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二年級 >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

時間: 新華 二年級

好的教案應該有合理的板書設計,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展示知識結構,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寫好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不是那么簡單,下面給大家分享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供大家參考。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認識東、南、西、北的基礎上認識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并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2、讓學生在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今天的課堂上,全班同學一共分成了幾個小組?大家都清楚自己小組的編號嗎?互相說說,自己分別在第幾小組?

教室里學生的座位排列如下圖,每組都有醒目的標記。

講臺

第一組第四組第六組

第二組第五組第七組

第三組第八組

一、引入

通過對四面八方這個成語中四面的討論,引導學生明確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并在教室的四個墻面分別貼出東、南、西、北四個字。

出示例1圖,其中超市、體育場、人民橋和公園圖片暫不出現。要求學生說出怎樣在地圖或者平面圖上表示這四個方向,然后要求說出學校的東、南、西、北面各有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說對四面八方這個成語中八方的理解,引入新課。(板書:認識方向)

二、展開

1、提出問題,小組討論。

(1)提問:在學校的這一面有一個超市,你知道超市在學校的哪一面嗎?小組討論一下,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討論匯報。

(2)指出:通常,我們把東面和北面的中間稱做東北,超市在學校的東北面。

(3)提問:這里有一個公園,這里是體育場,這里還有一座人民橋,它們又分別在學校的哪一面呢?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匯報。

2、歸納小結。

上學期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我們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能很快記住圖上的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那么怎樣才能很快記住今天學習的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這四個方向呢?請大家在小組里討論一下,說說你想怎樣記。

學生匯報記憶方法。

三、解決問題

1、指導完成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中指南針的圖)

提出要求:這是一個指南針,紅色箭頭指向北面。你能把指南針上的八個方向填寫完整嗎?先想一想怎樣填得快,再在書上填一填。

學生在書上填完之后匯報結果。

2、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圖)

(1)談話:小動物在體育場參加運動會后要回家了,你能幫助它們找到各自的家嗎?

(2)播放題中四個小動物所說的話,并在圖中呈現相應的文字。

讓學生根據要求在書上連線。

(3)出示正確答案,反饋、訂正。

3、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一些成熟水果的實景照片)

說明:青山鄉是一個美麗的水果之鄉,在水庫周圍一共種植了8種水果。

(出示水庫及8種水果的圖片,水庫在中間已貼好,8種水果依次排列在一邊)

提出要求:水果先后成熟了,有許多游客來游覽水果之鄉。你愿意為來游覽的游客制作一張水果種植的示意圖嗎?每個小組同學合作完成。小組在活動時,首先要聽清楚老師講的是什么水果,并找到應該擺放的位置,然后把圖片貼上去。

說明:桃園在水庫的北面,葡萄園在水庫的東面,梨園在水庫的東北面;水庫的`西南面是蘋果園,水庫的西北面是西瓜園,水庫的西面是山楂園;橘子園在水庫的南面,櫻桃園在水庫的東南面。

根據教師提供的信息,學生制作平面圖。完成后進行展示。

四、應用

1、游戲。

(1)提出要求:我們已經能夠在平面圖上認識八個方向了,那么在現實生活中這八個方向你們也能認識嗎?誰來說一說,教室的西北面在哪里?

(2)示范:伸出右手指向北面,伸出左手指向西面,兩手同時向中間拍一下,這時手就指向西北面。

要求學生用這樣的方法,找到西南、東南和東北這三個方向。

(3)請第五組的同學站起來。每一組的同學自己看一看,你們組在第五組的哪一面?第五組的同學也看一看,其他各組在你們組的哪一面?

學生討論匯報。

啟發思考:都是和第五組比,為什么每個組說的都不一樣呢?

拓展:第一組在第五組的西北面,第五組在第一組的哪一面?第六組在第五組的東北面,第五組在第六組的哪一面?

自由活動:在小組里說說你們組和其他組的位置,看看黑板上貼的方向,想想說對了沒有。

2、制作方向板。

談話:找到了一個方向,怎樣才能很快找到另外的七個方向呢?我們可以自己來制作一個方向板。

教師提示制作方向板的基本方法。學生制作方向板,并寫出八個方向。

使用方向板:把方向板中的北對著北面,指一指,東北在哪里?東南呢?西北和西南呢?(教師說,讓學生指方向)

3、小結。

提問:誰來說說今天學到了哪些知識?在平面圖上怎樣記住這八個方向?在實際生活中怎樣辨認這八個方向?

布置課外活動:現在我們許多住房都有朝南的陽臺和朝南的窗戶。回家在你的房間里先找到北面,再用方向板看看其他幾個方向各有什么。也可以在你家的客廳里先找到北面,再用方向板看看其他幾個方向各有什么。明天來說給同學聽一聽。

4、跳棋游戲。

說明:甲乙雙方各派一名代表,甲方代表提出跳法,乙方代表在方格中移動棋子,玩一次后,甲乙雙方交換角色。組長做裁判,每次移動符合要求的得1分。

學生自由活動。

五、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這一堂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這四個方向,對四面八方里的八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我們在電視里、報紙上經常看到、聽到開發大西北。今天回去后,找一張中國地圖,看看我國西北有哪些省,再看看我國的東北有哪些省。找一找南京大約在上海的哪一個方向,上海大約在北京的哪一個方向。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2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小明利用五一假期,查找了一些有關小動物壽命的數據,并制作成了下面這張統計表。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出示動物壽命統計表:

小貓老鼠大象烏龜

壽命/年6251152提問:看了這張統計表,你發現了什么?(烏龜的壽命最長,老鼠的壽命最短。)

談話:借助統計,我們常常能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和規律。今天我們繼續研究統計。(板書:統計)

【說明:利用動物壽命統計表這一學生感興趣的材料,復習相關舊知,導入新課,自然貼切,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1.呈現套圈情境。

多媒體演示“套圈比賽”的場景。

談話:三年級第一小組的男、女生在進行套圈比賽,每人套15個圈,這兩張統計圖分別表示男生和女生套中的個數。

2.引入平均數。

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績統計圖。

①提問:從統計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結合學生的想法,相機進行引導。

想法一:男生有4人,女生有5人。(為比較總數預設)

想法二:男生每人套中的&39;個數,誰來介紹女生沒人套中的個數。

②男生套得準一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一些?你有什么方法?

