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七年級教案 > 生物教案 >

生物教案設計

時間: 新華 生物教案

生物教案設計篇1

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教案模板

第一節一、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B)

板書

教學過程

(二)細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

1.物質出入細胞膜的幾種方式:

(1)自由擴散:

特點:從高濃度一側運輸到低濃度一側;不消耗能量。例如:O2、CO2、甘油、乙醇、苯等。

(2)主動運輸:

①特點: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需要載體;需要消耗能量。

②意義:(略)

2.細胞膜的生理特點:選擇透過性

(第二課時)

引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細胞膜的結構,細胞膜的結構是與它的功能密切相關的,那么,細胞膜有哪些重要功能呢?

講述:科學家經研究發現,細胞膜有多種生理功能。比如說,物質交換、細胞識別、分泌、排泄、免疫,等等。其中,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是細胞膜的重要生理功能。

活細胞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活動,就必須不斷地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而物質交換必須通過細胞的“門戶”——細胞膜來完成。離子和小分子物質是通過自由擴散和主動運輸等方式進入細胞的,而大分子和顆粒性物質主要是通過內吞作用進入細胞的。首先,我們學習一種比較簡單的運輸方式。

(教師展示事先制作好的自由擴散活動圖板,對照活動圖板作簡要說明:圖中黃色表示細胞膜,紅色球狀物表示某物質。紅色球狀物多的部分為膜外,少的部分為膜內。接著教師演示紅色球狀物不斷由膜外通過膜進入到膜內的情況。)

提問:如果紅色球狀物的多少代表某種物質濃度大小的話,那么,這物質進入細胞是由濃度高的一側向濃度低的一側運輸,還是由濃度低的一側向濃度高的一側運輸?

(回答:略。)

講述:對了,是從濃度高的一側向濃度低的一側運輸,而且在運輸過程中,不需要消耗細胞內新陳代謝所釋放的能量。上邊這種運輸方式叫做自由擴散。自由擴散相對于主動運輸來說,又叫做被動運輸。符合這種方式運輸的物質僅限于小分子物質。

另外,還有一些物質在進入細胞時,不同于自由擴散方式,例如:輪藻細胞中的K+濃度比它所生存的環境中K+多63倍,海帶細胞中的I-比海水高出40倍,人的紅細胞中的K+比血漿高30偌,而紅細胞中的Na+濃度卻是血漿中Na+的濃度的1/6。由此可見,以上細胞具有不斷積累K+、I-的能力和運出Na+的能力,以致不使膜內外的Na+、K+、I-達到平衡。上述這些物質是怎樣進行運輸的呢?(教師展示事先制作好的主動運輸活動圖板,在做簡要說明后演示物質由膜外進入到膜內的過程,同時啟發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

提問:上述這種運輸方式具有哪些特點?

(回答:略。)

講述:當物質通過細胞膜由低濃度一側向高濃度一側移動時,就像物體沿斜坡上移一樣,必須由外部提供能量,在對上述Na+、K+、I-等物質的運輸中,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細胞來供給的。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可以總結出主動運輸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①是從濃度低的一側運輸到濃度高的一側;②需要消耗細胞內新陳代謝所釋放的能量。

提問:物質的主動運輸方式在生物學上有什么意義呢?

(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并討論,最后請一位同學回答,略。)

講述:由物質通過細胞膜的兩種運輸方式可以看出,細胞膜可以讓O2、CO2、水分子等小分子自由通過,細胞要選擇吸收的離子或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另一些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這一現象說明細胞膜在生理功能上有什么特點呢?

回答:具有選擇性

講述:對,細胞膜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關于細胞的內吞作用和外排作用,請同學們閱讀課本中小字部分。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細胞膜的生理功能,了解到細胞結構與它的生理作用是相統一的,尤其是物質出入細胞膜時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特點,對于細胞完成正常生命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請同學們根據今天所學的內容,填寫下表。

出入細胞物質舉例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

細胞膜內外物質濃度高、低

是否需載體蛋白質

是否消耗細胞內的能量

甘油

進入紅細胞的K+

生物教案設計篇2

1.生物多樣性的層次、地球物種的數量及分布。

2.物種滅絕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

3.通過案例分析,提出保護生物多樣性應采取的措施。

一、物種滅絕現象正常嗎

1.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

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2.地球物種

(1)數量:500萬~5000萬種。

(2)分布:3/4生活在熱帶地區。

(3)壽命:平均大約為500萬年。

(4)自然滅絕:平均1.1年滅絕一個物種。

二、人類活動加速了物種滅絕

1.物種滅絕的速度:不斷增加。

2.物種滅絕的種類:植物和昆蟲為主。

3.物種的作用

對人類的價值以及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也無從估計。

4.人類的措施

扭轉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的趨勢,加強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1.物種滅絕是一種正?,F象。(√)

2.人類活動對森林、草地和濕地等生態系統的破壞,不會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

3.隨著人口的加速增長,物種滅絕有加速的趨勢。(√)

4.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要把所有瀕危動植物移出原生長地,移入動植物園進行特殊管理和保護。(×)

5.我國在黃河三角洲上發現大面積的野生大豆種群,國家有關部門下令大力保護。保護野生大豆種群的主要原因是(A)

A.保護生物多樣性,可從中獲取人類有用的生物基因

B.野生大豆是上等的飼料,經濟價值高

C.野生大豆的水土保持作用比較其他植被強

D.野生大豆是常見的美化綠化植被

知識點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問題探究]

讀教材P67圖4.13,探究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300年來世界人口數量呈________趨勢,世界物種滅絕數呈________趨勢,兩者之間呈________相關。

(2)由此你得到了什么結論或推論?

