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6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語文老師,大家在上課時,要帶領學生通讀全文,細細領會作者的情感表達。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部編版6年級第二學期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部編版6年級語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說說藏戲有什么特色,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體會傳統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2.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 播放戲曲音樂,欣賞不同的戲曲劇種。
2.播放藏戲視頻,介紹藏戲:其實,還有一個劇種,它一直流傳于我國的最高處,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就是藏戲。(板書課題)
3.默讀課前導語,看看本課對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默讀課文,注意默讀的速度。畫出文中不懂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2.出示“曠野、布施、開山鼻祖”等詞語,認讀、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說說藏戲有什么特色,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2.交流收獲。(戴著面具演出;沒有舞臺;一部戲演三五天還沒有結束。本文主要寫了藏戲的形成、特點和作用。重點寫了藏戲的特點和作用。)
四、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1.課文濃墨重彩地向我們詳細介紹了藏戲的藝術特色,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感受藏戲獨特的藝術魅力,邊默讀邊思考藏戲有什么特點,做好批注后,在小組內合作探討,然后在全班交流。
2.交流匯報。
(1)藏戲的面具。
①藏戲的面具有什么特點?它為什么能歷經幾百年仍保留到現在?
②藏戲的面具到底是如何運用象征、夸張的手法來突出人物性格的呢?從文章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體會。
③展示藏戲面具圖片,出示京劇臉譜。你覺得藏戲的面具與京劇的臉譜有什么異同?
了解了藏戲的面具,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藏民的智慧和藝術天分。這也是藏戲千百年后仍具魅力的地方。
(2)藏戲的舞臺。
與現在的流行音樂、其他地方戲的舞臺相比,藏戲的舞臺簡單到什么程度?(藏戲的藝人們不求高檔的舞臺,不求華麗的服裝,他們將雪山江河、草原大地當作背景,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燈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鈸為其伴奏,只要有觀眾即可。)
(3)藏戲的演出。
①指名朗讀后,問:“藏戲在演出的程序、時間、唱腔、動作上有什么特點呢?”
②學生匯報。
3.多媒體展示一段藏戲《文成公主》的片段讓學生欣賞。加深學生對藏戲面具、舞臺、演出特點的認識。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藏戲的獨特魅力。
五、自主品讀,了解形成。
1.自讀課文第4~7自然段,小組討論:唐東杰布的傳奇故事有哪些傳奇色彩?
2.集體交流。
(1)以弱抗強的傳奇:年輕的僧人→兇險的自然。結合“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涉水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體會雅魯藏布江的兇險,一個年輕的僧人想為百姓造福,要與天抗爭。這是勇敢的傳奇。
(2)創造奇跡的傳奇:一無所有→58座鐵索橋。通過七兄妹組成藏戲班子,以藝術和善良感召人們,大家由賞戲到獻出人力、物力、財力,在江上建了58座鐵索橋的事跡,來體會這種齊心合力、人定勝天的傳奇色彩。
(3)藝術的傳奇:僧人→藏戲的開山鼻祖。這個僅由7個人組成的藏戲班子,開創了一個新的藝術流派,誕生了一個為人們接受并贊嘆的.劇種。
六、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師生合作朗讀課文,交流:你有什么新發現嗎?這樣寫妙在哪里?(感受藏戲的特點和詳略得當的表達方式。)
2.回顧全文,本課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學生自由說)
3.不同的地方不僅有不同的節日風俗,還有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你還了解哪些有特色的藝術形式,試著用本文學習的表達方法去描述一種你熟悉的藝術形式。
教學反思
1.由于戲曲離學生的生活相對較遠,教學時采用了“聽戲曲、看視頻、設懸念”等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2.以“藏戲的特色、藏戲的形成及表達上的特點”作為本課的重點,采用自主學習、小組研讀、合作交流的方式,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有效地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部編版6年級語文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注意“撥”字寫法,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3、體會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記憶是人生的珍寶,值得回憶。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會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體會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寶。