和你的同桌說說自己的想法。

想法一:女生套得準一些,因為套中的最多的是吳燕。

追問:那套中的個數最少是男生還是女生,所以套中最多的是女生,套中最少的也是女生。用一個人的成績代表整個隊的成績,這樣合適嗎?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想法二:先要求出每個隊一共套中了多少個,再比較哪一隊套得多(比總數)。

③追問:這種想法的可取之處是已經注意到從整體的方面去比較,但是他們兩隊人數不相等,這樣比公平嗎?因為參與套圈的人數不相等,比較總數,是不公平的。

可以怎么辦呢?

想法三:分別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哪個隊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多,哪個隊就套得準。(比平均數)。

追問:這樣比公平嗎?(公平)我們就用這種方法試一試。

【說明:富有啟發性的“追問”,旨在引導學生認識到用原有認知結構中數據處理的方式,如比最多、比總數等解決這一問題并不合適,從而引出平均數,并在這一過程中初步感受平均數能表示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

4.理解平均數。

④操作:你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個圈嗎?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統計圖,先在小組里討論怎樣找出每個隊的平均成績,再試一試。看哪些小組想的辦法又多又好。

學生可能出現兩種方法:一是移多補少;二是先求和再求平均數。

⑤引入:男生中誰套中得最多?誰套中得最少?根據這個信息,你有什么好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個圈?

可以把張明套中的一個移給李小剛,另一個移給陳曉燕。——移多補少

反饋時,學生邊講解移多補少的過程,教師利用課件動態演示。

⑥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引導列式:6+9+7+6=28(個)⑦28表示什么?

28÷4=7(個)⑧7表示什么意思?(圖中的紅色線條就表示了男生套中的平均數)

⑨你能看出,7比誰套中的個數多?比誰套中的個數少?

小結:平均數比最大的數小,比最小的數大

【說明:將學生對平均數的探求發端于操作,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有關平均數的多種求法。】

⑩提問:根據你的發現,誰能猜一猜女生隊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一定在什么范圍之內?(在5~9之間)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驗證?

⑾談話: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個圈呢?你是怎樣知道的?請你獨立完成在書上。10+4+7+5+4=30(個)

30÷5=6(個)

⑿說說為什么要除以5而不除以4?(女生有5人,要用5人的總數平均分成5份)

⒀現在求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6個圈,是不是女生每人都套中6個呢?為什么?

仔細觀察女生套圈成績統計圖,得出結論:平均數代表的是一個整體水平。

提問:現在你能判斷男生套得準還是女生套得準嗎?

⒁在解決男生、女生平均套中多少個圈這兩個問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⑴求平均數的方法,得出數量關系。(板書:總數÷份數=平均數)

⑵平均數比最大的數小,比最小的數大大。

⑶平均數都是代表了一個整體的水平。

不同:總數不同,人數不同,平均數也不同。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3

《數學課程規范》指出:同學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實際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同學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數學活動必需建立在同學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依據新課標提出的兩個基本理念,在教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

一、用活教材,誘發學習的動機

教材出現給我們是一個靜態的知識,它所創設的情境有些離本地同學的生活實際較遠。在備課時,教師要吃透教材的編寫意圖,發明性地使用教材,創設同學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問題情境。找準“知識的最近生長區”,誘發同學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本節課中,我先讓同學交流平時購物中的一些發現,同學學會了認識商品的質量標注,從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識是真實的、親切的,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為同學學數學建立了充分的信心。

二、為同學提供“做數學”的機會

保守的教學中,知識形成的過程是由教師講的。教師的講授代替了同學的操作與思維,同學無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本節課中,我充沛地給同學提供了“做數學”的機會,讓同學積極、主動地去建構知識。同學通過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的活動,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然后又充沛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舉了生活中許多大約重1克的物品。同學通過大量的操作:稱一稱2分硬幣、數學書、1千克重的食鹽、書包等,對克與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同學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輕”、“1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用彈簧稱稱物品、估測物品、認識物品的質量,這些生活中的數學不是由教師教的,而是小朋友們自身體驗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拓寬同學體驗的自由空間

同學們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假如僅僅停留在“1個2分硬幣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同學學習的潛能,調動多種感官積極參與,拓寬同學的體驗空間。

在本節課中,同學稱了2分硬幣,又稱了數學書、文具盒等缺乏1千克重的物品,接著又分小組稱了稱超越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組活動中,同學們分工合作,有的同學換物品,有的同學看指針,活生生的一幅“購物局面”得到了再現。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識的過程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同學們體會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體積大,有的體積小,從而拓寬了同學體驗的空間。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認計數器數正方體等操作活動,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并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擺一擺”“數一數”等活動,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展學生數感。

4、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體驗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

2、學生在自主探索中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并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教學情景,使學生對一千有具體感受。

4、讓學生理解并熟記千以內數位順序。

教學難點 :

1、學生自主探索認識“一千”

2、理解千以內的數位順序。

教學教具:

多媒體課件,計數器,正方體

教學準備:

安排學生提前調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數。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課件)

師:我們身邊有很多比100大的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生活中的大數(板書課題)請把你找到的大數和你的同桌說一說。誰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大數。生自由發言。

二、認一認

1、師撥數,學生認。例如:120、345、756、892、990、995、等等。

2、指名到前面撥,下面學生認。

3、同桌之間一人撥數,一人認讀。

4、請幾組同學到臺前展示。

三、探索新知

1、(出示計數器9)師:請同學們看一下,這個數怎么讀,再添一個珠子是多少?

生:是10。師:也就是我們學過的10個一是10,或1個十是10(板書)。

師撥99,這個數是多少?再添一個珠子是多少?

