暴風雨迫近,海燕博風擊浪,迎接暴風雨的到來;第三幅,暴風雨將臨,海燕以勝利的預言家的姿態呼喚暴風雨。這三幅場景以時間為序,以暴風雨漸次逼近為線索,按海面景象的發展變化逐步展開。

2.學生細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本文中正面描寫海燕形象的語句,體會這些語句的作用,具體分析海燕的形象。

示例一:“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賞析:這一句從兩方面來寫。一是從形狀、顏色角度寫,既表現海燕矯健、勇猛的雄姿,又在大海背景上現出一點亮色,使人看到光明和希望;二是從行動角度寫,表現出海燕藐視惡劣環境的英勇氣概。

示例二:第二、三段。

賞析:先承接前面的“飛翔”而來,以瞬息交替的動作,寫海燕的勇敢低飛,又迅疾高翔的矯健雄姿。而后從聲音角度寫海燕對暴風雨的渴望。

示例三:第九、十段。

賞析:再現前面對海燕的描寫,又用比喻補寫海燕形象。在這里,作者繪形繪聲地描寫了海燕在海浪與云空拚搏的背景里,“叫喊”“大笑”“號叫”,顯示其歡快、豪狀;海燕從“飛翔”到“飛舞”,從“直沖”到“穿過”,從“碰著”到“掠起”更顯出其敏捷、勇猛。

示例四:文章的最后三段。

賞析:這是寫海燕的呼喊,寫它的兩次大聲疾呼,表達了海燕作為報訊者的歡快之情,作為勝利預言家的豪邁情懷。

海燕的形象終于隨著暴風雨的漸次迫近而更加鮮明、完整。

4.課文還描寫了其他的動物,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描寫其他動物的句子,用曲線劃出表現其精神的關鍵詞語。

提示:海鷗、海鴨、企鵝;恐懼。

【板書】:

海鷗

海鴨 恐懼

企鵝

5.在開始我們就能感受到本文的主要形象是海燕,為什么還要寫到其他三種動物呢?面對什么表現出來的?

提示:對比;暴風雨

五.歸納總結海燕形象

全詩通過對海燕在暴風雨來臨時勇敢、樂觀、大聲疾呼的形象描寫,再現了一個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于獻身精神的大智大勇的無產階級先驅者的形象。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講述:上節課,我們感知了海燕形象,知道了作者是如何來描寫海燕的,那么作為詩的語言,又是怎樣來表達作者的感情的呢?本節課,我們共同探究這一問題。

二、課文研討

1.指名朗讀課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讀出激情雄渾的氣勢。

2.理解本文深刻的寓義,即象征手法的運用。

(1)學生回憶在《雷電頌》中所講的象征手法,教師強調:本文的作者也運用了象征手法。即象征是“托義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問:本文的“大海”、“烏云”、“閃電”等事物以具有怎樣的象征意義呢?

(2)以小組為單位,分類總結自己在文中所勾畫的關鍵詞語或者句子,深入探究象征手法在文中的運用。

討論明確:

海燕象征英勇善戰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暴風雨象征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一觸即發的革命形勢,一場醞釀中的_沙皇_統治的無產階級革命;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時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海鷗”、“海鴨”、“企鵝”這一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會破壞它們的安樂窩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寫海鷗“呻吟”“飛竄”“恐懼”“掩藏”,海鴨“呻吟”“嚇壞”,企鵝“膽怯”“躲藏”的驚恐萬狀的丑態,正是為了與海燕“高傲的飛翔”、歡樂的“叫喊”形成鮮明的對比,以突出海燕英勇堅強、樂觀自信的形象,作者對它們進行了無情的鞭撻;烏云、閃電、雷聲、狂風這一組意象群象征_的黑暗勢力,寫它們的猖狂是為了點明海燕所處的險惡的環境。

此外,本文還兩次寫到大海與風、云、雷、電展開了殊死搏斗,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與_斗爭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終戰勝烏云、閃電,象征了無產階級革命必勝的前途。

3.問題討論,合作探究。

教師出示下列兩組問題,學生合作探究:

(1)在文章的結尾,海燕為什么像“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為什么海燕對暴風雨充滿了渴望?海燕的兩次大聲疾呼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本文是如何綜全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的?