【教學準備】
查找與課文有關的文字資料。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在你們的小時候曾經有過什么有趣的問題整天追著大人去問嗎?你現在說一說好嗎?也許現在看起來這些問題很幼稚,甚至有些可笑,但這正是童年的天真和美好。
我們今天將要學習一篇課文,在這篇文章中小主人公回提出一個怎樣的問題呢?他最后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了嗎?下面讓我們走進這個可愛的小孩子吧。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說一說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組合作識記生字。
3、交流匯報學習情況。
4、讀詞語。
犬吠、秒針、增添、可憐、撥動、拒絕、恐怖、蝎子、蜇人
三、作業:
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默讀課文,回憶舊知。
1、默讀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小時候的“我”認為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對父親的表極為好奇,并相信了父親說的表里有個小蝎子在里面。
2、文中出現了兩個人物,“我”和爸爸。課文在刻畫人物時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我”和父親的對話描寫;“我”的心理描寫。
二、深入學習課文,在感悟刻畫人物方法的同時,體會人物的個性。
1、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些語言和心理描寫的句子,并體會當時人物的內心情感,然后帶著自己的.理解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2、學生獨自畫句子、思考、朗讀
3、指名朗讀,要把人物當時的內心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學生聽后進行點評。例:
“我愛聽這表的聲音。”我一邊說一邊向著表伸出手去。
越不許我動,我的手指越想動,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強烈的好奇感,渴望打開那塊表探個究竟。
我嚇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惡而恐怖的東西,為什么把它放在這樣一個美麗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證實我的猜測沒有錯:表里邊有一個活的生物。
——弄清緣由之后的滿足感
我想,大半因為它有好聽的聲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沒有這么好聽的聲音,也許這里邊的蝎子與一般的不同。
——在他的心中充滿美妙的東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4、同學們在一邊朗讀一邊點評的過程中,體會人物情感,逐漸讀得到位。
5、指名分角色朗讀。
6、從剛才的朗讀中,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個性了嗎?
——“我”好奇心很強,渴求知識,善于觀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三、《表里的生物》是上個世紀20年代我國著名作家馮至寫的一篇散文。還有哪些描寫讓你很欣賞?找到之后好好讀一讀。
第三課時
一、讀文交流。
1、自由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2、在小組中交流。
3、全班交流。
4、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一說喜歡的原因。
二、交流趣事。
1、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小的時候類似作者這樣的經歷。
2、全班交流。
3、把這件事情寫出來。
三、作業:
完成小練筆。
部編版6年級語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世界名著閱讀書目。
2.掌握閱讀世界名著的方法,領悟評價人物形象的方法。
3.體會閱讀的快樂,激發閱讀名著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教學過程
一、借助名言,激發情感。
泰戈爾有句詩是這樣寫的:“當我們漫步在陽光下,若能不期而遇,我想我會無限驚訝地停下步履。”每本名著都是獨一無二的花朵,你觸摸它的那一刻,便是奇遇的開始。今天讓我們一起漫步世界名著的花園,去領略世界名著的獨特魅力吧。
二、共讀名著,感受魅力。
1.請同學們自由讀“你讀過這本書嗎”這部分文字。思考:這部分主要介紹了《魯濱遜漂流記》哪方面的內容?
主要介紹了不同學者對《魯濱遜漂流記》的高度評價。
2.《魯濱遜漂流記》這部長篇小說有什么特色?
(1)故事精彩離奇。
(2)塑造了一個典型的資產階級正面形象,一個不滿足于現狀、敢于追求進取、不屈不撓的魯濱遜形象。
(3)小說對魯濱遜荒島生活的描寫逼真自然,表現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藝術表現力。
(4)小說通篇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情節完全通過人物的自白串聯起來。
(5)小說語言明白曉暢,樸素生動。
(6)作品注重通過人物的行動、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刻畫人物性格,注重表現人物性格的變化和發展。常常穿插一些人物的議論來補充、突出人物性格。
三、自主學習,交流互動。
1.交流資料:了解作者。
2.交流小說內容:學生簡要敘述情節。
魯濱遜:冒險生活→荒島求生→返回英國
3.討論:作者塑造的魯濱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課件出示三個問題來展開討論。)
(1)你認為主人公魯濱遜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不是一個隨遇而安、消極待命的人,而是一個意志極為堅強,生存信念十分執著的人,并且務實肯干,勤于創造。魯濱遜身上具有不屈不撓的冒險精神,勤于勞動并且善于勞動,熱愛生活。)
(2)你認為笛福在這部小說里是如何表現人物的這些性格特點的?
