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下冊三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部編下冊三年級語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部編下冊三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長句子,并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爾”造句。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奪目、百花爭艷、波光粼粼”等詞語。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4、通過課文中優美詞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能運用單元提示語中讀懂長句子的方法,能正確地理解長句子的意思。指導感情朗讀課文。理解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
課前預習:
1、熟練地朗讀課文。
2、詞語: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熟練地朗讀課文。能用“增添、”“偶爾”造句。
3、學習單元提示,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方法,并運用該方法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教師念兒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靈巧,拖著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飛,剪柳條,柳條搖。一幅圖畫剪好了,春天風光多美好。
2、同學們,春天,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喜歡燕子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燕子》這篇課文。這篇文章是作家鄭振鐸寫的,請打開書,誰來讀讀。
二、初讀課文體會。
1、明確自學要求。
(1)讀準注拼音的生字,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認真寫幾遍。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新詞語,指名認讀,全班齊讀。
(2)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這篇文章寫的確實很美。下面仔細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腦子里浮現出來的燕子是什么樣的。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3、師:這自然段是一句長句子,我們怎樣讀懂一句長句子呢?大家先來看“單元學習提示”
4、讀懂長句子的步驟怎樣?先……再……,用線劃出。
5、下面我們就用“單元學習提示”中的方法來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再讀這一段。
6、問:這句話寫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樣的?
7、句子中用“烏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歸納學習這句長句子的方法。
9、指導感情朗讀這一段,歸納段意。
四、進行“畫圖、說話”訓練,深入體會。
1、我們能不能把鄭振鐸寫的燕子畫下來?我請一個同學讀第一段,咱們一起畫,怎么樣?不過讀的時候,要慢一點。
2、同桌的同學互相介紹一下自己畫的燕子。
3、誰愿意到前邊來把自己畫的燕子向介紹一下?
4、大家注意沒有,作者怎么沒寫眼睛、嘴,是疏忽了嗎?
5、這告訴我們,描寫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寫。
6、朗讀第一自然段。
五、指導用用“增添、”“偶爾”造句。
1、理解詞義——說說“增添、”“偶爾”的近義詞。
2、指名造句。評議。
3、書面練習造句。
六、布置作業。
作業本1、2、3、4、6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2、3、4自然段,運用“單元提示”中的方法讀懂長句;背誦第4自然段。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寫的是什么?(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趣)
2、我們先來學習第二句,齊讀。
(1)這句句子是句長句子,用學習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學?
(2)說得很對,那么“黃綠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讀句子“黃綠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為什么把柳芽比作“黃綠眉眼”,為什么不就說嫩芽?
(柳樹睡了一冬天,發的芽就像睜開的眼睛)
3、學習第三句句子。
(1)我們再來看看第三句寫什么?指名同學讀句子。
(2)要求學生用理解長句子的方法來理解。
(3)指名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長句子的。
師:什么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形成的?其它詞語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趕集”?
師:去買的,還有賣的,都叫趕集——請說說趕集的情況,再想想趕集和春天的草、葉、花生長和開放有什么相似之處。
師:古人說:“紅杏枝頭春意鬧”,春天,萬花盛開,確實給人以熱鬧的感覺。
(5)齊讀第三句。
4、學習第四句。
這么熱鬧、美麗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請大家朗讀第四句。
(1)誰能簡單地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師:同學們,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詩人寫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這樣說,少了燕子,春天會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飛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
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書:斜、掠過、唧)
3、師:一個“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而且寫出了小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掠過”這個詞字典里怎么解釋的?
4、你從中看出了什么?讀讀這個詞所在的句子,體會體會。
5、我們從“唧”這個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還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飛得“輕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讀一遍,看誰讀得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優美。(學生練讀)
8、師:“那小圓暈就一圈圈地蕩漾開去”要讀得慢一點,要有個想象的余地,誰再把這句讀一讀?
師:“小圓暈”是什么?想過嗎?
師:作者為什么不說“小圓圈”而說“小圓暈”“暈”是什么意思?想過嗎?