(3)人類應采取哪些措施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答案:(1)上升上升正

(2)人類活動(人口增多)加速了物種滅絕。

(3)建立自然保護區——就地保護、將瀕危物種移入適宜環境——遷地保護和建立瀕危物種.種子庫——離體保護以及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等措施。

[總結深化]

1.物種滅絕的原因

物種滅絕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人類不合理的生產及生活加速了物種的滅絕速度。

原因表現自然原因物種的平均壽命大約為500萬年,地球歷史上最近2億年以來,平均1.1年滅絕一個物種人為原因人類社會早期以狩獵和采集為生,加劇物種滅絕,300萬年的狩獵歷史,是許多地區的野獸瀕于絕跡的原因之一工、農

業生產活動大面積砍伐、火燒和開墾森林,草地過度放牧和過度墾殖,以及工業、城市和交通發展占用了大量土地,導致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的破壞和大量喪失,保留下來的也都支離破碎,對野生物種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對物種的高強度捕獵和采集等,使野生物種難以正常繁衍;外來物種的大量引入或侵入,使原物種受到嚴重威脅;土壤、水和大氣污染,危害了森林,特別是給相對封閉的水生生態系統帶來毀滅性的影響2.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由于人類活動正在加速物種滅絕的速度,生物多樣性正在趨減。保護生物多樣性主要有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兩大類措施,具體措施如下:(1)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生態系統;(2)把某些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適當環境進行特殊保護和管理,如建立動植物園、瀕危動物繁育中心等;(3)建立瀕危物種.種子庫,如植物種子庫、動物精子庫等,以保護遺傳資源。此外還應頒布相關的法律、法規。

[學法指導]圖示法理解生物多樣性的層次及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原因

[對點演練]

1.閱讀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中華秋沙鴨為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目前全球只有1000只左右。中華秋沙鴨生活在河流與小型湖泊等濕地中,主要以淡水魚、蝦等為食。以長白山某河流作為繁殖地的中華秋沙鴨種群,春季為50余只,秋季遷徙時,數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達贛東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華秋沙鴨在遷徙途中不斷死亡、導致數量減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護對策。

解析:中華秋沙鴨在遷徙途中不斷死亡、導致數量減少的可能原因應從遷徙路線上缺少休憩和覓食地、誤食被污染的食物、人或動物的獵殺等方面分析;保護對策應從恢復濕地、治理污染、嚴禁獵殺、進行觀察與保護、做好宣傳等方面分析。

答案:可能原因:遷徙路線上缺少濕地等休憩和覓食地,疲勞饑餓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魚蝦;人或動物的獵殺等。

保護對策:在遷徙路線上建設與恢復濕地,使濕地間距小于單日遷徙距離;治理水體污染;嚴禁獵殺;在遷徙路線上建立觀測點,組織志愿者觀察與保護;做好保護中華秋沙鴨的宣傳工作等。

2.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黑冠長臂猿是動物學、心理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的主要實驗動物,僅分布在海南島和西雙版納。因人類的捕殺,海南島現僅存黑冠長臂猿約30多只,主要生活在霸王嶺林區。

材料二根據法國《科學與未來》雜志轉載的數據,目前全世界瀕危動植物已經達到10954種,其中動物達5423種,植物達5531種。以動物為例,全世界現存魚類的三分之一、哺乳類和爬行類動物的四分之一都面臨著滅絕的危險。此外,與1996年的統計數字相比,全世界生存受到威脅的鳥類已經從2059種上升到2133種,哺乳類動物從1978種上升到2133種,爬行類動物從407種上升到454種。

材料三下圖是哺乳動物和鳥類物種滅絕原因圖。

(1)上述材料反映的生態問題是什么?

(2)哺乳動物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人類為何盡力保護生物物種的多樣性?

解析:第(1)題,通過材料提供的數據,說明世界生物多樣性正在減少,物種滅絕加速。第(2)題,由材料三圖中信息可知:哺乳動物受威脅的兩大主要原因:偷獵和棲息地的喪失。第(3)題,保護生物物種的多樣性既有利于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又能更充分地利用生物的各種價值。

答案:(1)生物多樣性減少,物種滅絕加速。

(2)偷獵、棲息地的喪失。

(3)一是為了維護生態平衡,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且能給后人留下廣闊的生存空間;二是許多生物的利用價值還有待于人類研究和開發利用。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1992年在巴西當時的首都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153個國家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據此回答1~2題。

1.生物多樣性不包括()

A.遺傳多樣性B.物種多樣性

C.生態環境多樣性D.生態系統多樣性

2.下列關于物種滅絕的敘述,正確的是()

A.物種滅絕本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所以對于物種滅絕人類無能為力

B.物種的數量如此巨大,所以我們不必杞人憂天

C.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在短期內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物多樣性,但是災變過后新的物種又在生成,使生物多樣性重新增加

D.人類新發現物種數量超過滅絕或瀕危物種數量,所以對生物多樣性應保持樂觀態度

解析:1.C2.C第1題,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第2題,物種滅絕雖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但人類活動能加速或延緩其滅絕速度。物種滅絕會減少生物多樣性,但物種滅絕后還會產生新的物種,又增加生物多樣性。

3.世界上物種主要分布在()

A.熱帶地區B.溫帶地區

C.高山地區D.寒帶地區

解析:選A地球上的物種估計有500萬~5000萬種,其中3/4生活在熱帶地區,以生活在熱帶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種最為豐富。

