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一年級 >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

時間: 新華 一年級

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規范教學流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如何撰寫優秀的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這里分享一些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1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8頁~第11頁,及練習二的第1-3題。

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第一課時,是今后學習十幾減幾,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最基礎的部分。通過創設實際問題的情境,列出減法算式。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理解算理,并形成的算法,形成運算能力。

(二)核心能力

《十幾減9》屬于數與代數領域內容,通過本單元學習,使學生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運算能力。

(三)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合作探究,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與同伴交流15-9的計算方法。

2.在展示交流中,體會15-9算法的多樣化,通過對比分析,會選擇優化的方法,提升運算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能運用十幾減9正確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

(四)學習重點

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五)教學難點

理解“破十法”的計算算理和方法。

(六)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十幾減9》名師教學課件、《十幾減9》課時作業。

二、學習設計

(一)復習導入

1.拍手游戲:10的組成。

我拍1,你拍9,1和9組成10。

我拍2,你拍8,2和8組成10。

…………

9和幾可以湊成10?看到9想到幾?8和幾湊成10,看到8想到幾?

2.復習十幾的組成

師:比一比,看誰搶答的快。16可以分成10和幾?12可以分成10和幾?19可以分成10和幾?

(二)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提出問題

師:這是游園會活動,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指導觀察方法:觀察圖上的信息要有一定的順序,結合具體的每項活動說說你發現的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

師:咱們一起看小丑賣氣球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預設:小丑有15個氣球,賣出9個,還剩多少個?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十幾減9的口算方法。

設計意圖:主題圖中活動項目很多,數學信息很零碎,教師引導學生有序觀察,收集信息和提出與信息相關的問題,初步培養學生有序觀察,找與對應信息相關,并提出問題的邏輯分析能力。

2.探究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和理解算理

(1)列出算式,自主嘗試計算

師:要求“氣球還剩多少個”怎樣列式?板書:15-9=

(2)操作與思維、表達相結合,理解算理,提升算法

師:15個氣球,拿走9個該怎么拿呢?先想一想,再拿一拿,然后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拿的。

學生活動匯報預設:

方法一:從15根小棒的下面先拿走5根,再從上面一行拿走4根,還剩6根。

師:剛才這個同學是怎么拿的?誰聽清楚了,誰能上來邊說邊拿?

教師結合情況邊說邊逐步形成板書:

師:剛才我們是先從下面拿走5根,再從上面拿走4根,實際上是把9分成了5和4,先算15里面的5-5,再算15里面的10-4=6.

師:誰能像老師這樣,結合剛才拿的方法來說一說15-9可以怎么算?

(一生照樣子說后,同桌相互說一說計算過程)

師:誰還有不同的拿法嗎?

方法二:從上面一并拿走9根,還剩1根,和下面的5根合起來是6根。

師:誰能結合他的拿法來說一說15-9可以怎么算?

(同桌相互說一說,找個別學生匯報)

生:先把15分成10和5,從10里去掉9,剩下的1與5合起來是6。

板書:

師:“10”表示哪些小棒?為什么把15分成5和10?“1”表示哪根小棒?“5+1”表示什么意思?

師:你能給這個方法起個名字嗎?

動手操作重點理解“破十法”的算法和算理

(1)畫出15個圓,左邊10個,右邊5個。

(2)從中圈出9個,想一想怎么圈。

結合畫圖過程,用語言表達計算過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完成下面括號的填寫。

15-9=()因為()-9=(),()+5=()

師: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想加法算減法,因為9+6=15,所以15-9=6

師:剛才我們在計算15-9=?時想到了不同的方法,有的想加算減,有的是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是先算5-5=0,再算10-4=6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操作輔助到離開學具操作進行表象操作,從結合操作活動到分析算理,到逐漸脫離操作說明算理,教學過程的展開“扶得合理,放得適度”,思維層次不斷提升,知識不斷內化。

3.鞏固練習

(1)圈一圈,算一算。

師:怎么計算12-9=?先圈一圈,再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10-9=11+2=3

師:不操作,你能直接說說怎么計算14-9=?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閉眼想象、歸納,將操作、語言和算式充分地聯系起來,從而將多種表征方式相結合,幫助學生理解用“破十法”計算15-9的算理。

(2)圈一圈,算一算:獨立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第2題。

(3)完成練習二第1題。

(三)課堂

全班交流,今天你學會用哪種方法計算十幾減9的算式?你更喜歡哪種計算方法?

(四)課時作業

1.練習二第2題送信。

先讓學生進行游戲,游戲完之后把信件按順序:11-9、12-9、13-9、14-9、15-9、16-9、17-9、18-9

師:大家有什么發現?

師:十幾減9的差為什么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呢?

師:你更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十幾減9?

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

11-9=13-9=16-9=18-9=17-9=

師巡視,觀察學生選擇的計算方法,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

知識點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答案略

解析通過游戲形式練習,了解學生對十幾減9計算方法的掌握情況,接下來按順序擺放讓學生發現規律,并說出十幾減9的差為什么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的道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算能力。

2.結合生活實際,編一道用“16-9”解決的實際問題。

知識點十幾減9的應用。

答案略

解析通過學生編題,讓學生發現計算和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積累數學素養。

3.看圖列式。

(1)(2)

知識點讓學生觀察分析圖中的信息和問題,提高學生看圖列式的能力。

答案18-9=915-9=6

解析這兩道題都是已知總數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問題,都用減法計算。此題培養學生看圖能力的同時,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4.解決問題。

一共有17人排隊做操,小紅的左邊有多少人?

知識點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列出算式。體會所學知識的價值,并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答案17-9-1=7(人)

解析結合生活中排隊做操的情境,用總人數減去小紅右邊的9人,再減去小紅1個人,就是小紅左邊的&39;人數。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2

教學內容:第43頁例4,完成“試一試”“練一練”和練習十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比例的“項”以及“內項”和“外項”。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引導觀察,自主探究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教學比例的基本知識。

1、復習:

師:什么叫比例?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出示:

1/3∶1/4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

學生根據比例的意義進行判斷,教師結合回答板書:

1/3∶1/4=12∶9 7∶4≠5∶3 1∶5=0.8∶4 80∶2=200∶5

2、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1)介紹“項”: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

(2)3 :5 = 18 :30 學生嘗試起名。

師介紹:比例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3 :5 = 18 :30

內項

外項

(3)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的形式,你還能指出它的內、外項嗎?

出示:3/5=18/30

(4)已經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規律或者性質,有興趣嗎?

師:剛才,你們是根據比例的意義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斷的。老師不是這樣想的,可很快就判斷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告訴你們,老師是運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的。

二、教學例4

1、提問:你能根據圖中的數據寫出比例嗎?

(1)引導學生寫出盡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書,同時說出它們的內項和外項。

(2)引導思考:仔細觀察寫出的這些比例式,你能否發現有沒有什么相同的特點或規律呢?