生:100。師:你能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說出100怎么表示嗎。

生:100個一是100,也可以是10個十是100(板書)

師指名展示。(學生邊講解邊展示)再添一個珠子個位就滿十了要向十位進一,十位上的9加進位的一又滿十了,再向百位進一。所以是100。

師:999這個數怎么讀,再添一個數是多少?同桌或小組同學之間撥一撥,說一說。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撥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今天我們認識了“千”請同學們看一下計數器,千位數是一個四位數,從右邊數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板書)相鄰數位之間的關系是十進制。

(二)出示課件大正方體圖

1、你能估一估這個大正方體中有多少個這樣的小正方體嗎?

2、我們一起來數一數。討論數的方法。(如果學具不夠,可以借助附頁二中的圖片擺一擺)

3、按照一定的順序數一個大正方體中有多少小正方體。

總結方法:一個一個地數,數10個是1條。一條一條地數,數10條是一片,一片有100個。一片一片地數,數10片有10個100,10個100加起來是1000。也就是說10個百是一千。(板書)

四、數一數

(一)同桌互相數一數,從887數到1000。方法不限。

師:如果一百一百地數,下一數是什么?生:987。(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借助計數器)

(二)游戲開火車數數

1、師說一個數,一個一個地數每個同學數一個。一直數到一千。

2、從750開始,5個5個地數,數到一千。

3、從500開始,10個10個地數,數到一千。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千,并且有了初步的認識,請同學們回去以后在生活中找一找一千可以表示哪些物體?多大是一千?我們下節課將繼續學習。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大數

數一數(一)

10個 一是十

10個 十是一百

10個一百是一千

1 0 0 0

千 百 十 個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5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是在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主要教學100以內的基本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這些口算是進一步學習多位數的基礎,一定要加以重視。結合口算,教材還安排了用數學的(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的問題)內容。

二、教學目標

1、會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標準》P13

2、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答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教材說明

與義務教材相比,本單元在教學內容上做了一定的調整,調整了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編排。

●義務教材(加、減法穿插編排):不進位加――不退位減――進位加-退位減

●實驗教材(加、減法分開編排):不進位加――進位加――不退位減-退位減

本單元分三小節編排。

四、編排特點

本單元在編排上繼續了前面數與計算中的一些特點,同時還繼承了義務教材的一些好的做法。有下面一些特點:

1、創設情境,提出計算問題。P57、P61、P67

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樣,計算問題都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引入,使學生感受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有聯系的計算對照編排。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關系,同時突出算法上的相同點。

●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相同單位的數相加減,幫助學生建立數位概念,減少計算錯誤。

3、結合操作,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都通過讓學生擺小棒、交流算法明確所學計算的聯系和區別,以此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4、結合計算培養學生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一單元的解決問題主要是解決兩數相差多少的問題: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問題。(P72)

這類問題在生活中比較普遍,數量關系比較特殊,教材專門安排例題進行教學。教材從同一題材引出例3、例4,分別解決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問題。

●對于這類問題義務教材在分析時,給出了條理比較清楚的分析思路(舉黑兔、白兔的例子)。這樣做不是不正確,但一寫在教材里,容易讓人誤會,一些老師以為這樣的思路,一定要讓學生條理清晰、完整地敘述出來,結果搞得老師、學生苦不堪言。

●現在我們教材不出那樣的分析思路,只給出一一對應的直觀圖,讓學生觀察,探索解答方法。教材呈現了兩種方法:一種是直觀觀察得出;一種是直接列算式計算。

●目前以這個問題還存在不同意見,我們暫時編成這樣,希望老師們能共同探討這個問題,提出更好的建議。

五、教學建議

這一單元的口算只要求學生會進行計算,不作速度上的要求。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6

一、班級情況分析

二年級共有學生27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2人,其中,優生占60%,中等生占20%,差生占20%。這些學生活潑好動,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教育,他們懂得了怎樣團結同學,尊重老師,熱愛勞動和自覺遵守課堂紀律。本學期要針對優生、中等生和困難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優等生的優勢,使他們更上一層樓。同時做好困難生的輔導轉化工作,使他們盡快成為優等生,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觀察物體

1、使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第二單元加減混合運算

1、使學生掌握在算式里有加(減)法的運算順序。

2、加強訓練,使學生牢固記住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及其他數學知識。

第三單元表內乘法(一)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

2、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口訣是怎么得來的。熟記1-5的乘法口訣。

3、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乘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四單元角的認識

1、結合生活情景幾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用尺畫角。

2、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銳角、鈍角,并能辨別各種角。

第五單元表內除法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和除法的關系。

2、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各部分名稱,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和除法之間的關系。

3、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六單元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并能按照要求分類整理。

2、通過對學生的身邊有趣的事例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第七單元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二)

1、經理編制6-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6-9乘法口訣的來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書籍6-9的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計算。

3、會用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學生進一步進解除法意義,熟練計算除法算式。

2、進一步正確讀、寫萬以內數。

3、熟練計算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及估算。

4、能用所學生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除法意義與計算:

1、出示書上主題圖:你看到了什么?

2、怎樣計算?

3、為什么用除法?說說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計算?

4、學生列式計算。

5、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6、師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學生開火車進行口算。

二、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

1、師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讓學生讀數。

2、說說萬以內數的怎樣的?

3、師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數,讓學生說一說萬以內數的寫法是怎樣的?

4、師出示書上第120第5題,說說哪一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5、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三、復習萬以內數的加、減法。

1、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第6、7題。

2、交流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四、復習估算:

1、學生獨立完成書第三者121頁第8題,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

2、小結:只要作出正確的判斷,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

五、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體會除法與乘法之間的關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通過“算一算”、“想一想”、“試一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計算的準確性,提高運算速度。

3、通過學生在游戲和活動中思維的碰撞,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尋求簡便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乘除法之間的聯系,用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方法:談話法,動手操作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手段:主題圖,小棒若干,乘法口訣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小朋友,小熊開了一家商店,想去看看嗎?

出示主題圖片。

師: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熊的商店里有很多東西,每一樣東西都標明了價格。

師:兩人一組,互相說一說有些什么東西,每一樣東西的價錢是多少。

學生小組活動。

二、問題探究

1、師:你能根據每種東西的價格,提出用乘法計算的額數學問題嗎?

