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篇1)
《金色的草地》:
一、預設目標:
1、理解詞語和句子,進一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2、結合課文理解,學習四個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讀題質疑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外國文學《金色的草地》,齊讀。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或想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自己的想法和疑問自由讀一讀課文。(讀之前讓學生相互提提初讀課文的要求。)
2、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學生易讀錯的字詞或自己進行指導。
3、再讀一讀課文,說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問題或是你想說什么?
(結合學生的回答了解蒲公英:出示蒲公英的花和種子圖,說說你看到過哪種蒲公英,談談自己的認識,教師補充,在認識蒲公英種子時相機學習生字“絨”。)
(三)、研讀課文,體會情感
第一自然段
1、為什么草地會是金黃色的?
(1)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2)看滿地盛開蒲公英花的圖理解草地是金黃色的,結合感受讀一讀句子。
第二自然段
1、同桌齊讀,感受文中的哥弟倆是怎么玩的。
2、指名兩位學生上臺像他們這樣玩一玩,一名學生上臺幫忙讀一讀文本。課件播放蒲公英四處飄散的樣子。
3、師生評一評,相機理解“一本正經、使勁、假裝”幾個詞語。
4、再指導讀第二自然段,請兩位學生上臺演一演,一生幫忙讀。
5、一起來玩一玩,體會玩蒲公英帶來的樂趣。(課件播放無數蒲公英飄散遠去的情景。)
6、一起在讀一讀本段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詞。
第三自然段
1、指名一生朗讀,看看你發現了什么?自由說。
2、出示填空題: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1)同桌互相說一說。
(2)指名說一說,加上動作說一說,不看提示說一說。
3、齊讀本段。
第四自然段
齊讀后一個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又發現了什么或新的想法?
(理解后一句話,為什么一起起床,一起睡覺?)
四、小結:學了這篇課文,你能說說你理解的這是一片怎樣的草地啊?
五、機動:摘抄好句子。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篇2)
一、教材說明:
《小河蚌的故事》是語文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3課。這是一篇很有哲理的小童話。小河蚌們聽從老河蚌的提醒,紛紛撿沙子埋在自己的體內。經過歲月的磨礪,沙粒在小河蚌體內變成了光亮晶瑩的珍珠,小河蚌們歡快地慶祝自己的成果。可是,一只小河蚌卻傷心得流下了悔恨的淚,因為它當初沒有聽從老河蚌的提醒,時光白白地從它身邊流走了。這篇文章啟迪我們要珍惜時間,克服困難,做有意義的事。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會認字。
2、通過朗讀感悟,品析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河蚌們珍惜時間、艱苦磨礪獲得成功后的快樂,懂得在成長中需要經受挫折,不斷克服困難,才會有收獲。感悟沒有珍珠的小河蚌痛苦后悔的心情,懂得珍惜時間的重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品味感悟,感受小河蚌們珍惜時間、艱苦磨礪獲得成功后的快樂,懂得在成長需要經受挫折、不斷克服困難;感悟沒有珍珠的小河蚌痛苦后悔的心情,懂得珍惜時間的重要。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欣賞圖片。
2、語言描述:
春光明媚,微風吹拂,河面上仿佛撒了一層金子。一群小河蚌簇擁著一只老河蚌在歡快地散步……
3、欣賞畫面,暢談想法: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那些小河蚌的珍珠是怎么來的?為什么那只小河蚌沒有珍珠呀?那只小河蚌為什么流淚了?……
4、板書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
1、自由讀文。
學生可以邊讀邊將不認識的字畫記下來,借助課后的生字表讀準字音。也可以先讀課后的生字,讀準字音,再讀課文。如果課文中除了生字還有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同學和老師。
2、檢查生字讀音。
(1)出示帶拼音的生詞,指名認讀。
仿佛簇擁貪玩竟然磨礪追逐
(2)去掉拼音,齊讀。
3、指名分段讀文。引導學生邊聽邊思考,帶著問題讀書。
為什么有的小河蚌有珍珠呢?而沒有珍珠的小河蚌流淚了?
