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二年級 >

二年級數學教學教案

時間: 沐欽 二年級

二年級數學教學教案如何寫?教學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寫一份優秀教案是設計者教育思想、智慧、動機、經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二年級數學教學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數學教學教案

二年級數學教學教案(精選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分橘子”,課本第3頁

教學目標:

1、經歷分橘子的實際操作過程,初步了解余數的含義,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結合實際操作,經歷用豎試表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并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3、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和判斷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明確“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2、通過實際操作抽象出有余數除法的豎試書寫格式,理解每一步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問題引入

課件出示14個橘子,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如果每盤放4個橘子,14個可以放幾盤?(教師板書)

二、 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2、師生進行互動交流。

師:從題目中你們可以得到那些信息?

生:每盤放4個橘子,總共有14個橘子。

師:題目要求我們要怎么分?

生:每盤放4個(平均每盤放4個)

師:那題目要我們求什么?

生:14個可以放幾盤

師:根據這些信息,誰知道該怎么列式呢?

生1:從14里減去3個4等于2,所以可以放3盤;(14-4-4-4=2)

生2:根據乘法口訣:三四十二,得出結論可以放3盤,還剩2個。

生3:可以用除法運算列算式:14÷4=3(盤)……2(個) ,說明可以放三盤,還剩2個。

3、教師與學生合作擺一擺,驗證以上結論是否正確。

4、介紹用豎式解決以上問題

由具體到抽象,幫助學生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

14÷4=3(盤)……2(個)也可以用豎式計算。邊寫邊說明每一步的含義:

先寫“廠”,表示除號,把要分的14個橘子,也就是被除數寫在“廠”的里面。把每盤的橘子數4,也就是除數寫在“廠”的左邊。寫好后,按下面的步驟用豎式計算。

一試商:14除以4,商是幾,寫在哪?根據乘法口訣求商,商是3,相同數位對齊,即商與被除數14的個位對齊。

二相乘:商與除數相乘的積寫在被除數14的下面,相同數位對齊。三相減:從總數14里減去分走的12,還剩2個,14-12=2,畫上橫線對著個位寫2。

四檢查:看看余下來的數是不是比除數小,并說說豎式上的每個數字代表什么意思。

三、鞏固練習

課本第3頁的“試一試”和第4頁的“算一算”,“想一想”先由學生獨立解題,再由老師講解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課本第4頁的第3題。

二年級數學教學教案(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分橘子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使學生體會到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體會到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發現中,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重、難點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疑

1、用豎式計算。

56÷7 42÷6 32÷8 35÷5 81÷9 21÷3 16÷2 63÷9

2、談話導入課題,并板書課題。分橘子有余數的除法

二、互動解疑平均分后有時會出現余數。

1、課件顯示14個橘子畫面。

2、組織小組討論:有14個橘子,如果每盤放4個,可以放幾盤?請每個同學用代表橘子的圓片實際分一分,在小組內討論怎樣列出算式,用豎式怎樣表示。

3、全班進行交流。指名回答:投影顯示學生的圓片圖,引導學生探究豎式各數表示的意思及單位名稱的寫法,并進一步認識余數。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4÷4=3盤……2個答:可以放3盤,還剩2個。4引導學生認識豎式中:“14”表示把14個橘子拿去分,“4”表示每盤放4個,“3”表示放了3盤強調單位“盤”,“12”表示3盤共12個4×3=12。“2”表示放了3盤后還剩下2個。強調單位:“個”5說明“2”是這個豎式的余數,這2個不能再繼續往下分了,不然每盤就放得不一樣多了。6體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三、啟思導疑

1、先由學生操作用圓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豎式,獨立解答 “試一試”。

2、討論:根據剛才這道習題,你發現了什么?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3、學生獨立完成“算一算,想一想”,指名板書,全班齊練。練習完,比較每道題的余數和除數,你發現了什么?指名回答:余數要比除數小。

四、實踐應用

“練一練”第1、2、3、4題。

五、總結評價

1、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么?

2、你有哪些收獲?

