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陽節的古詩詞
重陽節與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祭祖是主要節日做節的一大主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陽節的古詩詞,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重陽節的古詩詞
一:《閏九月九日獨飲》
白居易(唐)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
偶遇閏秋重九日,東籬獨酌一陶然。
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二:《九日作》
王縉(唐)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三:《九日醉吟》
白居易(唐)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四:《九日》
楊衡(唐)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五:《重陽日寄浙東諸從事》
李郢(唐)
野人多病門長掩,荒圃重陽菊自開。
愁里又聞清笛怨,望中難見白衣來。
元瑜正及從軍樂,甯戚誰憐叩角哀。
紅旆紛紛碧江暮,知君醉下望鄉臺。
六:《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唐)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九月九重陽節代表什么
九月九重陽節是敬老、敬祖以及感恩。九月九重陽節最早出自《易經》,古人認為這一天是值得紀念的日子,所以在很久之前就有過重陽節的習慣,在重陽節還有登高祈福、插茱萸以及拜祖祭祖等習俗,除此之外,這一天還是家人團聚的日子。
重陽節選在陰歷九月初九,寓意久久的意思,很多人把它賦予了長壽的意思,這一天也就被稱為 “老人節”,代表了小輩對老一輩的祝福和孝敬。孝道為首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所以重陽節里要孝敬長輩。
由上面講到的祭祖和敬老孝敬可以推測到重陽節還有一層感恩的意思。感恩是人的基本準則,只要心懷感恩,生活才會變得美好。古時候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九為陽數最大的一個數字,兩個九九想重疊,寓意重九,這也是九九重陽節日期的來歷。
重陽節習俗
登高遠眺
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登高遠望,活動筋骨,所以,人們于重陽登高,在時令上是最合適不過的。
賞菊花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
由于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征。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成為一種風尚。
重陽節飲食習俗
重陽糕
重陽糕也叫花糕,這個是重陽節最傳統的美食了,從宋代流傳至今,因與“高”諧音,所以又有“步步高升”的意思,與重陽節要登高的意義是類同的。
螃蟹
秋風起,蟹腳癢,陳酒醇,桂花香。秋季是螃蟹最肥美的季節,螃蟹也是秋季的應季食物,在重陽節里也是人們喜愛吃的海鮮之一。
菊花酒
重陽節有喝菊花酒的`習俗,因為酒剛好音同“九”,稱著九月九日這個節日,人們開始喝菊花釀造而成的菊花酒,聞著菊花香,吃著花糕,是節日里一大享受。
菊花糕
實際上是起源于潮汕,在重陽節這一天吃菊花糕歷史已久,主要是因為其清香軟糯,入口即化,外觀比別的糕點更加美觀。
重陽節養生
飲食清淡,預防秋燥
重陽節前后,秋燥最為明顯,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抵抗力比較低的老年人,極易在此時出現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
那么應該如何應對秋燥呢?首先要調整飲食,以清淡為主,盡量不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可以選擇多吃一點粗糧,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早睡早起,適當午睡
秋冬季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天此時稍不注意,就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適當的午睡能讓大腦和全身各系統都得到休息,有效地幫助人們保持心理平衡,預防心肌梗塞。據調查,每天午睡半小時,可減少30%患冠心病的可能性。
合理運動,調養肺氣
秋天天氣寒涼,如果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
運動時需注意:清晨氣溫低,不要穿著單衣就到戶外活動;鍛煉熱了也不要脫得太多,身體發熱后,可以適當減少衣物;鍛煉后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