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二年級 >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

時間: 新華 二年級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以便更好地調整教學策略,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寫好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不是那么簡單,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供大家參考。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1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初步理解每兩個相鄰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2.借助計數器掌握三位數的數法,并且在數數中加深對“十進關系”的理解。

3.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4.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會正確地數三位數。

教學難點理解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計數器、例1中一、十、百、千掛圖、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觀察下面每組數是怎樣數的?

(1)71、72、73、74、75、76、……。

(2)49、59、69、79、89、99、……。

第(1)小題是一個一個地數,第(2)小題是十個十個地數。

2.99是幾位數?再添一個是多少?

二、揭示課題

100是幾位數?100以后的三位數該怎樣數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三位數的數法”。(板書課題:三位數的數法)

三、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1)教學“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十”。

①多媒體顯示一個“正方體”,問:這是什么?幾個小方塊?

教師貼出1個小方塊的實物圖,并板書:一

②逐個顯示小方格,讓學生一個一個地數,從1數到10(這時進行多媒體動態(tài)演示:10個小方格靠攏成為一條)。提問:多少個一是十?十里面有幾個一?

教師在小方塊的實物圖左面貼出一個木條實物圖,并在下面板書“十”。

③剛才我們是幾個幾個地數?多少個一是十?

板書: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十;

(2)教學“一十一十地數,10個十是一百”。

①提問:現在屏幕上有一個十,我們能不能一十一十地數呢?

②隨著屏幕上木條逐個出現,學生一十一十地數,當數到九十時,老師提問:幾個十了?再添1個十是幾個十?是多少?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貼出“一百”的木塊實物圖,并板書:一百。

③我們是幾個幾個地數,多少個十是一百?

板書:一十一十地數,10個十是一百;

(3)教學“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

①現在我們能不能一百一百地數呢?(板書:一百一百地數。)

②誰能一百一百地往后數?

學生數數時,屏幕上逐層出示木塊圖,當數到九百時,提問:再添一個百是幾個百?是多少?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

隨后貼出“一千”的木塊實物圖,板書:一千。

③多媒體快速重現從一百數到一千的動態(tài)畫面,強調“10個一百是一千”,并進行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

以上教學過程,貼圖形成如下板書:

(4)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理解“相鄰”的含義。

“百”和“千”是我們新認識的計數單位,它們是互相挨著的鄰居,所以我們說它們是相鄰的計數單位。(板書:相鄰)

想一想:“百”和哪個計數單位也是相鄰的?“十”和哪個計數單位相鄰?

(5)理解“十進關系”。

十里面有10個一,10個一是十,我們就說十和一是十進關系。(板書:十進關系)

一百里面有幾個十?10個十是多少?百和十是什么關系?

百和千是什么關系?為什么是十進關系?

以上過程,形成如下板書:

你能用一句話概括每相鄰計數單位之間是什么關系嗎?

(6)教師簡要小結:一、十、百、千都是計數單位,它們每兩個相鄰計數單位之間都是十進關系。今后可以根據需要,用不同的計數單位數數。

2.教學例2。

(1)初步了解計數器。

仔細觀察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百位是右起的第幾位?請你在自己的計數器上找出千位。

(2)出示例2第(1)小題。

教師在計數器上演示,邊撥珠邊數數,一百零一、一百零二、……,當數到一百零九時,提問:再撥一個珠子該怎么數?

教師邊撥珠邊說明,再加一個珠子時,個位上就有10個一,10個一是十,這時要撥去九,進上一。

當撥到一百一十九時,教師提問:接下去該怎么撥?一百一十九后面的數是多少?

學生在自己的計數器上再練習一遍,要求邊撥珠邊數數。

(3)出示例2第(2)題。

重點講清從一百九十九到二百的撥珠過程,引導學生觀察這時各個數位出現的變化。

3.學生看書,質疑問難。

四、鞏固練習

1.教材第22頁例2下面的做一做。

采取邊練邊講的形式進行,注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練習六第1題。

五、課堂小結

提問:(1)本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

(2)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六、布置作業(yè)

1.10個一是(),10個十是()。

10個一百是(),10個一千是()。

六百九十九前面一個數是(),后面一個數是()。

和八百相鄰的兩個數是()和()。

2.從六百七十八數到八百一十。

七、思考練習

有30個桃,最少拿出幾個后,就正好平均分給7個同學?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借助相同加數連加的計算,體會乘法的意義,能根據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數與算的過程,體會乘法產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乘法計算的簡捷性,初步有符號感。

教學重點:

通過探究使學生理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

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加法和乘法間的轉化。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1、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劉謙的魔術表演嗎?魔術表演不僅非常神奇,在魔術表演的過程中還隱藏著很多數學知識呢,我們今天就來一起研究隱藏在魔術表演中的數學問題。

2、學生觀察信息窗,搜集有關信息。

師:從舞臺上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3、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師:看魔術師的表演,你能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交流根據信息提出的數學問題。

二、師生合作探究。

1、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瑣:魔術師變出了這么多寶葫蘆,在列式計算時你有什么感覺?

初步思考:魔術師如果變得串數更多呢?比如8串呢?

3、明確探究問題。

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在板書時,老師故意寫成9個5相加。

學生發(fā)現老師的錯誤后幫助找出寫錯的原因。

師:那我們能不能想一種新寫法,既能讓人看懂是8個5相加,寫起來又不易出錯比較簡便呢?

