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2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教案1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將心比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坐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時,這時突然上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當你在路上行走時,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對這樣的情形,你會怎么做?今天,我們將學習《將心比心》這篇課文,學完課文以后,也許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老師答案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讓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互相幫助解決。
2、同桌之間相互進行朗讀檢查,糾正讀錯或讀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課文主要講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4、齊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后,合作自學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從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用橫線標示出來。
3、齊讀第三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對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紋線勾出文中阿姨和母親說的話,仔細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么?
5、學完課文,你對課文中的阿姨和母親想說些什么嗎?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課后拓展。
1、以“將心比心”為題,寫一寫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事情。
2、創設情境,補充對話。
①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一位小朋友給抱著孩子的阿姨讓座。
②在人來人往的超市里幫素不相識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買的東西。
③大街上,幫助一位殘疾的叔叔撿他掉在地上的東西。
板書設計:
阿姨奶奶將心比心
母親護士將心比心
人人將心比心
2022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關鍵詞句,感受三月桃花水的特點.
3、體會課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
根據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語言的美感.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課件)美麗的原野,美麗的桃花水.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桃花水”.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詞,先自己讀,再指名讀.
3、交流:同學們在預習時通過查字典解決了哪個詞語?
4、默讀課文,讀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嘗試精讀感悟情感
同學們真棒,兩次讀課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悅耳的流淌聲和清澈的身影已經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就是你們讀書所得.讓我們再用心讀讀課文,圈一圈、畫一畫有關的語句.
(一)水聲如什么?(音樂)
1、學生交流畫出的語句.
2、(學習第4自然段)請大家先想一想這一段該怎樣讀,再自由練讀.通過朗讀體現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讀,男女生進行朗讀比賽.
4、教師引讀第3自然段,全班有感情朗讀第4自然段.
5、這樣動聽的流水聲,你想用一個什么句子來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學習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
(二)水清如什么?(明鏡)
1、由學生交流畫出的語句.
2、(學習第6自然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怎么能說明“水清如明鏡”呢?(倒影.)
3、讓我們也做一次大飽眼福的桃花水,盡覽水中美景——學生自由練讀.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請大家閉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學生配樂朗讀.其他學生閉目想象.(播放音樂)
5、說一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總結全文
1、三月桃花水,聲如豎琴之音,清如春天明鏡,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連——全班齊讀第7自然段.
2、讀到這兒,你有不懂的地方嗎?
3、全班配樂朗讀全文。
2022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體會甘羅的聰明機智,感受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
2、認識7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積累“不慌不忙”“胡言亂語”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能通過表演體會人物的特點。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引導學生體會甘羅的聰明機智。
教學難點通過人物的動做,語言感悟甘羅的聰明機智。
教學準備事先收集有關甘羅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了解甘羅這個人嗎?甘羅是中國歷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年僅十二歲時就已經是秦國的宰相,并且憑著自己的智慧周旋于王侯之間,很受秦王的賞識和重用。是一個才能出眾的小神童。同學們,想了解甘羅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甘羅》,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傾聽,整體感知課文。了解文章中出現了幾個人物?(甘羅的爺爺甘茂、甘羅、秦王)
2、圍繞著這三個人發生了什么事。
(甘茂是秦國的宰相,有一次秦王要吃公雞下的蛋難為大臣們,甘茂的孫子甘羅聽說后想出了個辦法,解救了大家。)
3、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4)事情的起因
(5-9)事情的經過
4、默讀課文,快速圈出本課要學的生字,小組內匯報學習情況,對于不理解的字詞可以提出來,全班共同解決。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深入理解內容,感受甘羅的聰明、機智、勇敢。
1、學習第一部分
(1)請學生合作讀1-4自然段
(2)通過這一部分內容,你了解到秦王是個怎樣的君主?甘羅的爺爺甘茂又是一個怎樣的臣子?
