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一年級 >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 新華 一年級

在學生自主理解體悟的同時,數學老師應該有意的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的有趣點。所有的一年級數學老師應該在數學課前準備一份一年級數學教案,它在教學工作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1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組織比賽》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

(二)教材的地位、作用

在一年級上冊學生已經學過分類、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等相關內容,在此基礎上,繼續學習本課內容。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并能用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的形式呈現數據;進而繪制簡單的條形統計圖,這與象形統計圖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對統計圖的分析中,學生通過閱讀條形統計圖作出合理的判斷,從而為決策提供依據,進一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同時,也為后續學習相關的知識作鋪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體會統計的必要性,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自主探索中經歷統計的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會與人合作,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教學難點:

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依據信息作出判斷和決策。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動、自制力較差,教學應盡可能有趣味性,可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因此,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激趣法、鼓勵探索、引導發現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學習本課的內容,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同時也注重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僅是為了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在整個學習活動中,我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學習方法:動手操作、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等,我把學生分成5個學習小組進行交流活動,并以獎獎品的形式激勵學生,同時也為課堂的練習作鋪墊。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安排了以下這幾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為了讓學生樂學,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一開始,我先播放一段動物奔跑的視頻:“這些動物跑得真快,它們想去哪呢?哦,原來在大森林里獅子大王組織動物們進行運動比賽,動物們都趕去參加!你們也想去看看嗎?”我順勢引出課題:組織比賽(板書)。

【設計意圖:在這里,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中“我們班同學最喜歡什么活動”改為“組織動物比賽”,這樣,學習的知識更貼近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更具親切感,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統計知識的欲望。】

(二)參與操作,體驗過程。

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我通過三個活動來完成。

活動一:數一數,填一填——收集整理數據。 沿著新課導入所創設的動物組織比賽的情境:“動物們有的說喜歡跳繩,有的說喜歡跑步,也有的喜歡拍球!哎,獅子大王可頭疼了!到底組織什么比賽呢?”我引導學生說出喜歡哪一項比賽的動物最多就組織哪一項。我出示統計表,指導學生根據課件填寫,喜歡哪一項比賽的小動物有幾只,就在下面的( )里填幾。觀察統計表,比較后得出喜歡拍球的小動物最多。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主要讓學生感受整理數據的必要性,并經歷數據整理的過程。】

活動二:數一數,涂一涂——認識條形統計圖。 這時,我說:“老師有一個更好的辦法能讓獅子大王一眼就看出喜歡什么比賽的動物最多”,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注意力又一下子集中起來。我接著出示條形統計圖,指出----“這是條形統計圖”(板書),并讓學生觀察,并明確在這個條形統計圖中一格表示1。我一邊講解一邊根據統計表來示范完成條形統計圖中的一項,然后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動手完成統計圖。從統計圖中,一眼就看出喜歡拍球比賽的動物最多,“獅子大王”就決定組織拍球比賽。

【設計意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邊動手一邊思考,實現在做中學,在活動中學的設計意圖。】

活動三:想一想,說一說——分析條形統計圖。 現代教育論認為,讓學生在親身感受數學中提出問題,在經歷數學中解決問題是學生學習數學,形成技能的方式。 我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想一想并解決這些數學問題,再請學生說說“根據這個條形統計圖,你還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在想一想、說一說的實踐活動中初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也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科學探究習慣,同時也突破了教學難點。】

(三)開展比賽,反饋深化。

首要教學原理指出,當要求學習者運用知識或技能解決問題時,才能促進學習。對低年級兒童來說,適宜的方法是把問題情趣化,生活化。因此,我請孩子們進行拍球比賽,先提出這樣的比賽規則,根據比賽規則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比賽。學生通過拍球——數數——記錄——完成統計表等學習活動,收集整理數據,并完成手中的條形統計圖。我根據條形統計圖,宣布比賽的冠軍。再引導學生根據條形統計圖提出并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深化了知識。】

(四)聯系生活,鞏固新知。

練習是學生鞏固新知,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這一環節中我緊抓本節課的重點,加以鞏固,加以拓展。