三、歸納總結本文

作者對海燕搏風擊浪,勇敢、樂觀、堅強的描寫,贊揚了像“海燕”一樣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鞭撻了“海鷗”“海鴨”“企鵝”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以“烏云、狂風”為代表的_勢力,表現了作者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

四.拓展訓練

請你仿照句子說一段話。

例:假如我是(海燕),我將對(海鷗)說(收起你對暴風雨的恐懼吧),因為(生命本身不同尋常,所以不僅要善于享受生活中的陽光,也要敢于承受生活中的風雨,這樣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句式:假如我是( ),我將對( )說( ),因為( )。

五.作業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溫煦的愛的陽光的照耀,也有各種各樣的“暴風雨”考驗。面臨生活的暴風雨,你該怎樣做呢?試就這個話題,寫一篇300字的短文。

板書:

(不革命者)

高傲 (革命先驅) 暴 海鷗

勇敢 海燕 風 海鴨 恐懼

敏感 雨 企鵝

(革命風暴)

對 比 象 征

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人教版3

【教學思路】

閱讀文學作品,關鍵是要培養學生對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創設一種良好寬松的學習環境和討論環境,誘發學生對課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勵他們表達出來,老師在這中間應起一種引導和點撥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對作品直觀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①理解“飛蛾撲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義;

②培養學生積極的文學思考和欣賞能力,能大膽發表對作品的獨到見解;

③能夠進行積累的遷移,培養想象創新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散文詩,理解作品內涵。

②了解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時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運用。

③運用聯想與想像,擴寫、續寫、創寫句子,來欣賞、感悟《日》。

④通過自主合作、對比閱讀,來欣賞、感悟《月》。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①體會《日》《月》所表達的作者熱情洋溢和細膩幽靜的思想感情。

②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作者的理想及價值的取向。

【教學重、難點】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文章詩化的語言。

②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飛蛾撲火”“夸父逐日”“姮蛾奔月”在文中的含義。

④通過創寫句子的模式來教讀課文。

【教法】 ①創設情境法 ②疑讀法 ③議讀法

【學法】 ①小組競賽法 ②想象法 ③討論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課時】兩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利用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讀準字音,熟讀全文;了解巴金的創作經歷;搜集有關日月的故事,各準備一篇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并作好簡要分析。

教師——準備相關資料,如寫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飛蛾撲火”的種種理解等,以便生動形象地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故事導趣。

1、三分鐘講故事比賽:“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

2、學生簡單講述自己對故事的理解。(目的:設置情境,引發聯想)

3、是否有所啟發?有何感悟?(目的:學會自主思考,找尋答案)

二、欣賞朗讀:

1、自由朗讀(音準、節奏)

2、同桌朗讀(初步評價感情把握)

3、教師范讀

三、深入感知:

1、感知作者,了解文章背景。

(學生介紹、教師補充。)

2、學生默讀全文,根據歷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見解;找出文中的優美句段并加以簡要說明;找出自己難以理解的地方,作上標記。

3、分組討論,互相解答問題。

(教師巡堂,適時引導,并搜集有價值問題或觀點。)

問題如:

(1)人們常說“飛蛾撲火——自尋死路”,飛蛾長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為何作者卻對它大加贊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為什么卻異常的“懷戀”?

把握:從飛蛾到夸父,從渺小到偉大,他們都是為了追求光明,為了一種熱量,而寧愿放棄自己的生命。贊美飛蛾,懷戀夸父,實則贊美為追求理想而不惜犧牲一切的大無畏精神。

(2)在《日》中,作者并沒有具體描繪太陽,卻去寫“飛蛾撲火”、“夸父逐日”,且對飛蛾、夸父進行了高度評價,這與太陽有關嗎?談談你的看法。

重點把握:太陽是光和熱的象征,飛蛾、夸父的行為是為了追求光明、不惜犧牲自我的一種偉大行為,寫飛蛾和夸父是為后文“為著追求光和熱,人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作鋪墊。

(3) 如何理解“日”、“飛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義?

把握: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達了作者追求光明、拒絕寒冷的思想感情。

(4)在《月》中,月亮給作者最突出的感覺是什么?你通過文章中的那些描寫體會出來?

(5) “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處為什么引用“姮娥奔月”的傳說?