除法豎式的寫法,有余數的除法,余數要比除數

二年級數學教學教案(精選篇3)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初步理解每兩個相鄰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2.借助計數器掌握三位數的數法,并且在數數中加深對“十進關系”的理解。

3.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4.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會正確地數三位數。

教學難點理解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計數器、例1中一、十、百、千掛圖、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觀察下面每組數是怎樣數的?

(1)71、72、73、74、75、76、……。

(2)49、59、69、79、89、99、……。

第(1)小題是一個一個地數,第(2)小題是十個十個地數。

2.99是幾位數?再添一個是多少?

二、揭示課題

100是幾位數?100以后的三位數該怎樣數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三位數的數法”。(板書課題:三位數的數法)

三、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1)教學“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十”。

①多媒體顯示一個“正方體”,問:這是什么?幾個小方塊?

教師貼出1個小方塊的實物圖,并板書:一

②逐個顯示小方格,讓學生一個一個地數,從1數到10(這時進行多媒體動態演示:10個小方格靠攏成為一條)。提問:多少個一是十?十里面有幾個一?

教師在小方塊的實物圖左面貼出一個木條實物圖,并在下面板書“十”。

③剛才我們是幾個幾個地數?多少個一是十?

板書: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十;

(2)教學“一十一十地數,10個十是一百”。

①提問:現在屏幕上有一個十,我們能不能一十一十地數呢?

②隨著屏幕上木條逐個出現,學生一十一十地數,當數到九十時,老師提問:幾個十了?再添1個十是幾個十?是多少?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貼出“一百”的木塊實物圖,并板書:一百。

③我們是幾個幾個地數,多少個十是一百?

板書:一十一十地數,10個十是一百;

(3)教學“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

①現在我們能不能一百一百地數呢?(板書:一百一百地數。)

②誰能一百一百地往后數?

學生數數時,屏幕上逐層出示木塊圖,當數到九百時,提問:再添一個百是幾個百?是多少?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

隨后貼出“一千”的木塊實物圖,板書:一千。

③多媒體快速重現從一百數到一千的動態畫面,強調“10個一百是一千”,并進行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

以上教學過程,貼圖形成如下板書:

(4)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理解“相鄰”的含義。

“百”和“千”是我們新認識的計數單位,它們是互相挨著的鄰居,所以我們說它們是相鄰的計數單位。(板書:相鄰)

想一想:“百”和哪個計數單位也是相鄰的?“十”和哪個計數單位相鄰?

(5)理解“十進關系”。

十里面有10個一,10個一是十,我們就說十和一是十進關系。(板書:十進關系)

一百里面有幾個十?10個十是多少?百和十是什么關系?

百和千是什么關系?為什么是十進關系?

以上過程,形成如下板書:

你能用一句話概括每相鄰計數單位之間是什么關系嗎?

(6)教師簡要小結:一、十、百、千都是計數單位,它們每兩個相鄰計數單位之間都是十進關系。今后可以根據需要,用不同的計數單位數數。

2.教學例2。

(1)初步了解計數器。

仔細觀察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百位是右起的第幾位?請你在自己的計數器上找出千位。

(2)出示例2第(1)小題。

教師在計數器上演示,邊撥珠邊數數,一百零一、一百零二、……,當數到一百零九時,提問:再撥一個珠子該怎么數?

教師邊撥珠邊說明,再加一個珠子時,個位上就有10個一,10個一是十,這時要撥去九,進上一。

當撥到一百一十九時,教師提問:接下去該怎么撥?一百一十九后面的數是多少?

學生在自己的計數器上再練習一遍,要求邊撥珠邊數數。

(3)出示例2第(2)題。

重點講清從一百九十九到二百的撥珠過程,引導學生觀察這時各個數位出現的變化。

3.學生看書,質疑問難。

四、鞏固練習

1.教材第22頁例2下面的做一做。

采取邊練邊講的形式進行,注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練習六第1題。

五、課堂小結

提問:(1)本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

(2)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六、布置作業

1.10個一是( ),10個十是( )。

10個一百是( ),10個一千是( )。

六百九十九前面一個數是( ),后面一個數是( )。

和八百相鄰的兩個數是()和()。

2.從六百七十八數到八百一十。

七、思考練習

有30個桃,最少拿出幾個后,就正好平均分給7個同學?

