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
六年級語文教案怎么寫?五四運動爆發以后,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國文課受到了沖擊,小學于是改設“國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精選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9個生字。理解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文章收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過程與方法:給與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時間與空間,在交流和換位體驗的過程中感受文章的思想內核。
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感受孩提時代的純真與美好,深刻感悟“沒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為可貴”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作者與妹妹第二次飼養螞蟻的過程。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作者孩提時代的純真與美好。深刻感悟“沒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為可貴”這句話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課文回顧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們一定記得上節課那對養螞蟻的小兄妹吧!他們找來玻璃瓶飼養了15只螞蟻??傻诙煸缟先懒?。誰記得原因?
板書:“旋緊死”
2、后來兄妹倆決定為螞蟻再做一個新居。為什么螞蟻已經死過一次了,他們還要再次養螞蟻呢?
(預設)因為他們喜歡螞蟻,沒想到玻璃瓶里沒有空氣,螞蟻會被悶死了。而且他們認為所有的動物都能養大,就想把螞蟻養得比蟋蟀和蟈蟈還要大,第一次失敗了,希望第二次能成功。
3、正是這樣。他們懷著對螞蟻無比的喜愛和美好的期待,決定為螞蟻再造一個新居。這節課,讓我們走到兄妹倆身邊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吧!
二、精心研讀理解感悟
1、請大家翻開書70頁,默讀課文的五、六自然段,這次給螞蟻做新居,兄妹倆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畫出有關內容細細體會??梢栽谂赃厡懴伦约旱母惺?。
2、全班交流,這一次給螞蟻做新居他們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有什么感受?誰來說說。
3、(預設)●火柴盒(扎小洞眼的火柴盒)
a(生找到并讀句子:我找來一只火柴盒子,準備為螞蟻們做一個新居。怕它們再悶死,我命令妹妹用大頭針在火柴盒上扎出一些小洞眼,用來透氣。)第一次螞蟻就是因為不透氣被悶死了,他們想火柴盒上扎了小洞眼,螞蟻們就能透氣了。我從“怕它們再悶死”體會到作者很喜歡螞蟻,不想它們被悶死。
b對!扎洞眼的方法真好!既然愛小螞蟻,就不能讓它們悶死。(板書:扎)誰愿意來讀讀這句!師評:從你的朗讀中我看到了一個細心的小男孩。
c還有誰想說說?(我從命令這個詞中感受到哥哥對這件事非常重視,一定要讓螞蟻們透氣。)都命令妹妹了,可見這是件大事。經過第一次的失敗,怎能讓悶死的事件重演呢!誰來讀讀哥哥的決心!師評:你的朗讀使我相信螞蟻們決不會再悶死了。
嚴實的火柴盒扎上小針眼立刻變成了一個既透氣又通風新家,這對兄妹真行!男同學一起來讀一讀?
d從扎小洞眼我們體會出小兄妹對螞蟻們的關心呵護,誰再接著說。
4、(預設)●剪碎稻草
a(讀課文中的句子:當時已是深秋,天氣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擔憂:“火柴盒里很冷,小螞蟻要凍死的!”對,想辦法吧。在妹妹的眼里,我這個比她大一歲的哥哥是無所不能的。我果然想出辦法來:從保暖用的草窩里抽出幾根稻草,用剪刀將稻草剪碎后裝到火柴盒里,這樣,我們的螞蟻客人就有了一個又透氣又暖和的新居了。)我從妹妹新的擔憂中體會到妹妹又怕螞蟻們凍死,很著急!
b她不愿螞蟻們凍死,誰讀讀這句。
師評:我仿佛看到了妹妹擔憂的表情,真可憐呀!這么冷的天氣,螞蟻們怎么過啊!誰再來讀讀妹妹擔憂的句子。
師評:從你的朗讀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妹妹對螞蟻的關心。女同學一起來讀讀吧!
c你可以看圖也可以結合課文想象當時的情景,你知道了什么?體會到什么?
