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四年級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時間: 新華 四年級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從而更好地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好的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是怎樣的?這里給大家提供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供大家參考。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1

第1課時

總課時7

教學

目標1、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2、讓學生活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得計算問題得體會,體驗成功得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得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得筆算方法

課前準備 小黑板、學具卡片

教學活動

教師活動學生學習活動

創景引新,促進遷移

談話:這幾年,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很多小區最近新建了一些樓房,可漂亮了,我們來看一看我們住的小區好嗎?

媒體出示情景圖,并出示文字:彩田村有14棟樓,平均每棟樓住154戶,彩田村一共住了多少戶?

提問:從題目里你知道哪些信息?求彩田村一共住了多少戶,你會列式計算嗎?這道算式和我們學過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樣的?那前面學過的乘法你還記得怎么算嗎?(筆算:24×1345×6715×47)

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那這道算式你試一下看,會不會算?

2、集體反饋并指名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3、全班交流并集體反饋,學生說計算過程,教師板書算式。

154

×14

616

154

2156

4、讓學生口述答句,教師板書。

5、總結算法

三、拓展練習,深化理解

1、豎式計算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指名板演,完成后及時反饋。

(2)指名說說中間一題的計算過程,明確乘數中間有0時應怎樣計算?

2、找錯改錯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讓學生在書上獨立找錯改錯。

(2)小組交流,找出錯誤的`原因,并認真訂正。

3、列豎式計算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4、解決實際問題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學生默讀題目,分析題中所給的信息,并獨立在書上填寫結果

(2)組織交流,你是按怎樣的數量關系計算總價的?

(3)全班反饋計算有無錯誤,如有錯誤共同訂正。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這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37----38頁的內容。教學幾何初步知識,不單純是使學生獲得有關圖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本節課是學生在認識了角,學習了直線和線段的基礎上進行的。這節課的內容總結起來有三多:1、數學概念多(如:1度角的認識、中心點、零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等都是一些抽象的純數學語言)2、知識盲點多(幾乎涵蓋了本單元所有的數學概念和角的度量方法)3、操作程序多(度量角是一次關于手和腦是否協調的挑戰)針對教材的這些情況,我嘗試先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來解決概念問題,再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解決操作問題。

二、目標預設

1、

知識目標:認識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確度量出角的度數。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創新能力。

3、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的方法,能正確度量出角的度數。

四、教學方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解題訓練,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從而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要達到目標,形成能力,就必須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讓課堂煥發生命的力量,教師要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法中重要的參與者與創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

五、教具、學具

量角器、三角板、投影儀、課件。利用課件進行教學,呈現生動、直觀的畫面,以及動聽悅耳的音響創造氛圍,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

六、教學過程

在整個教學流程的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將教學思路擬為:引入課題

------認識量角器------合作探究量角方法------拓展應用等幾個環節。

(一)、猜測導入新課

1、提問:昨天我們認識了角,誰來說一說什么是角?

2、同桌同學每人畫一個角,比一比誰的角大。

3、課件出示3個角,讓學生猜誰最小,并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學生紛紛猜測,引起興趣。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使他主動、快速地進入到教學中。

師問:你知道用什么來量角的大小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是從角的概念引入,使學生感到過渡自然,通過猜一猜角的大小,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帶入探索新知的活動中。

(二)探索新知

1、認識量角器

(1)教師講述:同學們都知道,度量線段的長度常用的工具是直尺,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是量角器。

課件出示量角器

(2)仔細觀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在小組里說一說,用你的語言進行描繪。

學生1:上面有一個中心點。

學生2:有許多刻度線。

學生3:有兩圈數。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地用課件顯示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通過課件顯示,讓學生更形象、直觀地認識量角器上的內容。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并親自把自己的發現通過小組的形式表達出來,使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樂趣,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活動中,學生的各種學習動力被激活,認知情感得到同步發展。

師: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量角器的中心、兩條零刻度線。看一看內刻度和外刻度。

2、教學角的計量單位

(1)講述:同學們都知道,計量線段的長短的常用的單位有米、分米、厘米等,計量角的大小用的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

板書:單位

符號“°”

(2)教師:多大的角是1度的角呢?把量角器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應的角叫做1度角。

課件出示:“什么是1度角?”以及實踐活動要求。利用多媒體形象地顯示1度角,并用顏色鮮艷的線條顯示出來,同時在實踐活動中配以動聽的音樂,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又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習知識,鍛煉了能力。

本環節的設計:給學生留出充分思考和探索的空間,使這幾個特殊的角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表象。

(3)實踐:

從內刻度找:55°

70°

130°

180°

從外刻度找:80°

15°

180°

(4)質疑

師:為什么要設計內外刻度?

學生進行小組觀察、思考、交流。

教師:每一中工具都有其巧妙之處,今后在使用的過程中要善于觀察和思考,從而能夠正確使用工具解決問題。

3、學習角的度量方法

(1)教師:你們會用量角器量角嗎?

(2)各小組嘗試量角

投影出示和

(3)每組選代表到投影儀前演示量角過程,邊量邊敘述量的過程。

(4)歸納方法

課件演示量角的方法,并編成兒歌讓學生記憶,通過多媒體的互動性,演示量角的過程,使量角的方法具體化,使學生更直觀地看到這個量角過程,加深印象。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自己探索學習的能力,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真正體現人人參與,人人是學習的小主人,再次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4、

觀察與思考,發現規律

課件出示兩個60度的角,讓學生觀察,并發現規律,得出結論: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的越大,角的度數越大,叉開的越大,角的度數越小,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學生通過觀察課件,可以很快地發現規律。

提問:角的大小為什么與兩邊畫出的長短無關?

