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教案
工作計劃是在機關和事業單位當中應用得較多的公文形式,它主要是對一段時間內的工作進行提前的打算和安排,同時制定較為詳細的工作量和工作細節上的規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二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教案1
《坐井觀天》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個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觀天。(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插圖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認識“沿”
2、指導學生自讀故事,注意把生字讀準,了解故事大概內容。
3、指名說說自已讀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讓學生了解“無邊無際”的意思,認識“際”
5、通過分析“信”的字形特點,認識“信”。
6、同桌互相交流對生字的認識。
三、指導寫字。
先讓同學們“看”: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特點?寫時應特別注意什么?再讓同學們“說”:它們都是左右結構,都是“左窄右寬”。寫“沿”時,注意右上方與“幾”不同;寫“際”時,注意雙耳旁是兩筆完成的,“耳朵”要寫得高而窄。指導“還”的筆順規則,先寫“不”,再寫“辶”。再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特點,獨立描紅、臨寫最后通過課后的“讀讀抄抄”鞏固所認的字和所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復習生字后繼續學習。
二、朗讀感悟
1、圖文結合,以讀帶講,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可以設計如下口頭填空:
青蛙坐在(),小鳥落在()。
2、自讀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看插圖練讀第一次對話。
3、感悟第二次對話。
(1)通過學習第二次對話,讓學生說說讀懂了什么。
(2)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圍繞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為……所以……”談談自己的理解。
(5)帶學生體驗:走出教室,說說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紙卷成紙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比賽朗讀小鳥認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為“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老師指導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
青蛙的話用自信、傲慢的語氣;小鳥的話用勸告、誠懇的語氣。
5、感悟第三次對話。
(1)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小鳥和青蛙都是笑著說的,他倆的笑各有什么含義?
(2)小組合作學習。先分角色朗讀,再討論上面的問題。
(3)朗讀對話,讀出適當的語氣。
朗讀提示: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態度。
6、分角色朗讀。
(三)實踐活動
1、小組合作,續編第四次對話: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續編第四次對話,并分角色讀一讀。
2、查查資料或者向別人請教,看看地球、太陽和月亮誰大。
二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教案2
《小柳樹和小棗樹》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3、讀懂課文內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誘發學習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現在我們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導學生齊唱《春天在哪里》。好,我們已經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樹來了!還帶來了它的朋友小棗樹呢。想知道它們在春天、秋天時有什么不同嗎?讀懂了課本上的這個故事,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的老師。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首先用學生會唱的歌曲創造一種寬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使每個學生在沒有外界壓力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象。教者以啟發質疑為突破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閱讀、識字、探究、感悟。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回答:小柳樹和小棗樹長得有什么不一樣?
[設計意圖:明確初讀目標,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以簡單的問答,提高學生的讀書效率,達到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2)出示字卡,學生找出帶這個字的詞和句讀給大家聽。并想辦法記住它。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創設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
(3)開火車認讀生字。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準備,幫助不會認的同學想辦法認字。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讀。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喜歡比賽的特點,培養團結合作和竟爭意識。]
2、再讀課文,突出重點。
(1)用不同的符號畫出講小柳樹和小棗樹外形特點的詞句。
[設計意圖:抓住事情的過程,體會重點人物的特點。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注重展示從對內容的理解到對人物品質的認識過程。]
(2)略讀分析這篇課文共幾個自然段?你喜歡哪幾句話?讀給大家聽,要讀出感情噢!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3)學生自選角色,有感情地表演出來,體會小柳樹和小棗樹有什么不同?感悟小棗樹說的話,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小柳樹:得意、驕傲、不懂禮貌;
小棗樹:寬宏大量,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
[設計意圖:通過對角色的研讀,力求突出重點,使學生對課文有進一步的理解。]
(4)讀了課文,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嗎?大膽說出來吧!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的能力,增強自主學習意識。]
3、精讀課文,加強語感。
(1)教師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們準備抓住哪些語句把小柳樹和小棗樹的特點表現出來呢?
[設計意圖: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拔、指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分角色表演讀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重點詞語,觀察插圖,對小柳樹和小棗樹的性格對比,加上學生自己的理解,把課文朗讀并表演出來,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語言文字,化抽象的文字為具體的情感。]
三、拓展與鞏固
1、說說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可以自由選擇一個同學,說說他的長處。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處,可以請別人給你提醒。先自己想想,然后小組交流。
[設計意圖:教師巧用課文抓住文中的發散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把文中人物的優缺點轉移至現實的每個人身上,使德育落到實處。]
2、鞏固會認的字
游戲:聽音出示字卡。(教師讀生字,學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設計意圖: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玩中鞏固知識。]
3、總結談話:小柳樹因自己長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棗樹;而小棗樹卻不因自己長得沒有小柳樹好看而泄氣,也不因自己能結又大又紅的棗子而自大,相反還夸獎小柳樹。我們是不是要學習小棗樹的高尚情操啊?