4.下列關于人類活動對物種滅絕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人類的狩獵和采集活動加快了物種滅絕的速度

B.人類活動造成的工業污染和生態破壞加速了物種滅絕

C.當前物種滅絕加速,主要是自然環境的變化造成的

D.人口數量的多少與物種滅絕的速度相關

解析:選C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是當前物種滅絕加速的主要原因。

5.我國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獵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是()

A.土地因此荒蕪導致荒漠化

B.水土流失加劇

C.藏羚羊尸體腐爛,污染大氣

D.生物多樣性減少

解析:選D現在藏羚羊的數量已經很少了,已接近滅絕的邊緣,如果不保護,由于種群數量少和人類的獵殺,藏羚羊可能會滅絕,這樣會使生物多樣性減少。

6.下圖是世界物種滅絕趨勢圖。讀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自然保護區是人類為了保護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環境而選擇的典型區域,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從無到有,蓬勃發展。自1956年建立首個自然保護區至今,已經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1757個,覆蓋國土總面積約13.2%,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88個。有22處自然保護區被納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計劃”。

(1)最近400年里,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呈__________變化的趨勢。

(2)試分析物種滅絕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教案設計篇3

1.解讀:該類題目要求利用已有品種,依據遺傳學原理,根據題目要求選擇合適的育種方法,培育符合要求的新品種。

(1)命題素材:培育植物新品種或動物新品種。

(2)考查要點:一般涉及兩對相對性狀,常出現常染色體遺傳與性染色體遺傳相結合的問題。

2.特點:材料新穎、綜合性較強、難度中等。

3.考查能力:提取信息、分析信息、推理、文字表述等能力。

(2012?浙江高考)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為A、a)、高稈和矮稈(基因為B、b)是兩對獨立遺傳的相對性狀?,F有不抗病矮稈玉米種子(甲),研究人員欲培育抗病高稈玉米,進行以下實驗:

取適量的甲,用合適劑量的γ射線照射后種植,在后代中觀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稈1株(乙)和不抗病高稈1株(丙),將乙與丙雜交,F1中出現抗病高稈、抗病矮稈、不抗病高稈和不抗病矮稈。選取F1中抗病高稈植株上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獲得幼苗,經秋水仙素處理后選出純合二倍體的抗病高稈植株(丁)。

另一實驗表明,以甲和丁為親本進行雜交,子一代均為抗病高稈。

請回答:

(1)對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發現,控制其葉綠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該基因不能正常________,功能喪失,無法合成葉綠素,表明該白化苗的變異具有________的特點,該變異類型屬于________。

(2)上述培育抗病高稈玉米的實驗運用了____________、單倍體育種和雜交育種技術,其中雜交育種技術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藥離體培養中,可通過誘導愈傷組織分化出芽、根獲得再生植株,也可通過誘導分化成________獲得再生植株。

(3)從基因組成看,乙與丙植株雜交的F1中抗病高稈植株能產生________種配子。

(4)請用遺傳圖解表示乙與丙植株雜交得到F1的過程。

【答案】(1)表達有害性基因突變

(2)誘變育種基因重組胚狀體

(3)4

(4)

審題遺傳學基本知識運用

一、明確相對性狀的顯隱性

1.解讀:

題目中若沒有明確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需要根據題意進行判斷。明確培育新品種優良性狀的顯隱性。

2.應用:

題中明確了基因符號,即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為A、a)、高稈和矮稈(基因為B、b),但沒有明確相對性狀的顯隱性。培育目標是抗病高稈玉米,根據甲和丁雜交,子一代均為抗病高稈可以判斷相對性狀的顯隱性。

二、明確育種原理、育種方法及其程序

1.解讀:

(1)育種方法包括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基因工程育種、細胞工程育種等;育種原理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單倍體育種往往與雜交育種、多倍體育種結合進行。

(2)基因突變是指組成基因的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屬于分子水平的變化,在顯微鏡下不可見,而染色體變異屬于細胞水平的變化,往往涉及多個基因,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由此可以區分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2.應用:

(1)第(1)小題中“控制其葉綠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雖然該變異可能涉及多個堿基對,但仍屬于一個基因內部的變化,屬于基因突變。

(2)第(2)小題中培育抗病高稈品種首先對甲進行了誘變處理(誘變育種),然后又經過了乙和丙的雜交(雜交育種),最后選取F1中抗病高稈植株上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獲得幼苗,經秋水仙素處理后選出純合二倍體的抗病高稈植株(單倍體育種)。

答題規范書寫遺傳圖解

一、解讀

育種過程往往要求通過遺傳圖解表達出來。規范的遺傳圖解應包括:

1.左側的文字或符號說明。

2.親代的基因型和表現型。

3.正確的遺傳學符號(雜交或自交)和連線。

4.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及其比例。

特別注意:單倍體育種過程中,選擇的時機不是對花粉進行選擇(花粉不表現優良性狀),也不是對花粉經培養獲得的單倍體進行培養(單倍體一般都比較弱小),而應在用秋水仙素對單倍體幼苗處理后對獲得的純合子進行選擇。

二、應用

乙與丙植株雜交得到F1的過程涉及親代和子代兩代,這時一般需要把配子的種類列出,然后進行正確連線。若用圖解表示多代的遺傳過程,可以把配子種類省略。

生物教案設計篇4

【學習目標】

1.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

2.嘗試觀察、比較、歸納的科學探究方法。

3.初步確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關注動物的生活環境。

【問題導學】

一、實驗:觀察鯽魚的形態、結構

1.觀察鯽魚的體色、體形,鱗片

(1)體色:背部色,腹部色,不容易被敵害發現,這是一種保護色。

(2)體形:呈形,能減少游泳時產生的。

(3)體表覆蓋著,具有保護作用。

2.觀察魚的側線:

輕輕撈起小魚,觀察鯽魚的側線,側線有什么作用?

