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六年級 >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

時間: 夢熒 六年級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那么關于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8——99頁例2、練習十九第1——3題。

[教材簡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現實世界為百分數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素材。例1安排了三個層次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逐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第一層次,呈現學校籃球隊3名隊員在投籃練習中投籃次數和投中次數的統計表,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表中分數的大小作出判斷。第二層次,將表中的幾個分數分別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并比較它們的大小,初步體會百分數的特點和作用。第三層次,在學生初步感知百分數的特點和作用的基礎上,揭示百分數的概念,介紹百分數的讀、寫方法。在“試一試”與練習中進一步完善和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初步體會百分數與分數、比之間的聯系,初步了解百分率,為進一步學習百分數積累經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體會百分數與分數、比的聯系和區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反站數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用百分數描述和解釋生活現象的過程中,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教學難點]

體會百分數與分數、比的聯系與區別。

[教具準備]

課件;課前布置學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談話:同學們喜歡看籃球賽嗎?說到籃球就會讓我們想到一個人,你們知道是誰?(姚明)這里有一項關于姚明的數據統計

(出示)

據統計:姚明在nba比賽中的罰球命中率一向很高,前兩個賽季罰球命中率高達81%,但上賽季下降到了78.3%。(兩個百分數用紅色表示)

教師:大家認識紅色的數嗎?看到這兩個數能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共同認識這個新朋友,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嗎?

(出示課題:認識百分數)

教師:關于百分數的知識,你想了解些什么?

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二、例題教學,引出概念。

1.出示例題,引發探究。

例1:學校籃球隊組織投籃練習,王老師對其中三名隊員的投籃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

教師:我們來看看比賽的數據顯示。

(出示表格)

姓名

投籃次數投中次數

16

13李星明25張小華20

吳力軍

3018

教師:如果你是教練,根據這張表格里的數據,你能判斷出哪個隊員投籃的成績好一些?為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并在小組中交流想法。

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進行討論,學生可能會提出不同的比較方法,如:誰投中的次數多,誰的成績就好一些;誰失球的次數最少,誰的成績就好一些;算投中的次數占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投中的比率),再比較這幾個分數,誰大就表示誰的.成績好一些。

引導學生比較這些方法,并明確最后一種方法是合理的,并在表格的右邊增加“投籃的比率”一欄。

2.初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學生獨立計算三名隊員投中的比率。

指名報計算結果,教師完成統計表。(出示書上完整的表格)

讓學生說一說16/25、13/20、18/35分別表示哪個數量是哪個數量的幾分之幾。

提問:根據上面的計算結果,你能比較出誰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學生自主探索比較的方法。

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進行交流,學生的方法可以是把三個分數,先兩個兩個比較,再確定哪個分數最大,或者先把三個分數一次性通分,再比較大小,也可以把它們都改寫成小數再比較大小。

談話:為了便于統計和比較,通常把這些分數用分母是100的分數來表示。

學生按要求獨立進行改寫。

指名口答改寫的結果,教師板演。

提問:64/100表示哪兩個數量比較?表示哪個數量是哪個數量的百分之幾?

再讓學生說一說65/100、60/100的實際含義。

提問:現在能很快看出誰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學生:張小華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說明:像上面這樣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提問:百分數怎樣寫,怎樣讀呢?

學生自學課本99頁“試一試”上面的內容。

組織學生說一說讀法和寫法,教師進一步示范64%的讀、寫法。

提問:百分號相當于分數中的什么部分?用百分號形式寫分數,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學生模仿讀一讀,寫一寫。

學生照樣子表示出65/100、60/100,先寫出來,再讀一讀。

提問:讀百分數時要注意什么?

說明:百分數不讀作“一百分之幾”,而要讀作“百分之幾。”

提問:你能說說黑板上百分數是什么意思?(盡量引出投籃命中率為后面的“百分率”作鋪墊)教師:請大家在規定的時間里寫些自己喜歡的百分數,要求一個比一個寫得好。記時開始。(停,時間不是很長)

師:如果老師要求寫十個,請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描述一下你寫了幾個。

學生1:我寫了5個,我完成了50%

學生2:我寫了7個,我完成了70%

教師:如果不直接告訴別人,讓別人猜猜你寫了幾個?

學生1:我還有70%沒有完成;

學生2:我寫好的接近50%;

學生3: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感興趣話題入手,根據統計表提出“誰的成績好一些?”引發學生思考,在交流中認識到通過比較三個分數的大小作出判斷,并將分數再分別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從而初步體會到百分數的特點和作用,揭示百分數的概念,在學生自學基礎上討論百分數的讀法和寫法。學生自主寫喜歡的百分數的環節,讓學生再次感受了百分數的意義和作用。]

三、分層練習,加深理解。

“試一試”

指導學生做一做。

第(1)題

引導學生:根據“男生人數是女生的45%,如果把女生人數看作100份,那么男生人數相當于這樣的多少份?

指名回答男生人數是女生的幾分之幾,男生與女生人數的比是幾比幾?

第(2)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近視率的含義是什么,再在書上填一填。

提問:通過解答這兩題,誰能說一說對“百分數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的理解嗎?

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后,在班級里說一說。

明確:百分數的本質是表示兩個數量的倍比關系,因此把百分數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是合適的。

“練一練”第1題

學生看題,理解題意,獨立做一做。

做好,交流填寫結果。并具體說一說某個百分數表示的實際含義。

說明:百分數可以表示一個整體中的部分與這個整體的關系。

第2題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百分數?

在小組里說一說,并說出這些百分數的含義,再組織學生在班級中交流。

練習十九第1題

同座同學互相讀一讀,并說出每個百分數的含義。

指名分別說一說每個百分數的含義。

教師:從三幅圖中分別能知道些什么?你還能說出一些與100%有關的例子嗎?

練習十九第2題

學生獨立寫一寫,寫好在小組中交流。

組織學生交流寫法,并說一說百分數表示的含義。

教師:分母是一百的分數都可以用百分數表示嗎?

練習十九第3題

出示題,讓學生試著判斷,并說明理由。

明確: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量的倍比關系,不用來表示某個具體數量。百分數是一種特殊的分數,后面不帶單位名稱,而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又可以表示兩個數的比,在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量時,分數后面可以帶單位名稱。

四、全課總結。

教師: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一個人的收獲不僅來自于1%的靈感,更重要的來自于99%的汗水,如果每一節課同學們都能有一點收獲,日積月累你們100%會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出示:成功=99%的汗水+1%的靈感)

教師:你能用百分數來描述你這節課的感受嗎?

