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三年級 >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時間: 夢熒 三年級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和它們之間的關系。

2、復習年月日相關的知識,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間,會計算經過的時間。

3、明確時間的重要性,增強時間觀念。

導學案

自主預習整理年、月、日的相關知識。

1、我們認識了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學了24時計時法,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歸納:

年12個月 平年365天 閏年366天

月大月:( )( )( )( )( )( )( )31天

小月:( )( )( )( ) 30天

二月:平年( )天 閏年( )天

日1日=( )時

時1時=( )分

分1分=( )秒

3、做一做P114頁第6題,說說怎樣想的'?

(1)、3年=( )個月 24個月=( )年

(2)、 7月有( )天 15時是下午( )時

(3)、 展覽館每天的開放時間是從8:30到16:30,一天共開放( )小時。

交流合作

1、說一說時間單位的知識。

2、議一議有關時間知識的要點。

3、你知道什么是24時計時法嗎?介紹一下你的學習經驗。

4、你會計算起止時間和經過的時間嗎?怎么算?

展示提升小組搶答:

1、一年中哪些月份是大月?小月?你會用什么方法記憶?

2、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閏年?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3、什么是普通計時法?什么是24時計時法?各有什么特點?舉例說說。

反饋測評1、完成課本練習二十五第6 題:

小華每天早上7時30分到校,11時50分放學回家。下午2時到校,16時放學回家。他全天在校多長時間?

(1)先求上午在校時間:

(2)再求下午在校時間:

(3)最后算出全天在校時間:

2、出示鐘面:

(1)現在是幾時幾分?

(2)17:00開往長沙的火車現在開始檢票了,還有多少分鐘開車?

(3)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4)如果你耽誤了時間,會怎樣?由此,你體會到了什么?

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把握時間,時時處處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合理利用時間安排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第六冊第9、11頁。

教學目標:

1、在辨認8個方向基礎上,學會看簡單平面的線路圖。并能用恰當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2、在對簡單物體的位置關系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在雙休日都喜歡和家長去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呢?

生:乘公交車。

師:每路公交車都有一定的行車路線,我們在乘車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看車是不是經過我們要去的地方。

生:看車開的'方向是不是和我們要去的方向一致。

生:看我們要坐幾站才下車……

師:大家提的這些都很有必要了解清楚。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泛洋嘉年華游玩,可以乘坐幾路車?首先要學習如何認識路線。(出示課題:認識路線)

二、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引入:師出示路線圖。

北 會展中心(嘉年華)

椰風寨

廈大

廈大西村

黃厝

廈大醫院 胡里山 曾厝安小學 白石炮臺

認識29路車的行車路線。

師:有了這張路線圖,你們一定能很快知道各個站點在學校的哪個方向,誰來說一說?

生:胡里山站在學校的西面……

師:小朋友觀察真仔細,你能在小組內說一說29路車的行車路線嗎?

從廈大出發向 行駛……

先引導學生在組內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師:誰還能說一說你想從哪個站點出發到哪個站點的路線?

請幾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行車路線。

3、出示泛洋嘉年華的導游圖。

4、師:我們乘坐29路車來到泛洋嘉年華,這里的游樂項目可真不少,誰來說一說有哪些游樂項目?

5、你最喜歡哪個游樂項目,它在游樂園的什么位置?請你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問:奇遇木馬在奇趣謎宮的什么方向?

動感電影在驚天動地的什么方向?學生指名回答。

接下來由學生提問,學生指名回答。

6、小朋友真聰明,我這兒還有一個要求:我想從入口出發去玩驚天動地、奇趣謎宮、海盜船、奇遇木馬,再從出口回家,我應該先去哪兒,再去哪,請幫我安排一條路線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線圖。

b)指名介紹路線圖。

c)集體評價。

三、鞏固練習:

1、自己閱讀課本第9頁,對書上提的問題,在小組內說一說,讓小組內同學評一評。

四、全課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新的知識,說一說今天最感興趣的什么?為什么?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3】

教學內容:

教材第49頁例2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

能夠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教學難點:

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例2主題圖 彩色筆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

3810

20__

9140

8160

7230

5031

6230

7021

2、筆算。

357= 2321=

讓學生集體完成并指名兩位同學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請同學說一說計算過程,全班集體訂正。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9頁例2、

出示例2、

教師:讀一讀題,你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師: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個48是多少,怎樣列式呢?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3748

老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計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計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__(盒)

大約有20__盒。

(2)筆算方法: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7去乘第一個因數各數位上的數,方法與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個位上寫6,向十位進5;7再乘第一個因數十位上的4,得28個十,加上個位進上來的5個十,得33個十,所以在十位上寫3,百位上也寫3;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積的末位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怎樣計算。學生討論后總結。

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進位乘法和不進位乘法的計算過程相同,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分別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時,與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相加時不要忘記加進位的數。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4】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17頁例3及做一做和相關的練習題。

例3創設了現實生活中“整理照片”的情境,教學一位數除三位數(商三位數)的筆算除法以及驗算。教材呈現不完整的豎式計算過程,只給出第一步計算方法,余下的學生自己完成,讓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完成除法筆算,培養遷移類推能力。

(二)核心能力

學生在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筆算的基礎上,利用已有經驗自主探究,理解和掌握一位數除三位數的筆算方法,進一步提高推理能力和運算能力。

(三)學習目標

1、利用已有經驗自主探索計算方法,能正確筆算和驗算一位數除三位數(商三位數)的除法,初步養成驗算習慣。

2、通過與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對比,總結出算法,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學習重點

學習重點:一位數除三位數筆算的算法。

(五)學習難點

學習難點:一位數除三位數筆算的算理。

(六)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一位數除三位數(例3)》名師教學課件

二、學習設計

(一)課堂設計

1、復習舊知

(1)口算:

39÷3= 180÷6= 320÷8= 4500÷9=

(2)筆算并說出每一步計算的含義。

84÷4= 56÷2=

設計意圖:鞏固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為進一步學習一位數除三位數的筆算除法做好鋪墊。

2、探究新知

(1)情境導入,提出問題

師:小美和小麗是一對好姐妹,他們正在整理旅游回來的照片,看他們整理的多認真啊!課件出示情境圖。

師:觀察情境圖,你知道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說:小美和小麗一共有256張照片,用2本相冊正好插完。

師:用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預設:每本相冊插多少張照片?