把握:“冷光”“死的光”應是對當時現實的影射,“姮娥奔月”應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轟轟烈烈的死(對照兩文可看出);但結尾處作者用“難道……嗎?或許……”表達了作者對生者的期望——使這個已死的星球再生。“姮娥奔月”的傳說作者用疑問的語氣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6)文中三次出現“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請結合兩文和歷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生存不惜犧牲生命的人。

(可能有多種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據要充分。教師引導時要著重分析當時的背景,以便學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第二課時

四、朗讀:

1、各小組派代表感情朗讀;

2、全班感情朗讀;

3、分組朗讀,設置評分等級。(師生共評)

組 別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等 級

A.聲音洪亮整齊,咬字準確朗讀流利,無錯讀,有充分感情。

B.聲音洪亮整齊,咬字基本準確,個別誤讀,有感情。

C.聲音較洪亮,不夠整齊,誤讀,感情平淡。

D.聲音較小,不夠整齊,誤讀,錯讀,沒有感情。

五、播放《日》朗讀flash:

1、小組討論: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達對光明的熱愛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

——為著追求光和熱,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愿做人間的飛蛾,飛向火熱的日球。并且,對飛蛾、夸父這兩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懷念的態度。看來,日球確實讓我們感受那噴薄而出的熱情和希望。

2、請你將巴金對“日”的情感進行延續,自由選擇《日》中任意一段(句),進行擴寫或續寫,也可仿照其進行創寫。(學生完成后將所寫語段讀出,師生共評)

六、播放《月》朗讀flash:

1、月亮在這里帶給作者最突出的感覺是什么?你是通過文章中的哪些描寫體會出來的? ——月亮帶給作者最突出的感覺是寒冷、冰冷。文中多處提到,如“寒夜對鏡,只覺冷光撲面”,“面對涼月”、“我望著明月,總覺寒光冷氣浸入我的身體”,“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

2、這里所表現的意境,能使你聯想起古詩中的哪些詩句?(學生討論、交流)

——學生交流寫月的古詩文,進行整理歸類。

(1)月,呈現不同的形態。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范仲淹《岳陽樓記》)

(2)月,撩撥滿腹的愁緒。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靜夜思》)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3)月,包含著瑰麗的想像。

“晨興理荒_,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3、在《日》中,作者主要寫光和熱,同時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寫冷,卻同樣提到了光和熱。把兩文貫通起來,你對作品的主題有什么深一層的理解?

——冷和熱是一種及強烈的對比,而事物在對比之下,特征才會更加突出明顯,這就是為什么作者會在不同的兩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樣的東西。正因為對光和熱的向往和追求,對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更要遠離寒冷和冰冷,遠離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別有深意地這樣寫。將兩篇文章貫通起來,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這樣一個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熱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七、小結:

《短文兩篇》是巴金寫于抗日戰爭時期的散文詩。它散發著作者憂郁而熾熱的青春氣息。《日》表現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在那個“沒有了光和熱”,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間的飛蛾”,“飛向火熱日球”,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表現了作者對真理的追求;而《月》集中體現了巴金細膩幽靜的另一面,作者贊頌妲娥為了一個不知名的理想而放棄原有的一切,“妄想”改變“月”這個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雖然風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卻是一以貫之的。無論是撲向燈火的飛蛾,還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還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變現狀的姮娥,他們都代表著一種力,一種向上的、不屈不撓的力,是作者對人生、對生活的一種希望和信念。

八、作業:

1、選擇你最鐘愛或最有感觸的物品,仿照《日》,寫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

2、搜集帶“日”或“月”的古詩詞,整理歸類,工整地抄寫在《素材本》中。

板書:

日 月

發光、發熱 冰冷、死光

飛蛾撲火、夸父逐日 姮娥奔月

死 ————— 不如 ————— 生

轟轟烈烈 寒冷、寂寞

(對光明的強烈追求) (對生者的期望)

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人教版4

【教學思路】

本文是歷史劇《屈原》的一個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長篇獨自,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詩。要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正確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點,從而在誦讀中品味作品的深刻內涵,感悟主人公的激情和斗志。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學習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開想像,達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發戰斗激情的特點。

過程和方法目標:

在朗讀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屈原熱愛祖國,抨擊黑暗,熱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①品味語言,理解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②在朗讀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點。

【教學方法】朗誦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

①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會寫生字、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②課前學生借助網絡或圖書,查閱一些有關的圖片資料,了解屈原,了解郭沫若,并聯系課文P67的參考資料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

③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學生利用多媒體展示郭沫若、屈原的相關資料,播放<橘頌》的背景畫面(電影《屈原》插曲),感受草木颯颯的悲涼氣氛,傾聽屈原在波濤洶涌的流水岸邊的仰天長問,(設置情境)簡介歷史劇《屈原》寫作的時代背景。指出《雷電頌》是屈原斗爭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現。是全劇高潮中最有力的一個音符。

二、整體感知:

(一)課堂范讀:(多媒體)指出課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韻,但節奏分明,聲調鏗鏘有力。

(二)要求學生自行朗讀,品味文章語言,體會文章氣勢,并談感受。

(三)明確本文是屈原的內心獨白,在語言表達上要感情澎湃,氣勢雄渾。

(四)要求學生按自然力聲威的發展和屈原的感情脈絡劃分段落層次。

第一層(1~3段),呼喚風暴怒吼,由衷贊美“無邊無際的偉大的力”。

第二層(4~6段),呼喚風、雷、電,表達憎恨黑暗、渴求自由的強烈愿望。

第三層(7~8段),贊頌閃電的光明與火花,并決心與之一起燒毀一切黑暗勢力。

第四層(9—12段),義正辭嚴地詰責“土偶木梗”,表示與污_、邪惡勢不兩立。

第五層(13段),表現屈原的堅強意志與必勝的信心。

三、品味語言:

(一)選讀喜愛的句子,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雷電頌》這段獨白,大致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風、雷、電的期待與歌頌,一是對光明的渴望與追求。詩人呼喚風,由雷及電;由詛咒黑暗,再到追求光明;由歌頌火進射出光明,再到燒毀一切偶像。環環相扣,步步深入,一氣呵成,使詩人的滿腔怒火和對光明的渴望追求得以充分表現。

(二)精讀好句,師生討論、交流。

例如:

1.“發泄出無邊無際的怒火,把這黑暗的宇宙,陰慘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2.“你劈吧,劈吧!劈吧!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

3.“把你這東皇太一燒毀了吧!把你這云中君燒毀了吧!你們這些土偶木梗,你們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們只是產生黑暗的父親和母親!”

……

明確:對黑暗勢力的不屈不饒,對光明的熱切向往。

(三)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點。

明確:熱愛祖國,浩然正氣,抨擊黑暗,熱烈追求光明。

四、探究活動:

(一)象征手法,思想深沉,情感含蓄,表達凝練(學生討論、交流、朗讀)。

明確:文中屈原借助于謳歌偉大的自然威力,抒發了對摧毀黑暗的渴望和對這種偉大正義力量的贊美。

風、雷、電,這些自然界的現象,在詩人心目中,已經成為一種戰勝黑暗的力量,詩人又把自己的偉大戰斗精神融入咆哮的風,轟隆隆的雷和閃耀的電之中。風雷電摧枯拉朽,“咆哮”、“爆炸”、“劈開”,這正是屈原在和黑暗勢力進行殊死的搏斗。因此,屈原對風雷電的歌頌,也是對與黑暗勢力作斗爭的正義力量的歌頌。

(二)多種修辭手法,表達感情,增強語勢。(學生討論、交流、朗讀)

明確:獨白中屈原滿懷激情地直接和風雷電對話,直接怒斥偶像神靈,這些擬人的手法,痛快淋漓地表達出鮮明的愛憎感情。

反復、排比的方法,充分地表達感情,使獨白更有氣勢。如: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 ‘鼓動吧,風!咆哮吧,雷!閃耀吧!電!”等等,感情洪流就都宛如江河潰壩,洶涌奔騰。

詩中還有不少反問句、設問句,“你,你東君,你是什么個東君?”“你,你紅著一個面孔,你也害羞嗎?”“哭,哭有什么用?…‘但那湘妃竹不是主人們用來打奴隸的刑具嗎?”等等。這些句子,呼喚指斥,使獨白更增強了戰斗力。