[設計意圖:選擇現實的素材,讓學生讀、寫百分數,說百分數的含義,既練習了百分數的讀法,又鞏固了百分數的意義,還能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百分數,感受百分數的應用價值。在練習三的第3題學生通過判斷,了解了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再次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課的結束前學生用百分數描述學習的感受,檢驗了學生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和體會。]

課后反思:

《百分數的意義》是第九單元的第一課時,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是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教學難點是體會百分數、分數、比的聯系與區別。

借助例題的學習,我先出示了三名運動員的投籃情況的統計表,統計表中呈現的是每一名運動員投籃次數和投中次數,然后請學生思考:如果你是教練,怎樣判斷哪名運動員的投籃成績好些?學生們經過思考馬上想出了辦法,交流時即刻有學生說出應該通過比較每人投中次數占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來比較。此時,我立即追問學生為什么,學生們聯系以前學習的知識說出了理由:因為每一名運動員投籃次數不相同,不能只看投中次數來判斷成績的好壞。應該說這一部分的導入是相當順利的。

課前我還布置學生去生活中收集一些百分數,所以課上讓學生進行了交流。有些學生找到了衣服商標上的百分數,如:100%羊毛;97.4%棉;葡萄汁70%等。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我請學生們同桌之間先互相說說收集到的這些百分數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再請幾位學生全班交流,應該說課堂上的學習氛圍較好,學生們通過尋找生活中的百分數體會到百分數在生活中的運用,也能更好地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上完本課后覺得不足之處是對于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僅僅借助練習十九的第三題是不夠的,很多學生還是不理解兩者的區別。我想在第二課時中要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篇2

學習內容

教科書第55頁例3及課堂活動第3題,練習十五第8~11題。

育人目標

1.學會借助線段圖等方法分析較為復雜的現實問題。

2.能考慮現實情況應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掌握一些策略性的知識。

3.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以及團隊協調合作的能力,同時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4.在分攤運費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創造。

5.在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經驗,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地分配。

6.經歷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學習重難點

掌握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性的知識。

學習評價設計

1.學生在思考、討論中歸納出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方法。

2.運用歸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1.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會出現團隊合作的情況。(讓學生先簡要交流課前了解的信息:人們一起合伙運貨、租房等,如何協調付費的情況。)

2.教師用課件呈現:三人需要用同一輛車運送同樣多的貨物共需90元,當車走到路程三分之一處,出現甲卸貨,到路程的三分之二處,出現乙卸貨,到終點是丙卸貨。

教師提出問題:他們如何分攤運費?請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學生可能會提出:

①們運的貨物同樣重,把運費平均分配。

②盡管他們的貨物一樣重,但因為他們運的路程不一樣。甲運的路程短應該少付,丙運的路程長應該多付。

③按照路程的長短按比例分配的辦法來分攤運貨的錢。

④能不能把運費分成每段30元,第一段由三人共同分擔,第二段由乙和丙兩人分擔,第三段只有丙一個人承擔,這樣比較公平。

以上方案中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公平?

學生經過討論會認為:平均分的方案不公平,因為甲運的路程短,卻要和路程最長的丙付同樣多的錢,這種方案在現實中不容易被接受。按比例分配或按每段路程來分攤錢的辦法可以讓運貨路程短的付較少的錢,而運貨路程長的付較多的錢,這樣相對比較公平。

抽生交流課前了解的信息。

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討論交流哪些方案才是公平的。

在分攤運費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創造。

合作探究

1.請選擇自己認為比較公平的辦法,把解決問題的方案和結果寫出來。

教師巡視,給予指導。

2.交流匯報,展示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案,要求匯報時闡明自己的解題思路。

方法1:按路程比例分攤。把路程平均分成三段,甲行了一段付一份錢,乙行了兩段路程付兩份錢,丙行了三段路程應付三份錢。

根據各人所行路程的段數,把錢一共分成:1+2+3=6(份)。

其中甲占90的:90×1/6=15(元)

乙占90的:90×2/6=30(元)

丙占90的:90×3/6=45(元)

答:甲應分攤15元的運費,乙應分攤30元的運費,丙應分攤45元的運費。

方法2:按路程段數分攤。

每一段的運費:90×1/3=30(元)

第一段的運費甲、乙、丙三人分攤:

30÷3=10(元),每人付10元。

第二段運費由乙、丙兩人分攤:

30÷2=15(元),每人付15元。

第三段運費由丙一人付30元。

所以三人分攤的運費是:

甲:10元

乙:10+15=25(元)

丙:10+15+30=55(元)

答:甲應分攤10元的運費,乙應分攤25元的運費,丙應分攤55元的運費。

3.對方案中存在的疑問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如果你是甲,你會接受哪種方案?為什么?如果你是丙呢?

獨立設計公平的分攤方案。

交流不同的解題思路。

討論交流,體驗實際意義。

在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經驗,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地分配。

鞏固應用

1.課件出示情境。

小強家房子出租給小李、小張、小王三個年輕人,每月房租是630元。6月份,小李只住到10日就搬走了,小張只住到20日也搬家了,小李和小張離開時都留給小王210元的房租。到月底小強的媽媽要去收房租了,如果你是小強,你會建議媽媽怎樣收這三個年輕人的房租比較合理?

由學生先提出方案,然后自己擬訂方案解答。

方法1:

小李應付的房租:630×10/30x1/3=105(元)

小張應付的房租:630×(10/30x1/3+10/30x1/2=210(元)

小王應付的房租:630×(10/30x1/3+10/30x1/2+10/30)=315(元)

方法2:

630÷3=210

小李:210÷3=70(元)

小張:70+210÷2=175(元)

小王:70+210÷2+210=385(元)

請學生再思考:如果你是小王,你會怎樣付房租?

同時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2.課件出示:在方格紙上涂色設計圖案(課堂活動第3題)。

學生讀懂題意后,讓學生自選顏色,設計圖案。然后再算出各種顏色所涂格子數的比,這樣就把問題歸結到按比例分配的問題上來,然后讓學生自己去解決。

先提出方案,然后自己擬訂方案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自己分攤方法。

討論交流。

獨立理解題意,自選顏色設計圖案并解答。

經歷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哪些解決問題的辦法?

談收獲。

課堂作業

練習十五第8~11題。

思考題:參加比賽的人數應該是7的倍數(3+4=7),又因為參加比賽人數在160-170人之間,所以參加比賽的人數可能是161人或168人。

獨立完成。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一個數乘分數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2、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乘分數的乘法意義及算理。

教學用具

課件標簽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說一說,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步驟。

(1)整數與分子相乘的乘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2)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二、探索新知

教學例出示題目:

(1)你想怎樣列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2)分數乘分數怎樣計算?

(3)畫示意圖分析。

(4)發現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5)引導學生觀察算式和結果,看一看其中的'聯系。

想一想:虛線框中,應該是怎樣的一個計算過程呢?學生經過思考交流,不難發現其中的計算過程。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補充其中的計算過程。

然后,聯系以上的算式,讓學生說一說計算方法。

學生不難發現: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教師可不急于作出歸納,再提出問題,繼續驗證學生自己的發現。

(1)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2)你認為計算結果是多少?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畫示意圖加以驗證。

(4)總結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師生共同總結,教師板書:

分數乘分數,應該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教學例出示教材例題,學生簡要了解蜂鳥。

2、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課堂了解學生計算情況。完成后,選擇兩位不同計算過程的學生上臺板演。

3、強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2)5分鐘能飛行多少千米?

①學生獨立列式解答,請一位學生上臺板演。

②教師出示算式,學生判斷可以不可以。

③說明分數和整數相乘時約分的方法。

強調:整數約分后的結果要寫在整數的上面,并與分子相乘。

三、鞏固練習完成例題后“做一做”四、課后作業設計完成練習二第3、4題?課后習題完成練習二第3、4題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篇4

復習內容:

課本第22頁練習六。

復習目的:

1、使學生進一你好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進一你好理解整數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分數,并能應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3、使學生進一你好理解倒數的意義并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復習過程:

(一)導入:板書:整理和復習

(二)整理。

1、啟發學生回憶整數乘法的意義:5個12是多少?怎樣列式。

使學生明確:5×12或12×5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啟發學生回憶本單元學過的分數乘法的意義:

使學生明確:8/15×5,5個8/15的和,

8/15+8/15+8/15+8/15+8/15=8/15×5

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3、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使學生明確:24×3/8就是求24個3/8是多少,7/18×9/14就是求7/18的9/14是多少,是對整數乘法的.的擴展。

練習:練習七的第3題。

板書:

分數和整數相乘,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為了計算簡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

一個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為了計算的簡便,也可以先約分再乘。

使學生明確: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板書:

應用乘法交換律應用乘法結合律應用乘法分配律

練習:練習七的第4、5題。

5、口算

練習七1、10題。

6、分數應用題。

(1)把誰看作單位“1”

六年級參加數學小組的有36人,語文小組的人數是數學小組的,體育小組的人數是語文小組的倍。體育小組有多少人?

