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語文園地四教案
教學設計的意義: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關于五下語文園地四教案,供大家參考。
五下語文園地四教案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發現總結詞語
2、認識生字,并能發現生字的構字規律
3、能夠區分一些相近的詞語
4、能夠閱讀短文
5、培養其發現生活及創造生活的能力。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自讀詞語,小組交流自己的發現。
2.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以小組競賽的方式,看哪一組說得多。
示例:算盤 盤算 到達 達到
領帶 帶領 展開 開展
喜報 報喜 喜歡 歡喜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是用"合一合"的辦法識八個生字。首先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發現它們組合的規律。注意提示"姓xìng、警jǐng"的正確讀法;自由練習讀詞語,鼓勵學生進行擴詞練習,如,"膚色、大膽、警報"。
2、"我會填"是選擇近義詞填空的練習。先讓學生讀一讀詞語,自主發現每組兩個詞不在意思上的聯系,接著讀句子,結合句子的`意思選詞填空,最后再把句子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閱讀《魯班造傘》這篇短文。
讓學生默讀明意,自主識字,朗讀感悟,并鼓勵學生把這個故事講給小朋友或家長聽。
二、口語交際
1、課前布置學生動手制作小制作。如,用毛線編織蝴蝶結,用塑料瓶做成花籃,用紅辣椒做成玩具鞭炮……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愛的小制作。
3、小組交流、匯報制作過程。別人講的時候,聽的同學可以提出問題,講的同學要作解答。
4、小組推薦做得好、說得好的同學在班上展示、介紹自己的小制作。
5、評一評誰的小制作做得好,誰介紹得好。
三、展示臺
這次展示臺安排了兩項內容:一是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郵票、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
五下語文園地四教案2
一、教材簡說
這個語文園地有五項內容,分別是認帶有相同偏旁的字,以復習鞏固認過的字;讀標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比較形近字,鞏固寫過的字;讀句子,讓學生感知“越……越……”這種句式;讀背古詩。
二、教學建議
第一項“我會認”,要求認讀一組帶有木字旁的字。“木”在字的不同部位,有上有下,有左有右。還有的字是由兩個“木”或三個“木”組成的。教學時要讓學生自己認,再讀給旁邊的同學聽。認讀后還可以利用這些字進行組詞練習。這樣,既可以鞏固生字,又可以了解字的意思。通過練習,引導學生發現:許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可以聯系起來識記。
第二項“我會讀”,這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認字。標牌上的字多數沒教過,但天天看見也能認識。如,“年級、班、小學”。有的字,學生在路上、食品包裝上常見,也認識了一些。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請會讀的同學讀給大家聽,請他們告訴大家是怎么認識的,激發其他同學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主動認字。最后可讓學生說說在課外還認識了哪些字。以此練習為契機,今后教師要不斷給學生展示在生活中識字的機會。
第三項“比比寫寫”,共六組形近字。上面一排每組的第一個字比第二個字少一筆;下面一排每組兩個字筆畫數相同,但有一個筆畫不同。教學時可一排一排地比較,讓學生自己看出每組兩個字的差別,說給同桌的同學聽,你說一組,我說一組,看誰說得清楚。比較之后再寫下來。因為這次寫字沒有田字格中的范字,教師要根據學生平時的寫字情況給予提示。
第四項“我會讀”,練習中的三個句子句式相同,用“越……越……”說明事物在發展、變化。這個句式在前面的課文《菜園里》見過,通過再次練習達到鞏固、積累的目的.。教學時先讓學生自己讀讀,再提問:發現三句話有相同的地方嗎?這種句子在哪課見過?可把那一課句子和三句話放在一起再讀讀,還可以鼓勵學生用“越……越……”說話。
第五項“讀讀背背”,內容是一首古詩。這首詩描寫了農民勞動非常辛苦,告訴人們要愛惜糧食。教學時要讓學生自己借助拼音讀通順,注意讀準“鋤、誰、知、中、餐”幾個字,還要指導讀出節奏。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