四、作業設計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課后朗讀全文給大家聽,說說自己學到的新知識吧!
二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教案3
《微波爐的話》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認讀生字“翻、互、渾、器、屬、霆、毀、脾、既”;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書寫并記憶“互、器、屬、脾、既”;積累詞語“相互、渾身、容器、金屬、大發雷霆、燒毀、脾氣、節省”。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積累句子2句。
3、在閱讀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找出描寫微波爐的句子和使用微波爐要注意的句子。
4、初步了解微波爐的工作原理,懂得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認讀生字“翻、互、渾、器、屬、霆、毀、脾、既”。
2、在閱讀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找出描寫微波爐的句子和使用微波爐要注意的句子。
3、了解微波爐的工作原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出示音節:wēib?lú學生拼讀,再出示微波爐三個字認讀后說說微波爐。
2、微波爐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家用電器,今天我們就要來了解微波爐,看看它到底有些什么本領?出示:微波爐畫面
3、揭示課題:36、微波爐的話
4、齊讀課題。
說明:
漢語拼音的教學貫穿小學一、二年級,對于進入二年級學習的孩子,更需要不間斷地進行漢語拼音的復習與鞏固,才能使漢語拼音這一識字工具得到較好的掌握。復韻母ēi和iē,聲母b和d學生很容易混淆,為此讓學生拼讀音節后出示漢字,再讓學生說說微波爐,既能復習漢語拼音,又能很快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他們熟悉而又陌生的“微波爐”身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清課文錄音,思考:你對微波爐有些什么了解?
2、學生交流。
3、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出示自學要求:
(1)在組長的帶領下,讀通課文。
(2)小組學習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說說記字型的好辦法,為生字找朋友。
4、讀文識字
開火車讀課文,幫助學生正音,隨機教學生字。
例如:a、“霆、翻、渾”讀準前后鼻音。
b、說說記字的好方法(翻、渾、器、屬、霆)
c、填空
屬的第11筆是()。
脾的第10筆是()。
d、書空(屬、脾、毀、互、既)
質疑
5、把生字放回課文,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遍,要求:讀正確,注意生字的讀音。
說明:
本課是自主閱讀的課文,而且生字比較分散,所以采用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隨機識字。先讓學生分小組有側重地進行自學,再在交流朗讀中識字。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可以使學生抓住每個生字的難點,達到有效掌握的目的。識字就是為了讀文,所以在學生交流識字的方法之后,把生字放回課文再讀一讀,讓他們感受這些詞在文中的含義,感悟文本。
三、學習課文,品味詞句
(一)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讀,思考:為什么微波爐是一種奇妙的“爐子”?找出有關句子用直線劃下來。
2、交流,朗讀。(個別讀,比賽讀,齊讀)
(二)學習第二小節
1、微波爐到底是怎樣把生食物燒熟的呢?
2、指名讀,找找答案。
3、交流,朗讀。(創設情景,自我推銷,以掌聲來確定的推銷員。)
(三)重點學習第三小節
1、自由讀,思考:使用微波爐要特別注意什么?找出有關的語句用直線劃下來。
2、交流,朗讀。(理解課文中“大發雷霆”的意思,并說說其他表示發怒的詞語)。
(個別讀,比賽讀,范讀、表演讀)
3、表達同樣的意思,用簡單的句子該怎么說?
到微波爐里拿東西要小心,不要燙著手。
千萬不要用金屬的容器裝食物。
(四)學習第四小節
1、教師引讀。(通常我的脾氣很好……,用我做飯做菜……)
2、齊讀
說明:
學習課文以讀為基礎,在每一環節的教學中讓學生用多種形式、多種方法讀,從讀中去理解課文的詞句。例如:讀第一節、第三節時,根據所給的問題做圈劃;通過讀文理解詞語“大發雷霆”在文中的意思;積累第三小節中的兩句話,并用簡單的句子來說說,既能幫助學生理解句子,更能使他們體會到文中句子表達的親切自然。引讀課文第四節,幫助學生抓住重點。為了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在教學中創設情景,讓學生個別讀、小組讀、比賽讀等。圈劃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自學中讓學生在不懂處做記號,學習課文時抓住重點詞句做圈劃,使學生從小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
四、拓展延伸,練習說話
1、看圖說話:你會對圖中的阿姨說什么?
