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六年級 >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

時間: 夢熒 六年級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那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1

一、教材分材:

教材通過介紹某實驗田普通水稻與雜交水稻的產量,引出“增產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通過男孩提出“增產百分之幾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再一次體會百分數的意義。教材中的算一算提供了兩種不同的解答方法,這樣安排,開拓學生的思路,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畫線段圖理解。學生明確了“增產百分之幾”的意思后,就可以讓學生獨立解答。需要注意的是,教學時要鼓勵學生根據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增產百分之幾的意義解決問題,而不是依靠記憶題型和套用方法來解決問題。

二、學生分析

在此學習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百分數的定義和讀寫、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百分數的'簡單應用、運用方程解決簡單的百分數問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百分數的應用。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解決有關“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線段圖是把握數量關系的重要方法之一你能用線段圖表示下面的數量關系嗎?

在學校開展的第二課堂活動中,參加圍棋班的有32人,參加航模班的人數比參加圍棋班的多25%

學生獨立完成線段圖

展示學生成果

3、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

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再一次體會百分數的意義。從復習中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

二、百分數的應用

1、出示教科書P23上面的問題

2、思考:“增產百分之幾”是什么意思?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評價。

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產量是普通水稻產量的百分之幾

學生獨立解答問題,通過介紹某實驗田普通水稻與雜交的產量,引出“增產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3、班內交流

方法一:

7-5.6 = 1.4(噸)1.4 ÷ 5.6 = 0.25= 25%方法二:

7 ÷ 5.6 = 1.25= 125%

125%-100% = 25%引導學生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解答,開拓學生的思路,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試一試

1、出示教科書P23下面的問題

2、“幾成”是什么意思?

成數主要用于農業收成幾成就是十分之幾。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重點理解“幾成”的意思。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發展學生的思維。

3、學生獨立解決問題(2.61-2.25)÷ 2.25 = 0.36 ÷ 2.25 = 0.16 = 16%

四、練一練

1、教科書P24練一練第1題

2、科書P24練一練第2題

3、教科書P24練一練第3題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整節課教學完成之后,可以說自己感觸很深。這節課是百分數的具體應用。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能力,綜觀整個課堂,由于學生在課前調查收集的資料準備充分,所以在導入環節,學生興趣濃厚,氣氛較好。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2

設計說明

波利亞提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途徑之一,《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探究學習是體驗學習過程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這意味著教材是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重要素材。

本教學設計從六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水平及學生的知識經驗水平出發,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情境,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提出問題、探究計算方法、對比優劣,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收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1.把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完成知識的.自我建構。

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經驗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本節課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了以前學習的知識,根據數據的具體特點,學生借助轉化思想把分數與小數進行互化和計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完成了知識的自我建構,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算法靈活性的理解與掌握。

2.在對比中完成方法優化。

算法多樣化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訓練,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能一味地發散思維而忽視學生思維優化的訓練。在學生多種算法的對比中,引導學生發現最優算法,從而讓學生明白:在計算小數乘分數的時候要根據數據的特點靈活選擇算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計算。

15×=×15=×=

2.引入新課。

師:上面的題你會計算嗎?它們各是什么類型的分數乘法?你能說一說是如何計算的嗎?

(學生回答)

師:你們說得太好了!老師為你們知道的這么多而感到驕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新的運算。

(板書課題:小數乘分數)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分數乘整數、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回顧已學的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為知識的遷移做好準備。

⊙討論交流,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獲取信息。

(1)課件出示教材8頁例5情境圖(不含問題),組織學生交流圖中的信息。(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匯報)

(2)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小組交流后匯報。

(松鼠歡歡的尾巴有多長?松鼠樂樂的尾巴有多長?)

2.理解題意,列出算式。

(1)組織學生理解的意義。

師:同桌之間交流一下對題中的和問題的理解。

(交流匯報:尾巴的長度是身體長度的,求尾巴的長度,就是求身體長度的是多少)

(2)列出算式。

師:根據剛才的理解,你能用算式表示出這兩個問題嗎?

生1:求松鼠歡歡尾巴的長度,就是求2.1的是多少,可以用2.1×表示。

生2:求松鼠樂樂尾巴的長度,就是求2.4的是多少,可以用2.4×表示。

3.探究計算方法。

(1)探究2.1×的計算方法。

師:大家觀察一下,這道題與我們前面學過的分數乘法有什么不同?(一個因數是小數,另一個因數是分數)

師:那么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大家在小組內討論一下,然后匯報。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3

教學內容:

課本第57-58頁。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了解圓各部分的名稱,理解同一個圓內直徑長度與半徑的關系。

2、 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步驟和方法,學會畫圖。

3、 通過直觀操作,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念的啟蒙教育。

4、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5、 通過生活實例、工藝設計感受數學之美,了解數學文化,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感知并了解圓的基本特征,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熟練掌握畫圓的方法。

教學方法:

1、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2、課堂上堅持以生為本,創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課堂氛圍。

3、創設步步遞進的課堂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與技能,使其自覺地思考,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從生活中引入圓

1、 出示生活中圓形物體的圖片,讓學生找“圓”。

2、 除了剛才這些圖形,你還能舉出哪些圓形的物體?

3、 師:圓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應用非常廣泛,小到手表里面的零件,大到宇宙飛船的制造都要用到圓的知識,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對圓的研究就有偉大的成就,因此我們學習圓的有關知識是非常重要而又必要的。

(感受數學之美,板書“圓的認識”)

二、在畫圓過程中認識圓

1、 你會畫圓嗎?你能借助哪些工具來畫圓?

(圓規、硬幣、有圓孔的三角板、瓶蓋)

2、 說說各種畫法的不同特點。

3、 介紹圓規,用圓規畫圓。

展示學生作品,分析失敗案例,請成功同學介紹經驗,教師總結。

4、 教師示范畫一個圓。請學生上臺畫一個和老師一樣的圓(同一地方、同樣大小)。

5、 師:你是怎么做到的?揭示圓心、半徑。

6、 認識圓的特征和圓各部分的名稱,師生一起操作進行。

(1) 認識圓心

取出圓紙片,先對折,打開,換方向后再對折,再打開,反復折幾次,折過若干次后。

問:像這樣折可以折多少次?(無數次)

問:這些折痕意在圓的`什么地方相交?(這些折痕意是在圓中心這一點相交)

老師指出,我們把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指導學生在自備圓中心標出圓心,用字母O表示

(2) 認識半徑

指導學生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用直尺連一條線段,老師講解并板書,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

問: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多少條?

問:量一量,半徑長幾厘米?同一個圓里所有的半徑長度都相等嗎?

(3) 認識直徑

指導學生把圓形再對折然后打開,讓學生把這條折痕用直尺畫出來,看看每條折痕都從圓的什么地方通過?兩端都在圓的什么地方?