師: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該怎么解決呢?怎么列式?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256÷2=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整理照片”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出示情境圖,讓學生從中找出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2)嘗試計算,探究新知

①學生自主探究:你能試著用豎式計算這道題嗎?

學生在演草紙上嘗試筆算。

②全班匯報,交流算法

教師結合豎式,與學生交流算法。

師:百位上為什么商1?

引導學生明確:2個百除以2得一個百,1表示1個百,所以百位上要商1。

師:十位上為什么商2?余下來的'1個十怎么辦?

引導學生明確:5個十除以2商2余1個十,2表示2個十,所以百位上要商2。分掉4個十,余下的1個十沒辦法整捆分,需要把十位上的余數和個位上的6合起來繼續除。

教師要求學生補充完整豎式,并訂正評價。

③怎樣驗算

提問:怎樣檢查結果對不對?你會驗算嗎?

放手讓學生自己驗算,并與同桌交流驗算方法。

小結:通常用乘法驗算除法,即用商乘除數看是否等于被除數,這種方法更容易發現錯誤。

④小試牛刀

計算并驗算:378÷2 925÷5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展示計算過程,交流算法,再集體訂正。

(4)對比總結

師:今天學習的一位數除三位數的筆算和以前學習的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筆算有什么聯系?

師:誰來說一說一位數除三位數筆算的方法。

預設: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哪一位上有余數要與下一位數合并起來繼續除。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學生不僅要掌握列豎式計算的方法,還要明白計算的道理。因此,在設計時盡量讓學生自己探索算法,在交流中理解算理算法。最后通過對比,引導學習發現今天學習的新知與前面學習的舊知,雖然形式上不同,但是計算的實質是一樣的,進而掌握算法,提高遷移類推能力。

3.鞏固練習

(1)把下面的豎式補充完整,再驗算。

(2)列豎式計算。

855÷5= 636÷4=

①學生獨立解決

②交流:這兩道題和前兩題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發現:前兩題正好除盡,沒有余數,而這兩道題最后沒有除盡,有余數。但計算方法是相同的。

(3)解決問題。

4、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小結:我們這節課學習了一位數除三位數(商三位數)的筆算,計算時,先用一位數去除百位上的數,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有余數,要和下一位上的數合并后繼續去除,做完后要自覺地用乘法進行驗算。

三、課時作業

1、列豎式計算并驗算。

324÷2 651÷3 675÷5 798÷6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標1】考察學生能否正確計算一位數除三位數。

2、解決實際問題:

(1)三年級有248名學生,每2人共用一張課桌。一共需要多少張課桌?

答案:248÷2=124(張)答:需要124張課桌。

解析:【考查目標1、2】考察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一段路625米,工程隊計劃用6天修完,實際用了5天就完成任務。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答案:625÷5=125(米)

解析:【考查目標1、2】5天修625米,平均每天修多少米?用除法計算。注意:6天是多余條件。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5】

設計說明:

1、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已有的經驗和要學習的知識緊密結合。因此,本設計在學習新知之前鼓勵學生說一說: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已經知道了哪些?一是投石問路,可以較好地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二是能充分挖掘學生身上的資源;三是創設一個關于年、月、日的知識情境,在不經意間為引發學生的疑惑作鋪墊。

2、創設情境,聯系生活,激發興趣。

本設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為基本理念,從新課的引入到課后的練習,都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體現“小課堂、大社會”,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注重觀察,引導發現,培養能力。

本設計通過年歷卡及相關統計表,讓學生在觀察和發現中掌握年、月、日及大月、小月等知識,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又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究者,使學生在自我探究、自我發現中獲取新知,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20__年、20__年的年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已經知道了哪些?

預設

生1:一年有12個月。

生2:有的年份有365天,有的年份有366天。

2.說一說記憶中美好的或有特殊意義的日子。(生自由匯報)

3.觀察教材76頁主題圖,說一說年歷上標注了哪些特別的日子。在這些特別的日子里,都用到了哪些時間單位?(年、月、日)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年、月、日)

設計意圖:選擇學生感興趣、熟悉的素材作為引子,以特別的日子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內容就在身邊,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拓展學生的思維。同時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加深對時間單位的理解,為下面的新知教學作鋪墊。

二、親自實踐,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觀察20__年、20__年的年歷。(課件出示)

思考:

(1)一年有多少個月?

(2)一年中哪幾個月份有31天?哪幾個月份有30天?

(3)2月有多少天?

2、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1)一年有12個月。

(2)一年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1天,4月、6月、9月、11月有30天。

(3)20__年的2月有28天,20__年的2月有29天。

3、小結:我們把有31天的月份稱為大月;有30天的月份稱為小月;2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數和其他的月份都不相同,所以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設計意圖:通過認真觀察20__年和20__年的`年歷,讓學生自主發現并總結大月、小月的天數及2月的特殊性,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能力。

4、記憶大月和小月的方法。

(1)拳頭記憶法。(課件演示)

①伸出左手,手背面向自己,握住拳頭。從右邊第一個凸起處開始數起,第一個凸起處是一月,凹下的地方是二月,接著以此類推數到七月,轉回來,從數一月的地方接著數八月,一直數到十二月。凸起的地方就為大月,有31天;凹下的地方,除了2月,其他都是小月,有30天。

②請大家邊看邊實踐。

(課件重復演示,學生實踐)

(2)歌訣記憶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說明:臘,這里指臘月,一般指農歷十二月,在這里代表公歷十二月。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思維水平。用歌訣幫助記憶,讓課堂教學的形式“活”起來。

5、知識拓展:一年中,為什么有7個大月,4個小月?