學生:因為角的兩邊是射線,射線是可以無限延長的。

本環節的設計:緊緊圍繞著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發現問題,使學生的印象深刻,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猜一猜

課件出示:讓學生猜測角的度數。

利用課件中色彩鮮亮的圖形吸引學生,后用課件的互動性,將學生的回答與課件演示巧妙的結合在一起,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環節的設計,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給學生創造一個運用新知,充分發散思維的空間,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互相交流一下。

通過課堂小結,一方面了解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

七、板書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正確地口算整百整十數加、減整百整十數,以及整萬數的加、減法。

2.通過大量的計算培養同學們仔細認真的習慣。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口算卡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教師出示口算卡片)。

27+3864-38670+80530-400

2.把下面各數簡寫成用萬作單位的&39;數。

4000070000

二、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口算:250+470。

讓學生自己先想該怎樣算,然后說出不同的算法,教師把有代表性的幾種想法板書出來,如:因為25+47=72,所以250+470=720,共同討論,看一看這些想法都對嗎?再看一看課本中小明和小華是怎樣想的,他們都算得對嗎?誰跟他們想的一樣?然后教師告訴大家只要算得對,用哪種方法都可以。

2.教學例2。

教師出示例2口算:540-370。

先讓學生自己想一想這道題該怎樣口算,想好后同桌同學互相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指名說,要啟發學生說出不同的想法。如果有的學生這樣想:因為54-37=17,所以540-370=170,也是可以的。學生說完后,再看一看課本中小強是怎樣想的,看看他算得對嗎?誰的想法跟他一樣?然后教師告訴大家,做這樣的口算題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口算方法,怎樣算得快就怎樣算。

3.做教科書最上面的做一做中的習題。

第(1)題,讓同桌同學互相說說口算過程和得數,然后指名叫幾個學生在全班說一說。

第(2)題,讓學生獨立做,做完后集體訂正。

4.教學例3。

(1)讓學生翻開書,找到例3,看一看題目要求,然后在書上直接填寫得數。填完后,指幾名同學說一說口算過程,如因為17+8=25,所以17萬+8萬=25萬。

(2)做教科書下面的做一做。

三、課堂練習

做練習四的第1~5題。

1.做第1題時,讓學生把口算得數,按題目的順序一欄一欄地寫在作業本上。然后集體訂正,對算錯了的同學,要讓他們說說是怎樣口算的,幫助他們檢查錯誤原因,及時加以糾正。

2.第2、3題是加減法口算練習,這兩題練習形式相同,都是用表格的形式讓學生把得數填在表格的空格里。練習時,可以讓學生獨立在書上做,也可以把表畫在黑板上,教師任意指兩個數,讓學生很快說了得數。

3.第4題和第1題一樣,可以直接把得數寫在作業本上,集體進行訂正。還可以抽問幾題,讓學生說說口算過程。

4.第5題,是前面學習過的有多余條件的兩步應用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分析數量關系進行解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是怎樣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這樣做。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法,能正確地按數級讀數。

2.在探究的過程中,通過遷移掌握萬級的數的讀法,培養遷移能力。

3.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大數的用途,培養數感。

教學重點:

含有兩級數的讀法。

教學難點:

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揭示課題

(一)讀一讀下面的信息

1.課件出示:

師: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學生讀信息。

2.師:再讀一讀信息中的數,想一想,萬以內數怎么讀。(從高位讀起,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上是幾就讀幾百,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都沒有就讀零)

(二)點明課題

1.課件出示:

2.師:在生活中,還有比萬更大的數,這樣的數又怎么讀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讀信息中的數,復習萬以內數的讀法,為學生億以內數的讀法做準備。】

二、探究新知

(一)整萬數的讀法

1.2496寫在個級上

提問:讀出這個數。(二千四百九十六)

2.把2496寫在萬級上,個級補上4個0

師:這個數你會讀嗎?讀一讀。(二千四百九十六萬或二千萬四百萬九十萬六萬)

師:這兩種讀法,哪種簡便?再用這種方法讀一讀。

3.試一試:308000040500000

師:這兩個數怎么讀?

4.比較

(1)師:萬級數的讀法與個級數的讀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讀法相同,只是數在萬級時后面加一個萬字)

(2)師:萬級上的數怎么讀?(讀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5.練習:讀出下面每組數。

34和34┊00003004和3004┊0000340和340┊00003040和3040┊0000

【設計意圖:把個級上的數移到萬級上,使學生感到兩級上數的讀法有練習,便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

(二)含有兩級數的讀法

1.出示:54621

師:這個數怎么讀?讀一讀。(五萬四千六百二十一)

2.出示:64070001003004065000634000069

(1)師:這些數怎么讀?讀一讀。(六百四十萬七千、一千零三萬零四十、六十五萬零六、三千四百萬零六十九)

(2)師:這幾個數中都有0,有些0我們就讀出來了,有些0就沒有讀出來。我們再讀一讀,邊讀邊找,哪些0讀出來了,哪些0沒有讀出來。(教師把讀出來的0描紅:64070001003004065000634000069)

(3)師:想一想,0什么時候不讀?什么時候要讀?怎么讀?(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不讀,其他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師:我們知道萬級上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那么個級哪兒的0不讀,萬級哪兒的0就不讀,也就是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而其他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3.練習:做一做第2題

師:讀出這些數,注意每個數里的0,要怎么讀?

【設計意圖:在讀數的過程中,讓學生慢慢體會0的讀法,通過找哪兒的0讀了,哪兒的沒讀,引導學生發現0的讀法,并把0的讀法還歸結到萬級上的數要按照個級上數的讀法來讀。便于學生掌握】

(三)總結讀法

師:再把這些數讀一讀。

2.小組討論:含有兩級的數怎么讀。

3.匯報:

(1)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2)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3)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三、鞏固練習

(一)基本練習

1.練習:做一做第3題

(1)師:讀一讀這些數?

(2)師:你怎么知道32680的最高位是萬位?(可以從個位開始數,也可以分級)

(3)師: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快?

(4)師:對,通過分級我們可以很快地確定最高位,從而讀出這個數,分級時我們一般在個級和萬級之間用豎虛線分開。

(5)師:用這種分級的方法,先分級再讀出這些數。

【設計意圖:讀數要從最高位讀起,要確定最高位是什么位,分級是關鍵。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讀數后交流方法,進而找到最簡便的方法。】

2.教材第8頁第3題

(二)提高練習:教材第10頁第14題

【設計意圖:讀數要從最高位讀起,要確定最高位是什么位,分級是關鍵。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讀數后交流方法,進而找到最簡便的方法。教材第10頁第14題是較靈活的題目,通過練習可以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讀數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使學生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的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3、讓學生善于觀察發現數學的秘密,能夠對一些有規律的數進行口算。

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難點:懂得觀察發現一些有規律的數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有關計算工具,請同學們把自己的電子計算器拿出來,今天我們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板書課題:用計算器計算)

二、用計算器計算

1、教學例1。

(1)出示386+179=________

說說你是怎樣使用計算器計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顯示386,再按“+”,屏幕顯示不變,再按“179”,屏幕顯示179,按“=”,屏幕顯示結果565。)

(2)引導學生按步驟按鍵計算出結果,試試CE圖和AC鍵各有什么功能?

CE:清除功能,AC為0,也相當于清除功能。

(3)自己用計算器試試。

825-138=26×39=312÷8=

(4)你覺得使用計算器需要注意什么?