4、小組合作交流,創(chuàng)造數學符號。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

學生講述自己創(chuàng)造方法的想法,然后大家來比較每種寫法的優(yōu)點。

5、引入乘法。

85=40或58=40

認識乘法各部分的名稱、意義和讀法。

引導學生觀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找出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

學生交流。

師生小結:乘法算式中一個因數是加法算式中的&39;相同加數,另一個因數是相同加數的個數。

師生一起用手勢表示從加號到乘號的過程。

進一步讓學生明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三、練習拓展,鞏固新知。

練習1:根據魔術師的表演把寫出的加法算式改寫出乘法算式。

練習2:尋找生活中的乘法。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學反思: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已經學完,也為學生作了相應的檢測,總體來說還可以,但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比如,有許多同學對乘法的意義理解還不透徹,如7個6相加,有些同學列式為6+7.而求8+8+8+8+8+8+8+8的和是多少,有些同學列式為88。另外,學生對生活中的題目解決不夠好,(1)一星期有7天,3個星期有()天。(2)我們每天在學校的時間大約是6小時,一周(過雙休)在校學習時間大約是()小時。這兩個題目可以說是拔高的題目,仍有大部分的同學做對了,但也有老師講解完還是不明白的同學,還需多進行生活實踐類題目的指導。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尺子畫角。

(2)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學生對于角的認識往往只是借助于實物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對角缺乏系統(tǒng)的認識,所以本課時的重點是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難點是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1、師:老師給大家?guī)砹藬祵W王國圖形家族成員中的幾個成員,大家還認識它們嗎?黑板上畫的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學生回答)今天我們來認識圖形家族中的另一個新成員:角,引入課題“角的初步認識”。今天我們就要學習“角的初步認識”。

2、老師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聯(lián)系實際,引導探究

1、師:同學們對角一定都非常熟悉,(放PPT)讓學生看圖,這幾個圖形里都有角,同學們睜大你的眼睛看,這就是角。

放有關學校的情景圖的幻燈片讓學生找角。學生一一做答。

2、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找到了這么多角。

3、師:那么,我們現在身邊是不是也有很多角呢?同學們找找看,(請學生來指一指。)學生回答:課桌的角、課本的角、門和窗的角等等。

4、師:同學們找了那么多角,那么角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放PPT)邊放邊說,角是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再放一遍,老師說頂點,邊,邊。然后板書:頂點、邊、邊。

5、師:我們都知道什么是角,也知道角的各個部分,那么角是怎么畫出來的呢?同學們看大屏幕(放PPT),同學們看懂了嗎?畫角時,要先定頂點再畫兩條邊。老師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

6、仔細觀察,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組成?(生答)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我們在表示角的時候,不能就這么點一下??蠢蠋熓窃趺幢硎窘堑?。(教師動作演示:一個頂點,兩條邊,再用手畫)拿起你的小手,我們一起來指一指?,F在,誰用這種方法來指一指這把尺上的角?(還有其他的角嗎?)

7、師: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畫?要注意什么?(學生回答)先畫一個點,從這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成了一個角。請同學們照這個方法畫一個,試試。把你畫的角的頂點與邊指給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饋時指出頂點和邊即可。)

8、比較角的大小,放兩個同樣大小的角,但是邊不一樣長,提問學生,哪個角大,同學可能要說,邊長的那個角大(放幻燈片),老師問學生是不是邊越長角就越大哪?同學們看到了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與它開口的大小有關。

9、師:再畫一個和剛才大小不一樣的角。請你為自己畫的角打分。

10、折角:讓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紙折幾個角,同桌比較一下大小。再用一張圓形紙折,看學生能否折出角,老師巡視、指導。

(三)鞏固拓展,課外延伸

1、師:剛才畫了一個角,老師在這里再添一條線,現在這里有幾個角了?(學生指,教師畫弧。)

2、師:我這里還有一個長方形的圖形,如果剪去一個角,請你猜猜還剩幾個角?

3、師:你能告訴同伴們,今天你有哪些收獲嗎?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體會平均數的必要性,能根據簡單的數據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在合作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體驗運用所學知識,理解平均數。

情感態(tài)度:向學生滲透統(tǒng)計思想,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內在聯(lián)系的邏輯之美,進而培養(yǎng)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明確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簡單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運用平均數的相關知識解決問題體會平均數的意義。

教法學法

操作法、觀察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課件,表格。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游戲導入:同學們看過最強大腦嗎?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想在我們選出屬于我們班的最強大腦,你們想挑戰(zhàn)嗎?

出示游戲規(guī)則:課件出示數字,學生進行活動,保留游戲結果,待最后揭曉答案。

設計意圖:給學生留有神秘猜想的空間,使學生有濃厚的接受新知的興趣。

二、探究交流,解決問題

(一)認識平均數

淘氣記住幾個數字?

1、引導思考:平均每次記住6個數字是怎么得來的?

2、學生合作交流,反饋

A、移多補少

B、總數÷個數=平均數

3、引出:平均數是一組數據平均水平的代表?!?”是勻出來的。

(二)生活中的平均數。

1、學生舉例說

2、計算平均數,思考極端數對平均數的.影響。

小紅語文99分,數學100分,英語95分,平均分多少分?再加一門科學46分,均分會有什么變化?

思考:平均分在什么范圍內?大約是多少?并計算平均分。

同桌合作交流,全班匯報。

小結:極端數據會影響平均數的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悉不過的考試分數例子,來內化極端數字對平均數的影響。這樣理解起來更容易。

(三)聯(lián)系實際,拓展應用

根據平均數知識,解釋現象。

每小組選做一題,小組合作交流思想,全班匯報。

1、評委打分;

2、爭做小法官

3、猜年齡

師:揭曉答案:38歲、9歲、8歲、11歲、8歲、12歲、8歲、9歲、8歲、9歲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平均數是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的體現,但每一個數字都會影響平均數。

4、計算自己記數水平,評選本班最強大腦。

(四)課堂小結

談談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

板書設計

平均數

移多補少

總數÷個數=平均數

《平均數》教案這篇文章共2848字。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5

一、情景導入:

1、請看,這是什么呢?

2、可別小看這硬幣哦,它能告訴我們有趣的數學知識呢!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硬幣,一元的硬幣現在有兩種版本的。一種是新版的:正面是一大朵菊花反面有一個大大的1元字樣;另一種是老版的:正面有朵小牡丹花和一個小1元的字樣而反面是國徽。淘氣和笑笑送來的就是老版的一元的硬幣。硬幣要和我們做個游戲呢。你們喜歡做游戲嗎?

3、好!請小組長來領硬幣,每兩人一組。每組拋五次,聽口令開始。一個同學拋,另一同學猜測并作好記錄。注意拋的時候用力不要太大,以免落在地上不好找。準備好了嗎?請開始!

4、請各小組匯報情況。(小組匯報)

5、從剛才同學們拋硬幣的結果來看,硬幣落地時一定是正面朝上嗎?

