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三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1
教學要求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
3. 體會“一個人常常感激,才會幸福,才會快樂,心靈才會充滿陽光”的道理。
重點難點
1. 抓住重點詞句提出疑問,并通過聯系上下文領悟。
2.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一個人常常感激,都會幸福、快樂的道理。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談話引入,引發思考(5)
激發興趣:同學們,你有感激的人和感激的事兒嗎?你每天都能找出三個感激的人或三件感激的事兒嗎?
就有這樣一個小女孩,花開了,也感激。
就讓我們一直來聽聽她的故事。
二、讀文質疑,抓住重點提問(15)
1.啟發學生在讀中學會思考,知道“學貴有疑”、“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掃除害怕提問的心理。
2.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學著提出問題,做上自己的讀書符號。
3.小組交流,互相啟發。
在小組交流中,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將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在交流中學習別人提出問題的方法。
4.面向全班交流,評出有價值的問題。
請學生回憶、展示問題產生的過程,重點引導學生感悟:只有抓住重點詞句提出的問題才更能引發我們思考。
請學生試著評價哪些問題更有價值,學習抓住重點詞句提出問題的方法。
“爸爸為什么給藍藍安排這個任務?”“為什么一個人常常感激才會幸福、快樂?”
三、自主選擇,默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領悟(15)
1.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默讀課文,在文中去找答案,做上自己的讀書符號、批注。
2.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體會,互相感染、啟發。
指導學生可以聯系課文,聯系生活談體會,也可以通過感情朗讀相關句子表達感受。
3.全班交流,指導感悟,感情朗讀。
圍繞幾個中心問題,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感悟到藍藍感激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談自己的體會,并相機指導朗讀。
四、聯系生活,加深體會(5)
現在請你想一想,你生活中有值得感激的人和事了嗎?給大家談一談。
五、作業設計(5)
1.填上合適的詞。
一( )故事 一( )事 一( )鋼琴
一( )感激 一( )深思 一( )茉莉花
2.下列句子有毛病,請你修改。
⑴會感激茉莉花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每天晚上,藍藍總是經常默默感激三個人或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會上,明明首先第一個談了自己的收獲和體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你生活中有值得感激的人和事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爸爸的安排——睡前感激三人人或三件事
花開了 小女孩——正在“為難”“傷腦筋” 一個人常常感激
就感激 爸爸引導——讓你“快樂”的事都值得感激 才會幸福、快樂
茉莉花開——小女孩感激花開
三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2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能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理解難點句子,知道“一個人常常感激,才會幸福,才會快樂,心靈才會充滿陽光。”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一個人常常感激,才會幸福,才會快樂,心靈才會充滿陽光。”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1、導入新課
同學們,人的一生中,有許多事物值得感激:父母把我養育大,我感激;老師教我知識,我感激;同學給我友誼,我感激;學習讓我的生活充實,我感激;兒子給我開門,拿鞋,我感激?? 生活中,有你感激的人和感激的事嗎?(指名交流) 同學們說得可真好,看得出大家都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有一個小女孩,每天都要在心里默默地感激三個人或三件事,連花兒開了,她都感激。 (板書課題,生齊讀)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把不懂的詞句勾畫出來。想想課文講了什么?
3、讀了課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問題? 預設;
①爸爸為什么要藍藍感激三個人或三件事?
②為什么花開了就感激? 同學們提的問題真有價值,老師把這些問題也進行了梳理,下面請看自探提示。
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下面的問題;
①爸爸為什么要藍藍感激三個人或三件事?
②為什么花開了就感激?
③你如何理解“一個人常常感激,才會幸福,才會快樂,心靈才會充滿陽光。”這句話的意思?
4、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二、解疑合探
同桌交流 互相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要認真傾聽,糾正和補充。
班級匯報
感悟爸爸特殊安排的目的。
師:爸爸為什么要安排藍藍感激三個人或三件事? 生匯報 出示:爸爸讓她從小學會看到人生的美好,并真心地感激。
1、爸爸給藍藍安排這個任務的目的是----(齊讀)
2、那這天晚上,藍藍感激了哪三個人或三件事呢?
3、藍藍是不是像爸爸說的那樣真心地感激呢?
請仔細默讀3、4自然段,勾畫相關的詞語。 學生交流,你勾畫了哪些詞?為什么這些詞語能說明藍藍是在真心地感激? 齊讀,把藍藍的真心感激讀出來。
討論感謝花開的原因。
1、為什么花開了藍藍就感激?哪一段講的?學生朗讀
2、你們感受到藍藍的快樂了嗎?回憶一下,你見過花開嗎?有什么感受? 出示花兒圖片,談感受。
(是呀,花兒賞心悅目,芳香醉人,所以藍藍才覺得陽臺上的茉莉花開了,給她帶來了快樂。誰來朗讀這一段,分享藍藍的快樂?
