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二年級 >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

時間: 思恩 二年級

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條件,既然這樣,那么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有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供大家參考!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篇1)

《火紅的楓葉》

[教材簡介]: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文章通過“我”在樹林里尋找火紅的楓葉,給老師做賀卡的行為,抒發了小學生對大自然和老師的熱愛。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識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學生對大自然和對老師的熱愛,激發學生們熱愛大自然,熱愛老師的美好情感。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好楓葉形狀的生字卡片。

2、學生自備一套生字卡片,以及做賀卡的材料、工具等。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談話。世界上偉大的情感就是愛。而師生之間的愛是各種情感中偉大、無私的。你的身邊一定發生過許多師生之間互敬互愛的事,給大家談一談好嗎?有一位小朋友將他對老師的愛都深深寄予在一片火紅的楓葉上了。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學習《火紅的楓葉》。

2、質疑。讀了課題后,你都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讀。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并畫出自然小節號。

2、正音。分自然小節指名讀,注意聽準字音。

3、反饋。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讀音。

4、檢測。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隨機請學生準確讀字。

三、再讀課文,感悟課文的含義。

1、自讀。讀課文的1-3自然段,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看一看通過閱讀你都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可以在書上標注出來。

2、交流。學生將自己讀懂的內容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根據學生情況,隨時進行點撥、指導。

3、質疑: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如:“我”為什么要這么認真的去找一片楓葉?

4、小組討論,組長匯報。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發散思維

1、你知道哪一天是老師的節日嗎?如果你就是找楓葉的小朋友,在這一天里,你想跟老師說些什么?

2、做賀卡。我們一起來做一張賀卡,將你跟老師說的話寫在上面,然后送給你們的老師吧!

小結:

一片小小的葉子寄托了小朋友對老師的愛,這個教師節,老師一定會很快樂的。

五、作業:

1、繼續做賀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進行檢測。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1、出示詞語卡片,進行開火車的游戲。

2、出示自學提示,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新詞。

自學提示:

(1)讀一讀生字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記住它們。

(3)和你的同桌說一說識字的方法

(4)比一比誰的方法妙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點。

4、學生匯報。

5、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火:注意不要寫散。

(2)潔:右上方是“士”,不是“土”。

三、鞏固練習

1、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讀一讀,擴詞。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篇2)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學習與戶外有關的詞語,通過多種形式識字、讀詞語。認識11個生字。

2.通過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動詞的意思,感受動詞運用的準確性。

3.聯系日常生活,用“有時候……有時候……”和“在……在……在……在……”說句子。

4.掌握左右結構的漢字的書寫要點。

5.朗讀并背誦古詩,發揮想象,理解古詩的內容。

6.閱讀《企鵝寄冰》,感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樹立在日常生活中識字的意識,掌握兩組左右結構的漢字。

2.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通過看插圖和反復朗讀詩句,大致了解古詩的意思。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聯系生活實際,學習與戶外活動有關的詞語,通過多種形式識字、讀詞語。認識11個生字。

2.通過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動詞的意思,感受動詞運用的準確性。(重點)

3.聯系日常生活,用“有時候……有時候……”和“在……在……在……在……”說句子。(重點)

4.掌握左右結構的漢字的書寫要點。

一、識字加油站

導入:同學們,去野外觀察大自然的時候,你們會準備什么呢?(學生思考問題,指名答。)

1.多種方式認讀詞語。

課件出示圖片(含有課本詞語),指名讀;師范讀,生跟讀;生“開火車”讀。

2.教師遮掉字詞的拼音,檢查學生的認讀情況。

3.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

首先小組內討論記憶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教師點撥、講解。

二、字詞句運用

1.我會演。

(1)學生自主認讀“字詞句運用”中的詞語,并結合詞組理解加點詞的意思。

(2)教師講解加點詞“迎、穿、甩甩、追、披、搖搖”。(初步理解動詞的用法)

(3)學生分小組表演這些動作。

2.我會說。

(1)教師指名讀句子。

(2)學生分小組交流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加點詞:有時候……有時候……在……在……在……在……

(3)教師舉例講解加點詞。

例:放學了,我有時候走路回家,有時候坐公交車回家。

平常我在書房里看書,在花園里澆花,在樹下畫畫,在院子里騎自行車。

(4)小組派代表用加點詞說一說自己的日常生活。

(5)教師點評,學生補充。

三、書寫提示

1.師:觀察田字格中的字,說一說它們都是什么結構的字。

2.讀一讀話語框中的提示語,說說明白了什么。

“作”和“法”都是左窄右寬的字,“都”和“別”是左寬右窄的字,注意占位和書寫順序;寫字時要保持正確的坐姿和執筆姿勢。

3.提示學生“都”左右等長,要上下錯位寫。

4.練習書寫,要求先看后寫再對照。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會發現,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收獲更多的知識。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朗讀并背誦古詩《梅花》,利用插圖,理解古詩的內容。(難點)

2.閱讀《企鵝寄冰》,明白故事中的道理,感受閱讀的樂趣。

一、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多種梅花圖片。師:你打算怎樣贊美它?(板書課題)

2.初讀古詩,感知大意。

師范讀、自由讀、指名讀、師生配合讀、齊讀。

3.細讀古詩,進入詩境。

(1)思考:你從古詩中看到了什么畫面?

(2)學習前兩句:通過誦讀這兩句詩,體會梅花不畏嚴寒的品格。

(3)學習后兩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壓住了,詩人王安石是怎樣發現它們的?這兩句詩要告訴我們什么?(通過朗讀體會梅花的潔白和幽香。)

(4)師配樂范讀,學生思考: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二、我愛閱讀

1.課件播放《企鵝寄冰》的短文錄音,學生聽錄音。

思考:這篇短文講了些什么?(指名說,師點評)

2.師提問:誰給誰寄冰?從哪里寄到哪里?住在南極的企鵝為什么要給住在非洲的獅子大王寄冰呢?獅子大王收到冰了嗎?

3.教師指名回答,然后補充點評,給予鼓勵。

[教學反思]

在本次語文園地的學習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說一說、演一演中學習新知識,當學生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我再進行適當點撥。學習古詩時,我以師范讀、自由讀、指名讀、師生配合讀、齊讀等多種方式相結合,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古詩大意,體會梅花不畏嚴寒的品格。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篇3)

一、我的發現

這一項安排了兩組漢字,每組的前一個字都是學過的熟字,后一個字都是要學習的生字,而后一個字都是前一個字表示讀音的部分。教學時應引導學生辨一辨,從中發現規律——利用形聲字聲旁識字的方法。在“我會讀”中應采用多種形式進行鞏固,記住生字。在“我會寫”中引導學生寫出帶有“木、月、艸、宀”偏旁的字,從中加以鞏固和運用識字方法。

過程建議:

我會認

1、學生看拼音讀字、讀詞,在詞語中認讀生字。

2、辯字形,讓學生自己去找出每組中兩個字的異同。

3、組詞語,區別每組兩個字的意思。

4、書中的學習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生字的呢?你能幫她告訴大家嗎?(形聲字聲旁識字的方法或熟字減一減的方法。)

5、出示“我會認”中生字,讀準字音。重點指導:翹舌音“支”,后鼻韻“龍”。

6、擴詞練習。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方式擴詞。

7、改變語境,在不同語境中鞏固生字。

出示下列詞語,學生認讀。

交朋友交通支招一支筆九龍坡龍頭巨龍龍舟

要求請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我會寫:

1、出示四組字引導學生認讀。

2、引導學生發現每組字的相同點。回憶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頭代表的意思。

3、書中的學習小伙伴還能寫出幾個這樣的字,你也能嗎?