(2)練習。

①打字員打一部書稿,每天完成,5天完成這部書稿的幾分之幾?

×5

②立新小學六年級有學生155人,其中的參加科技活動小組,參加科技活動小組的有多少人?

155×

④黨校食堂九月份用煤560千克。十月份計劃用煤是九月份的,而十月份實際用煤比原計劃節約,十月份比原計劃節約用煤多少千克?

560__

7、倒數:整理和復習第7題。

堂上練習:

1、練習七第2題,搶答,小組練習。

2、練習七的第3、11題。

3、練習七的第16、17題。

作業:

練習七的第12—15題。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篇5

教學內容:

課本P19頁和練習五。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2、滲透事物都是普遍聯系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怎樣求倒數。

教學難點:

求倒數方法的敘述。

教學過程:

二、引新:開車、步行有前進倒退之分,那么,倒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內容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己先來學學。

三、自學新課:

自學書本P19。并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叫倒數?

2)怎么求一個數的倒數?

3)是不是任何數都有倒數?小數有嗎?帶分數有嗎?

四、討論辨析:

1、什么叫倒數?

2、看下面四道題,你能說一些什么有關“倒數”的話。

3、存在倒數有那些條件

1)兩個數。

2)這兩個數的乘積是1。

4、能不能說80是倒數,1/80也是倒數?一個數能叫做倒數嗎?

5、概括:倒數是對兩個數來說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的,必須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是倒數。

6、總結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五、練習

1、判斷下列各組數是否互為倒數,為什么?

和和和和

2、同座同學相互舉出幾組倒數。你怎么知道同學說的對不對?

1)5的`倒數是多少?

2)所有的自然數都有倒數嗎?1的倒數是幾?

3)0有沒有倒數?為什么?

4)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

4、完成課本P19頁的“做一做”。

5、辨析:求3/5的倒數,寫作:3/5=5/3。

五、思考:0.2的倒數是多少?

六、小結。

請學生說一說這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七、作業:練習五3—8。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篇6

教學目標

1.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使學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質。

2.通過學生的自主探討,掌握化簡比的方法并會化簡比。

3.初步滲透事物是普遍聯系和互相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質

課前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比和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

2.提問:比和除法,比和分數之間有那些聯系?

引導學生根據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猜想:比有什么性質?小組交流

3、出示三個分數:3÷4、6÷8、9÷12.變為比,并比較大小

指名回答小組交流的結果.學生用語言表述比的基本性質。

交流: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叫比的基本性質。

教師引導交流:0除外是什么意思?

學生交流,比的后項、除數是0沒有意義。

二、學習化簡比

1、說明:利用商不變的規律可以進行除法的簡算;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進行分數的約分、通分。同樣,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討論.你怎樣理解“最簡單的整數比”這個概念?

學生充分討論后,指名回答,形成共識:最簡單的整數比必須是一個比,它的前項和后項必須是整數,而且前后項應該是互質數.

請個別學生舉一個最簡單的整數比。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強調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互質)

14:2154:18

教師引導交流:怎樣把一個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總結方法:用比的.前后項分別除以它們的最大公因數,使比的前后項是互質數。或用求比值的方法算,最后結果仍然是個比。

1÷10:3÷83/5:5/8

教師引導交流:怎么把分數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總結方法:比的前項后項分別乘它們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就化簡成最簡整數比。

1.25:42.7:18

教師引導交流:怎么把小數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總結方法:先將小數化成整數,再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3、練習:化簡比

60:245/8:7/245/4:0.75

三、練習

自主練習5、7、8

四、小結:

比的基本性質是什么?它是根據什么來的?利用比的基本性質可以干什么?化簡比的方法是什么?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篇7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能熟練地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

2、能靈活運用本單元研究得出的知識解答問題。

3、 進一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綜合應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問:這個單元我們一起學習了哪些知識?師生一起歸納、整理本單元所學內容。

2.揭示課題。

二.展開

1.求圓面積的.練習

先用小黑板出示P27練習1——2再指名板演,

然后讓板演者說說計算過程。最后再次復習圓面

積在各種條件下的計算公式:S=πr2=π()2

2.綜合應用。

投影出示P27練習3~4題,先由4人組成小組

進行討論,并解答,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匯報,

特別要說清思考過程,最后,教師講解。

三.總結

本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

四.作業

課后反思:

教學內容 練習一(2) 課時

教學目標:1.能靈活運用本單元研究得出的知識解答問題。

2.通過圖形的組合,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進一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加深對圓的周長和面積的理解,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空間能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復習

1、什么叫半徑?什么叫直徑?怎樣求圓的周長?

怎樣求圓的面積?

二.展開綠色圃中

1.練習。

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學各自做在草稿紙上,

然后全體師生共同講評,指出存在的錯誤,

尤其是做在草稿紙上的同學一定要自己找出

錯誤的原因和正確的解答過程,小組進行練習。

2.小結。

三.鞏固練習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篇8

學習內容

教科書第55頁例2,課堂活動第2題,練習十五第4~7題。

育人目標

1.進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合理、靈活地解決3個數連比的按比例分配的問題。

2.經歷解決三個數連比的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總結出按比例分配問題的解決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小組交流合作,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4.在配置混泥土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創造。

5.在按比例分配的過程中,感受分配方案的簡潔美、理性美。

6.經歷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學習重難點

重點:把兩個數比的問題的解題方法推廣到三個數連比的問題。

難點:理解三個數連比的問題的解題方法。

學習評價設計

學好按比例分配,不但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還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分析問題。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填空。(多媒體出示題目)

(1)小明家養了35只雞,公雞和母雞只數比是3∶4,公雞( )只,母雞( )只。

(2)丹頂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國與其他國家擁有丹頂鶴只數的比是1∶3,20__年全世界大約有20__只丹頂鶴,我國有( )只。其他國家有( )只。

學生回答反饋,說說怎樣思考,集體評價。

2.引入談話:怎樣解決按比例分配的問題?

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決?生舉例。(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反饋.

交流后,老師及時做出評價)

在建筑業中很多地方也用到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今天我們繼續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獨立思考再交流方法和結果,集體評價。

舉例,分組討論、反饋、交流。

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例2:從題中你獲取了什么信息?(學生交流獲取的信息)

要配制220噸混凝土,水泥、沙子、石子的'比是:2∶3∶6,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噸?

2.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這道題與前面所做的題有什么區別?怎樣解答?