生1:讀“我果然想出辦法來:從保暖用的草窩里抽出幾根稻草,用剪刀將稻草剪碎后裝到火柴盒里,這樣,我們的螞蟻客人就有了一個又透氣又暖和的新居了。”我從作者從保暖用的草窩里抽出幾根稻草覺得兄妹倆很愛螞蟻,他們把自己保暖用的稻草抽出來給螞蟻取暖,簡直就把小螞蟻當親人了。
生2:我從“螞蟻客人”中的“客人”這個詞體會到兄妹倆把螞蟻當朋友。
師評:是呀,既是親人又是朋友,多純真可貴的感情啊!
生2:我從圖上看到兄妹倆邊剪碎稻草臉上還有微笑,我想他們為螞蟻忙碌的時候很快樂,可能還在說:“有了這些,小螞蟻再也不會怕冷了”。
你就把這份快樂讀出來吧!還有誰要說?
生3:我從無所不能、果然這兩個詞體會到哥哥很會想辦法,鋪上稻草小螞蟻不就有了一個又透氣又暖和的新居了嗎。
師:你感受到了他們的真心。
生4:我從圖上看到他們用剪刀剪碎稻草而且擺放得很整齊,覺得兄妹倆太愛螞蟻了,小孩子用剪刀多危險啊!可他們根本不想自己,一心想著螞蟻。從那些整齊的碎稻草可以看出他們多么用心地擺放啊,生怕螞蟻們住得不舒服。這對小兄妹真了不起。
d(板書:剪碎)有了希望還有什么是不能戰勝的呢?我也被這對小兄妹感動了。請你把這句話讀給大家聽聽吧!
師:讓我們感受著小兄妹的純真與善良,朗讀這個部分吧!(齊讀)
c這個新居又透氣又暖和,兄妹倆并沒有滿足,他們還想了什么?做了什么呢?
生:(讀書上的句子:我和妹妹又抓來……會喜歡這個新家的。)我從放餅干屑感受到他們想得很周到,怕螞蟻餓著了。
師:(板書:放)誰能讀出這種細心。的確是把螞蟻們照顧得無微不至啊!難怪他們自信地以為,一起讀:螞蟻們會喜歡這個新家。
d是呀!兩個小寶貝相信這樣一個透氣、溫暖并且食物充足的新家,螞蟻們一定會喜歡的。(師加動作深情朗讀:遺憾的是……)聽了老師的朗讀你的心中涌出了哪些想法?先和同座說說。
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e(預設)
生1:讀句子:“遺憾的是不能像玻璃瓶一樣在外面可以觀察它們了。但可以用耳朵來聽,把火柴盒貼在耳朵上,可以聽見它們的腳步聲。這些窸窸窣窣的聲音極其輕微,必須在夜深人靜時聽,而且要平心靜氣地聽。”我覺得他們很關注小螞蟻,等到夜深人靜時聽螞蟻們的動靜,而且要平心靜氣地聽,聽聽它們是否過得好。
生2:我覺得這句中的“貼”“極其輕微”都說明螞蟻們的聲音很小很小,幾乎聽不見,但兄妹倆因為太想知道螞蟻們的情況就貼著聽,平心靜氣地聽??梢娝麄兪钦娴膼坌∥浵?,生怕有閃失。
師:你的體會很有深度,能讀出來嗎?還有誰也能像她這樣讀?
生4:我從“在這若有若無的微響中,我仿佛已看見那些快樂的小螞蟻正在長大,它們長出了美麗的翅膀,像一群威風凜凜的大蟋蟀……”這個句子中感覺到兄妹倆非常天真可愛,他們對螞蟻們有著美好的期待。
g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美好的憧憬合作朗讀這個部分吧!
