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教學備課教案
教案的作用有很多。作為老師,教案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覷的。首先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中,要熟知教材,教參和作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學備課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教學備課教案1
學習目標:
1、認識“玲、祥”等8個生字,會寫“叭、玲”等9個字以及“樓梯”和“腦筋”兩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了解課文內容后,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⑴今天,老師又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興的事,我們來看看,她是怎么處理的呢?請同學門打開第5課,教師(板書課題:5《玲玲的畫》)
⑵齊讀課題,學習生字“玲”。說說可以用什么方法記住“玲”。
二、嘗試學習、讀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3、合作學習
(1)桌合作學習文下帶拼音的生字,互讀、互聽、互糾。
(2)嘗試讓學生當老師,主持學習生字。
◎教師引導:平時我們都用哪些游戲識字的?你來當一回老師,教同學們認識生字。
◎學生說出一種識字游戲方法,就讓該學生當老師主持這游戲。
(3)四人小組討論識記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三、整體感知、初步了解。
1、小組內讀課文,互評互糾正,推薦一位組員。讀后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推薦的組員再次讀課文,糾正讀音。
3、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師引導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經過;結果。
全班同學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隨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起因:畫弄臟,來不及畫。(壞事)
經過:在弄臟的地方畫了只小花狗。
結果:得了一等獎。(好事)
5、設疑:
一件壞事怎么變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奧妙嗎?我們下堂課學習。
四、指導觀察、練習寫字。
1、讓學生先自己觀察文后每個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2、教師重點指導并范寫“糟、樓梯、腦筋”這幾個字、詞,要注意指導學生把他們的各部分寫緊湊些。
3、學生練寫。
4、把學生寫的生字、詞在多媒體上展示,并引導學生評一評。
第二課時
一、游戲激趣、復習生字
⒈游戲“大轉盤”(轉盤上寫著生字,教師轉動轉盤,學生開火車讀。
⒉請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辦法告訴同組的小朋友。
二、啟發思維、朗讀感悟。
1、提出問題:一件壞事是怎么變成好事的?
2、解決問題:
◎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交流。并讀出相關的句子。
(1)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兒什么,不是很好嗎?”
為什么要加上“仔細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訴玲玲畫什么?
你覺得這是一位怎么樣的爸爸?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玲玲滿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會想什么?
她為什么要畫小花狗?而不是其它東西?
“玲玲滿意地笑了”說明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想些什么?
(3)爸爸看了,高興地說:“看到了吧,……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這里的壞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壞事變好事的秘訣了嗎?(隨學生回答完成板書:動腦筋)
3、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要求:爸爸的話要讀得親切一些,問句要讀出詢問的語氣;玲玲的話要讀出天真的、幼稚的語氣。)
4、在小組、班級中進行讀書評比擂臺賽,比一比誰是我們班的金嗓子?然后學生進行評
議:誰讀的好?好在哪里?還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化理解。
三、訓練表達,滲透思想
1、小朋友們看,從課文中我們不難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興的事,在爸爸的指點下,她通過動腦筋,將壞事變成了好事,老師想知道,在你們的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充分地說)。
2、如果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也碰到類似課文中這樣的事,我們應該怎么辦?
四、做一做:完成課后練習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二年級語文教學備課教案2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2.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曹沖稱象的辦法好不好,自己還能想出什么辦法來稱象。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背誦第4自然段。
2.通過閱讀,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自己思考其它稱象辦法。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你們在市場,見過別人稱東西嗎?
稱東西為了什么?
[出示課件:大象圖片]那,大家見過有人稱大象嗎?
這節課,我們就坐時光機去古代,看看一個叫曹沖的孩子,他是怎么想辦法稱大象的。
[板書課題]
生認讀“曹、稱”。仔細看這兩個字,你怎么記住它們?(曹是上下結構的字,上面部分的筆順:橫、豎、橫折、橫、豎、豎、橫;稱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禾,右:爾。)
二、自主讀文、探究識字。
(一)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生字。
(二)學生回憶識字方法。(師: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怎么辦呢?)
