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長春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長春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3、體會人們的語言和動作,感受人們對小燕子的關心,受到關愛生命的教育。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人們的語言和動作,感受人們對小燕子的關心,受到關愛生命的教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趣引入
課件播放歌曲《小燕子》,由此引入課題《燕子回家的路》。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課文中的人物都有誰?(板書:田田、韓奶奶、爺爺)
三、深入探究 精讀品悟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⑴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田田關心小燕子的?(語言)她此時的心情怎樣?(高興、驚喜、著急)
⑵ 踮起小腳張望-做動作。
⑶出示課件,理解“甕”的意思,感悟比喻的恰當。
⑷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關心小燕子。
⑸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想象,小燕子焦急等待媽媽回來時,會說些什么?
⑹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朗讀,讀出田田的高興與焦急。
2、學習第二自然段,指名讀文。
⑴從田田的話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⑵田田發現了什么問題?
⑶引導學生體會田田的心情并指導朗讀。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讀出田田的擔心與焦急。(同時教師板書:擔心餓死)。
3、齊讀第三自然段。
⑴田田想出什么好辦法?
⑵田田拉住我的手說明了什么?(激動不己)。
⑶指導朗讀。
4、默讀第四自然段,畫出你體會深刻的句子。
⑴韓奶奶為什么站在門口?
⑵“搶先”一詞說明了什么?
⑶為什么“那叫聲”跟哭聲一樣?(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關心燕子媽媽—看著窗)。
⑷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想象如果窗戶被關上,燕子媽媽進不來,她會怎么做?她心里會想些什么? ⑸隨機指導朗讀,讀出田田焦急與韓奶奶對燕子媽媽的關心。 ⑹分角色朗讀本段。
5、齊讀第五、六自然段。
⑴對韓奶奶的話你怎樣理解。
⑵什么叫“將心比心”。
⑶是用誰的心比誰的心? ⑷指導朗讀。
6、在這個故事里,讓我們看到了田田擔心的小燕子,怕它餓死,韓奶奶關心燕子媽媽,怕她進不來,所以看著窗,而爺爺的話語雖然不多,可他從頭到尾一直陪著田田(板書),幫她想辦法,找韓奶奶,也讓我們體會到了他對燕子一家的關心(板書)。燕子回家的路是一條用什么鋪成的路?(板書:愛心之路)。
7、學習寫作順序,略讀課文,畫出表示時間的詞,總結出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的。
四、回讀賞析 升華感悟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出示課件,你想對誰說點什么?
五、總結全文 續讀延伸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
2、拓展延伸:回去搜集關于人類關愛動物的小故事。
長春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 通過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熱愛與向往,體會人與動物之間和諧美好的情感。
2、 學會寫一類生字7個,認識二類生字。
3、 完成課后練習,復習鞏固詞語,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4、 掌握略讀方法,學習略讀。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訓練略讀。注意字、詞的積累。
教學難點:教學生學會略讀課文,把握課文的順序,通過字詞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節
教學內容:
1、 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 學習一、二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1、板書課題、讀題。
2、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教學新課
1、師范讀課文。
2、生略讀課文,概括課文大意(結合課后第一題)
3、課文有哪幾個主要人物?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4、學習生字。
(1)正音字 壘(lei)甕(weng )窩( wo )嘛(ma)
(2)多音字
jiang(將軍)
將
jiang(將領)
(3)生字
梯:T ti 左右結構 查木字旁
組詞:梯子 云梯 人梯
碌: L lu 左右結構 查石字旁
組詞:忙碌 骨碌
踮: D dian 左右結構 查足字旁
組詞:踮腳
陸:L lu 左右結構 查耳刀旁
組詞:陸地 大陸 著陸
嘴:Z zui 左右結構 查口字旁
組詞:嘴巴 張嘴 快嘴 頂嘴
喳:Z zha 左右結構 查口字旁
組詞:嘰嘰喳喳
餓:E e 左右結構 查食字旁
組詞:饑餓 餓肚子
銜:X xian 左中右結構 查雙人旁
組詞:銜泥 學銜 軍銜
搶:Q qiang 左右結構 查提手旁
組詞:搶奪 搶險 搶救
將:J jiang 左右結構 查 旁
組詞:將軍 將來將要
5、學習二類字。
6、復習鞏固
(1)同桌互相聽寫一類字。
(2)指導書寫。
三、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寫生字,每個字寫一行,組一個字。
第二節
教學內容:
1、 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學生發表自己對文中詞語和句子的獨特感受。
3、 表演課本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排個課本劇,你們高興嗎?那么課文就是劇本,我們首先要把課本讀好、理解好,大家有信心嗎?
