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語文六單元教案
好的教學設計可以為教學活動提供科學的行動綱領,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關于五下語文六單元教案,供大家參考。
五下語文六單元教案1
素質教育目標:
1、知識教學點
⑴學習生字詞,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
2、能力訓練點
繼續練習引導學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3、德育滲透點
理解“石猴”勇敢頑強、一心想著大家的品質,從中受到教育。
4、美育滲透點
體會作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的語言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像力。
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
導讀法。
2、學生學法
自學討論法。
教學重點: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體會美猴王勇敢頑強、無私無畏的品質。
教學難點:
讀通讀懂句子,培養閱讀古典小說的語感。
解決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教師相機點撥,結合朗讀課文理解問題。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師活動設計
⑴從介紹我國古典名著入手,激發學生興趣。
⑵啟發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
⑶有重點地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理清文章的前因后果。
2、學生活動設計
⑴自已查找資料,自學課文,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并靠自己弄懂課文的內容。
⑵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⑶通過朗讀,加深對古典文學的認識。
教學步驟:
一、揭示課題
1、你們誰看過《西游記》,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個人物?
(孫悟空。)
2、談談你對孫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新課文,了解孫悟空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掃清文字障礙
1、大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邊讀邊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自學情況
1、文章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決字詞問題,掃清文字障礙。)
四、自由讀課文
你喜歡哪些句子,畫下來,說說你喜歡的理由,并把它們有感情的讀出來。
五、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段落。
交流時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領悟古典名著的語言特色。
1、四面更無樹木遮陽,左右倒有芝蘭相襯……通靈之意
(這幾句交待頑石生成的環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朝游峰洞之中。
(這幾句寫石猴活動,機靈可愛,語言對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
(這一段寫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愛。)
五下語文六單元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翠鳥》、成語故事《驚弓之鳥》、閱讀課文《一只小鳥》和自讀課文《鷹》。
2、學習生字33個,寫字26個。
3、讓學生了解有關鳥的知識和特點。通過精彩的描述可激發學生產生喜愛鳥類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鳥類,理解親情。
4、語文天地中的一些設計,可以指導學生學習在觀察時抓住事物的特點,有順序地進行描述,并練習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揭示“翠鳥”的圖片,讓學生觀察翠鳥,激發學生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2、交流:相互交流翠鳥的資料。這節課就讓我們來觀察翠鳥,了解翠鳥。(揭示課題)
二、課文初讀
(一)學生按照要求自學生字、詞:
1、引導學生回憶復習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驟。
2、引導學生回憶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的方法步驟。
即:一讀:讀課文;二畫:畫出文中生字、詞;三查:查字典認識生字、新詞;四找:從字典中找出重點生字的字義。
3、讓學生按要求自學生字、詞。
(二)檢查自學: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檢查自學,糾正讀音。
①讀準字音。
②讀一讀:
腹部疾飛逮住盡管鮮艷
飼養陡峭小巧玲瓏蕩漾逃脫
2、指導學生識記字形。
三、學習交流
(一)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并讓學生說出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檢查預習。
(二)抓重點句,讀懂課文內容。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想一想這段共有幾句話?其中哪幾句話介紹了翠鳥各部分羽毛的顏色?讓學生邊讀邊想,將有關內容在文中畫出來。
2、出示思考題。
翠鳥各部分的羽毛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
3、指名回答。
4、出示重點語句。
“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①指名讀句子。
②討論:這四句是按什么順序描寫的?
③指名讀第1自然段第1句話,讓學生想一想這句話介紹了什么?
④指名讀第6句話,想一想這句話主要介紹了什么?