三、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我會拼圖
教學過程
一、教材簡說
本課是一次制作交流。圖中一個小學生正坐在桌前用圓形紙片拼圖。這一部分提示學生制作的要求是用圓形紙片拼圖,拼圖前需要先準備好大小不等的圓形紙片。圖上有三個已經拼成的圖畫:熊貓、小兔、豬頭。這些圖既提示學生圓片的使用方法可用整圓也可用圓的一部分,又啟迪學生開動腦筋用圓片拼出各種圖形。
值得注意的是,教學時,可不僅限于圓,要鼓勵學生使用其他形狀的圖片拼出自己喜愛的圖形。
二、學習目標
1.能用不同的圓或半圓的紙片拼出新的圖形,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2.能較清楚地向別人介紹自己拼圖的內容和方法,并能夸夸自己和別人的作品。
3.培養合作精神和審美情趣。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學生自己動腦筋用各種辦法或請家長指導把彩紙剪成大小不等的圓形、半圓、大半圓、小半圓。
2.學生自帶膠水、剪刀、尺子。
(二)以圖激趣,拼拼說說
1.觀察課文中的三幅圖“熊貓”、“小兔”、“小豬”,說說你發現了什么?通過觀察引導學生知道三幅圖都是用各種圓片拼成的,激發學生拼圖興趣。
2.小組合作選擇三個拼圖中的一個拼一拼,說說是怎么拼成的。
在小組匯報時引導學生按拼圖的先后順序把話說清楚。如,拼小兔,可以這樣說:我們先用一個大點兒的半圓做小兔的身體,再用一個稍小些的圓紙片貼在身子前面做小兔的頭,頭上貼個小小圓是小兔的眼睛,頭上再貼一片長長的圓邊就是它的耳朵了,然后在身體的下半部貼兩個小半圓當它的腿,最后在它的屁股上貼個小圓就是小兔的短尾巴了。也可以按“頭──身──腿──尾”的順序說。
3.啟發想象用圓形紙片還可以拼出哪些圖形?
學生在介紹時,教師可當場在黑板上貼或畫出學生說的圖形,也可以展示提前貼好的圖形,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并提示學生可以在貼畫上添畫幾筆。
4.學生獨立拼圖或與其他同學合作拼出自己喜愛的圖形,并說說自己拼成了什么,是怎么拼成的(應允許學生用其他形狀的紙片拼出自己喜愛的圖形)。
(三)創設情境,口語交際
1.同桌或小組同學之間互相夸夸自己的拼圖。
可以用介紹的口吻說。如,這是我拼成的小金魚。我先用一個大圓片做小金魚的身子,再用一個小半圓做它的嘴巴,用兩個圓邊做小金魚的鰭,貼在魚身子的兩邊,兩個長一點的小半圓貼在魚身子的后邊,當它的尾巴,最后用彩色筆畫出小金魚的眼睛。瞧!多漂亮的小金魚呀。你們喜歡嗎?
2.記者采訪。
由一兩個人扮小記者采訪同學的拼圖作品。可圍繞作品名稱、拼圖的方法、評論作品等方面進行采訪(此過程宜在小組內開展,以擴大參與面)。
3.展示拼圖,交流評比。
推薦或自薦拼得好、說得好的同學上臺展示。可以介紹怎么拼的,也可以夸夸自己的拼圖。在此基礎上評出拼得最好的圖形,說得最好的同學,給予獎勵。
(四)課后延伸
1.在教室一角布置“制作小天地”,展示同學們的拼圖。也可以自由組合,利用幾個人的拼圖編一個小故事。
2.當一回“小老師”,教爸爸媽媽或鄰居小朋友拼貼圖形。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1課時。
五、資料袋
五下語文園地四教案3
綜合課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鞏固識字,并引導發現偏旁與字義的關系。
2、辨認3組多音字,在不同的詞句中選擇其正確讀音。
3、朗讀短語,逐步形成積累的習慣。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感受大海的美麗。
基礎知識的掌握。
培養學生用語文的能力。
小組合作
課件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導入
今天又到了“我的發現”時間了。這一次,我們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呢?
我會認
1、把帶有四種偏旁的字打亂順序貼在黑板上,學生先自由讀,然后做分組游戲。
2、學生自由讀一讀,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發現。
3、交流發現:每一行的字都有一個相同的偏旁。(相機在四行字的前面板書四個偏旁)
還發現了什么?能舉個例子嗎?
(提手旁與手有關,如“搖”要用用來搖……)
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字的偏旁與宇的意思有關。
4、用這種方法你又認識了哪些字呢?(多種形式讀“我會認”中的生字)
5、你還認識有這四個偏旁的字嗎?(小組互相討論,進行匯報)
我會讀
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三個句子,你們讀一讀,看看大家還能發現什么?
