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元節是幾月幾日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佛教則稱為盂蘭盆節。2023中元節是幾月幾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元節的具體時間,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中元節是幾月幾日?
2023年中元節具體時間:公歷8月30日,星期三,農歷七月十五。
中元節吃2樣
一、吃鴨肉
俗話說“七月半吃只鴨,世間萬物不用怕”,在中元節這天有一項食俗便是吃鴨肉,因為“鴨”和“壓”是諧音,只要這天吃了鴨子,就可以驅邪,壓住“魂靈”,不會沾染到不好的東西,給自己帶來霉運,另外一個說法是,鴨子會游泳能夠渡河到“陰間”,可以作為“奈何橋的使者”,把要給逝去的先人送去的衣物、錢財等祭品帶給他們,等到祭祀結束后,把鴨子吃掉也有“散福”之意,總之很多地方在這天都有吃鴨子的習俗,而且性涼的鴨肉也正適合秋季食用,營養滋補不上火,分享給大家一道蓮藕老鴨湯的做法,可以在中元節這天做著食用。
二、吃扁食
“七月半扁食香”,在我國很多地方到了中元節都有吃扁食的習俗,據說吃了扁食就能夠消除掉負能量,吸走“臟東西”,并讓人遠離霉運。扁食和餃子形狀相似,但扁食的皮更薄一些,看起來晶瑩剔透,餡料也更為豐富一些,然后用高湯煮熟食用,其實更像餛飩,不過餡料會包得更多,味道也有咸有甜,不過,扁食雖然和餃子、餛飩略有區別,但如今也有很多人會用餃子、餛飩來代替扁食在這日食用,分享給大家雞湯元寶餛飩的做法,中元節吃了保佑家中和諧納祥,驅走霉運。
中元節的民俗有哪些
1、中元普渡
中元節,不少人會在舊歷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游玩的眾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臺、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鐘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鐘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氣。
據說七月半恰逢夏秋交替,此時恰恰是天地陰陽交替的節點,陽氣盛極而衰,陰氣顯現,在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放出鬼魂,所以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后世亦有說法認為,整個農歷七月都應當是“鬼節”,閻王于每年農歷七月初一打開鬼門把鬼放出來到陽間覓食,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最后一天,重關鬼門,群鬼又得返回陰間。
2、祭祖
民間相信,祖先會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孫,所以需要祭祖。這種祭祖行為是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傳統倫理的一種體現,是一種感德祖先文化傳統。時逢小秋的農作物收獲,也正好把豐收的喜悅與祖先分享,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時分舉行。平常日子要對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動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因各地習俗略有差異,因此過節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過節時間上也會有差別。
3、燒紙
中元節日中,民間俗信行為中,最為突出的是燒紙。據傳說,陽間的紙就是陰間的錢,人們燒紙就是給亡故的先輩親人送錢。通常上墳燒紙時要留下幾張,到十字路口焚燒,目的是給尤家可歸的野鬼一些施舍,它們就不會再去搶劫送給其祖先的錢了。
4、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或十五晚,在門外焚香燃炮,同時“燒包”(也叫“薦包”)。
5、祭祀土地
七月半,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后,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6、祈豐收
七月半施祭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谷豐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著秋收稻谷豐登。
7、吃鴨
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在七月半吃鴨子,因鴨在水中游,取其河燈普渡祈禱之涵意。也有說法是“鴨”就是“壓”,是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魂靈”,這說法有點牽強,因為很多地方“鴨”與“壓”不同音。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
8、跳天燈
廣西天等一帶在七月半有跳天燈習俗。舊時跳天燈活動多是一些迎神賽會、驅逐疫鬼之類的迷信活動,現已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民間體育活動。跳天燈一般在村頭較平坦的場地上進行,72個小碗裝上豆油,分別排成9行,按前后左右相距0.8一l米的距離置燈并點燃,跳燈的人頭戴面具,手持木魚、小鼓、鑼鈸等樂器,亦有手持掛紙花條木棍者。開頭由一人帶頭敲打木魚,按節奏有規律地在每行燈中穿來跳去,到行角轉彎處,每人都要做一些亮相的跳步轉彎動作,并吹打各自手中所持的樂器及道具。夜間觀跳天燈的場面,宛如長龍在星光中舞動。
9、放焰口
在盂蘭盆會中,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叫做“放焰口”。“焰口”就是佛教所謂地獄中的餓鬼,這項活動的目的是超度亡靈、為孤魂野鬼施食。“放焰口”在黃昏或晚上進行,活動持續時間較長,甚至可達次日凌晨。先由僧人誦經、做法,最后由主持用米糧、凈水在四周揮灑,為鬼魂施食。