生1:前面所做的題都是兩個量的比,這道題是三個量的比。

生2:可以仿照上節所學的按比例分配方法去解。

3.學生嘗試解答,教師巡視。

4.展示學生解法,說出解題思路。

方法1:220÷(2+3+6)=20(噸)

需要水泥的噸數:20×2=40(噸)需要沙子的噸數:20×3=60(噸)需要石子的噸數:20×6=120(噸)

答:需要水泥40噸,需要沙子60噸,需要石子120噸。

方法2:總份數:2+3+6=11

需要水泥的噸數:220x2/11=40(噸)

需要沙子的噸數:220x3/11=60(噸)

需要石子的噸數:220×6/11=120(噸)

方法3:根據已有知識,用方程解。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噸,再分別求出沙子、石子、水泥應需的噸數。

解:設每份是x噸.

2x+3x+6x=220

11x=220

x=20

需要水泥的噸數:20×2=40(噸)需要沙子的噸數:20× 3=60(噸),需要石子的噸數:20×6=120(噸)

5.議一議:怎樣解決按比例分配的問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解決按比例分配問題的一般方法:要先求出總份數,求出每一份的量,再求出各部分的量;或者求出總份數后再看各部分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最后求各部分量;或者設每1份的量為未知數,列方程來解答。

學生交流獲取的信息。

討論交流異同。

嘗試解答,再展示交流解題思路。

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小結解決按比例分配問題的一般方法。

在配置混泥土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創造。

在按比例分配的過程中,感受分配方案的簡潔美、理性美。

鞏固練習

1.課堂活動第2題。

根據給出的這三種蛋的連比,組織學生討論后嘗試獨立解題,交流解題方法。

2.一堆混凝土中沙子有100kg,石子有60kg,水泥有240kg。要配制180噸這樣的混凝土,需要沙子、石子、水泥各多少噸?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這道題與前面所做的題有什么區別?

引導學生得出,這個問題中雖然沒有給出沙子、石子、水泥的連比,但已給出了一個配料方法,根據給出的數值,可以求出這三種料的連比。

學生討論后嘗試獨立解題。完成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剛才同學們通過上題計算,知道混凝土中沙子、石子、水泥的比為5∶3∶12。現有一堆總重為40噸的混凝土,經現場測量,水泥有20噸,沙子有12噸,石子有8噸。這堆混凝土符合配比嗎?

再次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得出:先求出現場測量的三種配料的比3:2:5,然后與要求的配料的比比較,得出:這堆混凝土不符合要求。

學好按比例分配,不但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還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分析問題。

學生討論找到方法。

獨立解題,再交流解題方法。

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經歷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課堂小結

想一想,今天學習的知識與昨天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談收獲。

課堂作業

練習十五第4—7題。

獨立完成。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篇9

本單元內容包括比的意義、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按比分配解決實際問題等。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理解了除法的意義與基本性質、分數的意義與基本性質、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和解答分數除法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由于本單元的知識與學生已有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教學時,教師應創設良好的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與思考,并與同學展開積極的合作與交流,在特殊方法與一般方法的比較辨析中,進一步明晰知識的本質。

教材還編排了很多問題情境圖來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

例如:在例2按比分配解決實際問題中,教材在問題情境圖和分析與解答過程中都采用圖示直觀地表示比的具體含義。

這有利于學生理解這個比表示的是哪兩個量之間的關系。同時,借助于直觀圖,也有利于學生運用數學語言轉換各種信息,多元表達概念及數量關系,因而從本質上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1課時比的意義

教材48~49頁的內容。

1.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法、寫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2.經歷探索比與分數、除法之間關系的過程,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把握比的意義的本質。

重點:

理解比的意義以及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

難點:

理解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明確比與比值的區別。

課件:

學具。

1.課件出示教材第48頁情境圖。

教師提問:這就是楊利偉展示的兩面旗,它們的長都是15cm,寬都是10cm。比較它們長和寬的關系,你能提出怎樣的數學問題?

(1)長比寬多多少厘米?15-10;

(2)寬比長少多少厘米?15-10;

(3)長是寬的多少倍?15÷10;

(4)寬是長的幾分之幾?10÷15。

2.師:今天我們將進一步研究這種倍數關系,它除了用除法表示外,還可以用一種新的數學方法——“比”來表示。(板書課題:比的意義)

自學比的相關知識。

學生自學教材第49頁“做一做”之前的內容,思考問題:比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怎樣求一個比的比值?(匯報交流)

(1)比各部分的名稱。

課件出示:15∶10=15÷10=,讓學生說出比的各部分名稱。(板書:前項、比號、后項、比值)

(2)比值的意義。

師:怎樣求一個比的比值呢?(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師:比和比值有什么區別?(引導學生小結:比表示一種關系,而比值是一個數,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或整數表示。)

師:同桌討論一下,比與除法、分數之間有什么聯系?比的前項、后項和比值分別相當于分數和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比的后項可以是0嗎?

討論后根據學生交流反饋填寫下表:

聯系

區別

除法

被除數÷除數=商

一種運算

分子—分母=分數值

前項:后項=比值

兩個量的關系

請嘗試用字母表示比和除法、分數之間的內在聯系。

板書:a∶b=a÷b=(b≠0)。

師: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兩個數的比還可以寫成分數形式。如15∶10也可以寫成,仍讀作“15比10”。

師:足球比賽中的比分3∶0與我們今天學習的比一樣嗎?(引導學生理解:各類比賽中的比不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比,它只是一種計分形式,是比較大小的,是相差關系,不是相除關系。)

1.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1題。

請學生思考這兩個比的量是同類量嗎?比值表示什么意思?(所花錢數和練習本數是不同類的量,比值表示單價。)

2.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時,說說未知的前項或后項是怎樣求出的。(引導學生根據比與除法的關系求出未知的前項或后項,歸納一般方法:前項=比值×后項;后項=前項÷比值。)

3.教材第52頁“練習十一”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反饋交流。

說說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時利用“神舟”五號升空這一現實素材自然地引出“比”,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另一方面可適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比較分析中,學生感受“比”和除法的聯系,加深對同類量與不同類量比的意義的理解,對比的概念形成較為清晰的認識。

在討論交流中,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比和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第2課時比的基本性質

教材第50~51頁的內容。

1.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質,初步掌握化簡比的方法。

2.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分析比和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培養觀察、比較、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等數學能力。

3.初步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并使學生認識知識之間都是存在內在聯系的。

重點:

理解比的基本性質。

難點:

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課件、答題紙、實物投影。

師:同學們先來回憶一下,關于比已經學習了什么知識?

預設:比的意義,比各部分的名稱,比與分數以及除法之間的關系等。

師:我們知道,比與除法、分數之間存在著極其密切的聯系,而除法具有商不變的性質,分數有分數的基本性質。聯想這兩個性質想一想,在比中有沒有類似的性質呢?

板書:比的基本性質。

學生紛紛猜想比的基本性質。

根據學生的猜想教師板書: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1.教學比的基本性質。

師:比和除法、分數一樣,也具有屬于它自己的性質,那么是否和大家猜想的一樣呢?這需要我們通過研究證明。接下來,請大家分成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共同研究并驗證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確。

教師說明合作要求。

(1)獨立完成:寫出一個比,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證。

(2)小組討論學習。

①每個同學分別向組內同學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依次交流。(其他同學表明是否贊同此同學的結論。)

②如果有不同的觀點,則舉例說明,然后由組內同學再次進行討論研究。

③選派一個同學代表小組進行發言。

(3)集體交流。(要求小組發言代表結合具體的例子在展臺上進行講解。)

(4)全班驗證。

2.完善歸納,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質。

10∶15=10÷15==

15∶9=15÷9=

16∶20=(16

□)∶(20

□)

上題中○內可以怎樣填?□內可以填任意數嗎?為什么?