生:買3個布娃娃需要多少錢?

生:每個皮球3元,5個皮球多少錢?

……

師:(出示問題1)買4輛坦克需要 元。

生:需要20元。

師:你是怎樣算的呢?為什么?

組織學生匯報。

生:用乘法計算,5×4=20(元)。

教師板書: 5 × 4 = 20 (元)。

2、師:老師有20元錢,可以買幾輛坦克?

出示問題2:20元可以買 輛坦克。

師:你能幫幫老師嗎?動腦筋想一想。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

生:每輛坦克5元,20元可以買4輛坦克。

師:你是怎樣算出可以買4輛坦克的呢?

生:我是從第一個問題知道的。買4輛坦克需要20元,20元就可以買4輛坦克。

生:我是用除法計算的,20÷5=4,所以可以買4輛坦克。

教師板書: 20 ÷ 5 = 4 (輛)

3、觀察并比較這兩個算式,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

師:觀察上面這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生:這些算式中的數字相同,位置不一樣。

生:上面一個是乘法算式,下面一個是除法算式。

生:我覺得就像加法和減法一樣,可以想加算減,也可以想乘算除。

……

教師加以肯定鼓勵,并歸納。

師:乘除法之間是一種互逆的關系,計算除法我們可以利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三、體驗感悟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9

  課題

  小數乘法的意義

  內容

  P38--39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3.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

 重點

  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難點

  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關鍵

  結合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幫助理解

教學準備

  教師

  小黑板

  學生

  練習本

環節時間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復案

1分

15分

17分

2分

5分

  一、融入情境

二、探究概念

三、鞏固概念

1.買3支鉛筆需要多少錢?

2.買2把尺子需要多少錢?

3.計算4×0.3

4.涂一涂,填一填

0.01×10=

0.01×50=

0.01×100=

5.一支鉛筆0.2元,效力買了6支送給妹妹,她一共花了多少遠?

四、概括總結

五、檢測

0.5×3

6×0.02

0.03×1000

同學們,你們有過到商店買東西的經歷嗎?今天老師帶大家來到商店的一角,看看那里賣些什么?

1.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

2.學生觀察并匯報

3.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4.你能試著列出算式嗎?

5.探究0.2×4=?

(1)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研究一下。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全班交流。

①0.2×4

②0.2+0.2+0.2+0.2

③0.2元=2角

2×4=8(角)=0.8(元)

④畫圖的方法

6.引導提問

問:這幾種解決問題的算式,是不是都表示球4個0.2是多少?

7.那么,0.2×4的積是多少?

8.你能利用方格紙表示出剛才的計算過程嗎?

1.學生試做。

2.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

4.提醒算得數時,可把乘法轉化成連加法或畫圖。

1.學生獨立完成。

2.與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1.讓學生說一說每個乘法算式即每幅圖表示的意思。

2.學生獨立涂一涂,得出結果。

3.同學之間交流。

結合練習中的第5題說說小數乘法的意義。

  “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錢?” 如果學生沒有提出,教師可以直接提出。

通過四種方法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學生在自己的方格紙上涂色。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小數乘法的意義。

想一想:0.01×1000=?

  板書設計

小數乘法的意義

①0.2×4

②0.2+0.2+0.2+0.2

③0.2元=2角

2×4=8(角)=0.8(元)

④畫圖的方法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的活動體驗1dm和1mm的長度,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和動手能力;

2、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間的關系;

3、通過估、量的活動,發展估測能力。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認識分米

(一)估一估,量一量

1、今天學習一個新的單元測量。圖上這支鉛筆,你有什么辦法,說說這支鉛筆有多長?

2、你估計它有多長呢?把你估計的填在表格里。你怎么估計的?

3、量量看吧,把你量的結果也填在表格里。

4、量得鉛筆有多長呢?

5、10厘米還有個名稱是什么?

對!10厘米就是1分米。也可以反過來說,1分米等于10厘米。用字母表示就是:1dm=10cm

(二)找一找

1、在尺子上找找10厘米,用手比劃一下,看看有多長?這么長就是1分米。

2、在尺子上找其它的1分米。

3、畫一條一分米長的線段。

4、量量看你的手掌,大約有多長呢?

5、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有1分米?

(三)想一想

1、1米里面有多少個1分米呢?說想法,在尺子上數一數。

2、分米對我們生活有什么幫助呢?

3、當量比較長的物體時,我們就可以用分米做單位來測量了。

4、估計一下,數學課本大約有多少分米呢?

5、量量看吧

活動二:認識毫米

我們認識了1分米的.長度和用字母表示,知道分米與厘米和米的關系。現在來看第二支鉛筆,自學第二支鉛筆這一部分的內容,然后告訴大家你知道些什么?(字母表示、長度、與厘米的關系等)教師梳理:

1、毫米的作用。

2、1毫米有多長?用手比劃一下,你有什么感覺?;拿出你的一分硬幣,你發現什么了?象這樣的長度就大約有1毫米。

3、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有1毫米。

4、估計數學課本的厚度有多少毫米呢?量量看。

5、畫一條長二十毫米的線段。

6、1厘米里面有多少個毫米呢?1分米里呢?1米呢?(小組里討論一下)

7、到現在為止,一共學習了哪幾個長度單位?你知道它們的區別嗎?

活動三:練一練(第一題),小組互助。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8個方向,告訴一個方向,能準確辨別其他7個方向

2、運用所學的長度單位對不同物體進行描述和測量。

能力目標:在復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判斷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重、難點

1、長度單位的換算。

2、8個方位辨別

三、教學過程

(一)長度單位

說說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1米=()分米=()厘米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1千米=()米

(二)方向與位置

獨立完成數學書94頁第1題

是辨認方向的練習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先小組說說,再全班交流。

(三)長度單位練習填空。

1、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

2、尺子上1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用()表示,每1大格的長度是1()。

3、10厘米就是()分米,分米用()表示。

4、1000米就是1(),千米又叫公里,用字母()表示。

5、 數學書94頁第2題(獨立完成,匯報點評)

比一比?

