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數學復習教案2023
中考數學復習教案都有哪些?教案是老師熟悉的。請閱讀如何寫它們。教學計劃是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科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的具體設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中考數學復習教案2023(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考數學復習教案2023【篇1】
學習目標:
1.理解平行線的意義兩條直線的兩種位置關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論的內容;
3.會根據幾何語句畫圖,會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平行線;
學習重點:
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論.
學習難點:
對平行線本質屬性的理解,用幾何語言描述圖形的性質
一、學習過程:預習提問
兩條直線相交有幾個交點?
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除相交外,還有哪些呢?
(一)畫平行線
1、 工具:直尺、三角板
2、 方法:一"落";二"靠";三"移";四"畫"。
3、請你根據此方法練習畫平行線:
已知:直線a,點B,點C.
(1)過點B畫直線a的平行線,能畫幾條?
(2)過點C畫直線a的平行線,它與過點B的平行線平行嗎?
(二)平行公理及推論
1、思考:上圖中,①過點B畫直線a的平行線,能畫 條;
②過點C畫直線a的平行線,能畫 條;
③你畫的直線有什么位置關系? 。
②探索:如圖,P是直線AB外一點,CD與EF相交于P.若CD與AB平行,則EF與AB平行嗎?為什么?
二、自我檢測:
(一)選擇題:
1、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
A、因為a//d, b//c,所以c//d B、因為a//c, b//d,所以c//d
C、因為a//b, a//c,所以b//c D、因為a//b, d//c,所以a//c
2.在同一平面內有三條直線,若其中有兩條且只有兩條直線平行,則它們交點的個數為( )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二)填空題:
1、在同一平面內,與已知直線L平行的直線有 條,而經過L外一點,與已知直線L平行的直線有且只有 條。
2、在同一平面內,直線L1與L2滿足下列條件,寫出其對應的位置關系:
(1)L1與L2 沒有公共點,則 L1與L2 ;
(2)L1與L2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則L1與L2 ;
(3)L1與L2有兩個公共點,則L1與L2 。
3、在同一平面內,一個角的兩邊與另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那么這兩個角的大小關系是 。
4、平面內有a 、b、c三條直線,則它們的交點個數可能是 個。
三、CD⊥AB于D,E是BC上一點,EF⊥AB于F,∠1=∠2.試說明∠BDG+∠B=180°.
中考數學復習教案2023【篇2】
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數據、分析數據的活動,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收集統計在生活中應用的例子,整理收集數據的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整理所學習的統計圖,和統計量,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過各種統計圖的特點,掌握整理收集數據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出示預習提綱:
1、我們學習了哪幾種統計圖?
2、這幾種統計圖各有什么特點?
3、概率的知識有哪些?
二、展示與交流
(一)提出問題
1、(出示問題情境)我們班要和希望小學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級,怎么樣向他們介紹我們班的一些情況呢?(指名回答)
2、師:先獨立列出幾個你想調查的問題。(寫在練習本上)
3、四人小組交流,整理出你們小組都比較感興趣的,又能實施的3個問題。(小組匯報、交流、整理)
4、接著全班匯報交流(師羅列在黑板上)
師:大家想調查這么多的問題,現在我們班選擇其中有價值又能實施的問題進行調查。(師根據生的回答進行歸納、整理)
(二)收集數據和整理數據
1、師:調查這幾個問題,你需要收集哪些數據?怎么樣收集這些數據?與同伴交流收集數據的方法。
2、師:開展實際調查的話,如何進行調查比較有效?在調查的時候,大家需要注意什么?
(三)開展調查
1、針對學生提出的某個問題,先組織小組有效的開展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活動,然后把數據記錄下來,并進行整理。
2、師:誰來說一說你們小組是怎么樣分工,怎么樣調查和記錄數據的?(指名匯報)
3、全班匯總、整理、歸納各小組數據。(板書)
4、師:分析上面的數據,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5、師:根據整理的數據,想一想繪制什么統計圖比較好呢?
