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字,認識8個字。
2.能喲個查字典,聯系生活或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意思。
3.默讀課文。復述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徐文長解決問題方法的巧妙,激發學生勇于思考,敢于創新的熱情。
教學重點:
了解徐文長解決問題的辦法的巧妙。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的寫作方法。
學情分析:
學生有自主學習生字新詞的能力,在字詞的學習過程中,初步具有借助工具書、聯系生活實際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能借助網絡資源,在教師的指導下,讀懂文本,并能依據具體情景進行拓展思考。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徐文長嗎?徐文長從小就聰明機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他小時侯的故事。
2、板書課題:22竿上取物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學生課前預習情況。
1、自讀課文,認讀生字新詞。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正音。
4、討論: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
三、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想想:文章寫徐文長的聰明選擇了哪些材料?
2、這兩個材料的組織上有什么特點呢?我們下節課來學習。
四、課堂小結,書寫生字。
1、教師小結。
2、指導書寫生字。
(1)指名認讀生字。
(2)交流,說說怎么記住這些字。
(3)重點指導“雀”字。
(4)學生書寫。
第二課時
一、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1、思考:徐文長解決問題的辦法妙在哪里?
徐文長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呢?在文中勾畫出來。
別的孩子又是怎么做的?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4自然段,找出描寫徐文長提水桶過河的句子。
(2)指名讀徐文長過橋的句子,注意作者抓住人物動作描寫的詞語。
(3)請同學們勾畫出動詞,體會作者這樣的寫作方法。
(4)指名說一說作者這樣寫的好處。
(5)(看動畫課件)仔細觀察徐文長過橋的情景,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
理解詞語:輕輕巧巧
(6)比較:別的孩子是怎么過河的?
(7)這個句子你認為怎樣讀呢?
(指導有感情朗讀:a自由讀b指名讀c齊讀)
2、教師小結,過度:徐文長真是聰明伶俐。看到徐文長順利的提水桶過橋,你的心情怎樣?(高興、興奮)小伙伴們和你們一樣。你們想對他說什么?
3、合作學習6自然段:
(1)師述:伯父看到了,一邊點頭稱贊,一邊把事先藏好的禮物取了出來。看著伯父的禮物,你發現了什么?
(2)指名讀讀伯父說的話,理解伯父所提出的要求。
(3)討論交流伯父提出的要求。
師述:這時,他們議論什么呢?(同學們也議論一下,體會詞語)
理解詞語:唧唧喳喳
(5)師述:徐文長是怎樣做的?
2、學生3人小組合作學習,尋找徐文長竿上取物的妙法。
(教師巡視、指導。)
3、師生交流徐文長取物的方法。(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7、復述:徐文長是怎樣竿上取物的。
8、討論交流:徐文長竿上取物的辦法妙在哪里?作為徐文長的小伙伴,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9、回歸整體,圍繞板書,指導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①自由讀。②指名讀。③齊讀。)
10、拓展學習:徐文長解決問題的辦法真是巧妙。同學們,你們也是聰明的孩子,你們還能想出什么辦法拿到竿上的禮物呢?(討論交流)
11、教師小結:同學們,你們真有辦法。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看誰能順利完成老師下面的幾道練習。
三、課堂練習。(要求學生在電腦上完成)
3、默讀課文,復述課文。
4、課外閱讀延伸:
(1)請同學閱讀有關徐文長小時侯的故事,進一步體會徐文長的思維獨特。
(2)網上查詢,閱讀更多的有關表現孩子們聰明伶俐的小故事。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2
《北京》教學設計(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 了解課文如何按方位順序介紹天安門廣場及其四周、中央的主要建筑物。
2、學習課文寫法,練習按方位順序說話。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第二自然段,能按方位順序介紹天安門廣場及其周圍的建筑物。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游戲):有意識的用游戲的方式同學生一起復習有關方位詞語,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我們三(1)的小朋友特別聰明,反應很快,對嗎?那好,我們先來做個游戲。板書:東南西北
這些表示方位的詞語叫做“方位詞”(板書)
一、談話揭題
1、板書:北京看老師寫字,一起讀一讀。
看到這個詞,你想說什么?
2、問:小朋友,你們去過北京嗎?你從哪里看到過北京?
3、誰說說北京怎么樣?(課題后劃)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獨立認識8個生字,理解并積累“開啟”、“滿臉稚氣”、“倚窗而坐”、“奢侈”、“記憶猶新”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課文練習中的句子,根據帶點詞嘗試提出問題。
3、圍繞“用這樣的方法開啟易拉罐好不好”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從而使學生感受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助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
1、能運用合適的方法理解“開啟”、“滿臉稚氣”、“倚窗而坐”、“奢侈”、“記憶猶新”等詞語。
2、通過讀文,使學生感受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助的美好感情。
教學難點:
品讀細節描寫的妙處,抓住其中關鍵詞,感悟婦女“這個的方法”的巧妙之處。
教學準備:
1、 老師:詞語若干,相應的課件,課文朗讀錄音
2、 學生:按課后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出示實物)這是一個易拉罐,你能把它打開嗎?