口答后教師指出同時板書,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用字母d表示。

問: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多少條直徑?

問:量一量,直徑長幾厘米?在同一個圓里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4) 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與半徑的關系

問:剛才我們量了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長度,誰能說出同一個圓里直徑長度與半徑的關系?

三、鞏固練習

(1) 做課本第58頁上面的“做一做”中的題。

(2) 判斷題

(1) 通過圓心的線段,叫做半徑。 ( )

(2) 所有圓的半徑都相等。 ( )

(3) 在同一個圓里,半徑是直徑的1/2。 ( )

(4) 在同一個圓里,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 )

四、小結

今天學了哪些知識?

圓的各部分的名稱各是什么?

圓的特征是什么?

怎樣畫圓?

五、布置作業

作業本P42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4

教學內容:

課本第5758頁扇形統計圖。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2、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3、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難點:

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電腦課件呈現下表

種 類 攝入量/克 占總攝入量的百分比

油脂類 50

奶類和豆類 450

魚、禽、肉、蛋等類 600

蔬菜和水果類 900

谷類 1800

2、電腦課件呈現統計圖(或以學生的作品亦可)。

3、引入新知。

二、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1、什么樣的統計圖是扇形統計圖呢?

2、了解扇形統計圖特點

3、即時練習。

完成課后的說一說。

(1)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扇形統計圖,讀一湊統計圖中的各類信息。

(2)說一說,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說信息,并計算各種成分的百分比

匯報計算結果,訂正

學生發言、交流

學生匯報: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種食物的攝入量。

觀察,說出獲得的信息

根據教師引導說出發現

從扇形統計圖中能夠清楚地看到各類食物的攝入量占總攝入量的百分之幾。

觀察數據,發現,說出不同,說出自己的看法

進行計算,訂正

三、小結本課學習內容

談話:這張表是小麗一家三口一天各類食物的攝入量,請你運用條形統計圖表示表中的數據。說一說,條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提問: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能看出每一類食物的攝人量占總攝入量的`百分之幾嗎?

揭題,板書課題:扇形統計圖。

出示課件一邊呈現扇形統計圖,一邊進行簡要講解,使學生了解扇形統計圖是用扇形面積的大小(占圓面積的百分之幾)來表示各類數量的多少。(占總攝人量的百分之幾)

四、鞏固升華

完成課后試一試。

1、比較各項活動時間,說一說有什么不同。提出數學問題

2、總時間是多少?各項活動時間可以怎么計算?

3、參照題目,畫一個扇形統計圖表示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并和同學進行交流。

五、全課小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板書設計:

扇形統計圖

能清楚地反映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5

教學內容:

P4例2及“練一練”、練習二第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x=c的方程的解法,會列上述方程解決三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為方程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

3、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等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合適地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題中兩個未知的數量。

教學資源: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前兩節課,我們已經學過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你能說說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大致步驟嗎?

這節課我們按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繼續研究這方面的知識。

二、師生探究,學習新知

1、學習例2

(1)出示例2。讀題,理解題意。

(2)師:你能用線段圖表示題中數量之間的關系嗎?

生各自獨立畫線段圖。

(3)展示交流,明確合適的畫法。

(4)師:結合題目和線段圖,你能說說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嗎?

生答,師出示,齊讀:

水面面積+陸地面積=頤和園的占地面積

(5)師:如果用x來表示陸地面積,那么可以怎樣表示水面面積呢? 生答后師在線段圖上標注好,并寫出設句,齊讀設句。

(6)讓生根據數量關系列出方程。

師板:x+3x=290

說說這個方程與前面學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問:你會解這個方程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7)全班交流,師隨機板書過程,并說明:解這樣的方程時,一般應先化簡。

追問:求出的.x的值表示哪個數量?水面面積該怎樣求?

生答師板:3x=72.5×3=217.5

(8)問:這道題怎樣檢驗?

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后,讓生看書P4的檢驗過程,說說每一步檢驗的是什么。師隨機板檢驗過程,寫出答句。

2、“練一練”

(1)學生獨立完成,要求寫出檢驗過程。

(2)集體交流,說說是根據怎樣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的,又是怎樣解列出的方程的。

(3)比較:

引導學生說說“練一練”的解答過程與例2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追問:你覺得列方程解答這樣的問題要注意些什么?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二第1題

(1)先讓學生說說這幾道方程與例題中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的特點,解這些方程時先要做什么,這樣做的依據是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

(3)交流反饋時,要在關注結果是否正確的同時,了解學生是否進行了檢驗,是怎樣檢驗的。

2、練習二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再要求說說寫出的每個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別表示哪個數量,是怎樣想到寫這樣的式子的。

提醒學生:填出的含有字母的式子要進行化簡。

3、練習二第5題

(1)先獨立解答。

(2)交流,讓學生說清楚自己解決問題時的思考過程,進一步明確列出的方程依據了怎樣的數量關系。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注意?

五、作業:

練習二第3、4題。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6

〔欣賞〕

片段一(序幕部分)

師:〔出示一個圓柱體(用一個圓柱體外殼套住一個圓錐體)〕這是一個圓柱體,誰能說說它有什么特征?

生:(生邊說師邊板書)

師:現在老師用一塊布把這個圓柱體遮住(邊說邊演示),同學們想一想如果這個圓柱體的上底面慢慢的縮到圓心時,那么這個圓柱體將變成怎樣的一個物體呢?你能試著描述一下?

生1:下面大大的,上面尖尖的。

生2:下面是圓形,上面是一個頂點。

生3:下面是圓形的,上面是尖尖的,旁邊是一個曲面,從上到下慢慢變大。

師:你們能在本子上把這個物體的形狀試著畫下來?(叫一生到黑板上畫)

生:(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圓錐體)

師:現在看一看,老師能不能把這個圓柱體變成你們說的或畫的那樣?

(師喊一、二、三,揭開遮在圓柱體上面的布,露出一個圓錐體)

生(驚奇):哇!(然后一起鼓掌)

師:像你們說的或畫的那樣嗎?

生:像。

師:這個物體叫圓錐體。這節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研究圓錐體的有關知識。(師邊說邊板書:圓錐的認識)

片段二(終曲部分)

在學完圓錐體的特征后,臨近下課前7分鐘,教師模仿《幸運52》設計一個搶答游戲環節。

師:到現在為止,我們巳學過哪些立體圖形?