6、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數學問題―――可能性。(板書課題:可能性)

二、活動探究:

1、請5個男同學代表淘氣,5個女同學代表笑笑。比賽內容是:摸球大賽。這兒有兩個淘寶盒,里面裝有乒乓球。比賽規(guī)則是摸到一個黃球加二十分,白球不加分,底分一百分。有請?zhí)詺饨M和笑笑組。

2、當盒子里全部是黃球時,則一定能摸出黃球。板書(一定)沒有黃球時,則不可能摸出黃球。板書。(不可能)

3、請翻到課本93頁,請你動手連一連。你會做嗎?

4、那還等什么呢?快快動筆吧。(學生獨自做后,集體交流)

三、實踐應用

1、播放課件:(食物、水、游泳圈、羽絨服、雨傘、洗浴用品),這些東西中哪些一定要帶,哪些可能要用,哪些不可能用呢?

2、在同學們的幫助下,老師可以放心地出發(fā)了。剛才你們設想的事情中有些可能發(fā)生有些不可能發(fā)生,也有的一定會發(fā)生,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

3、這是自然規(guī)律,誰也無法改變。同學們說得都對,這是你們積極思考得出的結果。

4、今天同學們和老師共同探討了可能性的問題,能說說你都知道了些什么?這堂課什么地方最讓你難忘?

5、生活中像這樣確定的或不確定的事情有很多,及時地了解,認真地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這些事件時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那些收獲?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一課時(第67、7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學生活動,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物體。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具準備

學生喜歡的玩具、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用學生喜愛的游戲入手,創(chuàng)設情境

1、播放有多種動物叫聲的vcd,請學生猜一猜都有動物(如孔雀、恐龍、獅子等),同時問:“你是怎樣猜出這些可愛的動物的?”(學生回答說是根據動物的聲音。)

2、出示幾張動物卡片,遮住動物的一部分,又請學生是什么動物?

3、根據學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動物的紙片,問學生是怎樣猜出來的?

4、生:我看見大象的長鼻子;我看見老鼠的尾巴;我看見駱駝的駝峰……

師:你們看見了動物的不同形狀,有正面的、側面的、后面的。那今天我們就玩一玩,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課題)

二、引導探索,體驗不同位置觀察到的不同的物體形狀

1、師:請同學拿出汽車玩具放在桌面上,小組內的同學互相玩耍,并說出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小組匯報:看到的是什么形狀?

__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

2、畫學生看到的汽車形狀。師:咱們來一個畫畫比賽,看誰能把自己看到汽車的形狀簡單而又比較準確的畫出來。(小組活動)

3、展示圖畫。請每組小組長把本組的畫收集到一起,并貼在黑板上。

師:請小朋友來介紹自己的畫,講講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為什么汽車有這么多不同形狀?

生:因為我是從側面看的;因為我是從正面看的;因為我是從后面看的……

師:原來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汽車形狀也不同。

4、師:請學生交換位置,再觀察,說說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__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讓學生回原位。)

5、請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玩具(每組一個)放在桌上,坐在現在的位置上觀察玩具的形狀并把它畫出來。(全班交流,介紹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

三、應用拓展

1、找朋友。請小組每一個成員將自己的數學書合在一起,擺放在桌上,再請每一個同學從自己所在的&39;位置介紹看到書的形狀。老師同時出示圖片請學生判斷。

2、連線游戲。教科書第70頁第一題,請學生仔細觀察從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車形狀。

四、小結評價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出示卡片)所以在我們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這里面有我們許多數學的知識。因此我們更應該熱愛我們的生活。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7

《長度單位》拉開了二年級數學教學的序幕,本單元內容要求學時理解“米”、“厘米”的概念,建立長度的表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使學時既輕松又有效地學習知識,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合理運用知識,我們呈現的材料、組織的學習活動就應該具有現實行、情景性。

《長度單位》是二年級數學上冊的一個概念性的認知內容。對于抽象思維能力還未形成,感性認識還不夠豐富的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會感到一定困難。因此,解決困難很大程度上在我們教學中要取材于生活,密切聯(lián)系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實踐中去感知、體會,使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學習數學知識。同時通過多種方式來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概念。

學了《長度單位》,很多孩子都覺得很有趣,很好玩。確實,這幾節(jié)課看起來大家似乎一直都在玩,用硬幣、圖釘、回形針量課本、鉛筆盒,用尺量自己身體上的數據,比如步長、一庹長度等等,用卷尺量教室的長度、寬度,還有大量的估測、觀察等活動,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亦樂乎!

如:用三角板量數學書的寬、用回形針量鉛筆的長、用硬幣量數學書的寬、用小刀量文具盒的長、用鉛筆測量書桌的&39;寬和椅子的高等。讓學生經歷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過程,感受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同時引出用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作為統(tǒng)一的單位長度,但每次都拿正方形量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的認識、厘米和米的認識以及兩者之間的進率教學。這樣的安排能按照兒童學習數學的特點,還原數學生動活潑的建構過程,密切聯(lián)系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實踐中去感知、體會,使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學習數學知識。同時通過多種方式來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概念,體現了課標的新理念。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8

一、教學目標:

1、會根據頻數分布表求加權平均數,從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會用計算器求加權平均數的值

3、會運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方法來獲得對總體的認識

二、重點、難點:

1、重點:根據頻數分布表求加權平均數

2、難點:根據頻數分布表求加權平均數

三、教學過程:

1、復習

組中值的定義:上限與下限之間的中點數值稱為組中值,它是各組上下限數值的簡單平均,即組中值=(上限+上限)/2.

因為在根據頻數分布表求加權平均數近似值過程中要用到組中值去代替一組數據中的每個數據的值,所以有必要在這里復習組中值定義.

應給學生介紹為什么可以利用組中值代替一組數據中的每個數據的值,以及這樣代替的好處、不妨舉一個例子,在一組中如果數據分布較為均勻時,比如教材P140探究問題的表格中的第三組數據,它的范圍是41≤X≤61,共有20個數據,若分布較為平均,41、42、43、44…60個出現1次,那么這組數據的和為41+42+…+60=1010.而用組中值51去乘以頻數20恰好為1020≈1010,即當數據分布較為平均時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數.所以利用組中值X頻數去代替這組數據的和還是比較合理的,而且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簡化了計算量.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種近似計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讓學生去讀統(tǒng)計表,體會表格的實際意義.