3.觀察鯽魚的鰭:

(1)對照課本83頁,認識魚的各種鰭。

成對存在的(偶鰭)有:

成單存在的(奇鰭)有:

(2)用鑷子輕輕碰觸小魚,觀察鯽魚的運動,是什么提供了鯽魚前進時的動力?

(3)用皮筋扎住鯽魚的胸鰭和腹鰭,然后觀察鯽魚的運動有何變化,推斷鯽魚的胸鰭和腹鰭有什么作用?

4.觸摸魚的體表,體會一下有什么感覺。這對魚的生活有什么意義?

5.觀察鯽魚的鰓:

鰓的結構包括、和。

(1)魚的口在不停的開合,它是在喝水嗎?

(2)在魚口附近的水中滴一滴紅墨水,觀察紅墨水從何處出來.說明了什么問題?

6.觀察魚的骨骼標本,結合圖2.2—7,了解魚脊柱的構造特點。

魚的脊柱是如何構成的?

二、魚類的特征

1.魚類的主要特征

(1)終生生活在中。

(2)身體呈。

(3)體表覆蓋著。

(4)用呼吸。

(5)用游泳。

(6)體內有一條有許多構成的脊柱。

(7)體溫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是動物。

2.除了鯽魚外,你還知道哪些魚類?

【歸納整理】

【反饋檢測】

1.鯽魚不容易被敵害發現,因為它的體色是()

A.背面深黑色和腹面白色B.背面灰色和腹面黑色

C.背面黑色和腹面灰色D.背面深灰黑色和腹面白色

2.“水上大世界,動物添精彩”下列只能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的動物是()A.蚯蚓B.草魚C.青蛙D.獵豹

3.魚類游泳時的動力一般來自()

A.胸鰭和腹鰭的擺動B.口不斷吞水時的動力

C.軀干和尾部的擺動D.背鰭的擺動

4.側線是哪一類動物所特有的()

A.環節動物B.昆蟲C.鳥類D.魚類

5.下列動物真正屬于魚的是()

A.甲魚B.黃鱔C.鯨魚D.娃娃魚

6.水中的氧氣進入魚體內的途徑是()

A.水→口→鰓→血液B.水→鰓→血液

C.水→鼻→鰓→血液D.水→口→鼻→鰓→血液

7.下列敘述中與鯽魚適于水中生活無關的形態特征是()

A.身體分為頭、軀干和尾B.身體呈梭形

C.體表有鱗片和黏液D.身體的兩側有側線

8.鯽魚側線的作用是()

A.維持身體平衡B.協助運動C.測定方向和感知水流D.排泄

9.魚鰓的組成是由()

A.鰓絲B.鰓耙、鰓弓C.鰓絲、鰓弓D.鰓絲、鰓耙、鰓弓

10.小蝗蟲到池塘邊玩耍,遇見鯽魚正在無聊的吐泡泡。鯽魚開腔道:“‘旱鴨子’,你敢把頭沒在水中一個小時嗎?”小蝗蟲滿不在乎地說:“敢!但你敢到岸上呆一個小時嗎?”鯽魚想了想說:“敢!”心里卻說:“等輪到我時,你早已憋死啦!”青蛙跑來作證。于是小蝗蟲將頭深深浸入水中,一個小時后,小蝗蟲安然無恙的抬起頭,鯽魚頓時傻了眼。青蛙催促道:“鯽魚先生請便吧?!宾a魚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會兒便死了。

鯽魚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生物教案設計篇5

一、教材分析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這部分內容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冊第八章《生物與環境》第三節《生態系統》的核心內容。在教學中,本節知識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知識和第三章《新陳代謝》的知識聯系密切,又直接關系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學習,學科內綜合性強,理論聯系實際緊密,需要提高靈活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和識圖解圖能力。

縱觀____三年來的全國高考題,該部分知識為高考熱點內容之一,歷年高考都會考查。但近三年來天津卷涉及較少。從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選擇題也有非選擇題。往往涉及到圖形、圖表的分析。命題方式靈活多樣,主要考察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靈活運用知識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其中“能量流動的特點”及各營養級能量傳遞的計算及綜合運用本章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等知識分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及熱點問題,是高考命題的焦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和考綱的具體要求,結合學生知識水平,擬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1)了解生態系統中能量的來源、流動渠道和研究目的

(2)理解能量流動的特點

(3)應用食物鏈中各營養級能量傳遞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識圖解圖能力、觀察和分析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等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物質運動和物質普遍聯系的辯證觀點

三、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

2、教學難點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相關知識的計算

3、重難點的突破

利用多媒體課件為手段,借助于其形象、直觀、動態等多種功能使知識結構一目了然,來突出重點。再通過經典例題跟進、教師詳解、學生分析來強化知識,突破難點

四、教學方法

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在課前制定有針對性的復習目標,并要求學生提前復習,教師加以檢查落實。授課中以多媒體為輔助手段,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等各種教學方法。通過對近幾年與本部分內容相關的高考題的分析研究,以及解題中如何確立關鍵詞、關鍵點及解題思路、解題方法及技巧的講解,使學生對本節知識有個系統的認識并加以掌握。