1、體會生活中統計的廣泛應用。 我讓學生說說身邊哪些問題要用統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然后,我就地取材,進入下一個練習。

2、統計課堂評價情況,應用提高。 “這節課哪個小組表現得呢?你能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我請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整理獎品,完成條形統計圖。

【設計意圖:在這里,我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對條形統計圖的認識。】

3、調查最愛看的動畫片。 我讓學生觀察“最愛看的動畫片條形統計圖”,提出并解決其中的數學問題,同時也使學生對統計的認識上升一個新的高度。

(五)互動評價,課堂總結。

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說一說:你學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參與總結,既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便于了解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又使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在總結中有所發現,有所感悟,有所發展。】

(六)課后練習,拓展延伸。

一位數學教學家所言:“數學是現實的,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再把學到的數學應用到現實中去。”所以,我繼續聯系生活實際,設計了拓展延伸,讓學生把數學應用于生活:請調查我們班的同學最喜歡什么活動,把調查結果記錄下來,并完成課本第85頁的條形統計圖。

四、說板書設計

這是我這節課的板書設計,力求體現知識性,簡潔性,既突出了重點,又擊破難點。 縱觀整節課的設計,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在自己的具體活動中主動參與學習,經歷一個“體驗--感知--理解--概括--運用--提高”的認知過程。在教學中,我立足發展學生學習的綜合能力,在探索活動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相互討論、交流、澄清,享受學習的樂趣與成就。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用紅藍雙色片擺出數(10以內)的各種,能根據擺的結果用數字進行記錄。

2.會對投擲結果的各種情況進行猜測,初步感知投擲結果的可能性(隨機性)。

【過程與方法】

擲雙色片,統計出紅藍圓形片的數目,用阿拉伯數字紀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對隨機結果的初步認識,感知數學的奧妙,激發學習數學的欲望。

教學重點:

能用紅藍雙色片擺出數(10以內)的各種分拆,并能根據擺的結果用數字進行記錄。

教學難點:

擲雙色片,并統計出紅藍圓形片的數目,并用阿拉伯數字紀錄。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雙色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我們先來做一個猜一猜的游戲好嗎?

這里有兩個雙色片,它們的一面是藍色,一面是紅色,現在把這兩個雙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擲一下,你們猜猜看,擲出的結果會是怎樣的?

生:(兩個都是紅色;兩個都是藍色;一個紅色、一個藍色)

師:那么請你們拿出兩個雙色片放在杯子里擲一擲,看看結果是不是這樣。

(出示課題:擲雙色片)

二、動手操作,實踐感知

1.知道數的分拆,并能用數字記錄;

學生匯報擲的結果,教師板書

(1)○●

(2)○○

(3)●●

問:還有其他的情況嗎?

師:我們還可以把這幾種情況用數字記錄下來。

指著黑板問:那么2可以分成幾和幾呢?(1和1;0和2;2和0)

師:通過雙色片我們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種不同的情況。那么你能用雙色片擺一

擺3的分拆嗎?

(學生操作,匯報結果。師板書,生模仿記錄。)

師:你們真了不起,不僅會用雙色片擺出3的分拆,還能自己進行記錄。現在書上有6種數的分拆,你能根據紅藍片的個數進行記錄嗎?

書上14頁練習9/①

(學生完成練習,匯報紅片幾個,藍片幾個,幾可以分成幾和幾)

也可以說紅片幾個,藍片幾個,幾和幾是幾。

2.擲雙色片,對隨機結果進行感知

師:剛才我們通過擲雙色片和雙色片的擺放知道了數的不同分拆。現在每個人拿出5個雙色片,放在杯子里擲一擲,看看會出現哪些情況。

(學生動手操作)

匯報:幾個紅片,幾個藍片

板書

○○○○○ (1)

○○○○● (2)

○○○●● (3)

○○●●● (4)

○●●●● (5)

●●●●● (6)

生完成書上的練習2。

師:剛才我們自己動手擲了5個雙色片,知道可以擲出6種不同的結果,那么哪些結果經常出現,那些結果很少出現呢?請你們自己再擲幾次,然后把擲的結果記在書上。

問:你發現了什么?