2、教材P140探究欄目的意圖

①、主要是想引出根據頻數分布表求加權平均數近似值的計算方法.

②、加深了對“權”意義的理解:當利用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組數據中的平均值時,頻數恰好反映這組數據的&39;輕重程度,即權.

這個探究欄目也可以幫助學生去回憶、復習七年級下的關于頻數分布表的一些內容,比如組、組中值及頻數在表中的具體意義.

3、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圖.

①、使學生通過思考這兩個問題過程中體會利用統(tǒng)計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②、幫助學生理解表中所表達出來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

4、利用計算器計算平均值

這部分篇幅較小,與傳統(tǒng)教材那種詳細介紹計算器使用方法產生明顯對比.一則由于學校中學生使用計算器不同,其操作過程有差別亦不同,再者,各種計算器的使用說明書都有詳盡介紹,同時也說明在今后中考趨勢仍是不允許使用計算器.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不是利用計算器求加權平均數,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確實可以運算變得簡單.統(tǒng)計中一些數據較大、較多的計算也變得容易些了.

5、運用樣本估計總體

要使學生掌握在哪些情況下需要通過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方法來獲得對總體的認識;一是所要考察的對象很多,二是考察本身帶有破壞性;教材P142例3,這個例子就屬于考察本身帶有破壞性的情況.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9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義務教育新課標二年級數學上冊第76頁例2,例3,“做一做”及相關練習。

2、教材分析:

“倍的認識”一節(jié)是在學習了7的乘法口訣后出現的。例2,是以三個小朋友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情境,根據2個4根,3個4根與1個4根的關系,引出“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例3,是引導學生用擺點子圖的方式,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為解決問題構建“思維模式”。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幾倍”與“幾個幾”的聯(lián)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操作、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善于動腦的學習習慣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發(fā)展基本數學素養(yǎng)。

4、教學重點: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

5、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圖片。

二、說教法:

根據以上分析,教學時,我主要采用引導談話、實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情境與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自覺主動地獲取知識。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通過動手擺小棒和圖片,溝通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進而明白“一個數的幾倍”的具體意義。

三、說學法:

1、通過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2、運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過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編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編排特點,分以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由于倍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節(jié)課創(chuàng)設情境,請3名女同學,6名男同學上臺,誘導啟發(fā),并說明:男同學是女同學的2倍。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倍的認識”。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熟悉感,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用數學眼光分析觀察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讓學生觀察課件中的3名小朋友,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引導得出:2個4根及3個4根。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倍”的含義(3個4根也可以說成4的3倍)。接著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說一說,讓他們感到“一個數的幾倍”的存在,并體驗到它的含義與作用,真正理解“一個數的幾倍”具體描述的是什么內容。

其次,課件出示例3,先讓學生自己嘗試擺圓,第一行擺2個圓,第二行擺的是第一行的4倍。這時,學生很容易理解第二行擺的圓必須有4個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個2,所以要在第二行擺8個。學生腦海里建立起“第一行幾個,第二行有多少個同樣多的幾個,就是幾的多少倍”的表象,并得出用乘法計算的結論。

最后,通過師生的拍手游戲練習,將知識進一步抽象化,使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思路,為下節(jié)課的解決問題構建“思維模式”。

(三)拓展延伸,鞏固深化。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拍手游戲與畫一畫的練習。目的是鞏固新知,加深對“倍”的概念的理解,理清“一個數的幾倍”的&39;具體意義,達到融會貫通。

(四)全課小結,激勵評價。

讓學生暢談自己在本節(jié)課的表現和收獲,體現了新的課程理念,給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

五、教學反思:

1、數學生活化

新的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體驗相聯(lián)系,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讓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正是基于這一理念的指導,我設計了這一節(jié)課,不管是導入,還是用多種鼓勵形式,如拍手,并把鼓勵與新課結合起來,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靈活地變通教材,將生活融入教材,學生學得興趣盎然。

2、數學活動化

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倍”是一個很抽象概念,讓學生通過擺一擺、說一說、拍一拍、畫一畫、猜一猜等多種活動,在活動中初步感知概念到逐步建立倍的概念,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67頁觀察物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物體的樣子是不一樣的,知道要全面的了解物體的特征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

2.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全面觀察物體的興趣和熱情。

教具學具:

小企鵝,茶壺,練習卡,電腦課件等。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四人一組,圍桌而坐

師:這兒有一張照片,猜猜看,他是誰?

電腦出示一張一個人背面的照片,教師又出示這個人側面的照片,一部分學生會猜到,此時教師又出示這個人的正面照片,學生為自己的正確猜測叫好。

師:請你用一句話來描述老師。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大家都喜歡拍照片嗎?

2.老師課前拍了兩張照片,請大家看一看。出示教室的前后兩張照片,讓大家觀察。

3.哪一老師站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哪一張老師站在教室后面拍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討研究的內容:從不同的方位觀察物體。

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究學習,感知體驗。

(一)觀察小企鵝。

1.師:現在請小組長把塑料帶里的小企鵝拿出來,像老師一樣。下面我們就從不同的位置來觀察觀察這只小企鵝,好嗎?好,請小組長將放在桌子的中間,將小老鼠的頭朝前。放好了嗎?請小朋友們圍坐在一起。(出示圖)我們也像他們這樣來觀察觀察我們的小企鵝。

2.師:你現在看到的小企鵝是什么樣子呢?小企鵝頭在哪一邊?(稍停)閉上眼睛想一想,再睜開眼睛看一看。

3.投影出示企鵝圖片,匯報觀察結果。電腦逐個出示企鵝的另外三面,分別請看到這三面的同學起立(對起立并判斷正確的同學加以贊揚)。

4.換位觀察。師:你們想知道其他同學看到的企鵝是什么樣子的嗎?下面我們就來交換位置再觀察。(讓學生順時針逐個交換位置觀察)請同學逐個說出你觀察到的企鵝是投影片上的幾號水壺,其他同學做裁判,看他說得對不對。

5.師:好,小朋友們合作得非常好。剛才我們從不同的位置來觀察企鵝,看到的形狀是一樣的嗎?