2、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探究規律。

(板書: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3、驗證:是不是任意一個比例都有這樣的規律?

⑴課件顯示復習題(4組):

1/3∶1/4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

學生驗證。

⑵學生任意寫一個比例并驗證。

教師將學生所舉比例故意寫成分數形式,追問:哪兩個是內項,哪兩個是外項,讓學生算出積并結合回答板書。通過交-連線使學生明確:在這樣的比例中,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表達為:把等號兩端的分子、分母交-相乘,結果相等。

師:老師也寫了一個比例(板書:3∶2=5∶4),怎么兩個外項的積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你們發現的規律可能是有問題的。

引導學生得出:你舉的例子從反面證明了我們發現的規律是正確的。因為3∶2和5∶4這兩個比是不能組成比例的。只有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師:很有道理!同學們很會觀察,很會猜想,很會驗證,自己發現了比例的基本性質。

板書: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⑶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項,即a:b=c:d,那么這個規律可以表示成什么。

(4)完整板書: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讀書P44頁,勾畫

5、小結:剛才我們是怎樣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的?(寫了一些比例式,觀察比較,發現規律,再驗證)

6、比例的基本性質的應用

(1)比例的基本性質有什么應用?

(2)做“試一試”:出示“3.6 :1.8和0.5 :0.25”。

A、先假設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

:讓學生自己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如果能組成比例就寫出這個比例式。提問:3.6 :1.8和0.5 :0.25能組成比例嗎?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能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嗎?

b、說出寫出的比例的內項和外項分別是幾,再分別算出外項和內項的積。

C、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組成的比例是否正確。

三、綜合練習: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嘗試練習。

(2)交流討論。使學生明確:可以把四個數寫成兩個比,根據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斷。也可將四個數分成兩組,根據每組中兩個數的乘積是否相等作出判斷,其中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比較簡便。

2、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

1.5:3=( ):4

12:( )=( ):5

先讓學生嘗試填寫,再交流明確思考方法。

3、補充一組靈活訓練題:

A、如果讓你根據“2×9=3×6”寫出比例,你行嗎?你能寫出多少個呢?

B、你能用“3、4、5、8”這四個數組成比例嗎?若能,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C、你能從3、4、5、8中換掉一個數,使之能組成比例嗎?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真行!不僅探索發現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還能自覺地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去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去求比例中的未知項。

能告訴我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嗎?你覺得學了它有什么用處?

五、課堂作業。

1、做練習十第1、3題

2、獨立完成2、4題

板書設計:

比例的基本性質

3 :5 = 18 :30

內項

外項

6:4=3:2 4:6=2:3 4:2=6:3 3:6=2:4

3×4=6×2

a:b=c:d ad=bc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經歷體積與容積的概念的建立過程,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感知常用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大小,能正確地選擇合適的單位進行相應數量的計量。

2、在親歷感知,在感悟中形成對學科學習的內在興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通過參與試驗、分析與嘗試,掌握體積和容積概念,會確定體積和容積相應并能正確地把握體積的大小。

教學方法動手操作、分析、合作

教學準備每個小組準備一個盛水的量杯一個土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知識,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容積”。

二、感受物體的體積

1、分組實驗

方法:將土豆放入一個盛水的量杯中,注意記錄放入前后的水位高度。

猜想:量杯中的水位會發生什么變化?

觀察:通過對上面實驗的觀察,有什么發現?看到——土豆放入時,水位上升了;取出時,水位又基本復原。

思考: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

生:土豆占有空間,入水時,水會被擠開,造成水位上升;而取出時,土豆所占的位置空出,水于是又復原。

2、體積的意義:

師引導學生讀書57頁中間文字并結合實驗同桌交流自己所理解的體積的概念。

3、想一想:你還能用其它方法感受物體的體積嗎?

三、感受物體的容積

1、①1箱牛奶的體積與6盒牛奶的體積比?(1箱牛奶體積大于6盒牛奶的體積。)②1盒牛奶的體積與1杯牛奶的體積比?(1盒牛奶的體積大于1杯牛奶的體積。)

從上面的結論中你想到了什么?(整個容器體積大于內中裝的體積)

2、歸納容積的意義(板書)

3、同桌互相舉例說明物體的體積與容器,及其大小比較。

四、體積單位

1、長度、面積和體積基本單位的確定:

棱長為1厘米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厘米

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分米

棱長為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米

感覺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

(1)如果同學們在正方體模型中蹲著,會蹲下幾個?

(2)如果把書包放在這個正方體模型中壘起來,大約可以壘多少個?

2、容積單位的確定:

師指出:我把能容納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物體的容積的大小分別叫做1毫升和1升。

在生活中計量液體的體積常以毫升和升為單位。(讓學生認真閱讀理解59—60頁中的文字,然后同桌相互說一說)

3、課堂活動:60頁1、2題。通過課堂互動,讓學生在搜索和交流中熟悉和增強體積和容積單位大小的實感。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感受?

六、布置作業

課本62-63頁練習十二第1、2、5題。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4

《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7-3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經歷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的過程,掌握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2、進一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知識遷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組織學生講自己是怎樣比、怎樣想的,把生活經驗上升為數學認識。

教學難點:

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談話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1、(出示復習課件):全班集體回答。

2、談話:你們能給數學王國里的寶寶找找他們的家嗎?(出示課件)這些數有的大,有的小,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板書課題:比較數的大小)

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1、(出示課件)請聽:(教師講述故事)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灘上露出了美麗的貝殼。一會兒,小松鼠、大白兔都撿了一籃貝殼。小松鼠數了數說:“我撿了38個貝殼。”大白兔數了數說:“我撿了46個。”小松鼠說:“我撿得多。”大白兔說:“我撿得多。”到底誰撿得多呢?你能給他們當一下裁判嗎?

2、(出示課件)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誰撿得多呢?為什么?(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揚說得對的小朋友。

4、(出示課件)指出:比較兩個小動物誰撿得多,也就是比較38與46的大小。(板書:4638)

追問:你是怎樣比較這兩個數的?(看十位,一個是四十幾,一個是三十幾,肯定四十幾比三十幾大。)

在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時,可以用多種方法。兩個數的大小關系可以用學過的數學符號表示,我們一起用手勢表示一下。(出示課件“〉”)

5、指名板書后全班讀一讀。

6、練習擴展(出示課件)學生說一說想法。

師小結:兩位數和兩位數比較,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7、(出示課件)比較63和68的大小。

8、擴展練習。(出示課件)

師小結:兩位數和兩位數比較大小,當十位上的數相同時,就比個位,個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9、再獨立完成試一試。(出示課件)

(1)這兩組數我們能比較它們的大小嗎?(學生在書上完成)

(2)說說你是怎樣想的?(53和56要比個位,因為十位上都是5。100和98比的是數位,三位數肯定比兩位數大。)

師引導學生總結:十位上的數不同時,要先比較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相同時,要進一步比較個位上的數;100大于所有的兩位數,所有的兩位數一定大于一位數。

三、組織練習,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我們再來看看,小白菜又給同學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你們能回答嗎?

