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上冊筆算除法教案
《筆算除法》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豎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教學一位數除多位數的算理、基本的運算思路和豎式寫法。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四年級數學上冊筆算除法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數學上冊筆算除法教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09頁例4,課堂活動,練習二十一。
【教學目標】
1、學生再次經歷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除法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加深學生對算法的理解,提高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水平。
2、通過對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法則的總結,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能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嗎?
學生:能。多媒體出示修改后的例4情境圖,把圖中“每天用86 kg”改成“每天用35 kg”。
學生根據圖意列出算式688÷35,然后獨立計算。
抽學生把豎式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出來并說說計算方法。
多媒體再出示未作修改的情境圖。
教師:發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觀察情境圖后發現:運來的飼料總數沒有變,每天要用的飼料增多了,要86 kg。
教師:看來養雞場的雞長得越大,吃的飼料也越多,那么要解決這個問題又怎么列式?
學生:688÷86。
教師:這個算式的計算和我們前面學習的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除法的計算相同嗎?今天我們就繼續來?
[點評:通過變換情境圖的方式,不但體現了前后知識的內在聯系,還能引導學生對原有知識的回顧,從而為新知識的學習作準備。]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4。
教師:請同學們先試著算一算,看你在計算中又能發現什么新的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匯報。
學生:我們發現用被除數前兩位“68”去除以86,不夠除,這時應該怎么算呢?
教師:這個問題就是今天我們主要討論的問題,誰能解決?
引導學生結合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中遇到類似問題時的解決方法思考后得到:當被除數的前兩位去除以除數不夠除時,就用被除數的前三位去除以除數。
教師:也就是當被除數的十位上不夠商1時,就從被除數的個位上開始除,現在大家能計算了嗎?
學生獨立計算,匯報。
教師:誰能把你的計算過程說給大家聽聽?
讓學生把列的豎式展示出來,結合豎式介紹算法。
學生:從個位商起,把86看成90,可以想到8×90=720,所以覺得商7比較合適,但再算就發現86×7=602,余數是88,商7小了,再改商8剛好。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教師:看來這些飼料只夠用8天。
教師:下面我們再來討論:280÷35怎樣試商?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再組織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明確:35這樣的除數,個位? 既可以用“四舍”的方法看作30去試商,也可以用“五入”的方法看作40去試商,但無論哪種方法,發現商過大或過小時,都要通過及時調商的方式來找準確的商。
[點評:這個教學環節中通過學生對問題的討論來進行計算方法的探索,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不但能進一步完成學生對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計算方法的認識,還讓學生從中獲得成功體驗,培養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2、總結算法。
教師:回想一下,我們學習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除法的計算中都遇到過哪些問題?
學生思考后回答。
學生1:在計算中首先要考慮用除數去除被除數的前幾位?
學生2:每次除得的商應該寫在什么位置?
學生3:怎樣進行試商和調商?……
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問題。
教師:這些問題我們又是怎樣解決的呢?
學生4:先用除數去除被除數的前兩位,如果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就用除數去除被除數的前三位。
學生5:如果除到被除數的十位,商就寫在十位上,如果除到個位,商就寫在個位上。
學生6:無論在哪一位除時,只要除得的余數比除數小,這個商就合適了。
教師:我們看看書上的同學們又是怎樣說的。
指導學生看書,并理解教科書上小朋友對話框中的話。
教師:現在誰能說說怎樣計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
引導學生歸納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方法。
[點評:該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以及結合教科書提示,總結歸納出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除法的筆算方法,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三、鞏固運用
1、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480÷3840÷6672÷3480÷32840÷24672÷21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教師:你覺得哪種算要難一些?
學生: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
教師:難在哪兒?
學生: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一眼就能看出商幾,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卻不容易一次就找到準確的商,很多情況下都要調商。
教師:能把你調商的一些好辦法告訴你的小伙伴嗎?
學生相互交流后,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九第1題中的后面3個算式的計算。
2、活動:課堂活動第2題。
(1)學生先獨立思考后,再小組交流。
(2)小組討論組成三位數除以兩位數,使商是兩位數的算式又有哪些?