看清數,別按錯了,每次計算前要清0。

2、教學例2。

(1)出示:9999×1=9999

9999×2=________

9999×3=________

9999×4=________

用計算器算出上面幾個算式的結果。

(2)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嗎?說一說。

從9999×2起,結果是一個五位數,中間是3個9,兩頭分別是1,8(9×2);2,7(9×3)……

(3)你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結果嗎?試一試,很有趣。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4)9999×6和9999×8的結果又是多少呢?誰能說一說?

9999×6=59994

9999×8=79992

師總結:碰到9999和9以內的自然數相乘(0,1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最高位和個位就是這個自然數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都是9。

(5)第26頁“做一做”。

用計算器算出前面幾道算式的結果,找出規律,再直接寫出下面幾個算式的結果,然后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三、鞏固練習

1、用計算器計算,練習四第1、4題。

組織學生獨立用計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計算的結果。

2、練習四第3題。

教師先介紹收據上的&39;內容,并指導學生如何計算相應的金額。

再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筆算,一人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3、練習四第9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怎樣才能用計算器計算時不出錯。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領?

板書設計

用計算器計算

9999×5=499959999×6=59994

9999×7=699939999×8=79992

9999×9=89991

教學反思

計算器對學生來說是比較熟悉的,大部分學生也使用過。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帶來的便利,巧妙整合,利用學生已有的認識和操作經驗,相互交流,充分感受用計算器計算的便利。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6

教學內容:課本第79頁例2及練習十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

2、通過練習,鞏固學生估算的方法。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類推、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地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口算。

難點:正確地掌握兩位數除法的估算,并能正確估算。

教具準備:數字卡片蘋果樹和數字蘋果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問題

上節課同學們幫助老師分氣球,老師知道你們是樂于助人的好學生。今天老師還有120面彩旗,每班分給30面,你又會發現哪些數學問題呢?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20÷30=

師:像這樣的式子跟我們上節課學習的除法有什么一樣嗎?應該怎樣口算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整百數除整十數(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在本課中,我創設過節分氣彩旗這樣的一個切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情景,讓學生經歷提出數學問題,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教學整百數除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1、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試著算一算。有信心解決問題嗎?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練習。教師巡視,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及時指導。

2、互動交流:

(1)小組交流

老師提出幾點要求:小組長負責組織,每個同學都發言,按次序發言;記錄員作好記錄。

學生互動交流,在小組內展示各自解決問題的方案。比一比誰的想法更棒。形成小組意見。

3、全班交流:

教師組織學生匯報各組的算法,教師在關鍵環節點撥提升。

(1)可以是用實物來說明的。用分小棒的表示方法,分一分,把120根小棒代替彩旗的方式,以30根為一份,可以分成四份,所以120÷30=4。

(2)120里面有4個30。

(3)120÷30把后面的0都去掉就變成了12÷3=4(表內除法)

(4)4乘30等于120,所以120÷30=4,我們組直接口算就出來了。我們組是用的乘法和除法的關系。

師:你們想法真棒啊,老師以你們自豪,為自己鼓掌吧!

(二)教學整百數除整十數,運用估算意識。

還能接受挑戰嗎?用小黑板展示題目

122÷30≈120÷28≈

①我們這兩道題跟前面的有什么相同點呢

②我們該怎么做,試試吧!看看誰的想法最好!

③先自己做一做,然后交流想法

(三)引導學生得出的方法,得出整百數除整數的口算方法。

師:請同學們觀察比較三個題,你發現有什么異同?得出結論

(小結:整百數除整十數的口算方法是通常把被除數和除數看作整百除整十來計算,或者根據表內除法和看乘數想除法的關系。)

(設計意圖: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嘗試、探討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適時組織討論、交流,提升學生對計算過程的認識,完善學生對算理的理解。給學生創設主動探索

教案《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整十數除整十除》教案及教學反思》,來自網!http://

數學知識空間,為學生贏得不段體驗成功的機會。逐漸的`引入到整百數除整十數口算的重要性。體現了運算推理的多樣化)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師出示數字卡片。

在規定的時間內看誰算得最多。然后訂正答案,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口算的?并說出口算過程。

30÷10=60÷30=80÷40=240÷60=

210÷70300÷50=270÷90=630÷70=

2、開火車

(完成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三的第1題剩余的題目)。

180÷30=240÷40=420÷60=

184÷30=240÷37=420÷58=。

3、摘智慧,誰摘得最多。

(1)出示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三的第3題。

讓學生理解題意,獨立完成。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給予智慧果的獎勵

(2)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三第5題。

學生理解題意獨立列式,集體交流。

你表現得怎么樣?收獲了多少智慧果?

(設計意圖:數學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主動參入其中,在練習中,我設計了“數字卡片”在規定的時間內,“看誰算得最準”、“開火車”、“摘智慧果’,學生樂于接受,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學會學習,同時給予每個學生較多的練習機會,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練習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又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整百數除整十數的口算

120÷30=4(個)

答:可以分給4個班

122÷30≈4

120÷28≈4

教后反思:

上完這節課后,我感到了一種“出奇”的順利。上一節課成功自然不在話下,但是總會有缺陷。可是“出奇”,當然也就奇了怪了。為什么這樣說呢?原因是學生全都會了,幾乎是不教就會。呵呵!沒有想到的順利,就已經說明其中潛伏著失敗。

課后我對這節課的一些思考:

首先是教學目標的確定。原則上教學目標是根據教材內容而確定的,但是由于這節課的內容較為簡單,學生掌握起來比較輕松,所以我感到教學目標不僅僅要根據教材內容來確定,而且還要考慮學生的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基礎。

其次是教學重點的把握。既然學生知其然——會做,就必須知其所以然——怎么做?計算教學,尤其是口算的教學,比較難把握的是技能和思維的尺度。在口算教學中而知其然是計算技巧的掌握,知其所以然這是思維層次的鍛煉。所以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知其所以然,既訓練學生口算說理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上說,我這節課沒有把握住這個教學重點。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備課中學生的重要因素,以及思維的訓練才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點。課堂上求平求穩看似成功,實則隱藏著諸多敗筆。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7

教材分析:在本節課的教材設計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紙作為載體,讓學生自主的比較各種不同形狀圖形面積的大小,體驗到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可以有多種方法.