師生:合作朗讀。(師引讀:在這若有若無的微響聲中,……)
h師:兄妹倆想啊:小螞蟻,你們快快長大吧。(CAI:在這若有若無的微響中,我仿佛已看見那些快樂的小螞蟻正在長大,它們長出了美麗的翅膀,像一群威風凜凜的大蟋蟀……)這些是兄妹倆的美好愿望。(課件)下面請大家以“在這若有若無的微響聲中,我仿佛已看見”開頭說說你對可愛的小螞蟻美好的愿望吧!
生自由說,教師相機評價(說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打三個點,指兩名學生說)
I同學們,你們所描述的美好愿望正是句子中省略號所想表達的呀!
4、學習第7自然段
a同學們,(指板書)兄妹倆用心地扎著小洞眼、認真地剪碎稻草,小心地放餅干屑,付出了自己所有的愛心和努力,他們認為小螞蟻定會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成長,可結果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第7自然段。
b為什么呀!如此一個充滿愛的新家,書上用的什么詞?(安樂窩)c螞蟻們干嘛逃得無影無蹤呢?
d角色轉換:如果你們就是這安樂窩中的小螞蟻,來,傾訴你們的心聲!全班交流:
A、火柴盒能透氣,但空間小。(評價:原來你喜歡大自然的廣闊、自由。)
B、有稻草碎,雖然溫暖但不自由。(評價:你的家不是這樣的,你不喜歡被關起來,渴望自由,渴望快樂)
C、有食物,但不是自己勞動換來的。(評價:你愿意無拘無束地和大伙一起找,一起搬,用勤勞換來食物啊!)
D、你們的飼養就是囚禁呀!(評價:原來螞蟻的感受和我們的想法不一樣)
E令人欣慰的是螞蟻們的吶喊小作者聽到了,誰來讀讀。
(CAI:我也終于明白,螞蟻們是不愿意被關起來的,它們寧可在墻角、路邊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們為它們設置的安樂窩里享福。)(指名讀)
f對,小螞蟻不愿被關著,它們向往自由的生活。一二組的同學讀讀?
g是呀!螞蟻們愿意忙碌、奮斗,他們渴望自由。三四組的同學在來讀讀。經歷了兩次養蟻的失敗,小作者深深的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課件:(沒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為可貴。)大聲地讀出來吧!
小結:火柴盒雖好,只是一個狹小的空間,怎么比得上大自然的廣闊無限;有人飼養雖然無憂,可又怎比得上順依天性,無拘無束來得快樂?“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自由誰都希望擁有。從這個角度思考,這“關愛”就是“囚禁”啊!
5、鞏固收尾呼應的寫作手法
a作者曾經這樣認為:
(CAI:童年時曾經認為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可以由人來飼養,而且所有的動物都可以從小養到大,就像人一樣,搖籃里不滿一尺長的小小嬰兒總能長成頂天立地的大人。)
可文章的結尾,作者卻悟出了:
(CAI:我也終于明白,螞蟻們是不愿意被關起來的,它們寧可在墻角、路邊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們為它們設置的安樂窩里享福。)
請同學們認真地讀這兩個句子,想想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b對,第一個句子是作者童年時幼稚甚至是錯誤的想法,以為螞蟻可以由人來飼養。第二句則是作者經歷了兩次“養蟻”結果不是死了就是逃了,明白了螞蟻們不愿被關起來由人來飼養,像這樣以第一句開頭以第二句為結尾,就是我們平時接觸到的首尾呼應的寫作手法。
三、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同學們,兄妹倆第一次因好奇飼養螞蟻到第二次全情投入照顧螞蟻,結果兩次都以失敗而告終,現在你們是否明白課題為什么是“囚蟻”而不是“養蟻”嗎?(因為他們開始認為喜歡螞蟻就把螞蟻關起來養,而后來卻發現螞蟻們不愿意被關起來,它們有自己的生活習性和方式,這樣關著不是“養蟻”而是“囚蟻”。)
2、是呀!作者以自己認為的方式飼養螞蟻,以為它們會喜歡,但小螞蟻們卻“毫不領情”,因為這樣精心的“養”對于它們來說意味著無情的“囚”。自由是一種天性,也許人與動物相處的境界就是不打擾,不干涉,默默關懷,真心尊重吧!
