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教學要求:
1.學生獨立識字6個,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钡仍~語。
2.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草地顏色的變化及原因,引導學生體驗文中“我”對蒲公英的感情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片斷,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
4.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同時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熱愛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內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細致觀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都見過草地嗎?誰來形容一下你見過的草地。
2.讀了課題之后你們想到了什么?(這片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板書:金色的草地)
3.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帶著心中的疑問聽老師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2.自由讀,檢查生字:
(1)預習時大家已經養成了獨立識字的習慣,現在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
3.指名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思考: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老師幫助學生梳理問題。
三、理解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文中的這片草地在哪里?草地是金色跟什么有密切關系?
2.討論交流:“我們住在鄉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边@句話告訴我們草地的位置?!安莸厣祥L滿了蒲公英。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边@句話告訴我們草地是金色的跟蒲公英有密切關系。
3.指導朗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感悟童真:
1.弟弟和哥哥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戲呢?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認真讀一讀。
2.指導學生看圖說說弟弟和哥哥玩了怎樣的游戲。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探究“變色之謎”:
1.聽老師讀課文,思考:我有什么新發現?草地為什么會變顏色?
2.分組討論交流。
我的發現:
早晨草地是綠色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草地又變綠了。
草地會變顏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
早晨,花朵(合攏),是(綠)色的,草地也是(綠)色的;
中午,花朵(張開),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傍晚,花朵又(合攏),是(綠)色的,草地就變成(綠)色的。
3.為什么小作者這么厲害,能發現這個秘密?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有了這一發現之后,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變化?
2.討論交流。
3.體會句子的作用:“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四、總結全文
美麗的大自然中有許多神奇的植物,課文里的小朋友正是因為有一雙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眼睛,發現了花朵與草地顏色的秘密,作者通過仔細觀察,透過一棵小小的蒲公英,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蒲、英”等6個生字,會寫“蒲、英”等13個生字,會寫“鄉下、窗前”等18個詞語;
2.能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感受文中人物的快樂,能緊扣關鍵詞說出草地的變化情況及變化的原因,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
3.能觀察某一種動物、植物或一處場景的變化情況并和同學交流,嘗試仿寫一個片段,進一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交流,能緊扣關鍵詞說出草地的變化情況及變化的原因,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
教學難點:
觀察某一種動物、植物或一處場景的變化情況并和同學交流,嘗試仿寫一個片段,進一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導入新課
(一)出示蒲公英的圖片
課件出示:蒲公英的絨球圖和花朵圖。讓學生說說認識它嗎,是怎么知道它都是蒲公英的,并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認識蒲公英,學習“蒲”字。
(二)溫習舊知。
回顧二年級的《植物媽媽有辦法》,齊讀課文片段: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
(三)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自由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
(二)學習生字詞
出示生字詞:盛開 玩?!」贰♂烎~ 觀察 合攏 有趣 喜愛 睡覺
(1)學生開火車帶讀,正音。
(2)關注“釣”:與“鉤”進行對比,發現異同,分別口頭組詞。
(三)交流初讀感受:最喜歡課文中描寫的哪個場景。
教師板書:快樂 有趣
(四)學習第四段
課件出示第四段,讀一讀,初步感受快樂、有趣。
三、想象畫面,感受快樂
(一)借助圖片,感受花開之美
1.出示第1自然段,引導學生想象蒲公英盛開,一片金色的畫面,帶著想象朗讀。
2.出示蒲公英盛開的圖片,看著圖美美地讀。
3.齊讀,體會情感。
(二)抓關鍵詞,感受草地游戲之樂
1.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畫出最能表現我快樂的詞句,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
2.反饋交流。
3.想象說話:說說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三)再讀第四段,感受快樂
四、指導書寫
指導書寫“蒲”、“察”兩個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課件出示課文1、2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重溫草地帶來的快樂。
2.引入本課學習:這片草地還非常神奇,顏色會發生變化,一起到課文中尋找草地的變化。
二、了解草地變化,體會觀察細致
(一)了解草地的變化
1.課件出示課文第3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草地變化的句子。
2.生交流,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的前半部分,請多名學生說一說。
出示:
早上,草地,________
中午,草地,________
晚上,草地,________
引導學生發現:草地在早、中、晚三個時間顏色發生了變化,從綠色變成金色,再從金色變成綠色。
板書:顏色:綠色金色綠色
3.齊讀草地變化的句子,感受神奇。
出示句子: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現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中午回家的時候,我看見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時候,草地又變綠了。
4.引導學生關注三個表示時間的詞,并圈畫出來,通過細讀發現作者是在早、中、晚三個不同時間進行連續觀察才發現草地的變化,初步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
板書:時間:早上中午晚上
5.再讀草地變化的句子,讀出作者當時的驚喜。
(二)了解草地變化的原因
1.體會作者觀察時的認真思考。
(1)有了發現之后,作者是怎么做的呢?(去仔細觀察)
出示:這是為什么呢?我來到草地上,仔細觀察,發現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攏的。
(2)引導學生關注問句:這是為什么呢?