[方法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中介,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擁有獲取知識的本領,也才能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成為可能。]
(三)用你喜歡的方法,四人小組學習不認識的生字。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本環節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小組互學互教,認識了不少生字,掃清了學生生字方面的障礙。]
(四)針對發現的問題,指名當小老師組織大家交流學習經驗。
[重視對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的引導與交流,不斷擴大識字成果。]
(五)檢查生詞、生字掌握情況。
過渡: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認真,小老師講得這么精彩,一些詞寶寶也要和我們交朋友呢!
1.[演示課件]出示生詞,學生看課件自由讀生詞。
2.[卡片]學生領讀生詞。
3.提出詞語中不明白的地方。學生交流。
4.測讀
5.男女賽讀。
6.同桌賽讀。
[比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認識、鞏固生字詞,享受到了學習漢字的樂趣。]
(六)指導朗讀。
指名讀課文,檢查字音。
過渡:經過學習,通過比賽,相信同學們一定會讀這篇課文了。誰愿意把這篇課文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的字音都讀準了嗎?
三、辨別字形,學習寫字。
1.認真觀察字形,辨析形近字。
2.與橫豎中線相關聯的筆畫,要著重觀察描摹。
3.同桌交換本子寫生字。
四、作業。
生字、字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游戲導入,復習生字。
(一)做游戲。
1.開火車;
2.摘果子;
3.送信(一生把詞卡送給小組成員,拿詞卡的同學認讀);
4.找朋友(為生字找詞朋友,為詞找字朋友)。
[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鞏固記憶。]
師:有人送給曹操一件非同尋常的禮物——(生:一頭大象。)
課文是怎樣描述這頭象的?(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話。)練讀,體會象的高大。
指名讀,讀出象的高與大。
問:你們見到這么高大粗壯的象,想提些什么問題?
(二)學生質疑。
(它有多重?……)
[通過學生質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學習。]
二、學習課文,解決疑問。
(一)對比學習。
問: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須得稱一稱它。課文介紹了幾種稱象的辦法?你認為哪種好?為什么?
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生回答。
[對比學習,生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
問:從文中哪句話看出曹沖的辦法好?生讀第5自然段第一句話。[出示課件:曹操微笑著點點頭。]要求:讀出滿意、欣慰的語氣。
(二)學習第4自然段。
師出示課件:
默讀課文,把曹沖稱象的辦法用“——”畫出來。
想一想:稱象分為哪幾步?
說一說:稱象的過程。
個人自學。
小組討論。
集體交流。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式學習之外,學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這樣做,就使得學生的認知不斷得到完善和升華,最后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以四人小組形式匯報,師打相應課件:第4自然段曹沖說話的內容。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回答稱象步驟。
3、指名一生再讀,同時放[“曹沖稱象”動畫課件]。
4、生自由讀,邊讀邊想象稱象的過程。
5、這部分內容有些表示時間先后順序的詞,你們找一找,畫出來。
6、用上這幾個詞,和同桌說曹沖稱象的過程。
7、試著用上“先……再……接著……最后”這些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說一說曹沖稱象的過程。
生練習后,指名發言。
[在理解、朗讀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學會傾聽與合作,有條理地表達,突破課文重難點。]
8、師生接讀:
師:先把大象趕到(生讀)
師:看船身(生讀)
師:就沿著水面(生讀)
師:再把大象(生讀)
師:裝到船下沉到(生讀)
師:然后(生讀)
[用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重點內容,訓練他們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
出示課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生準備,指名二生填。試背,指明一生背,會背的背。
[活躍課堂,鞏固所學內容,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自信心,降低課后背書難度。]
9、這部分內容,學生質疑。
其他生幫同學解決問題。
[讓學生樹立自信心,時時激勵自己,肯定自己。]
三、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一)總結升華。
問:你們覺得曹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曹沖想的辦法超過了那些官員。那時,他才幾歲?