6、師:根據這些信息,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四)回顧統計活動
1、師:在剛才的統計活動,我們都做了些什么?你能按順序說一說嗎?
師板書:提出問題——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作出決策。
2、收集在生活中應用統計的例子,并說說這些例子中的數據告訴人們哪些信息。(全班交流)
指名同學匯報,其他同學注意聽,并指出這個同學舉的例子中你可以獲得什么信息?
3、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說說收集數據有哪些方法?
(1)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引導學生結合例子(充分利用第2題中收集來
的實例)來說說自己的方法。
(2)師歸納:常用的收集數據的方法有:查閱資料、詢問他人、調查實驗等。
4、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對統計表和統計圖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統計圖,對這些統計圖,你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
中考數學復習教案2023【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對多種實際問題的分析,感受方程作為刻畫現實世界有效模型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歸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情感與態度: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解決。
教學重點:
歸納一元次方程的概念
教學難點:
感受方程作為刻畫現實世界有效模型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我能猜出你們的年齡,相信嗎?
只要任何一個同學回答我一個問題,我就能馬上猜到他的年齡是多少歲,我們來試試吧.
問:你的年齡乘以2加3等于多少?
學生說出結果,教師猜測年齡,并問:你們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嗎?
學生討論并回答
二、知識探究:
1、方程的教學(投影演示)
小彬和小明也在進行猜年齡游戲,我們來看一看。
找出這道題中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大家觀察,這兩個式子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回答:什么是方程?方程有哪些特點?
2、 判斷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1)X+2=3(是)(2)X+3Y=6(是)
(3)3M-6(不是)(4)1+2=3(不是)
(5)X+3>5(不是)(6)Y-12=5(是)
三、合作交流
1、如果告訴我們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大家能夠自己列出方程嗎?(投影演示)
情景一:小穎種了一株樹苗,開始時樹苗高為40厘米,栽種后每周樹苗長高約15厘米,大約幾周后樹苗長高到1米?
你能找出題中的等量關系嗎?怎樣列方程?由此題你們想到了些什么?
情景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數據(20__年3月28日新華社公布)
截至20__年11月1日0時,全國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為3611人,比1990年7月1日0時增長了153.94%
1990年6月底每10萬人中約有多少人具有大學文化程度?情景三:西湖中學的體育場的足球場,其周長為200米,長和寬之差為12米,這個足球場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米?
下面是剛才根據幾道情景題所列的方程,分析下列方程有何共同點?
2X–5=21
40+15X=100
X(1+153.94﹪)=3611
2[X+(X+12)]=200
2[Y+(Y–12)]=200
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X(元),并且未知數的指數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問:大家剛才都已經自己列出了方程,那個同學能夠說一下你是怎樣列出方程的,列方程應該分為那幾步呢?
生:分組討論,回答列方程的步驟(1)找等量關系(2)設未知數(3)列方程
四、隨堂練習
1、投影趣味習題,
2、做一做
下面有兩道題,請選做一題。
(1)、請根據方程2X+3=21自己設計一道有實際背景的應用題。
(2)、發揮你的想象,用自己的年齡編一道應用題,并列出方程。
五、課堂小節
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2、這節課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六、作業:分組布置
數學教案-你今年幾歲了搜集整理
中考數學復習教案2023【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能準確理解絕對值的幾何意義和代數意義。
②能準確熟練地求一個有理數的絕對值。
③使學生知道絕對值是一個非負數,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反數的概念。
2.能力目標:
①初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和概括的思維能力。
②初步培養學生由抽象到具體再到抽象的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①通過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和分類討論的思想,讓學生領略到數學的奧妙,從而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②通過課堂上生動、活潑和愉快、輕松地學習,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絕對值的幾何意義和代數意義,以及求一個數的絕對值。
教學難點:絕對值定義的得出、意義的理解及求一個負數的絕對值。
三、教學方法
啟發引導式、討論式和談話法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問題:相反數6與-6在數軸上與原點的距離各是多少?兩個相反數在數軸上的點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
1.引入
結合教材P63圖2-11和復習問題,講解6與-6的絕對值的意義。
2.數a的絕對值的意義
①幾何意義
一個數a的絕對值就是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到原點的距離。數a的絕對值記作|a|.
