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的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三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的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的教案1
學習目標:
1、認識生字“釣、攏”,會寫“耍、裝”等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種子玩樂的情形,解釋草地變顏色的原因。通過朗讀傳達出在草地上玩樂的歡快,對草地的喜愛。
3、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尋找蒲公英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2、生字詞語卡片。
第一課時
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大家去草地上玩過嗎?展現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樣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你見過“金色的草地”嗎?(板書課題)草地是金色的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自讀課文
1、請各自輕聲試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分段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
教師相機出示卡片,檢查鞏固生字、新詞。
玩耍、一本正經、寥(liào)沙、絨毛、假裝、釣(diào)魚
觀察、花瓣、合攏(lǒng)、手掌、有趣
讀書感悟
1、第1自然段
a、文中這片草地出現在哪里?為什么稱這片草地為金色的草地?
學生思考討論后指名朗讀相關的課文(第一自然段)
b、誰了解蒲公英?結合課文插圖介紹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長情況。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狀汁液,葉子倒披針形,羽狀分裂,花黃色,頭狀花序,結瘦果,褐色,有白色軟毛。根莖都可入藥。
2、第2自然段
a、二年級上學期我們學過《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它告訴我們蒲公英媽媽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們”是怎么玩的?請大家各自放聲讀一讀,然后同桌間互相邊說邊演一演。
c、同桌練習后指名一對同桌學生上臺邊說邊演。師生共同評價后,再推選一對學生表演。
d、想象一下,當時草地上空會出現怎樣的一幅情景?
學生描述。
e、誰來有感情地朗讀一下第2自然段,把這兄弟玩樂的情景生動地描述出來?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價。
3、開滿黃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著蒲公英的種子玩多有趣啊!讓我們再去經歷一回,齊讀1.2自然段。
第二課時
復習一、二段
指名朗讀一、二自然段,說說每段大意。
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1、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為開滿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當有花結籽吐絮的時候,“我們”兄弟倆就可以摘下帶絮的種子吹著玩。讀著讀著,我們仿佛看到,一顆顆蒲公英的種子隨著媽媽給它裝的白色降落飄起來了,飛得很遠很遠……多美的景致啊!還有更有趣的事呢,我還發現這草地會變色呢!這又是為什么呢?請大家各自輕聲讀課文,共同地探究這個奧秘。
a、學生讀課文。
b、指名說說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顏色的。
c、草地怎么會變色?同桌間互相說一說。教師可以出示下列填空題,提示幫助學生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草地就;
中午,花朵,它是,草地就;
傍晚,花朵又,草地就。
d、誰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釋?
e、齊讀課文第3自然段。
2、那一天,去釣魚的我又新發現了這一有趣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我對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變化?
a、齊讀第4自然段。
b、我們大家都愛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小朋友說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你覺得這種說法恰切不恰當?
聯系上文所講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開合情況體會。
總結課文
1、朗讀課文。
2、小結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動物,各式各樣的物種千千萬萬,它們色彩繽紛、形態獨特、習性各異,經常親近它們,仔細觀察它們,你會有獨特的發現、新穎的感受,因而你會激動、興奮,由此產生眷戀、喜愛……人類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會找到歡樂!請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發現、經歷、感受作為課余生活記錄下來。
完成作業:
1、熟記田字格中的字。
a、默讀田字格中的字,想想自己分別怎么記住它們,然后交流。
教師著重提示以下幾下字:
“耍”,上面是“而”,不要寫成“西”下少一橫的形狀。
“絨”,左邊是“纟”,右邊是“戎”,“戎”字左下不是“廾”。
“釣”,右邊是“勺”,不是“勾”。
“瓣”,中間是個“瓜”,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些。
b、學生描紅,然后抄寫。
2、把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三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的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能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的形式,弄懂詞語的意思;
2、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豐富的物產;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教學準備:
1、學生收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
2、相關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學習第一自然段
1、今天我們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
2、齊讀第一自然段
3、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4、指導朗讀
5、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介紹的呢?
過渡:象一位愛美的姑娘,小興安嶺一年四季變換著美麗的衣裳,帶給人們四種不同的享受。
二、初讀2-5自然段
1、學生輕聲自讀2-5段
2、想:自己最喜歡哪個季節的小興安嶺,為什么?