(1)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說明理由,教師完善并板書。

(2)學生打開書本讀一讀比的基本性質,教師板書課題:比的基本性質。

3.深化認識。

利用比的基本性質做出準確判斷:

(1)8∶10=(8+10)∶(10+10)=18∶20( )

(2)12∶16=(12÷6)∶(16÷4)=2∶4( )

(3)0.8∶1=(0.8×10)∶(1×10)=8∶10( )

(4)比的前項乘3,要使比值不變,比的后項應除以3。

( )

4.比的基本性質的應用。

(1)引導學生自學最簡整數比的相關知識。

預設:前項、后項互質的整數比稱為最簡整數比。

(2)從下列各比中找出最簡整數比,并簡述理由。

3∶4 18∶12 19∶10 ∶ 0.75∶2

(3)化簡前項、后項都是整數的比。(課件出示教材第50頁例1(1))

學生獨立嘗試,化簡后交流。

(除以最大公因數和逐步除以公因數兩種方法,重點強調除以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4)化簡前項、后項出現分數、小數的比。(課件出示教材第51頁例1(2))

四人小組討論研究,找到化簡的方法。

預設:含有分數和小數的比都要先化成整數比,再進行化簡。有分數的先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有小數的先把小數化成整數之后,再進行化簡。

(5)歸納小結:化簡時,如果比的前項和后項都是整數,可以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因數;遇到小數時先轉化成整數,再進行化簡;遇到分數時,可以同時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5.方法補充,區分化簡比和求比值。

)

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化簡比?(求比值)化簡比和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預設:化簡比的最后結果是一個比,求比值的最后結果是一個數。

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出示教材第51頁“做一做”。)

2.教材第53頁“練習十一”第4題。學生口答完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比的基本性質這一內容的學習非常適合培養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學生在掌握商不變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很自然地就能聯想到比的基本性質,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基于猜想的學習必定需要來自學生的自主探究進行驗證,而合作探究又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式,但合作學習不能流于形式。合作學習首先要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產生自己的想法,然后再進行合作交流,交流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同時也真正內化了來自猜想的“比的基本性質”,從而大大提高了合作學習的實效性。第3課時比的應用

教材第54頁的內容。

1.能在實例的分析中理解按比分配的實際意義。

2.初步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題方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按比分配的實際問題。

3.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學習,在觀察、研討、交流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和活動的樂趣。

重點:理解按比分配的意義,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比分配的實際問題。

難點:自主探索解決按比分配實際問題的策略,能運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解決按比分配的實際問題。

課件。

課件出示:一個農場計劃把100公頃地平均分成2份,分別播種小麥和玉米。小麥和玉米各播種多少公頃?播種面積的比是多少?(指名學生回答)

師:這道題是把100公頃平均分成2份,這是一道平均分配的應用題。在生產和生活中,使用平均分配方法的'實例很多,但是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還有一種分配方法應用也很廣泛,那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比如,配制一種混凝土需要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這種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比的應用。(板書課題:比的應用)

1.課件出示教材第54頁例2。

師:題目中要配制什么?(配制500

mL的稀釋液)

師:是按什么進行配制的?(濃縮液和水的體積按1∶4的比進行配制)

師:“濃縮液和水的體積比是1∶4”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說在500

mL的稀釋液中,濃縮液的體積占1份,水的體積占4份,一共是5份。

師:濃縮液的體積占稀釋液體積的幾分之幾?水的體積占稀釋液體積的幾分之幾?

師:你能求出濃縮液和水的體積各是多少毫升嗎?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解法,交流匯報。結合學生回答,板書解法。

思路一:先把比化成分數,用分數乘法來解答。

稀釋液平均分成的份數:1+4=5(份)

濃縮液的體積:500×=100(mL)

水的體積:500×=400(mL)

思路二: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數,先求一份數,再求幾份數。

稀釋液平均分成的份數:1+4=5(份)

濃縮液的體積:500÷5×1=100(mL)

水的體積:500÷5×4=400(mL)

2.驗證所求問題。

方法一:把求得的濃縮液和水的體積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釋液的體積。

方法二:把求得的濃縮液和水的體積寫成比的形式,看化簡后是不是等于1∶4。

3.明確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把一個數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板書:按比例分配)

4.整理解題思路。

(1)按比例分配的問題可以轉化成整數的歸一問題,即先用除法求出每份數,再用乘法求出幾份數。(板書:整數的歸一問題)

(2)按比例分配的問題也可以轉化成分數問題,先把比轉化成分數,再用總數×分率。

1.教材第55頁“練習十二”第1、2題。

第1、2題都是按比例分配的問題,但描述的方式不同,要引導學生善于轉換各種信息。

2.教材第55頁“練習十二”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并組內交流。

3.教材第56頁“練習十二”第11題。

注意引導學生先求出一個長、一個寬、一個高的長度和,再求解。

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研究了什么?說說你的收獲和感受。

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按比例分配類應用題的結構,分析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難點是比與分數的轉化。為了能在教學中化解難點,使學生輕松進入本節課的學習,課一開始我就將“平均分配”與“按比例分配”的不同用事例展示給學生,為例題的教學做好準備。把書上的例2作為嘗試題,讓學生獨立嘗試、交流,最后進行小結。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獨立審題、分析的能力,而且進一步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讓學生初嘗成功的樂趣。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解答分數乘法的兩步應用題。

2、發展學生思維,側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根據多幾分之幾或少幾分之幾找出所求量是多少。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口答:把什么看作單位“1”的量,誰是幾分之幾相對應的量?

(1)一塊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錢后,還剩下。

(3)一條路,已修了。

(4)水結成冰,體積膨脹。

(5)甲數比乙數少。

2、口頭列式:

(1)32的是多少?

(2)120頁的是多少?

(3)綠化造林對可降低噪音,原來80分貝的汽笛噪音,經綠化隔離帶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貝?

(4)綠化造林對可降低噪音,原來80分貝的.汽笛噪音,經綠化隔離帶后只剩下原來的,人現在聽到的聲音是多少分貝?

3、你能把口頭列式計算中的第(3)(4)題合并成一道題嗎?

4、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稍復雜的分數乘法應用題”。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篇11

教學內容:課本P15頁例2,及練習四的6—10。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解答分數乘法兩步應用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解答。

教學難點:

辨析兩次判斷單位“1”有什么不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先說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義,再口算出得數。

2、指出下面每組中的兩個量,應把誰看作單位“1”。

1)香蕉的筐數是蘋果的。

2)香蕉的筐數的和蘋果的筐數相等。

3)黃牛只數的等于水牛的`只數。4)水牛的只數相當于黃牛的。

二、新課學習。

1、出示例2。

2、讀題,分析題意。說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明確這是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3、怎樣用線段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

思考:要畫幾條線段?5/6和2/3分別是誰的5/6和2/3?單位“1”分別是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畫圖。

4、確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計算。

1)求小華儲蓄的錢數怎樣想?

思路:根據“小華儲蓄的錢數是小亮的5/6,把小亮的錢數看作單位“1”,就是求18的5/6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列式:

(元)

2)求小新儲蓄的錢數怎樣想?思路同上。注意認清單位“1”

5、指導列綜合算式解答。

6、總結今天所學內容和昨天的異同。

7、練習

1)完成課本P15頁下的“做一做”。

2)指名說一說是怎樣確定計算方法的。

三、新課小結。

1、分數乘法兩步應用題與前一節所學的一步應用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解答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怎樣判斷計算方法?

