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上冊二年級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語文上冊二年級優秀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上冊二年級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字。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了解課文內容,初步理解寓意。
★發揮學生的想象,為課文寫續編,加深對寓意的理解。
教學重點: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初步理解寓意。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字,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 解題、導入新課。
坐井觀天,坐在井底看天。
二、 識字寫字。
三、 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 板書設計。
13、坐井觀天
井沿、無邊無際、不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了解課文內容,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自由讀課文。
畫出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讀一讀。
三、小組合作學習:
分角色讀一讀對話。
四、指名讀一次對話并借助圖片理解。
五、感悟第三次對話:
青蛙和小鳥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用“因為……所以……”回答。
六、感悟第三次對話。
七、分角色朗讀課文,從寓言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八、板書設計。
青蛙:井底——天井口大
小鳥:天上——天無邊無際
語文上冊二年級優秀教案2
教學要求:
1、學會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學文,運用學生講、讀、畫、表演等各種方式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結合觀察圖畫,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培養觀察和想象能力。
4、朗讀課文,并選兩段背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讀中真切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有趣。
難點:如何發揮學生主動性,引導學生在自讀中自悟。
教學方法:
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教學用具:
錄音機、錄音帶、課件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簡案)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去過黃山嗎?黃山之美,堪稱中國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偉,廬山之飛瀑,衡山之煙云,峨眉之清涼,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其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乃黃山“四絕”。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來欣賞一下黃山的四絕之一,板書:黃山奇石。請齊讀一遍課題。
二、運用課件欣賞黃山奇石課文插圖,生觀察圖說像什么?
三、觀察完圖,初讀課文,標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認讀生字詞。
五、接讀課文,生評價。
六、師范讀課文,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七、學習第一自然段。讀中了解“秀麗神奇、聞名中外、尤其”等詞語意思。配樂讀出情。
八、小組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詳案)
一、導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讀了課文,記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黃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還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這節課我們繼續欣賞這一課,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新授: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覺得黃山石怎么樣?生答。
老師用“奇特、有趣”兩個詞來概括大家的發言,好不好?(板書:奇特、有趣)
2、那么你覺得哪塊黃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請同學們結合課文插圖,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哪塊奇石,邊讀邊把描寫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畫下來。當然,在讀的過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詞語,就把它標出來,待會兒一起解決,好嗎?
3、生畫。然后問:你有哪些詞不理解?請提出來!
4、下面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奇石介紹給大家聽聽?介紹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你愿意結合剛才畫的詞句給大家講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講;如果你愿意讀,就有感情地讀一讀;如果你能通過動作把石頭奇特的樣子表演出來,你就表演給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時間內畫圖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畫。下面自己抓緊想一想,小組可以討論討論。
5、下面誰先來介紹?(順序依學生回答的為準。)
(1)仙桃石:生說自己的理解。誰愿意來讀讀?(一生讀)老師把其中一個句子改寫成這樣,你看看哪句好?為什么?(這說明作者用詞非常準確。)好,誰還想來讀讀?別看就一句話,想讀好也不太容易。誰再試試?(生讀)還是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吧!
(2)猴子觀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們的理解。下面,誰能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一生讀)誰認為自己能比他讀得還好,讀得更有趣?試一試(一生讀)老師幫你一把,給你配上音樂來讀,一定會更棒,誰想來試試?(一生讀)齊讀。試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說。多么奇特、有趣呀!誰能讀好?試一試!找個同學比一比。配樂讀。試背一遍。
(4)金雞叫天都:生說。課文沒有插圖,誰能想象出他的樣子?它好象在對天都峰說什么呢?誰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讀出來?找生讀。配樂讀。齊讀一遍。
6、課文是不是就寫了這幾塊奇石?在哪一自然段還寫了?找生讀最后一段。
7、又寫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它們是什么樣的?
8、你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黃山上的石頭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還有許多石頭等著咱們去給它起名字呢!現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歡黃山嗎?那老師現在就帶你去游覽一下黃山好嗎?這次咱們就不單單看奇石了,還記得老師上節課講的黃山四絕嗎?除了“怪石”,還有什么?(生答)好,同學們等不及了吧!請看錄象。
10、美不美?請你們帶著對黃山的喜愛之情再來有感情地讀一遍課文。
11、下面用你喜歡的方式選兩段你認為的課文背誦一下。
12、檢查背誦。
13、同學們,黃山石奇特、有趣,黃山更美!其實,祖國大地上還有許多這么的風景區,課下同學們可以讀讀有關的課外書。另外,告訴大家,下一單元就有一篇介紹寶島臺灣風景秀麗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課下同學們可以先睹為快!