2、選擇自己熟悉的家用電器,仿照課文中的句子來介紹。
說明:
學課文就是要學習語言,把課文中好的詞句積累下來。為此,看圖說話練習的設計就是讓學生把課上積累的語言在圖畫創設的情境中自然地表達。而選擇自己熟悉的家用電器,仿照課文句子的風格來說一說,使學生有了運用語言,實踐語言的機會。
五、鞏固識字,練習書寫
1、采用游戲,鞏固新詞。
讀詞說發現。
相互互相產生生產算盤盤算
2、寫字指導:屬、脾、既
說明:
雖然是二年級了,但寫字教學不容忽視,在學生落筆前,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指導。教師可以當場板書,讓學生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擺放的位置,還可以讓學生再次了解生字筆順。在學生寫字時,教師要不斷巡視,及時糾正學生錯誤書寫,錯誤的書寫姿勢。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還可適當進行一定的書寫點評。
二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教案4
《石榴》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課文按時間順序描寫的方法。
3.學習本文作者的觀察方法,按時間順序寫一種果實的成熟過程。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見過石榴嗎?吃過石榴嗎?對石榴有哪些了解,誰來說一說?
二、自學指導:
要求:
1.聽老師范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2.學生輕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學檢查。
1.重音要讀準:
棗莊郁郁蔥蔥喇叭子兒瑪瑙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說了什么,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3.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春天葉
夏天花
秋天果
四、指導精讀: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齊讀第一自然段:
(2)教師教師棗莊
(3)"馳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鄉聲名遠揚的是什么?為什么這么說?
(4)教師小結:家鄉的石榴聲名遠揚,這是作者愛家鄉的原因。
2.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問題:
①這一段寫了那兩個季節?石榴有說什么特點?
②作者用哪些詞來寫葉子,花的?
體會"郁郁蔥蔥"的意思。
"彷佛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說明了什么?這樣打比方合適嗎?
(2)朗讀第2自然段,體會作者的寫作順序。
五、作業:
1.抄寫課后的詞語。
2.仿寫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個個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吹。
六、板書:
石榴
春天葉________
夏天花________
秋天果________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
二、繼續精讀課文
1.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練習:
這一自然段主要寫(春、夏、秋)季石榴(葉子、花、果實)的生長情況。
2.默讀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寫石榴的果實的?有什么變化?畫出表現石榴果實特點的詞語。
3.討論:作者按什么順序寫石榴的果實的?哪些詞語表現了這些變化?
4.指導朗讀:請同學們帶著高興的心情來讀這一段。
5.學習第4自然段。
(1)過渡:長得這么可愛的石榴,味道怎么樣?我們一起來看。
(2)輕聲自由讀課文,小組討論:課文從那些方面寫石榴子兒的?
討論有:顏色: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體會"晶瑩"的意思。
6.齊讀這一自然段。
7.教師小結:作者按時間順序,寫石榴果實的生長變化,還特別注意認真觀察了石榴果實的顏色變化與外形特點。我們在今后的寫作中要學習這種方法。
三、作業:
1.背誦課文3、4自然段。
2.品嘗一種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寫一段話。
二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教案5
《拾貝殼》
學習目標:
1、能認讀本課8個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五個漢字,尤其是“揀”的筆順,并能掌握“提手旁”組成的漢字的書寫規律——左窄右寬。
2、能積累文中的描寫貝殼的有關語句,并能背誦課文的4、5小節。
能感受海邊拾貝殼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識記8個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5個漢字。
2、積累文中的描寫貝殼的有關語句,在朗讀中感受海邊拾貝殼的樂趣。
教學準備:
各種貝殼、生字卡片、小黑板、投影、錄音機或多媒體。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看,這是什么?(實物出示形狀各異的貝殼。)
(1)出示詞語:“貝殼”
(2)讀準詞語的音。
2、你在哪里見過貝殼?