師:“暈”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過云層折射出來的七彩圈,你們見過日暈或者月暈嗎?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點水蕩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暈、月暈。不但作者筆下的燕子美,就連這小圓圈也是美的!咱們再讀讀這一句,領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讀了第三自然段,我們知道燕子飛得很輕快,姿態很優美。我們接著讀第四自然段,看看寫的是什么,誰讀懂了誰說。
2、指名說。
部編下冊三年級語文教案2
一、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俊俏、聚攏、增添、倦了、音符"等詞語,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燕子》教學設計。
2、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體會狀物文章的寫作特點。
3、積累好詞佳句。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能力。
2、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能力。
3、通過摘抄喜歡的句子,培養學生對語言的積累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對課文的賞析,激發學生對美麗的自然景觀的熱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課文的語言文字之美,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美景。
二、學法引導
(-)教師教法
為完成本課教學目標,宜將情境教學法貫穿教學始終,并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感情朗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等教學方法完成本課教學。
(二)學生學法
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讀書方法,通過"讀一讀、議一議、演一演、畫一畫、寫一寫"等方法學習本課。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著重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
2、學會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二)難點
理解課文中兩個重點句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和"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
(三)疑點
1、為什么說"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2."電線"為什么像"五線譜"?"燕子"為什么像"音符"?
(四)解決辦法
教師通過簡筆畫和電化教學手段,再現小燕子的形態、叫聲、飛行,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潑可愛,并運用學到的描寫小燕子的方法,練筆寫其他的動物。對于較難理解的句子,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和自然環境中體會句子的含義,并通過感情朗讀加以理解和體會。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引人新課
同學們,當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的時候,是誰從遙遠的南方飛來,為春光增添了生機?(燕子)誰見過燕子?它是什么樣子的?燕子是一種美麗可愛的小鳥,它在田野里、在小河邊、在村子里飛翔,打扮著春天。你想進一步了解它嗎?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描寫燕子的文章。
(板書課題:l燕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l)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
3、匯報交流自讀情況。
(1)抽讀生字詞卡片,可采用齊讀、搶讀、開火車讀、比賽讀等多種方式使學生讀熟生字詞。
(2)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3)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深入探究,質疑解疑
1、細讀課文,思考并勾畫理解: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
2、小組內討論交流,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待全班交流時共同解決。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1)議答: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
(課文是從燕子的外形、燕子為春光增添生機、燕子的飛行、燕子的停歇四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
(2)在議答燕子每個方面的特點時,可讓學生談一談你最喜歡燕子哪個方面的特點,并說出喜歡的理由,學生提到哪個方面的特點教師就引導學生議答理解相應的段落。
4、匯報交流對第1自然段的理解
(1)"我非常喜歡小燕子的外形,因為它長著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看起來是那么活潑可愛"。
(2)"湊"是什么意思?(幾個方面合起來。)
(3)教師提供媒體演示,幫助學生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及理解"湊"字的意思:點擊電腦課件,通過電視屏幕顯示小燕子外形圖。(邊敘述邊演示)"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使圖中燕子渾身烏黑的羽毛閃動。)"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使翅膀閃動。)"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閃動。)這幾個部分合起來就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一個"湊"字使文章頓顯生動,可愛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4)指導感情朗讀:誰能把小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讀出來?
(5)背誦第1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指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二、探究第2自然段
1、默讀思考:課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來表現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詞語。
2、理解"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3、在學生議答中,教師完成如下板書:
教師邊板書邊幫助學生理解本段內容,板書的形狀猶如一朵鮮花,體現一種美感,有助于學生體會到春景的美,并利用板書展示的形象幫助學生理解"趕集"和"聚攏"這兩個詞。
4、指導感情朗讀。
三、探究第3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這段是從哪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飛行),燕子飛行時有什么特點?