小結:如果沒有這個思考,作者就不會再去仔細觀察了,看來,在觀察的時候,認真思考特別重要。
2.了解草地變色的原因。
(1)再讀第3自然段,畫出草地變色原因的句子。
(2)生交流,口頭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早上,草地________,因為蒲公英;
中午,草地________,因為蒲公英;
傍晚,草地________,因為蒲公英。
小結:原來草地會變色的原因是草地上的蒲公英會變色,蒲公英花瓣張開、合攏的姿態不一樣就使草地的顏色不一樣。
【板書】姿態:合攏 張開 合攏
(3)手勢模仿:師生一起一邊讀課文,一邊來模仿蒲公英花盛開、合攏的樣子。通過動作的演示體驗,讓學生對蒲公英花瓣變化導致草地顏色變化有更好地理解。(蒲公英張開時,五指張開;蒲公英合攏時,五指合攏握拳。)
(4)看蒲公英花張開、合上的圖片,直觀感受,加深印象。
(5)請學生動筆完成課本第2題練習題。(動筆練習時指導學生寫字姿勢。)
(6)回顧第3自然段,分層朗讀。
①課件出示第3段,朗讀感受草地變色的神奇,作者觀察的細致。
②藏去草地和蒲公英的變化地詞語,引導學生記憶朗讀。
3.品味語言
(1)替換原文:草地的變化及變化原因,課文第2小題中簡單的幾句話就講明白了,把第3自然段替換掉讀一讀。
(2)比較朗讀:你更喜歡原文的寫法還是替換掉的寫法。
小結:雖然意思一樣,但是原文的寫法讀起來更有趣一些,讀著讀著能讓我們想象到當時的情景。
(3)再讀原文。
(三)體會“我”觀察的細致
1.課件出示早、中、晚草地的圖片,引導:為什么作者發現這神奇的秘密?
板書:細致觀察
2.回顧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的細致觀察體現在哪。
小結:正因為作者的細致觀察,發現了草地變色的秘密,也讓他更加喜愛這片草地。
3.齊讀最后一段。
三、交流觀察所得,嘗試片段描寫
(一)交流課外觀察所得
1.《搭船的鳥》這節課學習后布置學生去持續觀察身邊的一種動物、植物或一處場景,看看有沒有發現變化,并記錄在觀察記錄單上,先在四人小組內進行交流。
2.全班交流觀察所得,重點評價是否進行持續觀察,發現事物的變化。
(二)嘗試進行片段描寫
1.播放含羞草被觸碰后發生變化的視頻,讓學生說說有什么發現。(含羞草被輕輕觸碰之后葉片慢慢合攏,3至5分鐘后葉片慢慢張開,用力觸碰含羞草,葉片快速合攏)
2.出示含羞草被觸碰之后的變化原因:原來含羞草葉柄里充滿了水分,當用手輕輕碰觸它時,葉柄水分就立即向上或兩邊流去,葉柄就下垂,葉子就合攏了。不觸碰它時,水分就會慢慢回到葉柄里,葉子就又張開了。
3.仿寫
課件出示片段仿寫的提示
今天,我仔細觀察了含羞草。用手輕輕觸碰它時,含羞草______。過了3至5分鐘,________。________時,含羞草_______。真是________。這是為什么呢?老師告訴我,原來,含羞草的葉柄_________,用手輕輕碰觸它時,葉柄_________,葉子________。不觸碰它時,水分-_______,葉子________。
4.交流分享仿寫片段。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教學要求:
1.通過回憶平時的學習、生活,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熟悉的事情,豐富習作素材,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2.密切聯系讀寫,使學生掌握把事情的經過寫完整、寫具體的方法,領悟寫事作文的一般規律。
3.培養獨立構思和認真修改習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密切聯系讀寫,使學生掌握把事情的經過寫完整、寫具體的方法,領悟寫事作文的一般規律。
2.培養獨立構思和認真修改習作的良好習慣。
課前準備:PPT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名言導入,激發興趣。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像下面這些快樂而又難忘的場面。
(課件出示圖片)培根說過“把快樂告訴別人,你就能得到雙倍的快樂”。
這節課,我們就打開心扉,釋放心中的快樂,一起來說一說你玩得最開心又難忘的一天,好嗎?二、暢所欲言,釋放快樂。
1.回憶快樂。
大家玩得開心的時候有很多,請你好好回憶一下那難忘的一幕吧。
2.分享快樂。
下面我們就把自己玩得興的事情告訴大家吧。
3.相互啟發,小組交流。
三、指導構思,點撥寫法。
1.交流一組特點鮮明的記事文章,暢談讀后的感受。
2.指明交流,啟發思路。
3.啟發領悟,指導寫法。
(1)有一個吸引人的題目。
(2)多種開頭的寫法,靈活運用。
(3)掌握有序的表達方法。
(順序、倒敘)(4)選擇表達的順序,列出習作提綱。
(5)指導寫作。
四、學生起草,完成初稿。
師巡視指導,個別輔導。
五、指導修改,完善習作。
教學反思:此次習作教學我教得比較成功,因為我把控好了學生的發言時間,下次我還會繼續保持。
只是有的地方做得還不夠好,例如教學中與學生的交流不夠充分,學生做得好時我并沒有及時鼓勵。
我以后要進一步改進。