你能說一說六十幾有哪些數?(按順序說一說)這些數與六十相比,比六十大還是小?比七十呢?(個別學生回答)

口答: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集體口答)

2、(出示課件),集體練習后,學生獨立完成后三道“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看著計數器把數先填出來,然后再比較數的大小。

指名匯報。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學生互相檢查。

4、“想想做做”第4題。

(1)指定一個學生(學號是兩位數的)說出自己的學號。談話:他的學號是兩位數(板書:兩位數)請學號是兩位數的同學都站起來。其他同學的學號是幾位數?

(2)寫出三個個位上都是6的兩位數。

學生寫好后提問:你寫了哪三個數?誰?誰最小?你能把這三個數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嗎?

(這個學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學生坐在座位上排)

為什么這樣排?(可以從小到大,也可以從大到小排)

個位上是6的兩位數有幾個?(順次說一說)

(3)寫出三個十位上都是6的兩位數,比一比哪個,哪個最小。

讓學生多獨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同桌交流)

四、擴展延伸

1、談話:剛才小朋友寫了幾個數,老師也寫了三個表示天氣溫度的數(2度20度35度)我們一起讀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們各是什么季節的氣溫嗎?(小組討論后匯報)

你能用符號表示三個數的大小關系嗎?

2、學生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五、總結評價

1、今天的數學課你學得開心嗎?你有什么收獲?

2、游戲(排路隊)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還想寫數嗎?請你們每人再寫一個數。在小組里比一比誰寫的數,誰寫的數最小。

(2)排路隊:出示路隊旗(旗上分別寫著:“比30大而比60小的數”“比30小的數”、“比60大的數”)

根據剛才自己寫的數到前面來排隊,然后排著整齊的隊路隊下課。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5

一、學生情況分析

今年我帶一年級三班和四班的數學課。一年級學生入學不久,大部分孩子聰明可愛,活潑好動。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他們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有很強的可塑性。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學習更說不上什么“勤奮、鉆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還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但一年級孩子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在本學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我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建設良好的班集體作為主要目標。

二、教學目標

使學生能夠:

1、熟練的數出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并能認、讀、寫0——1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名稱,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減法;會解決一些實問題。

3、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這些圖形的特征和名稱,并能進行設別。

4、初步認識鐘面,會認讀整時和半時。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

1、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四、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要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斷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自己去探索數學,獨立思考,并會產生與同伴交流的。愿望,達到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

2、盡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求難、求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盡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獲得信息,加深知識的理解。

3、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投影片等教學輔助手段創設生動的情境提供了方便,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6

教案示例

操場上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能夠在經驗積累和親身體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發展他們的數感.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2.使學生能夠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能夠在經驗積累和親身體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發展他們的數感.并且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教學難點

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能夠在經驗積累和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

(少)幾”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理解情境圖

(一)理解主題圖

1.出示圖片:操場上

2.根據圖意請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小組交流解決問題.

(1)男生有( )人;

(2)女生有( )人;

(3)男生與女生共有( )人;

(4)男生比女生多( )人;

(5)女生比男生少( )人;

……

(二)嘗試解決問題

1.出示圖片:學生與椅子

2.先拿出小圓片擺一擺,說一說,再比一比.

(1)學生列式:10-9 = 1 10-8 = 2

(2)教師提問:“1”是什么意思?

椅子的數量比老師和同學的人數多1或者老師和同學的人數比椅子的數量少1.

(3)教師提問:“2”是什么意思?

椅子的數量比同學的人數多2或者同學的人數比椅子的數量少2.

3.思考:根據這幅圖,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二、鞏固練習

(一)擺一擺,填一填.

1.出示圖片:擺一擺1

教師:看圖,填一填,先觀察圖,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出示圖片:擺一擺2

教師:看圖,填一填,先觀察圖,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3.出示圖片:擺一擺3

(1)______比______多______個,______比______少______個,

(2)怎樣列式?

4.出示圖片:鴨子

先讓學生思考一會兒,再指名回答,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三、實踐活動“小調查”

(一)出示圖片:小調查

1.組織學生調查各自小組的男女人數.

2.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大家一起討論解決這些問題.

3.全班匯報.

四、課外延伸

回家后,數一數,比一比家中的`一些物品.列出一個比較單子同學明天互相交流.

五、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7

教學目的:

1、根據現實情境,通過游戲,進一步識別簡單幾何體。

2、在游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3、初步學會表達,學會傾聽,發展初步的數學交流能力。

4、發展學生空間的觀念,并識別幾何體的位置關系

教學重點:把簡單的數學問題用游戲放之于現實情境中應用。

課前準備:一些簡單的幾何體。

教學方法:以問題情景為中心,引導自主學習。

教學流程: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學習。

一、問題情境

師:你知道了四種物體名稱,我們來研究一下它們的數學問題。

研究一下

你想用什么方法來研究?(分組討論)

二、建立模型

1、分組研究討論。

學習要求:(1)討論這些物體擺放的不同。

(2)準備向全班同學介紹你們的研究結果。

2、匯報交流,初構模型。

師:物體間位置可以用上下左右來分析,在小組中交流、匯總的基礎上討論出結果,明確空間關系。全班確定一下其空間位置關系。

3、情境遷移,再構模型。

情境呈現:幾個幾何體積木。

你說我擺,同桌互相進行游戲,隨著空間位置關系確立,其積木的個數可以隨之增加,說和擺的身份可以變化。

三、解釋應用

1、說一說,寫一寫。

讓學生仔細地觀察,想一想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長),正方體(正),圓柱(圓),球體(球)。再同桌互說,并用單個漢字寫下來。再用空間位置關系來說。(其形狀只要大致正確即可)

2、看一看,填一填。

讓學生自主完成。

3、摸一摸,說一說。

這是一個游戲,可以讓學生把操作活動與表達結合起來,可以是學生摸一個物體并說出它的名稱,也可以先結合名稱再支摸出相應的物體,這一活動可以分組進行。

4、看一看,數一數。

對本題的解答有一定難度,可以用搭積木的方法先協助解答。

四、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1、這節課你學了什么?

2、前后的關系在生活中應用。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8

教學目標: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減整十位數的計算方法。

2、滲透環保教育和愛護小動物的教育

教學難點:學生學會兩位數加減整十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 兩位數加減整十位數。

教具準備:計數器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32+5 42+7 84-4 75-3

75+2 64+3 72-2 38-3 45-( )=42 96-( )=91

39-( )=31 49-( )=42

二、新授:

1、準備掛圖。

2、引導學生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同時進行環保教育和愛護動物的教育。

3、小組活動學生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4、引導學生提問題。

(1) 兩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蟲?