二、 自由讀文。
你對文中的那些詞語有獨特的感受?畫出來,先來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三、 你對文中的那部分感興趣?讀給
大家聽。讀的時候要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在此過程中,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a) 分角色朗讀。
b) 自由組合排練課本劇。
c) 課本劇表演。
d) 布置作業。
人類和動物之間友好相處的故事有很多。搜集一下,讀一讀,下堂課進行交流。
第三節
教學內容:鞏固練習
教學過程: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做課后練習題
3、聽寫生字 4、做形近字組詞練習
作業:讀后感
[板書設計]:
燕子回家的路
田田看窗戶關心燕子
我關心
窗戶 韓奶奶
長春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0個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學習略讀方法。
教學重點:認識4個生字,會寫10個字,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學習略讀方法。
教學難點: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學習略讀方法。
課前準備:字卡
教學過程:
一、 興趣導入
(播放《小燕子》歌曲),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燕子住在哪里嗎?你們喜歡小燕子嗎?有一個城市里的小女孩也特別的喜歡小燕子,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她是誰?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設計意圖:新課導入的如何,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情緒、狀態等。采用歌曲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觸動學生的心弦,是學生情緒高漲、精神振奮地投入學習。】
二、初讀課文
1. 師范讀課文
2.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圈出認讀的生字“梯、碌、踮、陸、嘴、喳、餓、銜、搶、將”多音字“擔”。
3. 小組內認讀生字,相互交流識記的方法,解決不理解的詞語,教師巡視。
4. 認讀字卡,檢查自學情況,全班交流不理解的詞語。
【設計意圖:采取復現的方式來鞏固記憶生字,并排除疑惑,為后面的學習掃清障礙。】
5. 指明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們讀得是否正確。
【設計意圖:了解學生讀文識字情況,為他們的進一步學習掃清障礙。】
6.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7. 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你能不能在半分鐘內告訴我?
【設計意圖:引出略讀課文的方法,及其作用。】
三、 指導略讀課文
1. 如何才能更快更準確的找到我們需要的信息呢?今天老師教大家一個好方法-------略讀課文
2. 看書89頁,講解略讀課文的方法:可以從課文的題目入手;從課文里有哪幾個主要人物入手;可以跳躍地看,抓住關鍵詞語;也可以從文章的結構順序入手。提高閱讀效率和質量,要想找到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我們應該選哪個方法,(抓關鍵詞)下面就用這個方法讀一讀,看誰找得快。(時間順序 過了幾天……又過了些天……到了下午……天黑下來了)
【設計意圖:學習方法的目的是為了應用,結合現有的課文進行一個嘗試性的運用,感受略讀的好處。】
總結: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搜集到我們所需要的信息,下節課,我們就用這些方法來共同學習《燕子回家的路》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運用略讀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感受人們對小燕子的關心,受到關愛生命的教育。
2. 培養學生的朗讀、理解、感受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運用略讀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回顧課文 整體感知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一共有幾個角色?主要人物是誰?(田田和韓奶奶)你覺得她們都是什么樣的人?(關心燕子的人)從哪些句子或詞語能體會出來呢?用什么方法能很快的找到呢?(略讀,抓重點句、關鍵詞)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與文本中的人物進行對話,體會思想】
二、 精讀感悟 運用略讀
1. 學生自由讀文,圍繞“田田”,感悟內心
學生匯報:說一說,你是從哪些句子或詞語中體會到的?
