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課標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編寫教案有利于教師弄通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教師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人教新課標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人教新課標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1
一、教材理解:
這是一首介紹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變化的詩歌。它以擬人的寫法,抓住四季的特點,生動地描繪了迷人的四季景色。
全詩語言親切,句式相似,情感濃烈,讀起來瑯瑯上口,是一篇對學生進行誦讀訓練的好教材。
二、教學理念:
1、強化以生為本,進行先試后導。
2、重視感悟體驗,培養語感能力。
3、加強學科溝通,促進學科整合。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地誦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積累好詞佳句,初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點;在盡情地朗讀中感悟一年四季的變化及特征;通過誦讀及探究,發現詩歌的語言特點。
(3)情感、態度、價值觀:喜歡讀兒童詩歌,在詩歌優美的韻律中感受四季的美麗,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感知,個體感受
1、創設情境:多媒體播放四季的美麗景色,教師朗誦。
2、師生對話:交流感受最深的情景。
(二)自主選擇,有感而發
選擇一景,嘗試用詩一般的語言來表達。
(三)呈現文本,讀通課文
1、初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自主學習生字
(四)語言感悟,探究學習
1、師生合作讀文,感受詩歌的語言特點。
2、探究學習,發現本文的語言表達特點。
(五)情感感應,合作學習
1、選擇季節,分組自主練習朗讀。
2、指導朗讀,讀出四季不同的特征。
3、誦讀全文,再現四季之美。
(六)學科整合,升華情感
1、譜曲歌唱。
2、美景欣賞。
3、聯系生活。
4、總結提升。
人教新課標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誦讀課文。初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點;在盡情地朗讀中感悟一年四季的變化及特征;通過誦讀及探究,發現詩歌的語言特點。
2、喜歡讀兒童詩歌,在詩歌優美的韻律中感受四季的美麗,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步驟:
(一)圖片導入
1、播放課件,欣賞四季的圖片
2、用一句話說說自己喜歡的季節
3、板書:四季的腳步(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描寫四季的優美詩歌——四季的腳步)。
過度:課文中四季正邁著腳步,悄悄地向我們走來。
(二)教師范讀,初步感知
1、師配樂朗讀
2、你感受到了什么?
過渡:四季真美啊,它正等著小朋友去讀、去欣賞呢!請小朋友自由地讀讀詩歌,把小詩讀正確,讀通順了。
(三)初讀課文,讀通小詩
1、思考:共幾個小節?分別寫了哪些季節?板書:春夏秋冬
3、你喜歡哪一節?有感情的讀一讀。
過渡:有這么一句話,一年之計在于春,那么我們就先去會會春姑娘,怎么樣?
(四)精讀課文,朗讀感悟春天
春天
1、春姑娘是邁著這樣的腳步來的?指導朗讀“悄悄”
引導:什么是悄悄地?(輕輕地)你會悄悄地做什么?(不讓別人知道,無聲無息)
2、春姑娘還是怎么來的?指導朗讀“笑著走來”
3、練讀
4、指名讀
5、齊讀
過渡:溫柔、美麗的春姑娘悄悄地走了,那你還喜歡什么季節,用剛才的方法讀一讀。
(五)抽讀,讓學生展示。并適當指導。
小結:時間過得可真快,一轉眼,可愛的四季就要和我們告別了,讓我們再來聽聽他們的聲音!(四人配樂朗讀)
(六)提供句式,進行說話練習
1、小組合作說一說
2、讀一讀
人教新課標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3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與境相融
1、課件演示四季景色的變化。請同學們欣賞圖片,并發現是按什么規律出示的?
2、看完這些美麗的圖片,現在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引導學生看圖說一、兩句通順、完整的話,說出四季來的時候,大地發生了哪些變化。)
3、四季悄然變化,為我們展示不同特點的美,請同學們欣賞老師誦讀的詩歌《四季的腳步》。(配樂讀)同學們喜歡四季嗎?那我們就一起走進四季,感悟詩歌《四季的腳步》。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大自然多美呀!你們也想這么美美地讀讀課文嗎?請大家試試。
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字音多讀幾遍,把它讀準來。
2.指名分小節讀課文,師生適時糾正字音,做到讀準,讀通順。
三、解決本課生字和詞語:
1..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師生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
(2)出示課件,認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2..指導書寫:
3..學生練習書寫
4.展示學生的作業,大家共同評價。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根據自己的喜愛收集一些四季的資料。
人教新課標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認識“鶴、剩、留、朝”4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哪只白鶴找到了魚,懂得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啟發學生通事要開動腦筋。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培養觀察圖畫和理解詞、句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重點難點:
1、三只白鶴怎樣記住埋魚的地方?各以什么做標志?學習生字新詞。
2、明白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鶴找到魚。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寓言故事,題目是《三只白鶴》
板書課題;三只白鶴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通句子。
2、畫出本課生字新詞。
3、思考:課文講了三只白鶴的什么事?
(三)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新詞。(出示幻燈片)
2、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三只白鶴的什么事?
(四)理解課文內容。
1、仔細讀課文思考:三只白鶴為什么埋魚?怎么找魚的?
2、結合圖理解埋魚的位置。
(1)指導看圖。
注意白鶴的頭朝向什么地方。
兩只抬頭看,一只看太陽,一只看白云,還有一只看河邊的大柳樹。
(2)指名三個同學分別讀一句話,即每只白鶴以什么做標志,板書:太陽底下,白云下面,柳樹旁邊。
“底下”“下面”“旁邊”都是表示什么的詞?(方位詞。)
再指名讀課文,邊聽邊看,書中說的“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白鶴,你能從圖上找出來是哪只嗎?