木字旁:樹、林、枝、楓、樣、楊、梅、柳

月字旁:明、肚、臉、膽、腿、腳、腦

草字頭:草、花、藍、苗、蘋、苦、荷

寶蓋頭:寶、它、安、完、家、定

二、日積月累

這部分是由“我會讀”和“讀讀背背”組成。“我會讀”是本組教材中所學生字的復現,幫助學生加以鞏固。“讀讀背背”是一首表現秋天豐收景象的兒歌,與“我會讀”共同起到促進學生對語言積累的作用。

過程建議

我會讀:

1、學生分小組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后全班進行讀詞訓練。

2、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3、交流詞語的記憶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找出記住詞語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進。

讀讀背背:

1、教師示范讀。

2、輕聲讀兒歌,不認識的字,看看音節多讀幾遍。

3、引導學生品讀,比一比誰讀得有味道。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兒歌。

2、拓展

將收集的秋天的兒歌讀給同學聽或自己寫一寫兒歌展示給同學。

(朗讀時需注意:輕聲:莊稼高粱葡萄一聲:黃澄澄紅彤彤)

三、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是進行秋游的前期準備,主要是討論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計劃性,培養學生創造力。激發學生想說的熱情,能說清自己的計劃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與別人交流。在交際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取長補短的好品質。

交際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搜集的有關景點或秋游路線的資料。

組織過程:

1、創設情境、走進秋天。

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出秋天的美麗景色。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秋媽媽已來到了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美景,帶來豐收,帶來樂趣。我們在這樣美好的季節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不去什么地方,你們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2、小組匯報,組內討論。

引導學生出示自己課前搜集的有關景點或秋游的路線資料,結合資料向小組的伙伴說說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進行評價。

小組討論誰的計劃好,達成共識,進行補充完善本組的秋游計劃。

3、全班交流,統一計劃。

各組陳述本組的計劃和理由,進行評價,引導學生用商量的語氣進行討論,集中大家的意見,確定秋天計劃。

4、討論具體事宜。

引導學生討論秋天的前期準備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總結評議,提出建議。

教師總結秋天的計劃研究情況,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建議。

四、展示臺

這次展示臺是在本組教學開始就引導學生平時進行動手、動腦,創作關于秋天的作品,積累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的內容是學生自制的書簽、賀卡、圖畫、詩歌等都是有關秋天的,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成果的平臺,可讓學生盡情享受學習的快樂。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動:布置一個展示角或課上展出并交流。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自我表現的意識。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篇4)

第一課時

一、找規律,記漢字。

1、老師用投影出示“有趣的漢字”中的四組漢字,請學生讀一讀。

2、誰來說說每組字都有什么特點?

師總結:這些字的偏旁都相同。第一組字都是豎心旁,表示與心情有關;第二組是女字旁,表示與女性有關;第三組是絞絲旁,表示與絲織品有關;第四組除它字為象形字其余都是會意字,字義大都與房屋有關。

3、這些字里可有不少的形聲字,你能把它們都找出來嗎?

(快、忙、慢、怪、懷、姐、妹、媽、奶、紅、織、繩、細、紙、室)

學生能找出常見的一部分即可。

4、你發現哪些字和它的偏旁關系很密切?

學生小組內交流,指名說。

5、你還發現哪些形聲字和它的偏旁關系好像并不密切?

師稍作解釋:“紅”又讀作工,特指婦女紡織、縫紉、刺繡等工作及其產品。

“細”字本來指微小的絲。

6、找朋友,開火車給這些漢字組詞,看哪一列火車能開起來。

7、比一比,看誰能寫出更多的帶有這些偏旁的字。

8、小組擂臺賽。

一小組給另一小組任意舉出一個偏旁來,看對方在規定時間內能想出多少帶有這個偏旁的字。

9、穿珠連串。

(1)出示句子:天氣這么冷,涼水會凍成冰,我決定把它倒干凈。你發現這句話中加點字有什么特點?

(2)你能試著寫一寫有這樣特點的句子嗎?

(3)學生自由創作,師點評。

二、指導書寫。

1、老師在黑板上寫三個“妹”和三個“它”字,均為不規范寫法,或在田字格中偏低,或結構分布不勻,或是筆畫不流暢。

2、你發現這些字在書寫上有什么問題?

3、邊觀察書中字邊思考,左右結構的字要怎樣寫才漂亮?

師邊書寫邊指導“奶”字的書寫:第一筆寫得較為收縮,第二筆與第一筆中的撇相呼應,緊靠豎中線。第三筆橫稍向上斜。整個女字旁要寫得緊湊,右邊的“乃”字寫得較為舒展。

大部分左右結構的字要寫得左緊右松。

4、學生自由說上下結構的字要怎樣安排才漂亮?

5、學生自由練習。

6、書法擂臺賽。

自己認為某個字寫得特別好的同學上來書寫這個字,其他小朋友認為比他寫得更好可以來挑戰他。集體評議“書法擂主”。

第二課時

一、詞語超市。

1、今天咱們來做“對字”的游戲,

我說一個字,你們就說出與這個字意思相反的字。

老師分別說“長、動、深、高”,指名來對。

2、剛才我們對的就是反義詞,別看它們的意思相反,可這兩個對頭有時候還要走到一起來,表示另一個新的意思,投影出示“詞語超市”里的詞。

3、指名讀,齊讀。

4、給詞找個安全的家。

這些意思相反的字呆在一塊,老師怕他們打起來,這兒有好多的句子媽媽,你們快給他們找個合適的家住下來吧!

投影出示:動靜長短高低來回左右深淺。

(1)這兒真安靜呀!沒有一點()。

(2)這兩把尺子()有點不一樣。

(3)他向()看了看,沒有發現什么。

(4)小馬不知道河水的(),不敢過河。

(5)他走了幾個(),也沒有找到剛才丟的東西。

(6)這條小路()不平,你可要小心點呀!

5、你們平時一定聽到過帶有這些詞的句子,請你選擇一個你熟悉的詞說一句話。

6、你還能說出這樣的詞來嗎?

新——舊遠——近軟——硬

二、把句子補充完整。

1、齊讀書中的第一個例句,

2、讀著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比較下面兩個句子,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1)夏天的山上,泉水清清的,草旺旺的,樹綠綠的。

(2)夏天的山上,泉水是清的,草很旺,樹是綠的。

師總結:我們說話時,不光要把話說清楚,還要讓我們說的句子更形象、更生動,這樣別人一看到你的句子,仿佛就看到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4、一個季節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卷,你能用生動、具體的句子為我們描繪秋天的美景嗎?請學生接著秋天一詞往下說。

5、集體評議。

6、師范讀第二個句子:“我們聽到的是溪水潺潺,還有稻田里青蛙的鳴唱。”

7、在這熱鬧的夏夜里,你們看到的又是什么呢?請學生接著“我們看到的是”往下說。

8、師生點評,評選最美的夏夜。

三、作業。

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春天,我們聽到()。

冬天,我們看到()。

第三課時

一、歌曲導入。

1、播放《春天在哪里》。

2、聽著聽著,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3、這美妙的歌聲把我們大家帶入了美麗如畫的春天,大家讀讀書上的這首《春天在哪里》的小詩也能享受這美景呢!

二、自由朗讀,自由表現。

1、學生自由讀全詩。

2、有困難的學生尋找幫助,與別的同學結成對子互幫互助。

3、說說你最喜歡小詩中描寫的春天的什么?為什么?

4、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小節讀一讀,也可以畫一畫,還可以編成歌詞唱一唱,配上動作朗讀。

5、學生自由表現。

6、師總結:多迷人的春天呀!看著你們的畫;聽著你們的歌聲還有你們的朗讀,我真覺得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讓我們隨著動聽的樂曲一起走進春天。配樂師生齊朗誦。

7、找小伙伴合作朗讀,一生讀每節第一句,一生讀后二句。讀出一問一答的形式來。

三、整體感悟,自由創造。

1、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

2、詩人發現春天在草原上、在枝頭、在田野里,那么你覺得春天在哪里?為什么?

3、說得真美,快快把你說的寫下來,不就是一節小詩了嗎?