(生:1和6出現的情況較少等)

同一種顏色出現的較少,而兩種顏色都有的情況比較多。

問:那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這個問題等你們以后長大就會知道,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回去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

三、總結交流

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作業設計

練習冊P9 寫數,練習冊P45、46

板書設計:

雙色片

○ ●

○○○○○ 5 0

○○○○● 4 1

○○○●● 3 2

○○●●● 2 3

○●●●● 1 4

●●●●● 0 5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3

一、說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象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統計知識的的進一步擴充,又是今后學生進一步會學習統計的基礎。《組織比賽》是以生活中的情境為題材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二、說學生分析

我班的學生對統計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他們好奇、好動、求知欲強,有一定的競爭意識,但注意力不能持久,因此,教學時我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自始至終,興趣深厚,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

2、初步培養學生有序觀察與思考的習慣,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數據的整理過程,會把統計的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出來。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圖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三、說教學準備

課件、統計表、條形統計圖、水彩筆。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分四個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本節課我從學生的課間活動入手,創設了組織比賽的情境,新課開始,我為學生播放這樣一段錄像,學生在操場上正在進行拍球、踢毽子、跳繩、丟沙包這四項活動。教師提議:我們班想在這四項活動中選擇其中的一項來組織比賽,你們說組織哪一項比賽好呢?這時學生會各抒已見,想法不一。教師及時引出問題:大家的意見不統一,你們說該怎么辦呢?利用這一問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領悟到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統計哪一項比賽的同學最多,然后才能作出決定。

[設計意圖:統計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可以統計的素材也很多。教材中提供的素材貼近學生生活,但如果選擇學生喜歡的喜歡的事物,他們會更感興趣。因此我選擇"組織什么比賽"作為統計素材,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滲透愛國思想,又讓學生感覺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第二環節:自主探索,合作體驗。

在此環節上我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去自主構建知識的形成體系。 我將這一環節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自主探索,合作體驗

當同學們提出,要想知道組織哪一項比賽,必須統計大家的意見,那么你們想用什么方法來統計呢?這時學生就會交流各自的調查方法,他們可能會想到:舉手表決、問一問、站走來等多種方法,只要方法合理,教師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多樣化。然后教師鼓勵學生在小組內有順序地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統計,并將調查結果填在調查單內在小組內展示,這時要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讓他們自己去感悟、體驗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統計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第二步:整理數據,繪制統計圖

先是小組匯報,使學生體會到統計圖可以將調查的結果更清楚的表示出來,同時也為象形統計圖向條形統計圖過渡做好鋪墊。教師出示一張統計圖,指出今天,我們要用一種新的方式——涂顏色來繪制統計圖,你們認為應該怎么樣舉顏色呢?學生已經有了繪制象形的基礎,所以他們會很快得出一格代表一人的制圖方法,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手中的統計圖中涂一涂,制成條形統計圖。全班展示,開展互評。

第三步:繪制全班統計圖,解決問題。

在各組調查統計的基礎上,師生共同來完成全班統計圖。我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后進行二方面的思考:1、在統計圖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2、根據圖中的情況,你認為我們班應該組織哪項比賽?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根據信息做出決策和預測的能力。

[設計意圖:在本環節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從事數學實踐活動的機會,學生經歷并初步體驗了數據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通過數、涂、填,全體學生都參與到了知識形成的過程中,這也是本課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教給學生什么要比怎樣教更為重要。所以我讓學生親身經歷統計的全過程,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作用和意義。]

第三環節:應用實踐,提高認識。

我抓住學生喜愛吃小食品這一心理,為學生選擇了四種食品有餅干、薯片、巧克力、棒棒糖作為比賽的獎品,開展“統計最喜愛的食品”這一活動,將數學與孩子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實踐、應用的機會,使他們進一步體驗統計的過程,強化統計的思想。