學情分析:因為我班的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差,以前沒有多少基礎,雖然訓練一個學年,但是還是不令人十分滿意。因此設計一個教學環節:學生帶著“想知道每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嗎?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們的面積呢?”先獨立操作,然后再小組交流,集中小組中不同的解法。然后再全班以組進行匯報

教學目標:

1、借助方格紙,能直接判斷圖形面積的大小。

2、通過交流,知道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

3、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

教師應注意的訓練意識:觀察、比較、獨立思考、操作、交流,知識、方法并進。

教學重點: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圖形的等積變換。

教學過程:

一、新課教學

1、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出示掛圖)

1、提出看圖要求:你都看見什么圖形?

(2)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動手操作

(打開學具袋,使用與掛圖配套的圖形進行比較)(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長方形,不規則圖形。)

提問:想知道每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嗎?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們的面積呢?

(數方格)

2、提出活動要求:現在請大家數一數每個圖形的面積

預設:(1)通過數格子得到圖形面積

(2)用數格子的方法數不出來怎么辦?

(適當提出來大家討論方法,或者挑選出能數方格的圖形)

(3)可能有部分學生能通過不同方法得到圖形面積。

自我注意:教材中把方格紙作為載體,呈現各種形狀的平面圖形。借助方格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是為了學習沒有格時怎樣求圖形面積做準備。

(4)匯報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①4.5②6③4.5④9⑤6⑥6⑦9⑧12⑨4.5⑩10.5(11)15(12)15(13)15

3、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1)將圖中面積相近的圖形分類,讓學生分組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提出操作要求:你想怎么比較呢?

(巡視了解活動情況,個別指導,發現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

(3)在小組活動之后,同學進行交流方法。(主要是互相交流經驗,)

1=32=5=65+6=81+3=4=79+10=11=12=13

(4)思考:你是怎樣知道的?

(學生匯報時,要指導學生說清自己發現的方法,和操作過程。)

個人注意:學生歸納整理出平面圖形面積大小的比較的方法。然后再全班以小組代表進行匯報,一個組說后其它組補充,能邊匯報邊展示,匯報時可以是組內成員合作進行

我應該預設可能的匯報結果:即我的教案中的幾種都要心中有數,但此時學生可能只能匯報出書上提示的幾種。這時學生匯報有幾種就引導大家總結出幾種,不必把每種都總結出來評價應根據匯報的情況隨機進行。

(本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能選擇不同的圖形進行面積大小的比較,并通過圖形面積大小的比較,掌握一些比較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完成后面幾個圖示的任務)

1、你們能用自己歸納出來的方法判斷下面哪些圖形的面積與圖(一)一樣大嗎?

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第一個練習重點用分割、平移的方法來判斷。)

個人注意:如果學生在第一環節沒這類方法,這時應引導歸納并補上。主要需要學生去體會圖形變化面積沒變,為什么面積沒變就需要分割平移?去證明體會是目的,而是體會圖形變化面積沒變=等積變形。滲透一種數學思想,為今后學習面積公式推導打基礎,還有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不用給學生概念,會意就行了,只要教師自己明白就行,主要是為學生學習以后的面積計算作鋪墊。

2、你認為下面的哪個圖形補上去就能使這個圖形變得完整?為什么?

(讓學生討論觀察補哪塊圖形好,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3、同學們用心想想:如果下面的方格圖中,每個小方格的面積表示一平方厘米,你能畫出三個面積都是12平方厘米的不同圖形嗎?

用你們手中的方格紙試一試。

(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圖形,只要面積是否12平方厘米都可以。)

(1)獨立操作

(巡視檢查并且了解存在的問題和學生完成的情況,巡視的過程中應注意選擇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展示。)

(2)全班交流---

個人注意:我覺得畫圖型的這道題比較重要,如果學生畫的比較簡單,我可以提示一下。這個學習活動中學生畫出來的圖形不用分類,只是鼓勵學生盡量畫出矩形以外的其它圖形就行,目的是體會等積變形。

4、拿出學具袋里兩個圖形,請你試一試它們可以拼成下面的哪個圖形?

(1)獨立操作

(2)交流演示

(3)擴展:你還能用這兩個圖形拼成新的圖形嗎?

(4)獨立操作

(5)在黑板上粘貼交流演示

能力升華: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們是否發現了哪些有數學思考價值的東西呢?

學生歸納:圖形的形狀不同,但它們的面積都是相等的。

或者結合生活實際例子:比如裝修中,地板或墻壁的圖案,很多都是用的等積變形而構成的,把這道變成與生活接近的,讓學生去當設計師。(此環節視情況而定)

個人注意:學生操作時應下到組里,指導學生,了解學生的情況。多數人出現的問題集體解決,個別的當場解決,并且不一定要老師解決,提出來讓同學幫助解決,盡量讓學生解決問題。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8

1、通過解決姐、弟二人的郵票的張數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解形如2x-x=3這樣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列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下面請同學們看圖上的信息:

誰能說一說圖上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誰能根據這些信息找出等量關系?

分組討論:

小組匯報:

先畫線段圖。

根據姐姐的張數+弟弟的張數=180這個等量關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這樣寫:

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姐姐有3x張郵票。

x+3x=180想:一個x與3個x合起來就

4x=60是4個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張郵票,姐姐有135張郵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張的條件,可以怎樣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誰能說一說你是根據哪個等量關系列的方程。

小結: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由于有兩個未知數,需要選擇設一個未知數為x,在根據兩個未知數之間的關系,用字母表示另一個未知數。在解方程的過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個x與3個x合起來就是4個x”。

三、運用新知,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第100頁試一試:

選兩題進行板演

第101頁試一試:第二題:

生列方程,說等量關系。

這一題可以列出兩個不同的方程。

第101頁試一試:第三題,第四題

生說等量關系列方程。

四、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還有哪些疑問?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9

教學內容

課本第4—5頁中的例3及相應的“算一算”,“課堂活動”中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購物的情境,感受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實用價值。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z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購物情境,掌握混合運算與生活的聯系。

難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教學準備

例3的&39;教學情境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前題診測

1、提問:不含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2、計算:24+480÷6205÷5×8

432-23+5525×18-400

先指名口答運算順序,再讓學生獨立計算,在此基礎上進行全班反饋、矯正。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3。

出示例3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1)理解圖意。

問:從圖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引導解決問題。

①先讓學生用分步式獨立解決“兒童衣服多少元一件”這個問題,組織全班交流,說說分步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②讓學生試著用一個算式解決問題,組織討論“213-78÷3”這個算式是否符合解決此題的順序,進而探討出用小括號“()”來幫忙。

③引導歸納出: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式題計算時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2、練習。