⑤出示圖片,填一填,想一想,作者怎樣寫出了翠鳥的可愛?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
頭上的羽毛像。
背上的羽毛像。
腹部的羽毛像。
翠鳥小巧玲瓏:
一雙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的嘴。
四、指導朗讀
1、自讀。
2、互讀,互評
3、指名讀,師生評價。
五下語文六單元教案3
教學過程
一、明確任務,選擇立場
1、交待辯論賽的一般規則和比賽辦法。
2、出示辨題
辨題1:正方:小學生應當多看電視 / 反方:小學生應當少看電視
辨題2:正方:玩網絡游戲好處多 ∕ 反方:玩網絡游戲害處多
辨題3:正方:上網聊天多交朋友 ∕ 反方:上網交友危險大
辨題4:正方:我相信媒體上的廣告 ∕ 反方:媒體上的廣告不可信
3、選擇辨題和立場,組成四場比賽的正反雙方陣營。
二、小組討論,充分準備
1、同一觀點的同學組成一個辯論隊,組內討論:
(1)主題觀點的陳述。
(2)支持自己的觀點的事實。
(3)反對對方觀點的事實。
(4)總結觀點的陳述。
2、根據同學的個性特點,做好分工。
三、展開辯論,陳述觀點
學生分成四組展開辯論,要求學生善于傾聽,并能適時發表自己的看法。
四、課堂小結。
主要總結學生在辯論中的觀點。
第七課時
教學目標
1、閱讀兩篇研究報告,了解研究報告的基本特點,認識5個生字。
2、確定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明確目標
1、我們身邊充滿了信息,信息對我們有什么用呢?
2、我們遇到一些問題,可以搜集處理信息,撰寫研究報告來解決。
二、閱讀報告,了解特點
1、 通讀兩篇研究報告,學習生字。
2、 說說這兩篇研究報告主要研究的是什么問題。
3、在這兩篇研究報告中,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1)觀察記錄天氣(風向)的變化。
(2)了解有關知識。
(3)收集相關的資料。
……
4、小結:研究報告最主要的特點是要在掌握盡量多的信息的前提下,進行分析研究。
三、開拓思路,確定主題
1、教師舉例說明生活中值得研究的問題很多,打開學生的思路。比如:
(1)牛頓發現蘋果掉在地上,通過研究,發現了萬有引力。
(2)瓦特觀察水壺中的水開的情景,通過研究,發明了蒸汽機。
……
2、學生分組討論可以研究的問題。
3、學生匯報討論的結果。
4、教師可以補充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題,比如:
(1)本班同學視力保護情況調查和分析
(2)菜場使用塑料包裝袋的情況調查
(3)我家節約用水的調查
(4)校門口交通情況的調查和建議
(5)究竟有沒有“UFO”
(6)火星上有沒有生命
……
5、學生競爭選擇研究主題,組成研究小組。
四、制定計劃,明確任務
1、出示研究計劃的范例。比如:
2、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計劃。
3、課堂交流各組研究計劃。
五、課外作業
按照研究計劃,搜集研究資料,越多越好。
第八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小組內交流搜集到的資料,學習根據研究的問題處理信息。
教學過程
一、組內交流信息
1、以研究小組為單位,每人簡要的說說自己搜集到的相關的資料。
2、組內匯總搜集到的所有的資料。
二、學習處理信息
1、閱讀研究報告《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1)這篇研究報告中是怎樣處理搜集到的信息資料的?找到有關的內容,仔細閱讀。
(2)課堂交流:
①搜集到的信息是要分類的,可以按照信息的不同方面分類。
②搜集到的信息是要篩選的,有些要去掉。
2、對組內成員搜集到的信息進行分類。
(1)討論確定分類的標準。
(2)閱讀資料,分類。
3、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篩選。
(1)明確篩選的標準:①是否與研究的課題有關。有關的保留,無關的刪除。②這個資料已有還是沒有。沒有的留下,已有的刪去。
(2)閱讀資料,討論篩選。
三、形成初步觀點
1、充分閱讀資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觀點,組內成員充分討論。
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觀點、作出結論,需要繼續搜集資料;如果資料已經足以形成自己的觀點,太多也不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把不同的觀點保留下來。
四、補充搜集資料
1、根據討論的結果,明確需要進一步補充搜集的資料是那一些方面的。
2、分頭繼續搜集。
五、課外活動
進一步搜集資料,分類、篩選資料,討論形成自己小組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