師:每年大月有7個,小月有4個,這其中有一段有趣的歷史小故事。(播放錄音:大月、小月的由來)

(學生恍然大悟,原來這都是人為規定的)

設計意圖:大月、小月的特殊安排使學生心中有一個大大的“?”。回溯歷史,既解疑釋惑,又豐富和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數學學習滲透著濃濃的數學文化。以英文August(八月)與國王的名字(奧古斯都)印證八月的演變,令學生折服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6】

教學內容:

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等。(課本第114頁的第7、8題,練習二十五的第8、9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正確地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并能正確、合理地使用常用的面權單位。

2、能理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運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知識梳理

教師:同學們。你們在面積這一單元中都學到了哪些知識?你們知道了什么?讓學生充分發言,說一說學到了什么,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識,教師結合學生發言,進行引導、歸納。

板書:面積與面積單位、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三、要點復習

1、面積與面積單位。

(1)什么是面積?(或你所知道的面積是什么樣的?)

學生結合具體事物(如:書面、桌面等)說明什么是面壩,然后教師出示面積概念。

幻燈出示: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物體表面"學生可以理解,對于”封閉圖形"教師可畫出一些圖形讓學生判斷。如:哪些圖形可以表示面積。

通過練習,使學生明確"封閉圖形"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2)面積與周長的比較。

教師取一個長方形模型,用手摸四周的邊長。問:要求這一周的長度,是計算面積嗎?為什么?

使學生明確“封閉圖形”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2、簡單換算。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808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地積單位進率:l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3、長、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1)請學生說一說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2)面積計算。

出示圖形學生獨立計算,然后校對。

完成后,讓學生再算一算它們的周長。然后提出問題這個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相等嗎?為什么?先由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教師進行分析、總結。

四、課堂活動

課本第114頁的第7、8題。

請學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結果填在表中,然后再進行測量和筆算。最后將測量并計算的結果與估算進行比較,看看誤差多少。

五、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五第8、9題。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讓學生經歷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過程,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和靈活性。

3、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以及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口算。

教學方法:

啟發式和嘗試教學法

教具:

題卡、小黑板、掛圖

教學過程:

一、溝通舊知,建立聯系

看卡片說得數(表內乘除法)

二、提出問題,引入新知

剛才的口算題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表內乘除法口算,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經常會遇到許多用除法解決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口算除法。(板書課題,提出目標。)

同學們請看黑板上的掛圖,你從圖中獲得哪些數學信息?(指名回答)

根據我們獲得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自己輕聲說一說)

師有重點地板書如下:

生1: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黃瓜?

生2: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生3:李阿姨平均每人運多少箱?

生4:李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生5:李叔叔平均每次大約運多少箱?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提出了這么多數學問題!

指第一個問題,會列算式嗎?(指名列式)

請問為什么用除法計算?

會讀嗎?指名讀(順讀、倒讀)

三、思考交流,探索新知

1、60÷3=20(箱)你們是怎么算出來的呢?自己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2、小組選代表全班交流

方法一:想乘法算除法————20×3=60,所以60÷3=20。

方法二:去添0法————6÷3=2,所以60÷3=20。

方法三:擺小棒的方法來驗證。

方法四:6個十÷3=2個十=20。

小結:同學們的口算方法都不錯,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方法。我們做題時不管采用哪種口算方法,只要算得又對又快就行了。

4、生獨立解決第二個問題和第三個問題,并與同桌說說第三題的口算方法。

5、指名回答,師板書。強化兩種讀法。同時說出第三題的口算方法。

6、剛才我們所學的知識就在14——15頁,同學們看書填空,有不懂的就提出來。(4、5題下節課再研究)

通過上面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撐握了各種各樣的口算方法。下面我們就用這些方法進行練習,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四、活動體驗,鞏固運用。

1、做一做1、2題。

(1)題獨立完成。

(2)題獨立完成,指名說口算方法。再觀察一列(還可再加兩題),看看能發現什么?

師生總結: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商也擴大相同的倍數。

師:計算時,應根據題目條件靈活計算。

(3)學習“你知道嗎?”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讓生感受數學符號產生過程和數學家的智慧。同時讓學生查閱課外資料,了解一些有關除法史料以及對學生滲透數學文化。

2、看算式,寫得數。(小黑板)

480÷6640÷8420÷7540÷9400÷5210÷7800÷8 100÷5200÷4320÷8450÷9280÷4300÷6560÷8

指名核對,并選題說計算方法。

3、列式計算。

(1)、320里有多少個4?

(2)、90除以3等于多少?

(3)、7除420得多少?

(4)、被除數360,除數是9,商是多少?

獨立完成,指名核對。

4、在□填上合適的數

180÷□=30210÷□=30

1500÷□=300 3000÷□=600

五、回顧全課,暢談感受。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哪些哪些收獲?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8】

教學內容:

教材第61~62頁練習十四第6、9、10、11、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過估算步驟的推導,初步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能正確進行口算,培養思維的靈活性,促進思維條理化。

3、結合形式多樣的練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淀數學意識;人人參與口算,使學生佯稱積極動腦、認真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1、練習十四第6題。

比一比,那組摘得多?

