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教案
語文作為人生中的啟蒙科目,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都有著獨一無二的重要性。所以我們要從小學就要學好語文。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教案,供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蟋、蟀、宅”等12個生字,會寫“宅、臨、選”等14個字。正確讀寫“住宅、隱蔽”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4.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學習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敘述的方法。
教學重點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
2.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如何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會寫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有關蟋蟀的文字、圖片資料和作者資料
教學設計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昆蟲的世界非常奇妙,夏天我們經常聽到蟬在窗外高歌。昆蟲界中,除了蟬擁有優美的歌聲外,還有一種昆蟲也常常給我們帶來美妙的歌曲。
2.(播放蟋蟀的叫聲)(課件出示2)
蟋蟀唱歌非常出名,但它還有一樣東西非常出名,是什么?(蟋蟀的住宅)(教師板書:蟋蟀的住宅)(課件出示3)
3.人居住的房子叫住宅,那蟋蟀居住的地方能叫住宅嗎?看到這個題目,你會有什么疑問?
4.那我們今天就帶著這些疑問,跟隨法國作家法布爾一起參觀“蟋蟀的住宅”。
二、朗讀課文,掌握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出示生字,多種方式朗讀(開火車讀,齊讀,指名讀)
3.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
出示生字“宅、隱、毫、慎、址、良、掘、搜、傾、置、驟、拋”(課件出示4)
翹舌音:蟀、宅、慎、址、置;平舌音:搜
4.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宅、臨、選、擇、址、良、穴、廳、臥、專、寸、衛、鉗、較、鋸”(課件出示5)
指導書寫:“穴”的最后一筆捺要舒展;“臥、專”的最后一筆都是點;“衛”最后一筆橫要長一些。
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5.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借用工具書解決。(課件出示6)
隱蔽:借助別的東西遮蓋掩藏。
隨遇而安: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
慎重:謹慎認真。
柔弱:常指體弱,易感疲勞的;易得病的。
搜索:仔細查找。
隧道:埋置于地層內的工程建筑物。
耙掃:打掃。
三、理清脈絡,劃分層次
1.自由朗讀課文,小組討論思考:作者觀察了什么?有什么發現?
2.課文一共9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部分:(課件出示7)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蟋蟀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還由于它的住宅。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具體介紹住宅的特點。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具體描述蟋蟀修建住宅的經過。
四、熟讀課文,了解住宅特點。
1.默讀第1自然段,思考、小組討論:蟋蟀出名有幾個原因?
2.將第二句話改成“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還由于它的唱歌”行不行?為什么?
3.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五、小結課文,課堂練習
師: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與感悟呢?你對蟋蟀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嗎?下一節課我們再走進課文。
六、再讀課文,布置作業(課件出示8)
1.帶著你的疑問再讀課文。
2.搜集關于描寫昆蟲的文章讀一讀,并寫讀書筆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3.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學習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敘述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情導入,復習生字
1.聽寫生詞,同桌互相檢查,及時改錯,必要時集體訂正:(課件出示10)
住宅 臨時 選擇 住址 優良 臥室
大廳 洞穴 專家 衛生 鉗子 較大
2.作者觀察了蟋蟀什么?(蟋蟀修建住宅的過程)
3.我們向別人介紹自己家的住宅的時候,會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
學生說說自己的介紹順序。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1.現在作者法布爾就向我們介紹他發現的蟋蟀的住宅。自由朗讀2—6自然段。(教師板書:住宅特點)
(1)作者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稱做是“住宅”呢?這是運用了什么修辭寫法?
(2)“隨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導學生讀第2自然段的前三句話)
(3)“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恰好照應了課題“住宅”一詞。讀著這句話,你還會想些什么?(教師板書:選址慎重、自己挖掘不肯隨遇而安)
(4)指導朗讀,體會“不肯隨遇而安”所表達的豐富內涵。
思考:作者發現了什么?他是怎么介紹的?
