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下語文練習5教案
教案是備課內容簡要而有序的記錄,是支持教師上課的范本,簡單說,教案是教師備課的備忘錄。下面由我來為大家整理關于蘇教版六下語文練習5教案,供大家參考。
蘇教版六下語文練習5教案1
9 詞兩首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么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五、總結升華
1、請同學們自愿理解詞意。
2、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板書設計:
白鷺飛斜 風細雨
漁歌子 桃花流水 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 不須歸
10 螳螂捕蟬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能聯系上下文說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這兩個詞語造句。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4. 能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語言文字,熟悉課文內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學難點:
讓學生憑借課文內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蘇教版六下語文練習5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當眾演講。
2、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作用和它們所強調的重點的不同。激勵學生樹立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等可貴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作用和它們所強調的重點的不同。激勵學生樹立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等可貴的合作精神。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3、初步體驗“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渡船
1、講清要求:老師這兒有一張報紙,我把它鋪在地上。這張報紙就是一條小船,報紙外邊就是河水。老師請一組同學到前面來,你們要一起站在這條“小船”上,誰也不要落水。哪個組愿意試一試?
2、請一組同學到前面來參與游戲。
3、小結:做了這個小游戲,你有什么感想?
(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再大的困難,也能被克服,合作才有力量!)
二、揭示課題
1.看來,有些事情光靠個人的努力是辦不成的,需要大家的合作才能成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合作的文章。(板書課題:學會合作)
2.齊讀課題后,提問:你們都想知道什么?
(課文中的“合作”指的是什么?人們為什么必須相互合作?怎樣才能與人搞好合作?……)
三、初讀指導
1.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在文中尋找答案。出示自學要求: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將文章讀正確,讀流利。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分小節讀課文,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2)讀完了課文,誰能告訴老師,你能解決幾個問題。
①學生舉手(可能不太多),看來光靠個人的努力解決的問題不多,下面老師要看看幾個人合作,結果是不是和剛才一樣,請四人小組商量一下,商量過后看看自己能解決幾個問題。
②學生討論交流,再舉手回答。
(3)通過組內同學的合作,大家都成功地解決了問題,你們高興嗎?合作給我們帶來了快樂!下面老師要考一考大家,看哪個小組合作地,能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項任務,老師給你們兩分鐘的時間。
出示: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孤立典范悠揚傾瀉和諧協作顧名思義
卓有成效情不自禁
(4)了解詞語掌握情況,請最先完成的小組來回答
孤立:1得不到同情和援助;2同其它事物不相聯系
典范: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人或事物。
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而和諧。
傾瀉:課文指美妙的樂曲好似從樂師的嘴唇邊、指縫里飛揚出來。
和諧:配合得適當、勻稱。
協作:若干人或若干單位互相配合來完成任務。
顧名思義:看到名稱而想到它的含義。
卓有成效:成績、效果顯著。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情感。
(5)生談談如何合作才能取得效果(合作為了提高效率)。齊讀生字詞。
3.聽了同學的合作心得,就讓大家再來合作一回:默讀課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說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離不開與別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過具體事例,說明具有協作精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4、小結
三、布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結合課文容理解“我從你們身上看到一種可貴的合作精神”的意思,懂得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不同側重點,領悟這兩個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當眾演講。
3、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獲得“只有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主旨
師: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學會合作》,通過學習,你知道作者圍繞“合作”主要闡述了哪幾個觀點?
1)、快速瀏覽課文,說一說。
2)、指名回答。
1、配樂曲《致愛麗絲》讀文。
2、板書:離不開合作
怎樣卓有成效的合作
二、朗讀、探究課文
(一)探究“離不開合作”。
1、為什么離不開合作,合作有什么重要意義呢?自讀課文第1——3節,找出相關部分。(邊讀邊畫)
2、指名說。
(1)學生、工人、軍人作為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請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離不開合作的原因。
(2)對于以上觀點是否認同?你能舉出反例嗎?