(3)甘羅得知秦王難為百官的事后,他又是怎么說的?可見甘羅是個怎樣的人?
(4)再讀第一部分。甘羅真的有辦法幫助爺爺和大臣們嗎?接著學習第二部分。
2、學習第二部分
(1)請學生讀5-9自然段。用“——”畫出甘羅的動作、語言的句子。
(2)練習讀5自然段。
(3)第二天甘羅替爺爺上朝了。他是怎么做的?這里你想對甘羅說點什么?
(4)當秦王看到甘羅后,這一國之君的反應怎樣?
請同學們讀第6自然段。
(5)秦王聽了甘羅的話后有什么反應?
(6)甘羅看到秦王哈哈大笑時他心里在想些什么?甘羅又是怎樣回答秦王的?
讀最后一個自然段的內容。(那公雞怎么能下蛋呢?)這是個什么句子?說明了什么?
3、給課文編結尾。
二、甘羅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幽默的語言解決了大臣們的難題,你還想了解甘羅的其他故事嗎?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查找并整理。
三、作業。
1、抄寫生字。
2、查找甘羅的其他故事。
四、板書設計:甘羅
聰明機智幽默
2022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教案4
一、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誰說沒有規則》
二、教學目標
1、 通過引導學生品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掌握本課生字詞。
2、 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并評議對于違反道德規范的人所表現出來的輕描淡寫的態度,激發學生爭做遵守規則的小學生的情感態度。
3、 樹立人人遵守社會規則、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意識,教育學生正確面對生活中的美與丑,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4、 仿照課文續寫詩歌,培養學生運用語言、學寫詩歌的能力。
三、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自主意識已經非常強了,他們在平時的學校的各項活動中非常關注自己的感受。比如:課下做游戲時的輸贏或喜或悲,撿起不是自己掉落的雜物時的不情愿,課堂上不舉手隨意說話時的洋洋得意… …等現象隨處可見。可以說他們在有意無意的抵觸各種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而且他們在表現出以上行為時很少去關注別人的感受和造成的影響。
為了快速而有效的改變學生們存在的上述問題,我決定利用本課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規則”教育,使學生明白自己平時行為的好壞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形象,也會影響到其他的人和事。學會按規則做人、做事,學會關注他人、關注社會。樹立人人遵守社會規則、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意識,正確面對生活中的美與丑,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四、 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作到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在理解重點詞句的基礎上領悟詩歌的內容。在有朗讀、有議論、有交流、有自我反思的學習活動中,把本課的教學重點 “如何自覺的遵守規則”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和心理感受,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五、 教學資源
1、 乒乓球比賽規則。
2、 籃球比賽規則。
3、以上規則以幻燈片形式出現。
六、 教學過程
環節一:創設情境,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感知規則的重要性。
本課內容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教育意義,運用得當,將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質。因此教學時,我從課題入手,在談話的過程中使學生了解本課的教學重點和內容。
環節二:自學感知,品讀升華
要使學生理解課文中的心理健康對應點,并內化于心,教師必須把握作者思想感情集中的地方。恰當的點撥給學生,達到心理教育的目的,使學生受到感染,內心引起波動,達到高層次領會。
在自學初讀的前提下,我提出了思考題:“詩歌從幾個事例來寫生活中人們的不文明現象的?” 讓學生在邊讀邊悟的過程中,從人物的行為表現中找對應點,把握住人物的自私自利,為所欲為,不遵守規則的行為表現,通過讀、想、議、交流等活動讓學生領悟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做人準則,使學生懂得規則是自覺維護和遵守的,要主動抵制不良習慣,不應被不良行為同化。
環節三:課后擴展
在充分掌握學習內容的前提下,通過仿寫、討論制定針對個人的規則、以及相應的家庭作業,來達到鞏固和強化的目的。
七、 預期效果
用本課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規則”教育,使學生明白自己平時行為的好壞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形象,也會影響到其他的人和事。學會按規則做人、做事,學會關注他人、關注社會。樹立人人遵守社會規則、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意識,正確面對生活中的美與丑,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八、 自我點評
本課教學,有以下心得:什么叫規則?答:“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者規則也。“規則”一詞看似簡單,其實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規則的約束是為了人們生活得更加方便和快樂。每一個文明的現代人都應當自覺地遵守規則。本篇課文為我們創設了四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場景,告訴學生生活中不是沒有規則,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從遵守身邊的小規則做起,樹立人人遵守社會規則,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意識。
2022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抓住關鍵詞,感情朗讀詩歌,在讀中理解詩歌內容。
2、通過學習,懂得自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良好習慣。
3、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進行仿寫練習。
教學重難點:
1、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語言。
2、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他語文能力。
3、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做遵守規則的小學生,而達到入情入境的境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題,題目后面可以加什么標點符號?讀一讀是個什么句式?表示什么意思?