3、完成練習二十一的1~5題。
學生獨立選擇問題,并解決問題,然后再組織學生匯報,匯報中重點讓學生說解決的方法和計算過程。
學生匯報略。
[點評:這個鞏固教學環節,一是通過兩種整除法的對比,引出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除法計算的難點,并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試商的方法,突破本節學習內容的難點;二是用開放性的練習幫助學生提高試商的準確性;三是回到單元主題圖讓學生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其中的問題,不但使單元主題圖得到了充分地運用,還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和數學的實用價值。]
四、課堂小結(略)
四年級數學上冊筆算除法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鞏固除法法則、估算及驗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筆算除法計算的過程,鞏固兩位數除法的筆算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計算和認真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商的位置。
教學難點: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計算法則。
教具 圖片、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教師導學
一、復習導入
1、口算卡片(略)
2、填空
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 )個70
3)( )÷( )=20……19,除數最小是( )
4)322÷40的商寫在( )位上。
5)475與195的差里有( )個70。
6)如果4×30+6=126,那么126÷30=( )……( )
7)有163個雞蛋,每30個裝一箱,這些雞蛋需要( )個箱子。
3、說說怎樣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二、練習內容
1、計算
346÷42 171÷57 1674÷93 876÷73 2001÷87 10332÷84
2、計算并驗算
4814÷83 8445÷33 3243÷47 1827÷63 1568÷28 2669÷36
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適當的數字,再計算。
商是一位數 商是兩位數
( )25÷38 ( )76÷27
( )96÷82 ( )04÷64
解決問題;
1)一個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買幾個排球?
2)一部電話機94元,一部掃描機846元,掃描機的單價是電話機的幾倍?
3)探究題
小英做一道除法題時,把除數48看成84,結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正確的商是多少?
4)競賽題
三、總結
通過這幾節課的學習,你學會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了嗎?說說怎樣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四、作業
91頁5----8
四年級數學上冊筆算除法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掌握除數是整十數除法方法,并能熟練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筆算除法計算的全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定商,商的位置。
一、熱身運動。
1.看著算式直接報出答案。
60÷20 120÷30 80÷20 360÷40
180÷30 240÷40 420÷60 240÷30
2.括號里能填幾?
30×( )<280 20×( )<82 40×( )<278
70×( )<165 30×( )<182 90×( )<620
3.筆算87÷3和427÷6。
4.反饋。結合這兩道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生說師適當板書除法法則。
5.揭題。筆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說說你從圖中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怎樣列式?
(1)板書:可以分給幾個班?92÷30,口算,估算。
(2)學生嘗試筆算。學生自練,師巡視收集學生的各種典型情況。并進行板書。
反饋。
①判斷對錯。你能告訴老師哪一個豎式是正確的?為什么?另外三個豎式錯在哪里?為什么?
②結合小棒圖理解算理。
③結合正確的豎式說說92÷30是怎么算的?提問:商為什么寫在個位上?
④做一做。30÷10 40÷20 64÷30 85÷40。請四位同學上臺板演。
(3)筆算192÷30。
學生列式筆算。
反饋。結合正確的豎式說說:你是怎么算的?商4,你是怎么想的?
(4)比較:在筆算192÷30和92÷30的過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做一做:140÷20 280÷50 565÷80請三生上板演。
2.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在筆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要注意哪些方面?
三、練習
1.選擇其中一組完成計算。
A 82÷30 102÷30 280÷70
B 78÷20 197÷80 364÷40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練習十四,第2題。
3.體育用品商店正在搞促銷活動:
陳老師原來打算買12只足球,用這些錢現在可以買多少只足球?你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四、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教學設想:
1.計算教學之前還要不要“復習鋪墊”呢?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有利于意義建構。的確,良好的問題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有關經驗、體驗。《標準》也非常強調,計算教學時“應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數感,增進學生對運算意義的理解”;“應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避免將運算與應用割裂開來”。
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計算教學之前還要不要“復習鋪墊”呢?其實,新課前的復習鋪墊主要目的,一是為了通過再現或再認等方式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相關舊知,二是為新知學習分散難點。前者,只要有必要,則無可厚非。問題在于后者,有一些計算教學中,常常有人為了使教學“順暢”,設計了一些過渡性、暗示性問題,甚至人為設置了一條狹隘的思維通道,使得學生無需探究或者稍加嘗試,結論就出來了。這節課,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用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是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為了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相關舊知,我覺得有必要在課前安排一個復習鋪墊的環節。因此我在課前安排了3個小練習:1、看著算式直接報出答案;2、括號里能填幾;3、筆算87÷3和427÷6。
2.要注重計算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誠然,計算本身具有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內容又是非常現實的,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新課程注重計算的現實意義,適當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通過活動體驗、感受和理解運算的意義、來源、現實背景和本質。
《標準》注重了通過實際情境使學生體驗、感受和理解運算的意義。在“總體目標”中提出:“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
3.解決問題與技能形成。
過去計算教學中單調、機械的模仿和大量重復性的過度訓練是要不得的,但是,在計算教學時只注重算理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對計算技能形成的過程如蜻蜓點水一帶而過,也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的。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學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確算法后,不必馬上去解決實際問題,因為這時正是計算技能形成的關鍵階段,應該根據計算技能形成的規律,及時組織練習。具體地說,可以先針對重點、難點進行專項和對比練習,再根據學生的實際體驗,適時縮減中間過程,進行歸類和變式練習,最后讓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掌握相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