80千米()8000米9分米()3米

5厘米()50毫米28毫米()6厘米

500毫米()50厘米6米()58分米

1米50厘米○1米5分米80厘米()700毫米

90分米○9米300分米()300厘米

合適的單位

數學書95頁第4題(獨立完成,交流匯報)

判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

1、一條褲子長9分米。()

2、一張床長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筆長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5、一列火車每小時行駛100米。()

排列大小。(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1、70米800分米800厘米()

2、80米790分米78米()

量一量,數學書95頁第3題(獨立完成,交流匯報)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初步感性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對稱現象

教學難點:

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

課件、各種對稱的圖片,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猜一猜、激趣導入。

師:在這花兒盛開的季節里,昆蟲們歡快的飛舞著,看!它們向這兒飛來了,不過它們只有半個身影。它們說:“只要你猜對它們是誰,它們就會出現。”

師:請你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么?(課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個身影,讓學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蟲的另一半。)

師:同學們真棒!那你們仔細觀察這些昆蟲,你發現了什么?

生:它們兩邊都是一摸一樣的。

師:像上面的左右兩邊都一樣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對稱。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更多對稱的知識。

觀察、感知,互議自己的發現。有的同學從圖案的形狀上觀察出對稱的特點。

匯報自己的發現:這些圖形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軸對稱圖形。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剪一剪,教學教科書29頁例1

(1)老師示范,先將一張紙對折,再畫一畫,最后沿畫的線剪。打開是一件上衣。

(2)學生模仿,做一個剪紙。學生動手剪時,師: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觀察這件上衣有什么特點?(是對稱的)

(3)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剪對稱圖形的?

(4)展示學生剪的作品。(把優秀作品貼黑板)

師:同學們剪得都很漂亮,在對稱圖形的中間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所有圖形的中間都有一條折痕。

師:對,這些圖形中間都有一條折痕,這條折痕把這個對稱圖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樣的兩部分。那咱們能給這條折痕起一個名字吧!這條折痕在數學王國中叫做對稱軸。(板書:對稱軸)翻到教材29頁,拿出剪刀、長方形紙,照樣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剛才我們發現圖片里都是對稱的圖案,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小手也來找一找對稱圖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紙先左右對折,打開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左右對稱)再上下對折,又發現了什么?(上下對稱)

(2)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折一折,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

(上下對稱,左右對稱,對角也對稱。)

(3)拿出準備好的圓形紙折一折,你又有什么發現?(不管怎樣對折,都是對稱的。)

教師小結:通過對折,我們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都是對稱圖形。

師:先用直尺標齊,再用虛線畫出對稱軸。

學生自由發言。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29頁,做一做。

圖形中哪些是對稱的,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2、下面的字母、數字和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1、2、3、4、5、6、7、8、9

3、教材第33頁練習七第1-3題。

四、回顧整理,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2、師小結:同學們都說對稱圖形很美,是啊!只要我們用眼睛仔細去觀察,用雙手去創造,就能用對稱圖形把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68頁內容。

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學生理解對稱軸的含義,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來。

3.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養,同時感受對稱圖形的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對稱圖形、對稱軸。

難點: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

課件

學具準備:

信封、紙、彩色及時貼、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剪刀、釘子板、水彩涂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由許許多多美麗的物體組成的,一片碧綠的樹葉,一只漂亮的蝴蝶,都能帶給我們美的享受,現在,李老師這里有幾張精美的圖片,你們想不想看?(想)

(課件出示圖片)

師:誰來說說圖中都有什么?(蝴蝶、楓葉、喜字、京劇臉譜)

師:他說得對嗎?請同學們在仔細觀察,這四個物體雖然不是同一類型的,但它們四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同學們,同位兩人談論一下,你能發現這個共同點嗎?(同位討論)

交流:我發現這些物體的左右兩邊都是一樣的。

師:你們都發現這個特點了嗎?(是)那么怎樣驗證它們兩邊完全一樣大呢?

(學生自己說自己的想法)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解)

師:這是剛才出現的那片楓葉,下面我把它從中間對折,它的左右兩邊怎樣了?(重合)對了,左右兩邊完全重合在一起,是不是說明左右一樣大呀?(是)

師:像這樣,物體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圖形,我們就叫它對稱圖形。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研究對稱圖形。

(板書課題:對稱圖形)

2.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來折一折驗證一下呢?(學生自己折圖片)

交流:你折的什么圖形(蝴蝶)重合了嗎?(完全重合了)你發現它是不是對稱圖形?(蝴蝶是一個對稱圖形)

師:誰和他折的不同?(學生演示自己折的喜字、京劇臉譜)

3.一個圖形,它既可以左右對稱,又可以上下對稱,還可以這樣斜著對稱,注意:只要對折后可以完全重合,大小完全一樣,我們就可以叫它是對稱圖形。

4.師:剛才咱們再對這時出現了一條折痕,你知道這條折痕叫什么?

這條折痕,咱們把它叫做對稱軸。我們一般用虛線來表示的,現在請你們將剛才的對稱圖形拿出來,在上面畫出它的對稱軸。

師:怎樣才能畫得很直?(用直尺畫)

(展示學生畫的對稱軸)

5.判斷,將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畫出來

乒乓球拍√字母A√1×

梳子×五角星√月亮√

(二)剪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判斷的不錯。(出示黑板上的對稱圖形)

師:請大家看黑板,這幾幅圖案,都是李老師課下自己剪的,大家觀察一下,他們是不是對稱圖形?(是)怎樣才能夠剪出真正對稱的圖形來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兩個人商量一下。(同位討論)

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先將紙對折,以對折線為中心,畫一半圖案,然后再剪下來,打開后就是一個對稱圖形了。

師:課前,李老師發給你們一些彩色的及時貼,請同學們自己剪一個比較簡單的對稱圖形。開始。

(學生剪,教師指導)

展評:剪好的同學,把你的作品放在黑板上?

(學生評價別人的作品)

(三)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師:請大家拿出信封,里面有什么?