出示課件:
讀一讀,比一比。
曹操的兒子曹沖7歲。
曹操的兒子曹沖才7歲。
生讀這兩句話,比較哪句更能表現曹沖愛動腦筋。
師:曹沖是怎樣想出這個辦法的?生快速讀文。
(如他們找不出來,師:找出不可行的稱象方法。)一生讀。
師:曹操聽了(生:直搖頭。)
出示課件:
結合句子選擇“直”字的意思。
曹操聽了直搖頭。1、從上到下;2、公正的;3、不斷地。
問:為什么曹操聽了直搖頭?
[降低理解難度,體會“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養正確譴詞造句的能力。]
師生配合讀:男生讀第一種方法,女生讀第二種方法,老師讀第三段開頭、結尾。
師:雖然這兩種辦法不可行,但是曹沖仍認真聽了那兩人的發言。你們認為他又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問:在當時,曹沖的辦法是的嗎?你還能想出什么稱象辦法?
(不是,可以把石頭換成牛、羊等會走的動物,或換成人)
[拓展延伸,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調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創造性。]
學生評議方法的可行性。
四、布置作業。
背誦第4段。
二年級語文教學備課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對比露西的前后兩封信,想想你更喜歡哪封信呢?學會語言的運用技巧。
3、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懂得在困苦中尋找樂趣,懂得在親人面前要報喜不報憂,以免親人擔憂的道理。
2、懂得凡事都往好處想,這樣生活才能過得更美好。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多種方法識字,規范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初步體會當說話人在話語后面時的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親人面前要報喜不報憂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
1、師:孩子們寫過信嗎?在寫信的時候,你們一般會告訴朋友或親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課題:一封信。
二、初讀課文,識寫生字。
1、根據自讀提示,學生自讀課文。
師:這個故事就藏在課本的第35頁,讀之前看看老師給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努力把課文讀通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我會認的字畫上圓圈。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再讀,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識記生字。
(1)帶拼音認讀生字。
大家看,這里有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們能將上面的生字讀正確,我們就能順利地將信封打開。你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借助拼音讀一讀吧!
(2)去掉拼音認讀生字。
調皮的生字寶寶丟掉了它的帽子,你們還認識他們嗎?給你的同桌讀一讀吧!
(3)開火車讀生字。
(4)交流識字方法。
有什么好辦法能記住他們嗎?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老師也出幾個字謎考考大家!
(5)認讀詞語。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1、請孩子們匯報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露西要給爸爸寫一封信,開始露西給爸爸報告家里的壞消息,后來在媽媽的提醒下,他向爸爸報告了媽媽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寫的是露西給爸爸寫第一封信?哪些自然段寫的是露西給爸爸寫的第二封信?
3、自由讀讀露西兩封信的內容,體會一下兩封信給你帶來的感覺。
四、寫字指導。
1、觀察要求寫的生字,說說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觀察“珠、圓、筆”,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4、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
5、學生描紅、練寫。
6、教師點評。
五、總結全文。
第2課時
一、聽寫詞語,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對照批閱。
3、寫字指導。
二、理解過程,品味語言
1、學習第一封信。
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訴了爸爸哪些事?這些事都有一個什么共同的特點?找出相關句子畫下來!
2、匯報交流。
(1)重點句1“你不在,我們很不開心。”開門見山的告訴爸爸他們的生活不開心,這樣的信,爸爸看到以后會怎樣?只能徒增煩惱。
(2)重點句2“還有,家里的臺燈壞了,我們修不好。從早到晚,家里總是很冷清。”從這句話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過得很不好。特別是“總是”一詞。
(3)學習用“總是”說一句話。
3、指導朗讀。
(1)師引讀。
(2)生領悟讀。
4、學習第二封信。
請自由讀課文7到1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訴了爸爸哪些事?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內容一樣嗎?他表達的是露西怎樣的心情?找出相關句子畫出來。
5、匯報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內容,讀一讀。
(2)重點句子1“太陽閃閃發光。陽光下,我們的希比希又蹦又跳。”這句話寫出了什么?也寫出了什么?(我們家的希比希過得很快活,我們也跟著過得很快活)
(3)重點句子2“還有,下個星期天我們去看電影。”從這句話,感受到了我們的生活怎么樣?