學生介紹貝殼,師適時補充,并出示用貝殼做成的工藝品。
3、補完整課題。
1、學“拾”
(1)做做“拾”的動作。
(2)換個詞。(板書:撿)
(3)你還知道哪些帶有“提手旁”的字。(即時板書)
仔細觀察,凡是帶有“提手旁”的漢字書寫時的訣竅是什么?(左窄右寬;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提手旁”。)
2、朗讀課題。《1拾貝殼》
說明:
低年級孩子的注意力易為直觀的實物所吸引,用各種貝殼及其工藝品來激發孩子一讀課文的興趣。另外,本課的寫字任務為5個漢字,其中4個字同屬一個部首“提手旁”,這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而言,并不是一個新的知識點,這里讓他們集中觀察的目的,一,是滾動復習,二,是觀察如何寫好這些字(它們書寫時的特點均為“左窄右寬”),后者是主要目的。因此在課題教學中,以學習生字“拾”為突破口,將復習舊知、鞏固積累、指導書寫等有機的整合為一體,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在海邊拾貝殼是怎樣的一個快樂場景啊!趕快打開書本去讀一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根據標點,正確停頓。
2、你們讀得真認真,想親自去看看嗎?就讓咱們跟隨這一群孩子去金山衛海邊!
(聽課文錄音,看投影或看多媒體)
3、你覺得這些孩子心情怎樣?從哪兒感受到的?(動作、表情)
(出示1、2節)這兩句怎么讀呢?
從一連串的動作:“喊著、笑著、跑著、跳著”引導體會孩子的快樂心情。訓練朗讀。(自由讀、指名挑戰讀、師生引讀。)
說明:
在學生剛激發興趣時,讓學生先去讀讀,要求讀正確。初步了解課文內容之時,再讓學生邊看畫面,邊聽課文錄音深入感受課文內容,孩子們歡樂之情。體會豐富的情感語言,幫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深入學習課文,引導積累有關語段。
(一)學習3—5節。
1、師:我們高興地看到了什么?趕快去讀讀2-5節,喜歡的小節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朗讀。
2、全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隨機進行教學,以四、五小節為交流重點。)
(1)第三節:通過句式訓練:“海灘上,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貝殼,擠在在一起曬太陽,有的說……,有的說……,還有的說……。”積累詞語“銀光閃閃、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貝殼。”(學習生字“擠”)
(2)第四、五小節。
①學習生字“逗”。(“逗人喜愛”換詞。)
②重點理解貝殼形狀的多種多樣,及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③出示相對應的貝殼的樣子,實物出示“打開的折扇”。
④比較這兩節,句式相近,用詞豐富。如:“看、瞧”用詞很準確;想象是根據貝殼的外形展開的。
⑤進行朗讀比賽,再背一背。
(二)學習6、7節。
1、看到這么多美麗的貝殼,我們……,口袋……,手帕……,還是……。我回到家,把……,大家摸著……,聽我講……。(師生共同讀第六、七節。)
2、快速記憶“揀、帕、摸”。
(1)通過查字典,做動作理解“揀”在句中的意思是挑選。
(2)提醒“揀”的筆順,在田字格中書寫。
說明:
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有利于他們認真地體會喜歡的內容。再根據學生的回答來組織課堂教學。由于這幾節語言生動形象,富有兒童化,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設計了形式各異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學習課文。如: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選擇“揀”的義項,再做動作理解確切涵義,再寫一寫,加深記憶;通過句式訓練積累詞語;通過朗讀比賽,激發興趣,感受拾貝殼的樂趣等在多種形式的讀的過程中漫漫把生字記住,把課文的語言積累在心。
四、拓展想象,模仿說話。
1、海邊的貝殼千姿百態,孩子們的口袋裝滿了,手帕里也盛滿了,還是舍不得離開,如果當時你也在海邊,你會拾一個怎樣的貝殼呢?
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的4、5節,說一說。(可出示各種貝殼或圖畫,便于學生展開想象。)
2、總結全文:聽了你們的介紹,我也真想到海邊去拾貝殼呀。拾起一個扇貝的殼,讓它為我扇風;拾起一個細長的螺絲殼,聽聽它的號角聲……
說明:
朗讀、背誦的目的是會運用,因此在課堂中要積極創設語言實踐活動的機會,促使學生練習運用。當學生對課文的4、5小節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時,利用形象可感的實物貝殼或課文插圖,讓學生模仿著說一說,對促進學生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言語是很重要的。也許學生不能一下達到要求,作為老師就要去積極引導、鼓勵,最終達到語言的內化。
五、復習鞏固。
1、讀詞語。
2、讀短文。
退潮了,孩子們來到沙灘上拾貝殼。瞧,這只像小喇叭,那只像小蝸牛,真是形態各異,惹人喜愛!
孩子們捧著許許多多逗人喜愛的貝殼,對著大海,高聲喊道:“海媽媽!您的禮物我們收到了,收到了!”
說明:
最后通過朗讀生字組成的詞,并放入一定的語境中進行復習這一環節,幫助學生記憶字音、字形、字義。
二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八年級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