2、導入:開啟易拉罐對大家來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對于一個從來沒有喝過這種易拉罐飲料的農村男青年來說,卻是一件難事。
3、板書:開啟
4、揭示課題:40、開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初讀課文,完成練習。
一列南下的火車上,一個 的男青年 ,
(滿臉稚氣、來自農村……)(不知如何開啟一罐健力寶飲料)
這時,一位 的婦女用 幫助了他,使他深受感動。
(善良、熱情、善解人意) (巧妙的方法)
2、學習生字“罐”,教師指導梳理筆畫。
3、針對上述內容進行質疑:
如:
1男青年為什么不會開啟這罐飲料?
2男青年會怎樣打開這罐飲料?
3這位婦女的方法巧妙在哪里?
……
說明: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在質疑狀態下的學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強,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學習興趣高,學習效率高。
三、讀中理解, 品中悟情
1、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男青年不會開啟這罐飲料的呢?
1讀課文第5節,用直線劃出相關句子。
2出示句子:他把健力寶拿在手上,顛來倒去看了看,遲疑了一會兒,他從腰間摸出一把水果刀,試圖在拉環的位置把健力寶撬開。撬了兩下,他發覺易拉罐的殼很堅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環處。
3當他幾次嘗試都失敗后,他心里會怎么想呢?
說話練習:
u 男青年十分尷尬,心想: 。
u 男青年一下子臉紅了,心想: 。
u 男青年 ,心想: 。 說明:
通過這個話題,不僅讓學生體會和感受到男青年當時的困惑和尷尬。同時,讀與說的結合,還提供了學生的一個進行語言實踐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2、男青年為什么不會開啟這罐飲料?
1默讀課文,用﹏﹏劃出有關年輕人不會開易拉罐原因的句子。
2討論后出示句子:
他是個農村娃。在此之前,他連火車都沒坐過,他要到南方去上大學。
健力寶?男青年知道,這是一種奢侈的飲料。
班里有錢的同學才喝得起。爸媽從來沒給自己買過。
猶豫再三,他終于從衣兜里摸出一張皺巴巴的5元錢,遞給乘務員。
3隨機學習生字“倚、飲、奢、侈”,理解詞語“滿臉稚氣”、“倚窗而坐”、“奢侈”的含義。
說明:
通過“農村娃、奢侈、猶豫再三、終于、摸……”關鍵詞的理解,讓學生了解體會到這個男青年是一個從來沒有喝過罐裝飲料的家境貧寒的農村孩子。
師:這時,坐在對面的婦女默默地把這一切看在眼里,她用一個非常奇妙的方法教會了男青年打開了這個易拉罐。
3、這位婦女究竟采用了什么樣的方法呢?
1指名朗讀母子的那段對話。
2細細品讀:婦女把健力寶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環上,余光注視著男青年,只聽見“嘭”的一聲,健力寶打開了。
3找一找句中表示動作的詞,想一想:婦女為什么不直接告訴男青年怎樣開啟這罐飲料的方法呢?她這樣做是在告訴男青年什么呢?
說明:
婦女考慮到男青年是一個來自農村,家境貧窮,未喝過此類飲料,自尊心強,羞于啟口的特點,運用了這種男青年可以接受的方法,在不傷害男青年自尊心的情況下,幫助男青年開啟了易拉罐。婦女細微的動作里包含了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助的情感,包含了真、善、美。
四、讀寫結合,體驗真情。
1、討論:男青年開啟易拉罐后,從中喝出了一種特殊的滋味,那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滋味呢?