讓學生完成課本第4頁中的“算一算”。

先指名學生口答運算順序,然后讓學生獨立計算,最后進行全班反饋矯正。

三、鞏固深化

指導學生完成“課堂活動”中的第1、2題。

四、全課小結

提問: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請舉例說明。

五、作業布置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10

1.本單元教材內容

本單元是本冊教材的起始單元,是在學生認識和掌握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的。生活中大數廣泛存在,對大數的認識既是萬以內數的讀寫鞏固和擴展,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之一。本單元由億以內數的認識和億以上數的認識兩個部分組成。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安排如下表:

課題內容

億以內的數的&39;認識

主題圖出現5個省(市)、自治區的總人口數,讓學生初步感知大數,了解中國的人口狀況,滲透國情教育。

億以內數的讀法

例1北京天壇圖。呈現首都北京市人口數。讓學生知道生活中有比萬大的數。類推每相鄰兩個計算單位之間的關系,知道數級、數位。

例2讀含兩級的數。

億以內數的寫法

例3寫含兩級的數。通過電視新聞呈現億以內的數,讓學生對照數位表寫出相應的數。滲透環保教育。

例4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例5將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

例6將非整萬的數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

數的產生

介紹古時人們的記數法、記數符號(數字),介紹阿拉伯數字,自然數。

十進制計數法

介紹數位順序表,由萬級數位擴展到億級數位;介紹十進制計數法。

億以上數的認識

例1讀含三級的數。

例2寫含三級的數。

例3將整億的數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將非整億的數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

計算工具的認識

介紹算盤、電子計算器。

用計算器計算

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運算,探索計算規律。

2.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以內及以上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掌握數位順序表,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大數,會比較大數的大小,會將整萬、整億的數分別改寫成用萬和億作單位的數,會用四舍五入法把一個大數省略萬位或億位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

(3)在認數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3.教學重難點

億以內數的讀法及寫法,培養學生的數感。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11

教材分析

1、要求學生能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本節內容是在三年級所學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上教學;本節內容在課本的第三單元第二節安排的,是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之后教學。為后面的因數中間有零和因數末尾有零教學做好鋪墊。

3、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學情分析

1.學生對計算題學習興趣不濃,部分學生計算時很粗心,沒有驗算的習慣。

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是以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為基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和方法都將直接遷移到三位數乘兩位數中來。

3.學生認知障礙點:進位時口算錯誤;書寫不規范,影響相加時的&39;結果。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筆算乘法計算的全過程,掌握算理和計算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師學生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積的書寫。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情境圖,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2、指名說出計算方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3、改動情境圖,引入新課。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讓學生嘗試計算245×12。

2、交流算法,讓學生自己說說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過程。

3、教師設疑,讓學生答疑。(引出算理,并同時強調該注意的地方。)

4、初步檢驗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讓學生同桌合作完成情境圖中剩下的兩個問題)

三、鞏固強化,內化新知

1、改錯題。(強調難點)

2、看誰是我班的神算手。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引導學生談收獲并進行總結。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1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1、92頁練習十六的第5—13題。

教學目標:

1、鞏固兩位數的筆算計算方法及商的定位。

2、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就在身邊,身邊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鞏固兩位數的筆算計算方法及商的定位。

教學媒體:圖片。

教學過程:

1、完成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5題。

(1)先讓學生獨立判斷商是幾位數。

(2)討論:怎樣能很快判斷出商是幾位數?

(3)思考:除數是兩位數,商的位數與被除數位數有什么關系?

強調學生在做除法時,一定要先確定商的位數的良好習慣。

2、完成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6題。

(1)先確定商時幾位數。

(2)再動手計算,并任意抽取幾題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3、完成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7題。

(1)根據題目的信息,說一說題目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

(2)請大家把計算結果填寫完整。

(3)用乘法驗算一下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4)請大家幫助王平選擇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并說一說你的理由。

4、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8題。

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想一想:要求每袋化肥的價錢是多少?我們要知道什么?(總價和數量)

引導學生找出總價和數量,并列出正確的算式,再要學生說一說列式的根據。

5、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39;第9題。

學生獨立計算,并說一說你是用什么來試商的。

6、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10題。

(1)讓學生獨立分析后列式解答。

(2)一個學生提數學問題,其他學生列式解答。

7、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11題。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講評時要他們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填寫。

8、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12題。

讓學生藝4人一小組,討論一下解決這道題目的方法,使學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知道生活中有比萬大的數;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類推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知道數級、數位,掌握數位順序表。

2.結合現實情境,利用數位順序表進一步體會“位值”的含義。

3.在結合現實情境認識大數的過程中,體會大數的意義。

教學重點: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

教學難點:體會“位值”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揭示課題

(一)讀一讀下面的信息

1.課件出示:

師:請大家看圖,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學生讀信息。

2.師:這些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萬以內的數,對萬以內的數你都知道什么?

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說,如:計數單位、數位、讀寫法、大小比較等。

3.課件出示:

(1)師: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師:把這些數與剛才的數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

(二)點明課題

(1)師:生活中哪些地方會用到比萬大的數?

(2)師: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比萬更大的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億以內的數。

【設計意圖:通過第一組信息,喚醒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為學習新知做準備。通過比較兩組信息中的數,使學生知道生活中有比萬還大的數,而且這樣的數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體會學習大數的必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和“億”

1.認識“十萬”

(1)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計數單位“萬”,誰能在計數器上撥出10000?

(2)師:如果再撥一顆珠子,是幾萬?(2萬)再撥下去呢……

(3)師:9萬再加一萬是幾萬?萬位滿十,怎么辦?(萬位滿10,要向前一位進1)這里的一顆珠子表示多少?(十萬)

(4)師:根據剛才撥珠的過程想一想,萬和十萬有什么關系?(10個一萬是十萬)

(5)師:十萬有多大?(課件演示:小正方體由一→十→百→千→萬→十萬的變化過程)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在計數器上一萬一萬地撥數,引導學生思考“萬位滿十怎么辦”,使學生自主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十萬”,并體會10個一萬是十萬。通過小正方體的累加過程,幫助學生感受十萬的大小,培養數感。】

2.認識計數單位“百萬”“千萬”和“億”

(1)師:十萬比萬大,10個一萬是十萬,那還有比十萬大的計數單位嗎?是什么呢?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兩人合作研究。

(2)學生兩人一組研究。

(3)匯報,學生可以繼續用計數器數,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最終得出:

10個十萬是一百萬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10個一千萬是一億

3.歸納“十進關系”

(1)師:一(個)、十、百、千、萬、……、億都是計數單位。

(2)師:讀一讀(從10個一是十,到10個一千萬是一億)。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設計意圖:利用類比遷移規律,在認識了計數單位“十萬”后,由學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的計數單位“百萬”“千萬”和“億”,并把它們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歸納出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二)整理數位順序表,認識數位、數級,體會“位值”的含義

1.認識數位

(1)師: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計數單位?萬和千萬可以換下位置嗎?為什么?