[設計意圖:在這一過程中,我請學生統計全班同學最喜歡的食品,創設了開放的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了探索的平臺,學生體會到收集數據的方式、方法的多樣性。學生自主選擇記錄方法來統計,經歷了初步的數據收集、整理的過程。學生在分析統計數據的過程中,積累了統計活動的經驗,發展了統計觀念,真正體會到了統計的必要性。]

第四環節: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欣賞一下常見的幾種統計圖,然后再把統計知識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知道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統計,我們的生活是高不開統計的,請同學們到生活中找一找還有哪兒用到了統計的知識。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目的是鼓勵學生從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發現統計問題,由課內的應該拓展到課的實踐,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效果預測

本課以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為主線,學生在“數一數” 、“涂一涂” 、“填一填”和“說一說”的過程中,探索了統計的方法;在實踐與探索中提高了學習能力。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4

我執教的課題是《組織比賽》下面我將從備課思路,研究主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來闡述我們學校的這次校本教研活動。

一、說集體備課的思路

統計知識在一年級主要是讓學生感受統計的重要性,初步培養統計的觀念,并在初步學習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基礎上,認識統計圖表,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一年級上冊通過“最喜歡的水果”這一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并根據圖表中的數據提出簡單問題并回答問題。

《組織比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統計的第一課時,在教材中先后安排了學生所熟悉的“組織比賽”“買氣球”“調查你們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三個活動,使學生體會統計的必要性,鼓勵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增長統計活動的經驗。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象形統計圖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有關的統計知識。讓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并能用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的形式呈現數據;在此基礎上,學生學會繪制條形統計圖,這與一年級上學期繪制的象形統計圖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對統計圖的分析中,學生通過閱讀條形統計圖作出合理的判斷,從而為決策提供依據,進一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教學目標:

1、借助真實、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發展統計觀念。

2、使學生經歷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3、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根據信息做出判斷和決策。

4、學會與人合作,積累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說本節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及方法

根據"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的思想理念,為了有效的促進師生互動、共同發展,落實課堂教學效果,展現真實的課堂教學,我本著以生為本,發展能力的原則,從教學內容、學生思維特點和年齡特征考慮,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一)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教學活動能否激發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所在。為此,我充分利用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由奧運和福娃引入"組織什么比賽好呢",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尋找、發現、探究,認識和掌握數學,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 從而明確,統計的必要性。

(二)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強調自主,注重合作交流。小組活動中收集數據時,方法多種多樣,學生邊調查、邊收集、邊整理數據,在愉悅的動手中了解了同學們都喜歡什么活動好,又互相啟發,共同進步,增強了合作意識。再根據統計圖上的的信息做出決策:組織參與人數最多的那項活動才好,又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從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該為生活服務。"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整理數據的方法后,我聯系課堂實際設計練習,讓學生在小組里統計得到獎勵的福娃,要求學生分析統計結果,作出比較,切實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三、說問題解決的預期效果

學生在一年級上學期已初步學習統計的方法,會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并善于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但是,學生在統計的過程中,還存在收集數據不仔細、數據不準確的情況,同時對統計中的數學問題的分析還比較膚淺,在此基礎上,再次經歷統計過程,從“組織比賽”這一生活情境出發,有效組織、引導學生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去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在活動中感受統計的必要性,學會一些基本的統計方法。并認識條形統計圖,參與其制作過程,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層次地分析問題,促進學生比較合理地解決問題。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參與生活中統計的意識與習慣。使課內外的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5

一、說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象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統計知識的的進一步擴充,又是今后學生進一步會學習統計的基礎。《組織比賽》是以生活中的情境為題材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二、說學生分析

我班的學生對統計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他們好奇、好動、求知欲強,有一定的競爭意識,但注意力不能持久,因此,教學時我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自始至終,興趣深厚,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

2、初步培養學生有序觀察與思考的習慣,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數據的整理過程,會把統計的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出來。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圖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三、說教學準備