4、生自由創作。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2、結合插圖展開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信息資料】

多媒體課件及我國名畫家的作品、學生給畫配話的練習單。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啟思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位朋友,他們是誰呢?

(板書:畫家牧童)

2、齊讀:

你發現了什么?猜猜我為什么這樣寫?

(因為戴嵩是大人,是畫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

(板書:大人,小孩,畫畫,放牛)

那么大畫家和小牧童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

二、初步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在大畫家和小牧童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學生回答交流。

3、教師小結:

大畫家畫了《斗牛圖》后,小牧童竟然擠進贊嘆著的人群,指出他的錯誤。大家都呆住了,然而,畫家卻把小牧童叫到跟前,虛心聽取牧童的意見。

4、認識畫家:

⑴ 你了解戴嵩嗎?

⑵ 從哪些句子看出他很著名?將句子畫下來。

⑶ (課件出示句子)怎樣讀才能讓人感覺戴嵩是著名的畫家?學生練習讀、教師范讀、指名讀。

⑷ 練習用一就說話。

⑸ 課件出示我知道中有關戴嵩的內容。

5、過渡:

傳說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請他作畫。畫什么呢?戴嵩沉思片刻,決定畫一幅《斗牛圖》。《斗牛圖》是怎樣畫的呢?

三、對比感知

1、默讀課文第二段,畫出畫家畫畫的句子。

⑴ 課件出示句子,練習朗讀。

(突出濃墨涂抹、輕筆細描)

指名讀,老師評,學生互評。

(以評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畫家的高超技藝。)

⑵ 邊表演邊用自己的話說說畫家是怎樣畫畫的?

⑶ 練習用一會兒一會兒說話。

2、思考:

對于戴嵩的畫,大家是怎樣評價的?

⑴ 出示商人、教書先生的話,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用稱贊、贊揚的語氣)

范讀,分角色讀,指名讀,師生互評。

⑵ 結合插圖學生想象:圖上還有些什么人,他們會說些什么?相機理解紛紛稱贊。

3、誰的眼睛亮:課文里有三個詞語表達的意思差不多,找找看?

4、大家對戴嵩的畫贊不絕口,可是小牧童卻說他畫錯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⑴ 輕聲讀課文5、6自然段,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⑵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練讀牧童的話。

⑶ 觀察圖畫,想象當時的情形:

人們的表情怎樣?又會說什么?

⑷ 有感情地朗讀戴嵩和牧童的對話:

練習讀、同桌分角色讀、評議讀、范讀、表情朗讀。

5、指導:

像炸雷一樣的聲音怎么讀?

此時,人們有什么表現?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戴嵩的畫錯在哪里?

誰能當一當小牧童幫大畫家改改他的畫?

老師與改畫的學生交流。

四、朗讀感悟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話想說?

(相機板書:謙虛、勇敢、實事求是)

2、對比感悟:

戴嵩和牧童有什么不同?

3、小結:

他們年齡不一樣,地位不一樣,生活不一樣,,但是他們具有的優秀品質都是非常了不起的。那,課題這樣寫合適嗎?

(教師重新寫牧童,字的大小和畫家一樣大。)

4、小組內分角色表演朗讀,體會人物品質。

五、拓展延伸:配樂欣賞中國畫家的作品

重點欣賞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和李苦禪的《鷹》,請學生為他們的畫配上話,想怎么寫就怎么寫,能寫幾句都行。

六、總結

這篇課文生動感人,向我們展示了大畫家的謙虛、崇高與偉大,展示了小牧童的率真,敢于挑戰權威的好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板書設計】

21、畫家和牧童

大人 小孩

畫畫 放牛

謙虛 勇敢、實事求是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篇6)

《小諾貝爾》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朗讀課文。

3、結合課后思考題第二題,進行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了解諾貝爾是怎樣把臟鹽變成干凈鹽的。體會諾貝爾是一個愛動腦筋、敢于實踐的孩子。

二、教學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了解諾貝爾是怎樣把臟鹽變成干凈鹽的。體會諾貝爾是一個愛動腦筋、敢于實踐的孩子。

四、教學準備:

1、字詞卡片。

2、實物投影。

五、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小學二年級#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五篇】#。

(出示諾貝爾的畫像)同學們知道這是誰嗎?

教師介紹生平:諾貝爾是世界的科學家,他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25種,其中炸藥就達129種。諾貝爾在遺囑中指定把他的全部財產作為一筆基金,每年以其利息作為獎金,分配給那些在前一年中對人類做出貢獻的人。獎金分成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事業等5份。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從1901年開始,每年在他去世的日子里,即12月10日頒發諾貝爾獎。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寫大科學家諾貝爾的故事。(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邊讀邊圈出生字,標出小節。

3、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4、兩人互讀課文,不丟字不加字,讀準字音。讀書中的生字詞,出示字卡。

5、讀識字卡片。%看書上的生字表,同桌互相檢查讀生字,再組詞,可以一人讀完另一人再讀。也可以交叉讀,每人讀一個。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再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課文寫的是誰?他小時候怎樣?(愛動腦筋)

3、自讀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并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小組內學習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要通過讀,了解諾貝爾是怎樣把臟鹽變成干凈鹽的。

5、反饋:知道基本步驟,并能說一說。

6、討論這些步驟,作者是怎樣把它們連在一起表達清楚的?體會作者用“接著”“后”這些詞,就能把句子說得又明白又清楚。

7、練習用上這些關聯詞語,介紹諾貝爾是怎樣把臟鹽變成干凈鹽的。

指導朗讀。

(四)小結。

1、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你要向諾貝爾學習什么?(遇事不慌,肯動腦筋)

(五)作業。

把諾貝爾將臟鹽變成干凈鹽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讀識字卡片(包括會認字和會寫字),口頭組詞,可以組成本課的詞,也可以組成課外的詞。

讀“我的詞語庫”中的詞語。

(二)檢查朗讀。

(三)學習會寫字。

讀一讀本課中的詞和字。

自學生字,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習生字。

反饋:

寫字時注意“以”的筆順:豎提、點、撇、點。

指導在田字格中規范書寫。

(四)作業。

結合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想一想你是怎樣解決的,并練習用“先……接著……然后……“這些關聯詞語,比較清楚地介紹出來。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套、帽”等11個生字。

2.通過演一演,體會“迎、追”等每組動詞的不同意思。

3.明白“有時候...有時候...”、“在...在... 在...在...”是連接句子的關聯詞,并能用這兩個關聯詞來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1個生字;體會“迎、追”等每組動詞的不同意思。

2.運用關聯詞來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歸納本單元的重點知識,讀記鞏固。(見課件)

二、識字加油站

1.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有誰跟著爸爸媽媽去野外觀察過大自然的?預設:有!你們都準備了什么?

沒有!如果爸爸媽媽將要帶你們去野外觀察大自然,你們會準備哪些物品?

2.課件出示個別物品及相對應的詞語(登山鞋、帳篷、指南針),幫助學生理解。

3.生自由指讀生字,思考識記生字的方法。師提示“登、帳、篷”是后鼻音。

4.交流識字方法。

5.課件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

三、字詞句運用

1.體會動詞的不同意思。

課件出示加點詞,指名帶讀,強調“衣裳”的讀音。

生說說發現了什么?(加點詞都是動詞)

生演一演,并相機區別每組加點詞的不同意思。

迎:意思是“接”,表示歡迎的對象過來,很高興地迎接。

追:時間上很趕,緊跟著,快速地跑過去。

甩:掄、扔的意思,指比較大力地擺動。

搖:擺動。相對于“甩”動作要小。

④拓展:

甩甩( ) 穿( ) ( )上去

搖搖( ) 披( ) ( )下來

【設計意圖】

此塊教學中,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演一演,首先得讓學生吃透這些加點詞的不同意思,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更好地運用肢體語言來展示。

2.運用關聯詞。

①指讀書中的兩個句子,說說自己的發現。

②明白“有時候...有時候...”、“在...在...在...在...”是連接句子的關聯詞。

③思考:用加點詞說說自己的日常生活。

④交流反饋。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一

關聯詞

有時候...有時候...