(2)師:在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作數位。

(3)說一說每個計數單位所對應的數位是什么。

2.認識數級

(1)讀一讀這些數位(有意識的領著學生四個一停頓),你有什么發現?

(2)師:我國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分成一級,個位、十位、百位和千位就是個級,那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和千萬位呢?(萬級)億位在哪一級?(億級)

3.體會“位值”的含義

(1)師:北京有19612368人,在這個數中,有兩個6,這兩個6分別表示什么?(左邊的6表示6個十萬,右邊的6表示6個十)

(2)師:都是6,為什么表示的意義卻不同?

(3)師:說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4)師:這個數含有幾個數級?萬級上是幾?表示什么?個級上是幾?表示什么?

【設計意圖:在整理數位順序表的過程中,認識數位、數級,并結合現實情境,體會相同的數所在的數位不同,表示的大小就不同,即“位值”的含義。】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

2.做一做第2題

3.完成教材第8頁第1、2題

【設計意圖:做一做第1題,通過數數,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計數規律,第2題通過讓學生自己嘗試制作,加深學生對數位排列順序和數級劃分的認識。教材第8頁的兩道練習,鞏固學生對數位、計數單位和數級的認識。】

四、感受一億的大小

1.師:我們感受了十萬的大小,那一億到底有多大?

2.畫點體驗:

(1)如果給你1分鐘的時間,猜猜你能畫幾個點?

(2)計時體驗

(3)說說你畫了幾個點?

(4)估一估,算一算:畫一億個點需要多長時間?

【設計意圖:與十萬相比,一億是個很大的數,學生不容易感受到。因此,讓學生在1分鐘的時間內畫點,并估算畫一億個點需要多長時間,引導學生感受一億的大小。】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14

教學內容

課本第5—6頁例4、例5,課本第6頁“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學會用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分析具體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3、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用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分析具體的實際問題。

難點: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出示下列習題:

12÷4+25400-20×16

213÷(102-99)(120-63)×45

先指名學生口答運算順序,然后讓學生獨立計算,最后進行全班訂正。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4。

出示例4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1)、理解圖示內容。

問:從圖上你能獲得哪些些信息?問題是什么?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找出圖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確所提的問題:啄木鳥每天吃多少只害蟲?

(2)自主探索

教師提示學生試著用線段圖來表示圖中的數量關系分析和解決這個問題。

(3)合作交流

①指名板演,并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②教師引導分析,畫圖講解,讓學生明白題中的數量關系。

③探討:為何表示“45只”的那一段要用虛線表示?

(4)即時練習。

指導完成課本第5頁“議一議”

全班交流時,重點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表示“多45只”的那一段要用實線表示。

2、教學例5

出示例5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1)理解圖示內容。

問:從圖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2)自主探索,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3)合作交流。

交流時重點讓學生明白,要求小青有多少張郵票,必須先知道什么?

三、鞏固練習。

引導完成第6頁課堂活動中的習題。

四、全課小結。

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布置。

練習一第8頁第5題。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15

設計說明

大數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對這節課的復習,使學生能夠準確、迅速地讀寫大數,為以后更好地學習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良好的基礎。

1.關注知識結構的梳理。

在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回憶知識并進行復習,把已學的、分散的知識縱橫聯系,連點成線、織線成網,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在整個數的認識過程中,十進制計數法貫穿于計數、讀數、寫數、數的大小比較之中。

2.關注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

在教學中,針對所復習的知識點,設計相應的練習題,使學生由理論聯系實際,有效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學生提供了了解社會的豐富知識,開闊視野的信息,而且還蘊涵著熱愛科學,低碳環保等教育意義。讓教學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復習

1.導入: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復習“大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

(板書課題:大數的認識)

2.打開教材看第一單元,看看這一單元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學生看書,小組合作進行歸納。

⊙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復習數位順序表。

(1)讓學生回憶一下億以內數的數位,并指名回答。

(2)課件出示數位順序表,問:你們還記得如何分級嗎?

(3)個級表示什么?萬級表示什么?億級表示什么?

(4)你們還記得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嗎?

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十進制計數法。

(5)自然數的認識。

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

師:最小的自然數是幾?有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還是有限的?

學生看書,小組合作進行歸納,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整理歸納所學的知識,構建知識網絡,掌握和理解知識間的聯系。通過復習數位順序表等有關知識,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數的基本概念。

2.復習大數的讀法。

(1)課件出示教材112頁1題。

(2)回顧大數的讀法。(從高位讀起,一級一級地往下讀。讀億級或萬級的數,先按照個級數的讀法去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億”字或“萬”字。

(3)學生獨立完成教材112頁1題。

3.復習大數的寫法。

(1)課件出示教材112頁2題。

(2)請學生說一說大數應該怎樣寫。(先寫億級,再寫萬級,最后寫個級,哪個數位上一個計數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占位)

(3)學生獨立完成教材112頁2題。

4.復習把大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1)課件出示教材112頁3題(1)、(2)。

(2)復習把大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把萬位、億位后面的4個0或8個0省略掉,再在后面添上“萬”字或“億”字)

(3)學生獨立完成教材112頁3題(1)、(2)。

5.復習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一般方法。(用“四舍五入”法省略“萬”位或“億”位后面的尾數時,要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數如果小于5就舍去,如果等于5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進1)

6.復習比較大數大小的方法。(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時,位數多的數就大;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時,要從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依次往下比,直至比出大小為止)

設計意圖:掌握讀數、寫數、改寫、求近似數及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1.讀出下面各數。

9462000004000400040

80020000320305000000

2.寫出下面各數。

二十億零七百六十八

三千零三萬零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萬四千零二十

四百五十億六千零八萬七千零三十

3.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數的大小。

2509200○2509000350020○530020

_50010○_5001006309607○670630

4.用2,4,5,7和5個0按要求寫出九位數。(每個數字只能使用一次)

(1)最大的數。

(2)最小的數。

(3)一個0都不讀的數。

(4)只讀出一個0的數。

(5)要讀出兩個0的數。

(6)約等于3億的數。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集體訂正。

⊙課堂總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布置作業

教材112頁3題(3)。

板書設計

大數的認識

讀數:要先分級,讀萬級、億級時不要漏讀“萬”字或“億”字。

寫數:從高位到低位,哪個數位上一個計數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用“0”占位。

求近似數:“四舍五入”法。

比大小:位數不同位數相同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16

教學目標:

●學生對除數十位上的數較小,個位上的數又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法,學會靈活運用試商方法。

●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會靈活運用試商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溝通。

1.讓學生口算。

145158164254245263156147156+15258-25

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56160159120

3.筆算下面各題。

33)28038)180

獨立試做,反思做法,達到靈活運用

讓學生觀察復習3得兩道題是用什么方法試商的?各有什么特點。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4。

(1)出示例4:學校禮堂每排有26個座位,四年級共有140人,可以坐滿幾排?還剩幾人?