著重理解"掠"、"沾"這兩個動詞。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可讓學生將課本翻開,將其想像成燕子的一對翅膀,將桌面想像成湖面,模擬燕子飛行。學生根據課文中的描述和插圖,喚起頭腦中有關鳥兒飛行的記憶表象,仔細揣摩,互相糾正。正確的做法應是:輕輕扇兩下"雙翼",然后展開,快速均勻地向前滑行,再將書的一端點一下桌面。這樣學生就深刻地理解了"掠"字的含義。
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觀察和描寫燕子飛行的?(上→下)
3、指導感情朗讀
四、探究第4自然段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最喜歡的詞、句子。
2、交流,重點賞析"幾痕"、"五線譜"等詞。
(1)辨析"幾痕"和"幾根"。
(2)教師在黑板上畫兩組線,幫助學生理解。
("幾痕"寫出了電線很高很遠,看上去淡淡的,隱隱約約的。)
(3)體會為什么說"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
(4)教師在兩組線上再分別添上幾筆:
(教師利用板畫進行巧妙的點撥,勝似講解,因講解難說清楚。)
(5)理解"春天的贊歌",課文最后一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贊美春天充滿生機,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滲透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教育
1、學了本課,你有何感受?
(愛護鳥--人類的朋友,保護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拓展延伸,自由創造
1、大家都特別喜歡燕子,尤其是學了本課后,每個同學心中都有自己可愛的燕子的形象,你能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表現你心中的燕子嗎?可以畫一畫、寫一寫、捏一捏、刻一刻、拍一拍(拍攝)…下周我們舉行一次"燕子"展覽會。
2、"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的景象?想一想,然后寫成一篇短文。
(以上兩題自主選擇一題完成)
七、記憶生字,指導書寫
1、在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記憶生字的。
2、指導書寫,重點指導"倦"、"添"等字。
八、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把你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
部編下冊三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要求]
一、通過燕子在春天里飛翔的美景,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起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鞏固生字,理解本課生詞:俊俏、陽春、盛會、生趣、掠、偶爾、蕩漾、光彩奪目、百花爭艷;體會比喻、擬人在課文中的作用。
三、讓學生懂得本課有層次地描寫畫面的特點;并通過有順序地看圖和描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象力。
四、能有表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
[課前準備]:一張剪紙。一張燕子的剪影。一張掛圖。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導入。范讀課文。自學課文。講讀課文一、二兩節。
第二課時:復習生字。講讀課文三、四節??偨Y全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案# 導語,激起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小朋友,春天來了,有一種美麗小鳥從南方飛來了。你們知道那是什么鳥兒?(學生回答后,板書課題,并提示學生寫"燕"的""一短橫不能丟。)
你們看見過燕子嗎?燕子是一種非常可愛的鳥,它在春天里飛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這篇課文,就把這種美的情景寫出來了。
怎么美呢?聽老師讀課文。
二、范讀課文。
三、讀后學生主動談感受。
四、自學課文。
老師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歡讀這篇課文,現在就請你們自讀課文,看你們能讀懂多少。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圖,看了插圖還不懂就做上記號。(復習自學符號之一,表示疑問的:"_____?"
五、指導看圖。
小燕子在空中飛著,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飛到西,我們不大容易看清楚,現在就請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樣。(出示燕子的剪紙,學生觀察。深藍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猶如燕子在藍天飛翔。如右圖)教師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順序觀察的。
觀察后口述。
(結合學生回答,教學"剪尾""雙翼""兩翼""翼尖",并根據學生回答,點明觀察順序。)
六、講讀課文。
第一節
1.現在我們來看課文上是怎么來寫燕子的模樣的。請一個小朋友讀一讀。
2.指名朗讀第一節。
3.課文上寫燕子的模樣是從什么寫到什么?也就是敘述的順序是怎樣的?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羽毛翅膀尾巴)
4.教師指點:也就是從全身寫到局部。
5.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個部分長得怎么樣呢?我們大家一齊輕輕地讀課文。
6.你們覺得燕子長得怎么樣?從哪些詞語里可以看出為,把有關詞語畫下來。(復習自學符號之二,表示重點詞句)
7."俊俏"是什么意思?"俊俏"即"樣子好看"。
8.指導朗讀:同學們已經看出來了,從"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寫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語調柔和一些,聲音輕些。(示范)
學生各自練習,然后再指名讀。
9.現在我們來體會體會,這一小節最后一句話在小節中起了什么作用?為什么說"湊"成了?