生物教案設計篇6

這是一篇論述生物群居性的文章,充滿了理趣。作者選取了獨特的視角,打破禁忌,將生物的行為與人類進行比較,指出螞蟻、蜜蜂、黏菌、魚類、鳥類等生物在集體行動中表現出高度的組織性,似乎具有整體思維的特點。這種從生態系統的整體上認識生物的觀點,頗具獨創性。作者對“多個單獨的動物合并成一個生物的現象”作了有趣的分析,作為一個生物學家,他的見解并不是無端的空論,而是蘊含了深刻的科學思想。這里既有對傳統生物學過分強調個體行為的批判,也有對人類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認識自身生存危機的警示。本文細膩的描寫,生動的文筆,幽默的語言,令人嘆服。閱讀時,可以畫出一些精彩的語句(如說螞蟻“是某種活的計算機”,“它們什么都干,就差看電視了”),細心體味。

從適當的高度往下看,大西洋城邊青天白日下的海濱木板路上,為舉行年會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的醫學家們,就像是群居性昆蟲的大聚會。同樣是那種離子式的振動,碰上一些個急匆匆來回亂竄的個體,這才略停一停,碰碰觸角,交換一點點信息。每隔一段時間,那群體都要像拋出釣鱒魚〔鱒(zūn)魚〕一種背部淡青略帶褐色,側線下部銀白色,全身有黑點的魚。的釣線一樣,準確無誤地向恰爾德飯店拋出一個長長的單列縱隊。假如木板不是牢牢釘住,那么,看到他們一塊兒筑起各式各樣的巢穴,就不用感到吃驚了。

用這種話來描繪人類是可以的。在他們制性的社會行為中,人類的確很像遠遠看去的蟻群。不過,如果把話反過來講,暗示說昆蟲群居的活動跟人類事務總有點聯系,那在生物學界將是相當糟糕的態度。關于昆蟲行為的書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們,昆蟲好像是來自外星的生物,它們的行為絕對是有異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幾乎還是非生物的。它們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卻魔魔道道的小機器。假如我們想從它們的活動中看出什么顯示人類特點的東西,那就是在違反科學。

不過,讓一個旁觀者不這樣看是很難的。螞蟻的確太像人了,這真夠讓人為難。它們培植真菌,喂養蚜蟲作家畜,把軍隊投入戰爭,動用化學噴劑來驚擾和迷惑敵人,捕捉奴隸??棾蚕亴偈褂猛ぃе左w像梭子一樣往返竄動,紡出線來把樹葉縫合在一起,供它們的真菌園使用。它們不停地交換信息。它們什么都干,就差看電視了。

最讓我們不安的是,螞蟻,還有蜜蜂、白蟻和群居性黃蜂,它們似乎都過著兩種生活。它們既是一些個體,做著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還想著明天,同時又是蟻冢、蟻穴、蜂窠這些扭動著、思考著的龐大動物體中細胞樣的成分。我認為,正是由于這一層,我們才最巴不得它們是異己的東西。我們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體性的社會,能夠像一個個生物一樣進行活動。即使有這樣的東西,它們也決不可能跟我們相關。

不管怎么說,這些東西還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獨行的螞蟻,不能設想它頭腦里想著很多。當然,就那么幾個神經元,讓幾根纖維串在一塊兒,想來連有什么頭腦也談不上,更不會有什么思想了。它不過是一段長著腿的神經節而已。四只或十只螞蟻湊到一起,圍繞著路上的一頭死蛾,看起來就有點意思了。它們這兒觸觸,那兒推推,慢慢地把這塊食物向蟻丘移去。但這似乎還是瞎貓撞著死老鼠的事。只有當你觀看聚在蟻丘邊的、黑壓壓蓋過地皮的數千螞蟻的密集群體時,你才看見那整個活物。這時,你看到它思考、籌劃、謀算。這是智慧,是某種活的計算機,那些爬來爬去的小東西就是它的心智。

建造蟻丘的時候,有時需要一批一定規格的細枝,這時,所有成員立刻都著魔般搜尋起正合規格的細枝;后來,外墻的建筑就要完成,要蓋頂,細枝的規格要改變,于是,好像從電話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蟻又轉而尋找新型號的細枝。如果你破壞了蟻丘某一部分的結構,數百只螞蟻會過來掀動那一部分,移動它,直到恢復原來的樣子。當它們覺察到遠方的食物時,于是,長長的隊伍像觸角一樣伸出來,越過平地,翻過高墻,繞過巨石,去把食物搬回來。

白蟻在有一個方面更為奇特:群體變大時,其智慧似乎也隨之增加。小室里有兩三只白蟻,就會銜起一塊塊土粒木屑搬來搬去,但并沒有什么結果,什么也沒有建造起來。隨著越來越多的白蟻加入,似乎達到了某種臨界質量或法定數,于是思維開始了。它們開始把小粒疊放起來,霎時間豎起一根根柱子,造成一個個彎度對稱的美麗拱券。一個個穹頂小室組成的晶狀建筑出現了。迄今還不知道它們是怎樣交流信息的,也無人明白,正在建造一根柱子的白蟻們怎樣知道停止工作,全隊轉移到一根毗鄰的柱子,而時候一到,它們又怎樣知道把兩根柱子合龍,做成天衣無縫的拱券。一開始使它們不再把材料搬來搬去,而是著手集體建筑的刺激物,也許是在它們的數目達到特定閾值時釋放的外激素。它們像受了驚一樣作出反應,它們開始騷動、激奮,然后就像藝術家一樣開始工作。