(2)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列出算式14026=

(3)讓學生利用學過的試商方法進行試商。完成后說說有什么感覺?

(4)小組討論有沒有別的試商方法。然后進行小組匯報交流。

(5)教師把學生說的幾種情況板書,讓他們比較那種方法簡便一些,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運用,選擇合適你自己的試商方法。

學生觀察、比較哪一種方法簡便些?

2、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例題和做一做的題目中除數有什么特點?這類題目用什么方法試商簡便些?

使學生認識到:遇到除數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數的除法,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幾,這樣試商比較簡便。

三、練習

練習十五第512題

第5題,全班共同練習,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第6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解決實際問題。練習時,讓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做完后,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引導討論兩題之間有什么聯系?

第7~11題,實際應用的題目。學生通過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既鞏固了計算的方法又體會了計算的意義和作用。

第12題,是開放題。讓學生自主選擇條件,獨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

四、總結。

(略)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17

目標

1.使學生能通過生活實際中對角的認識來掌握角的兩種概念

2.使學生了解角的形成,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各種表示法;

3.使學生掌握度、分、秒的進位制,會作度、分、秒間的單位互化

情感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采用自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勇于探究的精神。

重點:

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三種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度、分、秒的進位制,,會作度、分、秒間的單位互化

教學手段:

教具:電腦課件、實物投影、量角器.

學具:量角器需測量的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建立角的概念

(一)引入角(利用課件演示)

1、從生活中引入;

提問:

A、以前我們曾經認識過角,那你們能從這兩個圖形中指出哪些地方是角嗎?

B、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角。一起看一看。誰能從這些常用的物品中找出角?

2、從射線引入

提問:

A.我們認識了射線,想從一點可以引出多少條射線?

B.如果從一點出發任意取兩條射線,那出現的是什么圖形?

(二)認識角,總結角的定義

3、過渡:角是怎么形成的呢?一起看

(1)、演示:老師在這畫上一個點,現在從這點出發引出一條射線,再從這點出發引出第二條射線。

提問:觀察從這點引出了幾條射線?此時所組成的圖形是什么圖形?

誰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一下怎樣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總結:角的定義: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要明確組成角的兩個條件:

(1)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叫角的邊;

(2)兩條射線有公共端點,這點叫角的頂點.

從我們想象圓規兩腳張開形成角的過程得到另一個定義:

角的第二定義: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所形成的圖形.如下圖中的角,可以看做射線OA繞端點0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到OB所形成的.我們把OA叫做角的始邊,OB叫做角的終邊.

4.平角、周角的概念

由于小學已學過平角與周角,所以教師用教具演示到平角及周角時,提問學生答出兩種平角定義:射線OA繞點O旋轉,當終止位置OB和起始位置OA成一直線時,所成的角叫平角.

注意直線與平角的區別在于平角要有一個頂點O,還可以從起始位置向終止的位置畫一個帶箭頭的弧線.

在講周角的定義后,說明畫圖時為了表明是一個周角,可以由起始位置向終止位置畫一個帶箭頭的弧線,并寫A、B兩個字母表示是兩條射線,

5、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明確頂點、邊的作用

(1)觀看角的圖形提問:這個點叫什么?這兩條射線叫什么(學生邊說師邊標名稱)

(2)角可以畫在本上、黑板上,那角的位置是由誰決定的?

(3)頂點可以確定角的位置,從頂點引出的兩條邊可以組成一個角。

6、學會用符號表示角

提問:那么,角的符號是什么?該怎么寫,怎么讀的呢?(電腦顯示)

(1)可以標上三個大寫字母,寫作:∠ABC或∠CBA,讀作:角ABC或角CBA.

(觀察這兩種方法,有什么特點?(字母B都在中間))

(2)所以,在只有一個角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寫作:∠B,讀作:角B

(3)為了方便,有時我們還可以標上數字,寫作∠1,讀作:角1

注:區別“∠”和“<”的不同。請同學們指著用學具折出的一個角,訓練一下這4種讀法。

強調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二、角的度量

1、學習角的度量:

(1)教學生認識量角器

(2)認識了量角器,那怎樣使用它去測量角的度數呢?這部分知識請同學們合作學習。

提出要求:小組合作邊學習測量方法邊嘗試測量

第一個角,想想有幾種方法?

1、要求合作學習探究、測量。

2、反饋匯報:學生邊演示邊復述過程

3、教師利用課件演示正確的操作過程,糾正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4、歸納概括測量方法(兩重合一對)

(1)用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

(2)零刻度線與角的一邊重合(可與內零度刻度線重合;也可與外零度刻度線重合)

(3)另一條邊所對的角的度數,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5、小結:同一個角無論是用內刻度量角,還是用外刻度量角,結果都一樣。應這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三、度、分、秒的進位制及這些單位間的互化

在測量角時,為了更精細地度量角,有時以度作單位精度還不夠,我們引入更的角度單位:分、秒.把1°的角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分記作1′;把1′的角再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秒的角,1秒記作1″.

1°=60′,1′=60″;

1′=()°,1″=()′.

例1將48.32°用度、分、秒表示.

解:先把0.32°化為分,0.32°=60′×0.32=19.2′.

再把0.2′化為秒,0.2′=60″×0.2=12″.

所以48.32″=48°19′12″.

例2把30°9′36″用度表示.

解:先把36″化為分,36″=()′×36=0.6′

9′+0.6′=9.6′.

再把9.6′化為度,

9.6′=()°×9.6=0.16°.所以30°9′36″=30.16°.

例3計算;180°-(45°17′+52°57′)

四、鞏固應用,形成技能

課后練習節選

五、回顧反思,拓展問題:

請大家回憶一下,今天都學了那些知識,通過學習你想說些什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18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算理,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筆算方法。

2.把筆算和簡算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重點難點

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國慶長假快到了,小麗一家決定從廣州坐火車到北京旅游。看了這幅圖,你看見了哪些數學信息?

2、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誰來列式?