(3)作品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部分?為什么?哪些部分你認為值得積累?(可以是好詞好句,可以是刻畫人物的方法。)
4.指名同學推薦優美片段,并說明推薦理由。
例如:于是我就像一個沒有頭腦的傻瓜一樣進行起造船的工作。我對于這個計劃非常滿意,再也不去研究一下它是否可以實行。其實我并不是沒想到過下水的困難,不過我對于自己的懷疑總是用這種愚蠢的答案擋回去:“讓我先把它做成了再說;做成之后,我敢保一定可以想出個什么辦法來解決它。”
5.讓學生列出作品當中的一些妙語佳句,并說明理由。
例如:
◎世界上一切好東西對于我們,除了拿來使用之外,沒有別的好處。
◎一個人只是呆呆地坐著,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這個絕對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來。
6.教師小結:一般文學作品都有兩個重要的創作方面:一是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點,二是作者的表達方法。我們重視了這兩個方面,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交流書中的情節。
(2)交流對魯濱遜的認識。
(3)課件出示學者對本書的評論。
(4)補充背景資料,加深對魯濱遜的認識。
四、指導書寫,讀書感受。
1.可以在頁面的空白處隨時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
2.看到特別喜歡的段落,可以摘抄在筆記本中,并把頁碼標注下來。
3.遇到人物關系復雜的情況,可以畫一個人物圖譜,以便在后面的閱讀中隨時查閱。
4.讀完整本書,寫下全書的結構,以及作者在書中想要表達的一些想法。
五、課外延伸,好書伴成長。
1.總結閱讀方法。
2.推薦閱讀《騎鵝旅行記》《湯姆·索亞歷險記》《愛麗絲漫游奇境》等書。
教學反思
1.教學時提醒學生要想做到知理,就要多讀書。
2.教學時將主動權還給學生,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主題的新課程理念,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部編版6年級語文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初步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2.掌握讀書方法。
3.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
【教學重點】
掌握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學會積累好詞佳句。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你們喜歡讀書嗎?
生:喜歡。
出示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目的是引導學生明確讀書的重要性)
師:書不僅能帶給我們無窮的知識,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還會讓我們體會到閱讀的快樂。今天我們就一起分享課外閱讀的快樂時光。
板書課題“讀書真快樂”。
二、導入主題,說話訓練。
1.說一說。
①提出要求:認真觀察圖畫,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②師生交流:你喜歡和誰一起讀書?在什么時間讀?你們都讀了哪些書?
2.交流讀書方法。
現在同學們認識的字不多,大家都是怎么讀書的?
①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讀書方法。
②全班交流匯報。
③總結:爸爸或媽媽讀給自己聽;自己試著讀,不認識的字請教家長;借用工具書;不會的問哥哥姐姐……
④同學們在學習拼音后,
就可以借助拼音認識生字,也可以自己讀書了。
3.議一議。
師:怎樣才能讀到更多的書呢?
生自由暢談。
生匯報:到書店去買書;給哥哥姐姐借書讀;借小朋友的書來讀(提醒小朋友要愛護圖書,還得及時歸還);和別人換書讀……
師:小朋友們的辦法真多。
4.想一想。
①讀書有什么好處呢?
②生相互交流。
三、拓展延伸。
在讀書中選擇書中的好詞佳句記錄或背誦下來,運用到自己的語言中,會讓自己說的話更加生動形象。
【教學反思】
示例: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就應該“低起點”,人為拔高容易抹殺孩子們的閱讀積極性。如果能夠輕輕松松閱讀,快快樂樂閱讀,而不是帶著很多任務去閱讀,孩子就愿意去做這件事且長期去做這件事,就會形成習慣,而這也是課外閱讀指導的主要目的。
部編版6年級語文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看圖,了解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讀書的。
2、教育學生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感受讀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智力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我們舉行一次競賽,看看誰的知識最豐富,能成為我們班的小博士,好嗎?
教師出示5道智力競賽題,學生搶答,答對者送一個小博士帽。
①發了芽的土豆能吃嗎?
②夏天的中午能澆花嗎?
③世界上最小的鳥是什么鳥?
④植樹節是哪一天?
⑤冬天,我們為什么見不到小青蛙?
2、師:老師的問題難不倒大家,同學們真厲害!你們能不能告訴大家,你們是怎樣知道的?
生:我是聽媽媽講的。
生:我是從電視上看的。
生:我是從書上看的。
師:獲得知識的方法非常多,但看書是一種最好的方法,老師知道你們都是喜歡讀書的孩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讀書吧!
3、板書:我愛讀書。
二、介紹書,產生共鳴。
師:上節課,老師布置大家把自己最喜歡的課外書帶來,你們都帶來了嗎?誰來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生:我這本書是介紹動物的。我從這本書里認識了好多動物。我常常看著書想:要是我能到動物園看一看真的動物,那該多好哇!
生:我喜歡這本《格林童話》,里面的故事十分有趣、精彩。
師: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那么,讀什么樣的書才能對我們有所幫助呢?