教師指點: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來就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這一句在小節中起了一個概括的作用,朗讀時,音調可提高些,不過那"小燕子"的"小"要輕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愛。
10.另外,這一節三個量詞用得很準,哪三個?("一身""一對""一個")
11.現在我們輕聲齊讀這一小節,注意這些量詞的用法。
第二節
1.這么活潑可愛的燕子,在春天里從南方飛來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請同學們看圖。(出示放大插圖)
2.指導看圖。
提示觀察順序:觀察圖畫,我們可以按照什么順序觀察。(由近遠;由上下)
3.現在請同學們當小燕子,這時候,你們從南方飛來了。啊,春天是這樣的美,你們得仔細地欣賞一下。(讓學生擔任角色,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境,這樣,學生的觀察伴隨著情感,同時對教材產生親切感。)
4.誰能把你們觀察的美景說出來。(教師提供#教案# 導語:"春天來了,我們從南方飛來了,_________。"進行語言訓練。)
5.學生口述。
6.現在我們再來看課文上是怎么寫的。你們看課文,再對照圖,看課文上寫春天的美景,寫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詞語畫下來。
7.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雨風柳草葉花
8.請小朋友再讀課文,這些景物,我們用最簡單的說法,怎么把它們聯成句子。
(學生回答后出示小黑板:三月,下過雨。風吹拂著柳、草、葉、花,都聚攏來,形成了春天。)
我請一位同學念念是,并說說感覺。
9.你們覺得這樣寫很干巴,沒有美感,那么課文上怎么寫的呢,請同學們自學,讀一讀,再比一比。課文上寫的和黑板上的這一段意思相同,但又有怎樣的不同呢?
△"三月","陽春三月","陽春"即明亮的充滿陽光的春天。這是春天的一段時間。
△"下過雨"下過什么樣的雨呢?("細雨""蒙蒙的細雨")加上一個"細",一個"蒙蒙的"我們就覺得怎么樣呢?
(這就寫出了春雨的特點,學生可能聯系到學過的古詩和散文來回答:如煙如霧;春雨潤物細無聲;沾衣欲濕杏花雨;像牛毛、像細針)
△"風吹拂著柳",(通過逐步遞加附加成分,引導學生了解這一長句的含義。)
①怎樣的風,怎樣的柳,在前面加上一個字。"微風吹拂著柔柳"加上一個字,就覺得柳枝兒在微風中飄動起來了。課文上它寫出柔柳的色彩、姿態、數量,非常生動形象,誰能說說。
②微風吹拂著什么樣兒的柔柳?("微風吹拂著才舒展開眉眼的柔柳",什么顏色的眉眼?"黃綠"的色彩,使我們感到柔柳是那樣青嫩。)這里運用了什么的法,這樣寫給我們什么感覺?(這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柔柳也有眉有眼,這樣一定就把柔柳寫活了,而且好像是才睡醒了一般,舒展開眉眼。)
③不是一條、兩條,而是千萬條,真是美極了。(板畫:春風楊柳)
④朗讀全句,指導節奏:"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
⑤這一句描寫的情景和學過的哪首古詩意境是很相似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陽春三月,細雨蒙蒙,微風輕輕,柳枝飄蕩。課文接著寫了草、葉、花,你能在這些景物的前面加上適當的詞語嗎?可以是表示色彩的,也可以是表示姿態的,也可以是既表示色彩又表示姿態的,甚至數量的,課文上?quot;各種鮮艷的花",你也可以具體說說什么花怎么樣:
( )草______________
( )葉______________
( )花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
△現在你們想,我可以用一個什么詞兒來形容這春天的花兒草兒色彩?("光彩奪目",明亮的色彩非常耀眼。)