預設如下:
(1).“小燕子餓了,燕子媽媽出去找食,什么時候回來呀?”
追問:田田是什么心情?她為什么這么著急?我們應該怎樣讀這句話才能把田田對小燕子的關愛之情表達充分?
(2).“如果誰把它關上,燕子媽媽銜食回來就進不來了,小燕子會餓死的。爺爺,我們想想辦法吧。”
追問:田田為了什么事擔心得不得了?她的擔心有必要嗎?她對爺爺說的話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呢
(3).“二樓韓奶奶家離燕子窩近,我們跟韓奶奶說一聲,大家共同看著這扇窗戶。”
指導朗讀:想出辦法的田田一定激動不已,讀的時候一定要帶著激動的語氣。
(4).田田“搶先說”說明她很著急。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運用剛剛學會的略讀的方法來抓人物的語言,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從而指導朗讀】
2. 自由讀文,圍繞“韓奶奶”解讀文本
學生匯報: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韓奶奶也很關心小燕子一家的?
(1).“韓奶奶正站在門口”可以看出她也十分擔心和關心,擔心的是窗戶被關上,關心的是小燕子被餓壞了。
(2).“有一天窗戶關上了,燕子媽媽的叫聲跟哭聲一樣”,
追問:韓奶奶聽到后什么感受?為什么會這樣想?這叫什么?(將心比心)
3.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將心比心”的含義。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和語句,挖掘背后隱藏的深厚的情感,使學生受到教育,人與人之間要相互體諒、關愛,對待動物也應該有愛心,因為那也是一條生命。】
4如果你是小燕子,聽了他們的談話和想法,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走入文本,與文本對話,加深理解和教育】
三、 回讀課文 積累背誦
1.是啊,人關心動物,動物也同樣會回報人類,我們應該和睦相處,那樣,我們的家園才會更美好,就讓我們重新回到課文,再次感受一下田田他們對小燕子的關愛吧!自由讀課文,把你喜歡的詞語或句子背下來。
2.推薦閱讀: 西頓動物記-- 《紅脖子松雞》 、《獵狗霹靂虎》
板書設計:
燕子回家的路
小燕子餓壞 窗戶關上
田田 : 焦急 擔心
關心
站在門口
韓奶奶 : 擔心 等待
長春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寫“咫”字,并通過造句理解近在咫尺的意思。
2、通過析詞、朗讀、續寫,感受小男孩對弱小生命的關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感悟小男孩的美好善良的品質。
教學準備:課件 詞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整體感知
教師:上堂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認識了本課生字。我想考一考你們的記憶力。我們開火車認讀詞語。
生讀
師:認得真不錯,請同學們再回憶一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小男孩救小魚的事。
二、多元導悟 學習新知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那小魚到底遇到哪些困難?小男孩是怎樣救小魚的呢?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動筆畫出描寫被困在淺水洼里小魚的句子。
師:誰找到了?
生:它們被困在淺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雖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魚兒,也許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用不了多久,淺水洼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兒都會干死的。
師:你們找到的也是這句話嗎?
生:是
師:這句話里有一個四個字的成語,你發現了嗎?一起說。
生:近在咫尺
師:這里的“咫”,是我們這堂課要求會寫的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生:我用形聲字的方法來記,尺表意,只表音。
師:這個方法好。你們也能用這個方法記住嗎?
生:能
師:請同學們認真看老師寫這個字。在寫“咫”的時候,捺要長一些,托住上面的“尺”字,像老師這樣寫兩個。
生:寫
師:同學們淺水洼里的小魚離哪近在咫尺呢?