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

師:下面我們做一個搶答游戲,游戲規則是:在老師描述的過程中,你們就可以進行搶答,看看是我們學習過的哪種立體圖形?不一定要等老師題目全部敘述完,看哪組同學回答的又對又快。

師:請從我的描述中回答,這是什么形狀?這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三個面,其中一個面是曲面,沿著它的高將它的側面展開,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

生:圓柱體。(在老師還沒說完學生就馬上回答出)

師:這也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六個面,八個頂點,十二條棱,

生1:長方體。(生沒等教師說完搶著舉手說)

生2:也有可能是正方體。

師:為什么也有可能是正方體呢?

生:正方體也有六個面,八個頂點,十二條棱。

師:那么是正方體還是長方體呢?請接著聽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生:正方體。(搶著說,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師:這還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兩個面,將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

生:圓錐體。

師:這還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十二條棱,八個頂點,六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也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生:長方體。(生幾乎搶著舉手說)

師:這是一種立體圖形,沿著它的高切開,可以得到兩個完全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切面。有時也可能是兩個完全相等的等邊三角形。

生:圓錐體。(等學生說完,教師拿出事先準備的圓錐體蘿卜演示給學生看)

(每道題出后,下面的學生都搶著舉手回答,高潮迭起)

〔反思〕

一、序幕扣人心弦。

一個好的開頭,往往蘊育著成功。一堂課好的序幕如同吸鐵石,可以一下子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為后面成功進行教學奠定心理、認知、情感等方面的良好基礎。

課始,教師用一塊布遮住圓柱體,讓學生想像,當圓柱體的上底面慢慢的縮小到圓心時,這個圓柱體將變成一個怎樣的物體?在學生說出或畫出這個物體的形狀時,無形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更難能可貴的是,教師獨辟蹊徑,巧妙地將學生喜聞樂見的魔術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扣住了學生的心弦,學生在驚訝中不知不覺步入這節課所學習的圓錐體,主動參與到研究圓錐體特征的狀態之中。教者這一別出心裁的設計,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產生學習數學的欲望與內在的動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終曲高潮迭起。

只有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教學中的思維活動。因此,一堂課精彩的終曲如同壓軸戲,可以把課堂氣氛再度推向高潮,讓學生保持繼續探索的興趣和積極的情感,并在其情感的驅使下進行新的認知活動。

課尾是學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學習效率比較低的時候。在此時,教師巧妙的將練習內容蘊含于搶答游戲中,使原先枯燥、單調的練習過程轉化成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游戲內容,學生個個躍躍欲試。通過這個搶答游戲,不僅復習過去所學的知識,也將本節課的內容得以升華,特別是最后一道搶答,極大的考驗了學生的想象力;通過這個搶答游戲,也將學生的參與熱情推到極點,學生的知識被激活,思維被激發,情感被激勵,取得課雖終,趣未盡、思不止的效果。這樣的課堂又何愁不高潮迭起、精彩紛呈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會主動積極。這兩個片段,教者能在趣字上下功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這節課的一大亮點。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如果我們的教師都能在教學的趣味上做些文章,使我們的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這樣,才會是課伊始、趣已生,課結束、趣猶存。從而做到:書山有路趣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7

教學內容:

P7“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逐步掌握一些整理知識的方法,養成對所學知識分階段進行整理的習慣。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有關方程的解法,體會到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加深對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解,激發學生進一步信息方程、應用方程的興趣。

教學資源: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本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有關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今天我們要將這些知識進行整理一下。

二、回顧與整理

1、出示小組討論題:

(1)像3。4x+1。8=8。6、5x—x=24這樣的方程各應怎樣解?

(2)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怎樣找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舉例說明。

2、讓學生圍繞這兩個問題進行獨立思考。

3、把各自思考的情況在小小組內進行交流。

4、全班交流。

討論題(1) 可以讓學生說說首先要將這樣的方程作怎樣的變形,并提醒學生解方程時要養成檢驗的習慣。

討論題(2)可以引導學生舉例說說本單元學會了用方程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并結合所舉例子說明解決每一類問題的基本思路。

三、練習與應用

1、解方程

180+6x=330 27x+31x=145 x—0。8x=10

2。2x—1=10 15x÷2=60 4x+x=3。15

(1)讓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集體交流時要關注學生解這些方程的'準確率,并及時引導學生總結解每一類方程的基本方法,反思解這些方程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2、解決實際問題

(1)南京長江大橋的鐵路橋長6772米,公路橋長4589米。它的鐵路橋比武漢長江大橋鐵路橋的5倍多197米,公路橋比武漢長江大橋公路橋的3倍少421米。

① 武漢長江大橋鐵路橋長多少米?

② 武漢長江大橋公路橋長多少米?

__ 讓學生認真審題,獨立思考后找出相關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說一說。師隨機板書:

武漢長江大橋鐵路橋的長度×5+197=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的長度

武漢長江大橋公路橋的長度×3—421=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的長度

__ 問:在列方程時應該怎樣表示題中的兩個未知數量?

(2)練習與應用第3題

__ 先讓學生看圖后說說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__ 問:這棵樹苗從80厘米長到104厘米,經過了幾個月?你怎么知道的?

__ 問:你能說說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嗎?

(學生如有困難,教師可以畫線段圖幫助學生理清數量關系)

隨機板書:

小樹原有的高度+6個月長的高度=小樹現在的高度

(3)學校印制畫冊一共用去1740元,其中制版費300元,其余的是印刷費。每本畫冊的印刷費是3。6元,學校印制了多少本畫冊?

__ 學生讀題后,教師先結合圖書的印刷過程向學生介紹“制版費”和“每冊印刷費”的含義,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印制畫冊用去的總錢數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制版費,另一部分是印刷費,也就是每本印刷費與本數的乘積。

__ 再讓學生獨立解答,指名板演。

__ 交流時讓學生結合所列的方程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三、總結:

通過今天的整理與練習,你又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惑?

四、作業:

P7“練習與應用”第2、3題。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8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在探索分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驗算法的多樣性,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促進個性化學習。

3、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學校設立了許多課外興趣小組,同學們在課余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小組的活動。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布藝興趣小組,看看那里的同學給我們提出了哪些數學問題。

師:看大屏幕,從情境圖中你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布藝興趣小組的同學要用9/10米的布給小猴做衣服。如果做背心,可以做3件;如果做褲子,可以做2條。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1: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

生2:做一條褲子需要花布多少米?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有選擇的進行板書)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獨立思考、自主探究。

師: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 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怎樣列算式?

生1:9/103=

師:為什么用除法?

生1:把9/10平均分成3份,求1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師:誰還能再說一遍?

生重復。

師:9/103結果是多少呢?請在自己的練習本寫一寫、畫一畫,算一算。

生自主操作,師適時巡視指導,找出兩位同學上臺板演。

2、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師:將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交流。

師:我們來看幾位同學的方法。

(投影展示,畫線段圖的方法)

師:我們先看第一位同學的方法,這是哪位同學的,你能來介紹一下嗎?