在...在... 在...在...

教后思考: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篇8)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3、欣賞月亮灣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理解詞義。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掌握月亮灣的地理位置。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

2、生字卡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發閱讀欲望。

1、導入。

同學們,你們去過農村嗎,見過農村的美景嗎?讓我們隨著圖畫去游覽農村的美景。

2、出示掛圖。

3、揭題

這美麗的村子叫什么名字?相機板書(月亮灣)

4、讀題。注意正音“亮”(輕聲)

過渡:月亮灣是個怎樣的地方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初讀課文—“送生字回家”。

要求:自由輕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對照生字表劃出生字,“與生字交朋友,別喊錯了它們的名字”。

2、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讀,注意正音,師聲評議。

(1)平舌音:載zai;翹舌音:朝zhao、繞rao;后鼻音:映ying

(2)指導讀好句中輕聲。

3、再讀課文,讀通句子。

想象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交流,師生共同評議。

過渡:月亮灣是什么?請讀第一自然段。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

2、交流:月亮灣是什么?(是一個美麗的村子)(是我家住的地方)(是作者的家鄉、是美麗的村子)說說是誰的家鄉?

3、指導朗讀。

(1)你覺得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為什么?

(2)指導用自豪的語氣朗讀。重讀“美麗”一詞。

四過渡:這美麗的村子為什么叫“月亮灣”呢?

1、默讀全文,找出有關句子。

2、交流。

(1)相機出示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放映動畫。

(2)指導讀好長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村子的名字為什么叫“月亮灣”?

3、學生字“灣”、“牙”。

(1)師述:“灣”本義是指水流的地方,本文中指地名。

(2)比一比,再口頭組詞(彎—灣)。

(3)指導書空“牙”的筆順。

4、指導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教師行間巡視輔導,提示寫字姿勢。

五布置課后語文實踐。

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2、喜歡畫畫的同學,根據課文內容畫一幅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齊讀第一自然段。映示課文第一自然段。

2、過渡:月亮灣美在哪里?

二細讀課文,自讀自悟,理解內容。

(一)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月亮灣美在哪里?輕讀課文,劃出有關詞句。(用曲線表示)

2、交流。相機欣賞動畫,粘貼詞卡,指導朗讀。

(1)學習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a根據學生回答,相機粘貼詞卡“小河”、“河上”。

b欣賞動畫(2)、(3)。觀察“月牙一樣的小河”,讀詞卡“月牙”。觀察“河上有一座石橋”,讀詞卡“石橋”。

c指導朗讀第一句。(映示句子)“月牙”重讀。領讀、指名讀、齊讀。“師生評議)

(2)學習第二、三句。

a、根據學生交流相機映示句子“河水饒著村子緩緩地流著”,齊讀。

欣賞動畫(4),幫助理解詞語。“緩緩地”一詞換詞說說。“饒著”一詞,請兩名學生上前演一個饒著另一個轉。

b、映示句子“一群群魚兒在河里游來游去。”欣賞動畫(5),直觀“一群群”的魚。

c、指導朗讀第二句。先讓學生自讀體會,并說說怎么讀才能讀出美來,再適當指導。“緩緩地”讀慢一點,后半句讀出魚兒的歡快、自由。

d、這一句寫了哪里的美景?(可看看畫面,答后粘貼詞卡“河里”)

過渡:河里還有什么美景?

e、學生交流,相機欣賞動畫(6)比較句子:讀一讀,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句更好,為什么?集體交流。

/河水倒映著青山、綠樹和小橋。

清清的河水倒映著青山、綠樹和小橋。

f、指導朗讀第三句,重讀“清清的”等詞。

g、引讀第二、三句。邊看動畫(4)(5)(6)。

(3)習第四、五句。

a、生答“河岸上栽著許多桃樹。”相機欣賞動畫(7)貼詞卡“河岸”。問:哪個詞是“種著”的意思?讀詞“栽著”。

b、生答第五句。看動畫說說什么像“一片朝霞”?有什么相同之處?

c、指導朗讀第四、五句。重讀“許多”、“開滿”、“一片”“燦爛”等詞。

(4)學習第六句。

a、比較句子/過了石橋,是一片農田。

過了石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

b、看動畫體會“綠油油”的農田的美。粘貼詞卡“農田”

c、指導朗讀。重讀“綠油油”一詞。

(5)學習第三自然段。

a、欣賞動畫(9),粘貼詞卡“山坡”

b、指導朗讀“一片”引導學生想象茶樹茂盛生長的景象,讀出月亮灣人們的喜悅心情。

注:以上(1)至(5)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五個內容,應按學生交流內容的先后順序隨機教學,詞卡隨機粘帖。

3、再看畫面(9),提問:

(1)這長滿茶樹的山坡在哪里?(相機板書“村后”。)這是課文的第幾自然段的內容?(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那么,第二自然段寫了哪里的景色?(答后板書“村前”)

4、再讀第二自然段。

(1)想一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村前”的景色的?

(2)指名上黑板按順序排列—粘貼詞卡。(小河→河上→河里→河岸→農田)

5、邊欣賞動畫邊試背二、三自然段。

(1)生自由輕聲試背。

(2)指名試背。

(3)同桌互背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你覺得月亮灣怎么樣,你喜不喜歡月亮灣?你想說些什么?(相機板書“美麗”、“熱愛”)

2、指導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贊美”、“熱愛”的語氣來。

三、總結。

月亮灣真是個美麗的村子。學了《月亮灣》這篇課文,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也看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你們以后有機會可以去月亮灣看看,看看作者美麗的家鄉。

四、齊讀課文。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篇9)

《蠶姑娘》課文原文

春天天氣暖洋洋,蠶卵里鉆出蠶姑娘。

又黑又小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就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黑衣裳。醒了,醒了,變成黃姑娘。

又黃又瘦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黃衣裳。醒了,醒了,變成白姑娘。

又白又嫩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醒了,醒了,從此一天天發胖。

又白又胖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醒了,醒了,從此一天天發亮。

睡了四回的蠶姑娘,吃了幾天的桑葉,就爬到蠶山上,吐出絲兒來,要蓋新的房。成了,成了,繭子真漂亮。

繭子里面的蠶姑娘,一聲也不響。過了好幾天,繭子開了窗。變了,變了,變成蛾姑娘。

《蠶姑娘》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掌握多音字“發”(伯)的讀音。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初步了解蠶的生長過程和形態變化,激發學生對昆蟲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字詞,會仿照例句寫話,能整理排列錯亂的句子。

教學難點:

讓學生了解蠶的整個生長過程及不同的時期不同的變化。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結合學習生字詞“蠶”、“姑娘”,揭示課題

1、出示蠶的掛圖,引出課題生字教認。

問:這是什么?(板書:蠶)出示“蠶”的字卡,學生看拼音讀“cdn”。注意“蠶”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蠶”字是上下結構,上部是“天”,下部是“蟲”。書空記字。

問:誰知道“蠶”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蠶是一種昆蟲,能夠吐絲,蠶絲能織成美麗的綢緞)對,人們把“蠶”看做像一個美麗能干的姑娘,親切地稱“蠶”為“蠶姑娘”。(板書:姑娘,補全課題)

出示“姑娘”詞卡,學生看拼音讀“g0 niong”。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讀成帕ng。分析字形:“姑娘”兩個宇都是左右結構,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分別書空記字。

2、這節課我們開始學習《蠶姑娘》這篇課文。齊讀課題:蠶姑娘。

二、初讀指導

1、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后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學習生字詞。

(1)會讀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發”。特別注意區分、讀準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節。

(2)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桑葉蠶卵蠶床蠶山吐絲繭子蓋新房蛾從此

(3)讀順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字詞

蠶桑葉從此瘦

鉆出換上卵繭

(2)指名讀,引導學生讀準加點字的平舌音、翹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節。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桑葉:(用圖或實物講解)