生:離大海近在咫尺。
師:注意說話要完整
生:淺水洼里的小魚離大海近在咫尺。
師:大海可是小魚的家呀,所以還可以說……
生:淺水洼里的小魚離它的家近在咫尺。
師:家里有小魚的爸爸和媽媽,所以還可以說……
生:淺水洼里的小魚離它的爸爸、媽媽近在咫尺。
師:小魚回到大海,又有了生的希望,所以還可以說……
生:淺水洼里的小魚離生的希望近在咫尺。
師:現在我們把“近在咫尺”放入句子中再讀一讀,體會淺水洼里小魚的心情。
生讀
【點評】:從詞入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既讓學生學會了理解詞語的方法,又能夠透過詞語,體會情感,這樣不僅讀出了詞語表面的意思,還讀懂了詞語背后的東西。扎扎實實地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小魚的命運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那小男孩是怎樣救小魚的呢?默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畫出小男孩救小魚的句子。
師:誰找到了?讀一讀。
生:他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個水洼旁彎下腰去——他在撿起水洼里的小魚兒,并且用力把它們扔回大海。
師:老師也寫了一個句子,誰能來讀一讀?
生:他走得很慢,而且在每一個水洼旁彎下腰去——他在撿起水洼里的小魚兒,并且把它們扔回大海。
師:你覺得誰寫得好呢?
生:文章寫得好。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文章寫得生動。
師:你能通過一個詞語說一說怎么寫生動了?
生1:從“很慢”這個詞語能看出小男孩生怕落下每一條小魚。可老師的句子感覺不到。
生2:我補充,從中能看出小男孩非常有愛心。
生3:從“不停地”能看出小男孩在抓緊時間搶救小魚的生命。
生4:我補充:從中也能看出小男孩很累,但仍然堅持,可以看出小男孩很有愛心。
生5:我從“用力”能看出小男孩生怕力量不夠,沒把小魚扔回大海。
師:你們看,作者用這些詞把事情寫生動、具體了。以后我們在寫文章時,也爭取用到這樣的詞語。那我告訴你這段話里還有一連串的動詞呢,你能找到嗎?
生:走、彎、撿、不停地
師:如果我不說“不停地”干什么,你能做出什么動作?
生:做不出來
師:那“不停地”是動詞嗎?
生:不是
師:再讀一讀,看你能發現嗎?
生:還有扔
師:對了,你們看,作者用這一連串的動詞,把文章寫得非常具體,你也會用一連串的動詞說一段話嗎?
(放幻燈片:小魚游泳)
生:一條小魚在水里游泳,突然他跳出水面,吐出幾個泡泡回家了。
師:有補充嗎?
生:有一天,小魚在水里的游來游去,突然他躍出水面,又鉆了進去,吐出幾個泡泡,搖著尾巴回家了。
師:真厲害,所有的動詞都找到了。誰能像擴句那樣把這句話表述的更生動一些呢。
生:有一天,小魚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突然他躍出水面,又快速鉆了進去,開心地吐出幾個泡泡,搖著尾巴回家了。
師:真好,不但表述完整,而且很生動。
【點評】朱熹曾說過:“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學文既久,自然純熟。”因此說仿寫是一種學習方法,一種主體的再創造,它在客觀上能夠促使學生擴大閱讀知識面,有效激勵學生在不斷地對比、借鑒中吸取養分,觸發靈感,完成“積累——消化——模仿——提高”的知識技能轉化過程。它有利于知識積累、思想認識、語言表達以及審美取向的全面提高。
3、學習3—6自然段
師:小男孩的行為被一個男人看見了,他覺得小魚太多,救不過來,又有些心疼小男孩,所以他忍不住走了過去。現在我就來扮演書中的那個男人,我走到哪兒,誰就扮演小男孩,我們互動一下。
師:孩子,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條小魚,你怎么救得過來呢?
生:這我知道。
師:哦,那你為什么還在救,誰在乎呢?
生1:這條小魚在乎。
生2:這條小魚在乎。
生齊說:這條小魚在乎。
師:這條小魚在乎什么?