說明:
那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助的美好情感,它如涓涓細流,化身為一股清甜的滋味緩緩流入了男青年的心田,令人回味無窮。
師:這位善解人意的婦女,以她的的善良與真誠,深深地感動了這位男青年。許多年過去了,男青年仍對這件事情記憶猶新,充滿了感激之情。
2、引讀“許多年后,男青年……”
3、每個人的手中都有一把心靈之鎖。而開啟這把心靈之鎖的鑰匙則需要我們自己去尋覓。相信只要我們耐心地尋找,就一定能找到開啟這把鎖的“鑰匙”。
說明:
引導學生在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這充分達到了學生學習本文的目的。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4
教學要求
1.能說出和猜出不同謎語,并說出是怎么猜出來的。
2.在說謎語的過程中,注意聽清楚和說明白。
課前準備
1.請同學收集謎語。
2.給掛圖上小朋友說的謎語配錄音。
3.一幅小白兔貼畫。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察畫面,導入新課
1.指導學生看圖。
2.提問:圖上的小朋友圍在一起在做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講故事、說謎語……)
3.他們究竟做什么呢讓我們聽一聽。(放錄音或老師讀出謎語。學生一聽便知,小朋友們在猜謎語。)
二、指導猜謎,領悟方法
1.聽謎語。
讓我們再認真聽一聽,這個謎語說的是什么。
(再放一遍謎語錄音。)
2.猜謎底。
提問:請大家和圖上的小朋友們一起猜一猜,謎底是什么打一種小動物。
(若學生猜出幾種答案,可以請同學討論:誰說得對,為什么)
3.對照謎語比一比。
邊說謎語,邊對照小兔子圖比一比,重點是長耳朵、短尾巴、紅眼睛、白皮毛、三瓣嘴的外形特征。
4.師生共同總結說謎語和猜謎語的要領。
(1)說清楚。說謎語的同學要口齒清楚,如果別人聽不明白,要再說一遍。有時候,可以在謎語后面說明,這個謎語打的是一個字還是一種動物或植物。
(2)聽明白。聽謎語的同學要認真聽,沒聽清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3)動腦筋。邊聽邊動腦筋想,把謎語中提到的特點和生活中的事物聯系起來。想想:什么是這樣的
三、小組活動,我說你猜
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同學都把自己準備好的謎語說給大家聽,請大家猜。比一比誰說得清楚,誰聽得明白,誰猜得準確。
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個別輔導。
四、小組競賽,評選優勝。
第一小組說謎語,請第二小組猜;第二小組說謎語,第三小組猜……如此循環。第一輪,每一組一名同學說一個謎語,若對方猜不出來,可請其他組搶答。猜出謎底后,要能說出理由,最后評出:
“最會說”小組和個人——猜對的謎底多,而且能說出理由。
“好謎語”——同學們都很感興趣的謎語。
五、介紹經驗,教說謎語
請“最會說”或“最會猜”的小組代表或個人介紹經驗。
請帶來“好謎語”的同學教大家說謎語。
六、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把今天學到的謎語說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猜一猜。
板書設計:
我說你猜
說清楚 聽明白 動腦筋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5
【設計思想】
本課的設計以珍珠泉何以為珍珠為探索主線,力求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和諧互動的實踐氛圍,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熱情參與,積極與文本對話,引導學生走進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尋美、體驗美和交流美,不斷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流程】
一、以問促讀
1、教師在黑板上寫泉:
師:同學們,這是什么字?它是什么意思?拿出字典查一查。
師:對,泉是指從地下流出的水。
2、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要寫這個字嗎?對,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中描寫了清澈的泉水,誰來讀讀有關句子。
3、課題中還有兩個字:珍珠(教師板書)。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誰見過珍珠?來介紹介紹。
二、以疑促讀
1、請同學們再次根據閱讀提示,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閱讀課文。要求:
要讀出問題來,然后嘗試利用等方法解決問題,在自己體會最深和感覺還有問題的地方做上記號。
2、請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簡單問題立刻互相解決,遇到稍難的問題可保留。
三、以賽促讀
1、珍珠通常晶瑩剔透,歷來為人們所愛。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很好,為什么課題中要加上珍珠一詞呢?下面請大家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細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在作者家鄉的村里,那一眼清泉叫珍珠泉?思考以后在小組比賽朗讀交流。
2、全班朗讀交流,估計學生從以下方面找到理由,教師相機引導:
⑴ 泉水青綠,如晶瑩的珍珠。
⑵ 水泡閃亮,如彩色的珍珠。
四、以評促讀
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水泡給人怎樣的感覺?從哪里感覺它像珍珠?學生有感情朗讀,特別是水泡閃亮閃亮的等句子。再讀,你還喜歡哪些對水泡的描寫,為什么?請學生來讀一讀,然后互評。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可能還喜歡水泡的有趣。特別注意以下地方——嘟嚕——嘟嚕,撲哧一笑,還有第五自然段的三個問句,都要體現有趣。
2、泉水晃蕩,潑灑一路珍珠。多么富有情趣,請大家一起讀一讀,評一評。
3、你最喜歡什么樣的珍珠?把喜歡的句子讀一讀,評一評。
五、以品促讀
1、作者對珍珠泉的喜愛流露在字里行間,你還能從什么地方體會到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嗎?如果學生回答有難度,讓學生通過齊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從讀中品味、體會作者對家鄉的熱愛。
2、課文中采用了多種方法描寫景物特點。出示例句引導學生反復品讀這些句子是怎樣描寫景物特點的,學生互相讀、交流、評價。
3、其實,老師這兒還有一篇類似的文章叫《趵突泉》,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與這篇文章對比一下,看看有什么相似點。
六、以用促讀
1、用贊美的語氣感情朗讀全文。
2、摘錄喜歡的詞句,背誦喜歡的段落。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八年級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