第八單元習作指導那次玩得真高興寫作思路:1.審閱題目:本次習作要求我們把玩得最開心、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動寫下來。
2.選定內容:確定好習作內容,是寫幫助別人,還是寫一起玩滑梯,還是寫一次郊游……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
4.表現手法:前后呼應、開門見山。
5.結構順序:可以開門見山式的交代童年開心的事,然后具體寫事情發生的始末,最后點題。
下水文:那次玩得真高興①童年如同一場五彩斑斕的夢,在每個人的童年中,一定會發生不計其數開心的事,我也不例外。
②那是一天陽光明媚的早上,小鳥站在枝頭歌唱。
③我和媽媽拿了一個沙包和一只粉筆便出了門。
我們用粉筆在地上劃了幾個方塊,準備玩跳房子。
④我把沙包扔進了第一個方塊,然后身輕如燕地接連跳過了第一個和第二大方塊,又跳進了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返回時,跳過第二個方塊時,我先穩住身子,慢慢地彎下腰,撿起沙包來,再跳回起點。
這樣跳了幾個來回,我真的很累。
由于我心里著急,結果沒有瞄準,扔出了方塊,只好把沙包遞給媽媽。
我“悲喜交集”,高興的是我可以休息一會兒,不高興的是,只要媽媽一上,我勝利的機會幾乎就要消失。
我心里默默的祈禱:老天爺,趕快讓媽媽扔不準吧!老天爺好像聽到了我的“禱告”。
這一輪,媽媽果然沒扔著。
我站在起點,靜下心來,瞄準方塊,一扔。
后面幾次,我全部都扔進了方塊。
⑤這件事雖然過去了很久,但它就像是發生在昨天一樣歷歷在目。
這就是我玩得最開心的事。
①開門見山,交代童年讓我開心的事。
②交代事情發生的時間,用擬人的手法突出了當時愉快的心情。
③指出事情的主要任務:“我”和媽媽。
④詳細記敘了“我”玩跳房子游戲的過程。
⑤前后照應,緊扣主題。
你平時最愛玩什么呢?把你玩游戲過程中最開心的片段寫一寫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4
寫作思路:
1.審閱題目:本次習作要求我們把玩得最開心、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動寫下來。
2.選定內容:確定好習作內容,是寫幫助別人,還是寫一起玩滑梯,還是寫一次郊游……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
4.表現手法:前后呼應、開門見山。
5.結構順序:可以開門見山式的交代童年開心的事,然后具體寫事情發生的始末,最后點題。
下水文:
那次玩得真高興
①童年如同一場五彩斑斕的夢,在每個人的童年中,一定會發生不計其數開心的事,我也不例外。
②那是一天陽光明媚的早上,小鳥站在枝頭歌唱。③我和媽媽拿了一個沙包和一只粉筆便出了門。我們用粉筆在地上劃了幾個方塊,準備玩跳房子。
④我把沙包扔進了第一個方塊,然后身輕如燕地接連跳過了第一個和第二大方塊,又跳進了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返回時,跳過第二個方塊時,我先穩住身子,慢慢地彎下腰,撿起沙包來,再跳回起點。這樣跳了幾個來回,我真的很累。由于我心里著急,結果沒有瞄準,扔出了方塊,只好把沙包遞給媽媽。我“悲喜交集”,高興的是我可以休息一會兒,不高興的是,只要媽媽一上,我勝利的機會幾乎就要消失。我心里默默的祈禱:老天爺,趕快讓媽媽扔不準吧!老天爺好像聽到了我的“禱告”。這一輪,媽媽果然沒扔著。我站在起點,靜下心來,瞄準方塊,一扔。后面幾次,我全部都扔進了方塊。
⑤這件事雖然過去了很久,但它就像是發生在昨天一樣歷歷在目。這就是我玩得最開心的事。
①開門見山,交代童年讓我開心的事。
②交代事情發生的時間,用擬人的手法突出了當時愉快的心情。
③指出事情的主要任務:“我”和媽媽。
④詳細記敘了“我”玩跳房子游戲的過程。
⑤前后照應,緊扣主題。
你平時最愛玩什么呢?把你玩游戲過程中最開心的片段寫一寫吧!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
【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中年級習作教學目標特別強調情感態度方面的因素,把重點放在培養寫作的興趣和自信上,讓孩子愿意寫作、熱愛寫作。并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梢娂ぐl學生寫作興趣在中年級學生剛入門寫作是多么重要。因此中年級習作教學必須從激發興趣開始,要想方設法激活學生的寫作興趣。本設計從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經驗和實踐出發,通過游戲實踐教學方法,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與自身潛力,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激發寫作_,提高寫作水平。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師:同學們,你們一定會玩很多游戲吧?都玩過什么呢?能說一說嗎?