生1:在乎自己的生命。
生2:在乎別人把他救出去。
師:難道僅僅是一條小魚在乎嗎?
生:所有小魚都在乎。
師:就像書中說的那樣:“這條小魚兒在乎!” “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師: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生讀
師:同學們,僅僅是小魚在乎嗎?
生1:小男孩也在乎
生2:男人其實也在乎。
師:你在乎嗎?
生2:在乎
師:你們都在乎嗎?
全班學生:在乎
三、激情演繹 情感升華
師:是啊,動物和人一樣都有生命,世間的一草一木都有生命。(看圖片放音樂)一粒種子從地面鉆出展示了生命的堅強;蝴蝶破繭而出呈現了生命的美麗;獅子媽媽收養小羚羊超越了愛的界限;汽車為了不傷害天鵝一家堵車長達一小時之久體現了對生命的關愛。其實每個生命只有一次,就像二月的鮮花美麗而短暫,所以我們應當學會關注生命,熱愛生命。(板書:關注生命 熱愛生命)
四、發揮想象 讀寫結合
師:現在小魚又回到了美麗的大海,生活的怎么樣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放許多小魚游泳的畫面)
師:小魚又回到美麗的大海,……我們把這個故事編下去好嗎?
生寫
師:誰能把你編的故事讀給大家聽。
生:小魚兒得救了,它們被送回了美麗的大海。它們的內心充滿了感激,它們在想:謝謝你!小男孩,你救了我們的命,我們一定會報答你的。魚兒們把自己的經歷告訴了自己的伙伴,魚兒們聽過后,都下決心要報答這位善良的小男孩。
有一天,小男孩在海邊金色的沙灘上玩耍,一陣海浪翻過,小男孩被卷入大海,魚兒一看,號召成群結隊的魚兒們都用盡力氣把男孩從海里抬了過來,男孩緩過來之后說:“謝謝你們!”小魚兒們搖搖頭,擺擺尾,好像在說:“不客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從此,他們成了好朋友。
師:如果你能加入小男孩被卷入大海后,是如何掙扎?如何呼喊的?會使文章銜接更自然,更生動。誰還愿意來讀一讀你的文章 .
生:小魚得救了,又回到了美麗的大海,它們一起在海面上躍出了一條優美的弧線,似乎是在對小男孩表示感謝。望著可愛的小魚,小男孩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他大踏步的向海洋管理處走去,他要向管理人員提出建議,在海邊設置防護網,以免有更多的小魚被卷上岸來。管理處的人員被小男孩的愛心感動了,他們采納了小男孩的意見。從此海邊再也沒有見過被卷上岸來的小魚。
師:老師代表所有小魚感謝你,因為你這樣寫不光是要救今天被困在淺水洼里的小魚,你更是采取措施要救整個大海里的小魚。同學們,掌聲表揚我們這位“愛心”大使。
【點評】課文有時在人物的心理活動處留下“空白”,有時在故事的結尾處設下懸念,有時在人物對話和動作中安排省略,有時在事件情節之間出現跳躍,這些空白、懸念、省略、跳躍本身是有內容的,可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去“補白”,只有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習課文中的語言,擴大學生的“內存”,這樣,學生的語言才會得到發展。
五、通讀課文 回歸文本
師:小男孩的善良感動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再次回到課文中,去感受小男孩的善良品質。
生:讀全文
四、布置作業 課外延伸
找有關關愛小動物的故事,口語交際課時交流。
長春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根據課文內容,分角色朗讀對話,讀出語氣。
2、在閱讀過程中積累 “盡管……卻……”等關聯詞。
3、理解課文內容,從中感受小男孩的善良,教育孩子學做關心他人、關愛生命的人并從中明白只要主動關心、幫助他人,就能得到快樂。
教學重難點:體會小男孩關愛生命的美好心靈
教學程序:
一、談話、復習導入
師:孩子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條小魚在乎》,齊讀課題。回憶一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歸納文章主要內容并反饋)(板書:小魚、小男孩)
二、新課教學
1、師:現在請孩子們拿上自己的鉛筆,再次默讀課文,把你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勾畫出來。(生一邊默讀課文一邊勾畫)
請你們把自己勾出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從中體會到什么?