課件、統計表、條形統計圖、水彩筆。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分四個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本節課我從學生的課間活動入手,創設了組織比賽的情境,新課開始,我為學生播放這樣一段錄像,學生在操場上正在進行拍球、踢毽子、跳繩、丟沙包這四項活動。教師提議:我們班想在這四項活動中選擇其中的一項來組織比賽,你們說組織哪一項比賽好呢?這時學生會各抒已見,想法不一。教師及時引出問題:大家的意見不統一,你們說該怎么辦呢?利用這一問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領悟到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統計哪一項比賽的同學最多,然后才能作出決定。

[設計意圖:統計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可以統計的素材也很多。教材中提供的素材貼近學生生活,但如果選擇學生喜歡的喜歡的事物,他們會更感興趣。因此我選擇"組織什么比賽"作為統計素材,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滲透愛國思想,又讓學生感覺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第二環節:自主探索,合作體驗。

在此環節上我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去自主構建知識的形成體系。 我將這一環節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自主探索,合作體驗

當同學們提出,要想知道組織哪一項比賽,必須統計大家的意見,那么你們想用什么方法來統計呢?這時學生就會交流各自的調查方法,他們可能會想到:舉手表決、問一問、站走來等多種方法,只要方法合理,教師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多樣化。然后教師鼓勵學生在小組內有順序地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統計,并將調查結果填在調查單內在小組內展示,這時要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讓他們自己去感悟、體驗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統計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第二步:整理數據,繪制統計圖

先是小組匯報,使學生體會到統計圖可以將調查的結果更清楚的表示出來,同時也為象形統計圖向條形統計圖過渡做好鋪墊。教師出示一張統計圖,指出今天,我們要用一種新的方式——涂顏色來繪制統計圖,你們認為應該怎么樣舉顏色呢?學生已經有了繪制象形的基礎,所以他們會很快得出一格代表一人的制圖方法,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手中的統計圖中涂一涂,制成條形統計圖。全班展示,開展互評。

第三步:繪制全班統計圖,解決問題。

在各組調查統計的基礎上,師生共同來完成全班統計圖。我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后進行二方面的思考:1、在統計圖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2、根據圖中的情況,你認為我們班應該組織哪項比賽?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根據信息做出決策和預測的能力。

[設計意圖:在本環節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從事數學實踐活動的機會,學生經歷并初步體驗了數據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通過數、涂、填,全體學生都參與到了知識形成的過程中,這也是本課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教給學生什么要比怎樣教更為重要。所以我讓學生親身經歷統計的全過程,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作用和意義。]

第三環節:應用實踐,提高認識。

我抓住學生喜愛吃小食品這一心理,為學生選擇了四種食品有餅干、薯片、巧克力、棒棒糖作為比賽的獎品,開展“統計最喜愛的食品”這一活動,將數學與孩子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實踐、應用的機會,使他們進一步體驗統計的過程,強化統計的思想。

[設計意圖:在這一過程中,我請學生統計全班同學最喜歡的食品,創設了開放的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了探索的平臺,學生體會到收集數據的方式、方法的多樣性。學生自主選擇記錄方法來統計,經歷了初步的數據收集、整理的過程。學生在分析統計數據的過程中,積累了統計活動的經驗,發展了統計觀念,真正體會到了統計的必要性。]

第四環節: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欣賞一下常見的幾種統計圖,然后再把統計知識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知道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統計,我們的生活是高不開統計的,請同學們到生活中找一找還有哪兒用到了統計的知識。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目的是鼓勵學生從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發現統計問題,由課內的應該拓展到課的實踐,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效果預測

本課以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為主線,學生在“數一數” 、“涂一涂” 、“填一填”和“說一說”的過程中,探索了統計的方法;在實踐與探索中提高了學習能力。

