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數學多余信息教案
每一個數學老師都應該營造一種民主的氛圍,將師生活動建立在友好、親切、和諧的氛圍之中。每個一年級數學老師在教學之前都應該寫一年級數學教案。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一年級下冊數學多余信息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一年級下冊數學多余信息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計算方法的過程,并掌握計算方法。
2、在教師和同伴的鼓勵下,能積極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發展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談話: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禮物,看!(出示實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兩串)。
2、教師舉起左手的糖球,提問:老師左手拿著多少個糖球,你是怎么知道的?右手呢?
小結:一串糖球有10個,三串糖球就是3個十,是30,兩串糖球是2個十,是20。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學例題。
提問:看著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一共有多少個糖球?左手比右手多多少個?右手比左手少多少個?)
求一共有多少個糖球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30+20=?
提問: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談話:你想怎樣算?
可以用學具擺一擺,可以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來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圍的同學討論,然后說給全班同學聽。
小組內討論后,組長匯報討論結果,教師板書算式的得數。
(學生可能會說3個十加2個十得5個十,5個十是50也可能會說因為3+2=5,所以30+20=50。)
談話:我們學習了整十數加整十數,(板書課題)同學們的算法都很好,我們的好朋友也來了,看看他們是怎么算的?
課件顯示以下情境(圖畫加聲音)
小蘿卜:我是十個十個地數,30,在數兩個十,是40,50。
小蘑菇:3個十加2個十得5個十,是50。
小辣椒:因為3+2=5,所以30+20=50。
小結:我們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樣,在以后的計算中,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算就用哪種方法算。
2、教學“試一試”。
提問:剛才,我們提的那個問題可以用減法來計算?你會列式計算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30-20=10。
提問: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誰愿意說給大家聽。(學生可能會說因為3-2=1,所以30-20=10;也可能說3個十減2個十是1個,就是10。)
小結:同學們自己動腦思考并與同學合作,學會了一些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以后做題時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哪種。
三、練習鞏固,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說說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第一組、第二組題讓學生按組計算。
出示第三組的第1題,讓學生自己寫出相應的第2題。
讓學生自己出一組這樣的題并進行計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題情況。
3、“想想做做”第4題。
談話:請大家把書翻到第5頁,看第4題,小鴨子20+20找到了它的媽媽40,其他小鴨子找不到媽媽了,你能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媽媽嗎?在書上畫線連一連,連好后同桌同學互相檢查。
4、“想想做做”第5題。
談話:請看第5題,我們來做開火車的游戲。仔細看圖,你知道火車怎么開嗎,說給大家聽聽。學生在方框里填數后,一人報得數,全班學生一起訂正。
5、課堂作業。
“想想做做”第3、6題。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積極思考,并與小伙伴討論,學到了很多知識,你有哪些收獲?說給大家聽聽。
教學后記:以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積極性高。
一年級下冊數學多余信息教案篇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會用兩兩配對(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初步知道“多”、“少”、“一樣多”的含義。
能力目標:能用規范的語言口述比較的結果,如“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一樣多”等比較性短語。
情感目標:讓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悅。
教學過程:
互動一(背兒歌)
叮鈴鈴,上課了。書放桌角,人坐正,認真上課我最棒。快快樂樂學數學,快快樂樂學——數——學。
第一階段:創設問題情境,初步感知
師:國慶節要到了,小伙伴們準備用鮮花來布置校園。
出示:花與花盆圖
師:花與花盆到底誰多誰少呢?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幫助小巧和小亞進行比較呢?
板書:比較
學生可能的方法:數數、將一朵花種進一個花盆再比較(即兩兩配對)
媒體演示:一一對應
師:這種一個對應一個進行比較的方法就叫做“一一對應”
板書:對應
師:比較的結果是怎么樣的,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從不同方面來說比較的結果,如:花少,花盆多,花比花盆少,花盆比花多,)
第二階段:創設情景,參與操作,學會表達
師:張老師還準備了水筆作為國慶節活動的獎品,不過被粗心的小胖給弄亂了。張老師想請你們一起來看看,在你手中,筆與筆套比,誰多誰少呢?