△這么多美麗的花兒一起開了,好像在比誰最美,我們又可以用一個什么詞兒來形容?("百花爭艷""艷":色彩鮮明而好看;"爭":比。)
△小草兒,綠葉兒,各種美的花兒,都一起趕到春天里來了,課文上用了一個什么比喻?(_____ ______ ______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釋:"趕集",本來是指農民們帶著各種農副產品,從四面八方集中到一個小鎮上來賣,這叫"趕集"。這里的"集"主是指"集市"。是"趕集",注意這個"趕"字,有一種唯恐落后的意思。
你們看這一句運用了幾種修辭手法?說"像趕集似的聚攏來",我們覺得怎樣?教師小結:這樣一比喻、一擬人,好像我們也看到了花兒、草兒,一下子都趕到春天里來了。這就寫了春天樹木的茂盛,花草的繁多,充滿了生氣,一下子趕到春天里來了。
△指導朗讀這幾個句子。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知道了這些詞語和修辭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讀時要突出些。不過突出并不是等于用重音,要根據描寫的事物狀態的不同,決定輕讀還是重讀。如"蒙蒙的""細雨""微風""柔柳"是輕柔的狀態,應該怎么讀呢?而"像趕集似的""百花爭艷",又應該怎么讀呢?(結合示范)
△學生練習
10.你們這些小燕子看到這樣的美景,心里想說什么?("趕")
△"趕來做什么"?趕來加入這百花爭艷的盛會,注意是"盛會",盛大的集會:什么的盛會?百花爭艷的盛會。?quot;百花爭艷的盛會"這一組詞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啟發學生回憶在春天里觀察的景象,進行想象,然后加以表達。教師提供#教案# 導語: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_。)
△這百花爭艷的盛會,小燕子也趕來參加了,為什么說"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釋:生趣,很有生氣,很有情趣。
指點:注意這兒是"增添生趣"。因為春天本身已經很有生趣了,所以說是"增添生趣"。
11.指導朗讀。這一段描寫了一幅美麗的春天的圖畫,我們怎么來朗讀呢?欣賞讀,把好詞佳句畫下來(復習自學符號之三,表示好詞佳句的:~~~~~~~~~~)
12.現在我們大家再看看圖,再體會燕子在春天里飛翔的美景,請一個小朋友朗讀。
13.指導背誦。
△理清層次,一共四句,第一句,寫季節、細雨;第二句,寫微風吹拂著柔柳;第三句,寫了草、葉、花;第四句,寫燕子。
練習背誦。
七、練習。
扮演角色口述。(通過表演,在情境中對話,以鞏固新課。)
同座二人,一人扮燕子媽媽;一人扮小燕子。
要求從春天來到說起,說到小燕子在春天里所看到美景。注意學習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最后說到春天這么美,我們也趕著去參加這盛會。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俏(俊俏)、伶、俐(伶俐)、唧(唧的一聲)、偶(偶爾)
復習朗讀;輪讀一、二兩節,讀一遍。
二、講讀課文。
第三節.
1.導入:課文第一節寫了小燕子的形狀;第二節寫了燕子在春天里飛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那么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什么樣的生趣呢?這一課我們就來學習三、四兩節。我們再來看看這幅美麗的圖畫。
2.指導看圖
我們先看正在飛行的燕子。圖上畫了有在高處飛的,也有低處飛的,我們可以按照什么順序觀察呢?(由上下)
高處的燕子在怎么飛;低處的燕子又在怎么飛呢?
3.看課文上是怎么寫的,誰能用最少的字,概括出燕子飛行的特點。(快,美)
4.課文中哪些詞語告訴我們,燕子飛得快?(板書:掠、唧……的一聲、已經……)
如果說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里飛過"和"掠過"有什么不同?