蜜蜂同時過著幾種生活:既是動物,又是動物的組織、細胞或細胞器。離窠外出尋找花蜜的單個蜜蜂(根據一個跳舞的小蜂給它的指令:“去南偏東南七百米,有苜?!⒁飧鶕柶D調整方向”)仍然是如同有細絲系住一樣屬于蜂窠的一部分。工蜂在營建蜂窠的時候,看上去就像胚細胞在構成一片發育中的組織;離遠一點看,它們像是一個細胞內的病毒制造出一排排對稱多邊形晶體。分群的時刻來到,老蜂王打算帶著它的一半家口離窠而去,這時的景象就像蜂窠在進行有絲_。群蜂一時來回騷動,就像細胞液里游動的顆粒。它們自動分成幾乎一點不差的兩部分,一半跟著要離去的老蜂王,另一半跟著新的蜂王,于是,像一個卵子_一樣,這個毛茸茸晶黑金黃的龐然大物_成兩個,每一個都擁有相同的蜜蜂基因組。

多個單獨的動物合并成一個生物的現象并不是昆蟲所獨有。黏菌的細胞在每一個生命周期都在做著這樣的事。起初,它們是一個個阿米巴〔阿米巴〕即“變形蟲”的音譯。變形蟲因蟲體_、柔軟,形體不定而得名。狀細胞在到處游動,吞吃著細菌,彼此疏遠,互不接觸,選舉著清一色的保守黨。然后,一陣鈴聲,一些特殊的細胞放出聚集素,其他細胞聞聲立即聚集一起,排成星狀,互相接觸、融合,構成動作遲緩的小蟲子,像鱒魚一樣結實,生出一個富麗堂皇的梗節,頂端帶一個子實體,從這個子實體又生出下一代阿米巴狀細胞,又要在同一塊濕地上游來游去,一個個獨往獨來,雄心勃勃。

鯡魚〔鯡(fēi)魚〕一種身體側扁而長,背部灰黑色的魚,生活在海洋中,是重要的經濟類魚。和其他魚類的群體有時緊緊擠在一起,動作如此協調,以至于整個群體從功能上似乎是一個多頭魚組成的巨大生物。成群的飛鳥,特別是那些在紐芬蘭〔紐芬蘭〕北美洲東部島嶼,屬加拿大。近海島嶼的山坡上作窩的海鳥,同樣是互相依存、互相聯系、同步活動。

雖然我們無論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動物中社會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賴,聯系更密切,行為上更不可分,我們卻并不經常感到我們的聯合智慧。然而,我們也許是被聯在一些電路里,以便貯存、處理、取出信息,因為這似乎是所有人類事務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動。我們的生物功能,或許就是建筑某種丘。我們能夠得到整個生物圈中所有的信息,那是以太陽光子流作為基本單位來到我們這兒的。當我們知道這些東西是怎樣克服了隨機性而重新安排成各種東西,比如,彈器、量子力學、后期四重唱,我們或許對于如何前進會有個更清楚的概念。電路好像還在,即使并不總是通著電。

科學中使用的通訊系統應能為研究人類社會信息積累機制提供簡潔而易操作的模型。齊曼在近期《自然》雜志上著文指出,“發明一種機制,把科學研究工作中獲得的片斷的知識系統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現代科學的關鍵性事件”。他接著寫道:

一份期刊把各種各樣……大家普遍感興趣的知識,從一個研究者傳遞給另一個研究者……一篇典型的科學論文總是認為自己不過是一條大鋸上的又一個鋸齒——它本身并不重要,但卻是一個更大項目的一個分子。這種技術,這種使得許許多多以微薄的貢獻進入人類知識庫的技術,乃是17世紀以來西方科學的秘密所在,因為它獲得了一種遠遠超過任何個人所能發出的共同的、集體的力量。

改換幾個術語,降低一下格調,這段話就可以用來描繪營造白蟻窩的工作。

有一件事讓人叫絕:探索(explore)一詞不能適用于探索活動的搜索一面,但卻起源于我們在探索時發出的聲音(英文explore,其語源拉丁語explorare有“喊出”之意——譯者)。我們愿意認為,科學上的探索是一種孤獨的、靜思的事。是的,在最初幾個階段是這樣。但后來,或遲或早,在工作行將完成時,我們總要一邊探索,一邊互相呼喚,交流信息,發表文章,給編輯寫信,提交論文,一有發現就大叫起來。

生物教案設計篇7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三節開花和結果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性學習和科學探究活動中,概述出花的主要結構。

2.聯系生活實際,大膽推測描述出傳粉和受精的過程,從而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的關系。

3.模擬人工輔助傳粉,認同花、果實、種子對被子植物傳種接代的重要意義,養成愛護花的良好習慣。

重點和難點

1.雄蕊和雌蕊(花蕊)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系。

2.受精的過程及受精后子房的發育。

3.愛花習慣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行動。

一、花的結構

1.花托2.萼片3.花瓣4.雄蕊5.雌蕊

小結:花的主要結構是雄蕊和雌蕊。

方案一:兩人合作,結合書中的插圖,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內的順序,觀察、解剖桃花(鮮花、冰凍鮮花或浸制標本)或當地常見的典型的一種被子植物的花。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相互交流,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

方案二:四人合作,根據假設,結合書中的插圖,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內的順序,觀察桃花模型,認識花的結構,分析、交流,明確雌蕊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系,驗證假設,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