蠶卵:蠶蛾產下的子。

蠶床:指養蠶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書上插圖)。

蠶山:(看實物或圖)供蠶吐絲做繭的一束束草稈子或麥秸稈子,上尖下寬,所以叫蠶山。

蛾:(看圖)蠶的成蟲。

從此:從這時起。

(4)抽字詞卡片,讓學生讀。

(5)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描紅指導

1、提示注意點。

此:左右結構。左部“止”第一筆是長“豎”而不是短“豎”,第四筆是“提”而不是“橫”;右部“匕”先寫“撇”再寫“豎彎鉤”,兩筆相連而不交叉,不能寫成“七”,上部左低右高,下部齊平。

舊:開頭兩“豎”長度相當,上下間隔相等,“日”框內部一“橫”連左“豎”不連右“折”,底部一“橫”既連左“豎”又連右“折”。

姑:左部“女字旁”末筆改“橫”為“提”,右連第三筆“撇”而不交叉;右部“古”首“橫”宜收緊些,下面“口”形上寬下窄,體形稍大,使下部平穩。

蠶:上部首筆是“橫”而不是“撇”,第四筆“捺”起筆處連“橫”而不連“撇”。“撇、捺”舒展,預留下部空隙寫“蟲”。

換: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部“提手旁”寫法同前;右部“奐”,自上而下筆畫由收緊到放開,最后兩筆“撇、捺”相配,支持下部平穩。

鉆:左右結構,左右寬度相等。左部“金字旁”開頭兩筆占位略寬,蓋住下部筆畫;右部首“豎”挺直,“橫”畫宜短,左連“豎”畫,下面“口”形寫法同“姑”而略大,保持下部平穩。

娘:左部“女子旁”寫法同“姑”字;右部“良”首“點”宜高,第二至四筆應橫向收緊,“豎提”長而挺直,其“提”部,形成的角度略大,最后兩筆,“撇”連于“捺”,共同布白于右下空隙部位。

桑:上部三“又”呈品字形分布,上大下小,一律改“捺”為“點”;下部“木”的“橫”畫要長,“撇、捺”舒展,全字上收下放,保持平穩。

蓋:上下結構。上部“羊字頭”開頭兩筆一側“點”一撇“點”,三“橫”間隔均勻,中“橫”略短;下部“皿字底”體形寬扁,框里兩短“豎”,分別同左右兩“豎”畫走勢相應,而彼此對稱,平分成框里三個空隙,末“橫”特長,左伸右展,保持底部穩定。

裳:上部宜縱向收緊;下部“衣”的“橫”畫宜短,“撇”畫稍長,“豎提”偏左定位,最后的短“撇”連于長“捺”,下部四筆體形寬放,保持全字穩定。

2、學生練習描紅。

四、布置作業

1、練讀課文,注意第2~5自然段詞句的異同。

2、讀抄詞語(見文后練習3)。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默寫詞語。

變成吐絲蠶姑娘吃桑葉

換上從此暖洋洋蓋新房

2、指名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事?(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蠶姑娘從蠶卵里鉆出來的時間是在天氣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訴我們蠶是從蠶卵中孵出來的)(板書:卵一蠶)問:“鉆出”是什么意思?(在這里,鉆出就是爬出來的意思)

(3)小結:讀了這一自然段,我們就知道蠶是在春天從蠶卵里孵出來的。

(4)齊讀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讀。

(2)剛從蠶卵里鉆出來的蠶姑娘是什么樣子?(又黑又小)

(板書:又黑又小)蠶姑娘出來以后怎么樣?(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就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黑衣裳。醒來以后,變成黃姑娘)(板書:吃桑葉、睡、脫、醒)教師提示注意:蠶吃桑葉的幾天當中,它是在動著的;而從睡到醒當中的時間里,它是不吃也不動的,這叫做蠶眠。(板書:蠶眠)蠶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脫去一層皮。第一次蠶眠脫去的是黑皮換上了_的皮,所以說“變成了黃姑娘”。

(3)小結:讀了第2自然段。我們知道了蠶在生長中開始階段的情況。

(4)齊讀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語句基本相同,但有幾個詞語換了,誰能說一說?(“又黑又小”換成“又黃又瘦”;“黑”換成“黃”,“黃”換成“白”)這反映了什么情況?(反映了蠶姑娘在不斷生長)(板書:又黃又瘦)還有什么詞語換了?(“就”換成“又”)

誰能說說“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兩個不同動作接連發生用“就”;表示某個動作的重復發生用“又”)對,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蠶眠的情況是恰當的。

(3)齊讀第3自然段,注意詞語換用的情況。

4、第4、5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兩個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誰能說說哪些語句不同?(“又黃又瘦”換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變成白姑娘”換成了“從此一天天發胖”和“從此一天天發亮”;“脫下黃衣裳”換成了“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板書: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發亮)這反映了蠶姑娘不斷地長大了。

(3)齊讀第4、5自然段,注意詞語換用情況。

三、指導背誦

看提示(寫在小黑板上)背誦第2、3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______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______衣裳。醒了,醒了,變成______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兩個字,下同)

2、看提示背誦第4、5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醒了,醒了,從此一天天發

四、課堂作業

朗讀、練習背誦第l-5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檢查復習

指名背誦第1-5自然段。

二、繼續細讀課文(第6、7自然段),

1、第6自然段。

(1)指名讀。

(2)為什么要寫明“睡了四回”?(因為蠶眠有四次,這是蠶的生長特點,所以必須特別寫明)這個自然段里把繭子比作什么?

(新房)為什么說“繭子真漂亮”?(繭子又白又亮,長圓形,很好看)

(3)這段里為什么不寫“醒了,醒了”,要寫“成了,成了”?

(蠶沒有再睡,就不能說“醒了”;蠶結繭子好比蓋新房,繭子結成,好比新房蓋成,所以要寫“成了”)“成了,成了,繭子真漂亮。”這句要怎樣讀?(要讀出喜悅的語氣來)請你把這句讀一下。(學生讀)

(4)小結:讀了這一自然段,我們知道了蠶吐絲結繭前后的情況。(板書:吐絲結繭)

(5)齊讀第6自然段。

2、第7自然段。

(1)指名讀。

(2)繭子里面的“蠶姑娘”稱做什么?自答:繭子里的“蠶”稱做蠶蛹。(板書:蛹)為什么寫它“一聲也不響”,不寫“一動也不動”?(繭子里的蛹是慢慢在變化,逐漸長出兩對翅膀來,所以不能寫“一動也不動”)

(3)“繭子開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蠶蛹長出翅膀,成為蠶蛾(板書:蛾),蠶蛾咬破繭壁飛出來就是開天窗的意思。前面抑苗子I-I,/4:~”斬帛”;士田煙嬙n奪Z右茁辟㈠柞“并下宙”_徂會括而有趣。請看第31頁上面的第一、二兩幅圖。(學生看圖)“變了,變了,變成蛾姑娘。”這句要怎么讀?(要讀出驚異好奇的語氣來)請你讀一下。(學生讀)

(4)看第三幅圖,想一想:兩個蠶蛾在干什么?(蠶蛾在產卵)提示:蠶蛾產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蠶卵又能孵出小蠶來,又開始新一輪的生長過程。

(5)齊讀第7自然段。

三、總結課文

1、根據板書內容說說蠶的生長過程。

2、填空練習,概括課文。

從_____里鉆出來的又_____又_____的蠶姑娘,一共睡了_____次,每次醒來都變了樣,第一次變得又_____又_____;第二次變得又_____又_____;第三次變得又_____又_____;第四次身體一天天_____。它吐_____結_____,最后_____開了窗,飛出了_____姑娘。