2、說說你知道哪些規則?
師:是啊,生活中處處都有規則,事事都有規則,正是有了這些規則,才保證了我們井然有序的生活。可是和諧之中,總有一些人不遵守規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歌。
二、初讀詩歌,解決疑問
1、自由朗讀詩歌,思考:這首詩寫了哪幾種不遵守規則的行為?
(隨便投喂動物食品、翻越欄桿橫穿馬路、隨便亂扔垃圾、插隊搶座)
2、小組合作解決讀書中遇到的疑問。
3、集體解決:界欄、滿不在乎、快捷。
4、檢測學生掌握生字詞的情況,聽寫詞語,互相評改。
三、精讀詩歌,領悟詩意。
1、師:孟子曾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許多規則“明明白白”寫著,可為什么有人不遵守?
2、同桌兩人結成學習小組,選擇感興趣的幾個小節讀讀,再設身處地地想想,他們為什么不遵守規則,心里是怎么想的?
3、匯報交流
①隨便投喂動物食品:怎么想的?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說說你了解到的關于隨意喂養動物造成的可怕后果。介紹自己朗讀的經驗,讀讀這個小節。
②翻越欄桿橫穿馬路:后果如何?
③隨便亂扔垃圾:破環環境,不利于資源回收。
④插隊搶座: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的感受。
4、師: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說:只有按照正當的法規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動物。那么,對照文中的規則,坦誠地剖析剖析自己,哪些做得正確,哪些還需要改正? 生自由交流。
四、仿寫詩歌,檢測學習結
1、師:正如《釣魚的啟示》中曾講:道德問題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正確或錯誤的問題,但是實施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當你面對著很大的誘惑的時候。生活中,還有許多發生在你自己或你身邊人身上的不守規則的現象,你發現了嗎?
2、根據觀察到的不良現象,依照詩歌寫一段。(作品展示)
五、總結全文
同學們,一個遵守規則的人必定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遵守規則的國家必定是一個文明的國家。讓我們從遵守身邊的一個個小規則做起,塑造自己完善的道德修養。只要我們每個人都邁出一小步,我們的社會將會前進一大步。
課后反思:
本課內容淺顯易懂,所以在課堂上安排了一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因此,設計了讓孩子小組合作解決難詞,聽寫詞語這一環節。課文的教學主要采用讓孩子逐節分析人物內心來進行教學,最后,在說說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現象的基礎上來仿寫續編。
這節課為學習高效課堂以來的一節自我過關課,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觀念在改變,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讀、體會,自己解決問題,教師的語言引導十分精煉,也富有啟迪。
存在的問題:
1、沒有很好的設計教學環節,整個課堂不流暢,孩子的思維不是連貫的,因此課堂的氣氛并不熱烈。
2、教師的引沒有把握恰當,點撥不適時,總想代替孩子來思考、總結。
3、分析人物心理不宜過多,課前合作解決問題這個環節,沒有發揮出它的作用。
4、孩子的自主、交流、匯報能力需要加強培養。
2022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