生:(畫線段圖的方法)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10米。

師:我們再來看一位同學的,他用的是長方形布條,這是哪位同學的,介紹一下?

生: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10米。

師:不管是畫線段圖還是用長方形來表示,我們都可以得到每份是3/10米。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9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比》是在學生已經學過除法的意義,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密切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設計了比“速度”、“圖形放大縮小”“水果價格”等情境,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思考,并在此基礎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學生體會引入比的必要性及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

“比”在數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體會比的意義和價值是教材內容的核心思想。教材沒有采取直接出示“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為學生理解比的`意義提供了豐富的直觀背景和具體案例,教師要利用好這些情境,真正達到幫助學生理解比的本質的目的。

學情分析

有的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或使用過比,并有一些相關的生活經驗,但學生對比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因此,教學力求通過具體的材料幫助學生達成對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通過自己熟悉的有挑戰性的問題喜歡的、探究的、合作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學設計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利用“蘋果買賣”“圖形放大縮小”等素材,設計了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比的意義和價值。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

2、能正確讀寫比,會求比值,理解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

3、能利用比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理解比的意義。

難點: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10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本課時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到圓的軸對稱性,創設一個“找圓心”的活動,引導學生借助折紙活動,找出這個圓的圓心,進一步理解同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的特征。

1、動手實踐是重要的學習方式。

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教材中并沒有給出對圓的對稱特征的描述。所以在教學中我采用動手操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觀察與思考,通過“折一折、剪一剪”等活動,逐步感知和體會圓是軸對稱圖形且有無數條對稱軸。

2、增強學生對圓的感性認識。

初步感受圓的特征以及圓與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的不同,學生在折紙及小組交流合作中發現圓是軸對稱圖形,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考的策略。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直尺

學生準備

圓規剪刀白紙圓形紙片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回憶以前學過的'軸對稱圖形。

1、舉例說出軸對稱的物體。

如:蝴蝶、飛機、門窗、圓形的鐘面、月餅等。想一想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

小結: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側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作對稱軸。

2、引入: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圓的奧秘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11

設計說明

圓的周長是在學生認識了圓,了解半徑和直徑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初步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的開始。鑒于本課時的教學屬于計算公式的教學,在設計上突出了以下兩點:

1、循序漸進,逐層展開。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引導學生思考、操作,鼓勵學生概括、交流。學生運用知識去大膽嘗試,在嘗試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2、動手實驗,突破關鍵。

理解和認識圓周率是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關鍵。教學時用較多的時間組織學生動手實驗,探究和認識圓周率,讓學生在猜測、實驗、驗證、計算、交流中發現和認識圓周率,理解周長計算公式的來龍去脈。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直尺、圓形硬紙板、圓規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認識圓的周長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兩輛車,車輪的大小不一樣。

師:明明和剛剛分別騎著自行車和踏板車,如果輪子只滾動一圈,哪個滾得遠?

學生討論、交流,得出車輪越大,滾一圈就越遠。

2.引入:在課前,我們通過學情檢測卡的內容,已經了解了車輪滾一圈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圓的周長。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12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根據這一理念,在本節課的設計上,我突出兩點,一是讓學生主動經歷數學結論的猜想動手操作,實踐驗證以及表述的過程;二是對學生放手,還學生自主的空間,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貫穿課堂的始終。

二、教材及學情分析:

教材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并初步認識了圓的基礎上學習的。它是學生初步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的開始,又是后面學習“圓的面積”以及今后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的基礎。學情分析:學生雖然有計算直線圖形周長的基礎,但第一次接觸曲線圖形,概念比較抽象不容易理解,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理解圓周率的含義會有一定的困難。

三、教學目標、重點及難點:

1、知識和技能:

使學生直觀認識圓的周長,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并能正確靈活應用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組織學生觀察和實驗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猜想—驗證—歸納、概括”的學習過程,認識圓周率。

(2)經歷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發現、探索過程,培養學生分析、抽象、概括,以及發現規律的能力。

3、情感與態度:

(1)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發現,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體驗探究問題的樂趣;

(2)結合圓周率的介紹,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科學精神的教育。

(3)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增強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讓學生利用實驗的手段,通過測量、計算、猜測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驗證猜測等過程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對圓周率的認識。

教學準備:

1、圓形物體實物,。

2、每個學生準備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片,一根線,一把直尺。

四、教法:

1、自主探究法。通過學生動手實踐,尋求測量圓周長的方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激活學生的思維。

2、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通過學生的團結協作,自主探索,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五、主要教學環節與設計:

通過以下環節教學本課: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三、實踐應用,解決問題四、暢談收獲,課外延伸

六、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師:

哪些同學會騎自行車?在騎車時,車輪向前滾動一周,行駛了多長的路程?怎樣計算?(出示車輪向前滾動的錄像。)

生:求行駛多長的路程就是求圓形的周長。

師:今天就來學習怎樣計算圓的周長。

此環節的設計目的:從學生熟悉的自行車入手,讓學生感知求車輪滾動一周就是求圓的周長,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第二個環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 直觀感知什么圓的周長通過以下活動幫助學生認識什么是圓的周長。

1、請你指出老師手中圓形物體的周長。準備一些實物有硬幣、茶杯墊,讓學生用手在圓周上滑摸等方式認識并理解圓的周長。

2、分析比較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周長各有什么不同?

3、指一指、描一描自己手中圓片的周長。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摸一摸后,初步感知圓的周長就是圓一周的長度。更增強了對圓周長的感性認識,并形象理解圓周長的意義。

(二)探究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圓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這一內容,我安排了三個環節:

1、揭示矛盾,產生探索新知欲望。請同學們結合我們手里的圓想一想,有沒有辦法來測量它們的周長?

預設的幾種情況:

(1)“滾動”——把實物圓沿直尺滾動一周;

(2)“纏繞”——用繩子纏繞實物圓一周并拉直;

(3)“折疊”——把圓形紙片對折幾次,再進行測量和計算;

小結:以上的幾種方法都是要“化曲為直”。

出示地球圖片。

如果要計算地球赤道一周的長度,用剛才的繞線法、滾動法顯然都無法測量怎么辦?我們需要探討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

設計意圖: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明白 “纏繞”、“滾動” 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引發其探索“計算公式”的積極性、必要性,為深入研究圓周長的計算問題作好了“心理”鋪墊。這樣的矛盾,反而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操作實驗,探究圓周長計算方法在這一內容中,探究圓周率,理解圓周率是本課的難點,因此我設計讓學生分小組合作,通過“猜想——實驗驗證——歸納概括得到結論”來完成。

(1)猜想,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重點解決“周長與什么有關”的問題。

師:圓的周長與它的什么有關呢?

