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草地教案
《金色的草地》是蘇聯作家普里什文寫的一篇文章,本文通過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時“我”的發現,講述出草地和蒲公英給他們帶來了探索發現的喜悅。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三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草地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草地教案1
教學目標:
1. 會認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使勁、假裝、引人注目”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4 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難:
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金色的草地
2.課前置疑:讀了課題,你想問什么問題嗎?
整理問題:草地怎么會是金色的呢?我們一起到課文中間去找答案吧!
二、 檢查預習
1. 開火車讀生字。
2. 小老師教讀:多音字:“假”“朝”
字形:“絨” “耍”
3. 交流課前收集的關于蒲公英的資料、并展示圖片。
4. 抽讀課文。
三、 初讀課文,感知全文。
課文主要寫了兩件事情,你能找出來嗎?
歸納總結:1 哥倆在草地上玩耍。
2 草地會變色的原因。
四、 理解課文
1、 齊讀一自然段:思考:我們窗前有一個什么樣的草地?由“長滿”“盛開后變為金色”體會蒲公英的多。
2、 朗讀。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齊讀第一自然段
草地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們怎么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 自讀第二自然段.
2 演一演:根據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同桌分角色進行表演.
3.匯報表演.
4.想像自己的腳下就是那片長滿了蒲公英的草地,說一說,在這樣一個地方,你的感覺怎么樣?
5朗讀:讀出歡樂的氣氛.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 自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們發現了什么?對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變化,說一說,它是怎么變的?
早上:綠色 白天:金色 晚上:綠色
2 它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組討論,在書上勾出句子,讀一讀,再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3 匯報: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張開,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著變色了.
5 朗讀:體會草地的變化的原因.
6、齊讀4自然段:從這里,你體會到小作者對草地和蒲公英充滿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五、 完成課后練習二:回顧全文:從課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可愛。
六、 有感情地朗讀。
三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草地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蒲、英”等6個生字,會寫“蒲、英、盛”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通過多種方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草地變色的原因。
3.激發學生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培養學生與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通過多種方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草地變色的原因。
【教學難點】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內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細致觀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蒲、英”等6個生字,會寫“蒲、英、盛”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蒲公英的文字或圖片、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展示圖片,導入新課。
1.鼓勵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蒲公英的文字或圖片。介紹自己所知道的關于蒲公英的知識。
2.(課件出示2)蒲公英圖片,請學生們欣賞。說說自己眼中的蒲公英。
3.談話導入: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變化,你有沒有細心觀察過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細心觀察這種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發現了什么。引出課題并板書。(板書:16金色的草地)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標出自然段。
2.(課件出示3)文中的生字詞。
蒲公英盛開玩耍喊打哈欠釣魚而是觀察
有趣喜愛睡覺合攏引人注目一本正經
指名學生讀,開火車讀。
糾正讀音:讀準翹舌音“盛、耍、察、睡”,前鼻音“欠”,后鼻音“英、攏”。
3.理解詞語:
(1)對于像“合攏”“哈欠”等詞語可以讓學生做一做動作來理解。
(2)對于“引人注目”“一本正經”等詞語可以放在語言環境中理解。
(3)有些詞語還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查字典來理解。
4.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可以進行習慣性評價。
5.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明理由。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有困難的生字,給學生自由識字的空間。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提出問題:
2.學生質疑。
3.(課件出示4)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
(1)鄉下是什么地方?
(2)為什么“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
(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我”的新發現是什么?
(5)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6)蒲公英為什么成了“我們”最喜愛的花?