5.過去我們學的《翠鳥》一課,寫翠鳥飛得快,怎么定的,記得嗎!(疾飛、一剎那、一瞬間、像箭一樣飛過去)。
6.誰能根據書上描寫的內容、畫面,聯系平時你所觀察到的想象一下,說說小燕子飛行怎么快、怎么美?上面這些詞語注意運用。
提示:這一節開頭,簡單的兩筆"在微風中""在陽光下"描寫了春風輕輕,春光明媚的畫面。這是燕子飛行的背景,小朋友描述的時候,也要把這情景描繪出來。
7.學生口述。
8."掠""唧……的一聲"等詞語注意用上。我們看這些詞語還可以在哪兒用上?如果象聲詞"唧……的一聲,用不上,可以換上"砰……的一聲""嗤……的一聲""嗖……的一下"等等。反正用來形容某動物或其他事物運動速度的快。(引導運用)
9.我們再來看課文,你覺得這一節中哪一句寫得更美些?"還有幾只橫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就一圈圈地蕩漾開去。"
這個長句子,誰能學習上一節老師和你們一起討論的"微風吹拂著……"那個長句子的方法,說說這個長句子,主要意思是什么?加上什么,使我們感到什么?加上什么你覺得怎樣?
學生學習自己講書。
釋:蕩漾,水波起伏。(板書:蕩漾) 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理解。
燕子飛行這么快、這么美,我們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它?
( )的燕子(伶俐可愛,非常靈巧,聰明。)
10.看圖作接近原文的復述。(課文第三節)
照應:這就是寫小燕子以它飛行的靈巧、輕快、優美,給春天帶來的生趣。
第四節.
1.上節寫燕子飛行的美,其實燕子停在那兒又有另一種美。
2.看圖,你們覺得停在電線上的燕子,這情景象什么?
3.課文上打了一個很美的比喻。
"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quot;你們想怎么像曲譜?……
△為什么說是"幾痕電線"不說"幾根電線?(板書:幾痕)
△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這電線上,這"落"字你覺得怎么樣?(板書:落)
從高處到底處;由動到靜,把燕子伶俐輕巧的動作寫出來了。這一個"落"字用得真好。)這燕子像小黑點,正像那一個一個音符。
△課文最后不只說"這多么像曲譜啊"還加上"正待演奏的",你覺得好在哪兒?這使你產生怎樣的聯想?(板書:像正待演奏的曲譜)
4.齊讀第四節。
5.指導朗讀:你們說第三節是寫燕子的什么美?第四節又寫燕子的什么美?(飛行的美,即動態的美;停息的美,即靜態的美。板書:動態靜態)這兩節就具體寫出了燕子給春天帶來的生趣。寫動態的美,朗讀的速度應該怎么樣?語調也可以怎么樣?第四節,寫靜態的美,速度和語調又應該有什么變化呢?語氣適當加強些。
朗讀全文
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從燕子的外形,寫到燕子在春天里飛來了,接著從燕子飛行的美,又寫到它信息的美。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為有了燕子,更有生趣;而燕子因為有了春天的襯托,又顯得更矯健。
四、練習:《燕子的自述》
1.模樣2.趕來了3.飛行4.停息
部編下冊三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認陶、罐等10個生字。會寫驕、傲等11個生字。直到書寫傲、虛兩個字,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虛字第三筆是橫鉤,能正確讀寫謙虛傲慢懦弱代價等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能找出表現陶罐和鐵罐神態與動作的語句,并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規自己的短處的道理。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教學難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2-9節,理解課文講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去和別人的短處比。
教學準備:
陶罐和鐵罐的頭飾、學生熟讀課文畫出對話、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生字入手,導入新課
1.師板書“缶”字。(出示缶的圖片)
(1)大家想一想,這節課中哪幾個字帶有缶?
(2)教師隨機板書。
2.大家見過陶罐嗎?
(1)(屏幕出示陶罐圖片)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口小肚子大的罐子。
(2)(屏幕出示鐵罐圖片)手指屏幕,這是?
3.這節課講的是誰和誰之間發生的故事?