二年級數學教學教案(精選篇4)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所學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得到系統整理和鞏固。

(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三)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積極思維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分析數量關系和正確選擇解題方法,是復習中的重點和難點。

教具和學具

寫有練習題的翻轉小黑板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已經學習了不同數量關系的幾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這節課在同學們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一下復習。

(一)想一想,議一議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都學習了哪些不同數量關系的應用題。請同位同學互相議一議、說一說。(可給5分鐘時間)

在同學們說的基礎上,教師出示一題。如:

“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買來45袋,食堂現在有多少袋面粉?”

(二)分析解答,變換條件和問題

師說:這是剛才同學們在討論中講的一題,哪位同學能從條件入手分析這道題的數量關系,并說出解答方法?

同學們經過認真思考,大部分學生能做出正確解答。

40-16=24(袋) 24+45=69(袋)

答:現在還有69袋面粉。

接著,教師啟發學生改變題目的條件和問題,變為我們已經學過的其他數量關系的應用題,并能做出相應列式解答。學生由于有討論的基礎,又在教師不斷啟發和鼓勵下,因此很多同學能做出正確變換。

變換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第二星期吃了17袋,還剩多少袋?

答:還剩7袋。

變換2.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

列式:40-16=24(袋) 24÷8=3(袋)

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

變換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買來16袋計劃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

列式:40+16=56(袋) 56÷8=7(袋)

答:平均每天吃7袋。

變換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買來16袋,如果每天吃7袋,可以夠吃幾天?

列式:40+16=56(袋) 56÷7=8(天)

答:可以吃8天。

變換5.食堂有面粉40千克,吃了4袋,每袋裝9千克,還剩多少千克?列式:9×4=36(千克) 40-36=4(千克)

答:還剩4千克。

變換6.食堂原有面粉40袋,第一天吃了6袋,第二天吃的和第一天同樣多,還剩面粉多少袋?

……這樣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越編興趣越高,他們所學的應用題得到全面的復習。

(三)分析、比較、判斷

題目進行變換時,教師可有目的地將變換的每一道題有計劃地寫在表格里,以便于學生觀察、思考、比較。

題目變化后,教師可逐個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回答。

1.每道題目的條件和問題是什么?

2.請學習較好的學生從每個應用題的條件或問題入手或出發,試著分析解題思路。

3.每道題在解答時,先算哪一步?為什么?

4.這幾道題有什么共同特點?有什么不同?(共同特點:都是三個已知條件,一個問題;都是先算中間問題,再算最后要求的問題。不同之處是數量關系不完全相同,所以解題方法也不同)

在學生觀察、思考、比較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小結出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讀題理解題意,弄清題里的條件和問題。

(2)分析解題思路,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出正確算式,算出結果。

(4)寫出答案,再檢查一下做得有沒有錯誤。

最后教師再強調指出: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關鍵是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防止死記硬背,靈活選擇算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四)鞏固提高

1.第一組練習(要求說出解題思路,提出中間問題)

(1)有46張紙,出墻報用了14張,剩下的紙平均分4次用完,每次用幾張?

(2)學校里原來有7棵楊樹,又栽了6棵楊樹,死了3棵,現在有多少棵楊樹?

(3)食堂買白菜45千克,午飯吃了12千克,晚飯又吃了15千克,還剩多少千克?

2.第二組練習題(要求先自己小聲分析數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1)二年級一班有22個男同學,20個女同學。每7個同學一組,全班可以分成幾組?

(2)前進小學買1個足球和4個皮球一共用了42元。買1個足球用了18元,每個皮球多少元錢?

(3)修花池要用94塊磚,第一次搬來36塊,第二次搬來38塊,還要搬多少塊?(用兩種方法解答) 3.第三組練習(要求補充條件,成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1)“小熊貓”商店,共有98只氣球,________,現在有多少只氣球?