(2)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蟲?。

據題意列式計算

5、引導學生嘗試列式解答。(a)學生小組內用計數器探索計算的方法。

(b)在小組內說一說怎樣算出得數的

6生說出算法。

7練習。

26+10 86-20 37-20 26+20 74-20 34+40

三、小結。

板書: 青蛙吃害蟲

56+30=86 56-30=26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經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本方法;

2.根據具體情境,會正確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熟練運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運用已有知識與經驗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學教法:

學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教學本課時,我采用“鞏固舊知、導入新課——情境創設、激發興趣——自主發現、方法探究——趣味游戲、強化練習”的教學方法,在師生交流互動中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我看下哈,咱們同學今天的精神氣十足啊,怎么丁老師給你們上課很高興啊?生興奮答道:是!聽你們這么說,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還要甜!我聽說人在心情好的時候記憶力是最好的,我們要不要借這個高興勁發揮下我們的聰明呢?

2.背誦九九乘法口訣

集體背誦乘法口訣,看誰背的好!完后我會說:我發現同學們背誦的都非常棒,只有個別同學還不是很熟練,下去一定要熟背乘法口訣,倒背如流。為什么一定要背熟呢?因為它不僅可以幫我們解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還能幫我們解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3.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今天我們就繼續接著學習“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復習計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二、引導發現,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7頁主題圖。

談話:快要過六一兒童節了,我們大家預想一下怎么裝扮教室,在裝扮的過程當中也會有許多的數學問題。現在仔細觀察“快樂的節日”這幅圖,看看你能發現了什么?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收集數學信息。)

交流反饋

第一組做了一些紅旗,要掛在教室里。

第二組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

第三組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

談話: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讓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可做適當提示或引導。)

(1)第二組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平均每組有幾顆?

(2)第三組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可以擺幾行?

2.出示例1。

課件出示小旗,先出示一行,讓學生看清每行有7面小旗,知道一行是一個7,接著一行一行的出示,共出示8行,也就是8個7,問共有多少面小旗?也就是求8個 7是多少?這個可以用乘法解決7×8=56(面)。然后同桌討論:看圖編應用題,引導學生說出 “有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

(1)談話:求“平均每行掛幾面?”用什么方法計算?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展示課件例1圖。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列出算式。

師: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像這種求平均分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列式是56÷8。

(3)引導學生得出算式的商。問:你是怎么計算的?并板書(想7×8=56,口訣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4)學生獨立解決:要是掛7行呢?你能夠解決嗎?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結果,并把求商的過程根大家說一說,師板書。

56÷7=8 口訣:七八五十六。

(5)剛才我們計算56÷7和56÷8時都是用的哪句口訣?(七八五十六)

發現:除數是幾,就想關于幾的乘法口訣。

3.小結:算除法想乘法,除數是幾就想關于幾的乘法口訣,一句口訣可以計算兩道除法算式。

三、趣味練習,鞏固新知

裝扮教室的問題我們已經解決了,那么下面這些練習題對我們來說就應該不是問題了。這部分設計了4個練習題

1.小小接力賽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1題。

2.填方框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2題。

引導學生認真讀題感受方程思想。填空并說說思路,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師均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3.吹泡泡游戲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3題。

4.分一分

課件出示課本第40頁練習八第2題。

(三道題都是幫助學生鞏固用口訣求商的方法,同時第一個練習還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訣可以計算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的認知結構。最后一題是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進一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四、總結歸納,交流體會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本節課大家的表現很不錯,在解決裝扮教室的時候學會了知識,走出教室又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了。希望大家在以后多觀察,多思考,其實許多的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板書設計:

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56÷8=7(面) 56÷7=8(面)

口訣:七八五十六 口訣:七八五十六

答:平均每行掛7面。 答:平均每行掛8面。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10

教學內容:

蘇教國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73頁—75頁例題和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 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通過操作,使學生經歷認識“倍”的學習過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會比較兩個數的倍數關系。

2. 讓學生學會分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會解答這樣的實際問題。

3. 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發展學生觀察、比較、推理、遷移、有條理地敘述的能力,培養學生善于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

4.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含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紅色和藍色磁性圓片若干。

學生:練習紙1張、紅色圓片8個,藍色圓片8個。

一、情境導入

通過課前談話引入情境圖

師:花壇里最先開放的是藍花和黃花。一起數一數,藍花有幾朵?黃花有幾朵?

你能說說藍花與黃花朵數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回答:黃花比藍花多4朵,藍花比黃花少4朵)

揭示:藍花與黃花的朵數之間還有著“倍”的關系。

板書課題:倍的認識

二、操作探究、形成對“倍”的初步認識

(一)“圈一圈”中建立“倍”的概念

1. 教學例1

談話:如果把2朵藍花圈起來看作1份的,黃花有這樣的幾份?

學生在練習紙上圈一圈。

指名回答:黃花有這樣的幾份?你是怎樣圈的?

電腦演示圈的過程。

像這樣,(板書) 藍花有2朵,

黃花有3個2朵,

我們就說,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

談話:現在,誰能用 “倍”說說藍花與黃花朵數之間的關系?

指名練習說。

2. 通過變式,進一步認識“倍”,突出本質屬性

(1)改變幾倍數,及時類比,形成概念

(課件出示增加4朵黃花)

提問:現在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 )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決嗎?

在練習紙的第2題上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黃花有( )個2朵,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 )倍。

匯報:黃花有(5)個 2朵,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5)倍

反思:

(出示兩幅圖)

同樣都是2朵藍花,剛才我們得到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現在怎么又變成5倍了?

黃花如果有10個2朵呢?有100個2朵呢?

(2)改變一倍數,凸顯本質,強化概念

(藍花又開了一朵)

談話:還是黃花和藍花比,小兔說: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2倍;小豬說: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到底是3倍、還是2倍呢?你同意誰的說法?

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匯報。

繼續設疑,和例題比較,引導學生辨析。

全班匯報交流

小結:看來,在圈的時候不能隨意去圈,得根據一份的朵數來圈。

(二)“擺一擺”提升“倍”的認識。

情境:小猴要考考大家了(出示8個紅圓片),紅圓片的個數是藍圓片的幾倍?

猜測:藍圓片可能擺幾個,紅圓片能正好是藍圓片的幾倍?

思考:(出示2個藍圓片)如何調整紅圓片,使我們一眼就看出是幾倍?(課件演示)

操作:藍圓片還有可能擺幾個?拿出自己的圓片擺一擺,再和小組同學說一說你的擺法。

展示并介紹不同的擺法:

藍圓片擺4個,紅圓片的個數是藍圓片的2倍;

藍圓片擺1個,紅圓片的個數是藍圓片的8倍;

藍圓片擺8個,紅圓片的個數是藍圓片的1倍

對比辨析:紅圓片始終沒變一直是8朵,怎么它和藍圓片的倍數關系發生變化了呢?你發現了什么?(突出理解:1份數在變化,倍數也在變化)

三、自主探索、探究“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計算方法

1. (出示情境圖)紅花12朵,藍花3朵。

談話:把紅花和藍花比一比,你能知道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嗎?