生:要讀健康的、有意義的書。
師:你們說得很對,讀書要有選擇地讀,內容積極、健康向上的書才能對我們有幫助。既然你們讀了那么多書,肯定也有不少好的讀書方法吧?誰來說一說,你都是怎樣讀書的?有哪些方法?
生: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
生:自己讀書。
生:看有圖畫的書。
師:同學們說得真精彩!現在趕快把你喜歡讀的書和好的讀書方法跟小組的伙伴們一起交流一下吧!
三、交流讀,滿足好奇,前面讀,后面匯報。
師:老師注意到各小組同學在介紹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瞇瞇的。老師猜想,你們的書一定非常有趣,你們想不想和其他小組的同學交換著看?趕快交換吧!用好的讀書方法讀,讀的時候可以出聲讀,也可以默讀,用你喜歡的方式讀。
四、拓書源,建立書情。
師:同學們看得津津有味,老師也動心了。請你們想一想,要怎樣才能做到好書大家一起分享。
生:辦圖書角。
師:你真聰明,幫大家想了一個好辦法。那我們就給手中的書寶寶安一個家吧!請小組長把這些有趣的課外書收起來,把它們領進“書寶寶之家”吧!
(小組長快速把書收上來)
師:以后它們就是我們的小伙伴了,希望你們一有空就與這些書寶寶交交朋友。書寶寶終于有自己的家了,我們應該怎樣關心愛護它們呢?
找學生說愛書護書的辦法。
師:一本書就是一個朋友,四十多本書就是四十多個朋友。同學們想不想擁有更多的朋友呢?到哪些地方才能擁有這么多朋友呢?
生:圖書室、圖書角。
師:對,圖書室、圖書角的書特別多,同學們可以到圖書室進行借閱,想看什么書就可以借什么書,多方便!
師總結:同學們,書是我們的好伙伴。走進它們,我們可以尋找到許許多多的寶藏。只要我們跟它們交朋友,我們就會有很多收獲,讓我們記住莎士比亞的這句話。(出示格言,齊讀格言)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
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最后,老師希望同學們不但要跟課堂上的書交朋友,也要跟課外的書交朋友,學到更多的知識。
部編版6年級語文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閱讀方法,并實際運用到課外閱讀中。
2.在閱讀中認識更多有益的課外書籍,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3.向同學推薦課外閱讀的書籍,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閱讀的快樂,產生閱讀的期待。
【教學難點】
樂于和大家分享課外閱讀成果。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可以使我們了解世界,了解社會,了解人生,也可以使我們了解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讓我們走進快樂讀書吧,了解讀書的快樂。(板書:讀書真快樂)
【設計意圖】
談話導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開門見山,直入課題。
2.出示教學目標。
二、新授
1.仔細觀察課文中四幅插圖,說說圖上都畫了什么?
(1)引導學生說說圖上畫著誰,在干什么。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說說從哪些地方看出讀故事書很有意思。
2.交流圖意
學習第一幅圖:
出示:
(1)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干什么?
預設:女同學坐在沙發上,正在與爸爸媽媽一起讀故事書。
(2)我們怎樣與爸爸媽媽一起讀書呢?
預設:不懂就問,有不認識的字就問爸爸媽媽,與爸爸媽媽比一比誰讀得快……
(3)請經常和家人一起閱讀的小朋友說說自己課外閱讀情況。
(1)爸爸媽媽每天都陪你讀書嗎?
(2)你們一般在什么時候一起讀書?
(3)爸爸媽媽陪你讀書,你的心情怎么樣?
(4)你和爸爸媽媽一起讀了哪些書?從書中,你知道了哪些知識、哪些有趣的事?
學習第二幅圖:
出示:
(1)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說什么?
(2)教師領讀“我讀了很多書,會講很多故事,同學們叫我‘故事大王’”。
(3)小組合作交流:在小組里講一講自己喜歡的故事,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談談自己對這個故事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同學也看過這個故事,可以進行補充或表達自己的讀書感受。
(4)全班交流,推選“故事大王”。
(5)談談你讀書的收獲?
預設:課外閱讀讓我學到了知識,豐富了課余生活,掌握了學習方法,增強了同學友誼。
學習第三幅圖:
出示:
(1)討論圖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女同學在書店里認真地讀書,看到了許多好看的圖畫書。)
(2)引導學生討論:書還可以從哪里來?
鼓勵孩子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去書店、圖書館等地方讀書、買書、借書。
(3)周末,你喜歡去書店進行課外閱讀嗎?為什么?
