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又稱什么節日
古代的重陽節,節俗內容跟現在就不大一樣了,敬老愛老雖然也是內容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其節俗活動和文化訴求要豐富得多。重陽節又稱什么節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陽節別稱,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重陽節又稱什么節日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女兒節、登高節、祭祖節、茱萸節、九九重陽、曬秋節、老人節等。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時民間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節的由來
1,、豐收祭天:是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
2、祭祀“大火”:十二地支順序推算,正月建寅,第九個月為戌月,戌為火庫,戌月火入庫。戌在位西北方處乾卦之內。季秋戌月“大火”隨蒼龍群星前面的幾個星宿在西偏北方位隱退潛入于地面。
重陽節的歷史演變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重陽節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古時南北各地風俗各異,先秦時期,各地習俗尚未融合流傳,重陽節習俗活動鮮見于文字記載。現存有關重陽節俗的文字記載,有載古人在九月豐收祭饗天帝、祭祖的活動。據考證,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有在季秋祭祖禮俗活動。
重陽節詩句
1、《采桑子 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4、《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慚弱質。
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
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
平皋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
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
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6、《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
【唐】白行簡
降虜意何如,窮荒九月初。
三秋異鄉節,一紙故人書。
對酒情無極,開緘思有余。
感時空寂寞,懷舊幾躊躇。
雁盡平沙迥,煙銷大漠虛。
登臺南望處,掩淚對雙魚。
重陽節禁忌,三不做
1、不要說節日快樂, 雖然重陽節也是節日,但它更多的是莊重,祭天祭祖,思念親人,以謝天帝、祖先恩德,要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它并不同于中秋節、除夕夜,九月初九,是 兩個九相聚的日子,九歷來就是個奇數,獨陰不長,孤陽不生,萬物不遂,不通不順,重陽節不但不是快樂的節日,而且有點大兇之兆,重陽節,不要說節日快樂,應以安康代替。
2、民間認為,重陽節是不吉利的日子,結婚三年以內的人,盡量不要回娘家,節日忌諱,圖個吉利很重要,在我們山東這邊,部分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娘家過重陽,咒死婆婆娘”,對雙方的老人很不利,但畢竟是傳統,具體也沒人證實,久而久之,就成為了當地人的習慣,沒有人敢犯忌諱,就怕事情趕巧,背上一輩子的罵名,重陽節,回娘家是民間大忌,大城市的人可以忽略。
3、掃墓時不得嬉笑怒罵,祭祀祖先,是個很莊重的儀式,祖先的安居之所,切忌互相打鬧,跨過墳墓及供品,有些人還帶著孩子,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是對先靈的不尊重,會被視之為褻瀆,惹到脾氣不順的氣場,回家免不了一頓“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