三、匯報、交流(學習2-5自然段)
注:不以課文中春、夏、秋、冬的順序,按學生匯報的順序學習2-5段
1、春天:
師:你覺得小興安嶺的春天美在哪?
學生自由說
(1)美在新的枝葉
a、出示樹木長出新的枝條,長出新的葉子。
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新的葉子。
b、讀這兩個句子
c、說說“抽”好在哪里?
(2)美在溪水的丁冬做響
指導朗讀:讀出歡快的心情。
(3)美在小鹿的悠然自得
a、體會小動物此時的心情;
b、指導朗讀:讀出高興、自由自在的心情;
c、男女生賽讀。
(4)小結:小興安嶺的春天真是一幅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景象。
2、夏天:
(1)課文第3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樹、霧、光、花)
(2)讀出描寫樹的句子,找找句子中哪些字詞用得好,為什么?(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封,寫出了樹多,樹的茂盛)
(3)指導學生學習作者用詞的生動
(4)快速默讀“早晨……花壇。”
填空
——————的霧——————-的金光——————-的花
(5)觀看圖片(霧、光、花)
(6)仿造:“千萬縷象利劍一樣的金光”進行口頭造句
3、秋天:
(1)喜歡小興安嶺秋天的同學齊讀該段;
(2)談談小興安嶺秋天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A、落葉很美
a、對比:秋風吹過,落葉在林間飛舞。
秋風吹過,落葉從林間飄落。
(飛舞寫出了落葉經風吹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的樣子,也寫出了葉子多。)
b、指導朗讀。
B、吃的東西多
a、學生匯報:有山葡萄、榛子、木耳、人參等
b、師:你們看到這么多好吃的,心里想怎樣?
c、指導朗讀:讀出特別讒的語氣
4、冬天:
(1)師:冬天那么冷,有沒有人喜歡?
小興安嶺的冬天究竟什么地方吸引你?
(2)看課件:雪景
問:在這樣一片冰天雪地里,你最想做什么?
(3)小興安嶺的動物們是怎樣過冬的?
(4)指導朗讀:讀出黑熊的滑稽、可笑。
四、學習第6自然段
(1)師:欣賞完小興安嶺的四季后,你有什么感覺?作者又是怎么想的呢?
齊讀第6自然段
(2)小興安嶺的美我們已經欣賞過了,為什么說它是寶庫呢?
學生自由匯報
五、總結全文,滲透環保意識
(1)師:小興安嶺不僅美,而且是一座寶庫。但是通過同學們收集的資料我們知道了,有許多珍貴的樹正被
人砍伐,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2)生自由說
(3)師總結:對,我們要保護自然環境,讓小興安嶺一直美。
三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的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興安嶺的主要特點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夏天的森林尤其顯得特殊。
2、理解課后第3道題的句子里帶點的動詞所表達的意思。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4、感情朗讀課文,并能從描寫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選一段背下來。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2、學習作者抓景物特點,具體描述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自學指導法
四、教學媒體
錄像、投影圖片、課文配樂錄音
五、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學習生字新詞,理清層次,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學習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第三課時:學習第六自然段,總結全文。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要點:
1、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學習三、四、五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描寫生動的句子:課后第3題(2)(3)(4)句
3、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用“讀懂一段寫景文章”的方法,學習了這一課“春天”的部分,讓我們欣賞到小興安嶺生機勃勃的春天。可是,我們還沒有看夠春天的美景,夏天又來了,讓我們迎著夏天燦爛的陽光,再次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看錄像
2、小組學習第三自然段,用學習“春天”的方法理解課文,自學后,同位可交換意見,解決疑難問題。
學習方法:
①邊讀邊想,主要寫了什么景物。
②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和詞語。
③感情朗讀課文。
3、據學法導讀
⑴這一段描寫了夏天小興安嶺什么景物?
(板書:樹木、濃霧、陽光、野花)
⑵夏天的樹木是怎樣,讀有關句子
①教師出示句子,讓學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興安嶺樹木特點的詞,理解“蔥蔥蘢蘢”。
②用換詞方式,體會“密密層層”、“封”的準確性
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你從哪兒可以具體看出來?(“擋”、“遮”)
④教師范讀,再指導讀好這個句子。
過渡:剛才這個句子是老師最喜歡的句子,你又喜歡哪句?