四、作業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本文作者趙麗宏的另外幾篇記敘他童年笨事的小文章與同學們分享(課件),相信大家讀后一定會有所啟發,有所感悟。如果你也有像他這般有趣的經歷,講給同學們聽聽。
板書設計:
11、囚蟻
關愛?囚禁
沒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為可貴
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義。
4、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盲人教育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喚起對生活的自信與樂觀。
教學重點
1、掌握難認、難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盲人教育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喚起對生活的自信與樂觀。
教學準備
背景資料、圖片、配樂等。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有一群孩子,他們因為先天的或后天的某些原因,永遠告別了光明與色彩,一生籠罩在黑暗中。(教師一邊敘述一邊播放有關盲童的錄像資料)
他們原本以為自己的生活永遠也不再有希望,但是善良的人們為他們營造了一個美好的環境,帶他們在“指尖的世界”里重新找到希望。
板書課題:指尖的世界
2、齊讀課題,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生自由讀課文。
提示:
(1)讀準確,讀通順。
(2)初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檢測初讀情況。學習會認字。
3、再讀課文。復習會認字,學習會寫字。
提示:
(1)讀流利,知內容。
(2)說說課文是按什么樣的順序敘述的?
生再讀課文,把課文分為三個部分,理清脈絡。
三、品讀課文,走近“指尖的世界”
出示閱讀提示:找到文中最打動你的段落,做上記號,讀一讀,在腦中想象出畫面。
1、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2、全班交流。(學情預設,重點指導朗讀及體會)
(1)“雖然孩子們看不見陽光,看不見綠樹,看不見日日進出的朱紅色校門和里面一片多彩的天地……但是,他們體會到了,身上那暖暖的感覺是太陽給的;走近那些小樹,能聞到葉子的清香;靠近花園,能聞見花的香甜;他們知道,操場的盡頭有一個音樂噴泉,那里有美妙的音樂和歡快的水珠一起舞蹈。”
這段話用一系列的排比,用看不見與能聞、能聽的對比,表現出盲孩子們在學校生活的快樂。學生對這種快樂可能較難理解,在指導朗讀時,教師可聯系課前他們查找的資料及之前觀看的錄像,兩相對比,讓學生明白在盲人學校里的孩子也是快樂的。
練習用“雖然孩子們看不見……但是,他們……”說話。想象盲孩子們在學校的其他生活情形,再指名朗讀。
(2)“學校里有琴房,琴聲悅耳,一個孩子正陶醉在音樂里。他的指尖輕快地在黑白琴鍵上移動,演奏心中已十分熟悉的曲譜。對喜歡音樂的盲孩子而言,音樂是另一個世界,一個自己創造的完美世界。”
提示:他可能在想什么?如果此刻你在他旁邊,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他嗎?
有感情地讀讀這段話。
(3)“有時,孩子們還玩兒足球。足球是特制的,里面裝著鈴鐺,滾動時發出清脆的聲音。孩子們跑幾步,停下來聽聽,再跑幾步,咿咿呀呀地交換意見。比賽時,他們在球門上掛上風鈴,叮叮當當的聲音,指引著他們投入地奔跑?!?/p>
聯系學生踢足球的經驗理解:正常人踢足球不難,可是對于盲童來說,奔跑就很困難了,更何況去踢球。但是他們克服了這些困難,而且玩得非常開心。讓學生體會盲孩子因為自己也能踢球而產生的自豪感、快樂感,想象畫面,激情地朗讀。
四、布置作業
畫出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試著自己理解。
第二課時
一、質疑導入
1、文中哪些地方你讀不懂?