追問:4倍?你們都認為是4倍嗎?說一說你的想法。

(1)圈一圈的方法

學生說出自己在腦海里圈圖的方法,問:你們是怎么圈的,紅花圈出了幾個3朵?

課件演示:把花排整齊,驗證圈的方法。

(2)列算式的方法。

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

板書算式:12÷3=4(倍)

追問:你怎么想到用除法計算的呢?

結合圖進行引導:要求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其實就是想12里面有幾個3(出示:12里面有幾個3)。

動畫介紹:“倍”用來表示數量之間的關系,不是單位名稱。

2. 變式練習,體現除法計算的優越性。

師:如果有更多的紅花和藍花,你會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

(出示問題:紅花45朵,藍花9朵,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

學生嘗試完成、集體交流。

為什么不圈一圈了呢?

揭示:在這里,用計算的方法更為簡便。

四、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 連一連、填一填(數學書74頁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師追問:紅蘿卜為什么要4個一連?

2. 考眼力

(1)出示3根不同顏色的帶子。

提問:你能發現其中的倍數關系嗎?

搶答:( )帶子的長是( )帶子的( )倍。

(2)變式:紅帶子剪成和綠帶子一樣長。

提問:你又能發現什么新的倍數關系?

揭示:當兩個數量一樣的時候,它們之間是互為1倍的關系。

五、回顧總結、知識延伸

比較:出示藍花、黃花相差關系與倍數關系比較圖,全課總結。

延伸:結合班級人數,用“倍”說一句話。

板書設計:

倍的認識

藍花有2朵,

黃花有3個2朵, 12÷3=4

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1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P28例2和做一做,思考題,練習七1,2題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減法的驗算方法,能正確驗算。

2、引導學生感受驗算方法的多樣性。

3、能結合具體情況提出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減法的驗算方法能正確驗算。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獨立寫算式

2、豎式計算減法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出示教材第28頁情景圖

你從圖中發現什么?

2、解決問題,學會驗算

①獨立思考

②列豎式計算

③歸納

三、教學效果測評

1、第28頁“做一做”

2、練習七第1、2題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12

教學內容:

數數,數的組成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理解計數單位

教學準備: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看投影片回答問題:

1個十和2個一組成( ) 20是( )個十組成的

5個一和1個十組成( ) ( )個十和( )個一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頁圖。

提出問題:

(1)面上有幾個小朋友?(4個)

(2)他們在干什么?(數一共有幾只羊)

(3)他們都說了些什么?(有的說大概有100只,有的說比20只多得多……)

教師:他們回答對嗎?這些羊大概有幾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數、數的組成。

二、新授課。

1、教學例1。

(1)教師: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數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學生動手操作)。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十)(板書)是幾捆?(一捆)繼續數出10根捆一捆。

教師:你們如果再接著數出9根,現在一共是幾根?(29根)

教師:大家數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現在一共有幾捆?(3捆)

(2)排木塊,全班同學數一數有幾塊?(10塊)拿3排木塊是多少塊?(30塊)再加2塊呢?(32塊)接著再加3塊現在一共是幾塊?(35塊)

(3)教師:剛才我們已數出30根小棒是幾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現在一共是幾捆?(10捆)10捆是幾根小棒呢?(100根)10個一是一百。(板書)

在教學中要注意每數到接近整十時,再數一個是幾十要停頓強調。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時每數完整十數就問同學們怎么辦?(捆成一捆)

教師:數物體的個數可以1個1個地數,還可以10個10個地數,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

2、教學例2。

(1)數小棒從三十五數到四十二。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35根小棒,看誰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數一直數到四十二。(強調數到三十九再數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幾捆又幾根?

(2)離開實物直接數數,從八十八數到一百。

教師:誰知道八十九數完數是多少?九十九數完數是多少?學生回答后,讓全體同學一起數,再指名個別數。

(3)做課本第33頁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做,先從五十六根小棒數到六十三根,再接著數到七十二根,有些學生可能對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數是什么有困難,老師要給予輔導。

3、教學例3。

教師出示3捆又5根小棒問學生現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35根小棒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3個十和5個一組成多少呢?(3個十和5個一組成35)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第33頁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形,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獨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的同學。

2、(首尾呼應)再投影出示第31頁圖。

提問個別學生:畫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些羊有幾只?

3、兩人一組,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學號,再說出它的組成。

甲:我是15號。十五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乙:我是50號。五十是由5個十組成的。

丙:我是32號。三十二是由3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13

一、說教材分析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這一單元內容包括:小兔請客,采松果,青蛙吃蟲子,拔蘿卜,收玉米,回收廢物,而《拔蘿卜》是本單元的第四課時。

本課時的內容是在整十數加減法、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基礎上安排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子拔蘿卜的情境,從中引出問題:“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讓學生自己列式計算,并說出計算過程。教材中提供了四種計算方法這里是第一次出現豎式,學生只有對兩位數的位值結構真正的理解,才能對后面兩位數的加減法有更好的掌握,同時也為后面將要學習多位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做好提前鋪墊。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問題解決:認識豎式,學會用豎式進行加法運算。

(3)情感態度:初步學會應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加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位對齊的道理。

二、說教法學法

新《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教學中,我精心設計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加強教具演示及學具操作,采用“教師啟發講授”和“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在本節課中,我采用“自主探究,學具操作,合作交流”的學法,讓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說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有較強的自信心和強烈的表現欲望,以感性思維為主。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生動而開放的活動,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他們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已有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知識作為基礎,有一小部分學生在上學前已對豎式有簡單的了解。對于看圖編故事和從圖中提出問題,前面的學習中已有過練習。這些都是本節課學生學習的前提條件。

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我將體現一個動手操作的課堂,利用操作、體驗的學習方式,力爭把講授變為探索,展現學生的思維過程。本節課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趣樂學。

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欲的強大內在動力,是創造的先導。 因此,在新課開始時,我將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本節課我先以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將學生帶入具體的情境中,對他們說:“同學們,老師這兒有一幅畫,誰能用一個好聽的故事把它講給大家聽?學生像講故事一樣:森林里住著小兔一家人。有一天,兔哥哥出去玩,忽然看見一片蘿卜地,這兒全是它喜歡吃的蘿卜。它趕緊跑回家叫來妹妹,一起拔蘿卜。兔哥哥一下拔了36個蘿卜,兔妹妹拔了23個蘿卜。接著我們討論:根據故事中為我們提供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提出了如下的數學問題:(生A:我想知道,兔哥哥和兔妹妹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生B: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個?生C:兔妹妹比兔哥哥少拔了多少個?)