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數學課堂教案

《認識圖形》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小學教案模板

2022年新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小學教案模板

80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HYDAC过滤器,HYDAC滤芯,现货ATOS油泵,ATOS比例阀-东莞市广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拉伸膜,PE缠绕膜,打包带,封箱胶带,包装膜厂家-东莞宏展包装 | 真空泵维修保养,普发,阿尔卡特,荏原,卡西亚玛,莱宝,爱德华干式螺杆真空泵维修-东莞比其尔真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自动配料系统_称重配料控制系统厂家 | 气弹簧定制-气动杆-可控气弹簧-不锈钢阻尼器-工业气弹簧-可调节气弹簧厂家-常州巨腾气弹簧供应商 | 广州工业氧气-工业氩气-工业氮气-二氧化碳-广州市番禺区得力气体经营部 | 除湿机|工业除湿机|抽湿器|大型地下室车间仓库吊顶防爆除湿机|抽湿烘干房|新风除湿机|调温/降温除湿机|恒温恒湿机|加湿机-杭州川田电器有限公司 | 北京翻译公司-专业合同翻译-医学标书翻译收费标准-慕迪灵 | 天然鹅卵石滤料厂家-锰砂滤料-石英砂滤料-巩义东枫净水 | 东风体检车厂家_公共卫生体检车_医院体检车_移动体检车-锦沅科贸 | 走心机厂家,数控走心机-台州博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燎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网站建设-珠海网络推广-高端营销型外贸网站建设-珠海专业h5建站公司「了了网」 | 水质传感器_水质监测站_雨量监测站_水文监测站-山东水境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跨境物流_美国卡派_中大件运输_尾程派送_海外仓一件代发 - 广州环至美供应链平台 | 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恒温恒湿箱|恒温恒湿试验箱|恒温恒湿老化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价格报价-广东德瑞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挤出机_橡胶挤出机_塑料挤出机_胶片冷却机-河北伟源橡塑设备有限公司 | 圆形振动筛_圆筛_旋振筛_三次元振动筛-河南新乡德诚生产厂家 | 茶叶百科网-茶叶知识与茶文化探讨分享平台 | 酒瓶_酒杯_玻璃瓶生产厂家_徐州明政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深圳昂为官网-气体分析仪,沼气分析仪,动态配气仪,气体传感器厂家 | 常州翔天实验仪器厂-恒温振荡器-台式恒温振荡器-微量血液离心机 恒温恒湿箱(药品/保健品/食品/半导体/细菌)-兰贝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婚博会2024时间表_婚博会门票领取_婚博会地址-婚博会官网 | 盐城网络公司_盐城网站优化_盐城网站建设_盐城市启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飞利浦LED体育场灯具-吸顶式油站灯-飞利浦LED罩棚灯-佛山嘉耀照明有限公司 | 压缩空气检测_气体_水质找上海京工-服务专业、价格合理 | 注浆压力变送器-高温熔体传感器-矿用压力传感器|ZHYQ朝辉 | 金蝶帐无忧|云代账软件|智能财税软件|会计代账公司专用软件 | 英语词典_成语词典_日语词典_法语词典_在线词典网 | 酶联免疫分析仪-多管旋涡混合仪|混合器-莱普特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 宜兴紫砂壶知识分享 - 宜兴壶人 医用空气消毒机-医用管路消毒机-工作服消毒柜-成都三康王 | 全自动变压器变比组别测试仪-手持式直流电阻测试仪-上海来扬电气 | 集装箱箱号识别_自重载重图像识别_铁路车号自动识别_OCR图像识别 | 北京租车公司_汽车/客车/班车/大巴车租赁_商务会议/展会用车/旅游大巴出租_北京桐顺创业租车公司 | 砂尘试验箱_淋雨试验房_冰水冲击试验箱_IPX9K淋雨试验箱_广州岳信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青州搬家公司电话_青州搬家公司哪家好「鸿喜」青州搬家 | 高扬程排污泵_隔膜泵_磁力泵_节能自吸离心水泵厂家-【上海博洋】 | 小型手持气象站-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站-多要素微气象传感器-山东天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南溪在线-南溪招聘找工作、找房子、找对象,南溪综合生活信息门户! | 好物生环保网、环保论坛 - 环保人的学习交流平台 | 广西资质代办_建筑资质代办_南宁资质代办理_新办、增项、升级-正明集团 | 深圳市源和塑胶电子有限公司-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