舉例說明數a的絕對值的幾何意義。(按教材P63的倒數第二段進行講解。)
強調:表示0的點與原點的距離是0,所以|0|=0.
指出:表示“距離”的數是非負數,所以絕對值是一個非負數。
②代數意義
把有理數分成正數、零、負數,根據絕對值的幾何意義可以得出絕對值的代數意義: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用字母a表示數,則絕對值的代數意義可以表示為:
指出:絕對值的代數定義可以作為求一個數的絕對值的方法。
3.例題精講
例1.求8,-8,,-的絕對值。
按教材方法講解。
例2.計算:|2.5|+|-3|-|-3|.
解:|2.5|+|-3|-|-3|=2.5+3-3=6-3=3
例3.已知一個數的絕對值等于2,求這個數。
解:∵|2|=2,|-2|=2
∴這個數是2或-2.
五、鞏固練習
練習一:教材P641、2,P66習題2.4A組1、2.
練習二:
1.絕對值小于4的整數是____.
2.絕對值最小的數是____.
3.已知|2x-1|+|y-2|=0,求代數式3x2y的值。
六、歸納小結
本節課從幾何與代數兩個方面說明了絕對值的意義,由絕對值的意義可知,任何數的絕對值都是非負數。絕對值的代數意義可以作為求一個數的絕對值的方法。
七、布置作業
教材P66習題2.4A組3、4、5.
中考數學復習教案2023【篇5】
教學目標:
1、 在現實情境中理解線段、射線、直線等簡單圖形(知識目標)
2、 會說出線段、射線、直線的特征;會用字母表示線段、射線、直線(能力目標)
3、 通過操作活動,了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等事實,積累操作活動的經驗,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情感態度目標)
教學難點:
了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等事實,并應用它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 具:
多媒體、棉線、三角板
教學過程:
情景創設:
觀察電腦展示圖,使學生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激發學習興趣。
如何來描述我們所看到的現象?
教學過程:
1、 一段拉直的棉線可近似地看作線段
師生畫線段
演示投影片1:
①將線段向一個方向無限延長,就形成了______
學生畫射線
②將線段向兩個方向無限延長就形成了_______
學生畫直線
2、 討論小組交流:
① 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可以近似地看作線段、射線、直線?
(強調近似兩個字,注意引導學生線段、射線、直線是從生活上抽象出來的)
②線段、射線、直線,有哪些不同之處, 有哪些相同之處?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它們各自的特點)
3、 問題1:圖中有幾條線段?哪幾條?
“要說清楚哪幾條,必須先給線段起名字!”從而引出線段的記法。
點的記法: 用一個大寫英文字母
線段的記法:
①用兩個端點的字母來表示
②用一個小寫英文字母表示
自己想辦法表示射線,讓學生充分討論,并比較如何表示合理
射線的記法:
用端點及射線上一點來表示,注意端點的字母寫在前面
直線的記法:
① 用直線上兩個點來表示
② 用一個小寫字母來表示
強調大寫字母與小寫字母來表示它們時的區別
(我們知道他們是無限延長的,我們為了方便研究約定成俗的用上面的方法來表示它們。)
練習1:讀句畫圖(如圖示)
(1) 連BC、AD
(2) 畫射線AD
(3) 畫直線AB、CD相交于E
(4) 延長線段BC,反向延長線段DA相交與F
(5) 連結AC、BD相交于O
練習2:右圖中,有哪幾條線段、射線、直線
4、 問題2 請過一點A畫直線,可以畫幾條?過兩點A、B呢?