10、河燈度孤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中元節放河燈,據說是從上元節(元宵節)的張燈習俗演變而來。民間認為,上元是人節,中元是鬼節,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所以上元張燈在陸地,中元就是在水里了。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里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里。如今的放河燈,已經成為歡樂的活動項目了。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并不顯得多么要緊。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
中元節的傳說
有關中元節的傳說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幾種說法:
按民間說法,傳說七月十五日地府洞開,鬼魂四出,民間有“七月半,鬼亂竄”的民謠。有祀者,回故里接受子孫的祭拜;無祀者,有公眾請佛道做法事“普度”,不使孤魂野鬼流浪為害。
按道教說法,農歷七月十五為地官壽誕,地官大帝會為鬼魂赦罪祈恩,釋放獄中眾鬼囚,讓囚徒餓鬼解脫享食飽滿免于眾苦,從七月初一起重返人間享受一個月的香火、施食,以激起其向道之心。經由祭典與道士作法的過程,信徒協助地官,超度亡魂餓鬼,使他們得以早日解脫,避免在人間作祟,因此道士都在這一天誦經、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道教稱天、地、水為“三元”;元者,即是一切事物之開始。道教認為天地水三元之氣,為最初生成人類,長養萬物之根本,又把三元配置于農歷的'三個日子,稱為“三元日”;上元日正月十五,中元日七月十五,下元日則為十月十五;故此“中元”的意思,即是七月十五日。“三元日”,相傳為道教“三官大帝”的生日;上元日為“上元一品天官賜福大帝”之生日;中元及下元日分別為“中元二品地官赦罪大帝”及“下元三品水官解厄大帝”之生日。三官大帝的地位,僅次于玉皇上帝,統御萬靈,故此三元日為道敦的重要節日,在此三日均舉行齋醮法事。
道教傳說
“中元節”之名起于北魏,“中元”是道教的說法。道教經典稱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又將“三元”與“三官”相配,說天官神主賜福,生于正月十五。
道家以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地官赦罪之辰,屆時地官檢查、考校天上地下神仙、凡人、動物的表現,以便定罪免刑。東漢《老子章句》引《道經》:“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于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圣,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脫。”
又《修行記》說:“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于是夜誦經,餓鬼囚徒,亦得解脫。”
因此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道教會舉行“中元普渡”,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順帶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民間都會準備豐富的牲禮,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佛教傳說
另一方面中元同時也是佛教的“盂蘭盆會節”,首創者據說是南朝梁武帝蕭衍。“盂蘭盆”一詞來自佛教的說法,被稱為“屋蘭瑪納”(梵文ULLAMBANA),是“解救倒懸”的意義,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印度佛教儀式中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佛經中《盂蘭盆經》以修孝順勵佛弟子為旨意,為了使眾生免于倒懸之苦,替孤魂野鬼誦經布食。
在民間亦有很多形式別樣的“薦新祭祖”的節慶活動,其意義與“中元節”的主旨是相同的,如“麻谷節”(河北)、“田了節”(廣東)、“鮮果節”(布依族)、“搶豬節”(畬族)、“豐年祭”(高山族)、花衣節(廣東)、施孤節(廣西)……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道教、佛教,還是民間的這類節俗都是圍繞著祭祀祖先、超度亡魂、慶豐收、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相同的目的展開的。自魏晉以來,佛道融合,將神佛混為一體,已是民間普遍信仰。又因為這些活動基本都定于七月十五這一日子,所以它們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而形成今日饒富慎終追遠、博愛精神的“中元普渡”習俗。
那么為什么道教、佛教、民間都會把這樣的祭祀的活動設定在七月十五左右進行呢?
《禮記·月令篇》上有記載:“是女也(七月),農乃登谷,天子嘗新,先薦寢廟。”6這其中包涵了兩層意思:首先,七月是收獲的季節;其次,按中國擇日規律,七月十五是下半年的第一個望日,同時往往也是立秋后的第一個月圓之日。因此,在民間人們不一定嚴格按照這個時間進行祭祖,但由于第一個原因的影響,他們往往會選擇在七月十五左右進行祭祖活動;而天子則一定會選擇在這天象征性的以新谷祭祀祖廟,表達對祖先的敬意。由于祖先崇拜在中國人的信仰中占了相當重要的地位,所以“薦新”的習俗得以存活數千年,甚至在它已從國家祭典中消失以后,民間都還保持著“薦新”的習俗,并且集中在農歷七月十五舉行。這就是現在“中元節”的最初起源。
中元節禁忌
1、中元節一定不能討論鬼怪:據說鬼的魂們會傾巢而出,尤其是寺廟和普渡法會的地方,往往是鬼的魂最多的,而且中元節也不要亂說話,說不定鬼的魂正從你的身邊經過呢~
2、中元節不要走夜路:晚上11點之前就不要上街哦,這天百鬼夜行,陰氣最重,所以這天不應該在外逗留,夜不歸家是大忌。
3、避免晚上拍照:鏡子或手機這種東西,很容易撲捉到不干凈的東西,若是在晚上拍照,說不定就把不干凈的東西給拍進去了,那就等于沾染了晦氣的東西,運勢會變得越來越差的。
注:以上內容根據民間傳說整理,僅供娛樂參考,不做任何用途和決策,切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