2、練習十四第9題:奪紅旗小游戲。

以小組為單位,按箭頭號所指的方向開始計時。請優勝組代表說一說你怎樣估算的。

3、練習十四第12題。獨立完成,小組交流。

二、估算練習

1、練習十四第7題。

(1)出示統計表,提出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練習十四第8題。

(1)理解題意。

(2)小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數據,估算結果。

(3)全班交流。

3、練習十四第11題。

(1)指導看圖,弄清題意。

(2)獨立完成。

(3)組織交流。

三、課堂小結:

通過練習,你有哪些收獲?

教學反思: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9】

教學內容:

教材第44-45頁練習九7-12題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2、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的進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確率。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正確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口算卡片 紅旗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基礎知識練習。

1、70×7060×9080×5011×4030×8020×7040×6031×20

2、學生們完成后,選兩行學生按順序每人一題訂正結果,教師要統計學生口算的正確率,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及時鼓勵表揚,有錯誤的學生要讓其說出是哪道題錯了,教師給予板書,幫助學生改正。通過練習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問題,能夠從中了解到好的計算方法,這樣可以使自己的計算更準確、更迅速。

3、老師選兩個學生當代表到前面比賽,其他學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學生按箭頭的順序分別把答案寫在題目的兩邊,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奪得小紅旗。

讓學生一起訂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對的學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通過比賽讓學生明白看,一味只圖快,做的題不正確,是得不到紅旗的)

二、探究新知

1、運用口算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44頁的第7題,這是一道圖文結合的題。引導學生認真看題中的文字,還要認真觀察圖,看圖中都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說一說,你從題中都知道了什么。

老師引導學生想

(1)題中讓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2)解決這三個問題需要哪些數據信息?

(3)在充分分析題意之后,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過程,訂正結果。

例:50×11=550(千克)

答:李紅家的蠶子可產蠶550千克。

50×80=4000(千克)

答:李家村的蠶子可產繭4000千克。

18×50=900(元)

答: 50千克繭能賣900元錢。

2、小象出生后,體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這頭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讓學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題需解決的問題和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數據。學生之間互相訂正,互相補充。

(2)引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計算過程和結果。

例: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20年后這頭大象重4100千克。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口算。

2、小明要買12本書,每本書19元,小明大約要帶多少元錢?

3、教材第45頁的第10題。

四、思維訓練

1、不計算,把估算結果寫在括號里。

100×24200×3032×1074×10020×4060×506×10010×70012×3034×440×6+857×0+57

2、李叔叔平均每天組裝19輛自行車,9月份大約共組裝多少輛自行車?

3、海龜出生后,體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后它的體重將增加到4080克。小海龜剛出生時有多少克?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練習,在練習中使學生鞏固復習了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學生能熟練的進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確率。尤其是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問題。總結出了實際問題中隱含的數量關系:單價x數量=總價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0】

一、總體說明

數學是為生活服務的。本單元解決問題,就是要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內容包括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和運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運用乘法和除法一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和掌握需要兩、三步計算解決問題。教材通過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貼近度很高的生動例子,讓學生先從直觀的圖畫中了解信息,再運用了解的信息來解決問題,既培養了學生了解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運用乘法計算或除法計算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2)培養學生了解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生動的實例,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4)結合適當的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三、教學設想

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要能運用數學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本單元的教學中,先讓學生自己觀察圖畫,了解和收集圖畫中的信息,再運用所學的知識,根據信息在小組中討論、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然后讓學生解決問題后總結和歸納生活中一般性的規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建議用5課時安排教學。

一、總體說明

本單元的知識內容是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擴展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主要內容包括:統計中的重復問題和等式中實物代換問題兩種類型。是在學生學習了統計和等式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統計中出現的重復現象和等式中通過實物進行代換問題。通過運用集合的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解決實際問題。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教學目標

(1)理解統計中出現的重復現象,運用集合圖推算事物的數量。

(2)通過實物代換,初步理解代換思想,推算事物的數量。

(3)擴展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

三、教學設想

根據奉單元知識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和學生的思維能力水平的特點。在教學中主要采用實物分析的方法進行教學.先讓學生能通過實物理解重復現象和代換思想,再通過適當的練習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使學生能充分理解,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本單元建議用2課時安排教學。

集合的'思想

教學內容

課標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108頁例1,練習二十四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能借助具體內容,體會集合的思想方法,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

3、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體會集合的思想方法。

難點:用集合直觀圖來表示事物。

教學準備

CAI

教學過程

一、借助熟悉題材,滲透集合思想

1、巧妙設疑,直觀感悟

(1)談話:老師知道同學們有很多的興趣愛好,有的喜歡音樂,有的喜歡美術,有的兩樣都喜歡,老師想進一步了解你們,請允許我對其中的一個小組進行調查,好嗎?

(2)(指定小組)分別在“音樂”和“美術”下面簽上名字,兩者都喜歡,兩邊都簽。

(3)全班一起統計喜歡音樂和喜歡美術的人數。

(4)(故作驚訝):咦,這個小組沒有這么多人呀?問題出在哪兒呢?

(5)四人小組討論發現:統計過程中有學生既喜歡音樂又喜歡美術,是重復的,在計算總人數時只能計算一次。

2、圖示方法,加深理解

(1)(出示)先是兩個小組的集合圈,再把兩個圈進行合并。

(2)讓學生說一說圖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義。

(3)讓學生列式求出喜歡音樂和喜歡美術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說說想法。

(5)師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適當小結。

3、運用集合思想解決問題

(1)情境出示課本P110第1 題。

(2)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

(3)同桌交流,重點說說想法。

(4)反饋。(昨天和今天進貨的重復部份用重點號顯示)

二、靈活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

1、談話:小動物在討論在陸地上生活還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來了10種動物,有6種動物可以在陸地上生活的,有6種動物可以在水里生活。這里面有幾種動物既可以在陸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適當給學生介紹“兩棲動物”的常識,擴展學生知識面。)

2、練習二十四第2題

要求:

(1)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

(2)班內交流方法。

三、全課總結。

1、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2、小調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學知識來解決。等量代換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9例2及做一做,練習二十四第3、4、5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操作、驗證等活動,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數學思想。

2、培養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利用天平或蹺蹺板的原理,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為以后學習簡單的代數知識做準備。

難點: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數學思想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或數學問題。

教學準備

卡片學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師:看,今天水果園里正在進行“體重”大比拼呢?(播放)我們先來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說明:當天平平衡時,左右兩邊的物體一樣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

師:接下來進場的是蘋果妹妹,我們假設每個蘋果同樣重。(繼續播放)看!天平又平衡了,這又說明什么?(引導學生說出:4個蘋果重1千克。)

師: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數學問題?