好!這節課就學到這兒,下課!
第三課時(簡案)
一、背誦課文。
二、學習生字。
三、處理課后題。
四、出示一幅怪石圖訓練學生想象力,先說話,再寫話。
語文上冊二年級優秀教案3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會認8個生字,會寫10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初步掌握在理解每一節意思的基礎上,了解全篇課文內容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
重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使學生初步掌握在理解每一節意思的基礎上,了解全篇課文內容的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啟發談話。
二. 自學生字,掃清閱讀障礙。
1. 小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 再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 伙伴互相讀課文,檢查生字的'讀音。
4. 指名按每一節讀課文,檢查學生是否讀準字音。
5. 全班齊讀課文:要讀得正確,不多字,不丟字。
6. 自學: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記住漢字的字形。
7. 小組合作學習: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8. 全班匯報。
二.“我會讀”。小組讀,開火車讀。
三. 教師指導學生書寫:先觀察左右結構的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指導書寫“歌”、“甜”、“除”。
四. 自由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指名讀課文,做到讀正確、讀流利。
二. 讀中悟情、抒情。
1. 自由讀:想一想,“我們”為什么要在老師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 教師范讀:讀出師生之間的真摯情感。
3. 學生自讀:你從詩中體會到什么?質疑。
4. 小組合作學習:任選一節朗讀,說說這一節都寫了什么?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5. 小組進行展示,表現出師生情,全班評讀。
6. 品味詞語。
“綠葉沙沙”像什么?
“盛開的花兒”像什么?
7.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全班讀并背誦下來。
三. 寫字練習。
四. 教師小結。
五. 實踐活動。以我愛老師為題,每人完成一幅詩配畫,在全班展示。
語文上冊二年級優秀教案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識字9個,寫字8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自力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5、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二、過程與方法:
1、注重學生識字的過程,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看拼音、問別人、聯系上下文猜字、查字典)。
2、在朗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對語言的感悟。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激發學生自立的愿望。
2、增強孩子渴求自立的信心。
3、體會孩子與母親間的愛。
4、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學習、互相幫助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1、識字9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自立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談話,激發學習的興趣。
同學們,在上課前,我知道了我們班的學生能自己做很多很多的事,你能告訴大家嗎?(3-4名學生談想法)我真為你們高興,自己能做這么多的事,你們長大了、懂事了。
有一個小朋友,名叫丁丁,他也覺得自己長大了,他用一首小詩,告訴我們他想怎樣做,大家想聽嗎?(學生答:想)(課件出示課題)這首小詩的題目是《媽媽,不要送傘來》。我們把課題寫在黑板上,好嗎?你們看,我來寫(板書課題),大家齊讀兩遍。
二、朗讀課文,隨文識字。
1、范讀課文。(出示課件)邊看大屏幕,邊聽小詩,想想丁丁對媽媽說些什么?
2、學生嘗試讀。好聽嗎?你們想不想自己讀一讀?我想知道,你們遇到不認識的字的時候,怎么辦?
生:先劃出來,再練習上下文猜一猜。
生:可以查字典。
生:可以問別人,也可以查認字條中的音節。
師:就請同學們用上這些方法,試著把課文讀兩遍。
3、同桌互相讀。相互學習,糾正不認識的字。
4、檢查讀:指名讀(3人,每人一個小節)引導聽的同學注意對朗讀的同學做出評價。(讀準字音、讀得好聽)
5、隨文識字:剛才大家讀得很認真,你能很快劃出課文中的生字詞嗎?像老師這樣(示范)看誰劃得又快又準。邊讀邊劃。
6、脫離課文,獨立識字。這些詞語中的一些生字像淘氣的娃娃從小詩中飛出來,你還認得嗎?(出示課件)如果認識就大聲讀一讀,如果不認識可以再來讀小詩,想一想。
7、檢查識字:指名讀、領讀、搶讀。你能說出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老師引導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說)對“裹、傘、絲、靈”強化,有必要時指導學生練習寫“絲、靈”。
生:“傘”就像一把傘。(出示課件)
生:“裹”就像口袋里裝著一個果子。(課件顯示)
8、生字的應用:選擇你喜歡的生字組詞“勇敢、機靈、慢悠悠”等說一句話。
三、朗讀課文,感悟語言。
1、這些淘氣的生字都變成我們的好朋友了,我們再來讀課文,比比看誰讀得最好聽,試著讀一遍。
2、小聲跟師朗讀,齊誦讀。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剛才大家讀得很認真,現在,咱們一起來說說收獲,好嗎?你可以談從課文里讀懂了些什么?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為什么不要媽媽送傘嗎?你會對媽媽說什么呢?