(2)手工組做了38輛紙坦克,送給幼兒園中班7輛,________,還剩幾輛?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應用題復習課,是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得到系統整理和鞏固,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因此從課堂設計上注意引導學生參與,通過回憶討論把學過的應用題一一列舉出來,再經過分析、解答、變換對已經學過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結構特點更加清楚,又通過分析、比較、判斷等教學活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數量關系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達到提高解答應用題能力的目的。

二年級數學教學教案(精選篇5)

教學目標:

1、借助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明白“先乘除后加減”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同時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體會數學表達的簡潔美。

目標解析:

創設蹺蹺板樂園的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同時在算法的比較中體會數學表達的簡潔美。在練習的設計中注意層次性,讓學生在不同層次的練習中掌握運算順序。

教學重點:

能正確理解和運用正確的運算順序進行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

理解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

課件、尺子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第48頁例2的情境圖。

(一)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從圖中獲得哪些信息?(注重學生語言表達的完整性)

提取信息:蹺蹺板樂園場地內有3個蹺蹺板,每個蹺蹺板上有4個人,場地內還有7個人。

(二)根據上面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問題預設:

1、蹺蹺板樂園里有多少人在玩蹺蹺板?

2、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三)解決以上兩個問題

1、解決“蹺蹺板樂園里有多少人在玩蹺蹺板?”

(1)學生獨立列式并計算。

(2)學生匯報、交流。

2、解決“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1)想一想: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樣列式計算?

(2)學生獨立列式并計算。可能出現以下方法。

方法一:分步計算 方法二:不含括號的綜合算式 方法三:添加小括號的綜合算式

4×3=12(人) 4×3+7 7+(4×3)

12+7=19(人) =12+7 =7+12

=19(人) =19(人)

3、指解法不同的學生進行板演,并讓他們分別說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設計意圖:例2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不僅數量關系簡單,而且有情景圖作為直觀支撐,學生還有過學習乘加的經驗,給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和處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這個素材是極好的學習資源,教學時應充分運用。同時,有這個直觀媒介,學生大多能依據主題圖比較清楚地闡述自己解決的思路,為后面探究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做好了鋪墊。】

二、合作交流、初步探究

(一)交流比較、理解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引導學生發現:無論哪種方法,都要先求玩蹺蹺板的人數。

(二)優化算法、體會數學表達的簡潔美

1、呈現算式:7+(4×3)和7+4×3。

2、引導學生比較。

(1)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討論交流:加上小括號是什么意思?不加小括號行嗎?讓學生明確在這里小括號可以不要,這樣就更簡潔些。

3、學生獨立脫式計算7+4×3,指定學生板演,教師巡視,關注脫式書寫規范的指導。

4、師生歸納總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設計意圖:此環節依據學生提供的不同解題方法,引導他們圍繞每種方法都是先算什么以及在比較中優化算法,展開充分的交流。讓學生結合生活情境,并經歷探究的過程,更好

地理解規定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必要性。同時在比較中體會小括號的作用,體會數學表達的簡潔美。】

三、運用規定,進行計算

課件出示:7+12÷3 43-24÷6 18÷3+67 54÷9-3

1、讓學生獨立解決,同時指定學生板演,教師巡視指導,要求書寫規范。

2、全班交流,并根據學情進行歸納指導。

【設計意圖: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表述較長,且二年級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時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在這里分兩步(乘和加、減混合,除和加、減混合)分別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

四、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一)計算(課件出示教材第48頁“做一做”)

教師引導學生讀題,明確先算什么,加深對沒有括號的含有兩級運算的算式中“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的鞏固。

(二)接力賽(課件出示教材第50頁第4題)

以小組接力的形式完成,每小組派6名學生上臺板演,一人做一題,一人做完下一位才能接著做下一題。最后以正確率、書寫規范和速度等方面對學生加以評價。

(三)比大小(課件出示教材第50頁第5題)

先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算出綜合算式的得數,再標記在算式的下面,最后進行比較。教師巡視,關注學生解題的習慣。

(四)改錯(下面的計算對嗎?如果不對,把它改正過來。)

8×3+4 12-3×4 4+4÷4

=24+4 =9×4 =8÷4

=28 =36 =2

( ) ( ) ( )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指定學生說說錯誤的理由,加深學生對運算順序的理解。

(五)列綜合算式(課件出示教材第51頁第6題)

教師利用課件進行動態展示,幫助學生理清運算順序,加強對列綜合算式的指導。

【設計意圖:每個練習題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且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這樣能化解難點。同時讓學生在掌握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形成靈活運用的能力。單純的計算練習形式難免會使學生產生枯燥、疲倦和懈怠,所以適當采取競技的形式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

五、課堂小結、暢談收獲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運算順序和昨天學習的有什么不同?你還有什么不懂之處?你知道在什么情況下該用今天學的運算順序?