讓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二、教學新知。

(一)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合作探究解決方案。

師:這個問題提得真棒,幾個蘋果與1個西瓜同樣重呢?(10個、12個、15個、16個……)

師:小朋友不要急著猜,好好動動腦筋。或者在小組內擺擺學具,通過合作解決這個問題。

(留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及操作學具的時間,老師巡視,給予學生適當的啟發與指導。)

小組匯報:這時大部分的學生喊出:16個。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為:一個西瓜4千克(等于4個砝碼), 1千克(1個砝碼)等于4個蘋果,我們用替換的方法,把一個1千克(1個砝碼)換成4個蘋果。西瓜重4千克(4個砝碼),總共要換4次,因此是16個。

(師依學生的回答,一邊擺學具,利用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生2:我們組認為:如果第二個圖中天平的右邊變成原來的4倍,左邊也要變成原來的4倍,就是16個蘋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個西瓜和4千克砝碼同樣重,而4個蘋果和1千克砝碼同樣重,所以4千克砝碼就有4個4, 4×4=16(個)。

生4:……

(二)進一步體會等量代換方法。

師:小朋友說得都對,(展示:1個西瓜等于16個蘋果。)這時又來了波蘿哥哥,1個波蘿的“體重”等于2個蘋果。一個西瓜與幾個波蘿一樣重呢?()為什么呢?

讓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匯報結果。

生1:32個。

(可能有些學生會出現這樣的錯誤,老師要及時給予分析引導,再通過生生評析,幫助其改正。)

生2:8個。因為,2個蘋果可以換1個波蘿,1個西瓜等于16個蘋果,就可以換8個的波蘿。

生3: 2個蘋果換一個波蘿,16個蘋果里面有8個2,16÷2=8(個),所以1個西瓜和8個波蘿一樣重。

生4:把2個蘋果變成原來的8倍就是16個,等于1個西瓜的重量。把1個波蘿也變成原來的8倍就是8個,這樣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個。

師:(略小結。)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完成p109“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個別輔導。講評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師生共同梳理解題思路:要求2頭牛和多少頭羊同樣重,首先要知道2頭牛和多少頭豬同樣重,再利用豬和羊的關系進行替換(計算),最后求出結果。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四第3題。

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關系,并嘗試抽象地推導(計算)一下。如果學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難,可以讓學生先用學具擺一擺。

2、完成練習二十四第4題。

提示:直接比較1只雞和1只鴨誰重一些比較困難,可以轉化為2只雞和2只鴨,或4只雞和4只鴨的比較。

3、完成練習二十四第5題。

第1小題,把第一個等式中的△用□+□+□替代,就變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第2小題,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討論,尋找方法。

建議:直接用等量代換的方法來解決比較困難,可以先把三個等式的左邊相加,右邊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換,依次求出○、△、□的值。

四、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什么是等量代換嗎?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1】

教材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依照兒童空間方位認知順序進行編排,提供豐富的生活和活動情境,幫助學生辨認方向。

教學內容:

1、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目標:

1、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課時安排:5課時

第一課時 認識東西南北

教學內容:教材第2至3頁例1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20__年x月x日

教學過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

學生背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觀察例1圖:

問: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 )面。教學樓在操場的( )面,大門在操場的( )面。

(2) 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德陽市的東西南北方向? 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5、背兒歌:

早晨起床向太陽,前是東,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附: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

早上太陽在東方

面東,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認識平面圖上的東西南北和路線圖

教學內容:例2、例3及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20__年x月x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匯報課外認方向的情況。

2、說說教室和校園的東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2:

1、觀察第3頁的校園圖,你能畫出校園的示意圖嗎?怎樣畫,能讓別人看懂方向?

2、學生同桌合作畫。

3、交流匯報:把學生畫的多種情況展示出來。

4、請大家觀察這幾種不同的示意圖,你覺得怎么樣?(沒有統一的標準,太亂了。)

5、為了方便交流,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現在,你能按這個要求畫出示意圖嗎?并注意標上“北”的方向。

6、學生獨立繪制“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示意圖。

(二)教學例3:

1、觀察例3圖,你是怎么找到“北”邊的.?(圖上標有)

2、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宮怎么走?請你先用手指出路線圖,同桌互相看看指對了嗎?

4、同桌互相說:

去體育館怎么走?去醫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電影院怎么走?

三、鞏固練習

1、認一認地圖上的方向:(課件)

2、做一做:

從圖上獲知“北”,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練習指一指。

四、綜合練習

1、觀察第2頁天安門廣場圖,請根據示意圖指出東西南北。

2、你能說說這幅天安門廣場圖中哪個建筑物分別在哪邊嗎?

3、第6頁第3題、第7頁第4題:

觀察中國地圖,先找出“五岳”。現在告訴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據這個說說其他的山分別是什么“岳”嗎?比一比,誰說得對!講評。

4、引導學生閱讀:你知道嗎?