方案三:結合生活實際,自主性學習,回憶平時常見的被子植物的花,對照彩圖進行聯想、觀察,認識花的結構,相互交流合作,解答疑惑,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

方案四:兩人合作,結合書中的插圖,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內的順序觀察花的結構,對照已經解剖開的桃花(鮮花或掛圖)黏貼圖,根據疑惑,進一步認識花的結構,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組織學生畫花、說花,圍繞困惑:與果實和種子形成有關的結構可能是什么?進行學法指導,利用CAI組織學生探究花的結構,巡視指導,幫助學生得出結論。利用桃花模型質疑:假如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蟲吃掉了,它還能發育成果實嗎?請學生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觀察模型,認識結構,檢驗假設,得出結論。

用優美的詩句帶領學生回到那鮮花盛開的季節,充分調動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觀察能力,請學生帶著疑惑,自學、相互交流,認識花的結構,明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

用花的黏貼圖引導學生思考花是怎樣結出果實的?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花的結構。由于花粉和胚珠的結構不易看到,在探究時要注意聯系實際,用掛圖或板圖進行說明,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二、傳粉和受精

1.傳粉:花粉從花藥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

2.受精:精子和卵細胞相融合的過程。

方案一:調動經驗儲備,運用邏輯思維能力,想像、回憶,用精煉、生動的語言,描述(蟲媒花和風媒花)傳粉的過程,在教師指導下,進一步了解傳粉過程,總結出什么是傳粉。

方案二:根據問題,仔細觀看錄像(CAI課件),合作交流,描述(蟲媒花和風媒花)傳粉的過程,在教師指導下,總結出什么是傳粉。

方案三:課前小組合作排練,課上以小組為單位模擬表演(蟲媒花和風煤花)傳粉過程,在活動中,通過觀察、分析,總結出什么是傳粉。

三、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方案一:根據問題,調動經驗儲備,聯系生活實際,大膽推測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最終在合作交流中,進一步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系。

方案三:針對書中的不解之處,在教師指導下,利用活動教具,黏貼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從而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系。方案四:在教師幫助下,列表回顧種子的結構、果實的組成和子房的結構等知識。

運用邏輯思維和推理的方法,大膽推測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從而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系。創設問題情境:花落后能結出果實。激發學生求知欲望,指導學生模擬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分析推理,得出結論。

愛花習慣教育模擬表演人工輔助傳粉的方法,認同花、果實、種子對被子植物傳種接代的重要意義,養成愛護花的習慣。

生物教案設計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并說出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多方面的影響。

2.設計并完成酸雨或廢電池對生物影響的探究實驗。

3.能夠開展課外調查并完成調查報告。

教學重難點

1.知識方面:掌握調查和收集資料、科學探究的方法;設計兩個探究實驗的方案;開展課外調查并完成調查報告;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

2.科學方法、能力方面:調查和收集資料的方法,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

3.科學價值觀方面:充分認識到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危害,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以及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識,樹立環境保護的緊迫感、責任感,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指導學生分成四組,明確組長及組員名單。

2.布置調查任務:

①人類破壞森林的實例。

②人類活動引起沙塵暴的實例。

③各種野生動物被捕殺的實例。

④結合廣州珠江水的污染狀況,收集我國河流、湖泊被人類污染、破壞的實例。

⑤空氣污染的原因及實例。

⑥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實例。

⑦酸雨、廢電池產生危害的實例。

⑧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

小組討論:這些現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對這些問題,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我們應該怎樣要求自己的行為?

3.每組選兩個標題(彼此不重復)進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做成幻燈片(最好圖文并茂),在課堂上匯報。小組討論內容每個同學都要做好發言的準備。

設計意圖:

考慮到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因此將下一課時的調查內容也納入本節課,每個小組選做其中兩項內容,負擔不會太重,再通過堂上的匯報交流,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這里將課外閱讀也納入查閱范圍,一方面拓展學生的視野,一方面引導學生關注當前生態環境中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以及有關科學研究的新進展。

教學引入:

通過大屏幕展示組圖:

青山—綠水—藍天—小鳥天堂—繁華的都市—擁擠的人群—密集的廠房—高高聳立的排污煙囪—荒山—污水—灰蒙蒙的天空—垂死掙扎的小鳥

教師:美麗的青山綠水沒有了,帶給我們的是一幅幅觸目驚心的畫面。人類在制造巨大財富的同時,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負面影響也是巨大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課前同學們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了充分的準備,我們看看哪一小組做得最好!先請出我們第一組的代表來發言。

學生堂上展示階段:

學習活動:由每組選派發言人x人,用ppt展示資料收集結果。

第1組匯報:人類破壞森林的實例,空氣污染的原因及實例。

第2組匯報:人類活動引起沙塵暴的實例,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實例。

第3組匯報:各種野生動物被捕殺的實例,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

第4組匯報:結合__的污染狀況,收集我國河流、湖泊被人類污染、破壞的實例,收集酸雨、廢電池產生危害的實例。

師生互動:教師可向學生發問,學生也可以向老師提問。

生生互動:一個小組匯報結束后,不同小組成員之間可提問。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是學生課前資料收集整理成果的展示,也是這節課的主要環節。學生學生將課外查找到的資料,以制作的演示文稿進行匯報,在課堂上同其他同學共同分享,互相交流。組內可以分工,每人交流一個方面,其他同學給予補充,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小組中的位置,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堂上教師要提醒每組發言時間控制在8分鐘以內。

學生在匯報的同時,其他小組也要認真聆聽,并對匯報的小組作出質疑或提問,這樣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教師也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將一些重要的內容點出,引起學生的關注,或者將被學生忽略的內容加以補充。

無論是學生的展示環節,還是師生、生生間的互動環節,均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興趣引導著學生,使他們自覺地參與到調查問題、收集資料、準備發言的活動中去。學生在課堂上參與交流可以促進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收集資料和信息,達到了課標要求的“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師生討論階段:

討論內容:這些現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對這些問題,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我們應該怎樣要求自己的行為?