(指名讀、評價、齊讀)
3、原來,讓我們快樂的事就值得去感激,藍藍以前懂得這個道理嗎?她現在知道了,還有哪些是值得去感激的?
(奶奶:這是藍藍的親人;鋼琴老師:這是給藍藍知識,幫助她成長的人。)
①同桌交流。
②指名回答,注意學生的評價補充。
小結:獲得親人的疼愛,獲得別人的幫助是人生中美好的事,只要令我們快樂,令我們有收獲的事物,都值得我們去感激,所以爸爸就是要藍藍(出示朗讀)“從小學會看到人生的美好,并真心地感激。”
4、爸爸目的達到了,因為“9歲的藍藍已開始會感激花開,到了??”引讀第6自然段。
到了冬天,藍藍還會感激什么呢?(指名)
體會句子深刻的道理。
出示“一個人常常感激,才會幸福,才會快樂,心靈才會充滿陽光。”請你用心讀讀這句話,聯系上下文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1、四人小組討論。
2、指名回答,學生評價補充。
是呀,因為感激,所以幸福;因為感激,所以快樂,因為幸福快樂,心靈就會充滿陽光,就會形成樂觀向上的積極的人生態度。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體會讀讀這句話。(指名,齊讀)
課外延伸
開始上課的時候,有的孩子感謝了親人,感謝了幫助過自己的人,學了課文我們知道讓我們快樂、令我們有收獲、有啟示的一切美好都值得我們去感激。那么,你現在最想感激什么呢?
三、質疑再探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發現?那你還有什么疑問?請提出來。預設:你快樂別人不快樂的事也感激嗎?
2、引導學生自主解疑。
四、運用拓展
1、同學們這節課的的收獲可真不少,那么你想設計什么作業來鞏固本節課的學習?
(1)學生出題測試自己或同學。
(2)教師選出有價值的測試題在班級交流。
(寫一段自己所感激人或事,并寫明感激的原因)
2、小結:感激可以讓我們幸福快樂,感激能讓我們看到人生的美好;感激能讓我們心靈充滿陽光,請你學會感激吧!
三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3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 借助批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一個大的進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變開始的道理,并善于從生活中去感受、發現美。
3. 學習抓住關鍵詞語復述文章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1.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2. 繪聲繪色講故事。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 指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激發興趣(10)
1.(板書:故事)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你們都曾聽過哪些故事呢?今天,我們就自己來讀一個故事。師板書完課題,生齊讀。
2.看到了這個題目,你們會有哪些問題?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課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問題通過我們自己讀書就能解決,再看看我們在讀中又會產生哪些新問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20)
1.學生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識記字音、字形。
2.引入競賽機制,比一比哪個同學課文讀得最流利。
3.全班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課堂小結(5)
由教師對本節課的學習作小結,布置預習內容。
四、布置作業(5)
1. 寫自己喜歡的字或詞語。
2.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復習鞏固上節課學習的內容。
2. 學會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3. 體會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重點難點
繪聲繪色講故事。
教學過程
一、查檢復習(7)
1. 指名認讀生字。
2. 朗讀課文。
二、精讀理解,繪聲繪色講故事(28)
1.引導學生運用已學過的抓住重點詞句的方法,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梳理出有價值的問題。
比如“臟兮兮”“協調”“煥然一新”等詞語的意思,以及問題:“街道為什么會出現那么大的變化?”、“小姑娘的藍裙子為什么引起這么大的變化呢?”