(1)陶罐和鐵罐。
(2)生隨教師板書課題(補充缶)。師指導“罐”的寫法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將難讀的詞語畫出來,多讀幾遍。
(1)生自由讀課文,圈畫生字。
(2)出示詞語,個別檢查。
爭辯惱怒御廚羞恥懦弱陶罐奚落輕蔑
掘開樸素流逝宮殿相提并論和睦相處
預設點:
(1)重點指導懦弱、輕蔑、奚落、樸素的讀音
(2)虛,陶、罐的缶字書寫要窄一些。
(3)出示和睦相處:
[chǔ]
1.居住
2.存在
3.跟別人一起生活
4.決定,決斷
[chù]
1.地方
2.點、部分
3.機關部門
師提問:在和睦相處中“處”讀哪個音?
(3)生齊讀、小老師領讀、同桌互查。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多種方法來識記生字。多音字根據不同的意思來辨別在此處的讀音,加深學生的印象,拓寬學生知識寬度?!?/p>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后小組討論。
(2)出示課件,補充課文內容
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個罐子,鐵罐仗著堅硬,常常()陶罐。若干年后,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而鐵罐卻()。
三、再讀課文,畫出對話
1.找一找,陶罐和鐵罐一共發生了幾次對話?
2.生找到對話畫出來,讀一讀。
3.將畫出的對話多讀幾遍,嘗試畫出表示人物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四、指導書寫回歸文本
1.學生隨機交流表示人物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2.指導“驕傲謙虛懦弱”的書寫。
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虛字第三筆是橫鉤。
3.把詞語送回到對話中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品讀對話
1.(出示圖片),經過上節課的學習,請你觀察人物的表情和神態,說說故事中的兩個主人公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1)生自由交流
(2)課文哪一處讓你感受到鐵罐非常驕傲?
(3)原文中鐵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由你“對陶罐和鐵罐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問題切入復習導入新課,學生回答后順勢進入對話,幫助學生更好的品讀?!?/p>
2.出示對話
“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不敢,鐵罐兄弟?!?/p>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變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p>
(1)小組分工朗讀課文,注意讀出陶罐和鐵罐的不同語氣。
(2)請一個小組匯報朗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他們是否讀出了陶罐和鐵罐的不同特點。
(3)結合學生的朗讀,進行評議,點撥理解。
預設點:
(1)你覺得鐵罐有什么特點?找出表現他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2)你覺得陶罐有什么特點?找出表現他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設計意圖:本處教師扣住學生的朗讀,引導領悟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克制,同時在朗讀中幫助學生歸納出理解詞語的幾種方法:如聯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義詞理解“謙虛、懦弱、輕蔑、爭辯、惱怒”;通過表演朗讀來理解表示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二、隨堂練筆整體感悟
1.出示對話
“何必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這里并沒有寫出陶罐和鐵罐的神態,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鐵罐當時說話的神態?
出示:“陶罐()地說”
“鐵罐()地說”
(2)在書本上寫寫,讀讀
指名同學分別說說鐵罐和陶罐的神態,說好后讀一讀。
同桌兩人,也分別加上神態,再來練習一遍。
『puxuewang.com』
2.出示完整對話整體感悟
(1)同桌自由練習對話
(2)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3)個別展示朗讀(戴頭飾)
三、以讀代講總結寓意
1.課件顯示第10自然段,“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生了許多事情?!?/p>
(1)齊讀后點紅“流逝”,
學生利用近義詞來理解。教師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句子來理解。
(2)許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么變化?
2.生快速默讀課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內容。
(1)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潔、樸素、美觀。
(2)連鐵罐的影子都沒見到。
3.你想對陶罐和鐵罐說些什么呢?