學生:各抒己見,具體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或感想

教師:與學生一起平等地發言,參與其中,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作起。

設計意圖:

給學生提供自由寬敞的舞臺,讓學生盡情地展現自己,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教師完全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與學生一起平等地發言,拉近師生關系,有利于創造學生平等、自由的學習氛圍。

結束:

表揚各小組成員作業完成得很好,鼓勵他們再接再厲,下次做得更好!

播放“地球之歌”的MTV,在歌聲中結束本節課。

4739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光色差仪,测色仪,反透射灯箱,爱色丽分光光度仪,美能达色差仪维修_苏州欣美和仪器有限公司 | 车充外壳,车载充电器外壳,车载点烟器外壳,点烟器连接头,旅行充充电器外壳,手机充电器外壳,深圳市华科达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 无锡门窗-系统门窗-阳光房-封阳台-断桥铝门窗厂[窗致美] | 喷漆房_废气处理设备-湖北天地鑫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SF6在线监控泄露报警系统-武汉中电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全国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燃气灶维修服务平台-百修家电 | 日本东丽膜_反渗透膜_RO膜价格_超滤膜_纳滤膜-北京东丽阳光官网 日本细胞免疫疗法_肿瘤免疫治疗_NK细胞疗法 - 免疫密码 | 磁粉制动器|张力控制器|气胀轴|伺服纠偏控制器整套厂家--台灵机电官网 | 高效复合碳源-多核碳源生产厂家-污水处理反硝化菌种一长隆科技库巴鲁 | 同学聚会纪念册制作_毕业相册制作-成都顺时针宣传画册设计公司 | 奶茶加盟,奶茶加盟店连锁品牌-甜啦啦官网 | 无锡网站建设-做网站-建网站-网页设计制作-阿凡达建站公司 | 船用锚链|专业锚链生产厂家|安徽亚太锚链制造有限公司 | 船用泵,船用离心泵,船用喷射泵,泰州隆华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风淋室_上海风淋室厂家_上海风淋室价格_上海伯淋 | 二手回收公司_销毁处理公司_设备回收公司-找回收信息网 | 纯化水设备-纯水设备-超纯水设备-[大鹏水处理]纯水设备一站式服务商-东莞市大鹏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企业微信营销_企业微信服务商_私域流量运营_艾客SCRM官网 | 山东螺杆空压机,烟台空压机,烟台开山空压机-烟台开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二手注塑机回收_旧注塑机回收_二手注塑机买卖 - 大鑫二手注塑机 二手光谱仪维修-德国OBLF光谱仪|进口斯派克光谱仪-热电ARL光谱仪-意大利GNR光谱仪-永晖检测 | 水篦子|雨篦子|镀锌格栅雨水篦子|不锈钢排水篦子|地下车库水箅子—安平县云航丝网制品厂 | 济南宣传册设计-画册设计_济南莫都品牌设计公司 | 炭黑吸油计_测试仪,单颗粒子硬度仪_ASTM标准炭黑自销-上海贺纳斯仪器仪表有限公司(HITEC中国办事处) | 废气处理设备-工业除尘器-RTO-RCO-蓄热式焚烧炉厂家-江苏天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ORP控制器_ORP电极价格-上优泰百科| 广东高华家具-公寓床|学生宿舍双层铁床厂家【质保十年】 | led全彩屏-室内|学校|展厅|p3|户外|会议室|圆柱|p2.5LED显示屏-LED显示屏价格-LED互动地砖屏_蕙宇屏科技 | 通信天线厂家_室分八木天线_对数周期天线_天线加工厂_林创天线源头厂家 | 右手官网|右手工业设计|外观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公司|产品创新设计|医疗产品结构设计|EMC产品结构设计 | 机制砂选粉机_砂石选粉机厂家-盐城市助成粉磨科技有限公司 | 通风气楼_通风天窗_屋顶风机-山东美创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 建筑资质代办-建筑资质转让找上海国信启航 | 钢衬四氟管道_钢衬四氟直管_聚四氟乙烯衬里管件_聚四氟乙烯衬里管道-沧州汇霖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气密性检测仪_气密性检测设备_防水测试仪_密封测试仪-岳信仪器 | 冲锋衣滑雪服厂家-冲锋衣定制工厂-滑雪服加工厂-广东睿牛户外(S-GERT) | 小型UV打印机-UV平板打印机-大型uv打印机-UV打印机源头厂家 |松普集团 | 灰板纸、灰底白、硬纸板等纸品生产商-金泊纸业 | 知企服务-企业综合服务(ZiKeys.com)-品优低价、种类齐全、过程管理透明、速度快捷高效、放心服务,知企专家! | UV固化机_UVLED光固化机_UV干燥机生产厂家-上海冠顶公司专业生产UV固化机设备 | 实验室pH计|电导率仪|溶解氧测定仪|离子浓度计|多参数水质分析仪|pH电极-上海般特仪器有限公司 | 房间温控器|LonWorks|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