2.學生再讀課文,在文中去找出問題的答案。
3.學生匯報自己的體會。
4.都是小結:所有這一切的改變,只是因為大家的一認識:與美的事物不協調。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要求自己與美的事物協調一致的話,我們就能創造美,我們的本身就是美了。
5.教方法指導學生講故事。
⑴指導學生抓住三“不協調”和三“不對勁”來記住這個故事。
⑵指導學生在講故事時注意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做到繪聲繪色。
⑶學生小組內講故事,互相評議,比一比誰講得好。
⑷自愿者講給全班聽。
6.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三、作業設計(10)
1.比一比,再組詞。
喚( ) 兩( ) 凍( )
煥( ) 倆( ) 棟( )
2.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我不小心把手劃破了。
手被我不小心劃破了。
⑴老師親自把一件禮物送給了小女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和媽媽把家里收拾得煥然一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4
教學目的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會本課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借助批注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一個大的進步往往是從微小的改變開始的。
3、學習抓住關鍵詞語復述文章的方法,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和批注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實際,懂得要創造出更多的美,就應該要求自己與美的事物協調一致,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自己的進步來影響別人。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疑,引入新課
孩子們,在一個美麗的小鎮里,人們個個穿著整潔美觀,言行舉止文明大方,公共場所遵守秩序,街上老人有人扶,盲人有人幫。說來也怪,這樣高素養、高文明的形成竟和一條小藍裙有關,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小藍裙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勾出生字詞,不熟悉的地方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詞卡片開火車認讀,全班搶讀。
3、分組朗讀課文,比比哪一組讀得通順、流利。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批注感悟
1、默讀課文,結合編者的批注,思考:課文寫小藍裙引發了幾次“不協調”的現象?用“”分別畫出來。面對這些不協調的現象,你有什么想法。請把想法批注在旁邊。
2、學生交流匯報。
出示畫出的句子:
①原來小女孩的臉和上衣是臟的,與小藍裙不協調。
②家里亂糟糟的,與穿著小藍裙的漂亮女兒不協調。
③第二天,爸爸看到雜草叢生的庭院與家里的整潔很不協調。
④鄰居們看到他們的房子如此干凈整潔,覺得自己住的地方
不對勁。
(1)先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畫出的句子,抓住“臟——小藍裙”、“亂糟糟——漂亮女兒”、“雜草叢生的庭院——家里的整潔”等的對比,理解“不協調”的含義。老師相機指導學生讀句子。
(2)面對這些不協調,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批注說給大家聽。學生交流批注,老師相機指導讀相關段落如。
3、學生分組討論。“一個月后,一條整齊清潔的街道就出現在這個城鎮上。”為什么一條小藍裙會改變一條街道?(抓住每一次由不協調到協調再引發新的不協調的變化,從而悟出一個道理:一個大的進步往往是從微小的改變開始;我們要善于從生活中去發現美、感受美,進而創造美)
4、猜一猜,這個小鎮還會有哪些變化?(可從人們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等方面思考)
小結:多讓人驚喜的變化呀!所有這一切的改變,只是因為大家的一個共識:每個人都要求自己與美的事物協調一致,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就能創造出更多的美。
四、復述課文
指導學生抓住4次“不協調”記住故事梗概,然后先在小組內講,互相評議,再到班上講。
五、作業
完成練習
三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5
教學目標:
1、 讀通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 自主學習課文,積累好詞好句。
3、 學習課文,說說小藍裙帶來的變化。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 理解課文內容。
2、 說說小藍裙帶來的變化。
教學難點:
聯系實際,談談體會。
教學準備:
課件、錄音。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習生字、新詞。
2、 領情課文脈絡,初知課文。
3、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三、再讀課文,初知課文大意
四、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五、課堂小結
1、板書課題。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錄音范讀。
出示提示,指導學生分段。
(第一段:老師親自做了一件小藍裙送給最努力的小女孩;第二部分:小藍裙給周圍帶來了令人高興的變化。)
3、課文講了一見什么事?
學習生字:讀生字,重點指導。
抽讀生字卡,給生字組詞。
4、指定小組分段朗讀課文。
小女孩得到了小藍裙說明了什么?
你能理解什么是“貢獻”嗎?
5、老師在學期結束時,親手做了一條小藍裙給了一個對班級貢獻的小女孩。下面會發生什么?下節課我們去了解。
讀課題。
質疑課題。
6、聽錄音。
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
根據提示,學習給課文分段。(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8自然段。)
7、自由輕聲朗讀課文。
口述課文大意。
學習生字。
8、小女孩對班級的貢獻最多。
“貢獻”就是為集體做的事情,為班級著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自主學習課文,學會質疑。
2、 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3、 自主積累好詞佳句。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二、講讀第二部分
三、拓展,深化主題
四、總結
五、聽寫生字、新詞。
1、抽讀詞語卡片。
擴詞。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你讀懂了什么?
找出你最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讀。
小藍裙帶來了哪些變化?
你知道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嗎?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事情?
人的雙手可以讓世界改變,只要努力工作,一切都會變得更加美好的。
3、聽寫生字
讀詞語卡片。
擴詞。
4、分段朗讀課文。
自主學習3——8自然段。
小藍裙給周圍帶來了許多變化,小姑娘更漂亮了、家里煥然一新、房屋整潔亮麗了、街道整齊清潔了......
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5、自由發言。
這些變化都是經過人們努力,用雙手改變了自己和周圍的環境。
自由發言。
板書設計:
9、小藍裙的故事
小女孩梳洗——漂亮極了
變化 母女收拾屋子——煥然一新
勤勞的雙手能改變一切
爸爸整理庭院——整潔亮麗
人們整理街道——整齊清潔
三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