四、鞏固練習:P16練習四6、7。

五、作業。

完成練習四的第8—10題。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數應用題的復習,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

2、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尋找出簡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題思路;

3、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4、讓學生了解到生活與數學的關系,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培養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

關鍵 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

重點 復習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

難點 找準單位“1”

教具

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教學過程 教學課件演示 教學意圖

一、基礎訓練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對分數應用題做一下全面的復習。大家想一下我們解答分數應用題最關鍵的是什么?

專項訓練:

課件:練習:已知根據條件,說出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并說出有關的數量關系式。

在每道題后追問:從信息中你還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評價:說一說你們找單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我們以信息中的第6題為例,誰來說說,應該怎樣畫線段圖呢?根據線段圖教師問:線段圖畫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還剩的噸數應該怎樣做?

常規性基本訓練,復習找單位“1” 訓練:為新知識做鋪墊。

二、根據看線段圖列式

師:誰來說說,根據線段圖應該這么列式呢? 出示線段圖 【教學課件演示】

注重線段圖的應用,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寫出乘法數量關系式。同時,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三、基礎練習

基礎練習只列式不計算

師:用我們剛才復習的方法做。(學生做完后教師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誰看作單位“1”?單位“1”的量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計算?

歸納總結:請同學們把這4道題分分類,并要說出分類的依據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進行小組討論,有能力的就獨立完成。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生回答時要引導學生說出分類的依據是什么,這類題目應當怎樣解答。

嘗試練習,然后提問:這道題你是怎樣想的?分數和比聯系在一起會出現許多的新問題。出示:文藝書和科技書本數的比是1∶4。誰來說說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學課件演示】

培養學生審題要仔細,弄清數量關系。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握分數應用題分類的依據是。

四、對比練習

1)讀題,分別找到兩道題的單位“1”,并說說這兩道題有何不同?2)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然后列式計算,全班講評。

通過兩題對比,突出較復雜應用題的難點,幫助學產生加強審題意識,提高分析能力。

五、鞏固練習

練習八的3-5題

師:下面請同學們獨立進行計算,完成練習八P118第3題和第4題。

(1)、讀題,分別找到兩道題的單位“1”,并說說這兩道題有何不同?

(2)、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然后列式計算,全班講評。

(3)、出示P118頁5題。

提問:把誰看作單位“1”?

結合講解,進一步強調在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時,一定要找準單位“1”。因為分數乘法應用題是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計算的,求哪個數量的幾分之幾,就要把那個數量作為單位“1”。在解答兩步計算的分數應用題時,更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數量看作單位“1”,每一步中的單位“1”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課件演示】

加強解題思維的訓練,溝通新舊知識,溝通解決問題的方法。

六、強化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七的第7題:

3個同學跳繩。小明跳了120個,小強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亮跳的是小強的2/3,小亮跳了多少個?

滲透健康教育:

跳繩運動,是對付肥胖、預防血脂異常、高血壓最切實可行的方式,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耐力的有氧代謝運動。同學們要積極進行跳繩運動,

學生獨立進行思考計算,請個別同學講解回答。

2、練習二十七的第8題,練習二十七的第9題。

(1)一個縣去年綠色蔬菜總產量720萬千克,是今年綠色蔬菜總產量的9/10。今年全縣綠色蔬菜總產量是多少萬千克?

(2)一個縣去年綠色蔬菜總產量720萬千克,比今年少了1/10,今年全縣綠色蔬菜總產量是多少萬千克?

滲透健康教育:

綠色蔬菜含維生素U較多是抗癌、防癌的復合劑,對胃潰瘍高血壓、動脈硬化、視網膜出血、紫癜以及出血性腎炎等疾病有治療效果多吃的蔬菜會對胃腸功能的恢復有所幫助。

【教學課件演示】

強化數量關系的分析,強化方程的解法,體現解法的多樣性、解法的最優化,提高學生自主意識和優化意識。

通過強化練習提升學習水平,讓各種類型的學生都有所提高。

七、課堂總結

今天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今天我們學習了應用題,解答這類應用題要先找準單位“1”和相等的數量關系,再確定算法,然后列式計算,先找單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就加,比1少就減”。

【教學課件演示】 幫助學生抓住解題的重點,已知單位“1”的用什么方法解,不知道單位“1”的又用什么方法解。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網絡的建構。

八、作業:

練習二十七的第8、10題 【教學課件演示】

板書:

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復習

根據條件分析單位“1”和找準對應分率。

用算術方法解:已知單位“1”用乘法,不知單位“1“用除法。

用方程解:單位“1”不知道或者題目的條件中含有“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篇13

一、教學內容: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68-77頁

二、教材分析:

《認識比》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中第五單元內容,是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之一。教材密切聯系學生已學有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過,設置了多種情境圖。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能夠發展對除法與分數的認識,進一步溝通知識間的聯系,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比的性質、比的應用理解。

三、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除法和分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教學一些關于比的基礎知識,能夠發展學生對除法和分數的認識,進一步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完善認知結構,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比例及其它方面的知識打好基礎。

四、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法、寫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要會求比值。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探索比與分數、除法關系的.過程,初步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會把比改寫成分數的形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五、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意義;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六、教學難點:

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在生活中發現比,感受比。

七、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自備三角板一副

八、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比

課件出示例1問:圖上有什么?(2杯果汁,三杯牛奶)想一想:可以怎樣表示這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呈現:牛奶比果汁多一杯;果汁比牛奶少一杯果汁的杯數是牛奶的;牛奶的杯數是果汁的板書:2÷3=

3÷2=

小結:兩個數量相比較,既可以用減法來比較兩個數量之間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數來表示兩者之間的倍數關系。其實,在比較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時,還可以用比來表示。這就是我們今天一起學習的新內容——認識比(板書)

2.自主探究,認識比

(1)用比表示兩個同類量之間的相除關系

(2)用比表示兩個不同類量之間的相除關系

(3)揭示比的意義。觀察屏幕上的幾個比,想一想兩個數的比可以表示什么?想好以后和你的同桌討論一下。(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小結:分數就是除法,比與除法有關系,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得到的商就是比值。問:比的后項能為0嗎?

不能

(4)課件出示

3.自主練習,應用比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P70“練一練”1、2、3

4.拓展延伸,感受比

你聽說過“黃金比”嗎?黃金比的比值約等于0.618。從古希臘以來,一直有人認為把黃金比應用于造塑藝術,可以使作品給人以最美的感覺。因此,黃金比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能找找看嗎?