小結:觀察物體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體的形狀自然也不同。

三、組織活動,內化新知。

1、師:。

那就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和小企鵝一起闖關吧!

你們敢和我比一比嗎?

第一關:師:出示課本67頁圖(小恐龍)

同學們觀察,三位小朋友看到的恐龍照片。用自己的話描述。

你們真聰明!下面我們接著比好嗎?

答題卡先做,學生先說,在電腦對答案

第二關:

拿出水壺放在講臺上請四位同學說一說你看到的是茶壺的哪一面

電腦出示情景圖(操作完了,回答課件出示的問題)下面學生回答。

你們真棒,還敢比嗎?

第三關

投示冰箱圖:介紹:(指正面)這是冰箱的正面,這是冰箱的哪一面?(側面)我們能看到這個冰箱的哪些面?看不到哪些面?看不到的這幾個面大概會是什么樣子,請大家想象一下。每個小組討論。根據哪些來確定呢?匯報交流。說一說你的理由?你是根據什么來確定的?

第四關:

猜一猜

1.電腦出示一張三輪車背面的照片,請你猜一猜這是幾個輪子的汽車。

2.電腦出示一張三輪車正面的照片,讓大家觀察。

(原來是三個輪子的汽車)

師:你為什么看到正面照片時,才敢下結論?

四、談收獲,總結

師:看來,我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這位車的樣子也就不同,觀察物體要全面。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物體,所看到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要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物體、理解物體、感受物體,這樣對物體的認識才會更加全面。

五、請你欣賞:

生活中一些美的照片(只要大家認真觀察,生活很美麗)

整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新知。本節(jié)課安排猜物體觀察小企鵝觀察茶壺等活動,讓學生進行觀察、想象、猜測和推理的探究活動。教師組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每個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真正地、實實在在地進行觀察和操作。讓學生用實物去擺放,使學生感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能力。只有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才能真正經歷觀察、猜測、分析和推理等過程,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空間觀念才能得到發(fā)展。本節(jié)課的每一個活動,我都精心設計,課中以小企鵝為主線,創(chuàng)設了承載知識重難點、適合學生心理年齡的教學情境,組織了一個個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活動,調動了全體學生參與到破案的活動中,課中每個學生在動手、體驗和思考中,在與同伴合作、交流、探究中,掌握了知識,啟迪了智慧,發(fā)展了能力。

3.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本節(jié)課不僅僅賦予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取到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體會到數學的價值,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用生活中從不同方向拍到的美麗照片結尾,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美。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1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99頁例1和做一做,練習二十三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連乘問題的數量關系,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連乘問題。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2.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用連乘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數量關系,靈活解決有關問題。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復習鋪墊。

1.談話導入:大家剛參加完學校的大課間檢查,三年1班的同學都表現得很好。

2.復習遷移:

我們班在大課間中分組活動,每組5個同學,分了9組,共有多少個同學參與?怎么算?

3.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⑴創(chuàng)造情景,

師:操場上同學們正在認真訓練,體育老師打算按圖這樣安排,同學們算算要多少人?提出問題“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⑵讓學生獨立收集數學信息。

師:仔細觀察這幅圖,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

信息:a:每行有10人,有8行。

b:每列有8人,有10列。

C:3個方陣

小結:我們都是觀察同樣一個方陣,可以從這樣一行一行來看,知道了每行有10人,有這樣的8行。也可以這樣一列一列來看,知道了每列有8人,有這樣的10列。

⑶整理數學信息,分析數量關系。明確先求1個方陣有多少人,再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要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你應該怎樣思考?請同位同學互相說一說。

我們抓住每行有10人,有8行這2個數學信息可以先求出1個方陣有多少人?

這是一行一行的觀察,我們還可以一列一列的看能不能根據這兩個信息每列有8人,有10列要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你該怎樣想呢?

不管用哪種方法,我們都是先求1個方陣的人數。還可以寫成綜合算式。

2、探尋其他解決問題策略。

不同的策略:1.先求:3個方陣的一大行一共有多少人,再求8行一共有多少人。

2.先求:3個方陣的一列一共有多少人,再求10列一共有多少人。

3.先求:一共有多少行,再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4.先求:一共有多少列,再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例1的小結: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思考,得出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結果卻是一樣的。今天我們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

【引出課題:解決問題】

三、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P.99做一做

⑴出示題目。

⑵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⑶全班反饋: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先求1盒有多少個,再求8盒一共有多少個。

2、練習二十三的第1題

⑴出示題目:P.101⑴

⑵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⑶分小組交流。每個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重點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

⑷全班反饋解決該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3、練習二十三的第4題

⑴出示題目。P.102⑷

⑵讓學生審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⑶給出三個算式,由學生選擇出正確算式并表述出解決問題的思路,重點理解“來回”的含義。

四、全課小結:強調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五、拓展練習:第一步,先請同學了解一節(jié)數學課的上課時間,一個星期在校幾天?如果一個學期按20周計算,同學們在學校待多少分鐘?合多少小時?第二步,根據自己計算出來的結果,你有什么感想?記錄下來。第三層次是學生在生活中現實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本題又是一道開放題,所有的信息都需要學生自己去尋找,給學生的思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性,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六、布置作業(yè):練習二十三的2、3、5、6題

教學反思:

1、收集和整理信息,形成數學思考。

新教材的解決問題,其題材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用圖畫、對話、表格等形式呈現現實的生活場景。這一節(jié)課的例1既是一幅情境圖,又是一道應用題。例1的圖呈現給學生一幅廣播操表演的情境圖。小精靈明明提出“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的問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了解情境,從情境中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收集解決問題的必要信息。這一步要求學生仔細地看,充分的講,觀察同一個方陣既可以橫著看找到的信息有“每行有10人,有8行”,又可以豎著看找到的信息有“每列有8人,有10列”。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收集和整理信息,讓學生形成數學思考。