學生通過畫圖,得出結論: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
經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問題3 如果你想將一硬紙條固定在硬紙板上,至少需要幾根圖釘?
為什么?(學生通過操作,回答)
小組討論交流:
你還能舉出一個能反映“經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的實例嗎?
適當引導:栽樹時只要確定兩個樹坑的位置,就能確定同一行的樹坑所在的直線。建筑工人在砌墻時,經常在兩個墻角分別立一根標志桿,在兩根標志桿之間拉一根繩,沿這根繩就可以砌出直的墻來。
5、 小結:
① 學生回憶今天這節課學過的內容
進一步清晰線段、射線、直線的概念
② 強調線段、射線、直線表示方法的掌握
6、 作業:
①閱讀“讀一讀” P121
②習題4的1、2、3、4作為思考題
中考數學復習教案2023【篇6】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義;
2、掌握用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問題;
3、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質和,并能靈活應用;
4、通過二次根式的計算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5、通過二次根式性質和的介紹滲透對稱性、規律性的數學美。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二次根的意義;
(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
難點:確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
三、教學方法
啟發式、講練結合。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叫平方根、算術平方根?
2、說出下列各式的意義,并計算
(二)引入新課
新課:二次根式
定義: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對于請同學們討論論應注意的問題,引導學生總結:
(1)式子只有在條件a≥0時才叫二次根式,是二次根式嗎?呢?
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須保證根號下式子大于等于零,因此字母范圍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
(2)是二次根式,而,提問學生:2是二次根式嗎?顯然不是,因此二次
根式指的是某種式子的“外在形態”。請學生舉出幾個二次根式的例子,并說明為什么是二次根式。下面例題根據二次根式定義,由學生分析、回答。
例1當a為實數時,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例2 x是怎樣的實數時,式子在實數范圍有意義?
解:略。
說明:這個問題實質上是在x是什么數時,x—3是非負數,式子有意義。
例3當字母取何值時,下列各式為二次根式: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義,被開方數必須是非負數,把問題轉化為解不等式。
解:
(1)∵a、b為任意實數時,都有a2+b2≥0,∴當a、b為任意實數時,是二次根式。
(2)—3x≥0,x≤0,即x≤0時,是二次根式。
(3),且x≠0,∴x>0,當x>0時,是二次根式。
(4),即,故x—2≥0且x—2≠0,∴x>2。當x>2時,是二次根式。
例4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滿足的條件:
分析:這個例題根據二次根式定義,讓學生分析式子中字母應滿足的條件,進一步鞏固二次根式的定義,。即:只有在條件a≥0時才叫二次根式,本題已知各式都為二次根式,故要求各式中的被開方數都大于等于零。
解:
(1)由2a+3≥0,得。
(2)由,得3a—1>0,解得。
(3)由于x取任何實數時都有|x|≥0,因此,|x|+0。1>0,于是,式子是二次根式。所以所求字母x的取值范圍是全體實數。
(4)由—b2≥0得b2≤0,只有當b=0時,才有b2=0,因此,字母b所滿足的條件是:b=0。
中考數學復習教案2023【篇7】
知識技能
會通過“移項”變形求解“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數學思考
1.經歷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過程,體會一元一次方程是刻畫實際問題的有效數學模型。進一步發展符號意識。
2.通過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體會方程模型思想和化歸思想。
解決問題
能在具體情境中從數學角度和方法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經歷從不同角度尋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情感態度
經歷觀察、實驗計算、交流等活動,激發求知欲,體驗探究發現的快樂。
教學重點
建立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會通過移項解 “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難點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活動一 知識回顧
解下列方程:
1. 3x+1=4
2. x-2=3
3. 2x+0.5x=-10
4. 3x-7x=2
提問:解這些方程時,方程的解一般化成什么形式?這些題你采用了那些變形或運算?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下面請大家解下列方程。
出示問題(幻燈片)。
學生:獨立完成,板演2、4題,板演同學講解所用到的變形或運算,共同講評。
教師提問:(略)
教師追問:變形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回答交流。
本次活動中教師關注:
(1)學生能否準確理解運用等式性質和合并同列項求解方程。
(2)學生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變形方向(化成x=a的形式)的理解。
通過這個環節,引導學生回顧利用等式性質和合并同類項對方程進行變形,再現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兩邊同時乘以(除以,不為0)同一個數、合并同類項等運算,為繼續學習做好鋪墊。
活動二 問題探究
問題2:把一些圖書分給某班學生閱讀,如果每人分3本,則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則還缺25本。這個班有多少學生?