1、出示含有多音字的三個句子,分小組讀一讀。
2、指名讀,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句子里有兩個字是一樣的,但讀音卻不一樣)
對了,這就是我們說的多音字。
3、用它們不同的音來說說不同的詞。
4、你還知道哪些多音字?(交流、鞏固學過的多音字)
生活識字
老師展示拍攝的照片——學生熟悉的街道和校園。引導學生認讀照片上的
生字,鼓勵學生平時留意身邊的漢字。
第二課
導入
時間老人的腳步聲響起了,又到了“日積月累”的時候,今天我們要積累些什么呢?一塊來看看吧!
讀讀記記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一讀。(自己讀,與同桌讀,小組成員一塊兒讀)
2、指導朗讀。
A、指名讀,正音。
B、分小組練習朗讀。
C、伴樂朗讀短語。
3、發現積累方法。
你們在哪見過這些短語?
(在課文里見過,如“綠油油的荷葉”是“荷葉圓圓”一課的)
教師小結:在讀書的時候做個有心人,就能積累許多好詞好句。
擴展練習。
你還能開動腦筋,把這些詞語說得更具體些嗎?
( )夏夜 ( )球賽
( )松果 ( )翅膀
( )問題 ( )天氣
( )眼睛 ( )荷葉
我會讀
(出示小女孩在海邊沙灘上玩耍的情景圖)
你看見了誰?誰跑過來和她一塊玩了?(出示兒歌題目“浪花”)
1、借助拼音初讀兒歌。
2、指導感情朗讀兒歌。
A、學習第一自然段。
浪花是怎樣和我一起玩的?(學習朗讀第二句)
多調皮的浪花呀!我和它玩得高興嗎?從哪看出來的?(學習朗讀第三句)
你們喜歡這調皮、可愛的浪花娃娃嗎?(伴樂朗讀第一自然段)
B、學習第二自然段。
我多想浪花娃娃能再和我玩呀!你們看,它真的來了,這回它給我帶來了什么禮?多么珍貴的禮物,你們喜歡嗎?那你們會怎么讀呢?
又是做游戲,又是送禮物,這么淘氣、可愛,多像一群——淘氣的娃娃。
你喜愛這些“淘氣的娃娃”嗎?能把你的喜愛通過讀表現出來嗎?
C、伴樂朗讀兒歌。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猜謎游戲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張老師想拍一個關于小兔和小松鼠的故事,放給全校小朋友看。今天,到我們班來選兩個小演員,你們有沒有信心被選上?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的開頭吧!
2、出示圖片。
教師解說:哇!今天天氣真好。小兔高高興興去散步,走著走著,忽然看見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來……
3、假如你是小兔和小松鼠,接下來你會干些什么呢?那就讓我們拿出課前做的頭飾,排練一下吧!
合作排練,自主展示
1、兩人分角色排練。
2、在小組內評選出合作得的一對搭檔。
3、小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用數碼攝像機拍攝下來)
4、放剛拍攝下的鏡頭,全班同學認真看完后評議,教師相機指導評議重點:
A、哪兩個小朋友合編的故事好聽?
B、哪兩個小朋友說得好?
C、哪兩個小朋友演得好?
5、評選“小演員獎”,頒發獎杯,并給所在小組每人發“合作星”。
自由選擇,組內續編
1、(課中,老師故作驚訝狀)哎呀,我忘了一件事,包老師說她今天太忙,不能來看小朋友演出,讓你們拍下的故事待會兒講給她聽。你們愿不愿意?那我們先練—練,好嗎?另外,再在全班評出一個“故事大王”,由他代表全班小朋友講給包老師聽,行嗎?
2、再看圖,各小組從中選出最喜歡的故事情節,在組內合作續編。
3、各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生評議,教師相機點撥評議重點:
A、他把故事說清楚了嗎?句子說通順了嗎?
B、講的時候,他加上了表隋和動作,你覺得怎樣?
4、評選“故事大王”,頒發獎章,并給所在小組每人頒發“合作星”。
總結課題,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根據一個故事的開頭,把下面的故事編出來了,咱們班每個小朋友都是續編故事的小能手(板書:續編故事)。老師相信,你們還有很多不同的關于小松鼠和小兔之間的故事。而且,不光會講故事,還會畫故事。那今天,我們就別、兔和小松鼠之間的故事畫出來,回家給爸爸媽媽看,再把你編的故事講給他們聽,好嗎?
2、課后,把小朋友的畫張貼在教室各處,便于小朋友課間交流。
教后記: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