6、這封信里面講了臺燈壞了的事情了嗎?是怎么講的?和前一封信表達的方式一樣嗎?哪一封信的表達方式更好?為什么?
7、“還有,下個星期天我們去看電影。”媽媽說。這句話有什么特點?說話的人物在說的話的后面。仔細觀察它的標點符號,應該怎樣打標點?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8、將露西寫的第二封信在課件上完整的呈現出來,再讀一讀。
三、對比分析,明白道理。
1、對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主要表達的是什么思想?第二封信表達的又是什么思想?
2、小組討論:你認為第一封信好些?還是第二封信好些?為什么?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讀全文。
四、課堂延伸,拓展練習
你有親人不在身邊嗎?你有什么話想對他們說呢?請拿出本子,拿起手中的筆,一起來給遠方的親人寫一封信吧!注意信的書寫格式,試著寫一寫。
二年級語文教學備課教案4
學習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學習時間:兩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⒈小朋友們喜歡看動畫片嗎?(喜歡)那老師就讓你們看動畫片,請你們一邊看一邊想:動畫片中的人,他們遇到不高興的事時是怎么處理的?
⒉播放多媒體課件(一),讓學生欣賞人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令人不高興的事,但這些事通過人們動腦筋,也變成了好事。
⒊談話激趣
⑴剛才,老師和小朋友們一塊兒看了動畫片之后,老師覺得動畫片中的人真聰明!他們能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快樂的事,通過動腦筋變成好事。今天,老師又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興的事,我們來看看,她是怎么處理的呢?請同學門打開課本116頁,教師(板書課題:25《玲玲的畫》)
⑵齊讀課題,學習生字“玲”。(指名讀、齊讀。)
二、嘗試學習、讀文識字
⒈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⒉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⒊合作學習
⑴小組合作學習文下帶拼音的生字,互讀、互聽、互糾。
⑵出示多媒體課件(二),讓學生看大屏幕,再自由拼讀詞語、指名讀、小組讀。
⑶將詞語的拼音去掉,又讓學生練讀,開火車讀,最后,再把其他字去掉,只留下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鈴、詳、幅、獎、催、叭、臟、筋”。
⑷四人小組討論識記這些生字。
⑸將這些生字打亂順序讓學生進行搶讀。(獎勵讀得好、記得快的小朋友。)
三、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看課文插圖(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次讀課文,讀后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推薦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進行交流,并讀出相關的句子
4、教師進行朗讀指導。(要求:爸爸的話要讀得親切一些,問句要讀出詢問的語氣;玲玲的話要讀出天真的、幼稚的語氣。)
5、在小組、班級中進行讀書評比擂臺賽,比一比誰是我們班的金嗓子?然后學生進行評議:誰讀的好?好在哪里?還有什么不足?
6、通過讀,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自己讀懂了些什么。
7、教師再指名交流,并相機進行點撥,重點指導理解詞語:“端詳”;理解句子:“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8、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化理解。
四、啟發思維、訓練表達
⒈小朋友們看,從課文中我們不難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興的事,在爸爸的指點下,她通過動腦筋,將壞事變成了好事,老師想知道,在你們的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把你遇到過的事在小組中互相交流。
⒉推薦小組中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充分地說)。
五、聯系實際、滲透思想
如果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也碰到類似課文中這樣的事,我們應該怎么辦?