3、齊讀完成填空后的這段話。

四、課堂練習

1、讀句子,初步認識句子的并合(課后練習4)。

這里有兩組句子,每組三句話,要求我們讀一讀。初步懂得怎樣把兩句話并成一句話來說。

(1)各人自讀,體會。

(2)指名讀第一組三句話。

(3)誰能說說怎樣把第一、二兩句并成第三句的?(把一、二兩句連起來,把第一句未了的句號改為逗號,把第二句開頭的“蠶姑娘”去掉,這就并成了第三句)

第二組三句話的練習方法同此。

2、背誦第6、7自然段。

(1)利用押韻的字引背。(押韻的字寫在小黑板上:娘、上、由主._白¨向宙_白、

(2)分兩個大組,一組背,另一組聽,再交換一次。評議。

(3)各人自背。

(4)指名背誦。

3、背誦全文。

(1)全班背誦。

(2)指名背誦。

4、書面作業。

(1)擴詞。

蠶( )( )( )( )

換( )( )( )

絲( )( )( )

(2)照樣子,寫詞語。

例:暖洋洋紅通通黑白綠亮

板書設計:

蠶姑娘吃桑葉、睡、脫、醒(蠶眠)

又黑又小—又黃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發亮—吐絲結繭

《蠶姑娘》教學反思

上《蠶姑娘》一課時,我從蠶開始導入新課,讓學生說說自己對蠶的了解。有學生說:蠶最后可以變成蠶蛾。我說對的。有學生說:蠶吃的是桑葉。我說說得真好。有學生說:蠶會吐絲結繭。我說:你知道得真多。有學生說:蠶是從蠶卵里生出來的。我說完全正確。

我看看沒有學生舉手發言了,就對同學們說:誰能把剛才四位同學說的四句話連起來變成一段話,具體說說你對蠶的了解。下面沉默了片刻,一位學生舉手了,我讓他發言。他說:蠶是吃桑葉長大的,它從蠶卵里生出來,最后變成蠶蛾,它還會吐絲結繭。我表揚了這位同學的大膽發言,然后說:這位同學把剛才四位同學的意思連起來了,真了不起,但說話的順序有些亂,能否按照蠶的生長過程來有條理地說。此時,有幾位同學躍躍欲試起來。我請了一位,他流利地說:蠶是從蠶卵里孵化出來的,它靠吃桑葉慢慢生長,長大后,它吐絲結繭,最后變成蠶蛾。

在備課時,我僅僅想通過教師的簡要介紹來讓學生對蠶有個初步的了解。但到了課上,我忽然有個念頭,何不讓學生簡單說一說,看看學生到底對蠶有多少了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言語表達往往不夠完整充分,也缺乏條理,此時教師的引導就顯得十分重要。教師首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對蠶的認識片言只語地表達出來,然后啟發學生將這些片言只語組織起來,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同時豐富起來。在充分表達的過程中,學生思維和語言缺乏條理性的問題又暴露出來,此時教師靈活地引導點撥,讓學生發現表述順序上的混亂,并按一定順序重新理順思維并組織語言,最后達到充分而有序地表達的效果。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1、認字、寫字。

2、朗讀、理解、感悟“一分鐘”的重要。

教學方式

多媒體教學法;引導法;互動法;討論法為主;輔以講授法。

教具工具:

ppt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

1放映課件,讓同學們看圖畫中的表上面有個一分鐘,討論一下這幅圖有什么含義,板書課題。(讓學生們習慣思考,善于思考,使同學們產生好奇心,創設了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學習氛圍中來)。

3、游戲:請小朋友們來做一個游戲,睜開眼睛往前看,不眨眼比一比看誰堅持的時間長。一分中后讓學生談感受。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學生自由談)我們今天學習一分中以后,對一分鐘的體驗一定會更深刻。(游戲是學生喜歡的形式,增強了趣味性,學生對“一分鐘”有了一定的體會后必然會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先讓同學們自由閱讀課文,注意課文中出現的生詞,要及時勾畫,讀后能通過小組進行討論解決,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派出一個代表起來分享他們的討論成果,幾組結束后如果有遺漏的地方由教師進行補充。

(三).再讀課文,體會感情。先由教師示范性讀一遍,再讓同學們帶著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情感。(讀書要有目的,有層次,有感情。學生的朗讀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讀自悟,形成個性體驗,從中獲得享受。)

(四)、回歸重點內容。回顧重點字詞,老師通過運用生字卡片讓學生進行搶答,搶答獲勝者獎勵小紅花以鼓勵學生學習。(讓同學們及時溫故所學知識,加深對重點詞的記憶)

作業設置

體會一分鐘的含義,寫一個觀后感。

教學反思

教師教學要特別注意教學細節,有可能因不注意就落掉文中的關鍵知識點,注意說話方式,要盡可能使學生理解,教學必須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他們切實感受到學習的“個人意義和價值”。特別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要能夠兼顧不同的學生,力爭使每個學生趕上學習節奏,生字生詞的教授要注意一筆一劃,不能給學生帶來誤區,保證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

原文

丁零零,鬧鐘響了。元元打了個哈欠,翻了個身,心想:再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不會遲到的。

過了一分鐘,元元起來了。他很快地洗了臉,吃了早點,就背著書包上學去了。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見前面是綠燈,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他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他等了好一會兒,才走過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要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他又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

到了學校,已經上課了。元元紅著臉,低著頭,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看了看手表,說:“元元,今天你遲到了20分鐘。”

元元非常后悔。

字詞

鐘零鬧哈欠遲嘆決悔元包

句子

元元打了哈欠,翻了個身,心想:再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不會遲到的。

他嘆了口氣,說:“我要是早一分鐘就就好了。”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篇11)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的含義。

2、體會詩人的寫作動機,感受秋天的美麗,懂得生活總有其美好的一面,我們要積極地去面對。

3、欣賞情意豐富的古詩,能正確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流程:

一、回憶導入,明確主題

1、同學們,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來到我們跟前。關于“秋天”,我們以前學過不少課文,你還記得嗎?(學生背誦相關片斷)

2、總結自己對秋天的經驗。

按句式說話:“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大詩人蘇軾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古詩《贈劉景文》。

二、初讀古詩,感知詩意

1、配樂范讀,想象畫面。

2、讀準、讀通詩句。思考討論:詩中寫出哪些景物?

3、通讀全詩,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三、賞析詩句,把握詩蘊

1、夏日荷花是什么樣子的?(當學生說不清時,可引導背誦已學課文《荷花》片斷,板畫“荷葉”理解“擎雨蓋。)到了秋末,荷花又變成什么樣了?(出示“荷盡”圖,理解“盡”。)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時與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殘”圖,理解“傲霜枝”)

3、比較兩圖,讀前兩行詩。你體會到了什么?

4、“菊殘猶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詩人對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實更以她沉甸甸的收獲,令詩人對秋天偏愛有加。

(出示詩句: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讀詩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還有哪些果實也成熟了?

(學生說不出時,可引導背誦《秋游景山》片斷“這里的果樹果實累累。……”)

再讀詩句,說說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四、誦讀全詩,體味詩情

1、學生自由吟誦,配樂朗讀、背誦。

2、討論:詩人贈給朋友劉景文的是什么?除了這首詩,還有什么?