五、欣賞拓展:

(一)學生配樂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

(二)對比《封神榜》中的比干、吳國的伍子胥等,體會屈原的愛國熱情,推薦閱讀小說《紅巖》。

(三)學生討論、交流、朗誦課文前六段。

六、小結:

這篇散文詩,是“生之顫動,靈之喊叫”,是詩人自尊的靈魂噴薄而出的詩。它不僅是刻畫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筆.是屈原斗爭精神最突出的體現,而且它使全劇主題思想鮮明地突現出來。這篇散文詩,想像瑰麗奇特,把屈原和風雷電融為一體,達到物我同化的境地,顯示了追求光明,毀滅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為光明與正義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愛國者的形象。

七、布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三。

2.不同時間段的屈原設計話劇表演。

板書:

獨白 抒情 愛國

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人教版5

【教學思路】

這是一篇意韻豐富的散文詩,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從體味詩歌感情基調的基礎上,控制好課文的語速、節奏與感情,以提高朗讀的質量。讓學生在課文的反復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感悟課文的能力,在獲得美的享受的同時促進其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的養成。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初步了解散文詩的特點——把詩的精練、音樂美和散文靈活多樣的表現力融為一體;品味語言,理解本文語言中的寓意;培養閱讀和欣賞散文詩的能力,通過誦讀,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和方法目標:

① 通過多種方式的反復朗讀,感知全文。

② 揣摩作者對南北兩地不同雪景的描繪,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 品味語言,理解本文關鍵性語句的寓意。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難作斗爭、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散文詩,以讀品詩。

②揣摩作者對南北兩地不同雪景的描繪,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課時】兩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有關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資料,做好相關課件。

學生——查找有關“雪”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搜集有關散文詩的資料,初步了解散文詩,先自主學習課文,劃出疑難字、詞、句,查字詞典掃清語音、語義障礙,再與同學合作,解決疑難。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播放《塞北的雪》投影顯示雪的圖片)

這一首《塞北的雪》曾經傳唱祖國的大江南北,在今天聽來仍然分外動人,聽著歌曲,我們眼前仿佛出現了那飄飄灑灑的漫天飛雪,那雪是冬天的精靈,是春天的使者,更是一篇篇凝結情思的美文的源泉。1924年歲末北京的一場大雪,魯迅先生破例地在他日記里寫下了“大風吹雪盈空際”這頗富詩情畫意的文字,十七天后,一篇明朗的題為《雪》的優美散文便誕生了。今天,讓我們在先生情思凝結的美文當中,一起去賞雪景,悟雪情。(板書課題)

魯迅先生可以說是我們很熟悉的一位偉人,我們曾在他的文中感受過童年的活潑與可愛。今天,讓我們再來走近這位堅強而又對人生滿懷熱情的偉人。請同學們談談你對魯迅先生的了解。

二、介紹作者及作品:(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文學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散文、小說、雜文等文學作品,以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戰斗姿態,對反動腐朽的封建文化和帝國主義進行了英勇的斗爭。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今天我們所學習就是選自散文集《野草》的《雪》。

《雪》寫于1925年,正值不平靜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勢在蓬勃地發展,可謂春暖花開之際,然而,北方還卻處于一片寒冷之中,面對黑暗的現實和酷冷的季節,魯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的姿態去尋找“革新的破壞者”,去爭取“理想的春天”。

三、整體感知:

1、這是一首散文詩,風格柔婉中又見剛健,美艷中更現壯美,我們要學好一首詩,首先得讀好它,在讀中品味詩歌,在讀中獲得美的享受。我們應當怎樣進行朗讀呢?(老師給大家范讀一段,再請學生互相交流聽后的感受,同時指導學生從語速、語氣、重音、節奏或思想感情入手談論,并在此簡單介紹散文詩的特點。)

(確定全文的朗讀基調:

江南:婉約、柔和、舒緩,又有雪后消融的無盡可惜。

朔方:慷慨激昂,富有氣勢,具有堅強的戰斗力。)

2、再請學生尋找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段朗讀,讀出感情。(生自由讀書)

3、思考:①作者為我們描繪了哪兩個地方的雪景?