(3)第二句:“濃霧”
①出示這句子,讓學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詞
②看圖,幫助學生理解“浸”
③想象情境,指導朗讀
霧在山谷里飄起,由于森林被葉子封得嚴嚴實實的,霧不易散去,整個森林就像泡在濃霧中。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覺怎樣?能讀出你的感覺嗎?
(4)第三句:“太陽”
①出示句子,讓學生質疑
②看圖理解“縷”、“像利劍”
③朗讀這個句子
(5)第四句:“野花”
①出示句子,說說這句好在哪兒?
②齊讀句子
(6)小結:
這一段,作者抓住了夏天花木繁茂的特點。先從夏天的早晨寫起,寫出了小興安嶺早晨特有的朦朧美,再寫太陽漸漸升高,陽光驅散濃霧,出現了利箭一樣的金光,大花壇似的草地。從這段描寫中,我們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節特點。
三、默讀課文,自學第四、第五自然段
我們知道小興安嶺的春天、夏天都很美,那秋天、冬天又怎樣呢?你們想知道嗎?現在,老師讓你們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
(學生繼續用上述方法,默讀課文,自學四、五自然段,看看學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讀懂一段寫景文章”的方法)
1、檢查自學情況
①第四、第五自然段各寫了什么景物?
②在“秋天”、“冬天”一段,哪個句子寫得好?
③出示句子:
a、落葉在林間飛舞
b、西北風呼呼地刮著
(詞語替換法,讓學生理解“飛舞”更能表現秋天的歡快、活潑;“刮”突出西北風非常猛烈)
2、小結:
秋天果實累累,遍地是名貴藥材,無邊的森林盡是寶藏,這多么令人驚喜!
冬天,小興安嶺雪花紛飛,動物們獨特的過冬方式給文章增添了無窮的情趣。
這兩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點,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刻寫出來的。3。指導學生讀出豐收的喜悅及動物的不同表現。
四、總結
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節的特點,進行生動、具體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面。
只短短的幾分鐘,我們大家在小興安嶺里一同度過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誘人,你覺得小興安嶺是個什么地方?(大花園、寶庫)
齊讀最后一段
三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的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燕子、趕集、聚攏、增添、掠過、稻田、尾尖、偶爾、一圈、蕩漾、音符、演奏、贊歌、生機勃勃”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燕子的可愛以及作者細致觀察和描寫生動的方法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觀察。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樣的景色。
2.搜集有關春天的圖片(特別是有關燕子的資料),誦讀歌頌春天的詩歌和文章。
3.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件展示“春天的圖片”,導入課題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春天的圖片并用優美詞句描述給大家聽。
2.師小結導入:從同學們介紹的鳥語花香、潺潺流水中,我們感受到春天已經來臨了,特別是小燕子,更是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篇課文《燕子》。(出示課題齊讀)
3.指導“燕”字的寫法。(“廿”是燕頭,“口”是燕身,“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4.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5.師小結:我們讀課文,可以從題目想開去,可以提出幾個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讀,有些問題不用老師講,你自己就能讀懂。
設計意圖:導入課文比較精當簡練,在學生交流資料中,既幫助學生積累了優美的詞語,又顯現了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對課題的質疑,激發了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
(l)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語句。
3.小組內匯報交流自讀情況。
(1)讀生字組詞,說說生字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重點注意“倦”、“添”兩個字。通過組詞,鞏固生字的掌握。
(2)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語句,有的問題可在小組內解決,組長歸納組內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記錄下來。
(4)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整體入手,自學生字詞,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并進行小組交流,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三、全班交流并質疑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
(1)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課文是按照由近到遠的順序,從燕子的外形、燕子為春光增添生機、燕子的飛行、燕子的停歇四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
(2)可讓學生談一談你最喜歡燕子哪個方面的特點,并說出喜歡的理由,學生提到哪個方面的特點教師就引導學生理解相應的段落。
四、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話寫什么?(燕子的外形特點:羽毛、翅膀、尾巴)
2.討論:作者為什么只寫這三部分呢?難道他觀察不仔細嗎?