2、生質疑。
3、教師梳理,能夠由學生互相解答的不必講解,難懂的準備討論。
二、深入理解,走進“指尖的世界”
1、“所幸的是,總有善良的人們愿意給他們營造一個美好的環境;他們相信,無法驅走黑暗的時候,美好的心靈更是可貴的明燈?!?/p>
“善良的人們”指的是那些關愛盲人的人,為盲人教育工作奔走奉獻的人。“美好的心靈”指對生活充滿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的心。
(課件:補充西藏盲人學校德籍女校長的資料以及這篇課文的創作背景,再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感受他們善良美好的品質,受到思想的熏陶。)
師:帶著對他們的崇敬贊美之情再讀一讀這句話吧!
2、“厚厚的盲文課本,由許許多多凹凸的小點組成。孩子們靜靜地讀著,指尖靈巧地移動,仿佛走在通向光明世界的長廊里?!?/p>
“長廊”指什么?學校。板書:學校
為什么把學校比作一條長廊?
理解:學校就是教育孩子認識世界,走向生活的長廊。
課題為“指尖的世界”,現在你如何理解?
盲孩子失去眼睛,他們看不見,他們最直接地感知事物、生活的方式就是觸摸。通過雙手讀書學習,彈琴畫畫。對于常人來說,世界在我們的眼里,而對于他們來說,世界在他們的指尖上。
3、“但若是每一日,他們的快樂與信心都多一點兒,那么,他們便會在都市的轉角、在樹梢送來的微風中、在生命的一站與另一站之間,看到曾經想過或未曾想過的世界與光影?!?/p>
“都市的轉角”“樹梢送來的微風”“生命的一站與另一站”指什么?
指的是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細節。
他們“曾經想過”什么呢?而他們“未曾想過的世界與光影”又指什么呢?
學生自由發言。盲孩子雖然看不見這個多彩世界,但在他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或許是路人的幫助,或許是清晨涼爽的微風,依然能讓他們感知到這個世界的美。體會這句話告訴我們:對生活要充滿信心,要有樂觀的心態。
板書:自信、樂觀
幸福的生活
三、擴展延伸
1、思考: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說的?
可以談向盲孩子學習樂觀、自信地面對學習與生活;可以談盲人成功的事跡……
2、總結:只要對生活充滿信心,并為之努力,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四、布置作業
1、復習會寫字。聽寫。
2、寫下你讀后的感想。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好句。
4、寫一條公益廣告,號召人們加入到關愛殘障人的行動中來。
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精選篇3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藝術境界。
2、學習襯托的手法。
3、背誦并默寫這兩首詞。
教學重點:
教學目的1、3
教學難點:
教學目的1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法:誦讀、點播、賞析。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1、:梅花一直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歌詠的對象,請大家試著背一背關于梅花的詩或詞。(如《梅花》、《墨梅》、《早梅》、《紅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贊美梅花的詞——毛澤東在1961年12月寫的《卜算子·詠梅》。
2、大家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的兩首詞嗎?誰能背給大家聽?
3、(學生背誦《漁歌子》、《憶江南》這兩首詞。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詞比較長,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叫上闕,后一部分叫下闕。
二、反復吟誦,理解詞意
1、自由讀毛澤東寫的這首詞《卜算子·詠梅》,
(1)自讀課文,練習讀正確、讀流利。(2)誰愿意讀一讀這首詞?