(長方形、正方形、圓形)

1.拿出長方形的紙來,試著折折看,它有幾條對稱軸?(2條)

2.正方形(4條)

3.圓形(無數條)

師小結:看來,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有的是一條,有的是幾條,有的是無數條。

(四)找對稱圖形

師:這節課中,我們研究了那么多的對稱圖形,你們觀察一下,咱們教室里,有哪些物體是對稱的。

(學生回答,教師講解)

師:同學們發現的可真多,其實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特別大,你們想不想開開眼界呢?

(展示對稱的現象)

教師講解:鐘表的外觀是對稱的,這種對稱不僅為了美觀,更保證了鐘表走時的均勻性和準確性;飛機外觀的對稱能使它在空中飛行是保持平衡;我國勞動人們在很早以前就發現了對稱的美,看!民間常用的對聯、古詩中的對仗它們都有一種內在的對稱關系。又比如,我國民間的手工品,中國結、窗花等,它們的對稱充分體現了對稱的藝術美感;對稱還是自然界的一種生物現象,許多動、植物都有自己對稱的形式。比如人的臉,以鼻尖為對稱軸,眼睛、耳朵、嘴都是對稱生長的。眼睛的對稱使人觀察物體更加準確,耳朵的對稱是我們聽到的聲音具有較強的立體感,而雙手、雙腳的對稱又能保持的人身體的平衡。服裝大多的對稱的,對稱的設計看起來更美觀、莊重。對稱的原理也被廣泛的運用在建筑上,例如:北京的故宮,有叫做紫禁城,它的整體布局是對稱的,前三殿、后三宮在對稱軸上,其他宮殿對稱分布,它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這是上海的南浦斜拉橋,它的左右、前后都是對稱的,對稱的設計師大橋更加牢固、結實。下面請學們欣賞其他國家的對稱建筑,巴黎的艾菲兒鐵塔、泰國的泰姬陵、凱旋門,這些建筑它們的設計都是對稱的、和諧的。

(五)動手實踐

師:課前我給你們每個小組發了一些物品,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嘗試制作對稱圖形。

(學生活動)

展示:

(1)用涂料的學生講方法:我先將紙對折,然后打開,沿對稱軸將涂料在一邊畫出圖形的一半,然后再對折,這樣涂料就印到紙的另一半,就畫成一個對稱圖形。

(2)用剪刀剪的同學講方法。(略)

(3)用釘子板圍的同學講方法。(略)

(4)用網格紙畫的同學講方法:我先畫對稱軸,然后畫圖形的一邊,然后比著一邊的樣子畫另一邊,左邊占幾格右邊也占幾格。

全班評價

(六)全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談收獲)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對稱圖形很美,希望同學們能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出更多對稱的圖形,把咱們的生活裝扮得更美麗。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14

教學內容:

第30~3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什么叫平均分,并能夠幾個幾個地分;通過動手操作知道把一個數每幾個分一分,分成幾份,初步建立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幾的表象。

2、使學生通過操作、分析、綜合、發展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學具:

課件、蘿卜圖片、桃樹畫片、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在小黑板上擺上三角形,請學生看圖回答;

△△△△△△△△

說說圖中分別表示是()個()。

2、請學生擺一擺小棒:

3個23個4

二、新課:

1、教學例1

(1)教師出示6只桃子。

提問:這里有幾只桃子?如果把它們分成2堆,你會分嗎?

請同學們用圓片代替分一分,指各演示,○○○○○○

(2)請同學們把6個圓片分成3堆,指各演示,○○○○○○

(3)請學生們觀察,并且指出,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

2、試一試。

(1)每四人一組,同學們將自己分的過程,結果在小組中討論、交流。

(2)讓學生匯報,并演示。

(3)提問:為什么我們說這樣分就是把8個桃子平均分?

(4)練習:第31頁想想做做第1。

①讓學生分別說說圖意;

②學生判斷;

③什么樣的情況下,才稱作平均分?

3、教學例題2;

(1)出示掛圖,你在圖上找到了什么?有幾只小猴子,幾只桃子?

提問:每只小猴子分2個桃,是要我們怎樣去分?幾個幾個地分?

(2)教師演示:

①把2只桃子分給一只小猴,提問:分完了嗎?再拿幾只桃子分給第2只小猴?

②再把2只桃子分給第2只小猴,提問:分完了嗎?怎么分;

③拿最后2只桃子分給第3只小猴。

④6只桃子每只小猴分2個桃,可以分給幾個小猴?

⑤請說說剛才我們是幾個幾個分的?為什么?

4、試一試;

(1)拿出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先拿出2根放一堆,再拿2根又放一堆……,一共分成6堆。

說明:每2根放一堆,就叫“每2根一份”;

(2)照樣子分一分,說一說;

(3)學生填書;

(4)提問:剛剛在分小棒,分桃子時,我們都是幾個幾個分的,這種分法是一是“平均分”。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2;

2、完成想想做做第3。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什么叫做平均分?幾個幾個地分,屬不屬于平均分?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1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解決含有減法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獨立地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會解決含有減法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尋找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

教學資源:

例題插圖,投影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小兔媽媽買了10個蘿卜,小兔一天吃了7個,還剩下幾個?

2、小免媽媽買了10個蘿卜,小兔上午吃了2個,下午吃了5個,還剩下幾個?

小結:剛才的題目,都是求它吃了幾個后還剩下幾個,大家都反應很快,真是不錯。今天我們就要用剛才這股熱情來解決一些實際。

二、互動探索

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

1、教師引導:圖書館里的書架上共有民間故事書185本,上午借出36本,下午借出52本。

根據這些信息,你準備解決什么問題呢?怎么解決呢?

對于學生的回答要進行評析。

教師引導:要解決“還剩多少本這一問題該怎么辦?

你能想一個辦法嗎?想好后試著將算式寫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和你的同戰術交流交流。

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板書:

185-36=149(本)36+52=88(本)

149-52=97(本)185-88=97(本)

教師追問:你們是怎么想的?