3、閱讀現代文《秋天的窗口》。

4、補充句段,或寫一段話。

沒有春花的明艷,沒有夏日的蔥郁,但是秋天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秋天是美麗的。

雖然秋風蕭瑟,秋葉飄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美好的。

五、抄寫古詩。

六、課外延伸。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篇12)

《梅花》(人教版六年制第三冊第四課)是北宋王安石詠梅的一首名作,寫了梅花潔白幽香的特點,贊揚梅花不畏寒冷的堅強品質。全詩僅20個字,但讀后令人眼前宛然有一枝傲雪白梅,幽香沁人心脾。我們在教學中要順應低年級小學生喜讀善背,好動愛模仿之特點,引導他們用各種感官與古詩打交道,全方位領會詩歌意境。因此,我們可采取讀一讀,寫一寫,吟一吟,畫一畫的形式進行教學。

一、讀一讀

新課伊始,教師出示梅花圖。師生共賞后,教師聲情并茂地吟頌全詩,讓學生初步感知全詩。然后學生分小組自由讀詩,可大聲讀,也可小聲念,形式不一。學生劃出本詩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做到不添字漏字,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小組評議后再討論自己讀懂了什么,什么模糊,什么不懂。小組反饋后全班交流,同學間互相評議,教師相機點撥。

二、寫一寫

讓學生寫一寫課文中的生字。在學生對《梅花》一詩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在他們劃出生字讀準生字的基礎上學生分組討論如何利用已經學過的偏旁和熟字學習本課生字,記住字形。經過一番的討論,學生很快由“海”、“樓”推及“梅”和“數”這兩個生字,又把“獨”分解為“犭”和“蟲”,把“暗”分解為“日”與“音”。因此,在學習本課生字的重點應該是“墻、寒、遙”三個生字,老師可以和學生共同分析字形結構后,放手讓學生試寫。教師再板演示范,以此指導書寫。在指導書寫時,一定要充分發揮田字格的作用,讓學生觀察每個筆劃在田字格的位置后,學生動手寫上兩個。書寫前,教師強調寫字姿勢及執筆姿勢;書寫時,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書寫后,教師把學生有代表性的作業投影出來,當堂。這樣將寫字教學穿插在古詩教學中,有動有靜,學生情緒高漲,在豐富的時間活動中培養他們的識字寫字能力。

三、吟一吟、唱一唱

1、吟一吟。拖腔拉調學古人,吟出樣子吟出情。教師先示范,小組嘗試交流,全班嘗試交流,互相評議,追求完善。學生在吟的過程中搖頭晃腦,努力體會詩人的感情,沉醉于詩人的創作意境中。

2、唱一唱。教師拉起二胡,伴著優雅的弦音,唱起古詩。學生仿佛看到梅花在寒冬中開放,好象聞到一股幽香。這重醉人的情境,令學生唱詩的欲望激發得淋漓盡致。學生一邊吟唱一邊配上自己喜歡的動作,吟唱得十分投入,非常有感情。一時間整個教室手舞足蹈,搖頭晃腦,弦音不斷,學生陶醉在快樂的海洋中。

四、畫一畫

在學生吟唱之后,每個學生畫上一枝梅花,并涂上顏色。在輕柔的音樂聲中,學生根據今天所學,個個興致勃勃,任意涂鴉。畫后組織交流評議,展示其中優秀作品。這樣一來的做法,不僅檢查出學生對古詩的理解情況,也激活了課堂,激活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到課雖終趣未了。

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發揮創造性,針對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梅花》一詩的教學設計打破了“教師講—問,學生聽—答”的舊規教學,做到一教師為主導,一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學到了讀書的方法,提高了學習能力。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篇13)

《青蛙與蜻蜓》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在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利用熟字,辨析比較,認識生字。

4、了解益蟲對人類的貢獻。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認識并書寫生字詞。

2、借助詩歌內容理解字義,歸類認記同聲旁的漢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青蛙、蜻蜓的圖片,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位小客人,看一看認識嗎?(引出課題)并齊讀課題,然后問:“你們想不想成為它們的好朋友?”可是,要和它們交朋友,就必須闖過他們設的三道關,你們有信心嗎?來,我們一起闖關吧!

二、維持興趣,游戲學文。

第一關:認識我們的字寶寶。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找出生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2、同桌互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1)出示生字卡,指名認讀并注音,還可以組詞,說話、說識字方法等。

(2)重點觀察“蜻”“睛”、“靜”的字型有什么相同之處。(指名回答)

(3)找課文中帶有“青”字的字。

(4)回憶學過的字中帶“青”的字。

(5)觀察帶“青”的字的音,發現問題。(大多數帶“青”的字的讀音和“青”相同或相近,因而我們可以采用“讀半邊”的識字方法來識字,但有一些字的聲旁就不一定準確的表示這個字的讀音,所以,我們也要養成查字典或請教別人的好習慣。)

(6)請學生再觀察一下本課最難寫的字──靜。(指導書寫)

第二關:了解我們的故事。

1、默讀課文,然后說一說你對青蛙和蜻蜓的認識。(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匯報,)

2、在你的心目中,青蛙和蜻蜓的表現如何呢?(指名說,然后帶著自己的感情讀一讀課文。)

3、指導感情朗讀

4、懷著感激之情齊讀全詩。(同學們,青蛙、蜻蜓這些益蟲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們捉了許多的害蟲,保護了莊稼和一些植物,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應該感謝它們,讓我們懷著感激之情再來讀一讀這首兒歌吧)。

第三關:背誦我們的兒歌。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恭喜大家順利過了這三關,現在你們已經成為青蛙和蜻蜓的好朋友了。很高興,是吧!但不要忘記了做為朋友,我們就要用實際行動來保護它們,不要讓它們受到傷害哦!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篇1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并記憶課文中委補室寧愣切集掌等新詞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思想。

3、讓學生們都能養成有責任,敢承擔責任的人。能夠主動融入集體,學會以集體利益為大。

二、.教學重難點

1、文章重點字詞的識記。

2、難點:感悟課文內容,理解“我選我”的原由。

三、教學方式

多媒體教學法;引導法;互動法;討論法為主;輔以講授法。

四、.教具工具:

ppt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1、師:大家想想我們班前一段時間的選舉,有什么感受?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我選我》(板書課題)。讓我們來看看王寧所在的班級班委的評選。對比一下齊讀課題。提問:讀了課題以后,你想知道什么?(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學生自然會投入到學習中來。)

2、ppt演示:播放多媒體課件,以漫畫人物的形式展示,(王寧自我介紹)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王寧是怎樣當上勞動委員的嗎?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我選我》來了解。(迎合學生好奇需求,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先讓同學們自由閱讀課文,注意課文中出現的生詞,要及時勾畫,讀后能通過小組進行討論解決,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派出一個代表起來分享他們的討論成果,幾組結束后如果有遺漏的地方由教師進行補充。

(三).再讀課文,體會感情。先由教師示范性讀一遍,再讓同學們帶著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情感。(讀書要有目的,有層次,有感情。學生的朗讀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讀自悟,形成個性體驗,從中獲得享受。)

(四)、回歸重點內容。回顧重點字詞,老師通過運用生字卡片讓學生進行搶答,搶答獲勝者獎勵小紅花以鼓勵學生學習。(讓同學們及時溫故所學知識,加深對重點詞的記憶)

課后作業

1,.練習寫文中重點字詞,特別要注意字詞筆畫。

2.根據王寧同學的表現寫一個讀后感。

.教學反思

教師教學要特別注意教學細節,有可能因不注意就落掉文中的關鍵知識點,注意說話方式,要盡可能使學生理解,特別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要能夠兼顧不同的學生,力爭使每個學生趕上學習節奏,生字生詞的教授要注意一筆一劃,不能給學生帶來誤區,保證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

原文

李小青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前幾天,他轉到別的學校上學了。

今天開班會,林老師讓大家補選一名勞動委員。選誰呢?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寧站起來說:“我選我。”

大家都愣住了。林老師親切地說:“王寧,說說吧,你為什么選自己?”王寧說:“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愛勞動,愛集體。我要像他一樣熱愛勞動,關心集體。”

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

字詞

委補室寧愣切集掌

句子

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愛勞動,愛集體。我要像他一樣熱愛勞動,關心集體。”

二年級語文教案簡案(篇15)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語言文字,培養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學會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4、朗讀課文,并選兩段背誦。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之處。

2、把課文中描寫的畫面想象出來。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會12個生字及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

2、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層次。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弄清“區、滾、著、狀”的字形。

2、查字典、觀察圖畫以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引題激趣。

同學們,我國有許多著名的游覽圣地,你們也許去過“五岳獨尊”的泰山,也許去過“天下奇秀”的廬山,但不知你們去沒去過“人間仙境”的黃山。從今天起,老師要和同學們一齊游覽黃山奇景,你們愿意嗎?