2、師:孩子們,現在請你們把自己內心的感受和小組的伙伴們交流一下,等會向全班同學匯報。
(各小組展開討論,師巡視輔導)
(二)小組匯報:(遵循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進行匯報)
1、反饋:第一自然段(多媒體出示此段主要內容),感受這些小魚的可憐,淺水洼離大海那么近,它們卻回不去,它們肯定很著急。
(出示多媒體圖片)理解“淺水洼”,在一個個淺水洼里有那么多的小魚兒,陽光炙烤著、沙粒逐漸升溫、水洼里的水越來越少,聯系學生自身,如果此時此刻的你、你、你們就是這小魚中的其中一條,你們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生反饋:我覺得生不如死、我不想就這樣死去、我多么想再回到大海去啊……
師:此時此刻,小魚的心情和你們是一樣的,痛苦、難受、可憐,那么就請你們帶著這樣的感受來讀一讀這段文字吧。(學生有感情地齊讀此段)
2、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多媒體出示此段主要內容),體會這個小男孩這么小,他還不停地彎腰撿魚,很累。
師:孩子們,在小男孩救小魚的過程中,作者用了一連串的動詞來描寫,請你們拿出鉛筆在自己的書上圈出來,并感受小男孩的“累”。(生反饋)
師:孩子們,通過課文我們知道了小男孩救小魚很累,可是再累他還是堅持了下去。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再去讀一讀這部分吧。(指明讀)
3、繼續匯報第三段
師:海灘上有那么多的小魚,小男孩能救完嗎?那怎么辦呢?我想請喜歡這部分的小組同學來幫幫我,愿意嗎?(生愿意)
生:小男孩心里可能會想:管他喲,能救多少就救多少吧!
師追問:從哪看出,先生說水洼里的魚救不過來?
生:“成百上千條” (多媒體出示此句話,理解詞語“成百上千”:形容數量很多。生活中還有那些詞語也表示很多的意思呢?——許多、成千上萬、不計其數)
師:哦,我懂了,就算小男孩就不完全部的小魚,但是至少他盡力了。謝謝你孩子!
理解此句:“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他不是沒有禮貌,他是怕耽誤了時間,因為他太想多救一些小魚兒了!
4、學習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多媒體出示此段內容)。
師:孩子們,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次讀一讀這兩段文字,你覺得怎么讀好就怎么讀。(自由讀后再齊讀)
理解小魚在乎什么呢?——小魚在乎它的生命!小魚還在乎別人對它的關心,在乎別人對它的幫助。
聯系孩子實際生活,談談自己在乎的事。(生反饋)
師:好!下面我就要問一問你們這些小魚了,剛才你們被困在水洼里,現在終于被送回大海了,此時你們的心情怎樣?(生反饋:幸福、謝謝那個小男孩)
師:如果你就是海灘上的那個小男孩,你們會不怕累地救那些小魚兒嗎?(會)
老師相信你們!再次讀一讀最后一段文字,理解“省略號”在文中的意義。
師:孩子們,課文學到這,你覺得除了小魚在乎自己的生命,還有誰也在乎他們的生命?(小男孩)我們就來分角色讀一讀它們的對話(3-6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想你們還有沒有什么想說的?
生:我要向小男孩學習……
師:你認為先生應該怎么做?
三、課堂小結
師:你們說得都很好,是呀,生命無論大小,都是可貴的。都值得我們去珍視,哪怕它小到一棵草,一朵花,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我們都不應該忽視它,應該給予他們盡量的幫助。一頭大象和一個小螞蟻,他們的生命是同樣大小的!
四、作業設計
寫寫小魚被救回大海之后又發生的事情。
長春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