2.學生匯報:
外部:(教師板書:外部)
隧道——排水良好
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擬人的手法)(課件出示11)
門——隱蔽
出口的地方總有一叢草半掩著,就像一座門。(比喻的手法)(課件出示12)
平臺——平坦(教師板書:隱蔽平坦)
那微斜的門口,經過仔細耙掃,收拾得很平坦。這就是蟋蟀的平臺。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擬人手法)(課件出示13)
3.齊讀第5自然段,教師追問:這些都是從哪一方面介紹蟋蟀的住宅?(外部)
4.介紹完蟋蟀住宅的外部后,作者又發現了什么?(學習第6自然段)
內部:簡樸、清潔、干燥、衛生(課件出示14)(教師板書:內部:簡樸、清潔、干燥、衛生)
三、精讀課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讀7—9自然段,思考:為什么說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呢?抓住關鍵詞句,說說你的感受。
2.學生匯報:
動工時間:十月,秋天初寒(教師板書:動工時間:十月)
挖掘過程:
它用前足扒土,還用鉗子搬掉較大的土塊。它用強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兩排鋸,用它將泥土推到后面,傾斜鋪開。(挖掘工具柔弱)(課件出示15)
蟋蟀鉆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勞,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門口休息一會兒,頭朝著外面,觸須輕微地擺動。(勤勞,作者觀察細心)(課件出示16)
長時間修整
余下的是長時間的整修,今天做一點,明天做一點。
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氣溫和,太陽曬到它住宅的門口,還可以看見蟋蟀從里面不斷拋出泥土來。(勤勞)(課件出示17)(教師板書:挖掘過程:不斷整修勤奮)
3.再次朗讀7—9自然段,感受蟋蟀建筑住宅的過程。
(1)從哪些地方看出來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蟋蟀不肯隨遇而安體現在:一是它慎重地選擇住址;二是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三是自己一點兒一點兒挖掘洞穴。
(2)作者是如何把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寫清楚的?
通過“扒”“搬”“踏”“推”“鋪”一系列動詞,具體生動地描寫了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表現了蟋蟀的建筑才能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四、課堂總結,回顧課文
法布爾先生經過長期、細心地觀察,發現了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建筑過程,他像介紹朋友的住宅一樣,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蟋蟀的住宅,讓我們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堅持長期細心觀察的敬業精神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平時,我們每一個人也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身邊的每一件事,從小培養耐心細致的觀察習慣,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2.談談你讀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啟發?
3.選擇學習。(課件出示18)
(1)課后選一處景物進行觀察,練習寫一寫。
(2)繼續搜集關于昆蟲奧秘的相關資料。
(3)有條件的讀一讀《昆蟲記》這本書。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劈、濁、丈”等7個生字,會寫“微、劈、緩”等13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3.讀懂課文,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培養想象力,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體會盤古的奉獻精神,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2.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和會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
1.(播放音樂)(課件出示2)師:在人類悠遠的歷史長河里,流傳著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你知道嗎?(課件出示3:古代神話故事圖片)
指名回答后出示答案。
師:這些故事之間有什么共同點?
生:都是神話故事;都是成語;都寫了誰干什么。
2.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位神話中的人物——盤古,學習他“開天地”的故事。(板書:12盤古開天地)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注音認讀生字。然后,同座互讀互查。
2.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
出示生字“劈、濁、丈、隆、肢、軀、液”(課件出示4)
劈:不要只讀一半,不要讀成“pì”;
濁:不要只讀一半,不要讀成“chónɡ”;
隆:“隆”和“降”是形近字,不要讀成“jiànɡ”;
軀:“軀”和“區”是形近字,都讀“qū”。
3.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劈、緩、濁、丈、撐、竭、累、血、液、奔、茂、滋、宗”(課件出示5)
指導書寫:“緩、濁、撐、竭、液、滋”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都要左窄右寬。
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4.找出多音字,組詞識記。
5.指名接讀課文,糾正讀音。(二三自然段重點齊讀。)
6.師:同學們讀了課文,對課文的題目有了哪些理解?(簡單說說)課文的哪句話是直接寫“盤古開天地的”,畫出句子,讀一讀。
反饋“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齊讀
7.師:是啊,在盤古開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樣的呢?(混沌一片)你能找到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嗎?(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hùn)沌(dùn)一片,像個大雞蛋。)
8.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盤古拿起斧子猛劈,將天和地分開,他頭頂天,腳踏地,不讓天地合攏。盤古用他的身體創造了美麗的世界。)(課件出示6)
9.默讀課文,劃分段落,同學交流,集體訂正。
三、朗讀提升
自由練讀,把自己最愿意讀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四、布置作業
找其他神話故事讀一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盤古的奉獻精神,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
2.體會神話故事充滿想象的特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情導入,復習生字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個傳說中的人物盤古,初讀了課文。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咱們來聽寫幾個詞語。
1.聽寫詞語:
渾濁 劈開 肌膚 血液 茂盛 祖宗
(課件出示8)
教師集體訂正。
2.誰能把課文的主要意思說一說:
盤古將黑暗的天地分開,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3.課文哪一段告訴了我們這個信息?