5.課堂小結: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得到的商就是比值。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篇14

教學內容:

課本第9頁例4及“做一做”,練習四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

(2)使學生能夠熟練地計算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

教學重點:

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混合運算的步驟。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出示復習題。(投影片)

(1)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

5×6+7×3 15×(34—27)16×4—7×9

(35+21)×28 70—4×6 36×2+15

2、引出課題:

剛才復習的整數乘加、乘減混合的運算順序,這節課我們學習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分數乘加與乘減混合運算)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4。

(1)教師點撥:分數加法、減法、乘法混合在一起的時候,怎樣計算呢?運算順序跟整數運算順序相同。

出示例4:計算,指名讀題。

(2)學生按整數運算的順序計算。(教師巡視)

(3)訂正:

指名學生問:這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說一說計算過程,教師隨學生回答

板書:

教師明確:這道題有乘有加,同學們做得很好,如果一道題有乘有減,或者有乘有加還有小括號,這樣的題怎么計算?(出示做一做兩道題)

2、做一做:

(1)試做:

讓學生獨立完成在練習本上。(指名兩名學生做在小黑板上)

提示:注意計算時只寫必要的計算過程。(教師巡視)

(2)訂正:

讓學生先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據學生已有經驗,啟發學生思考、交流主動學會新知。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自己學會了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大家學習得很好。我們要注意在混合運算中計算步驟還要過于繁瑣。還要養成做題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四)鞏固練習:

1、練習四第1題。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指幾名學生分別寫在小黑板上。

2、練習四第3、4、5題。

(五)作業。

練習四第2題。

第五課時: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乘法

教學內容:

課本第9—10頁的'例5和例6,完成練習三的第6—9題。

教學目標:

(1)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2)培養學生大膽猜測,勇于實踐的思維品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運算定律。

我們在四年級時學習過乘法的運算定律,同學們還記得嗎?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運算定律)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這些運算定律有什么用處?你能舉例說明嗎?

25×7×4 0。36×101

(學生口述自己是怎樣應用乘法的運算定律簡算上面各題的。)

二、新授。

1、引入:

同學們應用乘法的運算定律,可以使整數、小數的一些計算簡便,這些運算定律能不能應用到分數乘法中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能否推廣到分數乘法)

2、推導運算定律是否適用于分數。

(1)學生發表對課題的見解。

(2)驗證:

有些同學認為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能適用于分數乘法,而有些同學認為不能,你們能找到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3、教學例5。

(1)出示:,學生小組合作獨立解答。

4、教學例6。

(1)出示:,學生小組合作獨立計算。

(2)小組匯報學習成果,說一說你們組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5、小結:

應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在計算時,要認真觀察已知數有什么特點想應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三的第6題。

學生說一說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2、完成課本第10頁的“做一做”題目。

其中第2題引導學生討論解題思路,把87改成“86+1”應用乘法分配律計算比較簡便。

四、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堂練習。

練習三的第7—9題。

202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全冊篇15

教學內容:六年級上冊第105頁第七單元“數學廣角”。

教學目標:

1、經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形成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2、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資料,經歷走進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達,培養觀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感受到節約用水的現實性和迫切性,增強節約用水的意識和行為,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水龍頭滴水速度的測算及折線統計圖的繪制。

教學難點:

運用所測量的數據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應用。

課前準備:

1、調查目前水資源現狀,有條件的同學上網了解知識。

2、觀察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用圖片或文字呈現出來。

3、學生分組收集一個漏水龍頭的漏水量。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統計表、鉛筆、直尺、橡皮、量杯。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引入課題

師: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非常熟悉的朋友,“雙手抓不起,有刀切不開,煮飯和洗衣,都要請它來”。這是誰?

生:這是水。

師:同學們真棒!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用水的問題。

[設計意圖:用謎語引入課題,既簡單又貼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水一直被人們形容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這樣嗎?(不是)請同學們談談你們的觀點?(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那只是海水,是不能飲用的,而淡水資源是有限的)

師:請同學們將課前搜集的信息向大家匯報

生1:地球上有70%多的地方都是水域,淡水只占地球水總量的3%,而在這3%的水當中,又有很多淡水在南極和北極的冰川中,因此只有極少數的水才能被人利用。

生2:我知道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國是世界是13個貧水國家之一。

生3:今年4月發生三起水污染事件分別是:蘭州、武漢、靖江。導致城市供水中斷,市民上演“搶水大戰”。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

師:對呀,這是我們蔚藍迷人的地球,它同時有一個別名叫做水球。

師:水資源組成,扇形統計圖并簡單講解。(雖然全球水覆蓋面積約70%,遠遠大于陸地,但陸地上的淡水僅占世界所有水資源中的2.6%,而可供人類輕易采用來維持生命的淡水,又僅占所有淡水的0.4%)

下面是我國水資源分布情況,請同學們大聲齊讀

生齊讀:(我國的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山13個貧水國家之一。在我國的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有110個城市嚴重缺水。)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資料

師: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大量的缺水?

師小結:正是環境的破壞,導致了大量的缺水,因為缺水,導致大片良田

干涸,顆粒無收;因為缺水,沙漠正一步步吞噬著生機盎然的綠洲;因為缺水,人們的日常飲用水受到嚴重威脅。當我們看到這些畫面時,我們是否感到心情沉重難過,我們需要發出怎樣的呼喊?

(學生可能回答:節約用水。)

師:板書課題:節約用水。

[實時評析:課堂上連續呈現幾幅部分地方缺水的生活場景圖,學生受到極大的震撼,因而從心靈深處發出要“節約用水”的呼喊。教育學生應節約用水,并感受節約用水的迫切性。]

二、實驗探究、綜合運用

(一)估算一個水龍頭一天的漏水量。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碰到這樣情況:水龍頭壞了或沒有關緊,水一滴一滴往外流,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學生可能回答:我會想辦法去關掉。)

師:那么我們來估算一下一個漏水的龍頭一天大概浪費多少水呢?

(學生可能回答:“一桶吧”;“一杯水”;“四五桶吧”;“十個臉盆吧”;……)

(二)收集信息

師:到底誰說得最接近?課前老師布置大家收集一個漏水龍頭的漏水量。現在請各小組代表將收集情況匯報一下。包括收集地點、漏水量大小、收集時間。

(水龍頭漏水量統計表,生匯報,師輸入信息)

(三)整理數據,填寫統計表

水龍頭漏水量統計表

小組編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收集用時 (分)

收集漏水量(毫升)

每分鐘漏水量(毫升)

1、分析數據,回答問題:

(1)師:每個水龍頭每分鐘漏水量一樣嗎?為什么不一樣?(不一樣,有的快一點,有的慢一點。)

那大家把每一個水龍頭的每分鐘的漏水量算出來吧。(生齊匯報,師輸入數據)

(2)師:我們任意選其中一個龍頭的漏水量能代表所有水龍頭的漏水量嗎?(不能)

2、復習統計知識

(1)師:怎樣才能表示全班同學調查到的水龍頭漏水的一般水平呢?

(生:選中位數,當一組數據的個別數據偏大或偏小時,用中位數來描述該組數據的一般水平就比較合適。)

師:那么這組數據的是中位數是多少?是怎么算的,哪位同學匯報一下?

生:答略

師:板書:中位數25毫升

3、計算,完成統計表和統計圖

(1)計算平均每一個水龍頭一小時的漏水量是多少升?(注意單位是升)

(2)現在我們就用這組數據具體計算一下,究竟一天能滴多少水呢?把你們計算的結果填入老師發下來的表格中。

(3)師輸入數據

(4)根據統計表格繪出一個相應的統計圖。

(5)展示學生繪制的統計圖。

(6)出示師繪制的統計圖

(7)說說從這張統計圖中你們感受到什么?水龍頭的漏水量隨時間的變化 是怎么變化的?(生:1.發現漏水量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多。2.漏水量與對應時間的'比值始終不變(即每分鐘漏水量一定)。3.時間是原來的幾倍,漏水量也是原來的幾倍。)

4、一個水龍頭一年浪費的水量。

師:到底浪費的多嗎?我們來計算一下,如果按照這樣的滴水速度,一個水龍頭一年大約浪費多少水呢?師:1000升水是1噸,想一想,一個水龍頭一年大約浪費了多少噸水呢?