第二課時
一、游戲激趣、復習生字
⒈出示多媒體課件(三):游戲“大轉盤”(轉盤上寫著生字,教師轉動轉盤,學生開火車讀。
⒉請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辦法告訴同組的小朋友。
二、指導觀察、練習寫字
⒈讓學生先自己觀察文后每個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⒉教師重點指導并范寫“糟、樓梯、腦筋”這幾個字、詞,要注意指導學生把他們的各部分寫緊湊些。
⒊學生練寫。
4.把學生寫的生字、詞在多媒體上展示,并引導學生評一評。
三、做一做:完成課后練習
二年級語文教學備課教案5
教材分析:
《一封信》一課語言通俗易懂,通過信的內容,表達了露西對生活細膩的感受、對親人細致的體貼,對于學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對于這類來源于生活,與學生生活體驗十分接近的文章,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從學生的切身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本文的興趣。
學情分析:
對于書信,二年級的學生是初次接觸,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在學文的基礎上掌握書信的正確格式,重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比較露西前后兩封信的區別,讓學生從中體氣到母親對露西積向上的引導,從而聯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也應該是一個自強自立的人,并學著練習給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也可以是同學)寫一封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1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露西在給爸爸的信里都寫了什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露西懂得尋找生活中快樂美好的事物的樂觀態度。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2.比較露西前后兩封信的差別,體會露西心情的變化。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我手上有許多小朋友給爸爸媽媽寫的信,你們想不想聽一聽?(教師讀信)
2.你們覺得哪封信寫得好?為什么?(學生自由舉手回答)
3.接下來我們看看另一位小朋友露西是怎么給她的爸爸寫信的。(板書課題:一封信)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語做個記號。
2.同桌輪讀,互相糾正錯誤。
三、再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2.齊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
(1)露西在給誰寫信?
(2)露西寫了幾次信?露西在信上分別寫了什么?
4.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露西的爸爸_______,要過_______才能回來,所以露西想給爸爸_______。
四、指導書寫會寫字
1.觀察這幾個字的字形結構和筆畫、筆順。(出示生字課件)
2.重點指導易錯字。
今:偏旁“人”一撇一捺要寫得舒展。
圓:全包圍結構,先外后里再封口。
燈:“火”先寫兩點,再寫撇、捺。
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文
如果你有半年見不到爸爸,你的心情怎樣?(學生答:非常想念)那么你會怎么做?(學生自由回答)你們還記得露西嗎,她給爸爸寫了一封信。我們來看看露西的信中都寫了什么吧!
二、理解課文,品讀感悟
1.出示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有誰來說說:露西為什么想要給爸爸寫信?
(3)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你從這段話中知道了什么?
①這段話一共有幾個句子?
②露西回到家后做了什么?
③從第1、2句話中可以看出露西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勤勞,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
2.出示第3自然段。
(1)露西在給爸爸的信中寫了什么?(不開心、冷清)
(2)為什么露西說“家里總是很冷清”?理解“冷清”一詞。(家里只有媽媽和露西,沒有人逗露西玩,露西覺得很孤單,很不開心)
(3)你有過和露西一樣的感受嗎?說一說吧。
3.出示第4~6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
(2)思考:“可是我寫得不好。”為什么露西會這么說?你覺得露西寫得好不好?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寫?
4.出示第7~14自然段。
(1)指名學生開火車讀,一人讀一個自然段。
(2)思考:露西在重寫的信里寫了什么?
(小狗希比希,螺絲刀,看電影……)
(3)品讀媽媽說的話。(課件出示)
①“我們過得挺好。”(“我們”過得好嗎?為什么媽媽要這么說?)
“請爸爸告訴我們,螺絲刀放在哪兒了。”(要知道螺絲刀放在哪兒有什么作用?)
②從媽媽的話里,你想到了什么?(要學會自己解決生活中碰到的困難)
(4)這封信和上一封信有什么不同?(露西寫了比較開心的事情)兩封信中你比較喜歡哪一封信,為什么?(學生自由討論)
5.教師總結。
生活中總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也有許多快樂的事情。我們應該多和我們的親人、朋友分享快樂。
三、拓展課文,實踐體悟
你在生活中有碰到哪些快樂的事情?你最想和誰分享?那么我們也來寫一封信吧。可以寫給爸爸媽媽,也可以寫給同學和朋友,還可以寫給老師哦。
二年級語文教學備課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