(1)先自己讀,然后齊讀,讀出偉大的盤古。
(2)說說對盤古的印象。
(3)讀最后一段。
二、研讀文本,體會偉大
(一)出示詞語:(課件出示9)
混沌一片 黑乎乎 輕而清
重而濁 緩緩上升 慢慢下降
1.指名讀。
2.找找這些詞語在課文的什么地方?是用來寫什么的?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指名讀句子。
2.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樣的呢?指名說,句式:(課件出示10)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
____________沒有____________。
3.師:這是多么荒涼寂寞的世界。齊讀課文第一段。
4.出示句子:(課件出示11)
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引導學生用成語概括段意。(板書:開天辟地)
齊讀。找出其中的反義詞。
(二)出示詞語:(課件出示12)
拿 起 劈 頂 撐
1.齊讀。
2.這些詞語是表示什么的?它們是用來寫誰的?讀有關句子,想象盤古頂天立地的樣子。出示課件,學生看圖想象。(課件出示13)
引導學生在讀懂第3自然段的基礎上,也用成語概括段意。(板書:頂天立地)
過渡:巨人的神力也是有限的,盤古終于累倒了。
(三)出示詞語:(課件出示14)
飄動的云 隆隆的雷聲 遼闊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樹木 滋潤萬物的雨露
1.指名讀。
2.找出這些詞語在課文的什么地方出現的,是用來寫什么的?
師:盤古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課件出示15)
他呼出的氣息—— ;
他發出的聲音—— ;
他的雙眼—— ;
他的四肢—— ;
他的肌膚—— ;
他的血液—— ;
他的汗毛—— ;
他的汗水—— 。
同桌對讀,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板書:身化萬物)
3.交流發現,反饋:(課件出示16)
(1)他的____________,變成了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舉例)
(2)句子前后有聯系。
(3)總分段式。
(4)并列句式。……(讀讀,體會語調的變化。教師范讀)
4.師:盤古臨死了還想著為人類造福,這是多么高尚的品質啊!
5.師:讓我們再來關注一下這段中的“……”。請你想一想,省略了什么?盤古身體的其他部位還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請展開合理的想象,仔細思考,寫下來。
6.反饋交流。(四人小組合作展示,學著課文的樣子,先說“盤古倒下后,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師:面對這樣一個美麗的世界,你想說什么?讓我們通過自己的朗讀來展示這美麗的畫面。(齊讀第五自然段)
指導朗讀:排比段讀出語調的高低。
7.師:面對這樣一個神奇美麗的世界,我們不得不感謝:“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齊讀)
8.師:同學們,是盤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盤古,使萬物生靈生存繁衍;是盤古,使我們看到了花開的燦爛、日出的輝煌……這一切,全是因為:“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齊讀)
三、拓展延伸,體會精神
1.“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這句話非常樸實,卻比任何語言都更深情;這句話甚至連感嘆號都沒有用,卻飽含著人類對盤古的無限敬仰與贊嘆。(師讀)“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齊讀)
2.課件出示盤古身體各部位的變化。(課件出示17)師引讀。
3.指名復述這部分課文。(課件引導)(課件出示18)
四、總結拓展,布置作業
1.師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課文,認識了盤古。千百年來,盤古已經逐漸積淀成一種獨特的文化,在華夏熱土上,盤古文化不斷繁衍,傳播中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同學們可以通過很多途徑查找有關盤古的資料。
2.布置作業:課后尋找其他的英雄神話,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知識。
板書設計:
12盤古開天地
開天辟地
頂天立地
身化萬物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火種、敬佩、違抗、驅趕”等詞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氣急敗壞、驅寒取暖”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學習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
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閱讀有關古希臘神話,對普羅米修斯和人間為什么沒有火種有大致了解。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以往的學習中我們閱讀了許多中國神話故事,比如《女媧補天》、《獵人海里布》等。但你們知道嗎?古希臘也流傳著許多動人的神話故事,你能說說自己看過的古希臘神話故事嗎?(生介紹,師可以適機梳理各位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位正義之神——普羅米修斯。對這個神,你們有所了解嗎?(生根據收集的資料做簡要的介紹:普羅米修斯是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提坦神,他創造了人,同時仿造音神,終于使人類發出聲來,而且教給人類知識和技術方法。)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流利。