生: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圓直徑長,周長就大;直徑短,圓周長就小。

(2)實驗驗證,目的是讓學生發現周長與直徑之間固定的倍數關系,重點解決“周長與直徑有怎樣的實質關系”的問題。

師:我們知道正方形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么圓的周長是直徑的幾倍呢?我們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長那樣找到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呢?

請同學們分組做個小實驗,請利用手中的學具,用你喜歡的方法驗證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關系,記錄在表格中。請你按照“我們組利用什么方法——過程怎樣——結果如何”的順序匯報實驗過程

小組匯報:

生:我們測量的第一個圓直徑是10厘米,周長是31厘米,周長是直徑的3.1倍。第二個圓直徑是2厘米,周長是6.5厘米,周長是直徑的.3.25倍。第三個圓直徑是5.5厘米,周長是16.5厘米,周長是直徑的3倍。

師:通過計算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每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

追問: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圓周長與它直徑都有這種關系呢?

最后師生共同概括出:任何一個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

師:由于測量時存在誤差,導致結果不太一樣,這很正常。你們的研究結果已經很接近數學家的結果了。誰知道我們把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叫做什么?

生:圓周率。

師:你對圓周率還有哪些了解?

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經過數學家周密計算發現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把這個倍數叫做圓周率。讀作π。對圓周率的發現最杰出的貢獻者是祖沖之。圓周率是一個無限小數,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已經計算到了小數點后上億位。小學階段取它的近似值為3.14。板書:π≈3.14(出示相關的資料)

設計意圖:通過同學們在小組中操作、交流、觀察等活動,親歷感悟發現知識,達到理解的目的。圓周率有的學生早已知道,圓周率的有關知識是在師生共同補充交流中得到的,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祖沖之的事跡是一個非常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典型。使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3)得出結論師:你知道圓周長的計算方法了嗎?

生:知道。

板書公式:C=πd,C=2πr

設計意圖:推導圓周長公式,解決好了圓周率的問題,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只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第三個環節:實踐應用,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是對我們所探究結果的運用,即運用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解決剛上課時提出的問題:車輪向前滾動一周,行駛了多長的路程?做到首尾呼應。

2、設計了三道有梯度的練習:①d=5米, C=?②r=5厘米 C=?③C=6.28米d=?

3、明辨是非,下面的說法對嗎?

①π=3.14( )

②大圓的圓周率小于小圓的圓周率。( )

③圓的周長是它的半徑的2π倍。( )

意圖:設計有關圓周率的判斷,是幫助學生鞏固新概念,加深對圓周率的理解。

第四個環節:暢談收獲,課外延伸作業:

赤道就像地球的“腰帶”,它的長度大約是4萬千米。你知道地球的半徑大約是多少嗎?

設計意圖:在課堂即將結束時,我設置了與前面相呼應的求赤道周長的課外的拓展。這樣的設置,把課堂的教學延伸到課外,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總結所學內容,學習方法,獲得情感態度等體驗。)

七、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

化曲為直 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C÷d=π 3。14×20=62。8(英寸)

C= πd 答:車輪向前滾動一周,行駛了62。8英寸。

C=2πr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1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8——99頁例2、練習十九第1——3題。

[教材簡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現實世界為百分數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素材。例1安排了三個層次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逐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第一層次,呈現學校籃球隊3名隊員在投籃練習中投籃次數和投中次數的統計表,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表中分數的大小作出判斷。第二層次,將表中的幾個分數分別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并比較它們的大小,初步體會百分數的特點和作用。第三層次,在學生初步感知百分數的特點和作用的基礎上,揭示百分數的概念,介紹百分數的讀、寫方法。在“試一試”與練習中進一步完善和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初步體會百分數與分數、比之間的聯系,初步了解百分率,為進一步學習百分數積累經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體會百分數與分數、比的聯系和區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反站數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用百分數描述和解釋生活現象的過程中,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教學難點]

體會百分數與分數、比的聯系與區別。

[教具準備]

課件;課前布置學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談話:同學們喜歡看籃球賽嗎?說到籃球就會讓我們想到一個人,你們知道是誰?(姚明)這里有一項關于姚明的數據統計

(出示)

據統計:姚明在nba比賽中的罰球命中率一向很高,前兩個賽季罰球命中率高達81%,但上賽季下降到了78.3%。(兩個百分數用紅色表示)

教師:大家認識紅色的數嗎?看到這兩個數能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共同認識這個新朋友,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嗎?

(出示課題:認識百分數)

教師:關于百分數的知識,你想了解些什么?

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二、例題教學,引出概念。

1.出示例題,引發探究。

例1:學校籃球隊組織投籃練習,王老師對其中三名隊員的投籃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

教師:我們來看看比賽的數據顯示。

(出示表格)

姓名

投籃次數投中次數

16

13李星明25張小華20

吳力軍

3018

教師:如果你是教練,根據這張表格里的數據,你能判斷出哪個隊員投籃的成績好一些?為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并在小組中交流想法。

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進行討論,學生可能會提出不同的比較方法,如:誰投中的次數多,誰的成績就好一些;誰失球的次數最少,誰的成績就好一些;算投中的次數占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投中的比率),再比較這幾個分數,誰大就表示誰的.成績好一些。

引導學生比較這些方法,并明確最后一種方法是合理的,并在表格的右邊增加“投籃的比率”一欄。

2.初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學生獨立計算三名隊員投中的比率。

指名報計算結果,教師完成統計表。(出示書上完整的表格)

讓學生說一說16/25、13/20、18/35分別表示哪個數量是哪個數量的幾分之幾。

提問:根據上面的計算結果,你能比較出誰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學生自主探索比較的方法。

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進行交流,學生的方法可以是把三個分數,先兩個兩個比較,再確定哪個分數最大,或者先把三個分數一次性通分,再比較大小,也可以把它們都改寫成小數再比較大小。

談話:為了便于統計和比較,通常把這些分數用分母是100的分數來表示。

學生按要求獨立進行改寫。

指名口答改寫的結果,教師板演。

提問:64/100表示哪兩個數量比較?表示哪個數量是哪個數量的百分之幾?

再讓學生說一說65/100、60/100的實際含義。

提問:現在能很快看出誰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學生:張小華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說明:像上面這樣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提問:百分數怎樣寫,怎樣讀呢?

學生自學課本99頁“試一試”上面的內容。

組織學生說一說讀法和寫法,教師進一步示范64%的讀、寫法。

提問:百分號相當于分數中的什么部分?用百分號形式寫分數,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學生模仿讀一讀,寫一寫。

學生照樣子表示出65/100、60/100,先寫出來,再讀一讀。

提問:讀百分數時要注意什么?