2、再來讀這首詞,邊讀邊把詞中難理解的詞語或句子畫下來,試著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提出來討論。
(1)想想詞中寫了梅花的什么特點,贊揚了梅花怎樣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處寫一寫。
(2)我們交流一下,大家自己解決了哪些問題。
(可以交流詞語的意思,如:詠梅、猶有、俏、爛漫。也可以交流句意。)
(3)同學們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4)與同桌相互交流。
3、交流討論。
結合具體詞句,充分交流見解一一梅的特點及梅的品格;教師相機點撥,生對毛澤東詞中所寫的梅花產生贊嘆之情。
(1)“風雨送春歸,風雪迎春到?!?/p>
“歸”是返回的意思。這句詩是說風雨把春天送回來了,漫天的飛雪迎接著春天的到來。
(2)“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泵坊ň`放于寒冷時節的荒郊野外。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寒”,更何況“已是懸崖百丈冰”??梢韵胂笕夯ǖ蛑x,大雪紛飛,天地間了無生機之時,梅花卻不畏嚴寒、一枝獨放的動人畫面。這句詩贊美了梅花不畏嚴寒、凌寒盛開的品格。
指導朗讀,想象畫面。
是呀,梅花傲霜斗雪、堅韌不拔的品格令人贊頌。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邊聽邊想象,這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學生描述自己想象的畫面。)欣賞畫面:
通過大家的描述,在老師的腦海中仿佛真的`浮現出一幅寒梅傲雪圖。不少畫家也為這首詞配了畫,讓我們一同來欣賞幾幅。
(3)“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①“不爭春”,不和誰爭呢?
②梅花是那樣美麗,但卻不和春天盛開的百花爭艷,不炫耀自己的美麗。這是一種什么品質呀?
(可讓學生補充:“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也寫出了梅花這種樂觀謙虛、不居功自傲的品格。)
③體會梅花的品格,練習朗讀。
要讀出梅花是報春的使者,卻無意爭春邀寵、居功自傲,表現了梅花樂觀謙遜的作風。
(4)“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等到百花盛開之時候,梅花無比欣慰地飄落叢中,表現了梅花的坦蕩與無私與眾不同。)
小結: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品格呀!凌寒獨放,在寒冷的季節里向人們通報著春的信息;當春天到來,百花盛開,梅花已經凋謝,卻默默地在百花叢中微笑。讓我們帶著贊美之情,再來讀讀這兩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1)梅花以其樂觀自信、謙虛坦蕩的品格,贏得了毛澤東的贊頌,老師也忍不住要贊頌梅花。(范讀)
(2)讓我們都用自己的朗讀來贊頌梅花吧。(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根據課件中所呈現的音樂旋律與畫面風雪交加、春回大地等變化,從而滿含激昂、贊嘆之情讀出梅花的風姿,梅花的品質。注意讀出詞的節奏與韻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4、用自己的話說說詞的大意。(風風雨雨剛把春天送回來,漫天風雪又迎春天來到??磻已乱呀Y下百丈冰柱,凌寒梅花卻嬌艷地盛開著。雖然美麗卻不同百花爭春,只把那春的消息向人間預報。等鮮花盛開的時候,梅花在花叢中搖曳含笑。)
三、同桌合作,練習背誦
1、同學們,你們能不能把這首詞背下來?大家先試著自己背一背,然后和旁邊的同學互相檢查背誦的情況。
四、布置作業,復習鞏固
2、背誦并抄寫這首詞。
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精選篇4
教學目的:
誦讀課文,理解文章蘊涵的道理掌握一些常見文言詞語的含義。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理解文章蘊涵的道理掌握一些常見文言詞語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大聲朗讀,解決生字。弈誨鴻鵠弗援繳矣
三、小組互讀,注意停頓。
四、指名朗讀,糾正停頓。
五、看譯文,與原文對照,了解重點詞語意思。(提示學生結合具體語言環境判定詞語在文中的解釋)弈:下棋通:全誨:教鴻鵠:大雁援:繳:俱:弗:不若:如是:他然:這樣
六、請同學講一講這個小故事。
七、全班齊讀,注意語氣,感情。
八、爭取背誦全文。
九、作業:背誦全文教后記:
第二課時
一、背誦課文比賽,看那一組背誦的好!(評分)
二、主要詞語意思掌握比賽。
三、整體感知:文章里兩個跟奕秋學下棋的人表現有什么不同,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一個專心致志;一個三心二意
四、交流探究:“惟奕秋之為聽”的意思是只聽奕秋一個人的教導,聯系實際說說我們應該怎么對待老師的教誨?學習了本文,你認為成功的條件有哪些?