3.小結:描寫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點的地方去寫。
4、你想怎么讀這段話?為什么?試著讀讀。
(“一身羽毛”“一對翅膀”“湊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烏黑光亮”“俊俏輕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潑機靈的燕子的特點。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5.詞語訓練:“湊成”換成“組成”好嗎?為什么?(反復讀體會文章表達的活潑的基調)
6.采用指名讀、小組讀等多種方式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本設計引導學生在學文的基礎上,從課文中想開去,體會寫景物抓特點的寫作方法,最后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深化對燕子特點的認識。
五、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分自然段指讀全文,思考: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2.背誦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思考:課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來表現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詞語。
2.討論交流。
(1)“蒙蒙的”是什么感覺?(體會春雨的特點)
(2)讀中體會:“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引導學生讀出舒緩、輕柔,體現柳絲的柔美多姿)
(3)理解“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先引導學生理解“趕集”的意思,再討論春天的花草與“趕集”有什么聯系?最后說說“趕集”在文中的意思?要讓學生想象花兒爭相開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
3.出示課件,展示“微風、細雨、柔柳、青草、綠芽、鮮花”這些景物,與“飛來一只只機靈的小燕子”的畫面比較一下,你有什么感覺?可以用哪些成語來描述?
4.你能美美地把這段文字讀出來嗎?配樂指名朗讀。
設計意圖:以大問題為學習背景,通過讀、畫、悟、想,讓學生體會想象春天花、草、樹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的情景,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燕子的可愛。培養學生對語
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飛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
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3.一個“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而且寫出了小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掠過”這個詞字典里怎么解釋的?
4、你從中看出了什么?讀讀這個詞所在的句子,體會體會。
5、我們從“唧”這個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還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飛得“輕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讀一遍,看誰讀得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優美。(學生練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重點字詞理解句子意思,通過對“斜、掠過、唧唧”的理解盡情的體驗燕子飛行的輕快、靈巧和快樂。
四、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最喜歡的詞、句子。
2.交流,重點賞析“幾痕”、“五線譜”等詞。
(1)辨析“幾痕”和“幾根”。(“幾痕”寫出了電線很高很遠,看上去淡淡的,隱隱約約的。)
(2)板畫體會“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
(3)理解“春天的贊歌”,課文最后一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贊美春天充滿生機,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通過對“幾痕”和“幾根”的辨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利用板畫進行巧妙的點撥,勝似講解。
五、總結全文
1.學了本課,你有何感受?
2.配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體會春天的美麗和燕子的可愛。
六、作業
選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模仿燕子外形的寫法,抓住這種小動物的外形特點,寫一段話。
三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的教案5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導入課題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春天的圖片并用優美詞句描述給大家聽。
2.師小結導入:從同學們介紹的鳥語花香、潺潺流水中,我們感受到春天已經來臨了,特別是小燕子,更是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篇課文《燕子》。(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了解文章脈絡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詞
(1)讀準字音:開火車讀,個個過關。
(2)討論識記難記的生字、不懂的詞語。
(3)出示生字詞集體點撥:“俏”讀“qiào”,要和“悄”區別讀音和字形。“拂”的讀音是“fú”,不要錯讀成“fó”。“掠”是撮口音。
3.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燕子的?
4.集體交流。(按由近及遠的觀察順序來描寫)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話寫什么?(燕子的外形特點)
2.你想怎么讀這段話?為什么?試著讀讀。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機靈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對翅膀”“湊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烏黑光亮”“俊俏輕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潑機靈的燕子的特點。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3.詞語訓練:“湊成”換成“組成”好嗎?為什么?(反復讀體會文章表達的活潑的基調)
4.采用指名讀、小組讀等多種方式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四、鞏固字、詞,指導書寫6個生字
1.出示本課生詞:燕子、趕集、聚攏、增添、掠過、稻田、尾尖、偶爾、一圈、蕩漾、音符、演奏、贊歌、生機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飛倦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認讀、組詞
3.自己觀察識記,集體點撥: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錯寫成“艸”;注意“聚”的下面不要寫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筆是撇,中間橫沒有連著。
4.師根據需要范寫,學生書寫練習。
三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的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小學語文教案
★ 八年級教案模板
★ 小學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