2、出示生字,指名讀、齊讀,注意正音:“恕”是翹舌音。
3、在讀文中,有沒有艱澀的詞或長句子不好讀的,提出來當堂解決。(生提出,可采用學生互助的方式解決)
多音字:肝臟( )
“普羅米修斯、赫拉克勒斯”人名連讀,引導生多練習。
4、默讀課文,看看有沒有不懂的詞語,在文中標注出來。
5、生提不懂的詞語,可采用師啟發或眾生幫助的形式解決。(以下兩詞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進行理解)
氣急敗壞: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形容十分慌張或惱怒。本文指宙斯十分惱怒。
懲罰:嚴厲地處罰。本文中指宙斯對普羅米修斯采取了一些殘忍的手段。
三、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中講述了普羅米修斯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答,注意引導學生說得簡要一些,“抓主去次”。(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了火種。)
3、然后呢?這部分注意引導學生:普羅米修斯所受到的折磨不用一一說出來,可概括為:宙斯知道后,用殘忍的手段嚴厲地懲罰了普羅米修斯。
4、最后呢?(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羅米修斯)
5、把這三部分連起來就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了。(生自己先練習一下,再指名生說。)
四、分析字形,寫生字。
1、學生找出難寫或易寫錯的字,大家分析,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示范。
2、學生練習,將黑板上的字一個寫一遍,再分小組評議,說說你認為誰的哪個字寫得好,好在哪里,<或誰的不好,該怎樣改>,引導學生鑒賞。
五、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思考:課文中的眾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指名答)
二、學習課文。
1、對于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的諸神,我們以前了解得不多。讀了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我們接觸到了幾個神:普羅米修斯、眾神領袖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不知道這幾位神給你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能結合課文有關詞句談一談嗎?(先小組內交流,后全班交流)
2、關于“普羅米修斯”:
(1)普羅米修斯很勇敢,他是冒著生命危險,到太陽神阿波羅那里去拿取火種。(有感情地讀讀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指名讀,生評,師注意引導學生談感受:這一句要讀出普羅米修斯盜火的決心。因為從一開始,他就已經看到了盜火的后果———冒生命危險,但他還是毅然決定去為人類盜火。)
(2)普羅米修斯是個真正的英雄,他很有正義感,認為是對的事,就義無返顧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懲罰。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讀出普羅米修斯的堅定和無畏。(自讀、競讀、齊讀)
(3)普羅米修斯是一個勇敢的神,任憑宙斯用殘忍的手段折磨他,他也不屈服。
宙斯用了哪些殘忍的手段?(指名說)
(多媒體播放圖片)師: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高加索山,到現在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他獨自被鎖在這里,既不能動,也不能睡,不光日夜經受風吹雨淋,兇惡的鷲鷹還每天剖開他的肚子,啄食他的肝臟,他要忍受撕心裂肺的痛苦。結合你的理解,再讀讀6、7、8自然段。
忍受這樣的痛苦,普羅米修斯也沒有屈服,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4)普羅米修斯還是一個善良的神,當他看到人類吃生東西,在無邊的黑夜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長夜,他很同情人類,就決定為人類盜取火種。
(5)普羅米修斯是一個值得敬佩的神,他的行為讓執行懲罰的火神都敬佩。
3、對別的神,你們有什么看法呢?
宙斯:冷酷無情,看到人類受苦一點也不同情。而且,他還很殘忍,就因為拿了一顆火星給人類,他就用那么殘忍的手段折磨普羅米修斯。
宙斯作文眾神的領袖,太霸道了,他很可怕,幾乎沒人敢違抗他的命令,一旦違抗,他就會給以最嚴厲的懲罰。
火神:是一位有正義感的神,他對普羅米修斯的行為很佩服,并且他想救普羅米修斯。(指導讀第三自然段)但是,他也很軟弱,盡管他知道普羅米修斯沒有錯,卻不敢違抗宙斯的命令。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力氣很大,還很有正義感。
4、師小結:同學們說得都很不錯,我想,普羅米修斯的神話故事之所以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大概是他為正義而戰,不屈服權勢的原因吧。在人們心中,他是真正的英雄!