說明:百分數不讀作“一百分之幾”,而要讀作“百分之幾。”

提問:你能說說黑板上百分數是什么意思?(盡量引出投籃命中率為后面的“百分率”作鋪墊)教師:請大家在規定的時間里寫些自己喜歡的百分數,要求一個比一個寫得好。記時開始。(停,時間不是很長)

師:如果老師要求寫十個,請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描述一下你寫了幾個。

學生1:我寫了5個,我完成了50%

學生2:我寫了7個,我完成了70%

教師:如果不直接告訴別人,讓別人猜猜你寫了幾個?

學生1:我還有70%沒有完成;

學生2:我寫好的接近50%;

學生3: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感興趣話題入手,根據統計表提出“誰的成績好一些?”引發學生思考,在交流中認識到通過比較三個分數的大小作出判斷,并將分數再分別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從而初步體會到百分數的特點和作用,揭示百分數的概念,在學生自學基礎上討論百分數的讀法和寫法。學生自主寫喜歡的百分數的環節,讓學生再次感受了百分數的意義和作用。]

三、分層練習,加深理解。

“試一試”

指導學生做一做。

第(1)題

引導學生:根據“男生人數是女生的45%,如果把女生人數看作100份,那么男生人數相當于這樣的多少份?

指名回答男生人數是女生的幾分之幾,男生與女生人數的比是幾比幾?

第(2)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近視率的含義是什么,再在書上填一填。

提問:通過解答這兩題,誰能說一說對“百分數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的理解嗎?

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后,在班級里說一說。

明確:百分數的本質是表示兩個數量的倍比關系,因此把百分數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是合適的。

“練一練”第1題

學生看題,理解題意,獨立做一做。

做好,交流填寫結果。并具體說一說某個百分數表示的實際含義。

說明:百分數可以表示一個整體中的部分與這個整體的關系。

第2題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百分數?

在小組里說一說,并說出這些百分數的含義,再組織學生在班級中交流。

練習十九第1題

同座同學互相讀一讀,并說出每個百分數的含義。

指名分別說一說每個百分數的含義。

教師:從三幅圖中分別能知道些什么?你還能說出一些與100%有關的例子嗎?

練習十九第2題

學生獨立寫一寫,寫好在小組中交流。

組織學生交流寫法,并說一說百分數表示的含義。

教師:分母是一百的分數都可以用百分數表示嗎?

練習十九第3題

出示題,讓學生試著判斷,并說明理由。

明確: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量的倍比關系,不用來表示某個具體數量。百分數是一種特殊的分數,后面不帶單位名稱,而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又可以表示兩個數的比,在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量時,分數后面可以帶單位名稱。

四、全課總結。

教師: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一個人的收獲不僅來自于1%的靈感,更重要的來自于99%的汗水,如果每一節課同學們都能有一點收獲,日積月累你們100%會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出示:成功=99%的汗水+1%的靈感)

教師:你能用百分數來描述你這節課的感受嗎?

[設計意圖:選擇現實的素材,讓學生讀、寫百分數,說百分數的含義,既練習了百分數的讀法,又鞏固了百分數的意義,還能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百分數,感受百分數的應用價值。在練習三的第3題學生通過判斷,了解了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再次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課的結束前學生用百分數描述學習的感受,檢驗了學生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和體會。]

課后反思:

《百分數的意義》是第九單元的第一課時,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是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教學難點是體會百分數、分數、比的聯系與區別。

借助例題的學習,我先出示了三名運動員的投籃情況的統計表,統計表中呈現的是每一名運動員投籃次數和投中次數,然后請學生思考:如果你是教練,怎樣判斷哪名運動員的投籃成績好些?學生們經過思考馬上想出了辦法,交流時即刻有學生說出應該通過比較每人投中次數占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來比較。此時,我立即追問學生為什么,學生們聯系以前學習的知識說出了理由:因為每一名運動員投籃次數不相同,不能只看投中次數來判斷成績的好壞。應該說這一部分的導入是相當順利的。

課前我還布置學生去生活中收集一些百分數,所以課上讓學生進行了交流。有些學生找到了衣服商標上的百分數,如:100%羊毛;97.4%棉;葡萄汁70%等。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我請學生們同桌之間先互相說說收集到的這些百分數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再請幾位學生全班交流,應該說課堂上的學習氛圍較好,學生們通過尋找生活中的百分數體會到百分數在生活中的運用,也能更好地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上完本課后覺得不足之處是對于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僅僅借助練習十九的第三題是不夠的,很多學生還是不理解兩者的區別。我想在第二課時中要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14

學習內容

教科書第55頁例3及課堂活動第3題,練習十五第8~11題。

育人目標

1.學會借助線段圖等方法分析較為復雜的現實問題。

2.能考慮現實情況應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掌握一些策略性的知識。

3.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以及團隊協調合作的能力,同時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4.在分攤運費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創造。

5.在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經驗,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地分配。

6.經歷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學習重難點

掌握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性的知識。

學習評價設計

1.學生在思考、討論中歸納出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方法。

2.運用歸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1.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會出現團隊合作的情況。(讓學生先簡要交流課前了解的信息:人們一起合伙運貨、租房等,如何協調付費的情況。)

2.教師用課件呈現:三人需要用同一輛車運送同樣多的貨物共需90元,當車走到路程三分之一處,出現甲卸貨,到路程的三分之二處,出現乙卸貨,到終點是丙卸貨。

教師提出問題:他們如何分攤運費?請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學生可能會提出:

①們運的貨物同樣重,把運費平均分配。

②盡管他們的貨物一樣重,但因為他們運的路程不一樣。甲運的路程短應該少付,丙運的路程長應該多付。

③按照路程的長短按比例分配的辦法來分攤運貨的錢。

④能不能把運費分成每段30元,第一段由三人共同分擔,第二段由乙和丙兩人分擔,第三段只有丙一個人承擔,這樣比較公平。

以上方案中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公平?