五、總結。

六、布置預習:

1、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

2、尋找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附:板書設計:

繪制平面圖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找到位置

學看路線圖說出路線

教學后記:

第三課時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教學內容:例4以及練習。教學目標:

1、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方向。

2、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通過知識的運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指南針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20__年x月x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畫一畫方向示意圖:

2、我們知道了這四個方向,那么,每兩個方向之間又稱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

二、談話導入

(出示課本情境圖)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學習更多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么?( 指南針)

三、親身實踐,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針圖)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給予歸納,并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

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20__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后來又發明了羅盤。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根據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2、根據指南針現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3、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從“東”出發,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鞏固運用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4、練習二第1、2、3題。

5、練習二第4題:出示我國行政區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說說十堰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武漢的什么方向?

五、全課小結

1、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預習: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附: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

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教學后記: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一位數除多位數除法的估算過程,學會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能正確合理地進行一位數除多為數的估算,初步學會表述估算過程。

3、體會除法估算的必要性,培養估算意識,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估算,表達估算的思路。

教學難點:

根據不同情境或數據,采用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師出示口算卡片:

1800÷32400÷6250÷5420÷6

2700÷9140÷7120÷65400÷6

學生開火車直接說得數。看哪一組開得又對又快。

2、同桌一人說算式一人回答,答對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教學掛圖,呈現農貿市場的情境圖

師:上一節課我們共同為趙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決了難題,這節課我們繼續為李叔叔他們三人解決困難,好嗎?他們遇到了什么難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呈現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圖:

師:你們看,李叔叔他們三人想怎么把蔬菜運(用三輛車一次把這124箱蔬菜全部運完。)

同桌交流、討論,提出問題,老師板書:

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師:這道題該怎么解決呢?(讓學生討論)

三、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確定問題:你能大概猜一下他們每一個人運了多少箱嗎?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決它呢?

2、生討論后反饋結果。

請一學生敘述估算的過程。

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別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還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還剩下一箱,每個人大約運了41箱。

師板書:124÷3≈40(箱)或者124=120+4120÷3=404÷3=1……

124÷3≈41(箱)

3、小結:

剛才你們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幫李叔叔解決難題的`?(估算)這節課讓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學生發言)在生活中你還認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當我們遇到數字較大的題目,比如分東西,而你又不能準確地算出該平均分多少物品給每個人時,我們就可以用估算來計算。

四、鞏固練習,加深印象:

做P16“做一做”第1、2題

1、學生說說題意,并說一說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這道題目。

2、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本道題。之后進行全班性講評。

五、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本》第8頁。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①讓學生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

②能應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

①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和遷移、類推的能力。

②在小組合作、師生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培養學生

的探索能力和創新。

③滲透“實驗——猜想——驗證——概括”的數學學習方法,為今后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④通過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異同,滲透事物間相互聯系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情感目標:

①讓學生動手實驗操作、大膽猜想,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②在學習和活動中,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學習重點: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現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面積計算公式。

學習難點: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課件。

學具:15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學習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現在誰來介紹一下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前面在練習中我們已經發現可以用數小正方形的方法來求面積。(電腦出示)如下圖:

讓學生說說每一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3、師:同學們,數小正方形的方法可以得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如果要測量籃球場的面積、操場的面積、游泳池的面積…(出示圖片),也用數正方形的方法去求,那可太麻煩了,所以我們就要尋找一種更好的、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讓數學接近學生的生活。通過課件出示籃球場、操場、游泳池等圖片,在具體可感的的場景中引起學生新知的欲望,讓學生感受到數小正方形的方法太麻煩,應該尋找一個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二、實踐探究,尋找方法。

(一)利用遷移,大膽猜想。

我們先來研究長方形的的面積計算方法。

1、復習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在研究長方形的面積之前,誰先來說說長方形的周長是如何計算的?

2、師:既然長方形周長的計算與它的長和寬都有關,現在請你猜一猜,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可能與什么有關?(根據學生回答,肯定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關。)

(設計意圖:學生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已有計算周長的方法,我就利用這個舊知,讓學生猜測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不是跟它的長和寬有關呢?在遷移中導出新知。)

(二)分層實驗,發現計算方法。

1、初求面積,猜想方法。

師:既然長方形的面積和它的長和寬有關,到底是怎樣的關系呢?現在請你先來試一試。在練習紙上,有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請你想辦法求出它的面積。可以自己獨立嘗試,也可以同桌討論進行。學生動手嘗試。

學生匯報自己的方法。

設想學生可能有的方法:(1)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擺了15個,所以它的面積是15平方厘米。

(2)每行擺5個,可以擺3行,它的面積是5×3等于15平方厘米。

(3)用尺畫了15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積是15平方厘米。

(4)因為它的長是5厘米、寬是3厘米,所以它的面積是5×3等于15平方厘米。

比較學生的方法,說說哪一種最簡便?(發現用乘法計算最簡便)

發現用乘法計算的第2種方法與第4種的聯系。觀察第2種方法與第4種方法,有沒有發現什么?

(聯系:因為這個長方形的長是5厘米,所以可以每行擺5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寬是3厘米,所以可以擺3行。所以第2種方法其實與第4種方法是相類似的。就是長方形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等于長、寬厘米數的積。)

師:經過剛才的計算,我們發現用乘法來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比較簡便。現在請你們猜一猜,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呢?(學生猜測,出現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

那我們的這個猜想到底對不對呢,(在上面的猜想上打個問號)下面我們繼續研究。

(設計意圖:學生先初步求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的面積,初步感知長方形的面積不僅跟它的長和寬有關,而且猜想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這個猜想到底對不對呢,學生帶著想要去驗證這個計算方法的急迫心情開始下面的活動。)

2、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1)師:老師在每組桌上擺了一個信封,在每個信封里放了許多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請你自己動手來拼各種各樣的長方形。

(2)在拼長方形之前,老師要提兩個要求:

①用到的小正方形的個數不限,想用幾塊就用幾塊。

②同桌合作,一個人拼,一個人記錄。也可以交換著拼和記錄。每拼出一個長方形,就請你在這張表格(實物投出表格)中記錄下你這個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然后再接著拼。

③拼好以后,請你和同桌相互說說你拼的這個長方形:長是多少?寬是多少?用了多少個面積是1平方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3、反饋交流。

(1)(指名學生反饋)現在誰愿意來講一講你是怎么拼的'?你拼的長方形長是多少?寬是多少?用了多少個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學生邊說師邊在電腦中輸入。)

(2)其他同學還有不同的拼法嗎?