喜歡。家距離書店近,去那里讀書很方便;爸爸媽媽周末都休息,有時間我一起去讀書。
學習第四幅圖:
出示:
(1)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干什么?
三位同學在閱覽室里認真地讀書。
(2)看圖,說說學習小伙伴們的好辦法是什么。(借助拼音讀書)示范讀“學了拼音,我就可以讀更多的書了”。
(3)學生自由說說,馬上要學拼音了,自己將準備怎么做。
可以借助漢字上面的漢語拼音拼出讀音,可以問爸爸媽媽,可以問老師,可以問同學。(板書:借助漢語拼音讀書問別人)
【設計意圖】
觀察圖片,聯系生活實際,了解讀書的方式和方法。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
三、總結拓展
1.說說自己讀過哪些書,有什么收獲?
示例:我讀過的書有《小學生多元智能大王》《世界名人故事》和《神話故事》。
在《小學生多元智能大王》中我認識了許多國家保護動物,如金絲猴、丹頂鶴、麋鹿、白鷺、大鯢等,大鯢的叫聲很像幼兒的哭聲,所以又叫娃娃魚。
在《世界名人故事》里我讀到了許多科學家的故事,知道了他們的成就都是他們平日不懈努力和辛勤勞作換來的。在《神話故事》里我讀了國內、國外許多神話故事,我對它們印象很深刻。
2.溫馨提示:
各種各樣的書籍太多了,我們不可能讀盡所有的書,所以我們要根據需要選擇讀書方法。如書中的精彩片段,我們一定要精讀,能背誦下來最好。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可采用泛讀法,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板書:有選擇的讀書范讀法)
板書設計
讀書真快樂
借助漢語拼音讀書問別人
有選擇的讀書范讀法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本課看上去內容不多,但是正在操作起來,內容卻非常豐富。教師可以把讓學生交流讀書的感受做為重點,讓他們講故事,講自己在書中知道的知識,讓愛讀書的孩子建立起讀書的自豪感,讓不愛讀書的孩子產生讀書的興趣。另外,還可以讓家長參加到課堂中來,讓他們說說自己是怎樣進行親子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本課教學,還設計了建立圖書角的環節,讓學生的書在同學間傳看,資源共享,把教室建設成圖書室,真是不錯的想法。
不足之處:
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需要時時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導、調控。特別是對于一、兩個比較好動或特別內向的學生,還需多費苦心。合作小組的構建、強化也有待于提高。
部編版6年級語文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耳熟能詳的名著故事,并能用自己掌握的方法閱讀更多的名著故事。
2.學生在閱讀和交流中了解名著故事的特點,了解名著故事中蘊含的豐富的知識、情感及道理。
3.指導學生掌握更多讀懂名著故事的方法,并實際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培養學生課外閱讀名著故事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4.通過閱讀和交流,感受名著故事永恒的藝術魅力。從中了解更多中國傳統文化,啟迪智慧,拓寬文化視野。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或聽別人講述名著故事,體會蘊含在名著故事中的情感;明白名著故事這種文學體裁的特點,掌握閱讀名著故事的方法;通過讀或聽名著故事,激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學生:搜集并閱讀名著故事,搜集與名著有關的資料。
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欣賞圖片:課件出示名著中的與典型人物有關的事件圖片。
2.談話引導:你認識圖片上的哪個人物?你了解他的性格特點或品質嗎?