學生經過討論會認為:平均分的方案不公平,因為甲運的路程短,卻要和路程最長的丙付同樣多的錢,這種方案在現實中不容易被接受。按比例分配或按每段路程來分攤錢的辦法可以讓運貨路程短的付較少的錢,而運貨路程長的付較多的錢,這樣相對比較公平。

抽生交流課前了解的信息。

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討論交流哪些方案才是公平的。

在分攤運費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創造。

合作探究

1.請選擇自己認為比較公平的辦法,把解決問題的方案和結果寫出來。

教師巡視,給予指導。

2.交流匯報,展示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案,要求匯報時闡明自己的解題思路。

方法1:按路程比例分攤。把路程平均分成三段,甲行了一段付一份錢,乙行了兩段路程付兩份錢,丙行了三段路程應付三份錢。

根據各人所行路程的段數,把錢一共分成:1+2+3=6(份)。

其中甲占90的:90×1/6=15(元)

乙占90的:90×2/6=30(元)

丙占90的:90×3/6=45(元)

答:甲應分攤15元的運費,乙應分攤30元的運費,丙應分攤45元的運費。

方法2:按路程段數分攤。

每一段的運費:90×1/3=30(元)

第一段的運費甲、乙、丙三人分攤:

30÷3=10(元),每人付10元。

第二段運費由乙、丙兩人分攤:

30÷2=15(元),每人付15元。

第三段運費由丙一人付30元。

所以三人分攤的運費是:

甲:10元

乙:10+15=25(元)

丙:10+15+30=55(元)

答:甲應分攤10元的運費,乙應分攤25元的運費,丙應分攤55元的運費。

3.對方案中存在的疑問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如果你是甲,你會接受哪種方案?為什么?如果你是丙呢?

獨立設計公平的分攤方案。

交流不同的解題思路。

討論交流,體驗實際意義。

在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經驗,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地分配。

鞏固應用

1.課件出示情境。

小強家房子出租給小李、小張、小王三個年輕人,每月房租是630元。6月份,小李只住到10日就搬走了,小張只住到20日也搬家了,小李和小張離開時都留給小王210元的房租。到月底小強的媽媽要去收房租了,如果你是小強,你會建議媽媽怎樣收這三個年輕人的房租比較合理?

由學生先提出方案,然后自己擬訂方案解答。

方法1:

小李應付的房租:630×10/30x1/3=105(元)

小張應付的房租:630×(10/30x1/3+10/30x1/2=210(元)

小王應付的房租:630×(10/30x1/3+10/30x1/2+10/30)=315(元)

方法2:

630÷3=210

小李:210÷3=70(元)

小張:70+210÷2=175(元)

小王:70+210÷2+210=385(元)

請學生再思考:如果你是小王,你會怎樣付房租?

同時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2.課件出示:在方格紙上涂色設計圖案(課堂活動第3題)。

學生讀懂題意后,讓學生自選顏色,設計圖案。然后再算出各種顏色所涂格子數的比,這樣就把問題歸結到按比例分配的問題上來,然后讓學生自己去解決。

先提出方案,然后自己擬訂方案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自己分攤方法。

討論交流。

獨立理解題意,自選顏色設計圖案并解答。

經歷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哪些解決問題的辦法?

談收獲。

課堂作業

練習十五第8~11題。

思考題:參加比賽的人數應該是7的倍數(3+4=7),又因為參加比賽人數在160-170人之間,所以參加比賽的人數可能是161人或168人。

獨立完成。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15

教學目標

1、理解一個數乘分數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2、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乘分數的乘法意義及算理。

教學用具

課件標簽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說一說,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步驟。

(1)整數與分子相乘的乘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2)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二、探索新知

教學例出示題目:

(1)你想怎樣列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2)分數乘分數怎樣計算?

(3)畫示意圖分析。

(4)發現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5)引導學生觀察算式和結果,看一看其中的'聯系。

想一想:虛線框中,應該是怎樣的一個計算過程呢?學生經過思考交流,不難發現其中的計算過程。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補充其中的計算過程。

然后,聯系以上的算式,讓學生說一說計算方法。

學生不難發現: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教師可不急于作出歸納,再提出問題,繼續驗證學生自己的發現。

(1)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2)你認為計算結果是多少?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畫示意圖加以驗證。

(4)總結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師生共同總結,教師板書:

分數乘分數,應該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教學例出示教材例題,學生簡要了解蜂鳥。

2、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課堂了解學生計算情況。完成后,選擇兩位不同計算過程的學生上臺板演。

3、強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2)5分鐘能飛行多少千米?

①學生獨立列式解答,請一位學生上臺板演。

②教師出示算式,學生判斷可以不可以。

③說明分數和整數相乘時約分的方法。

強調:整數約分后的結果要寫在整數的上面,并與分子相乘。

三、鞏固練習完成例題后“做一做”四、課后作業設計完成練習二第3、4題?課后習題完成練習二第3、4題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16

復習內容:

課本第22頁練習六。

復習目的:

1、使學生進一你好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進一你好理解整數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分數,并能應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3、使學生進一你好理解倒數的意義并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復習過程:

(一)導入:板書:整理和復習

(二)整理。

1、啟發學生回憶整數乘法的意義:5個12是多少?怎樣列式。

使學生明確:5×12或12×5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啟發學生回憶本單元學過的分數乘法的意義:

使學生明確:8/15×5,5個8/15的和,

8/15+8/15+8/15+8/15+8/15=8/15×5

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3、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使學生明確:24×3/8就是求24個3/8是多少,7/18×9/14就是求7/18的9/14是多少,是對整數乘法的.的擴展。

練習:練習七的第3題。

板書:

分數和整數相乘,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為了計算簡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

一個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為了計算的簡便,也可以先約分再乘。

使學生明確: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板書:

應用乘法交換律應用乘法結合律應用乘法分配律

練習:練習七的第4、5題。

5、口算

練習七1、10題。

6、分數應用題。

(1)把誰看作單位“1”

六年級參加數學小組的有36人,語文小組的人數是數學小組的,體育小組的人數是語文小組的倍。體育小組有多少人?

(2)練習。

①打字員打一部書稿,每天完成,5天完成這部書稿的幾分之幾?

×5

②立新小學六年級有學生155人,其中的參加科技活動小組,參加科技活動小組的有多少人?

155×

④黨校食堂九月份用煤560千克。十月份計劃用煤是九月份的,而十月份實際用煤比原計劃節約,十月份比原計劃節約用煤多少千克?

560__

7、倒數:整理和復習第7題。

堂上練習:

1、練習七第2題,搶答,小組練習。

2、練習七的第3、11題。

3、練習七的第16、17題。

作業:

練習七的第12—15題。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17

教學內容:

課本P19頁和練習五。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2、滲透事物都是普遍聯系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怎樣求倒數。

教學難點:

求倒數方法的敘述。

教學過程:

二、引新:開車、步行有前進倒退之分,那么,倒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內容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己先來學學。

三、自學新課:

自學書本P19。并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叫倒數?

2)怎么求一個數的倒數?

3)是不是任何數都有倒數?小數有嗎?帶分數有嗎?

四、討論辨析:

1、什么叫倒數?

2、看下面四道題,你能說一些什么有關“倒數”的話。

3、存在倒數有那些條件

1)兩個數。

2)這兩個數的乘積是1。

4、能不能說80是倒數,1/80也是倒數?一個數能叫做倒數嗎?

5、概括:倒數是對兩個數來說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的,必須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是倒數。

6、總結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五、練習

1、判斷下列各組數是否互為倒數,為什么?