(二)探究新知

1、回答并板書:114X21三位數乘兩位數應該怎樣計算呢?(出示課題)

2.探索方法

(1)讓我們先來估計一下,從廣州到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

(2)那這道題的正確答案究竟是多少呢?請你用課堂本進行計算解答。

(3)四人為一小組交流一下你的計算方法,并說一說理由。

(4)匯報方法并板書。說說其中的道理。

(5)豎式請人說,再說,提問:這里吳老師就有一個疑問了,1X4得4寫在個位上我理解,可是這個2X4得8的`8為什么不寫在個位上卻要寫在十位上呢?2280是114X20得到的,114是114X1得到的。那么這個228中的兩個2表示的意義一樣嗎?各表示什么?

(6)在計算完以后,我們來對照一下我們的計算結果與我們的估算結果怎么樣?很接近,那么我們在做題之前可以先估計一下積的范圍,在計算完以后還可以對照一下估算的結果,檢查自己的計算是否正確。接下來我們把這道題補充完整。橫式和答。

四、練習

1、現在小麗一家已經在火車上,我們去聽聽他們都在議論些什么?(生回答)

2、你想幫他們解決哪一個問題,就請你用課堂本進行解答。

3、展示學生答案:118X12=14_(個)125X11=1375(元)

4、火車不停地向前行駛,現在他們到哪了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5、那到底火車已經行駛了多少千米呢?離北京究竟還有多遠?讓我們一起來計算一下吧。

114X18=20__(千米)2394-20__=342(千米)

6、看來小麗一家就快要到北京了,那么在此,我們祝福小麗一家一路順風,旅途愉快!

:今天這節課,我們幫小麗一家解決了旅途中的一些數學問題,那要想準確地計算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結果,要注意些什么?

(在計算的時候,我們要先從個位乘起,乘到哪一位就要把積的末尾寫在那一位上)

五、數學游戲(搶占陣地)。

754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混凝土修复_混凝土色差修复剂_混凝土色差调整剂_清水混凝土色差修复_河南天工 | 塑胶跑道_学校塑胶跑道_塑胶球场_运动场材料厂家_中国塑胶跑道十大生产厂家_混合型塑胶跑道_透气型塑胶跑道-广东绿晨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 刺绳_刀片刺网_刺丝滚笼_不锈钢刺绳生产厂家_安平县浩荣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安平县浩荣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烘干设备-热泵烘干机_广东雄贵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低温等离子清洗机(双气路进口)-嘉润万丰 | 北京律师咨询_知名专业北京律师事务所_免费法律咨询 | 广东佛电电器有限公司|防雷开关|故障电弧断路器|智能量测断路器 广东西屋电气有限公司-广东西屋电气有限公司 | 一航网络-软件测评官网| 胜为光纤光缆_光纤跳线_单模尾纤_光纤收发器_ODF光纤配线架厂家直销_北京睿创胜为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睿创胜为科技有限公司 | 承插管件_不锈钢承插管件_锻钢高压管件-温州科正阀门管件有限公司 | 空调风机,低噪声离心式通风机,不锈钢防爆风机,前倾皮带传动风机,后倾空调风机-山东捷风风机有限公司 | 磨煤机配件-高铬辊套-高铬衬板-立磨辊套-盐山县宏润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超声波破碎仪-均质乳化机(供应杭州,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地)-上海沪析实业有限公司 | 杭州厂房降温,车间降温设备,车间通风降温,厂房降温方案,杭州嘉友实业爽风品牌 | 安平县鑫川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声屏障,高速声屏障,百叶孔声屏障,大弧形声屏障,凹凸穿孔声屏障,铁路声屏障,顶部弧形声屏障,玻璃钢吸音板 |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工业零排放|水厂设备|软化水设备|海南净水设备--海南水处理设备厂家 | 新疆乌鲁木齐网站建设-乌鲁木齐网站制作设计-新疆远璨网络 | 恒温振荡混匀器-微孔板振荡器厂家-多管涡旋混匀器厂家-合肥艾本森(www.17world.net) | 定时排水阀/排气阀-仪表三通旋塞阀-直角式脉冲电磁阀-永嘉良科阀门有限公司 | 顺景erp系统_erp软件_erp软件系统_企业erp管理系统-广东顺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小型UV打印机-UV平板打印机-大型uv打印机-UV打印机源头厂家 |松普集团 | 塑料造粒机「厂家直销」-莱州鑫瑞迪机械有限公司 | 二氧化碳/活性炭投加系统,次氯酸钠发生器,紫外线消毒设备|广州新奥 | 快干水泥|桥梁伸缩缝止水胶|伸缩缝装置生产厂家-广东广航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干式变压器厂_干式变压器厂家_scb11/scb13/scb10/scb14/scb18干式变压器生产厂家-山东科锐变压器有限公司 | 圆形振动筛_圆筛_旋振筛_三次元振动筛-河南新乡德诚生产厂家 | 安徽华耐泵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书信之家_书信标准模板范文大全 最新范文网_实用的精品范文美文网 | 北京森语科技有限公司-模型制作专家-展览展示-沙盘模型设计制作-多媒体模型软硬件开发-三维地理信息交互沙盘 | 便携式高压氧舱-微压氧舱-核生化洗消系统-公众洗消站-洗消帐篷-北京利盟救援 | 拉力测试机|材料拉伸试验机|电子拉力机价格|万能试验机厂家|苏州皖仪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吉林污水处理公司,长春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净水设备-长春易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CTP磁天平|小电容测量仪|阴阳极极化_双液系沸点测定仪|dsj电渗实验装置-南京桑力电子设备厂 | 西子馋火锅鸡加盟-太原市龙城酉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沈阳建筑设计公司_加固改造设计_厂房设计_设计资质加盟【金辉设计】 | 交通信号灯生产厂家_红绿灯厂家_电子警察监控杆_标志杆厂家-沃霖电子科技 | 交变/复合盐雾试验箱-高低温冲击试验箱_安奈设备产品供应杭州/江苏南京/安徽马鞍山合肥等全国各地 | 盘装氧量分析仪-防爆壁挂氧化锆分析仪-安徽吉帆仪表有限公司 | 江西自考网| 南京种植牙医院【官方挂号】_南京治疗种植牙医院那个好_南京看种植牙哪里好_南京茀莱堡口腔医院 尼龙PA610树脂,尼龙PA612树脂,尼龙PA1010树脂,透明尼龙-谷骐科技【官网】 | 滤芯,过滤器,滤油机,贺德克滤芯,精密滤芯_新乡市宇清流体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