【設計意圖:提綱挈領的小結,不僅引導學生掌握運算順序,還要學會根據情況正確選擇。】

二年級數學教學教案(精選篇6)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掌握脫式計算的寫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二)正確進行脫式計算,并提高計算能力。

(三)培養學生認真負責、書寫規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會脫式、分步寫出每次計算結果,并能正確計算。

難點: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7-2= 7+8= 7×9= 54÷6=

3×6= 6÷3= 9×7= 6×5=

48+16= 54÷9= 47-18= 21÷7=

60-18= 7×8= 5×4= 8×6=

2.先觀察下面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再說說它們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最后算出結果

24+8-6 3×6÷9 47-10+5 28÷7×6

學生算出結果后,師生共同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學習新課

1.教師談話

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上面同學們口算的四個兩步混合式題,也可以寫出每次運算結果,怎樣進行書寫呢?請同學們共同研究一道題。

2.出示例1 47-12+5

為了使學生理解掌握脫式計算的步驟,教師可逐題提出以下幾個問題,讓學生觀察并思考。

(1)這道題都含有哪些運算符號?

(2)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3)第一步計算得多少?寫在哪兒?第二步計算得多少?寫在哪兒?

這樣使學生逐步理解掌握,在教師指導下師生共同完成脫式過程。

例1 47-12+5

=35+5

=40

3.教師出示:48+16-37 54÷9×7

讓學生嘗試性地做一做,以模仿例1的書寫格式,使學生初步學會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并請兩個學生到黑板板演:

學生甲 48+16-37

=64-37 64是哪一步計算結果?

=27

學生乙 54÷9×7

=6×7 "7"照寫下來,為什么?

=42

學生完成后,教師可提問旁注,強調兩道題的書寫步驟,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討論上述三道題計算時的書寫格式。

通過觀察討論使學生清楚:

(1)每道題第一步計算結果,都要寫在第一行的下面。

(2)還沒有參加計算的數要照抄下來。

(3)在算式下面第二行要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

(4)左邊的等號上下要對齊。

4.教師出示例2 6×3+50 50-6×3

然后請同學們觀察后回答:"這兩個式題各含有什么運算符號?和前面學習的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后,教師可設問:"這樣的混合式題應該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呢?"

學生思考片刻后,教師指出,像這樣的題,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減法。接著師生共同完成例題的計算過程。

例2 6×3+50 50-6×3

=18+50 =50-18

=68 =32

請較好學生說出"6×3+50"先算6和3的積,再加上50,算出它們的和。"50-6×3"先算6和3的積,再從50里面減去。以滲透四則式題按運算順序的讀法。

為了鞏固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教師可再強調指出50沒有參加計算,在原算式下面先照抄下來,再寫出要減去的6和3相乘的結果。

為了鞏固例2的計算步驟,可出"19+5×3"和"7×8-29"兩道同類題,讓全班學生做一做。

5.教師出示例3"54÷6-7,7+54÷6"含有除法和加、減法的兩步式題。學生看清題目后,教師可指出:"像這樣的兩步混合式題有除法和加、減法,而沒有括號,要先算除法。"

然后請同學們試著自己完成。并請兩名學生板演。

學生甲 54÷6-7 學生乙 7+54÷6

=9-7 =7+9

=2 =16

學生完成后,可讓同座位同學互相說一說,每道題是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學習了三道例題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本節課學習的兩步混合式題的特點,小結出運算順序和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及注意的問題,并有重點地板書在黑板上。