師小結:丁丁長大了,自己開始做一些合適的事情。
四、拓展練習。
學習了這首小詩,我覺得大家也長大了許多,為了證明我們長大了,你們想對媽媽、爸爸、老師、同學說些什么呢?(出示課件——仿照例子編一編)
不要送傘來,媽媽,我喜歡在小雨中走回家。
不要______,媽媽,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爸爸,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發言:3人),也可互相說。
師小結:同學們想的、說的都很好,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相信大家做的比說的更好。
語文上冊二年級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讀2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了解小動物奇妙的發聲方式,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課文的朗讀和學習,讓學生了解蜜蜂,青蛙和蟬這些動物的發音方式。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掛圖,動物的頭飾。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你覺得咱們班誰唱歌唱得最好聽?學生交流。
2、教師送他們一個稱呼——歌手
3、誰知道森林里也有一位唱歌特別好的歌手,它的名字叫什么?對,它飛來飛去地在找歌手呢。板書:歌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黃鶯找歌手的故事。請同學們打開書。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把不認識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多讀幾遍,把難讀的句子畫下來也多讀幾遍。
2、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1)、認讀生字。
(2)、認讀詞語。
(3)、讀難讀的句子
3、劃分自然段。
三、再讀課文。要求:小黃鶯找的歌手誰?請把它畫出來。朗讀要求不加字不漏字,讀流利。同桌齊讀
1、小黃鶯找的歌手誰?(學生反饋,板書:蜜蜂、青蛙、蟬)。
2、檢查讀書的情況。
3、同學評價
四、品讀課文
(一)、學習小動物奇妙的發聲方式
1、同學唱歌用的是嗓子,蜜蜂、青蛙、蟬唱歌是用嗓子嗎?(不用嗓子)
2、補充課題:不用嗓子的歌手,指名讀題目。
3、蜜蜂、青蛙、蟬唱歌不用嗓子,用什么呢?請同學自由讀課文用“﹏”把寫蜜蜂、青蛙、蟬怎樣唱歌的句子畫下來。
4、學交流,老師板書,并讓同學解釋。先找一個同學交流讓同學有初步的印象,再找一個同學交流,老師板書。
5、再找同學交流做一下動作讓同學理解
6、來,讓我們一起把蜜蜂、青蛙、蟬怎樣唱歌的句子讀一讀。老師讀蜜蜂、青蛙、蟬,同學接后面的。
7、你還知道什么動物唱歌的方法?同學交流
8、不僅有許多動物可以不用嗓子就唱出好聽的歌,植物,人也一樣可以不用嗓子就唱歌。(用拍手、跺腳等方法發出聲音)請你下課后觀察一下,還有哪些東西也可以不用嗓子唱出歌。
(二)、學習1、5、6、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小黃鶯想找幾名金嗓子的歌手成立合唱隊)。
2、合唱隊成立了嗎?(成立)你從哪知道的?(第五自然段)齊讀第五自然段。
3、合唱隊演唱得怎樣?(好)你又從哪知道的?(第六自然段)指名讀第六自然段。從哪更能看出合唱隊唱得好,比……還動聽
(三)、學習2、3、自然段,學習分角色朗讀。
1、自己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小黃鶯很真誠,很熱情。小蜜蜂對朋友很友好,很耐心。老師指導朗讀
2、自己讀第三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小黃鶯還是很真誠,很熱情。小青蛙對朋友也很友好,很耐心。
3、請三名同學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
4、分組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
5、齊讀課文。
五、總結全文。
前面我們學習的《小貓刮胡子》《小馬過河》都是童話故事,這篇課文也是童話故事。課文以小黃鶯為線索,以對話為主要形式,介紹了小蜜蜂是靠翅膀振動發聲的,小青蛙是靠聲囊發出聲音,靠振動肚子上的透明的薄膜發聲。我們要熱愛大自然,從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識。
語文上冊二年級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八年級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