五、小結
六、作業:背誦課文
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精選篇5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給課文分段,概括課文段落大意,說出主要內容。
重點難點:
1、把課文讀通讀順。
2、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1、激情導入:
在生與死的抉擇中,當你完全有權利選擇生存的時候,你會選擇什么?這十九世紀文學巨匠的筆下有一位偉大的領導者——船長,他卻依然選擇了保護別人而犧牲自己,今天我們就來學這一篇課文。板書:船長
2、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投影)
(2)指名朗讀,糾正讀音。
(3)了解詞語理解情況,提出質疑。
3、指名分段讀課文,相機指點重點句子的朗讀。
4、默讀課文,按提綱“遇險-自救-犧牲”給全文分段。
5、結合交流板書:
一(1-2):遇險
二(3-28):自救
三(29-30):犧牲
6、指名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三、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械巍
四、作業:
完成鋼筆習字冊。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在第一課時學生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重點組織學生與教材進行心靈的對話,自主地閱讀課文,感悟船長的偉大。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精讀時,抓住重點把能夠展現船長風采的部分,反復朗讀,認真體會,感悟理解。
教學過程
一、整體回顧,激情導入。
歷史永遠都不會忘記英雄。有這樣一位英雄,他是一位船長,當他駕駛他的輪船遇險的時候,他鎮定自若地指揮著,領導著,控制著……船上的六十位乘客及船員全都得救,而他卻與他的“諾漫底”一起徐徐地沉入大海。他就是哈爾威船長,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深情地一起來喊一聲——哈爾威船長。
二、自主朗讀,走近船長。
同學們,請大家自由地讀課文,當你讀到感動的時候,請你停下來讀一讀,然后把你的感受寫下來,呆會兒我們來交流。
片段一:
哈爾威船長那卓越的領導才能讓人折服。看,在船上亂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他卻用威嚴的、簡短有力的話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
指導學生朗讀船長和船員的對話。提醒學生:
(1)、這是船長威嚴的聲音,是壓倒一切呼號和嘈雜的聲音,是簡短有力的聲音。
(2)、同學想更好地讀好這一段對話,可以嘗試著將提示語拿掉。
片段二:
哈爾威船長面對死亡毫不懼色,在他的指揮下船上井然有序。看課文中的這兩段議論:
1、大家沉默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的上空。
2、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沉著鎮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給人而是給災難下達命令,一切似乎都在聽從他的調遣。
同學們對課文中的“偉大的靈魂”你是怎樣理解的?(1、哈爾威船長面對死亡,他毫不懼色,沉著鎮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他想到了船上所有的人,卻沒有想到自己。
2、哈爾威船長隨著“諾漫底”號一起沉入大海,卻像一座雕像一樣,這難道不讓佩服嗎?)
片段三: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的最后二個自然段,請問你有什么疑問請你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
1)、哈爾威船長為什么不逃生呢?他完全有可能成為獲救的第61個人啊!
2)、作者為什么說“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三、總結: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位英雄,齊讀或背誦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
四、作業:
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填生肖,再寫幾個含生肖的成語。
板書設計:
遇險千鈞一發忠于職守
自救巍然屹立英雄
犧牲以身殉職舍己救人
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精選篇6
教學目標:
1、遇到別人誤會時學會向別人解釋的方法。
2、運用正確的態度向別人解釋,消除誤會,培養胸襟寬闊。
教學設計:
一、嘗試激趣。
⒈你遇到過別人誤會嗎?你是怎么解決的?