3、師小結:看來社會上的確離不開合作,那么“合作”有什么重要意義。
(1)指名說(小合作有小成就……不合作就沒有什么成就)。
(2)指名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出這句話成為一個生道理)。
(3)師:如想取得成功,就必須學會合作,同學們好好讀一讀這一段,記住這個人生道理。(要求讀出味來)自讀、指名讀。
(4)師:誰牢牢記住這個人生道理了,誰起來告訴大家。
指名合書說、齊說。
過渡:我們認識了合作的必要性,知道了在人與人之間離不開合作,那么怎樣才能使合作的效果更好,也就是怎樣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呢?
課文通過兩個具體的事例向我們闡明,同學們自由朗讀,找出問題的答案。
(二)學習探究“怎樣卓有成效”地合作。
1、自由讀(邊讀邊作筆記)。
2、學習第一事例。
(1)指名說說第一個事例的內容。
(2)談談你對交響樂團的認識。
生交流回答(人數多,樂器的種類多)。
(3)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演奏的樂曲如何呢?(師播放交響樂《西班牙斗牛士》)
指名說,師提示結合課文內容。
那么他們為什么能合作的這樣完美呢?讀讀課文找一找。
說一說,這主要依靠……協作精神。
板書。
(4)師:這就是課文要向我們表明的觀點。那么怎樣讀,才能體現這種協作精神。
自讀 指名讀
3、學習第二事例
(1)談談這個實驗
A、小組交流,探討實驗的目的與其中所面臨的困難。
B、小組互相指點朗讀,抓住人物與事件的特點。
(2)感受這個實驗
A、師:實驗最后成功,外國專家說了一句話,請同學們讀出自己體會的語氣。
B、指名讀。
C、分析什么是“合作精神”。(親自做實驗來體會)
(A)出示實驗用品球與瓶。
(B)小組進行實驗,師說要求。
(C)實驗完畢,小組交流成功與失敗的原因。
(D)指名探討,總結。
師引出說出“在合作過程中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有自我犧牲精神。”(板書:自我犧牲精神)
(3)升華“自我犧牲精神”。生小組交流,集體自由談感受。
(4)有感情朗讀這一事例,讀出“中國小學生可貴的合作精神”。
(5)師小結:可見,卓有成效的合作,不但要協作精神,還應有自我犧牲的精神。
A、自讀課文第六小節,邊讀邊畫出具有意義的句子。
B、齊讀這一小節。
(三)師總結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也是一個更加需要合作的社會,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板書:成功)
請同學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感受,集體交流。
三、遷移運用
1、合作“演講”,要求:小組進行合作,做好一次演講。
2、小組訓練,師巡視指導。
3、展示自我。
四、課外拓展
作業:
收集有“合作”的名言警句、歇后語等。
板書設計:
學會合作
統一目標
協作精神 取得成功
自我犧牲精神
蘇教版六下語文練習5教案3
一、 綜合性學習。
1、讀一讀,比一比,看誰知道的節日多。
小組里討論
2、小組匯報:
1月1是元旦,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5月1日是國際勞動節,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7月1是中國共產黨的生日,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9月10日是教師節,10月1日是國慶節。
3、你還知道哪些節日,說一說。
二、讀讀背背:
1、 看書上的拼音,練習朗讀這首兒歌。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想像:一只只鳥兒就像一個個士兵,組成了一支護林軍,在林間飛來飛去,忙著捕捉害蟲。它們日夜保護著樹林。再指名讀。
3、練習背誦。
實施修改意見
天天練:我來露一手
講故事:秋天來了。
3月12日是植樹節,5月4日是青年節……
精搜彩集創信意息
精彩創意:
你還知道哪些節日,說一說
實施修改意見
作實業踐設活計動
1、 問問自己的爸爸媽媽,多了解一些祖國的節日。
2、 把學過得這首兒歌背離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實施修改意見
教學札記
孩子們對這些節日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在他們看來,每個月的一號都是節日,但我驚奇的發現,他們竟然對12月25日是圣誕節耳熟能詳,并且還知道西方的情人節,卻不知道春節是陽歷的哪一天。這可能和我國的傳統節日多用陰歷計算的緣故,也和現在媒體大力報道宣傳西方節日有關。反而對重陽節、端午節、元宵節等農歷傳統節日重視度不夠。以后,要注意向孩子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