明確: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②讀了這篇文章后,你認為最能體現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確:“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四、研讀、賞析:

指名生讀課文的南方的雪的畫面,分小組探究相關問題:

(1)用文中的語句概括江南的雪的特點。

明確:江南的雪“滋潤美艷之至”。

(2)作者是如何表現江南雪景滋潤美艷特質的?(生從課文中找出句子,加以分析)

明確:(可提示學生由整體到局部,由面到點的品味這一幅江南雪景圖)作者首先概括描寫江南雪的特點——滋潤美艷,接著用兩個比喻讓我們既感受到朦朧的美景,又感受到這雪里也孕育著生命;而在雪野中,一片銀白的背景下,居然點綴著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臘梅,還有冷綠的雜草,這就是江南的雪,這又是多么絢麗的雪啊!

(3)花叢中紛飛喧騰的蜜蜂給這幅雪景帶來了些什么?

明確: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飛著”,“嗡嗡地鬧著”。這一“飛”一“鬧”霎時使整個雪野活躍起來,呈現出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這里,不僅使讀者看見爛漫的冬花,而且仿佛聽到吟唱的春蟲,感受到作者熱烈期待春天的心聲。

(4)為什么要寫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塑雪羅漢的情景?

明確:為了進一步擴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用樸素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兒童塑雪羅漢的水墨畫,通過“呵”、“偷”、“訪問”、“拍手”、“點頭”、“嘻笑”這些充滿活力的詞,刻畫了兒童特有的動作與神情,反映了他們天真活潑、純潔的心靈,真切、傳神、熱鬧、有趣。然而孩子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塑成的雪羅漢,由于寒夜的襲擊,終于褪盡了胭脂,“成為不知道算什么”。這里,通過雪羅漢被淡忘、消釋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美好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與苦悶的心情,喊出了對黑暗現實的_。

(5)江南的雪蘊蓄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這一部分作者滿懷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回憶江南的雪的自然美景。雖是回憶,卻是展望;雖是冬天,卻已聽到春天的腳步聲。作者特別回憶兒時的生活,因為兒童是人類的春天,寫兒童不怕嚴冬,朝氣蓬勃,更加表現了作者對春天的殷切期待與熱烈呼喚。行文雖未免流露寂寞的心情,但卻閃爍著理想的光芒。

板書:南方的雪 美艷 有生機 有活力

五、小結。

六、布置作業:

1、識記字詞,完成“讀一讀,寫一寫”。

2、思考“研討與練習”一。

3、挑選《野草》中描寫自然景致的文章,如《秋夜》、《好的故事》、《臘葉》等,讓學生分析其中自然描寫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導入:朗讀課文1-3自然段,復習舊課,引入新課。

二、精讀課文,揣摩特點:

1、學生讀課文的北方的雪的畫面,分小組探究相關問題:

(1)江南的雪是柔美的,而他筆下的朔方的雪則是另一番景象,課文怎樣表現朔方的雪的?它又有著怎樣的個性精神?

明確:第四自然段開頭用“但是”這個轉折詞巧妙地轉到對朔方飛雪的描寫,并表明朔方的飛雪和滋潤美艷的江南柔雪截然不同。“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而且和它們相伴的是失去了生命力的枯草。在惡劣的環境下,朔方飛雪并不安于孤獨凄涼的境遇,因此“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這里作者以熾烈的感情,豪放的語言,剛勁的筆力,描繪朔方飛雪磅礴的氣勢。

最后兩段,作者從雪與雨的關系上,進一步深化朔方飛雪蓬勃奮飛的意境,與篇首相呼應。嚴寒使雨死掉,“雨的精魂”變成雪,但雪不屈于嚴寒。“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旋轉、升騰。

這一部分突出騰飛的朔雪那種撼天動地的力量和銳不可當的氣勢,盡現北國飛雪的壯美和獨立張揚的個性精神。

(2)如何理解課文的主旨句?

明確:北方的雪的特質之一是孤獨,他們決不粘連,在文中還表現為死掉的雨,在孤獨的旋轉升騰中升華,北方的雪完成升華是與死亡聯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獻身,讓它成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堅強內核的精魂。表明了作者愿將最寶貴的生命都獻給斗爭,這是最完全的獻身,有向死而生的氣概,突現了作者無私無畏、頑強不懈斗爭的精神。

(3)北方的雪蘊蓄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這里包含作者的感情,是對寒冷環境的反抗,也是對不屈的、斗爭的品格的歌頌,有荷戟獨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戰斗的倔強精神。

(4)南方的雪與北方的雪各有什么含義?作者將南北雪景對照描寫有何目的?