⒉交流導入:板題《學會解釋》
⒊目標激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會被別人誤會,這時你可以適當做解釋。解釋時,要態度誠懇,心平氣和,向別人清楚地說明原委,這樣才能相互溝通,消除誤會
二、分層明法:
1、看圖出題單小英早上乘車去學校,正趕上北大橋堵車,擠得水泄不通。她繞道趕到學校,遲到了5分鐘,老師批評她不遵守學校的作息制度。
2、組織討論:
⑴向誰解釋,注意稱呼和禮貌用語。(老師,應該這么說:老師,您好!早上的事我想說明一下情況,但我并不想為我遲到辯解。)
⑵解釋什么。這是說話的主體部分,要針對對方的'誤會,向對方說清楚事情的原委。
如上題:我早上乘車來學校,正趕上北大橋堵車,擠得水泄不通,我沒有辦法,只好繞道趕到學校,卻已經遲到了。我沒有早一點來學校,那就不會遲到了。老師,我以后一定注意,請你原諒我。
⑶怎樣解釋。也就解釋要注意方式方法,尋找適當的時機,解釋時還要注意態度,要使對方愿意聽你的解釋,以取得好的效果。
3、:請你一下單小英這樣解釋行嗎?
注意點:
1、解釋注意了稱呼,運用了禮貌用語,說明了目的,讓老師愿意聽。
2、解釋說明了原因,表白了自己的誠懇的態度,
三、結合實踐,進行訓練。
看圖進行同桌交流。陳文彬很喜歡讀課外書,爸爸看見了總是說:“你就是不好好學習功課,看閑書來倒挺起勁兒。
四、小組交流,全班展示,優秀。
五、布置作業:李東方放學回家,路上看到小妹妹跌倒了,便去攙扶,一位阿姨走出來卻說:“你怎么把我的孩子碰倒了?!本毩暯忉?/p>
六年級語文教案大全精選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景狀物。
2.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山河的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感受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抓住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景狀物。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碧野先生寫道:“遠望天山,美麗多姿,那長年積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體起舞時的維吾爾少女的珠冠,銀光閃閃;那富于色彩的連綿不斷的山巒,像孔雀開屏,艷麗迷人……”那近在腳下的天山又如何呢?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天山,去感受天山最真切的美。入題。
2.播放學樂師生精彩的導學成果。
二、新授
親歷美
1.小組合作,出示學習任務。
(1)你欣賞的小片段描寫了天山的什么美景?有什么特點?
(2)這個片段(或句子)有何獨特的韻味?
(3)應該怎樣朗讀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感受表達出來?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雪峰、密林、野花三個片段進行發言,相機引導。
(1)學習第二自然段。朗讀思考:這段描寫的景物有何特點?
文中是怎樣形容云影的?你認為形容得貼切嗎?
你還能找到類似描寫手法的句子嗎?想象雪水、浪花的景象,說說你還會怎樣形容它們?
討論:寫了天山的寂靜為何還要寫溪流、游魚的活躍?
請把你的感受用朗讀表達出來。指名讀,配樂齊讀。
(2)學習第三自然段。
思考交流:描寫了天山的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點?
文中是怎樣形容出塔松的特點的?
出示塔松圖片,你還有什么奇妙的形容?
討論:文中說馬蹄濺水、幾聲鳥鳴“增添了密林的幽靜”,這樣寫是不是互相矛盾?男女生比賽讀。
(3)學習第四自然段。
自讀思考: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
老師配樂范讀,學生閉目想象:此時的你正騎馬走在花海之中,你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樣的渴望?交流感受??彀盐覀兊男那樽x出來吧。指導讀,配樂讀。
3.升華:置身于溪流花海之中,滿眼的明媚,撲鼻的芳香,怎能不使人心情舒暢、浮想聯翩呢?難怪作者對天山贊不絕口呢。學生讀最后一自然段,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個性,讀出對天山的贊美。
三、 練習
師生展示作品,交流,教師引導賞析得意之作。
四、總結
天山如此美景,請參考課文的優美詞句和自己搜集的詩文、圖片資料,為天山寫幾句贊美的話,或寫一首小詩。你還可以變幻成天山上的一片云、一條小魚、一朵花等,以它們的口吻來寫也很好。
五、作業
說摘抄和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和句子,課外讀讀《天山景物記》以及碧野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