2、組織學生觀察、討論、比較

重點突出每種解法先算出的表示什么。

3、小結: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先算出上午借出36本后還剩下多少本?也可以先算出上午和下午一共借出了多少本,再求還剩下多少本?

這樣從不同的方面,選擇了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但得到的結果是相同的。這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我們在解決有些像今天所碰到的這類問題時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解答。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中第1題

出示情境放大圖。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后獨立解答。

完成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解答時怎樣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回答后小結:買東西如果在一個柜組中購買的一般先算出所購物品一共需要用多少錢?這兒就是先算出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共用多少錢,再算出應找回多少錢?

2、完成“想想做做”中第2題。

出示情境圖。學生理解題意后獨立解答,指名兩個板演。

集體評析。讓板演的同學說說解答時是怎樣想的,為什么這樣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小朋友做了哪幾種顏色的花。

做了黃花24朵,紫花15朵,做的紅花呢?那么做的紅花跟黃花、紫花有什么關系?

現在你能列式求出做了多少紅花嗎?

獨立解題。指名口答,解題時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有什么新的想法?

五、綜合運用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解決含有減法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獨立地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3、形成學生的估計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策略。經歷探索減法驗算的過程,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會解決含有減法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估算并能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資源:

投影、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根據我們所學的知識,這切課繼續來學習怎樣更好的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板書課題)

二、解決問題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2題。

(1)請學生們看圖后,完整地口述題意。

(2)學生們獨立完成。

(3)集體訂正時,請說一說解題思路。

2、完成“練習五”第4題。

(1)學生們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時,請說一說解題思路。

小結:在解答像剛才這兩題時,我們可以從條件出發思考,也可以從問題出發思考。但在解答時一定要注意:只有相互聯系的條件才能求出問題。

3、完成“練習五”第9題。

(1)理解題意:女孩比左邊男孩矮15厘米,右邊男孩比女孩高24厘米。

可以分別給3個人取上名字。

(2)學生們獨立完成。

(3)集體訂正時,說說解題思路。

4、完成“練習五”第10題。

(1)學生們獨立完成。

(2)指名說說解題思路。

5、小結。

解答像這些題目時,要先理解題意之后再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估算練習

1、完顧“練習五”第1題。

注意了解全班的速度和準確率,發現錯誤要及時改正。

2、說出下面各數接近幾百。

602398799101209

3、把下面算式看作幾百加幾百,再估算結果。

503+192797+296498+307

(1)學生們進行估計,老師相應板書。

提問:為什么用約等號?

(2)將3題的加號,改為減號,請學生們估計老師依次板書結果。

(3)提問:像這樣的減法,如何估計出它的結果?

(把被減數和減數分別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再進行計算。)

4、完成“練習五”第5題。

學生們獨立完成,注意“≈”的書寫格式。

5、完成“練習五”第3、6、7、8題。

(1)學生們獨立完成。

(2)組織交流,說說各自的想法。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16

教學內容:

教材41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學重點:

體驗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多種口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

1、體驗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多種口算方法。

2、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口算練習

30×320×620×413×32×4200×49×50120×240×72×323×2400×2

讓學生任選兩題說說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1頁例1.

出示例1.觀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師: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個15是多少,怎樣列式呢?

生回答,教師板書:15×3

教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方法一:將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據豎式計算的方法,想5×3=15,個位上的數相乘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十位上的數1和3相乘得3個十,加上個位上進上來1個十,就是4個十,口算結果是45.

教師對學生的口算方法給予歸納總結并板書,在黑板上加以平價,方便全體學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過程。

教師:想一想,150×3=

學生分組討論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小結: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將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與一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相加,就可以算出結果;還可以利用豎式計算的方法進行口算,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幾百幾十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在后面添一個0.

2、學習教材第42頁例2.

出示例2

師:觀察圖,你從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6×10.

教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學生總結口算方法,老師板書。

口算10×6時,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六九五十四“求出9個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個6是多少,因此,還要再加上一個6

列式解答:6×10=60(個)

答:10盒有60個。

室:要求20盒有多少個蘋果,怎樣列式呢?

生答,師板書:12×20

教師:應該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學生總結口算方法,老師板書。

因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時,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積,然后再用12與2相乘得積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個)

答:20盒有240個。

3、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體訂正,每道題各選幾名同學說一說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師提問:這幾道題和我們前面學過的題有什么區別?引導學習探究計算方法,根據前面學習的經驗,你能說一說你想怎么計算它們的結果嗎?(先讓學生說一說,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教師板書小結。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口算。

70×40300×430×7024×20--×1014×20--×70050×50

2、送水的叔叔騎三輪車每分鐘大約行 2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時送水,他每天大約行多少千米?

四、思維訓練

1、李紅買20個6角的練習本和30支8角鵝鉛筆。

(1)一共要付多少元?(2)付出50元,應找回多少元?

2、動腦筋。

()×30=90040×()=200080×()=32000

板書設計:

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先用表內乘法把兩個因數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

兩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 乘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教學反思:

在水果超市的情境中,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息息相關,在復習整十數乘一位數和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生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礎上知識遷移,自主探索幾百幾十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及幾百幾十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在對比中總結出方法。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17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多位數的筆算,能夠熟練運用口算、豎式筆算進行計算,會估計物體數目。

能力目標:在復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感、估計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復習重點

豎式筆算、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復習難點

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多位數加減法

1、口算加減法

把整百整十數看成整整百數和整十數的和,然后相加減。

1、計算的方法

(1)豎式計算

加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

減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當十。

(2)加法:減法驗算,或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

減法:被減數-差=減數,差+減數=被減數

2、計算時,需要注意哪些?

(三)基礎練習

填空題?

1、筆算加減法時,要注意相同數位要()。

2、甲數是700,乙數是125,這兩個數的和是(),差是()。

3、的三位數與的兩位數的和是(),差是()。

數學書93頁第9題(6道計時計算)?

數學書第93頁第10題(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四)拓展練習

1、罐頭:每盒5元餅干:每包4元面包:每袋6元

(1)買6包餅干和1盒魚罐頭,一共需要多少元?

(2)小明帶了20元錢,買了2袋面包,還剩多少錢?