生1回答:我玩過丟手絹,大家圍成一個圈等待手絹時的心情真興奮啊!
生2回答:我喜歡玩老鷹捉小雞,我喜歡當老鷹。
生3回答:我喜歡玩捉迷藏,大家藏起來的時候很有神秘感!
2.師:看來同學們都很喜歡玩游戲,也很會玩游戲,那么這節活動課就讓我們盡情地說說喜歡玩的游戲吧!
二、交代什么是活動課。
這節課是一節活動課?;顒诱n是指有目的,有組織多人參加活動,活動課
分活動前、活動時、活動后。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設計意在激起學生對游戲的興趣,營造愉悅、寬松的課堂氛圍。同時明確要求有助于學生知曉學習內容,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p>
三、小組討論:想玩什么?怎樣玩?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個性,不強行要求學生統一玩同一種游戲。讓他們說說自己喜歡的各種游戲,使學生說時有內容才有興趣、?!?/p>
四、組合玩游戲,同時注意觀察游戲過程。
1.學生討論:我們要觀察哪些內容?游戲前有什么準備?各自什么心情?游戲過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動作?說了什么?什么表情?什么心理?……游戲結果怎樣?各自什么心情?
2.思考:要想把游戲說好還得把哪些內容說清楚?
3.生反饋。(老師提示:說說游戲名稱是什么?游戲規則是什么?)
五、出示范文《捉迷藏》,引導學生找到寫作的方法和技巧。
【設計意圖:范文指導,讓學生習作時有章可循,有據可依?!?/p>
六、選擇喜歡的游戲和喜歡的同學進行小組游戲。
【設計意圖: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懂得合作,把時間給學生去玩、去觀察。加強實踐,在真實的游戲中去感受,去發現,去表達?!?/p>
七、說一說、合作交流。
1.同桌互說游戲過程。聽聽別人是怎么說的,再相互評一評。
2.小組交流游戲過程。注意把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說具體。
3.小組匯報,學生評議,老師點撥。板書:學生說話時帶出的好詞佳句,反復誦讀,進行積累,強化合作學習的意識。
【設計意圖:對于學生說游戲的條理性不要過多要求,要以激發興趣為主。讓學生說真實的想法和體驗。教師可以在學生說的過程中以點撥、提示的方式進行指導?!?/p>
4.選評。評出說得好的學生。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為了鍛煉學生聽說能力,讓學生自由說,同桌互評,是盡可能讓更多學生參與聽說活動,達到效果?!?/p>
八、寫一寫,自主習作。
1.過渡:老師這兒還有一顆智慧星,看誰寫的好就送給誰。
2.把討論的內容整理一下,把游戲的過程記錄下來。要求:把前面說的話寫下來,把游戲的過程、感受有步驟有順序地寫下來。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說寫結合。一般說來,說易寫難,說是為了理清思路,是寫的基礎,有利于寫的訓練,而寫的練習又能促進說話能力的提高,這樣能做到言之有序,寫就不難了。】
3.把你寫好的內容讀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互相評議。
九、修改習作,交流評價。
1.小組修改,學生寫好作文后以小組為單位互讀互改。
評議重點:
(1)是否寫清楚了游戲過程,是否用了好詞、佳句。
(2)是否用適當的詞語把動作表達出來了。
(3)是否寫出自己的感受。
2.集體修改。在小組互評的基礎上,每個小組推薦出一篇。比較好的習作進行集體交流。老師引導學生總結好的寫法。評出佳作,贈送智慧星。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意在培養學生學會修改文章的能力,以及相互交流互相借鑒的意識。】
板書設計:
玩得真開心
游戲名稱、游戲規則玩法
游戲前(準備、心情、表情、語言)
游戲中(動作、神態、語言、心理)
游戲后(勝負雙方什么樣?動作、神態、語言)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八年級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