2、分析數量關系,構思解決問題的思路。

應用題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找到問題的答案,更重要的在于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學會思考,體會問題里的數量關系,要突出數量關系的分析,幫助學生形成解題思路。我們用不同的數量關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如:抓住“每行有10人,有8行”這兩個信息就可以先求出1個方陣的人數,再求3個方陣的人數。還能抓住“每列有8人,有10列”這兩個信息也可以先求出1個方陣的人數,再求3個方陣的人數。分析數量之間的不同組合的關系,就形成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不同。如:抓住“每行有10人,3個方陣”這兩個信息可以先求出3個方陣一大行一共有多少人,再求8行一共有多少人。這里解決問題的策略就有所不同了。

3、正確選擇算法,獨立解決問題。

根據解題思路仔細準確地選擇相關的條件,正確的選擇算法。

這節(jié)課我覺得我可能是急進了點,應該先讓學生先從“行”去觀察進行列式計算,讓后進生理解后再進行“列”的觀察從多角度去解決問題可能這樣會更好些。而且因為這樣導致學生的練習還不夠充分。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透事物相互聯(lián)系的思想,提高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能推導出3的乘法口訣,并理解每句口訣表示的含義。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導學生探索規(guī)律,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在數學游戲中體會數學就在生活中,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

小棒、投影片。

教學方法:

分析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1輛車需要3個輪子,2輛車呢?3輛—9輛分別需要多少個輪子?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研究3的乘法口訣。

二、數一數

請同學們獨立地數出輪子分別用了多少個?邊數邊填表。

指名匯報,并引導學生說出你是怎么數的。

啟發(fā)學生說出表格里的數個表示什么。

引導學生表明:第一格表示1個3;第二格表示2個3......第九格表示9個3。

三、擺一擺

請同學用小棒擺三角形。擺個三角形,試著列一道算式,編出一句口訣。

學生完成邊擺邊數邊說的活動。

說一說。

指名匯報。

教師及時板書:1個3;1×3=3;一三得三。

2個3;2×3=6;二三得六。

同桌的小朋友把算式和口訣讀一遍,檢查一下同桌小朋友是不是都對了。

觀察:3的乘法口訣有幾句?

討論: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呢?與你的伙伴說一說。

交流:說說你有什么好的記憶方法。

記一記

請同學們選出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記一記。

老師與同學對口令記口令。

任意兩組“開火車”記口訣。

自由讀口訣,比一比,誰能最先背出口訣就可以得到老師的金牌。

游戲:“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三九()一三()

二三()三三()

三六()三三()

四、練習

填空。

6×2=(),讀作()乘()等于()。表示()個()相加。

7個3相加是(),再加1歌是()。

3個6相加,寫成加法算式式是(),寫成乘法算式是()。

9×3=(),3×9=(),用的口訣都是()。

連線

2×4;4+4+4;3×5;3個3。

2×3;4個2;6×3;5個3相加。

5×5;3×2;2×3;3個6。

3×4;五五二十五;3×3;3+3。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比較,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面積單位。

2.初步明確1厘米、1分米、1米是長度單位,都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長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積單位,都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面積。

3.讓學生通過充分親身體驗,建立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完整的表象。

課前準備:投影儀或課件、繩子、剪刀、郵票幾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讓我們來畫一畫吧!

要求:一人畫一條長l厘米的線段,另一人畫一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一人畫一條長1分米的線段,另一人畫一個面積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2)比一比:你們所畫的圖形有什么不同?(一個人畫的是線,另一個人畫的是一個平面圖形:一個畫的用長度單位表示一個畫的用面積單位表示)

(3)上一節(jié)課,我們都學到了哪些面積單位?它們是多大?

常用的面積單位:

平方厘米: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時1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平方米: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用手勢來分別表示它們大約有多大?

(學生用手指甲或兩手指打個圈來表示1平方厘米;用兩只手的拇指,食指合圍來表示1平方分米;由四個人張開雙臂合圍起來表示1平方米。)

(4)我們學過的常用的長度有哪些,它們是多長?

常用的面積單位:

厘米分米米

(這三個單位長度可以在黑板上準確畫出)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較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板書: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今天我們就選出三個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

上一節(jié)課,我們都學到了哪些面積單位?它們是多大?

⑴比較l厘米和1平方厘米。

①課件或投影顯示剛才二人所畫圖形進行比較。

1厘米:是長度單位,用來度量物體的長短,是一條線段。

1平方厘米:是面積單位,用來度量物體的表面大小,是一個平面圖形??梢杂眠呴L是1厘米的正方形大小來表示。

問:它們有什么不同?

(它們是不同的計量單位)

②說說周圍物體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可以用1厘米來表示,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可以用1平方厘米表示。

(2)比較1分米和l平方分米。

①同桌交流:對照圖形比較二者

②剪下一條長1分米的繩子,拉直感受它的長度。

剪下所畫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摸一摸,感受它的大小。

③說說周圍物體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可以用1分米來表示,哪些物體表面的

積可以用l平方分米表示。

(3)比較l米和1平方米。

①討論1米和1平方米的不同。

②用手勢比劃1米的長度.讓學生圍成1平方米大小圈,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

③說說周圍物體中哪些物件的長度可以用1米來表示,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可以用1平方米表示。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數一數,比一比。(完成練習十八第1題)

(2)選一選,說一說。

教師出示郵票,讓學生直觀看一看

選擇哪個單位,為什么?