在這一環節,我讓學生看懂圖中的意思,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提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問題從生活中來。同時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更樂于自己解決。

(二)合作探究,知新會學。

新《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活動經驗需要在“做”的過程和“思考”的過程中積淀,是在數學學習活動過程逐步積累的。本節課我將把課堂教學設置成一種活動,讓學生去“做數學”。

在這個環節中,我先讓學生解決“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的問題,并自己探索加法的計算方法,可以用小棒、計數器、練習本等,然后在小組內和其它同學說說自己的算法,并反饋。學生經過自己思考出現了這樣幾種做法:

生A:我是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我在左邊擺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邊擺2捆零3根,就是23。然后數一數,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我是撥計數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撥了3個珠子,在個位撥6個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撥2個珠子,在個位上撥3個珠子,一看是59。

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我是用豎式計算的(邊列豎式邊說),先寫一個加數36,再寫第二個加數23,并把加號寫在第二個加數的左邊,寫好后在下面畫一條橫線,再計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9。

我在此時讓學生說說自己認為最簡單的方法,并總結,在列豎式時要注意的問題。

在這個環節中,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并在課堂中充分動起來,一節課完全順其自然地進行,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知識,思考問題。學生自己探索計算36+23的方法,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算法多樣化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在原有基礎上提高,又注意了算法的優化,使學生從比較中選擇更簡便的方法。整個環節都圍繞學生來進行,他們是課堂上真正的主人,他們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充分體現了“我要學”的強烈愿望。

(三)鞏固新知,活學活用。

本節課的練習環節,我設計了三個層面的練習,基礎練,發展練,變式練。針對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我精心設計了一組這樣的練習——我當小老師。讓學生判斷這幾個同學做的對錯,并把錯的改正。通過這一練習,學生可以總結豎式計算要注意的問題,進而突破本節課的難點。我還設計了這樣一道變式題,既使學生加深對豎式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師生反思,歸納總結。

在本節課的結尾處,我問學生:“在這節課中,你們認為自己表現得如何?”有的學生說:老師提的問題我認真思考,還積極發言了。有的說我講的故事很好。還有的同學認為自己表現得不好,把一道計算題算錯了。同時,同學們也可以評價一下別人。通過學生的踴躍發言,都注意發現了其他學生的長處。

本環節教師將自己評、他人評,評自己、評別人和教師評、學生評結合起來,讓學生對自己整節課的表現有一個回顧和反思。

五、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遵循新課標理念,體現了本節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也為學生本節課的學習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六、說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上,學生自己去探索方法,并從課堂上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他們在操作中學習,在操作中發現,在操作中成長,他們的學習變得快樂而充實。他們是學習的主人,我愿意為他們搭建一個平臺,讓他們盡情發揮自己的潛能,充分交流自己的觀點,為孩子們的終身學習奠基。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14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計算方法的過程,并掌握計算方法。

2、在教師和同伴的鼓勵下,能積極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發展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談話: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禮物,看!(出示實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兩串)。

2、教師舉起左手的糖球,提問:老師左手拿著多少個糖球,你是怎么知道的?右手呢?

小結:一串糖球有10個,三串糖球就是3個十,是30,兩串糖球是2個十,是20。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學例題。

提問:看著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一共有多少個糖球?左手比右手多多少個?右手比左手少多少個?)

求一共有多少個糖球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30+20=?

提問: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談話:你想怎樣算?

可以用學具擺一擺,可以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來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圍的同學討論,然后說給全班同學聽。

小組內討論后,組長匯報討論結果,教師板書算式的得數。

(學生可能會說3個十加2個十得5個十,5個十是50也可能會說因為3+2=5,所以30+20=50。)

談話:我們學習了整十數加整十數,(板書課題)同學們的算法都很好,我們的好朋友也來了,看看他們是怎么算的?

課件顯示以下情境(圖畫加聲音)

小蘿卜:我是十個十個地數,30,在數兩個十,是40,50。

小蘑菇:3個十加2個十得5個十,是50。

小辣椒:因為3+2=5,所以30+20=50。

小結:我們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樣,在以后的計算中,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算就用哪種方法算。

2、教學“試一試”。

提問:剛才,我們提的那個問題可以用減法來計算?你會列式計算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30-20=10。

提問: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誰愿意說給大家聽。(學生可能會說因為3-2=1,所以30-20=10;也可能說3個十減2個十是1個,就是10。)

小結:同學們自己動腦思考并與同學合作,學會了一些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以后做題時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哪種。

三、練習鞏固,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說說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第一組、第二組題讓學生按組計算。

出示第三組的第1題,讓學生自己寫出相應的第2題。

讓學生自己出一組這樣的題并進行計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題情況。

3、“想想做做”第4題。

談話:請大家把書翻到第5頁,看第4題,小鴨子20+20找到了它的媽媽40,其他小鴨子找不到媽媽了,你能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媽媽嗎?在書上畫線連一連,連好后同桌同學互相檢查。

4、“想想做做”第5題。

談話:請看第5題,我們來做開火車的游戲。仔細看圖,你知道火車怎么開嗎,說給大家聽聽。學生在方框里填數后,一人報得數,全班學生一起訂正。

5、課堂作業。

“想想做做”第3、6題。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積極思考,并與小伙伴討論,學到了很多知識,你有哪些收獲?說給大家聽聽。

教學后記:以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積極性高。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15

教學目的:

1、要求學生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統一為加法運算的意義。

2、能初步掌握有關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分析:

重點:如何更準確地把加減混合運算統一成加法。

難點:將一個加減混合運算式寫成省略加號的和的形式。

教學過程:

一、知識導向:

本節是在對前面所學的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法則及減法運算法則的綜合運用,所以必須對有關法則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并能在運算中加以靈活運用。

二、新課:

1、知識基礎:

其一: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其二:有理數的減法法則。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義(運算符號及性質符號)

2、知識形成:

(引例)計算:

根據減法法則,按照運算順序,有:

原式

在一個加式里,通常把各個加數的括號和它前面的加號省略不寫,即有:

這個式子仍看作和式,有兩種讀法,

按性質符號:讀作“負8、正10、負6、負4的和”

按運算意義:讀作“負8加上10減去6減去4”

例:把寫成省略加號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讀出來(兩種讀法)。

例:按運算順序直接計算:

三、鞏固訓練:

P46:1、2

四、知識小結:

本節課所涉及到的新知識點比較少,但在其中就特別注意的是,如何保證學生在省略特號時,能盡量減少錯誤的出現,并能對省略加號的算式的準確讀法。

五、家庭作業:

P47:1、23

六、每日預題:

如何結合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對有關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進行簡化運算?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16

教學目標

(一)能正確地口算整百整十數加、減整百整十數,以及整萬數的加、減。

(二)培養學生推理遷移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口算方法。

難點:培養學生計算的正確性。

教具和學具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板演:

40000簡寫成( );70000簡寫成( )。

2.教師出示口算卡片,指定一名學生口答,并說一說口算過程。

27+38= 670+80= 520+400= 64-38=

530-400= 730-300= 80-54= 430+70=

540-200= 35+16= 360-80= 250+400=

(二)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過去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及兩位數加、減整百數的口算,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板書課題:)今天學習的與過去有什么不同呢?

教師把復習中最后一道口算題改為250+470,即課本題中的例1,也就是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

1.教學例1。

口算:250+470。

提問:同學們會口算250+400,那么怎樣口算250+470呢?