和和和和

2、同座同學相互舉出幾組倒數。你怎么知道同學說的對不對?

1)5的`倒數是多少?

2)所有的自然數都有倒數嗎?1的倒數是幾?

3)0有沒有倒數?為什么?

4)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

4、完成課本P19頁的“做一做”。

5、辨析:求3/5的倒數,寫作:3/5=5/3。

五、思考:0.2的倒數是多少?

六、小結。

請學生說一說這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七、作業:練習五3—8。

2024年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本篇18

教學目標

1.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使學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質。

2.通過學生的自主探討,掌握化簡比的方法并會化簡比。

3.初步滲透事物是普遍聯系和互相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質

課前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比和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

2.提問:比和除法,比和分數之間有那些聯系?

引導學生根據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猜想:比有什么性質?小組交流

3、出示三個分數:3÷4、6÷8、9÷12.變為比,并比較大小

指名回答小組交流的結果.學生用語言表述比的基本性質。

交流: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叫比的基本性質。

教師引導交流:0除外是什么意思?

學生交流,比的后項、除數是0沒有意義。

二、學習化簡比

1、說明:利用商不變的規律可以進行除法的簡算;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進行分數的約分、通分。同樣,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討論.你怎樣理解“最簡單的整數比”這個概念?

學生充分討論后,指名回答,形成共識:最簡單的整數比必須是一個比,它的前項和后項必須是整數,而且前后項應該是互質數.

請個別學生舉一個最簡單的整數比。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強調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互質)

14:2154:18

教師引導交流:怎樣把一個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總結方法:用比的.前后項分別除以它們的最大公因數,使比的前后項是互質數。或用求比值的方法算,最后結果仍然是個比。

1÷10:3÷83/5:5/8

教師引導交流:怎么把分數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總結方法:比的前項后項分別乘它們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就化簡成最簡整數比。

1.25:42.7:18

教師引導交流:怎么把小數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總結方法:先將小數化成整數,再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3、練習:化簡比

60:245/8:7/245/4:0.75

三、練習

自主練習5、7、8

四、小結:

比的基本性質是什么?它是根據什么來的?利用比的基本性質可以干什么?化簡比的方法是什么?

820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京租车公司_汽车/客车/班车/大巴车租赁_商务会议/展会用车/旅游大巴出租_北京桐顺创业租车公司 | 工业铝型材-铝合金电机壳-铝排-气动执行器-山东永恒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银川美容培训-美睫美甲培训-彩妆纹绣培训-新娘化妆-学化妆-宁夏倍莱妮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临时厕所租赁_玻璃钢厕所租赁_蹲式|坐式厕所出租-北京慧海通 | 深圳南财多媒体有限公司介绍| wika威卡压力表-wika压力变送器-德国wika代理-威卡总代-北京博朗宁科技 | PSI渗透压仪,TPS酸度计,美国CHAI PCR仪,渗透压仪厂家_价格,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华泰和合(北京)商贸有限公司 | 安平县鑫川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声屏障,高速声屏障,百叶孔声屏障,大弧形声屏障,凹凸穿孔声屏障,铁路声屏障,顶部弧形声屏障,玻璃钢吸音板 | 湖南长沙商标注册专利申请,长沙公司注册代理记账首选美创! | 不锈钢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厂家-价格-威海鑫泰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不干胶标签-不干胶贴纸-不干胶标签定制-不干胶标签印刷厂-弗雷曼纸业(苏州)有限公司 | 云阳人才网_云阳招聘网_云阳人才市场_云阳人事人才网_云阳人家招聘网_云阳最新招聘信息 | EDLC超级法拉电容器_LIC锂离子超级电容_超级电容模组_软包单体电容电池_轴向薄膜电力电容器_深圳佳名兴电容有限公司_JMX专注中高端品牌电容生产厂家 | 光照全温振荡器(智能型)-恒隆仪器| 钢格板|热镀锌钢格板|钢格栅板|钢格栅|格栅板-安平县昊泽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不锈钢复合板厂家_钛钢复合板批发_铜铝复合板供应-威海泓方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膏药贴牌-膏药代加工-膏药oem厂家-洛阳今世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德国EA可编程直流电源_电子负载,中国台湾固纬直流电源_交流电源-苏州展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密集柜_电动_手动_移动_盛隆柜业江苏档案密集柜厂家 | 吨袋包装机|吨包秤|吨包机|集装袋包装机-烟台华恩科技 | 北京网站建设-企业网站建设-建站公司-做网站-北京良言多米网络公司 | 滤芯,过滤器,滤油机,贺德克滤芯,精密滤芯_新乡市宇清流体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 铣刨料沥青破碎机-沥青再生料设备-RAP热再生混合料破碎筛分设备 -江苏锡宝重工 | 闪电优家-卫生间防水补漏_酒店漏水渗水维修_防水堵漏公司 | 质构仪_鱼糜弹性仪-上海腾拔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橡胶接头_弹簧减震器_金属软接头厂家-上海淞江集团 | 国标白水泥,高标号白水泥,白水泥厂家-淄博华雪建材有限公司 | 重庆钣金加工厂家首页-专业定做监控电视墙_操作台 | 山东商品混凝土搅拌楼-环保型搅拌站-拌合站-分体仓-搅拌机厂家-天宇 | 沉降天平_沉降粒度仪_液体比重仪-上海方瑞仪器有限公司 | 机房监控|动环监控|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方案产品定制厂家 - 迈世OMARA | 氮化镓芯片-碳化硅二极管 - 华燊泰半导体 | 亚洲工业智能制造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 亚洲自动化与机器人网 | 六维力传感器_六分量力传感器_模腔压力传感器-南京数智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书信之家_书信标准模板范文大全| 无纺布包装机|径向缠绕包装机|缠绕膜打包机-上海晏陵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中央空调温控器_风机盘管温控器_智能_液晶_三速开关面板-中央空调温控器厂家 | SF6环境监测系统-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瑟恩实业 | 注塑模具_塑料模具_塑胶模具_范仕达【官网】_东莞模具设计与制造加工厂家 | 硅胶管挤出机厂家_硅胶挤出机生产线_硅胶条挤出机_臣泽智能装备 贵州科比特-防雷公司厂家提供贵州防雷工程,防雷检测,防雷接地,防雷设备价格,防雷产品报价服务-贵州防雷检测公司 | 砍排机-锯骨机-冻肉切丁机-熟肉切片机-预制菜生产线一站式服务厂商 - 广州市祥九瑞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BOE画框屏-触摸一体机-触控查询一体机-触摸屏一体机价格-厂家直销-触发电子 | 杭州代理记账多少钱-注册公司代办-公司注销流程及费用-杭州福道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