(1)陶罐,我想對你說
(2)鐵罐,我想對你說
四、鏈接閱讀
1.讀通課本20頁《北風和太陽》
2.說說故事中的北風和課文中的鐵罐有什么相似之處。
小結:人們都說,預言是現實生活的投影,聯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短展藓丸F罐》以及《太陽和北風》兩篇寓言故事都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多發現別人的(),正視自己的()。這兩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下課多讀一讀,相信你們收獲更多。
板書設計:
6.陶罐和鐵罐
陶罐鐵罐
謙虛而不懦弱驕傲自大
部編下冊三年級語文教案5
知識與技能
1、會認6個生字,理解奚落、傲慢、輕蔑、惱怒等詞。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細讀課文,把每部份的內容讀懂,從而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4、讀懂課文內容,學習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讀一讀,整體感知。
2、議一議,了解內容。
3、品一品,理解品味。
4、演一演,加深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正確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做人道理。
三、教學準備
教師在教學本課前,準備陶罐、鐵罐的實物以及陶罐、鐵罐的頭飾,生字卡片、教學課件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剛才老師讓你們觸摸了我從西藏帶來的非常漂亮的罐子,現在我想請幾位同學來說一說這兩只罐子有些什么特點,好嗎?(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板書“堅固”“易碎”兩個詞語)
同學們通過觸摸,發現了兩只罐子的不同特點,你們真是一群善于觀察、愛動腦的孩子!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道去認識兩只特殊的罐子,他們是國王御廚里的一只陶罐和鐵罐,在這兩只罐子身上發生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9課,陶罐和鐵罐(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一)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二)出示生字卡,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三)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
三、精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課文
(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然后告訴大家,從對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相機指導)
(二)從兩個罐子的對話中,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學生質疑)
(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為以下幾個問題
1、鐵罐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3、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四)哪位同學來回答第一個問題,鐵罐為什么要奚落陶罐?
生自由回答,教師相機指導。
師:鐵罐正是仗著他堅硬的特點,非常驕傲,常常奚落陶罐。
板書:驕傲
師:誰能結合上下文,說說你是怎樣理解“奚落”這個詞的?
生自由回答,教師視情引導學生。
(五)下面我們一道來解決后面兩個問題。
1.分角色讀陶罐和鐵罐的對話部分,理解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1.)生:“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出示課件1:
師:同學們覺得這時鐵罐的態度是怎樣呢?
生:傲慢
板書:傲慢
師:誰能用傲慢的語氣把這句話讀一讀?
(學生試著用傲慢的語氣讀。)
(2.)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出示課件2:
師:這時鐵罐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生:輕蔑
板書:輕蔑
師:請同學們帶著輕蔑的神態讀一讀好嗎?
學生用輕蔑的神態練讀。
師:同學們表現的真好!老師也想用輕蔑的神態來讀一讀這句話,哪位同學愿意和老師合作呢?(師生合作完成對話2)
(3.)師:鐵罐奚落陶罐的句子還有哪些?
(學生找出句子“住嘴…………在這里”)
出示對話3“住嘴…………在這里”。
師: 鐵罐的態度由開始的傲慢,到輕蔑,再到現在的什么?請同學們讀對話3,然后回答。
生讀鐵罐的對話,然后回答。
板書:惱怒
教師通過指導學生朗讀對話,理解和體會鐵罐惱怒的神態。
(4.)鐵罐狂妄到了極點,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請大家找出表現鐵罐狂妄自大的語句。
學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p>
教師引導學生讀出狂妄自大的語氣
2.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生:謙虛、大度、禮貌……(板書:謙虛、大度)
師:分別找出表現陶罐謙虛、大度的句子,并讀一讀,體會關鍵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
出示課件5:“我確實不敢碰你……再說……”“何必這樣說呢?……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讀陶罐的話,教師相機引導。
四、分角色朗讀,鼓勵學生自配動作。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解決了大家提出的問題,現在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陶罐和鐵罐的對話,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還可以自配動作。
(一)小組分角色練讀陶罐和鐵罐的對話。
(二)戴上頭飾表演。
五、學習課文10—17自然段
(一)同學們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師從你們的表演中看到了謙虛的陶罐和傲慢的鐵罐??墒?,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倆的命運最終會如何呢?你們想知道嗎?請同學們快速地讀課文的后半部分,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陶罐和鐵罐的不同命運。
(二)學生認真讀,積極發言
六、歸納主要內容,揭示寓意領會中心
(一)這個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學生回答
(二)教師:出示鐵罐、陶罐的實物,看同學們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引導。
(三)結合自己的生活,說一說從這則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歸納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七、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或學過的課文,模仿著編一則寓言故事。
部編下冊三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八年級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