有250+400的基礎,同學們可能會想到:先用250+400=650,再用650+70=720。

教師肯定上面的算法是正確的`,然后提出:還可以怎樣想呢?

相鄰的兩位同學可以互相商量,然后全班交流。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想法:

(1)50+70=120,200+400=600,600+120=720;

(2)25+47=72,推出250+470=720。

教師肯定以上幾種想法都是正確的。

2.教學例2。

口算:540-370。

啟發性提問:同學們會口算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那么怎樣口算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呢?

相鄰的兩位同學互相商量,然后全班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540-300=240,240-70=170;

(2)54-37=17,推出540-370=170;

(3)140-70=70,500-100-300=100,100+70=170。

教師肯定以上想法都是正確的。

練一練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你認為哪種方法容易就用那種方法。)

360+180= 520-150=

410-240= 370+580=

(2)列出算式,口算出得數。

一個數是390,另一個數比它多150。另一個數是多少?

3.教學例3。

口算:

(1)17萬+8萬=________萬

由學生說一說怎樣想?

學生可能會說出:因為17+8=25,所以17萬+8萬=25萬。

(2) 24萬+19萬=________萬

因為24+19=43,所以24萬+19萬=43萬。

(3)27萬-4萬=________萬

因為27-4=23,所以27萬-4萬=23萬。

(4)35萬-28萬=________萬

因為35-28=7,所以35萬-28萬=7萬。

練一練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

34萬+18萬= 23萬-18萬=

250萬+750萬= 50萬-27萬=

(2)列出算式,并口算出得數。

一個數是820萬,另一個數比它少150萬,這個數是多少?

(三)鞏固反饋

1.全體同學筆答。

(1)口算下面各題,并把得數填在空格里。(用豎行的每個數與橫行的每個數相加)

(2)口算下面各題,并把得數填在空格里。(用豎行的每個數作被減數,分別去減橫行中的每個數)

訂正時,個別的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過程。

引導學生觀察,提問:

(1)觀察表(1), 在加法中,一個加數不變,另一個加數變了,引起和有什么變化?

(2)觀察表(2),在減法中,被減數不變,減數變化了,引起差有什么變化?

2.全體同學試做練習四的第5題。

溫泉鄉今年修了4條水渠,總長1608米,等于去年修的3倍。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

在試作的基礎上,由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說一說解題思路。從問題出發來想:

要想求“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必須知道今年修多少米,去年修多少米。已知今年修的水渠總長是1608米,去年修多少米沒有直接告訴,但告訴我們今年修的1608米等于去年修的3倍,這樣就可以求出去年修的米數。

根據學生的講述,教師畫出下面的解題思路圖。

由學生獨立列出等式,并解答出來。

答:今年比去年多修1072米。

提問:題目中“今年修了4條水渠”這個條件怎么在列式中沒有用上?

(這個條件和要求的問題沒有關系。)

3.課后練習:

練習四第1,4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內容是在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幾百幾十加、減整百及整十數的口算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學習整百整十數相加減和整萬數相加減的口算。

本節課先復習前面學過的有關口算內容,為新課作好準備。由已學過的250+400引出例1,啟發學生想出口算過程比較自然,同時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來想。學生口算時,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怎樣想得快就怎樣算。這樣安排,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例2減法的口算,啟發學生根據加法的口算方法遷移到減法的口算,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本節課的練習比較充分,除了邊講邊練外,還安排了集中練習。在集中練習中,除了練習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外,還引導學生觀察和、差的變化,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對課本練習題中的一些難點,在課堂上解決,達到了當堂鞏固,減輕學生課外負擔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板書設計

口算加減法

例1 口算250+470=(720)

這樣想:

(1)250+400=650

650+70=720

(2)50+70=120

200+400=600

600+120=720

(3)25+47=72

250+470=720

例2 口算540-370=(170)

這樣想:

(1)540-300=240

240-70=170

(2)54-37=17

540-370=170

(3)140-70=70

500-300-100=100

100+70=170

例3 口算

17萬+8萬=25萬

24萬+19萬=43萬

27萬-4萬=23萬

35萬-28萬=7萬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17

一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動物朋友嗎?今天我們一起到森林里去看看動物朋友。

(出示主題圖)

師:今天森林里可真熱鬧!你們知道今天是誰的生日嗎?

生:是大象過生日。

師:讓我們齊唱一首《生日歌》,祝大象爺爺生日快樂!

生:(唱歌,有的還站起來表演動作)

師:我代表大象爺爺謝謝大家的祝福!

二、主動探索,經歷過程

1、統計客人情況。

師:你從圖上看到了些什么?

生1:大象家來了很多客人。

生2:我看到小狗、小豬和小猴都來了。

生3:我看到兩棵大樹,有4只小猴子爬在樹上。

生4:我看到有一只小狗在媽媽袋袋里。

生5:我看到有的動物手里還拿著鮮花。

……

師:大家觀察很仔細。從圖上看,大象家來的客人比較多,排列得有些亂,不容易一下子看出來各有多少。你能想個好辦法讓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來了哪些客人,它們各有幾個嗎?

生:我們讓小狗家站在一起,讓小猴家站在一起,讓小豬家站在一起。

師:這個辦法好!我們先來把客人分一分類。

師:老師這里準備了這些小客人的頭像,我們來給它們排一排隊。

(請六個學生上臺自由組成二人小組合作排小動物。一個人指著圖上的一只動物,另一個人就拿一個它的頭像貼在黑板上。)(老師提供的動物頭像是有多余的,供學生選擇。)

生排列的結果如下:

狗狗狗狗

猴猴猴猴猴

豬豬豬

師:三種小動物的隊伍都已經排好了,誰來數一數它們分別有幾只。

生:小狗有4只,小猴有5只,小豬由只。

師:(根據學生數的.結果板書:)

( 4 )只 狗狗狗狗

( 5 )只 猴猴猴猴猴

( 3 )只 豬豬豬

師:看著這張圖,你還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小猴家來了最多。

生2:我知道小豬家來的最少。

生3:我知道大象家一共來客人12個。

生4:我還知道小猴比小狗多1只。

生5:小猴比小豬多2只。

……

師:象剛才這樣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過程,我們可以把它叫做統計。

通過剛才的統計我們比較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家來客人的情況。

(板書課題:統計,并注上拼音)

2、統計鮮花情況。

師:在這張圖上,我們還能統計什么?