引導學生找出事物的聯系和區別,并通過讀書找出答案。
(三)理解課文,感悟朗讀。
1、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感受小河蚌獲得珍珠的艱辛及快樂。
(1)為什么有些小河蚌的蚌殼中有珍珠?(因為那粒埋在自己體內的小小的沙子,經過歲月的磨礪,心血和汗水的澆灌,終于變成了美麗晶瑩的珍珠。)
(2)結合信息窗,了解小沙粒在河蚌體內經歷磨礪的過程。使大家體會由一粒沙子變成一顆珍珠的艱辛過程?(小河蚌里的沙子變成珍珠很艱難,很痛苦,不容易,要經歷很長的時間。)
指名讀書,集體評價。
抓住“終于”一詞,讀出由一粒沙子變成一顆珍珠是一個漫長的、需要經受時間考驗的過程。
(3)當這些小河蚌打開自己的蚌殼忽然發現閃閃發光的珍珠時,它們心情怎樣?你從哪兒體會出來的?(高興)(小河蚌們長大了,它們紛紛打開自己的蚌殼,那些蚌殼中竟然藏著一顆顆珍珠!珍珠閃閃發光,把滿河的水照得通明光亮。)
教師范讀,注意突出“竟然”。引導學生評價,從中感受到小河蚌驚喜的心情。
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體會小河蚌們驚喜的心情。
正是有了小河蚌們當時用心的收藏,經歷了漫長時間的考驗,經歷了痛苦的磨礪,才使它們變得如此美麗,也給它們成長的環境增添了光彩,更使它們自己獲得了成功的喜悅。讓我們再一次為它們慶賀吧,朗讀課文,升華感情。
2、學習第六自然段。
(1)過渡:當這些小河蚌為自己的成功歡呼的時候,卻有一只小河蚌沒有珍珠,它有什么表現呢?自由朗讀后一個自然段。
(那只沒撿沙子的小河蚌悄悄地溜走了,它流淚了,它后悔了。)
(2)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呢?(它的殼中沒有珍珠,沒有珍珠它拿什么來慶賀呢?它后悔,當初沒有聽老河蚌的話。)
老河蚌當初是怎么教育小河蚌們的?(老河蚌語重心長地對小河蚌們說:孩子們,你們不能光顧著玩,該去撿一粒沙子。)
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體會小河蚌后悔的心情。
(3)現在小河蚌后悔了,它想再去撿一粒沙子,結出美麗晶瑩的珍珠來,行嗎?
(不行。衰老已爬上了它的額頭,失去的時光就像那條河中悄悄逝去的河水,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體會“一去不復返”?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意思。
(4)現在假如你是那只沒有珍珠的小河蚌,你的心情怎么樣?
(5)大家對小河蚌非常同情,讓我們走近它,給它鼓勵。
(有的鼓勵、有的同情、有的警示……)
(四)回顧全文,談感受。
讀完故事,提升認識。
小河蚌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撿一粒沙子,把它變成美麗晶瑩的珍珠。聯系生活,談論大家在成長過程中,要獲得成功需要怎樣做?(珍惜時間、克服困難、不虛度光陰……)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篇3)
《吹泡泡》: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理解新詞。
2、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吹泡泡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歡樂。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作家冰心寫自己小時候和小伙伴們吹肥皂泡泡的童年趣事。表達了冰心對自己童年時代快樂生活的留戀之情。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吹泡泡的,體會冰心奶奶是怎樣仔細觀察事物,把吹泡泡的過程寫清楚的。
教學過程
一、出示插圖,導入新課。
觀察畫面,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二、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
說說自己喜歡吹泡泡嗎?為什么喜歡吹?
2、分自然段讀,并說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組織討論。
⑴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⑵說說為什么喜歡?