(三)鞏固反饋

1.根據下面算式,正確填上( )里的數

2.找出下面各題中的錯誤

3.脫式計算下面各題

(1)58-4×8 (2)4×8+15

(3)45÷5-8 (4)8+45÷5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著重教學含有兩級運算而沒有括號,乘除在后,但需要先算的兩步式題。這是教學中的難點,因為學生較長時間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進行計算,開始做這樣的題容易受原來思維定勢的影響,因此在課堂設計上要注意突出這一難點。在三個例題安排的基礎上,每個例題教學后,又安排了"試一試"的題目,以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使學生正確掌握運算順序,提高計算能力。

板書設計

二年級數學教學教案(精選篇7)

教學內容:

教材第61、62頁的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教學提示: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對混合運算已有初步的認識,在學習用小括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困難不是很大。關鍵是讓學生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掌握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2、過程與方法:通過“購物”的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小括號的作用,掌握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能按運算順序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計算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口算,說說運算的順序。

課件出示課堂活動:64÷8+32 80-5×9

說說這兩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兩級的混合運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2.小明是個粗心的孩子,他在計算15-6×2時,得到的結果是18,你知道他在計算時犯了什么錯誤?

讓學生討論,指名回答:運算順序是錯的,他先算減法,再算乘法。

追問:對于15-6×2,如果要先算減法,有辦法?(添上小括號)

3.揭題: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

設計意圖:通過對舊知識的復習尋找新知識的生長點,提出問題,引出本課內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題:說說圖上所能看到的數學信息?

生:阿姨買了一件成人衣服和3件同樣的兒童衣服一共用了207元,成人衣服一件120元。一件兒童衣服多少錢?

師:先列分步算式,再列綜合算式。

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購物的情景,讓學生收集信息,提出問題,為學習新知打下基礎。

2、學生嘗試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3、全班交流。

(1)指名說分布算式,教師板書

207-120=87(元)

87÷3=29(元)

(2)師:每步算式求出的是什么?這道題先進行什么計算,再進行什么計算?

生:第一步求出的是3件兒童衣服的錢,第二步求的是1件兒童衣服的錢。

生:先算減法,再算除法。

(3)讓學生匯報自己列出的綜合算式,教師板書

207-120÷3 (207—120)÷3

師問:要求一件兒童衣服多少錢,必須先求什么?(小組討論)

生:必須先求3件兒童衣服的錢。

師:207—120÷3 這樣列式能先算出3件兒童衣服的錢嗎?要求3件兒童衣服的錢應先算哪一步?

生:不對。

師:怎樣才能先算207—120?這里要先算減法,列綜合算式時必須在減法這部分添上小括號,因為數學上有個規定:算式中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的。

所以(207—120)÷3是對的。

師:這個括號起著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

4、完成試一試教材61頁。學生獨立計算,指定兩人板演。

提問:這兩道算式里都有括號,都要先算哪一步?

小結:在一個算式里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的。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探索新知,發現矛盾,通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形式解決矛盾從而得出正確結論。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鞏固練習

1、說說運算順序。(80-25)×8

2、第62頁課堂活動2題。

3、計算:(34+22)÷7 25×(34-26)

四、達標反饋

1、比一比,看誰算的對。

35÷(21-14) (51-43)×7

2、找朋友,連一連。

3、一袋開心果有60顆,要想分給7個人,每人分9顆,還差多少顆?

五、課堂小結

師:說一說,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生:先算小括號里的,再算小括號外的。

師:要是沒有小括號呢?

生:先算乘除后算加減。

師:計算時要先理清順序,再仔細計算。

六、布置作業

1、把下面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

51-43=8 8×7=56

2、第62頁練習十五1—3題。

3、三年級有男生27人,女生21人,如果每排坐8人能坐幾排?