4.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自由組合,分小組談論:讓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畫畫、動手實驗、查資料等)來解決問題。
(2)小組匯報學習成果:結合學生的小組匯報,看有關蒲公英的課件。其中有蒲公英開黃花、蒲公英種子的畫片。
四、指導識字、寫字。
(課件出示5)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蒲英盛耍喊欠釣而察攏趣喜睡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記準讀音。
4.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
盛:成+皿耍:而+女喊:咸+口英:央+艸
釣:勺+钅趣:取+走睡:垂+目蒲:浦+艸
組詞擴展:觀察視察哈欠欠條喜歡喜愛
5.指導寫字。
(1)讓學生觀察生字的筆畫、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說說哪些是上下結構,哪些是左右結構,哪些是左中右結構,哪些是半包圍結構。
(3)小老師講經驗:各類字該怎么寫。
“蒲英察喜”上下結構,上窄下寬,“盛、耍”上下等寬。
“喊釣睡”左窄右寬。“趣”半包圍結構,“走”的最后一捺寫長些。
(4)教師重點指導“耍、察、睡”的寫法。
“耍”上下結構,上下等寬,注意上面是個“而”,下面的“女”的一橫要足夠長。
“察”注意中間部分的寫法,左邊是“夕”多一點,右邊不是“又”。
“睡”右邊部分的寫法要注意,四橫不一樣長,第一橫最短,第二橫最長,最后一橫第二短。兩小豎插在第二個橫上。
(5)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6)鞏固檢查。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蒲公英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激發學生觀察身邊事物的興趣,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蒲公英的文字或圖片、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加以鞏固(課件出示7)
蒲公英盛開玩耍打哈欠釣魚觀察
有趣喜愛睡覺合攏引人注目一本正經
2.談話導入: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草地會變成金色的是因為上面長滿了蒲公英。早上,蒲公英的花朵是合攏的,草地是綠色的,中午,蒲公英的花朵是張開的,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花朵又合攏了,草地又成了綠色的。這草地是多么的可愛,這蒲公英是多么的有趣啊。
二、精讀課文,探究交流。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指名朗讀。
(2)理解“一本正經”。
①指名學生學著“我”的樣子一本正經的樣子來喊一喊。
②“一本正經”的意思是好象真的有什么事要說,沒事卻裝著有事的樣子。
(1)聽了你們的朗讀,我也好想到那吹吹蒲公英。兄弟倆在金色的草地上玩耍的情景仿佛就在我們眼前。看,他們笑得多燦爛呀!他們玩得多開心,多有意思啊!
(板書:尋開心)
(4)(課件出示8)課文的插圖.鼓勵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演一演。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學生朗讀,看看你發現了什么?自由說。
(板書:新發現)
(2)(課件出示9)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3)同桌互相說一說。
(板書:碧綠金黃碧綠)
(4)指名說一說,加上動作說一說,不看提示說一說。
讓學生伸開五個手指變為手掌表示花開,收攏五個手指變為拳頭表示花謝。
(板書:合攏張開合攏)
(5)齊讀本段。
(6)引讀。(課件出示10)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現草地并不是
的,而是的。中午回家的時候,我看見草地是的。傍晚的時候,草地又了。我來到草地上,仔細觀察,發現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攏的。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可以、。花朵張開時,花瓣是的,草地也是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變成的了。
(7)從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新發現,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善于觀察、細心)(板書:要善于觀察,思考探究)
(8)演一演:根據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同桌分角色進行表演。
(9)匯報表演。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真開心呀!我們和草地連在了一起,我們和蒲公英連在了一起。這里的蒲公英不只一株、兩株,而是——
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我們住在鄉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
(2)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這片金色的草地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想象一下,它還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快樂?(想象說話)
(3)這片草地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真是——
學生接讀: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4)師:從此——
生接: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
(5)有感情朗讀、理解最后一段。重點理解“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引導學生體會,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深深喜愛之情。
三、教師小結,感情朗讀。
1.蒲公英不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還是藥材呢。雖然它看起來是那么的不起眼。同學們,自然界還有很多東西像蒲公英一樣隨處可見,不被人們重視,可是它們對人類卻非常有用。你知道哪些東西嗎?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2.大自然有許多好玩有趣的現象,只有細心觀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全文。
四、拓展延伸,實踐探索。
1.說說自己喜歡的事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2.用自己學到的觀察方法去觀察自己喜愛的事物,并把它寫下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語言積累,發展語感。
3.演一演:和你的小伙伴演一演我們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4.說一說:把這么可愛的草地,這么有趣的蒲公英介紹給你周圍的人。
三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草地教案3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下兩個小朋友(兄弟倆)的故事。課文先講兄弟個人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盡情玩耍的情景,他們所做的游戲就是趁對方不注意將蒲公英的絨毛吹到對方的臉上,接著寫了“我”(哥哥)無意中發現了草地的顏色,早晨是綠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變成了綠色的;再仔細觀察,又發現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最后作者總結全文:可愛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歡樂,還給他們帶來了探索發現的喜悅。
課文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讀著課文描寫孩子的天真和調皮的語句,使人不由自主的產生會心的微笑;課文結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生的變化及進一步抒發了自己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課文第三自然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對閱讀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理解草地會變顏色的原因。
《我們的民族小學》和《金色的草地》都是描寫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但區別在于《我們的民族小學》描寫了小學生歡樂幸福的學校生活,體現了我國各族兒童之間的友愛和團結;《金色的草地》講的則是兒童在大自然的懷抱里自由自在,快樂地成長以及他們是如何用兒童的眼光和心靈去觀察去感受大自然的。
學情分析:
愛玩兒是孩子們的天性。本文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下兄弟倆的故事。故事涉及小朋友在草地上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盡情玩耍的情景。可愛的草地,有趣的蒲公英這些內容一下子就能抓住孩子們的心。由于學習這篇課文的孩子都生長在城市,對“蒲公英的變色”理解起來會有難度。要想更好的理解課文,需要孩子們聯系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這篇課文。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使勁、絨毛、假裝、這些、引人注目、釣魚、觀察、花瓣、合攏、手掌、有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4.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點:
文中“我”的情感變化及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第四自然段草地顏色的變化及原因是本課教學難點。
教法學法:
1.美讀感悟法:文章語言優美,讀起來瑯瑯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
2.多媒體情景法: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有助于學生讀懂課文,感悟到語言文字帶來的美,體驗到發現的樂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3.質疑問難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
2.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激趣,導入課題。
1.在你的心目中,草地是什么樣子的?