三、充實所概括的主要內容。
(出示上節課概括的課文的主要內容)為了能更準確地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在理解完了課文的基礎上,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上節課所概括的主要內容,你可以怎樣適當地添加一些詞語,體現普羅米修斯的無畏、為人類獻身的精神。(生試著添加,師作引導)
添加后的主要內容:普羅米修斯冒著生命危險為人類盜取了火種,宙斯發現后,用殘忍的手段嚴厲地懲罰了普羅米修斯,但普羅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羅米修斯。
四、課外拓展。
1、在我們的課文中,除了普羅米修斯,還有一位正義之神——赫拉克勒斯,他也有一番不平凡的經歷呢!有同學知道關于他的故事嗎?(如生收集到了可由生介紹,師注意提醒學生講故事的技巧)
2、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的神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一起來看看課后的“資料袋”。(了解眾神,激發學生閱讀古希臘神話故事的興趣)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教案4
教學要求:
1、學習課學,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女媧為人們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展開想象,訓練學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聯系臭氧層對環保教育。
4、自學課文生字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關健:
1.學習課文,了解課學主要內容,體會女媧為人們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展開想象,訓練學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學習課文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1.課文插圖投影。
2.生字詞卡片。
3.有關”五彩石”的實物(如雨花石)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你們愛聽神話故事嗎?你們都讀過哪些神話故事?說說看。
《西游記》、《封神榜》、《寶蓮燈》……
師:今天,我們再來讀一個神話故事。
二、出示插圖投影,指導看圖。
圖上是誰?她在干什么?
三、揭題,釋題。
1.板書題目:12.女媧補天
2.引導學生據題質疑。
3.學生講自己知道的女媧補天的故事。
四、錄音朗讀,學生自由讀。
五、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讀。
(1)讀準”窟隆冶”的讀音。
(2)指導書寫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媧:右下部是”內”。隆:右邊中間的一橫別漏寫。
窟窿:兩個字都是穴寶蓋。
冶煉:冶字是”兩點水”不是”三點水”
煉:是火字旁,右邊不是東。
六、讀生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轟隆隆:像聲詞。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岡: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釀成災害的大水。
熄滅:停止燃燒。
純青石:指顏色只有青色的石頭。
五彩石:傳說中用來補天的各種顏色的石頭。
冶煉:用高溫熔煉或電解等方法將礦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來。
七、指名讀文,正音。
八、齊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討論后匯報,師小結。
課文講的是傳說中女媧看到天塌了一大塊,便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好的事。
十、指導熟讀全文。
十一、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板書:
女媧補天
1.女媧為什么補天?
2.女媧怎么補天?
3.女媧補好天后,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看卡片讀生字詞。
2、讀后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二、學習課文,解決上節課學生提出的三個問題。
1、女媧為什么補天?
2、女媧怎么補天?
3、女媧補好天后,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呢?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解決第一個問題。
1、默讀,想哪些段分別寫補天的起因,經過。
2、小組討論以上三個問題后,匯報學習收獲。
學生A:因為天塌地裂、燒起大火、發洪水,給人們帶來痛苦。
學生B:女媧見此情景,很難過,求雨神熄滅大火。造船救出人們。
學生C:女媧去找五彩石,回來冶煉成水,把天補好。
學生D:女媧把天補好后,人們又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學生E:人們還記得………
3、指導學生從內容想開去:
如果你當時在場,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
(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體會女媧看到這場面的心情)
四、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體會女媧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為及原因。
1.女媧難過極了。
聯系課文第一句來體會。”創造了人類”人類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難,心情當然難過。
2.從立刻,求等詞中進一步體會女媧焦急、難過的心情
3.小結,為救人們,先做了兩件事:求雨滅火;造船救人。
五、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媧補天的經過,解決第二個問題。
1.大聲自由讀文。
2.找出文中具體補天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女媧的精神。
“她跑到山上,去尋找補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為這種石頭很多,用不著費多大力氣。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塊。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我從她原以為……費多大力氣這兒看出她原來找石頭費了很大力氣。
生:她忙了幾天幾夜這句話中也看出女媧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
生:有她找啊找啊這句話也可以看出。
“五彩石找齊了,女媧在地上挖個圓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進行冶煉。煉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體。把它裝在一個大盆里,端到天邊,對準那個大黑窟窿,往上一潑,只見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補好了。”
(1)結合掛圖理解這段話,進一步體會女媧為補天所付出的艱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2)引導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天的經過。
3導朗讀這兩段話。
六、齊讀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麗,解決第三個問題。
后來,女媧補好了天,沒有了危脅人們的大火,人們又可以安居樂業,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七、聯系科學上的補臭氧層漏洞,培養學生對科學、對環保的熱愛之情。
八、引導學生讀課前備好的神話故事,激發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熱愛之情。
九、齊讀課文,小結。
十、作業。
1.回答課后第二題。
2.閱讀課外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