3.自由交流: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引導,【出示課件2】諸葛孔明足智多謀,黑旋風李逵魯莽剛猛,齊天大圣孫悟空神通廣大,大觀園里的林黛玉多愁善感……
4.揭示課題【出示課件3】:在我國傳統文化這一歷史長河中像這樣性格鮮明的人物浩如煙海,那些經典的.名著故事等著我們去閱讀探究,就讓我們一起漫步中國古典名著長廊,走近這些人物,品讀精彩故事吧。(板書:快樂讀書吧——讀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5.明確任務【出示課件4】:今天,就讓我們看看快樂讀書吧中出現了哪些名著故事,交流我們了解的名著故事。
二、回顧交流,深入了解名著故事。
1.【出示課件5】中國古典小說是文學中的一種樣式,一般是描寫人物故事,塑造多種多樣的人物形象,同時擁有完整布局、發展及主題的文學作品。中國古代經典的小說,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代表作。
2.小組交流:古典名著有哪些主要特征?(引導學生了解即可)【出示課件6】(1)故事中的人物都有其典型的性格,而且性格單一。所有的人物行動、情節都跟人物性格的塑造有關。如《三國演義》中的張飛,只有忠誠勇猛的性格,無論是外部特征--剛硬的扎須,還是外在的行動——大吼三聲都只是為其勇猛的性格服務的。能在矛盾沖突中塑造人物,《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的林沖就是很好的例證。
(2)情節曲折、故事完整。比如《西游記》就描寫了從取經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故事,其中唐僧師徒所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這樣曲折的情節,讓故事更吸引讀者。
(3)語言準確簡潔、生動流暢、富于個性化。如《水滸傳》中對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的描寫就是一例。
(4)情節離奇,多有巧合。如《水滸傳》中的林沖一節,處處設置巧合。巧合的設置使故事情節變得更加離奇。
(5)分章回。古代小多都是分章回的,一般每一章回的題目,都是對仗的。
3.把你讀過的名著故事進行分類,看一下可以分成哪些主要類別。【出示課件10】(中國名著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之一,是世界文化的一朵璀璨的遺跡。中國名著是指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一定文學價值、膾炙人口的經典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包括了詩、詞、戲曲、小說、散文、學術雜書典籍歷史傳記等等形式。)
4.在第二單元的學習中,我們閱讀了名著故事《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紅樓春趣》等,你讀后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出示課件11】(注意人物行動、語言和細節的描寫;情節曲折、故事完整;語言準確簡潔、生動流暢、富于個性化。)
5.認識好處:你認為小學生讀名著有哪些好處呢?【出示課件12】閱讀是可以獲取更多知識的重要方法,小學生閱讀名著的好處是可以讓自己的知識面更加的豐富。不同的名著對于小學生為說會認識到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人土風情,會了解不同國家的各種知識。所以說,小學生閱讀名著的好處就是讓自己的知識面更廣了。
小學生在看名著時,不僅僅可以感受到故事帶來的正能量,而且作者的寫作手法也可以熏陶小學生,從而讓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提高。
小學生閱讀名著會帶來的好處就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讀一些名著可以讓小學生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可以擁有節儉、尊師敬業的精神等。
三、品讀欣賞《西游記》。
1.談話激趣:漫漫取經路上,有妖魔鬼怪,有刀山火海,也有師徒四人堅定的背影和永不停歇的腳步。讓我們隨著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的腳步,體驗《西游記》中險境迭出的取經之旅。三打白骨精、大戰紅孩兒、女兒國遇險、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會吸引我們一口氣讀下去。
請看第六十一回“豬八戒助力敗魔王,孫行者三調芭蕉扇”中,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與同樣變幻多端的牛魔王斗法的精彩情形。
2.【出示課件14】“豬八戒助力敗魔王,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的多幅插圖,字幕出示:
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訣念咒,搖身一變,變作一個海東青,颼的一翅,鉆在云眼里,倒飛下來,落在天鵝身上,抱住頸項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孫行者變化,急忙抖抖翅,變作一只黃鷹,返來嗛海東青。行者又變作一個鳥鳳,專一趕黃鷹。牛王識得,又變作一只白鶴,長唳一聲,向南飛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變作一只丹鳳,高嗚一聲。那白鶴見鳳是鳥王,諸禽不敢妄動,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將身一變,變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認得,也就落下翅來,變作一只餓虎,剪尾跑蹄,要來趕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腳,又變作一只金錢花斑的大豹,要傷餓虎。行者見了,迎著風,把頭一幌,又變作一只金眼狻猊,聲如霹靂,鐵額銅頭,復轉身要食大豹。牛王著了急,又變作一個人熊,放開腳,就來擒那狻猊。行者打個滾,就變做一只賴象,鼻似長蛇,牙如竹筍,撒開鼻子,要去卷那人熊。
——選自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第六十一回
(1)引導學生通過字典,查找生字,疏通文意。
(2)小組交流,體會故事情節的離奇曲折。
(3)引導學生試著復數這個故事。
3.學生自由閱讀故事精彩選段,互相交流閱讀感悟。
4.【出示課件16】章回體小說
古代長篇小說多是章回體小說。這些作品里,一回或若干回組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小故事,連起來就串成了一個長篇故事。
我很喜歡讀每一回的“回目”,只要看一下這些題目,就可以猜出這一回主要講了什么故事。【出示課件17】引導學生讀讀下面回目,猜一猜講的是什么故事。
①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
②亂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
③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三、小結:我希望大家有時間讀一讀古典名著,了解動人的情節,結識精彩的人物,感悟美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