2.大家見過金色的草地嗎?老師今天就帶大家去看一看那金色的草地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3.板書課題:金色的草地。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想親自在那金色的草地上走一走嗎?,那可不能兩手空空呀!那我們就帶上生字寶寶作為禮物去看看。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字、句就返回過去多讀幾遍。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合作學習,你指我認,互讀互查生字掌握情況。
(3)講解兩個多音字:朝假
三、感知課文,探究草地之謎。
1.多種形式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讀、男生讀、齊讀)
2.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發現了草地的什么秘密呢?用筆把它畫下來。
3.草地為什么會變色呢?
課件出示填空題: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早晨,花朵(),草地就是();中午,花朵(),它是(),草地也是();傍晚,花朵又(),草地就()。
4.同桌互相交流(指導朗讀,配表情讀、帶上動作讀等)
5.作者為什么會發現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呢?
教師總結:其實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好玩有趣的現象,只有細心觀察的小朋友才能發現他們的奧秘。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樣,不僅發現它們的神奇之處,還能找到其中的奧妙!
四、寫字指導。
1.投影出示田字格中的“耍、勁”。
2.在書寫時,你有什么地方要特別提醒大家嗎?教師隨機范寫,學生書空。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說說大意。
二、細讀感悟第二、三、四自然段
1.細讀第二自然段。
(1)“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們”是怎么玩的?請大家各自放聲讀一讀,然后同桌間互相邊說邊演一演。
(2)想象、描述。想象一下,當時草地上空會出現怎樣的一幅情景?學生描述。
(3)指導感情朗讀。把這兄弟玩樂的情景生動地描述出來。
2.細讀第三自然段。
(1)草地為什么會變色呢!請大家各自輕聲讀課文,共同探究這個奧秘。
(2)指名說說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顏色的。
(3)探究草地會變色的原因。
用課件出示句子:
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a.加上自己的手勢讀句子,體會蒲公英花朵的變化。
b.聽配樂范讀,想象畫面。
c.指導朗讀。
d.情境說話,轉化語言。
小作者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發現了這片草地的秘密,多么興奮啊!他迫不及待地跑進家門,把這一切告訴弟弟——謝廖沙!
你能學著哥哥的口吻,和弟弟說說你的發現嗎?
出示句式: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早晨,花朵--------,是-------,草地是----------。中午,花朵--------,是-------,草地是----------。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把老師當作謝廖沙,說說自己的發現,相機結合說話語氣、表情、姿態的引導。
3.細讀第四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體會體會你能從這短短的幾句話中感受到小作者對這片草地怎樣的感情呢?
(2)潛心品評,多元解讀。
你認為哪一句話最能表達這種愛,就請你好好地讀一讀。
預設:
a.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這兩個“!”,它分明在向我們表達“我和弟弟”對這片草地那濃濃的愛呀!
b.它和我們一起睡覺,一起起床。(把蒲公英當作人,當作自己的朋友、當作自己的親人、當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c.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歡的一種花。
三、總結升華。
1.談一談:為什么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在“我”的眼睛里卻是那么可愛的、有趣的?僅僅是因為草地給“我和弟弟”帶來了快樂嗎?
2.總結:是呀!正是因為“我”對草地這片愛,才能讓“我”感受到草地給“我”帶來的快樂,正因為這些快樂使“我”更愛這片草地。
四、作業超市。
1.如果你喜歡積累,請把課文中你喜歡的語句抄下來。
2.如果你喜歡表演,請和你的小伙伴一起體驗一番兄弟倆草地玩耍的樂趣。
3.如果你喜歡創作,請選擇一個或幾個季節,續寫這片草地帶給兄弟倆的快樂。。
板書設計:
2.金色的草地
早午晚
可愛(細心觀察)
綠金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