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師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新西師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新西師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教學要求:
1、知識能力:學會9個生字,借助旁批了解課文內容、學習寫日記。
2、過程方法:對比法、交流討論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熱愛生活的情操。
教學重點:
理解日記的內容,并學習寫日記的格式。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母雞孵小雞課件。
2、了解小雞等小動物繁殖的過程。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學習第一則日記,并學習日記的格式。
3、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細心觀察的習慣。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同學們,瞧,大母雞在干什么?
2、討論談話: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怎樣生寶寶的?
3、導入新課:小雞是怎樣從蛋殼里出來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讀課文,找一找課文里有幾個生字。想一想,你怎么以最快的速度記住它們。
2、出示生字卡,挑學生認讀,并分享自己的心得。
3、自由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想辦法解決。
明媚:陽光明亮、美好、可愛。
好奇: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覺得新奇而又感興趣。
硬喙:本課指小雞的嘴。
注視:集中所有注意力認真地看。
4、學習第一則日記
1、認識日記的格式與寫法。
(1)師范讀。
(2)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與平常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
(3)再次認識寫日記應注意的格式。
2、學習日記的內容。
(1)這則日記作者寫作的時間與天氣情況你知道嗎?
(2)哪些句子具體說明當時天氣晴好?
(3)你知道這只蘆花母雞怎么啦?你是怎么知道的?
(4)你見過母雞孵小雞嗎?小雞怎么出世的嗎?
3、討論交流
學習了這則日記,你想給小作者一個怎樣的評價?(分小組討論,然后交流總結。)
5、作業
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寫日記格式。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第二則日記,鞏固寫日記的格式。
2、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復習寫日記的格式。
2、聽寫詞語
明媚剝皮觀摩微弱艱難動靜
二、借助批注,仔細讀課文。
1、默讀課文,了解這則日記寫了什么內容?
(“我”觀察小雞出殼的過程。)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說說“小雞是怎樣出殼的?”
(1)默讀課文,用“﹏”畫出作者看見的、聽見的、想到的句子。
(2)小組交流。
(3)課件出示與以上內容相對應的畫面。
(4)全班討論:小雞是怎樣出殼的?
(5)出示“小雞只有靠自己啄破蛋殼才能活。”這句話。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6)把你的收獲說給我們聽一聽。
三、小結:
小雞出殼這一件小事情也這么有趣!看了日記,我們仿佛聽見了小雞“嗒嗒”的啄殼聲音,仿佛看見了小雞那尖尖的嘴,濕漉漉的腦袋……這都是小作者用他的筆把自己看見的、聽見的和想到的寫出來,給我們帶來的享受。同學們,熱愛生活,認真觀察生活吧,我們也一定能寫出這么有趣的文章。
四、拓展延伸:
1、翻開“自己閱讀園地”,讀一讀兩位作家談寫日記地方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2、寫一則200字左右的觀摩日記。
新西師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識寫本課9個生字,復習以前記字的基本方法。
2、試著根據旁批讀懂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3、初步學習自主閱讀,自己動手批讀學習體會,領悟簡單的表達方法。
4、學習寫日記的方法、格式,了解寫日記的好處,激發兒童記日記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借助旁批讀懂課文。
2、了解日記的要求和方法,知道日記的內容可以寫哪些。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搜集小動物的繁殖過程的資料、圖片,自制生字卡片。
教師:母雞孵蛋的掛圖或錄像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討論談話:說說動物是怎樣生寶寶的。
2、小雞是雞媽媽生出來的嗎?
3、看掛圖(或錄像):這只大母雞在干什么?
4、小雞是怎樣從雞蛋殼里鉆出來的呢?有一個小朋友對這個問題產生了興趣,我們一起隨他去看看。板書課文題目《日記兩則》。
二、自讀課文,初知大意
1、自己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隨文識字。
2、生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桌間互相抽認。
3、開火車認讀生字,師正音。
4、把生字放回課文中,再讀一遍,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想辦法解決,然后小組交流。
5、課文主要講什么事?(能說大意即可)
三、借助旁批,自讀課文
1、生仔細閱讀兩則日記,集體交流自己的發現:和前面的課文比一比,日記有哪些不同?
(1)日記沒有題目。
(2)日記的第一行要寫上記日記的日期和天氣情況。
(3)內容是當天發生的有趣的事或自己的新發現。
2、生小聲或不出聲讀第一則日記。討論:“我”為什么要記下這件事?
(1)生讀文討論,師巡回指導。
(2)抓住重點詞語“好奇地問”“真想親眼看看”,引導生體會作者記下母雞孵小雞的事,是因為感興趣。
(3)師小結:日記就是把自己感興趣的事記下來,多有意思呀!