[實時評析:通過讓學生親自參與測量、收集和整理數據,計算水龍頭的滴水速度,不僅滲透了函數的思想方法,而且使學生經歷了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解決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形成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1、師:雖然一個漏水龍頭一分鐘的漏水量并不多,但如果不加以注意控制,一小時、一天、一年浪費水的量是驚人的。我們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家里、學校有沒有浪費水資源的現象。

生(答略)

師:有哪些?

生(答略)

2、師:昨天午餐,我在我們學校水池邊看到同學們在洗碗洗手時,老師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平時我們在洗碗洗手時能不能節約用水?于是老師帶來了這樣一組數據:

(1)如果洗手時把水龍頭擰小,每次大約能節約幾升水?

(2)照這樣計算,如果每人每天洗手5次,一天可以節約多少水,一年呢?

(3)師:照這樣計算,全國13億人每人每天節約多少噸水?

(4)師:如果每噸水2元,大約浪費水費多少元?

(5)師:如果每套新桌椅200元,可購買多少套供全國小學生使用?

[實時評析:通過計算的結果,他們的感官受到強烈的沖擊,意識到浪費水的嚴重程度如此觸目驚心,感悟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培養學生的節水意識。]

四、討論深化 明理導行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討論,在今后我們的學習中,我們一定要做到(節約用水),那我們怎樣才能做到節約用水呢?

(學生可能回答:我們在平時用水的時候,應注意把水龍頭開至適量的位置,用完后要擰緊水龍頭。)

(學生可能回答:碰到水龍頭沒關緊的,要把它關好。)

(學生可能回答:用了的水先把他裝好,可以用來打掃衛生用,或者澆花、種草。)

2、節水措施

五、小結

1、暢談收獲:

師:今天這節課與大家共同探究知識,老師很開心!老師有不少收獲感受,那你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有哪些收獲與感受呢?(生略)

2、節水倡儀:

師:同學們,水資源是有限的,讓我們向家庭、學校和社會發出倡議,讓我們大聲讀這段話(節水倡議,生齊讀: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從節約每一滴水做起。)

[實時評析:讓學生意識到在水資源如此緊缺的情況下,不僅自己要節約用水,而且要讓全社會提高節約用水的意識。]

3、欣賞水之歌(同學們進一步感受到水資源的可貴)

師小結: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節約每一滴水,讓我們的生命之水源遠流長,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下面請欣賞水之歌來結束今天這節課!

[課后總評: 這節課,努力營建了多層次、立體型的課堂空間,從學生已有的數學經驗和生活經歷出發,關注學生的內在潛能,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積淀一種數學文化,學會用數學眼光觀察、思考,學會理性的、有創意的生活。“節約用水”教學中,嘗試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學生自覺關注、主動探索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生生之間和諧有效的互動,增強了學生的自我意識,時時處處用事實來說話。學生經歷了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后,對“節約用水”認識已經不只是停留在“浪費水就是浪費錢”這一表層認識上,而能從珍惜“世界水資源”的角度去衡量自己的行為,認識身邊的現象,把“節約用水”內化為自己的行為。]

811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海恒驭仪器有限公司-实验室平板硫化机-小型平板硫化机-全自动平板硫化机 | 温州食堂承包 - 温州市尚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齿轮减速电机一体机_蜗轮蜗杆减速马达-德国BOSERL齿轮减速机带电机生产厂家 | 广东机电安装工程_中央空调工程_东莞装饰装修-广东粤标建设有限公司 | 四川职高信息网-初高中、大专、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信息网 | 京港视通报道-质量走进大江南北-京港视通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 滤芯,过滤器,滤油机,贺德克滤芯,精密滤芯_新乡市宇清流体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 珠海白蚁防治_珠海灭鼠_珠海杀虫灭鼠_珠海灭蟑螂_珠海酒店消杀_珠海工厂杀虫灭鼠_立净虫控防治服务有限公司 | 重庆网站建设,重庆网站设计,重庆网站制作,重庆seo,重庆做网站,重庆seo,重庆公众号运营,重庆小程序开发 | SRRC认证|CCC认证|CTA申请_IMEI|MAC地址注册-英利检测 | 扒渣机厂家_扒渣机价格_矿用扒渣机_铣挖机_撬毛台车_襄阳永力通扒渣机公司 | 纯化水设备-EDI-制药-实验室-二级反渗透-高纯水|超纯水设备 | 环氧树脂地坪_防静电地坪漆_环氧地坪漆涂料厂家-地壹涂料地坪漆 环球电气之家-中国专业电气电子产品行业服务网站! | 熔体泵_熔体出料泵_高温熔体泵-郑州海科熔体泵有限公司 | 衢州装饰公司|装潢公司|办公楼装修|排屋装修|别墅装修-衢州佳盛装饰 | 大数据营销公司_舆情监测软件_上海SEO公司-文军营销官网 | 2025福建平潭岛旅游攻略|蓝眼泪,景点,住宿攻略-趣平潭网 | 广西正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官网】 | 琉璃瓦-琉璃瓦厂家-安徽盛阳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蜗轮丝杆升降机-螺旋升降机-丝杠升降机厂家-润驰传动 | 电动葫芦|手拉葫芦|环链电动葫芦|微型电动葫芦-北京市凌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数字展示在线_数字展示行业门户网站 | 工业淬火油烟净化器,北京油烟净化器厂家,热处理油烟净化器-北京众鑫百科 | 二手光谱仪维修-德国OBLF光谱仪|进口斯派克光谱仪-热电ARL光谱仪-意大利GNR光谱仪-永晖检测 | 不锈钢散热器,冷却翅片管散热器厂家-无锡市烨晟化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术室净化厂家_成都实验室装修公司_无尘车间施工单位_洁净室工程建设团队-四川华锐16年行业经验 | 酒水灌装机-白酒灌装机-酒精果酒酱油醋灌装设备_青州惠联灌装机械 | 济南保安公司加盟挂靠-亮剑国际安保服务集团总部-山东保安公司|济南保安培训学校 | 国产离子色谱仪,红外分光测油仪,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青岛埃仑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 arch电源_SINPRO_开关电源_模块电源_医疗电源-东佑源 | 滑石粉,滑石粉厂家,超细滑石粉-莱州圣凯滑石有限公司 | 杭州货架订做_组合货架公司_货位式货架_贯通式_重型仓储_工厂货架_货架销售厂家_杭州永诚货架有限公司 | 不锈钢电动球阀_气动高压闸阀_旋塞疏水调节阀_全立阀门-来自温州工业阀门巨头企业 | 智能化的检漏仪_气密性测试仪_流量测试仪_流阻阻力测试仪_呼吸管快速检漏仪_连接器防水测试仪_车载镜头测试仪_奥图自动化科技 | 不锈钢钢格栅板_热浸锌钢格板_镀锌钢格栅板_钢格栅盖板-格美瑞 | 杭州公司变更法人-代理记账收费价格-公司注销代办_杭州福道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印刷人才网 印刷、包装、造纸,中国80%的印刷企业人才招聘选印刷人才网! | 长沙中央空调维修,中央空调清洗维保,空气能热水工程,价格,公司就找维小保-湖南维小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二手回收公司_销毁处理公司_设备回收公司-找回收信息网 | 南京兰江泵业有限公司-水解酸化池潜水搅拌机-絮凝反应池搅拌机-好氧区潜水推进器 | 筒瓦厂家-仿古瓦-寺庙-古建琉璃瓦-宜兴市古典园林建筑陶瓷厂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