(3)三只白鶴,都記住了埋魚的地方,記得方位是不是一樣?(不一樣。)
哪只記憶辦法,能夠準確地找到魚?
3、圖文結合,理解找魚的過程。
(l)指導看圖2
圖上畫了什么?它們在干什么?
它們怎么找的?
第一、二只白鶴的翅膀和腳正在展翅飛向太陽、白云。
第三只白鶴的翅膀收攏,腳也縮起來,落下來了,落在河邊柳樹旁。
(2)讀第三段。
三只白鶴怎樣找魚的?
第一只為什么朝太陽飛去?(記住大魚埋在太陽底下。)
第二只為什么朝白云飛去?(記住大魚埋在白云下面。)
第三只為什么飛到河邊柳樹下?(記住大魚埋在柳樹旁。)
三只白鶴都是按照自己所記住的標志去找的,標志不同,找的方位也不同,結果如何呢?
(3)讀第四段。
哪只白鶴能找到理在地里的大魚呢?(第三只。)
另外兩只呢?(找不到。)為什么找不到呢?(因為地球圍著太陽轉,所以太陽的位置是在不停移動的,從東方升,在西邊落。第一只白鶴記得是太陽底下,這不是一個確定的位置,所以找不到魚。
第二只白鶴向白云飛去找得到嗎?為什么?
(因為白云不停地飄動,位置在移動,所以找不到魚。)
小結:因為太陽、白云的位置在不停地移動,所以用太陽和白云做標志是找不到魚的。
第三只白鶴為什么能找到魚?
(“河邊柳樹”這個位置是不動的,所以按這個標志能找到魚。)
4、深化總結。
(l)三只白鶴誰最聰明,為什么?
(2)學習了本課,你懂了什么道理?
(做事要動腦筋,才能把事情做好。)
(3)說說你知道的寓言故事。
(五)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朗讀全文。(指讀或分段讀。)
2、認讀生字詞。
(二)自學本課生字。
在小組內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三)檢查自學情況重點指導。
“飽、記”都是形聲字,可根據形聲字特點進行識記。“午、埋、第、旁”
可運用學過的筆畫、偏旁、熟字來識記,注意區別同音字“弟——第”。
(四)指導書寫。
“第”注意“一’約占田字格的四分之一,下面的“弓”要寫得扁些寬些。
“旁”中間的“寶蓋”要寫得略寬,“方”的一橫在橫中線上。
“飽、記、埋”要寫緊湊些。
(五)作業
練習書寫本課生字。
人教新課標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和9個詞語。認識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哪只白鶴能找到魚,并懂得其中的原因。教育學生遇事要動腦筋,注意事物的變化。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指導朗讀,進行識字教學,知道三只白鶴各以什么做標志記住魚的地方。
難點是弄明白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鶴能找到魚。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分別畫有“三只白鶴、太陽、白云”的粘貼圖。
2.生字生詞卡片。
3.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新課
指白鶴圖提問: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動物白鶴腿細細長長的,嘴尖尖長長的,它這樣子最有利于捉魚了。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有關白鶴的課文。教師板書課題:三只白鶴。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注字音,讀通課文。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丟字。要注意長句子中間的停頓,讀完對照要求進行評議、改進。
三、再讀課文
1.以問引讀,學習第一段。
(1)什么時候,三只白鶴在干什么學生讀第一句。
(2)他們——學生接讀第二句。
學習生字“飽、埋”。“飽”是形聲字,“埋”是會意字。根據字的特點幫助學生記字形。看看第一幅掛圖,練習朗讀第二句。
(3)連起來練習朗讀第一段。
2.三只白鶴分別用什么標記來記住埋魚的地點呢
(1)自由朗讀第二段。
(2)指名三位同學一人讀一句,教師板書:第一只太陽底下第二只白云下面第三只柳樹旁邊。板書生字“第、底、旁”時,讓學生留心看老師怎么寫,學生跟著書空
(3)出示與書上第一幅插圖內容相似只少了三只白鶴的掛圖,利用活動的“白鶴”圖,分別演示它們記住的標記。
3.第二天,三只白鶴按照自己記住的標記去找魚了,誰能找到呢
(1)學生自己讀讀三、四段課文,同座位討論討論:哪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為什么
(2)大家交流討論。
(3)教師利用活動掛圖幫助理解:
①出示只有背景內容的掛圖,利用活動的太陽圖,演示“剛剛升起”,注意貼的位置與原先位置不同。
②利用活動白鶴演示“朝太陽飛去”。點明此時太陽下的土地已經不是埋魚的地方了。
③貼上活動的“白云”圖(與原先位置不同),利用活動“白鶴”演示“朝白云飛去”。點明此時白云下的土地也已經不是埋魚的地方了。
④利用活動“白鶴”演示“飛到河邊,落在大柳樹旁邊”。得出結論:第三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因為柳樹長在土里,在短時間內是不會移動的。
4.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復習生字,指導識字、寫字。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2.學生自己分析,大家交流記字方法。
3.指導寫字。“第”的竹字頭約占田字格的四分之一,下面的“弓”要寫得扁寬些。“底”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起”的“捺”要長需舒展,托住上邊的“已”。
三、課堂練習
1.完成練習3。先比較每組字的異同,再自己組詞,口頭交流,然后寫下來。
2.完成練習4。先讓學生自己完成填空,現進行交流、訂正。
四、擴展練習
課后收集童話或寓言故事,召開一次故事會。
板書設計
29三只白鶴
怎樣記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太陽底下 白云下面 柳樹旁邊
誰能找到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