生1:可以統計大象收到的鮮花。

生2:可以統計動物們穿衣服的情況。

生3:可以統計哪些動物在樹上,哪些在樹下。

生4:還可以統計哪些動物在大象的左邊,哪些在右邊。

……

師:我們就來統計一下大象收到鮮花的情況。

生:(小組活動:在每個小組的桌子上都有一張作業紙,一個1號信封,里面放著大象收到的五種顏色的鮮花。請小組合作,先按照顏色分一分類,再把同一種顏色的花排一排,貼在虛線方框內,最后數一數各有幾朵,填在括號里。)

師:(巡視指導,把各組的作業貼在黑板上,師生共同評價各小組的作業)

學生作業中有的小組把花橫著排列,有的小組豎著排列,還有一個小組是斜著排列的(見下一頁),老師也肯定了他們獨特的排列方法。

師:經過這樣的統計活動,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大象收到黃花3朵,紅花5朵,綠花4朵,紫花2朵。

師:你還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

生1:大象收到的哪種顏色的花最多?哪種最少?

生2:大象一共收到多少朵鮮花?

生3:紅花比黃花多幾朵?

生4:紫花比綠花少幾朵?

生5:大象最喜歡哪種顏色的鮮花?

……

紫 黃 綠 紅

紫 黃 綠 紅 a

黃 綠 紅 a a

綠 紅 a a a

紅 a a a a

一年級數學簡單的活動教案篇18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字,會寫八、入、大、天4個字。

2、認識5個偏旁。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激發學生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的認讀本課的14個生字;在田字格里正確書寫要求會寫的四個生字。

教學難點

認字寫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

課間你都做過哪些體育活動?能說一說嗎?

二、課件演示,學習新課

媒體展示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

1、觀察畫面,有哪些體育活動?

2、指名說畫面上的內容。

三、學習詞語及其中生字

1、借助拼音讀詞語。

2、學習詞中生字:

⑴自讀。

⑵指名讀。

⑶抽讀生字卡片。

3、隨生字的.學習認識新的偏旁:足字旁、王字旁。

4、練讀詞語:

幻燈片出示詞語:

⑴橫讀、豎讀。

⑵給生字排好座次后,同位互相檢查說老幾,要快速讀出這個詞。

⑶師說,生快速讀出詞語。

四、學習短文及其生字

1、借助拼音自讀兒歌,畫出兒歌中的生字讀讀。

2、檢查自學情況:

⑴指名試讀。

⑵領讀、齊讀。

⑶去掉拼音讀。

3、認識偏旁:口字旁、言字旁、單立人。

4、識記生字。

5、指導朗讀:

⑴自由讀兒歌,讀正確、讀流利。

⑵師范讀。

⑶師生接讀。

⑷自讀。

⑸指名試背,同桌互背。

板書設計

操場上

打球拔河拍皮球

跳高跑步踢足球

7298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稳尚教育加盟-打造高考志愿填报平台_新高考志愿填报加盟_学业生涯规划加盟 | 陕西安闸机-伸缩门-车牌识别-广告道闸——捷申达门业科技 | 不锈钢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厂家-价格-威海鑫泰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不干胶标签-不干胶贴纸-不干胶标签定制-不干胶标签印刷厂-弗雷曼纸业(苏州)有限公司 | 山西3A认证|太原AAA信用认证|投标AAA信用证书-山西AAA企业信用评级网 | 威实软件_软件定制开发_OA_OA办公系统_OA系统_办公自动化软件 | 山东成考网-山东成人高考网| 粉末冶金-粉末冶金齿轮-粉末冶金零件厂家-东莞市正朗精密金属零件有限公司 | 环氧乙烷灭菌器_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灭菌器 _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_清洗工作站_医用干燥柜_灭菌耗材-环氧乙烷灭菌器_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灭菌设备_河南省三强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罗氏牛血清白蛋白,罗氏己糖激酶-上海嵘崴达实业有限公司 | 齿轮减速机_齿轮减速电机-VEMT蜗轮蜗杆减速机马达生产厂家瓦玛特传动瑞环机电 | 工业rfid读写器_RFID工业读写器_工业rfid设备厂商-ANDEAWELL | 深圳昂为官网-气体分析仪,沼气分析仪,动态配气仪,气体传感器厂家 | 净气型药品柜-试剂柜-无管道净气型通风柜-苏州毕恩思 | 丙烷/液氧/液氮气化器,丙烷/液氧/液氮汽化器-无锡舍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球阀_不锈钢电动球阀_电动三通球阀_电动调节球阀_上海湖泉阀门有限公司 | 泰来华顿液氮罐,美国MVE液氮罐,自增压液氮罐,定制液氮生物容器,进口杜瓦瓶-上海京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高清视频编码器,4K音视频编解码器,直播编码器,流媒体服务器,深圳海威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 品牌策划-品牌设计-济南之式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官网-提供品牌整合丨影视创意丨公关活动丨数字营销丨自媒体运营丨数字营销 | 衬塑设备,衬四氟设备,衬氟设备-淄博鲲鹏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深圳南财多媒体有限公司介绍 | 【ph计】|在线ph计|工业ph计|ph计厂家|ph计价格|酸度计生产厂家_武汉吉尔德科技有限公司 | 鲸鱼视觉 -数字展厅多媒体互动展示制作公司 | 伊卡洛斯软装首页-电动窗帘,别墅窗帘,定制窗帘,江浙沪1000+别墅窗帘案例 | 华禹护栏|锌钢护栏_阳台护栏_护栏厂家-华禹专注阳台护栏、楼梯栏杆、百叶窗、空调架、基坑护栏、道路护栏等锌钢护栏产品的生产销售。 | 不锈钢钢格栅板_热浸锌钢格板_镀锌钢格栅板_钢格栅盖板-格美瑞 | 巩义市科瑞仪器有限公司| 制氮设备-变压吸附制氮设备-制氧设备-杭州聚贤气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众能联合-提供高空车_升降机_吊车_挖机等一站工程设备租赁 | 细砂提取机,隔膜板框泥浆污泥压滤机,螺旋洗砂机设备,轮式洗砂机械,机制砂,圆锥颚式反击式破碎机,振动筛,滚筒筛,喂料机- 上海重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水压力传感器_数字压力传感器|佛山一众传感仪器有限公司|首页 | 开锐教育-学历提升-职称评定-职业资格培训-积分入户 | 钢化玻璃膜|手机钢化膜|钢化膜厂家|手机保护膜-【东莞市大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首页|专注深圳注册公司,代理记账报税,注册商标代理,工商变更,企业400电话等企业一站式服务-慧用心 | led太阳能路灯厂家价格_风光互补庭院灯_农村市政工程路灯-中山华可路灯品牌 | 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_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常州律师事务所_常州律所_常州律师-江苏乐天律师事务所 | 气力输送_输送机械_自动化配料系统_负压吸送_制造主力军江苏高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定硫仪,量热仪,工业分析仪,马弗炉,煤炭化验设备厂家,煤质化验仪器,焦炭化验设备鹤壁大德煤质工业分析仪,氟氯测定仪 | 厂房出租-厂房规划-食品技术-厂房设计-厂房装修-建筑施工-设备供应-设备求购-龙爪豆食品行业平台 | 大型多片锯,圆木多片锯,方木多片锯,板材多片锯-祥富机械有限公司 | 高压管道冲洗清洗机_液压剪叉式升降机平台厂家-林君机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