明確:“南方的雪”,它是一種美的象征,是作者向往的美好理想;而“朔方的雪”雖然孤獨,不被理解,但有一種戰斗的豪情,一種澎湃激昂的斗志,蘊蓄了魯迅反抗冷酷的現實社會的斗爭品格。在這兩幅鮮明對立的圖景中,貫穿著魯迅一個共同的哲理:要用戰斗來創造一個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5)綜觀全文及我們對先生的了解,作者的感情更傾向于哪一方的雪?從哪里可以看出?

明確:朔方的雪。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過對北方的雪的贊頌表現出來的。“朔方的雪花”以孤獨不妥協的姿態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孤獨寂寞之中譜寫了一曲最為動人的樂章。而江南的雪那種平和恬靜的美固然讓人歡喜,相比而言,最值得稱贊的還是在孤獨的境遇下獨自抗爭的北方的雪。它形象地體現了魯迅看重的獨立與張揚的個性精神。

朔方飛雪奮飛之際,更見魯迅先生的特質精神:甘于不被理解,義無反顧,決意向死而生,“直面慘淡的人生”“從無所希望中得救”。像一個奔放的挑戰者和戰斗者,作者的感情在對北方雪的描寫中得到深化。這種寫法便是我們常講的“借景抒情”。作者便是借朔方雪花奮飛的情景,抒寫他一如既往的不畏艱險,渴望戰斗的豪情。

板書:南方的雪 美艷 有生機 有活力(追求美好理想)

對比

北方的雪 孤獨 雨的精魂(充滿斗爭精神)

2、生再滿含感情齊讀課文。

三、語言品味:

1、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用“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修飾“雪花”,強調了什么?)

2、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和“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分別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點?)

3、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獨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第1題,“冰冷的”“堅硬的”強調雪的不屈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是“燦爛”的,是最值得贊賞的。

第2題,“青春”、“處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狀態,這里是指江南的雪蘊育著生命,是與輕柔和緩的境界相聯系的。

第3題,雨是雪的初始階段,雪是雨的升華。北方的雪的特質之一是孤獨,他們決不粘連,在文中還表現為死掉的雨,在孤獨的旋轉升騰中升華,北方的雪完成升華是與死亡聯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獻身,讓它成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堅強內核的精魂。

四、學習文章寫法:

(引導學生談自己讀了這篇散文詩后的體會,互相交流。)

明確: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詩,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部傾注于對景物的描繪中。行文雖然也流露出一種孤寂的情緒,但是掩蓋不住作品中閃現出的理想光芒與對生活的熱愛。

寫法特點:①景物描寫由點及面,由靜到動,逐漸展開。②強烈的對比手法,使記憶中的江南雪野生氣勃勃的景象襯托出空曠寂寞、荒涼寒冷的現實的北方雪野。

五、拓展訓練:課文中寫了塑雪羅漢,《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了雪地捕鳥,描寫都非常生動傳神。你在雪地里做過什么游戲?試用一段文字描述出來。沒有見過雪的同學可以寫想像作文。

學生完成之后,互相交流,教師加以評價。

六、小結:《雪》是《野草》中最適合中學生閱讀的一篇。作者細致生動地描寫了江南的雪景與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較中表現了自己的傾向。作者更為欣賞“朔方的雪”,因為“朔方的雪決不粘連”、“奮飛”、“旋轉”、“升騰”。體現了一種獨立與張揚的個性精神,這種精神也是作者的前行動力。.

七、作業:

1、 你認為本文語言是否有表意不簡明的地方?如果有,怎樣改才好?