3、生默讀第二則日記,結合旁批讀懂“小雞怎樣出殼的”。
(1)用“”勾畫出描寫作者所見、所聽、所想的句子。
(2)請生把讀懂的內容變成問題提出來,考考同桌,相機助生理解不懂的詞句。
(3)全班討論:小雞出殼的過程。
板書:
聽:嗒、嗒嗒看:硬喙、小腦袋想:幫、剝
(4)討論:作者是怎樣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
(5)學生討論總結:寫日記還可以怎么寫?
4、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把自己學了課文后的收獲說給大家聽聽。
四、小結提煉,了解寫日記的好處
五、鞏固生字,學習寫字
六、實踐活動
寫一則日記,嘗試寫日記的快樂,然后評一評,看誰寫得好!
新西師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過程中,聯系上下文和查閱的資料理解關鍵句,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小蘿卜頭盼望解放、渴望自由的情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準備
教師:詞語卡片,教學掛圖,有關《紅巖》、白公館、小蘿卜頭等的錄像。
學生:搜集有關《紅巖》、白公館、小蘿卜頭等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趣引入
1、課前組織學生閱讀小說《紅巖》或觀看電影《紅巖》,搜集有關白公館、渣滓洞、小蘿卜頭的資料,相互交流。
2、引出小蘿卜頭的故事,喚起學習欲望。
二、初讀課文,檢查識字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減字,做到正確、流利。
2、從語境中抽象出字、詞,檢查認讀情況。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四、以圖激情,朗讀理解課文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學生自由朗讀第1~5段。
提問: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主要人物,他們是什么身份?
出示重點句:他把書放在樓欄桿旁,雙手抓住比他還高半頭的樓欄桿,踮起腳,看白公館墻外的群山。
讀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教師出示小飛蟲插圖,學生仔細觀察畫面。
教師讀第8段的第一句,相機出示小飛蟲。
提問:孩子們認識它嗎?你覺得小飛蟲對你來說是“新事物”嗎?
小組里說說你平時捉到小飛蟲是怎樣對待它的?
過渡語:為什么小蘿卜頭覺得小飛蟲是“新事物”呢?他又會怎樣對待小飛蟲呢?請同學們自讀第6~12段。
3、教師讓學生聯系圖畫,朗讀第6~12段。
提問:小蘿卜頭覺得小飛蟲是“新事物”,從這里你發現了什么?
小蘿卜頭看到小飛蟲后是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說的?請把相關的詞語、句子勾畫出來。
出示重點詞句,學生動作輔助,教師引導感悟小蘿卜頭的心情。
(1)他追著,跑著,直跑到劉思揚靠近的鐵窗附近,不住地揮著小手,叫著。
(2)“喲,多好看的小蟲!”小蘿卜頭尖叫了起來,伸手捉住了它。
(3)小蘿卜頭兩手輕輕捧著那只小蟲子,唯恐傷害了它。
(4)他把盒子重新打開,輕聲說道:“飛吧,你飛呀!”
(5)小蘿卜頭高興地拍手叫道:“飛了,飛了,它坐飛機回家去了!”
指導朗讀。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小蘿卜頭的內心感受。可比賽讀,可齊讀。
4、比較你和小蘿卜頭對待小飛蟲的態度,在小組里談談自己的體會。
五、拓展升華,啟發教育
1、小飛蟲飛了,小蘿卜頭為什么那么高興?聯系上下文和自己查閱的資料,理解“飛了,飛了,它坐飛機回家了”“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的發言,從中點撥,把學生的思路引向深處。(板書:向往自由)
2、小蘿卜頭的愿望實現了嗎?他為什么沒能像小飛蟲那樣飛出去?結合你搜集的資料談談自己的感受。
3、想想小蘿卜頭對自由美好的向往,再想想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打算呢?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小蘿卜頭對自由的向往。
六、課后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同學間互相交流了解到的“紅巖”故事,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3、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我與小蘿卜頭比童年”的演講比賽。
附:板書設計
小蘿卜頭
向往自由
插圖
(貼與圖對應的重點句)
新西師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10個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了解課文內容,根據批注,學會在閱讀中體會詞語的表情達意功能。
3、自主閱讀,學會批讀,會讀書。
4、體會課文字里行間表現出的“人獅情深”,激發學生愛動物、愛大自然的情感。
5、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在閱讀中了解奴隸安德洛斯的善良與勇敢,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濃厚情感。
教學難點:根據旁注,體會人救獅子,獅子救人的兩個動人場面,能用恰當的語氣來表達這兩個場面的動人描寫。
教學準備:
1、有關的掛圖或幻燈片或光碟等。
2、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查閱收集有關古羅馬、奴隸、斗獸方面的情況介紹。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昨天,你們都收集到有關古羅馬、奴隸、斗獸的哪些情況?