(3)數學小游戲——對對碰。

教師敘述,學生配單位并說說為什么這樣配。

我的身高是168()一塊廣告牌的面積是2()

一枝鉛筆長20()課桌高70()

筆盒表面大小是3()數學課本厚1()

(4)拼一拼,說一說。(完成練習十八第3題)

(5)獨立完成練習十八第4題。(說說為什么)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請同學們談談今天學習的收獲。

板書設計:

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的比較

平方厘米: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時1平方厘米。厘米

平方分米: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分米

平方米: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米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14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會判斷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感知角,會判斷角,并會畫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放多媒體,生猜圖形,揭示課題。

師貼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二、聯(lián)系實際感知角

1、第38頁主題圖。

生觀看主題圖從圖中說出物體上的角,初步感知角。

2、生從自帶的三角板上找角。

生生相互找角,指角。

3、生從生活中找角。

生舉手匯報。

三、操作感知,探究新知,認識角的組成部分

1、生折角。

生從自己折的角中探索出角的頂點和邊。

2、電腦抽象出折紙的角,生認識角的組成部分。

3、出示活動角讓生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且角的大小與兩邊的長短無關。

(1)師變魔術引出活動角。

(2)生動手操作活動角。

(3)生說發(fā)現。

四、畫角

1、生探索畫角的過程。

2、生說畫角過程。

3、觀看多媒體畫角過程。

4、生再次畫角。

五、鞏固練習

1、判斷。

2、數角。

3、比角的大小。

六、拓展、游戲

用角畫自己喜歡的圖形。

七、課后小結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正確判斷簡單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建立圖形的位置關系及其變化的表象。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能判斷方格紙上圖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數。

教學難點:學生在方格紙上正確畫出平移后的簡單圖形。

教學準備:微視頻、微練習。

課前準備:

1、將《平移與旋轉》微視屏發(fā)布到班級QQ群,請家長督促孩子觀看學習。

2、根據微視頻內容進行學習,并完成微視頻練習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根據微練習1、2、3小題的講評復習圖形的運動—平移。

2、導入語:圖形的運動除了前面學的平移,還有一種圖形的運動—旋轉

3、出示課題:旋轉

二、新課學習

1、在觀看微視頻,觀察圖中的物體運動。

2、小組探究:和昨天的知識對比,物體的運動有什么不同

3、小組討論。

三、提升訓練

1、尋找身邊的平移和旋轉。

孩子們,我們的身邊還有那些物體的運動方式是平移?生說。哪些物體的運動方式是旋轉?

2、孩子們找到的可真多呀,老師也找到了一些,你能準確地判斷出下列物體的運動方式是平移還是旋轉嗎?(課件展示)

3、孩子們判斷得可真準確,現在想請一個孩子到黑板上來平移小汽車的卡片。老師先貼在黑板上,聽老師的口令,平移這張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確了,請你送給他掌聲,明白嗎?指任1名同學發(fā)口令,1名同學平移卡片。小結:細心的學生仔細觀察,我們每次平移后,物體的什么有變化嗎?什么沒變?想一想旋轉時呢?

4、課間小活動。

讓學生當小小設計師。拿出準備的學具,線和紐扣。小組合作,設計紐扣的運動方式。

四、課堂作業(yè)

通過學習,談談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尋找身邊的平移與旋轉事例,講給同學們聽。

板書設計:

平移與旋轉

平移:物體或圖形沿著直線方向運動,而本身的方向不發(fā)生改變時,這種運動現象就是平移。

旋轉:物體或圖形繞著同一個點(或同一條直線)轉動,這種運動現象是旋轉。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16

教學內容:第75、76頁練習十六第5-12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長度單位的概念,進一步掌握量長度和畫定長線段的方法。

2、進一步掌握長度單位簡單換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簡單問題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長度單位簡單換算的方法。

教學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前面幾節(jié)課,我們都是學習的長度單位,學會了單位間的簡單轉換.誰來把學過的長度單位從大到小說一說。(板書:長度單位)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練習長度單位的一些內容。(板書課題)

二、長度單位的練習

1.依次讓學生用手勢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長度,并讓學生舉出實例。

2.復習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關系

學生回答

1米=()分米=()厘米、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1千米=()米。

3.說一說量下列物體用的長度單位

黑板的長、公路的長、課本的長、火柴盒的厚、課桌的高。

4.完成練習十六第6題

教師巡視指導,獨立完成,指名回答。

5.完成練習十六第7題

(復習畫線段的步驟)

注意:從0刻度鮮畫起,有兩個端點。

6.練習長度單位

(1)完成“練習十六”第8題,集體訂正。

(2)

單位換算時,先看前后個是什么單位,想它們之間的進率,在推算出結果是多少。

三、應用題練習

1.完成練習十六第11題

分2人小組討論,得出結果并說明為什么。

2.完成練習十六第12題

引導理清題意,學生讀題

第一問:提問:要求的是什么,已知了什么,用什么方法?

第二問:要求的是什么?已知條件是什么?

指名一人板書,其余做在練習本上。

四、解答思考題

1.提問:從第1棵到第2棵跑了多少米?

從第1棵到第3棵跑了多少米

從第1棵到第10棵跑了多少米?

從第1棵到第100棵跑了多少米?

從第1棵到第250棵跑了多少米?換成用千米作單位是多少千米?有1千米嗎?為什么?

六、作業(yè)

練習十六第9、10題

關于二年級的數學教案篇17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讓學生鞏固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并能根據實際情況區(qū)分、應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確的質量概念。

2.通過復習,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并學會運用規(guī)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目標解析:

本節(jié)課復習的內容比較抽象,在復習克和千克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使用數學的語言描述身邊物體質量的狀態(tài),并能根據實際情況估計出物體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的意識,幫助學生積累估量的經驗。在復習簡單推理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和有條理地進行數學表達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

教學重點:鞏固克和千克的認識,形成正確的質量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

教學難點:讓學生學會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引入新知

(一)回顧復習過程 請學生回憶已經復習過本學期的哪些內容,對這些知識還有沒有什么問題。

(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復習克和千克、推理這兩部分內容。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反思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提問能力。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復習克和千克

1.梳理。

(1)說一說,你在水果店買東西時都見過什么?

(2)計量物體的質量用什么單位?質量單位有哪些?

2.直觀感受。

(1)看到1克和1千克,你會想到什么?

(2)舉例: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約是1克或者1千克?

(3)實物展示:1片口香糖約重1克,2袋500克的鹽重1千克。

3.進率關系。

(1)已經明確了克和千克是質量單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關系呢?

(2)說一說多少塊口香糖加在一起和2袋500克的鹽同樣重?

4.測量。

(1)測量物體的輕重要用到什么?測量時要注意什么?