教師:出示問題(投影片)
提問:在這個問題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據現有經驗你打算怎么做?
(學生嘗試提問)
學生:讀題,審題,獨立思考,討論交流。
1.找出問題中的已知數和已知條件。(獨立回答)
2.設未知數:設這個班有x名學生。
3.列代數式:x參與運算,探索運算關系,表示相關量。(討論、回答、交流)
4.找相等關系:
這批書的總數是一個定值,表示它的兩個等式相等。(學生回答,教師追問)
5.列方程:3x+20=4x-25(1)
總結提問:通過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分析時,要經歷那些步驟?書寫時呢?
教師提問1:這個方程與我們前面解過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后發現:方程的兩邊都有含x的項(3x與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數項(20與-25)。
教師提問2:怎樣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轉化呢?
學生思考、探索:為使方程的右邊沒有含x的項,等號兩邊同減去4x,為使方程的左邊沒有常數項,等號兩邊同減去20。
3x-4x=-25-20(2)
教師提問3:以上變形依據是什么?
學生回答:等式的性質1。
歸納:像上面那樣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后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師生共同完成解答過程。
設問4:以上解方程中“移項”起了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回答,師生共同整理:
通過移項,含未知數的項與常數項分別位于方程左右兩邊,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教師提問5:解這個方程,我們經歷了那些步驟?列方程時找了怎樣的相等關系?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關注:
(1)學生對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設未知數,列代數式,列方程,是否清楚?
(2)在參與觀察、比較、嘗試、交流等數學活動中,體驗探究發現成功的快樂。
活動三 解法運用
例2解方程
3x+7=32-2x
教師:出示問題
提問:解這個方程時,第一步我們先干什么?
學生講解,獨立完成,板演。
提問:“移項”是注意什么?
學生:變號。
教師關注:學生“移項”時是否能夠注意變號。
通過這個例題,掌握“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體驗“移項”這種變形在解方程中的作用,規范解題步驟。
活動四 鞏固提高
1.第91頁練習(1)(2)
2.某貨運公司要用若干輛汽車運送一批貨物。如果每輛拉6噸,則剩余15噸;如果每輛拉8噸,則差5噸才能將汽車全部裝滿。問運送這批貨物的汽車多少量?
3.小明步行由A地去B地,若每小時走6千米,則比規定時間遲到1小時;若每小時走8千米,則比規定時間早到0.5小時。求A、B兩地之間的距離。
教師按順序出示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用實物投影展示部分學而生練習。
教師關注:
1.學生在計算中可能出現的錯誤。
2.x系數為分數時,可用乘的辦法,化系數為1。
3.用實物投影展示學困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鼓勵。
鞏固“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反饋學生對解方程步驟的掌握情況和可能出現的計算錯誤。
2、3題的重點是在新情境中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經驗解決實際問題,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活動五
提問1:今天我們學習了解方程的那種變形?它有什么作用、應注意什么?
提問2:本節課重點利用了什么相等關系,來列的方程?
教師組織學生就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小結。
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回答交流,相互完善補充。
教師關注:學生能否提煉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如果不能,教師則提出具體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交流。
引導學生對本節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和梳理,以便于學生掌握和運用。
布置作業:
第93頁第3題