4、四人小組討論。把你們的表格放在一起,相互觀察表格,你從大家的表格中能發現什么規律了嗎?你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了嗎?

5、:剛才我們通過大膽猜想,并通過自己的實驗進行了驗證,發現了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這種學習方法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希學習新本領時,經常想起這種方法。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而且在合作中驗證了自己的猜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培養了合作的意識,增強了團隊的力量。)

6、尋找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1)學生猜想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電腦出示)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求出它的面積。

(3)再把這個長方形漸變成長6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長5分米、寬5分米(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自己計算面積。

(4)得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設計意圖:學生再次猜想,并利用遷移,找到了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7、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現在我們來比一比,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你發現了什么?(通過都是用乘法來進行計算的。不同的是長方形必須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正方形只要知道邊長就行了,其實正方形是長和寬相等的長方形。)

三、應用方法,鞏固深化。

1、先量一量,再計算它們的面積。

讓學生先估計它們的面積。

學生動手測量并計算。

反饋交流。

2、先估計書本封面和黑板的面積,再動手測量,計算它們的面積。

3、學校在開展綠化、美化校園活動中,在操場西邊修了一個邊長是5米的正方形花壇,請你幫忙算算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如果在花壇的四周圍一圈欄桿,請你幫忙算算欄桿有多長?

4、前兩天,老師就遇到了一件麻煩事:我辦公桌上的一塊面積是24平方分米的臺玻璃,不小心被打破了,我想再配一塊大小相等的玻璃,請你們幫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4】

新課講授:

教學教材第52頁例3。

1、出示例3情景圖。

超市一周賣出5箱保溫壺,每個保溫壺賣45元。一共賣了多少錢?

2、閱讀與理解。

(1)學生讀題,獲取信息。

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已知每箱保溫壺有12個,一共賣出了5箱,每個保溫壺需45元,要求一共賣了多少錢。

3、分析與解答。

(1)每箱賣了多少錢?

45×12=540(元)

(2)一共賣了多少錢?

45×12×5= 12×5×45=

(1)學生思考。

(2)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方法一:

可以先求出一周一共賣出了多少個保溫壺?

列式為:12×5=60(個)

再求這60個保溫壺一共多少錢?

列式為:60×45=2700(元)

答:一共賣了2700元。

方法二:

先求出每箱可以賣多少錢?

列式為:45×12=540(元)

再求一共賣了多少錢?

列式為:540×5=2700(元)

答:一共賣了2700元。

(4)如何列綜合算式呢?

學生討論交流并匯報。

方法一:12×5×45=60×45=2700(元)

方法二:45×12×5=540×5=2700(元)

4、回顧與反思。

(1)通過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知道數量和單價,如何求總價呢?

(2)學生討論、交流。

(3)引導學生匯報、歸納。

小結:知道數量和單價,求總價,總價=數量×單價。

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第52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用兩種方法解答,并說出你是怎樣思考的?點兩名學生上臺板演,然后集體講評。

2、完成教材第54頁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用兩種方法解答,并說出你是怎樣思考的'?點兩名學生上臺板演,然后集體講評。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整數連乘應用題,我們可以根據一定的數量關系來列式解答,在解答過程中,要弄清數量關系,注意題目要求,同時也要拓展思路,用多種方法列式解答。

課后作業:

教材第54頁“練習十二”第2~5題。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5】

教學內容:

教材第47-48頁練習十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不進位),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

2、運用所學知識正確、熟練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和會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和會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計算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復習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3420

17 10

1330

2130

4320

3240

51 70

6330

7210

鞏固復習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為復習筆算打好基礎。

2、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1244

3213

4211

2123

指名四位同學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學在 練習本上完成,完成后每個同學說一說計算過程,指名學生任選一題說出計算過程。

3、教師小結: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時,用第二個因數的每一位上的數分別去乘第一個因數,再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二、鞏固練習

1、筆算。

1244

3213

4211

2123

2332

4121

2223

3412

全體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集體訂正結果。

2、3911

3131

2333

2224

1241

讓同學們任選兩題在練習本上完成(豎式計算),老師巡視,把完成既正確書寫又好的同學的'練習本進行展示,讓其他同學向他學習,并把這道題的卡片送給這位同學,以示鼓勵和表揚。

3、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7頁的第4、第5題,然后指名學生回答,列式計算,寫出計算過程和結果。

這兩道題是圖文結合題,所以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題和圖,正確找出解決問題的信息數據。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列豎式計算。

3421

3113

1212

2211

1125

2、每個膠卷售價21元,買14個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蘋果重13千克,32箱蘋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個工人每天挖樹坑11個,15個工人一天挖樹坑多少個?

四、思維訓練

1、連一連。

1810 860

3112 605

20__ 180

5511 372

2、小華每天堅持寫13個毛筆字,他在7月和9月共寫了多少個毛筆字?

