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傳統美食
重陽節的傳統美食都有哪些?重陽節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重陽節的傳統美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重陽節的傳統美食
重陽糕
重陽糕是重陽節的主要吃食之一,我國南北方此食俗均十分盛勝。北方以面粉制糕為多,南方以糯米粉制糕為多。
重陽饃
用白面蒸成圓塔形的模,模上插茱英、艾草葉等花草。這天家家戶戶要登高野游,這種白面蒸制的重陽摸既耐饑,又便于攜帶。重陽模多為我國西北地區重陽節的吃食。
糍粑重陽糕
糍粑糕多為我國西南地區的重陽節吃食。這天家家戶戶用糯米制糍粑,親友間互相請吃撇把,喝米酒,有“共慶豐收”之意。民謠云:“九月九,喝辣酒,吃核把,慶豐收。”因此,西南地區又稱重陽節為糍粑節
菊花酒
重陽節家家戶戶均爭飲菊花酒。菊花酒在每年九月菊花盛開之時釀制,但當年釀制不能當年飲用,需待一至二年后,釀成菊花露汁。
菊花湯
重陽節還有飲菊花湯的食俗,謂能祛疾。將新鮮菊花采摘洗凈,放入陶器或瓷器的炊具內(不可用鐵器),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入文火慢慢熬制。飲用時略加冰糖或蜂蜜,對人體有益。這天,小孩因不善飲菊花酒,故大多飲菊花湯。舊時,許多家長還用菊花湯的湯汁和花渣替小孩洗澡,認為菊花水沐浴可除膚疾。
菊花菜
金秋九月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我們除了能欣賞秋菊的“秀色”,及其不隨流俗的高風亮節以外,還可一飽口福,品嘗“秀色”的特殊風味以及利用其保健強身的價值,“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頹令。”所謂制頹令,便是預防早衰、防治老年病的意思。
重陽節禁忌有什么講究事情
忌房事
“重九"是陽數之巔峰,過后則轉為陰數,在這個時間點,要禁忌一切冒失的行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男女交合必以時,才能達到陰陽調和。否則,陰陽不調,不利于后代的繁衍。
忌煮飯
過去傳說”重陽不蒸粑,老虎要咬媽“。重陽節是老人節,這天是過節,所以要讓老母親休息,不能因做飯而勞累。當時沒能把這個道理講清楚,就拿這個俗語來嚇唬人。
忌送菊花
因為菊花是祭花,送菊花不合適。
忌說節日快樂
重陽節是全家出去登高辟邪的日子,因此重陽節里的祝福是“身體健康”或“全家平安”。
重陽節為什么忌婚嫁
因為是祭祀節日。
重陽節是屬于祭祀節日,祭祀這兩個字與結婚聯系在一起,很多人都認為這樣的節日結婚是不吉利的。而且認為重陽節陰氣比較重,自然不太適合舉辦婚禮。
重陽節人們要做什么
在我國的古代民間人們到了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游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于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農歷九月九日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于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還有著躲避災難的寓意。
重陽節賞菊跟誰有關:陶淵明
據說重陽節賞菊的風俗,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金菊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金菊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金菊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清代以后,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