⑶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⑷理解句子。
三、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詞:齊讀生字、詞卡片。
2.強調易錯字:
四、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冰心奶奶是怎樣把吹泡泡的過程寫具體、寫清楚的。
2、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檢查復習生字詞。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看看作者小時候是怎樣玩吹泡泡的,在書中圈圈畫畫,做上記號。
2、學習“吹泡泡”的語句,理解詞語意思,體會作者用詞正確。
①出示吹泡泡的句子后,談談哪個動詞用得好?為什么用得好?練讀句子,體會用詞的準確。
②通過填空練習理解:“慢慢地”吹、“輕輕地”一提、“慢悠悠地”在空中飄游、“輕輕地”扇,用詞準確。
③感情朗讀吹泡泡的句子。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自主學習:你喜歡的哪種泡泡,為什么喜歡?
2、學生匯報交流。
3、指導朗讀。
四、學習后一個自然段。
自由讀文,思考:冰心奶奶小時候為什么愛玩吹泡泡的游戲?
五、練習背誦4、5自然段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篇4)
《我們的學校》: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學會10個生字,學習用硬筆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生字。
2、結合工具書和生活見聞理解“坐落”“濃密”“晨曦”“掩蔽”“絮語”“茁壯”“拔地而起”等詞語,欣賞并積累文中生動形象的詞句。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山里學校環境的美和山里孩子成長的快樂,進一步產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和理解詞語的方法,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受山里孩子成長的快樂。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朗讀帶、教學掛圖或課件。
2、帶領學生參觀自己的學校,了解學校各類人員的工作情況。
3、城市學生開展“手拉手”活動,通過見面交流或書信,了解山里學校的一些情況。
教學過程
一、聽讀激趣
1、談話:同學們喜歡交朋友嗎?今天,老師從山里學校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朋友,來,打個招呼。(出示教學掛圖或打開課件)你們想知道關于他們的什么呢?——學生提問
2、來,聽聽山里的伙伴是怎樣向我們介紹自己的學校的。(放課文錄音)邊聽邊想,他們向我們介紹了學校的哪些情況?然后自由發言。
二、自讀感知
過渡:山里的孩子為了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分享快樂和幸福,特別寫了這篇文章,叫《我們的學校》。來,我們一起學一學。
1、讀課文題目:比較去掉“我們的”前后讀起來感覺有什么不同,讀出自豪感。
2、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討論詞義,老師巡視。
4、檢查學習情況,相機幫助學生理解部分詞語。
三、品讀欣賞
1、同學們,讀了課文,這個學校的環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根據插圖和課文的描述,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用彩色筆畫出學校的草圖。
2、在這樣美的校園里,山里的孩子們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你是怎么體會到的?
根據學生對重點句的欣賞,老師相機指導朗讀并歸納:
(1)快樂游戲。
(2)與大自然交朋友。
(3)認真學習。
3、這么美的環境,這么難得的學習條件,山里的孩子們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1)自讀第5~9段,展示自己讀得好的句子。
(2)說說自己朗讀時的感受,想想從哪些地方看出山里的孩子成長是幸福的。理解后兩段話的意思。
四、讀寫延伸
過渡:在這么美的校園里學習,山里的孩子們是多么快樂、幸福、自信和自豪,讓我們也投入大山的懷抱,和山里的孩子一起,也來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學校”。
1、美美地讀課文。
2、讓我們也來向山里的孩子介紹一下我們的學校吧!
請學生說,并鼓勵學生將自己說的寫下來。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篇5)
《早晨真好》
第一課時
知識與技能
1、會認,會寫本課的12個生字;
2、能借助詞典理解生詞。
過程與方法
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朗讀體會語言的美感,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詞語。
難點:理解句子含義。
教法與學法
教法:質疑、引導、點撥。
學法: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理解圖意。
1、仔細看圖,說說圖畫內容。
2、請學生完整地說說圖意。
3、課文是怎么描述的?(板書:1早晨真好)
二、初讀課文
1、要求學生借助漢語拼音,先讀準生字的讀音,再輕聲朗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分節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1、教學第一小節。
自由讀,說說這一小節告訴我們什么?(早晨真好)
2、學習第二小節。
(1)討論:從哪里可以看出早晨真好?