二、初讀課文,畫出生字。

三、小組討論,學習生字。

方法:四人為一小組,先讀準字音,易錯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寫錯的字找出來,一齊學習。找出最巧妙的識記方法。

四、匯報學習情況。

請一組同學匯報,匯報后,重點指導以下字形。

區:共4畫,筆順是:區。

滾:右邊中間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著”區別字形。

狀:要和“壯”區分形、義。

五、理解詞義。

1、觀察圖畫、查字典理解詞義。

2、哪些詞義不懂提出來,同學一齊解決。

重點理解:

聞名:有名。“聞名中外”,就是在中國和外國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進一步。

秀麗:清秀美麗。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勢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滾:多指水、云等上下滾動。

六、指導書寫。

翻:左右結構,“番”寫在豎中線以左,“羽”寫在豎中線右邊。左高右低。

滾:左右結構,左小右大。

省:上下結構,“少”在橫中線以上,“目”在橫中線稍靠上起筆。

其:上橫短,下橫長。里面第二橫在橫中線上,避免“其”寫得下墜。

七、作業。

搜集有關黃山景色的圖片或介紹的文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語言文字,培養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之處。2、把課文中描寫的畫面想象出來。

三、教學過程

一、介紹黃山,激發興趣。(出示第一圖)

黃山在我國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風景區,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幾百年來,游過黃山的人,無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黃山列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溫泉這黃山“四絕”名揚天下。下邊我們就到黃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學習。

1、第1自然段:

默讀再結合第一圖說一說黃山風景怎么樣?抓住“聞名中外、秀麗神奇、尤其”談理解。(板書:秀麗神奇、奇石有趣)

齊讀這一段。

2、指名讀第2~5自然段。

(1)課文具體介紹了哪幾種奇石?板書: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圖上的巖石像什么?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看書上是怎么介紹的。

指名讀第2自然段。結合插圖說一說哪些地方像仙桃?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盤(觀察石頭的形狀、觀察周圍景象。)

再讀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圖。圖上的巖石像什么?

默讀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翻滾的云海”學生理解起來較困難,可以這樣解決:①同學們,誰坐過飛機,談談你在云層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黃山的山峰高聳入云,從黃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腳下,又濃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濤那樣上下翻滾,非常壯觀。

讀這一段,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出示第四幅圖,閱讀第4自然段。

小組討論學習:

①先觀察圖中的石頭像什么?怎么看出來的?

②讀課文,看課文中怎么說的?

③從哪兒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討論解決。

指名一組同學匯報討論情況。

(5)學習第5自然段。

①指名讀。

②提出不懂的問題。

③師生共同解決。

重點理解:石頭怎么會變成“金光閃閃的雄雞”?(聯系上下文閱讀思考)

山峰上幾塊巨石的形狀很像只雄雞,太陽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閃閃,就更像是一只美麗的“金雞”了。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像。睜開眼睛,把你想到的說出來。

黃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們精心雕琢的一樣,有的像巨大無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觀海,有的像仙人指路,還有的像金雞叫天都。是不是就有這些呢?

(6)齊讀第6自然段。

指名說說還有什么奇石?板書: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分小組學習,任選一種展開想象,說說奇石的樣子。

請三組同學分別說一說。

三、老師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體會到了黃山石的奇妙,領略了黃山秀麗的景色。希望同學們長大后,能親自去目睹黃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溫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四、作業

寫一寫心目中的黃山石。

板書:黃山奇石

仙桃石:像個大桃子

猴子觀海:蹲在山頭,望翻滾的云海

奇特、有趣 仙人指路:伸著手臂指向前方

金雞叫天都:伸著脖子,不住地啼叫

天狗望月 仙女彈琴 獅子搶球……

8976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磁力轮,磁力联轴器,磁齿轮,钕铁硼磁铁-北京磁运达厂家 | 凝胶成像仪,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上海培清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热油泵_管道泵_天津高温热油泵-天津市金丰泰机械泵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日本东丽膜_反渗透膜_RO膜价格_超滤膜_纳滤膜-北京东丽阳光官网 日本细胞免疫疗法_肿瘤免疫治疗_NK细胞疗法 - 免疫密码 | 衢州装饰公司|装潢公司|办公楼装修|排屋装修|别墅装修-衢州佳盛装饰 | 自动气象站_气象站监测设备_全自动气象站设备_雨量监测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临时厕所租赁_玻璃钢厕所租赁_蹲式|坐式厕所出租-北京慧海通 | 浇注料-高铝砖耐火砖-郑州凯瑞得窑炉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共享雨伞_共享童车_共享轮椅_共享陪护床-共享产品的领先者_有伞科技 | RS系列电阻器,RK_RJ启动调整电阻器,RQ_RZ电阻器-上海永上电器有限公司 | 石家庄小程序开发_小程序开发公司_APP开发_网站制作-石家庄乘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珠海白蚁防治_珠海灭鼠_珠海杀虫灭鼠_珠海灭蟑螂_珠海酒店消杀_珠海工厂杀虫灭鼠_立净虫控防治服务有限公司 | 食安观察网| 招商帮-一站式网络营销服务|搜索营销推广|信息流推广|短视视频营销推广|互联网整合营销|网络推广代运营|招商帮企业招商好帮手 | 临沂招聘网_人才市场_招聘信息_求职招聘找工作请认准【马头商标】 | 铝合金风口-玻璃钢轴流风机-玻璃钢屋顶风机-德州东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安徽双凯」自动售货机-无人售货机-成人用品-自动饮料食品零食售货机 | 中矗模型-深圳中矗模型设计有限公司 | 提升海外网站流量,增加国外网站访客UV,定制海外IP-访客王 | 医用空气消毒机-医用管路消毒机-工作服消毒柜-成都三康王 | 逗网红-抖音网红-快手网红-各大平台网红物品导航 | 小青瓦丨古建筑瓦丨青瓦厂家-宜兴市徽派古典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自动气象站_气象站监测设备_全自动气象站设备_雨量监测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塑料熔指仪-塑料熔融指数仪-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机-广东宏拓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汉显全自动量热仪_微机全自动胶质层指数测定仪-鹤壁市科达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电竞馆加盟,沈阳网吧加盟费用选择嘉棋电竞_售后服务一体化 | 超声波清洗机_大型超声波清洗机_工业超声波清洗设备-洁盟清洗设备 | 河南不锈钢水箱_地埋水箱_镀锌板水箱_消防水箱厂家-河南联固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 桁架机器人_桁架机械手_上下料机械手_数控车床机械手-苏州清智科技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色油机-色母机-失重|称重式混料机-称重机-米重机-拌料机-[东莞同锐机械]精密计量科技制造商 | 液压油缸-液压站生产厂家-洛阳泰诺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骨灰存放架|骨灰盒寄存架|骨灰架厂家|智慧殡葬|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上祭奠|告别厅智能化-厦门慈愿科技 | 英思科GTD-3000EX(美国英思科气体检测仪MX4MX6)百科-北京嘉华众信科技有限公司 | 齿轮减速马达一体式_蜗轮蜗杆减速机配电机-德国BOSERL齿轮减速电动机生产厂家 | 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振实密度仪-粉末流动性测定仪-宁波瑞柯微智能 | 岸电电源-60HZ变频电源-大功率变频电源-济南诚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皮带式输送机械|链板式输送机|不锈钢输送机|网带输送机械设备——青岛鸿儒机械有限公司 | 全自动烧卖机厂家_饺子机_烧麦机价格_小笼汤包机_宁波江北阜欣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山东集装箱活动房|济南集装箱活动房-济南利森集装箱有限公司 | 列管冷凝器,刮板蒸发器,外盘管反应釜厂家-无锡曼旺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北京模型公司-军事模型-工业模型制作-北京百艺模型沙盘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