(2)說一說自己所認識的秤。

5.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二第7題。

學生獨立練習,集體交流時重點說一說第3小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2)完成練習二十二第17題。

要求學生課前調查,填寫調查結果,課上根據調查結果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在一定的情境中喚起學生對物體質量的關注,通過操作、提問活動讓學生去感悟和體驗,有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結構。在練習時要讓學生說說自己容易出錯的地方和原因,引起其他同學的注意。

(二)復習推理

1.復習推理(一)。

(1)創(chuàng)設情境:李冰、王明、張強、夏雨一起排隊上車。張強在李冰和王明的中間,夏雨是最后一個,李冰不是第一個。請把他們的名字從前往后寫下來。

(2)思考:你先確定誰的位置?為什么?

(3)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互相說一說推理的過程,提供充分表達的機會。

(4)指名說一說推理的方法及過程,其他同學補充,引導學生注意表達的有序性。

2.復習推理(二)。

(1)出示題目:在上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這四個數,并且每個數在每行、每列都出現一次。B應該是幾?

(2)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教師注意適時點撥。

設計意圖:推理重在過程,復習中讓學生經歷想推理過程、說推理過程、演示推理過程、觀察推理過程等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對推理的方法進行提煉和改善。讓學生明確推理時一般要找到一個關鍵句,作為推理的突破口。完善表格填數的方法,將“確認”與“排除”交替進行,這樣提升了效果,學生也能輕松接受。

三、課堂總結,明確目標

(一)通過這節(jié)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你能用我們今天的復習內容解決身邊的哪些問題?

720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冷藏车厂家|冷藏车价格|小型冷藏车|散装饲料车厂家|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十二分公司 | 盐城网络公司_盐城网站优化_盐城网站建设_盐城市启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元拓建材集团官方网站| 制氮设备_PSA制氮机_激光切割制氮机_氮气机生产厂家-苏州西斯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 北京三友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ETC高速自动栏杆机|ETC机柜|激光车辆轮廓测量仪|嵌入式车道控制器 | 热处理炉-退火炉-回火炉设备厂家-丹阳市电炉厂有限公司 | 至顶网| 耐磨焊丝,堆焊焊丝,耐磨药芯焊丝,碳化钨焊丝-北京耐默公司 | 艾乐贝拉细胞研究中心 | 国家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库华南分库 | 皮带机_移动皮带机_大倾角皮带机_皮带机厂家 - 新乡市国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诗词大全-古诗名句 - 古诗词赏析| 粉末冶金-粉末冶金齿轮-粉末冶金零件厂家-东莞市正朗精密金属零件有限公司 | SOUNDWELL 编码器|电位器|旋转编码器|可调电位器|编码开关厂家-广东升威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防水套管_柔性防水套管_刚性防水套管-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网优资讯-为循环资源、大宗商品、工业服务提供资讯与行情分析的数据服务平台 | 真空泵厂家_真空泵机组_水环泵_旋片泵_罗茨泵_耐腐蚀防爆_中德制泵 | 在线浊度仪_悬浮物污泥浓度计_超声波泥位计_污泥界面仪_泥水界面仪-无锡蓝拓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运动木地板厂家_体育木地板安装_篮球木地板选购_实木运动地板价格 | 北京网站建设首页,做网站选【优站网】,专注北京网站建设,北京网站推广,天津网站建设,天津网站推广,小程序,手机APP的开发。 | 右手官网|右手工业设计|外观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公司|产品创新设计|医疗产品结构设计|EMC产品结构设计 | led全彩屏-室内|学校|展厅|p3|户外|会议室|圆柱|p2.5LED显示屏-LED显示屏价格-LED互动地砖屏_蕙宇屏科技 | 蓝莓施肥机,智能施肥机,自动施肥机,水肥一体化项目,水肥一体机厂家,小型施肥机,圣大节水,滴灌施工方案,山东圣大节水科技有限公司官网17864474793 | 网站建设-网站制作-网站设计-网站开发定制公司-网站SEO优化推广-咏熠软件 | 绿叶|绿叶投资|健康产业_绿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礼仪庆典公司,礼仪策划公司,庆典公司,演出公司,演艺公司,年会酒会,生日寿宴,动工仪式,开工仪式,奠基典礼,商务会议,竣工落成,乔迁揭牌,签约启动-东莞市开门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塑料异型材_PVC异型材_封边条生产厂家_PC灯罩_防撞扶手_医院扶手价格_东莞市怡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活性炭-蜂窝-椰壳-柱状-粉状活性炭-河南唐达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 物联网卡_物联网卡购买平台_移动物联网卡办理_移动联通电信流量卡通信模组采购平台? | 高楼航空障碍灯厂家哪家好_航空障碍灯厂家_广州北斗星障碍灯有限公司 | 纯水电导率测定仪-万用气体检测仪-低钠测定仪-米沃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www.milwaukeeinst.cn 锂辉石检测仪器,水泥成分快速分析仪-湘潭宇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手术室净化装修-手术室净化工程公司-华锐手术室净化厂家 | 贴片电感_贴片功率电感_贴片绕线电感_深圳市百斯特电子有限公司 贴片电容代理-三星电容-村田电容-风华电容-国巨电容-深圳市昂洋科技有限公司 | 小程序开发公司_APP开发多少钱_软件开发定制_微信小程序制作_客户销售管理软件-济南小溪畅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钢衬四氟管道_钢衬四氟直管_聚四氟乙烯衬里管件_聚四氟乙烯衬里管道-沧州汇霖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环讯传媒,永康网络公司,永康网站建设,永康小程序开发制作,永康网站制作,武义网页设计,金华地区网站SEO优化推广 - 永康市环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无菌实验室规划装修设计-一体化实验室承包-北京洁净净化工程建设施工-北京航天科恩实验室装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大型吹塑加工|吹塑加工|吹塑代加工|吹塑加工厂|吹塑设备|滚塑加工|滚塑代加工-莱力奇塑业有限公司 | 旋转/数显粘度计-运动粘度测定仪-上海平轩科学仪器 | 集菌仪厂家_全封闭_封闭式_智能智能集菌仪厂家-上海郓曹 | Honsberg流量计-Greisinger真空表-气压计-上海欧臻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超声骨密度仪-动脉硬化检测仪器-人体成分分析仪厂家/品牌/价格_南京科力悦 | Safety light curtain|Belt Sway Switches|Pull Rope Switch|ultrasonic flaw detector-Shandong Zhuoxin Machinery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