(2)你喜歡課文中的什么事物,請把喜歡的部分讀出來。
(3)誰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指導朗讀:
要用輕松愉快的語氣來讀,體現早晨美麗的景色。
3、自由朗讀3、4、5節。
(1)自由讀,說說通過朗讀知道了什么?(我們高高興興上學校)
(2)質疑問難:
什么是一同?他們在做什么?(師生共同討論交流)
4、學生練習朗讀,讀出贊揚的語氣。
四、總結
學了這篇課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我們應該怎樣來愛護環境,珍惜大好時光?
五、作業:
1、造句:
快樂:
奔跑:
第二課時
知識與技能
1、指導學生理解詩歌內容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朗讀體會語言的美感,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會仿寫句子。
難點:理解課文意義。
教法與學法
教法:質疑、引導、點撥。
學法: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出示生字詞,學生認讀
(捧著鮮艷飄飄奔跑閃耀開始小嘴兒紅領巾)
二、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讀課后生字,說說自己能記住哪些生字?用什么方法識記?
(這些字可以用換偏旁法,形近字法進行比較識記)
2、重點指導
捧:右邊的下面只有兩橫。
領:左邊是個“令:右邊是“頁”
飄:注意與“漂”進行比較。
嘴:右邊不要寫錯了。
蹦:“足”字旁,右邊是個“朋”
閃:第一筆是“點”
始:左邊是“女”,右邊不要寫成“合”
三、朗讀指導
1、朗讀時要讀出韻味來,通過朗讀,激發學生愛鳥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讀出比喻句子的語調。
2、第2節要用輕松愉快的語氣來讀,體現早晨的美麗景色。
3、第3、4、5節速度要較快,體現出高興的心情。
四、做找朋友的游戲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篇6)
《外婆家的小屋》
第一課時
知識與技能
指導學生認識12個生字,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從美入手,以讀解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生字詞。
難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義。
教法與學法
教法:質疑、引導、點撥。
學法:讀議結合,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小屋,育情導學。
1、同學們,這兒有幾幅畫,想讓同學欣賞一下,并說說是什么景色。
2、討論:你喜歡小屋嗎?說說喜歡的理由。
3、這是外婆家的小屋,美麗而溫馨。
4、今天我們來學習第7課《外婆家的小屋》
二、聽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播放配樂朗讀的課文錄音。
2、聽了朗讀,你們覺得外婆家的小屋神奇嗎?
3、你們喜歡哪幾個自然段?
三、品讀課文,感受神奇。
1、品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讀,能不能帶著喜歡的感情多讀幾遍?
(2)指名多人次地朗讀第2自然段。
(3)引導學生用審美的情趣體會感悟。
(4)指名交流,并談出自己的見解。
(5)來到春天的小院落里,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品讀第3自然段。
(1)引導學生朗讀,夏天來了,作者首先看到了什么?
(2)指名朗讀后,回答課后問題。
(3)聯系生活,豐富想象:你能聯系家鄉秋天的一處景物,像書上所說的那樣有趣嗎?
四、學寫生字和詞語,教師當堂點評。
第二課時
知識與技能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從美入手,以讀解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意思。
難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義。
教法與學法
教法:質疑、引導、點撥。
學法:讀議結合,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聽寫,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2、用多種方法激勵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語段。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外婆家的小屋在春天變成了花園;夏天,翠竹園是我們的天堂。下面請同學讀讀第4、5自然段,看看秋天和冬天的小屋還有什么?
2、學生自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采用指名讀,比賽讀等方式激發學生朗讀,豐富想象。
三、交流感悟,豐富想象
1、默讀第4、5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兩段分別寫了什么?
2、學生分季節讀句子,師生評議。
3、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背誦下來,評出小背誦家。
四、總結拓展。
1、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和自己喜歡的句子。
2、聯系家鄉的一處景物,仿照書上說的寫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