板書設計:

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分步:207-120=87(元)

87÷3=29(元)

綜合算式:(207-120)÷3………………必須加小括號

=87÷3

=29(元)

答:一件兒童衣服29元。

(算式里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3594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不锈钢散热器,冷却翅片管散热器厂家-无锡市烨晟化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双段式高压鼓风机-雕刻机用真空泵-绍兴天晨机械有限公司 | 脱硫搅拌器厂家-淄博友胜不锈钢搅拌器厂家 | 医学动画公司-制作3d医学动画视频-医疗医学演示动画制作-医学三维动画制作公司 | 环比机械 | 济南轻型钢结构/济南铁艺护栏/济南铁艺大门-济南燕翔铁艺制品有限公司 | 物和码官网,物和码,免费一物一码数字化营销SaaS平台 | 油液红外光谱仪-油液监测系统-燃油嗅探仪-上海冉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宝鸡市人民医院| 河北中仪伟创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沥青,土工,水泥,混凝土等试验仪器的厂家,咨询电话:13373070969 | 西安标准厂房_陕西工业厂房_西咸新区独栋厂房_长信科技产业园官方网站 | 桥架-槽式电缆桥架-镀锌桥架-托盘式桥架 - 上海亮族电缆桥架制造有限公司 | 济南ISO9000认证咨询代理公司,ISO9001认证,CMA实验室认证,ISO/TS16949认证,服务体系认证,资产管理体系认证,SC食品生产许可证- 济南创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郑州电线电缆厂家-防火|低压|低烟无卤电缆-河南明星电缆 | 邢台人才网_邢台招聘网_邢台123招聘【智达人才网】 | 波纹补偿器_不锈钢波纹补偿器_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并离网逆变器_高频UPS电源定制_户用储能光伏逆变器厂家-深圳市索克新能源 | 计算机毕业设计源码网| 施工围挡-施工PVC围挡-工程围挡-深圳市旭东钢构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高低温老化试验机-步入式/低温恒温恒湿试验机-百科 | 电销卡_稳定企业大语音卡-归属地可选-世纪通信 | 防伪溯源|防窜货|微信二维码营销|兆信_行业内领先的防伪防窜货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 | 压砖机、液压制砖机、静压砖机、环保砖机生产厂家—杜甫机械 | 智成电子深圳tdk一级代理-提供TDK电容电感贴片蜂鸣器磁芯lambda电源代理经销,TDK代理商有哪些TDK一级代理商排名查询。-深圳tdk一级代理 | 澳威全屋定制官网|极简衣柜十大品牌|衣柜加盟代理|全屋定制招商 百度爱采购运营研究社社群-店铺托管-爱采购代运营-良言多米网络公司 | 10吨无线拉力计-2吨拉力计价格-上海佳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耐磨焊丝,堆焊焊丝,耐磨药芯焊丝,碳化钨焊丝-北京耐默公司 | 环氧树脂地坪_防静电地坪漆_环氧地坪漆涂料厂家-地壹涂料地坪漆 环球电气之家-中国专业电气电子产品行业服务网站! | 红立方品牌应急包/急救包加盟,小成本好项目代理_应急/消防/户外用品加盟_应急好项目加盟_新奇特项目招商 - 中红方宁(北京) 供应链有限公司 | 工控机,嵌入式主板,工业主板,arm主板,图像采集卡,poe网卡,朗锐智科 | 一路商机网-品牌招商加盟优选平台-加盟店排行榜平台 | MTK核心板|MTK开发板|MTK模块|4G核心板|4G模块|5G核心板|5G模块|安卓核心板|安卓模块|高通核心板-深圳市新移科技有限公司 | 运动木地板厂家,篮球场木地板品牌,体育场馆木地板安装 - 欧氏运动地板 | 全温度恒温培养摇床-大容量-立式-远红外二氧化碳培养箱|南荣百科 | elisa试剂盒价格-酶联免疫试剂盒-猪elisa试剂盒-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PC阳光板-PC耐力板-阳光板雨棚-耐力板雨棚,厂家定制[优尼科板材] | 深圳诚暄fpc首页-柔性线路板,fpc柔性线路板打样生产厂家 | 定量包装机,颗粒定量包装机,粉剂定量包装机,背封颗粒包装机,定量灌装机-上海铸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包装设计_标志设计公司_包装设计公司-北京思逸品牌设计 | 平面钻,法兰钻,三维钻-山东兴田阳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微妙网,专业的动画师、特效师、CG模型设计师网站! - wmiao.com 超声波电磁流量计-液位计-孔板流量计-料位计-江苏信仪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游动电流仪-流通式浊度分析仪-杰普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