2、水果店原來有123千克蘋果,又運來589千克,現在有多少千克蘋果?

3、火車上有乘客803人,到了一站后,下車320人,上車412人,火車上還有乘客多少人?

4、圖書館有故事書345本,科技書比故事書少112本,科技書有多少本?故事書和科技書一共有多少本?

(五)提高練習

1、紅紅的奶奶今年的歲數是最小的三位數減去最小的兩位數,再減去一個的一位數,你知道紅紅奶奶今年多少歲嗎?

2、小明做了一道加法題時,把個位上的1看成7,把十位上的6錯看成9,結果和是75,那么正確的答案應是多少?

3、兒子今年6歲,媽媽今年30歲,再過5年,媽媽比兒子大多少歲?

二年級的數學教案怎么寫篇18

一、教學內容:P75~76

二、教學目標:

1、鞏固連及的計算方法,能熟練地計算,提高正確率和速度。

2、引導學生運用靈活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思維靈活性。

3、引導學生運用連加等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完成連加練習

(二)指導練習

1、完成P75第1題

獨立計算,集體交流,展示算法多樣化。

2、指導學生完成P75練習題2

(1)第1小題可能用下面兩種估算方法,盡管得數有所差別,但都應視為正確做法。

(2)引導學生列出加法算式,計出結果說明。

(3)先估算再口答。

3、完成練習題3

4、完成練習題4

5、完成練習題5

(三)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用了什么樣的方法?

在計算過程中明白估算的重要性

(四)作業:

課本P76中的小調查(以小組為單位)

7206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成都干燥设备_回转筒干燥机_脉冲除尘器_输送设备_热风炉_成都川工星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恒温恒湿试验箱厂家-高低温试验箱维修价格_东莞环仪仪器_东莞环仪仪器 | 春腾云财 - 为企业提供专业财税咨询、代理记账服务 | 连续密炼机_双转子连续密炼机_连续式密炼机-南京永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工业CT-无锡璟能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杭州网络公司_百度SEO优化-外贸网络推广_抖音小程序开发-杭州乐软科技有限公司 | 筛分机|振动筛分机|气流筛分机|筛分机厂家-新乡市大汉振动机械有限公司 | 长春网站建设,五合一网站设计制作,免费优化推广-长春网站建设 | 校园文化空间设计-数字化|中医文化空间设计-党建|法治廉政主题文化空间施工-山东锐尚文化传播公司 | 润滑脂-高温润滑脂-轴承润滑脂-食品级润滑油-索科润滑油脂厂家 | 西门子伺服电机维修,西门子电源模块维修,西门子驱动模块维修-上海渠利 | 北京签证代办_签证办理_商务签证_旅游签证_寰球签证网 | 并离网逆变器_高频UPS电源定制_户用储能光伏逆变器厂家-深圳市索克新能源 | 桌上式超净工作台-水平送风超净工作台-上海康路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_金属转子流量计厂家-淮安润中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磁力轮,磁力联轴器,磁齿轮,钕铁硼磁铁-北京磁运达厂家 | 视觉检测设备_自动化检测设备_CCD视觉检测机_外观缺陷检测-瑞智光电 | 非标压力容器_碳钢储罐_不锈钢_搪玻璃反应釜厂家-山东首丰智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 无尘烘箱_洁净烤箱_真空无氧烤箱_半导体烤箱_电子防潮柜-深圳市怡和兴机电 | 根系分析仪,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考种仪,藻类鉴定计数仪,叶面积仪,菌落计数仪,抑菌圈测量仪,抗生素效价测定仪,植物表型仪,冠层分析仪-杭州万深检测仪器网 | RFID电子标签厂家-上海尼太普电子有限公司| 标准件-非标紧固件-不锈钢螺栓-非标不锈钢螺丝-非标螺母厂家-三角牙锁紧自攻-南京宝宇标准件有限公司 | 有声小说,听书,听小说资源库-听世界网 | 电线电缆厂家|沈阳电缆厂|电线厂|沈阳英联塑力线缆有限公司 | 北京四合院出租,北京四合院出售,北京平房买卖 - 顺益兴四合院 | 合肥防火门窗/隔断_合肥防火卷帘门厂家_安徽耐火窗_良万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英思科GTD-3000EX(美国英思科气体检测仪MX4MX6)百科-北京嘉华众信科技有限公司 | 口臭的治疗方法,口臭怎么办,怎么除口臭,口臭的原因-口臭治疗网 | 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灼热丝试验仪-漏电起痕试验仪-针焰试验仪-塑料材料燃烧检测设备-IP防水试验机 | 上海瑶恒实业有限公司|消防泵泵|离心泵|官网 | 防水套管厂家-柔性防水套管-不锈钢|刚性防水套管-天翔管道 | 北京网络营销推广_百度SEO搜索引擎优化公司_网站排名优化_谷歌SEO - 北京卓立海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气象监测系统_气象传感器_微型气象仪_气象环境监测仪-山东风途物联网 | 智能化的检漏仪_气密性测试仪_流量测试仪_流阻阻力测试仪_呼吸管快速检漏仪_连接器防水测试仪_车载镜头测试仪_奥图自动化科技 | 青岛代理记账_青岛李沧代理记账公司_青岛崂山代理记账一个月多少钱_青岛德辉财税事务所官网 | 气动机械手-搬运机械手-气动助力机械手-山东精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河南卓美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卓美防雷公司-防雷接地-防雷工程-重庆避雷针-避雷器-防雷检测-避雷带-避雷针-避雷塔、机房防雷、古建筑防雷等-山西防雷公司 | 液压扳手-高品质液压扳手供应商 - 液压扳手, 液压扳手供应商, 德国进口液压拉马 | 耐火砖厂家,异形耐火砖-山东瑞耐耐火材料厂 | 鹤壁创新仪器公司-全自动量热仪,定硫仪,煤炭测硫仪,灰熔点测定仪,快速自动测氢仪,工业分析仪,煤质化验仪器 | 伸缩节_伸缩器_传力接头_伸缩接头_巩义市联通管道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