3、李老師買了2個足球,張老師買了4個籃球,王老師買了1個足球、1個籃球、3個網球,他們每人所用的錢正好相等,1個足球的價錢相當于幾個網球的價錢?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復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不進位),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在實際練習中,學生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和會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列豎式計算的能力。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數除兩位數、除整百整十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口算、

2、培養學生認真口算和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一位數除的算理,正確進行口算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口答

(1)24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84呢?

(2)42個十,90個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課:

出示主題圖:

根據你的觀察,你看看這幅圖里面有哪些數學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識解決途中提出的問題嗎?

1、3次就能運完這60箱,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和你小組里的同學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們手中的工具幫助你說明你的思路。

小組匯報:解題思路

(1)想口訣二三得六2×3=66÷3=2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30

第一個問題輕松解決,第二個問題也沒問題

2、王叔叔有600箱西紅柿,他也運3次就運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你是怎樣計算的?小組里面說說。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運240箱黃瓜,也運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運多少箱?

240÷3=

這題如何考慮?

4、小結: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在計算時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訣,還可以用以前學的乘法運算來思考,還可以用數的組成的知識來解決。只要能正確的計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三、課堂練習:做一做

知識介紹:除號的由來

909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米深加工设备-玉米深加工机械-新型玉米工机械生产厂家-河南粮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防火门|抗爆门|超大门|医疗门|隔声门-上海加汇门业生产厂家 | 防腐储罐_塑料储罐_PE储罐厂家_淄博富邦滚塑防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铝箔袋,铝箔袋厂家,东莞铝箔袋,防静电铝箔袋,防静电屏蔽袋,防静电真空袋,真空袋-东莞铭晋让您的产品与众不同 | 钢丝绳探伤仪-钢丝绳检测仪-钢丝绳探伤设备-洛阳泰斯特探伤技术有限公司 | 注塑机-压铸机-塑料注塑机-卧式注塑机-高速注塑机-单缸注塑机厂家-广东联升精密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对夹式止回阀厂家,温州对夹式止回阀制造商--永嘉县润丰阀门有限公司 | 仓储笼_金属箱租赁_循环包装_铁网箱_蝴蝶笼租赁_酷龙仓储笼租赁 测试治具|过炉治具|过锡炉治具|工装夹具|测试夹具|允睿自动化设备 | 托盘租赁_塑料托盘租赁_托盘出租_栈板出租_青岛托盘租赁-优胜必达 | 培训无忧网-教育培训咨询招生第三方平台 | 蓝米云-专注于高性价比香港/美国VPS云服务器及海外公益型免费虚拟主机 | 净化工程_无尘车间_无尘车间装修-广州科凌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 手术室净化装修-手术室净化工程公司-华锐手术室净化厂家 | 快速门厂家批发_PVC快速卷帘门_高速门_高速卷帘门-广州万盛门业 快干水泥|桥梁伸缩缝止水胶|伸缩缝装置生产厂家-广东广航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探鸣起名网-品牌起名-英文商标起名-公司命名-企业取名包满意 | 大白菜官网,大白菜winpe,大白菜U盘装系统, 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 | 道康宁消泡剂-瓦克-大川进口消泡剂供应商| 一礼通 (www.yilitong.com)-企业礼品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平台 | 气胀轴|气涨轴|安全夹头|安全卡盘|伺服纠偏系统厂家-天机传动 | 电磁流量计厂家_涡街流量计厂家_热式气体流量计-青天伟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蜘蛛车-高空作业平台-升降机-高空作业车租赁-臂式伸缩臂叉装车-登高车出租厂家 - 普雷斯特机械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 sus630/303cu不锈钢棒,440C/430F/17-4ph不锈钢研磨棒-江苏德镍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微型气象仪_气象传感器_防爆气象传感器-天合传感器大全 | 电子海图系统-电梯检验系统-智慧供热系统开发-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系统 | 塑胶跑道_学校塑胶跑道_塑胶球场_运动场材料厂家_中国塑胶跑道十大生产厂家_混合型塑胶跑道_透气型塑胶跑道-广东绿晨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 学校用栓剂模,玻璃瓶轧盖钳,小型安瓿熔封机,实验室安瓿熔封机-长沙中亚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 顶空进样器-吹扫捕集仪-热脱附仪-二次热解吸仪-北京华盛谱信仪器 | 安全,主动,被动,柔性,山体滑坡,sns,钢丝绳,边坡,防护网,护栏网,围栏,栏杆,栅栏,厂家 - 护栏网防护网生产厂家 | 顶呱呱交易平台-行业领先的公司资产交易服务平台 | 好看的韩国漫画_韩漫在线免费阅读-汗汗漫画 | 绿萝净除甲醛|深圳除甲醛公司|测甲醛怎么收费|培训机构|电影院|办公室|车内|室内除甲醛案例|原理|方法|价格立马咨询 |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_金属转子流量计厂家-淮安润中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校车_校车价格_19座幼儿园校车_幼儿园校车_大鼻子校车 | 安平县鑫川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防风抑尘网,单峰防风抑尘,不锈钢防风抑尘网,铝板防风抑尘网,镀铝锌防风抑尘网 | 变频器维修公司_plc维修_伺服驱动器维修_工控机维修 - 夫唯科技 变位机,焊接变位机,焊接变位器,小型变位机,小型焊接变位机-济南上弘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长沙网站建设制作「网站优化推广」-网页设计公司-速马科技官网 | 申江储气罐厂家,储气罐批发价格,储气罐规格-上海申江压力容器有限公司(厂) | SOUNDWELL 编码器|电位器|旋转编码器|可调电位器|编码开关厂家-广东升威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冲锋衣滑雪服厂家-冲锋衣定制工厂-滑雪服加工厂-广东睿牛户外(S-GERT) | PE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_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槽定制厂家-岩康塑业 | 存包柜厂家_电子存包柜_超市存包柜_超市电子存包柜_自动存包柜-洛阳中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