2、 你希望走過怎樣的一條人生道路?是一帆風順、平平淡淡走過,不留一點痕跡,還是經受困難、挫折,而奮起抗爭地走過?談談自己的看法,并寫一篇短文。

板書:

《雪》

南方的雪 美艷 有生機 有活力(追求美好理想)

對比

北方的雪 孤獨 雨的精魂(充滿斗爭精神)


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人教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優秀公開課教案

小學教案模板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五年級復習課教案

四年級上冊語文期中復習教案

1174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源木业官网-四川木门-全国木门专业品牌 | 塑胶跑道_学校塑胶跑道_塑胶球场_运动场材料厂家_中国塑胶跑道十大生产厂家_混合型塑胶跑道_透气型塑胶跑道-广东绿晨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 水质监测站_水质在线分析仪_水质自动监测系统_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_水质传感器-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企业VI设计_LOGO设计公司_品牌商标设计_【北京美研】 | 变位机,焊接变位机,焊接变位器,小型变位机,小型焊接变位机-济南上弘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丙烷/液氧/液氮气化器,丙烷/液氧/液氮汽化器-无锡舍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紫外荧光硫分析仪-硫含量分析仪-红外光度测定仪-泰州美旭仪器 | 金属清洗剂,防锈油,切削液,磨削液-青岛朗力防锈材料有限公司 | 旅游规划_旅游策划_乡村旅游规划_景区规划设计_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北京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齿式联轴器-弹性联轴器-联轴器厂家-江苏诺兴传动联轴器制造有限公司 | 翻斗式矿车|固定式矿车|曲轨侧卸式矿车|梭式矿车|矿车配件-山东卓力矿车生产厂家 | 强效碱性清洗剂-实验室中性清洗剂-食品级高纯氮气发生器-上海润榕科学器材有限公司 | 深圳品牌设计公司-LOGO设计公司-VI设计公司-未壳创意 | 「钾冰晶石」氟铝酸钾_冰晶石_氟铝酸钠「价格用途」-亚铝氟化物厂家 | 插针变压器-家用电器变压器-工业空调变压器-CD型电抗器-余姚市中驰电器有限公司 | 接地电阻测试仪[厂家直销]_电缆故障测试仪[精准定位]_耐压测试仪-武汉南电至诚电力设备 | 游动电流仪-流通式浊度分析仪-杰普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 自清洗过滤器_全自动过滤器_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_量子过滤器-滑漮滴 | Magnescale探规,Magnescale磁栅尺,Magnescale传感器,Magnescale测厚仪,Mitutoyo光栅尺,笔式位移传感器-苏州连达精密量仪有限公司 | 语料库-提供经典范文,文案句子,常用文书,您的写作得力助手 | 石家庄装修设计_室内家装设计_别墅装饰装修公司-石家庄金舍装饰官网 | R507制冷剂,R22/R152a制冷剂厂家-浙江瀚凯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温室大棚建设|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 | 荣事达手推洗地机_洗地机厂家_驾驶式扫地机_工业清洁设备 | 电线电缆厂家|沈阳电缆厂|电线厂|沈阳英联塑力线缆有限公司 | 反渗透阻垢剂-缓蚀阻垢剂厂家-循环水处理药剂-山东鲁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长沙中央空调维修,中央空调清洗维保,空气能热水工程,价格,公司就找维小保-湖南维小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超声波成孔成槽质量检测仪-压浆机-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设备-上海硕冠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运动木地板厂家,篮球场木地板品牌,体育场馆木地板安装 - 欧氏运动地板 | 厌氧反应器,IC厌氧反应器,厌氧三相分离器-山东创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免费网站网址收录网_海企优网站推荐平台 | 万濠投影仪_瑞士TRIMOS高度仪_尼康投影仪V12BDC|量子仪器 | 德国EA可编程直流电源_电子负载,中国台湾固纬直流电源_交流电源-苏州展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企小优-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_网络推广_网络推广公司 | 重庆钣金加工厂家首页-专业定做监控电视墙_操作台 | 定量包装秤,吨袋包装称,伸缩溜管,全自动包装秤,码垛机器人,无锡市邦尧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全自动贴标机-套标机-工业热风机-不干胶贴标机-上海厚冉机械 | 最新范文网_实用的精品范文美文网 | 武汉创亿电气设备有限公司_电力检测设备生产厂家 | EDLC超级法拉电容器_LIC锂离子超级电容_超级电容模组_软包单体电容电池_轴向薄膜电力电容器_深圳佳名兴电容有限公司_JMX专注中高端品牌电容生产厂家 | 锂电叉车,电动叉车_厂家-山东博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