(學生動手操作進行比較,得出不同結果,進行匯報)
【情景的創設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的興趣,積極自覺地想辦法進行比較活動。初步感受比的過程,因為筆和筆套在日常生活中總是配對出現的,所以在比較散落的筆與筆套的多少時,學生會自覺不自覺地使用這種兩兩配對的方式,從而初步感知了“一一對應”比較法在生活中的呈現】
師:比較的結果怎么樣?
【描述比較的結果,對于同一種結果,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話說一說】
形式
1、個別匯報——規范表達
2、補充表達——從不同角度描述比較結果
3、同桌互說——強化表達,使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
第三階段:在情境中練習,應用方法,熟練表達。
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20頁
學生邊翻邊說:翻翻翻,20頁
【用口令的形式讓學生重復要求,幫助學生學會傾聽,完成要求】
師:小巧和小丁丁也在為國慶節做著準備。看看他們都在做什么。
(根據每幅圖的內容比一比,說一說,練習用不同的話規范表達比較的結果)
形式:同桌互說,再個別匯報。
師:說的真棒!
【教師總結性的表揚,給與學生肯定,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體驗】
互動二:輕松一下(放)
【針對學生年齡的特點,剛從幼兒園來到小學,對于課堂的35分鐘會有疲倦,在的學習階段后安排一次放松,既能調整學生學習的情緒,消除疲勞,又能讓學生在一種放松的狀態下繼續學習】
互動三:一問一答(收)
123(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師),小耳朵(安靜聽),(快快樂樂學數學)
第四階段:游戲活動
1.搶椅子
出示三幅圖(椅子數與人數比較,三種情況)
師:小朋友們想玩搶椅子的游戲,哪幅圖適合來玩呢?為什么?
2.考考你的記憶力
出示四幅圖,給學生2分鐘的時間進行觀察記憶。打亂次序提問,在某幅圖中,誰多誰少。
【此游戲的設置既將記憶力,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融為一體,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游戲的情境下結束教學,學生沉浸在游戲的喜悅中,而對應比較的方法沉淀在學生的思維中】
一年級下冊數學多余信息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知道“一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兩兩配對(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對“比較”的結果能夠說理,并能夠說出多、少、一樣多,多了幾個,少了幾個。
[能力目標]:
1、通過不同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對應與比較的方法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用兩兩配對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難點: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對應方法。
教學過程:
一、 看圖編故事,提出并解決問題。
1、今天喜洋洋和他的朋友們來陪我們一起學習,大家高興嗎?小羊們得到一個消息,小朋友們去游樂場了,我們也去看看,他們正在玩什么呢?
(出示主題圖:玩碰碰車)
2、你能看圖說一說嗎?(看圖描述)
3、仔細觀察,車夠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一輛車乘一人,有一個小朋友沒有乘到車)
(師貼碰碰車和小朋友,一輛對一人)(連線對應)
4、現在請大家把車和人比一比,(出示課題《比一比》)然后說說你比的結果是怎么樣的?
(1) 根據結果進行語言訓練:( )比( )少,少( 輛 )。
(根據學生回答,師板并將相應圖片貼入)
(2)我們可以這樣說比的結果,還可以怎么說呢?
( )比( )多,多( 人)。(師板,貼入圖片)
5、 用一輛車對一個小朋友的方法進行比一比,而且還會口述比的結果。可是,有個小朋友不高興了,為什么呢?(沒車乘)
那怎么辦?他想和大家一起玩,能幫他想個解決的辦法嗎?(再來一輛)(師貼)
現在請小朋友再來把車和人比一比,結果怎樣?
(師板)車和人一樣多。(同樣多)
6、我們會用一個對一個的辦法來比,而且還會根據比的結果說三句話(學生口頭重溫)。
二、手指操
小羊們告訴我們小胖要過生日了,我們趕快活動下手指,也去幫忙。(音樂,學生做手指操)
三、鞏固操作,加深理解
1、小巧分蛋糕
是誰和誰比呀?
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動手(描述比的方法,并說一說比的結果)
2、小丁丁分吸管
學生說是誰和誰比,在腦子里想結果,和同桌說一說比的結果。
3、獨立完成(褲子和衣服,小朋友和球)
自己連一連,說一說比的結果,最后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反饋。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