抽生說,從哪兒知道的?
2、師生共同交流查閱的有關奴隸、古羅馬的資料。
3、出示古羅馬斗獸場的光碟或掛圖,學生看畫面,師解說:在古羅馬的斗獸場上,一個手無寸鐵的奴隸面對一只兇猛的獅子,眼前一場血淋淋的慘劇就要發生,可是,奇跡發生了,獅子竟然溫順地舔著奴隸,全場歡聲雷動。《奴隸和獅子》反映的就是古羅馬發生的事情。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識生字:
(1)學生互助互學(強調“奴隸”的聲母);
(2)交流檢查識字效果(重點指導“隸”、“德”的筆順筆畫)。
3、(出示詞語)這些詞語,你能讀嗎?自己大聲地讀一讀,把它讀正確。
4、多種方法調動讀書,引導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5、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請大家再看看課文,用比較簡單的語言說一說。
三、深入局部,品讀課文。
1、這個故事最讓你感動的是哪一部份,用括號括出來,讀一讀。
2、把讓你感動的句子讀給小伙伴聽一聽,交流你們的讀書體會。
3、全班交流并說一說為什么讓你感動。(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進入重點段的學習)
4、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安德洛斯給獅子包扎傷口的畫或幻燈片。
(2)誰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3)從安德洛斯的行動中,你體會到什么?(板:善良、勇敢……)把你的體會寫在批注欄。
(4)我們還學過寫人與動物和睦相處的文章嗎?翻翻前面學過的課文《雪兒》,想想這兩篇課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人與動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應該互相關愛和諧相處,你能通過朗讀來贊美這位關愛獅子的奴隸嗎?自己練一練。(抽讀、范讀、齊讀)
(6)過渡:同學們讀得非常動情,我們仿佛看到了安德洛斯倚在獅子身邊,幸福生活的情景。安德洛斯的行動深深地感動著我們,故事還有哪些地方也讓我們深深地感動呢?
5、學習第五自然段
(1)出示獅子趴在地上舔安德洛斯的畫或幻燈片。
(2)能把你們的感動用朗讀告訴我嗎?自己練一練。
(3)誰來讀?從他的朗讀中,你們聽出了什么?(抽讀,評價。指導學生用恰當的語氣,讀出獅子從咆哮到溫順,安德洛斯從絕望到激動的動人場面。找一找這之間的因果關系,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4)師范讀,生齊讀。
(5)師小結:多么可愛的獅子,多么可敬的獅子,它知恩圖報,用自己的行動救下了安德洛斯。人與獅子之間(生接)——情深意重。板:知恩圖報,情深意重。
讓我們深情地一起讀。“觀眾席上爆發出……”。
四、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一個故事總是能帶給我們一些啟迪。今天,我們學習了《奴隸和獅子》,它給了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和同桌說一說。抽生說。
2、你能說一說自己知道的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嗎?
3、課后閱讀老師提供的《奴隸英雄》。
新西師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讀懂課文內容。
2、感受小于連的勇敢、機智和可愛。
3、學習評價人物。
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
學生:搜集與故事相關的資料或圖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引入,質疑激趣
1、出示畫有銅像的掛圖。觀察人物,說說這個小男孩在干什么,他給你什么印象?
2、質疑。他是誰?為什么要撒尿?為什么要給他塑像……
3、揭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初步弄清質疑的問題。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1)讀準生字字音。
(2)結合上下文理解生詞,組內不能解決,提交全班討論。教師相機指導理解詞語的方法。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檢查自學情況。
4、再讀課文,找出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三、指導讀書,深入感悟
1、指導學習第1段。
(1)帶著問題讀書:這是一座怎樣的銅像?
(2)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觀察和描寫這座銅像的?
(3)有感情地朗讀第1段,讀出對小于連的喜愛。
2、指導學習第2~3段。
(1)自由讀第2~3段。邊讀邊想,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從哪些地方看出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
(2)默讀第2~3段,邊默讀邊勾畫出相關的句子:小于連面對危急情況心里想些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3)談談你對這些句子的理解。相機引導學生體會小于連的機智與勇敢。
(4)指導朗讀。
(5)如果你是小于連,你會怎么做?有更好的辦法嗎?
3、指導學習第4段。
(1)帶著對這個機智、勇敢的小男孩的喜愛和敬佩讀最后一段。
(2)討論:如果你來到這座銅像前,你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四、總結全文,拓展遷移
1、分組討論:你喜歡小于連嗎?
2、全班交流。
3、古今中外還有許多像小于連那樣機智勇敢的小英雄,課后搜集這類故事。用班隊活動時間開一個故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